学生现实表现情况

来源:事迹材料 时间:2018-10-10 11:00:0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事迹材料】

学生现实表现情况(共10篇)

学生现实表现情况(一):

下列化学式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A. NaOH
B. SO2
C. P(白磷)
D. SiO2

A.NaOH为离子化合物,只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没有分子,故A错误;
B.SO2为非金属氧化物,属于分子晶体,晶体中只存在分子,能用SO2能表示物质分子组成,故B正确;
C.白磷的分子式为P4,晶体中存在分子,所以化学式P4能真实表示磷的分子组成,不能用P表示磷的分子组成,故C错误;
D.Si02为原子晶体,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以共价键构成的空间网状结构,没有Si02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学生现实表现情况(二):

党发展对象政审材料中 "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要怎么写这一栏
请举例说明

  你所说的就是政审综合材料,不一定说非要写满两页纸.以下供参考
  关于×××同志的政审综合报告
  ×××,男,汉族,××省××市人,生于××××年×月×日;家庭出身xx,本人成分学生;文化程度xx;××××年×月参加工作;××××年×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现任××××.
  一、 本人简历
  ××××年×月—××××年×月 ×××小学读书
  ××××年×月—××××年×月 ×××中学读书
  ××××年×月—××××年×月 ×××大学读书
  ××××年×月—现在 xxxx
  二、直系亲属及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
  通过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其直系亲属及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是清楚的.
  父亲:×××,×××(单位)干部 退休,中共党员,无政治历史问题;
  母亲:×××,×××(党委)工人退休,群众,无政治历史问题;
  三、本人政治历史情况
  ×××同志,无政治历史问题.“文革”期间尚未成年,故不予审查.在一九8九年的政治风--波中,×××同志坚守工作岗位,没有参与任何不良活动,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在对待“法9轮9功”问题上,×××同志完全拥护党中央的政治决定,自觉与“法9轮功”邪9教组织划清界限,做到不信、不练、不传,同时积极开展反对“法9轮功”邪教的斗争.
  四、本人现实表现情况
  ×××同志在学习期间,热爱劳动,团结群众,无不良行为和反映.思想积极要求进步,靠近党组织,于xxxx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后能经常找党员同志征求意见,并多次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经过党组织多年培养、教育和考察,认为×××同志对党的认识明确,入党动机端正,能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愿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他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学习工作中服从分配,遵章守纪,不怕苦和累,进步较快.
  不足之处:xxxxx.
  中共××××支部委员会(盖章)
  党支部书记:签名(盖章)
  ××××年×月×日

学生现实表现情况(三):

某地人口的负增长率为0.2%,实际表示______.

某地人口的负增长率为0.2%,实际表示表示人口减少0.2%,
故答案为:人口减少0.2%.

学生现实表现情况(四):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易锈蚀能用金属的电子气理论加以解释
B.化学式Si02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
C.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Na2O2、石墨、白磷均含有上述两种作用力
D.CCl4与KCl晶体中,化学键种类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学生现实表现情况】

A.金属易锈蚀与金属晶体结构无关、与化学性质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故金属易腐蚀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故A错误;
B.Si02为原子晶体,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以共价键构成的空间网状结构,没有Si02分子,故B错误;
C.石墨是层状结构,层内碳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层与层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Na+和O22-之间形成离子键、O22-中氧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白磷分子内磷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而分子与分子间为范德华力,故C正确;
D.CCl4中存在共价键,由分子构成的,为分子晶体,KCl中只存在离子键,为离子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学生现实表现情况(五):

小学数学说课内容

说教材(教材地位、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范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这节内容需借助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分数.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只是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学法: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问题,引入课题.
1、出示“平均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平均分怎么样?
2、把6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吗?每个人分到多少?
3、2支笔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4、1个圆饼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体验分数的产生.
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1、认识 1/2
由疑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蛋糕呢?”来产生分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蛋糕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蛋糕的一半,让学生说说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让学生用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找到1/2 ,并用斜线涂上颜色.涂好后说一说1/2是怎么来的?在这个环节设计 “ 折一折 ” ,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接着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说说自己的1/2是怎么来的?并且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
(1)为什么都能表示1/2 ?
(2)图形不一样,为什么都能表示1/2
(3)为什么一个1/2大,一个1/2小
经过多次比较,去掉1/2的表面属性,提取1/2的本质属性.
(4)下列图形能用1/2表示吗?
(5)在生活中能找到1/2吗?
2、认识几分之一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根据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自主地学习探究几分之一,培养学生进行尝试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获得发现的喜悦.这一步我采用了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之一.
活动要求:
想:在心里想好一个分数
写:将这个分数写在方格纸上
选: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释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
3、比较分数的大小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首先,我出示了课件,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诉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1/2.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教师问: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该可以估计出.最后再比较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6和1的关系,为后面学段继续学习分数打下伏笔.
第二是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第93页第3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点燃学生探索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第三环节:综合实践,巩固运用1、比较大小 2 、先看图估一估,在填上合适的分数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
第四环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学生现实表现情况(六):

《少年闰土》选自哪篇小说

  选自鲁迅的的短篇小说《故乡》.
  作品介绍
  《少年闰土》是小说《故乡》中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后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差别的.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的农村少年的形象,作者在文中闰土给我讲的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潮汛看跳鱼儿等几件事来表现闰土的特点,表现了闰土丰富的知识,和宽阔的眼界.几件事有主有次,有详有略.由于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必然要使学生在读文过程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作者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但由于少年闰土生活的年代与学生现实中的环境已相距甚远,所以学生在学习理解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解. 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父亲十分爱他”,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管贼吗?”“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学生现实表现情况(七):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说课

说教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画好后,讨论: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个数量比较合适?表示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大约长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提出要求: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分别从差比和倍比的角度提出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多少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多少公顷”“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面积相当于实际的百分之几”等问题.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例1中的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2、引导思考: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3、进一步引导:此前,曾有人提出“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提出要求:根据上面的讨论,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后追问:“125%—100%”这个算式中,100%呢?
二、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
三、指导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2、提问:你是怎样理解“200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现实表现情况(八):

1、简述什么是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是教学评价【学生现实表现情况】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 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其实施的关键是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核心是重视过程的总评价.多种形式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手段,使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反映学生全程学习结果又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作为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而提出的过程性评价,目前还找不到权威的定义.
  但可以这样来理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说简单点,就是把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效果用量化的形式评价出来比如说,上课回答问题,加分,主动回答,加分根据作业情况打分根据小测验的情况打分,等等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是在学生学习完一定的知识后,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实际任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表现性任务和对表现的评价.它的评价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是对学生能力行为进行直接的评价.   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1、 评价时要求学生演示、创造、制作或动手做某事.   2、 要求激发学生高水准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能.   3、 使用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作为评价任务.   4、 唤起真实情景的运用.   5、 人工评分、人工评判而不是机器评分.   6、 要求教师在教学和评价中担任新的角色.

学生现实表现情况(九):

如何把握五年级《字母表示数》教学要点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6-107页.
教材分析:《用字母表示数》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是位于四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这一课是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联系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由于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对于他们来说势必显得抽象、枯燥,而且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小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不同,而这些知识和规律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里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所以,从学生的知识层面上来说,本课无疑显得格外重要.本课学生学习难度大,理解起来有困难.大多数学生把字母当做具体的对象.字母表示可以变化数,是一个丰富而又“难产”的概念.因此,学生需要经历大量的活动,积累丰富的经验,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反复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便写法.
2.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与简洁,发展符号感.同时,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感受和发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并能正确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数学代数思想.
教学难点:
能正确、合理和灵活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关系,掌握含有字母算式简写的方法.
【设计理念】
在本课的教学中,本着对新理念的理解,充分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了解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习数学的意识少能力,让知识在课堂中焕发出活力,让课堂充满数学趣味和积极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成长与发展.
【教学过程】
一.换起经验,准备建构.
1.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1)引入课题
师:看课题,我们今天要学习?
(2)回顾整理
师:回想一下,生活中你见过用字母表示哪些数.
(3)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思.
2.游戏活动,感悟课题.
利用四张扑克牌,算“30”点游戏.(课件呈现:4、A 、8、10)
让学生列算式表示
师:你们算得真快,可这里没有“1”呀?
预设:生:a就是1.
3.小结:在算“30”点游戏中,字母表示的是特定的数.(板书:特定的数)
【设计意图:学生以往接触过的字母主要是在缩写层面上以及用字母表示特定的未知数等.这个环节将学生所有的经验水平调整到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同时也为下面学习体会用字母表示可以变化的已知数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另外“30”点游戏从学生熟悉的扑克牌入手让学生通过感性趣的游戏开门见山直接地将整堂课所要讲的问题一览无余地呈现给学生既简洁明了又让学生感性趣】
二、层层递进,逐步建构
1.让学生亲历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抽象过程
(1)课件演示小棒摆三角形,学生用式子表示摆不同个数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课件演示)
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3根),可以这样列式:1×3,如果你想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样列式?如果这样摆3个呢?会写吗?请把式子写在学习纸上的“书写天地”中.4个呢?……(学生书写、汇报,教师板书.)
(2)让学生在写式子的过程中,认识到用一条条算式来表示摆三角形小棒根数的局限性.
一条式子可以表示摆的一种情况,当然,还可以摆出5个、6个等等许多种情况,谁能用更多的式子表示摆不同三角形时所用小棒的根数.
预设:学生开始写式子,写着写着,学生相继停笔.
师:质疑为何不写啦?
(3)寻求解决策略:用一个式子概括所有式子.
师: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用一个式子概括所有的式子.
预设:学生会想出很多法子.
此时教师从中择优选择用字母来表示的方法,并让学生谈谈理由.
(4)归纳:可以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数,字母不仅可以表示特定的数,而且还可以表示变化的数.
①除了用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还可以用其他字母吗?
②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个数.这时的字母可以表示几呢?
③:归纳:这里的字母所表示的数不再是特定的数了,而是变化的数.(板书:变化的数)
④过渡: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特定的数,更重要、更优越的用字母还可以表示变化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新知识——用字母表示数(再读课题).
2.体会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表示数量关系也表示结果.
(1)出示例题,指名口答前两题.
  (2)师:合唱组比美术组多的人数还不知道.猜猜看,合唱组比美术组可能会多多少人呢?合唱组人数该怎样表示?谁能想个办法把上面同学说的意思都表示出来?
  (3)教师以24+x为例,提问:在这个式子中,“24”表示什么?“x”表示什么?24+x呢?从24+x这个式子里可以看出合唱组人数与美术组人数有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比用语言叙述有什么优点?
  (4)师:在24+x 中,“x”可以是哪些数?如果x=10,合唱组有多少人?如果x=14呢?
  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小结:当式子里的字母确定一个数值以后,式子也就有一个对应的得数.
 (5)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
3.教学简写方法.
  (1)让学生回忆乘法分配律的文字描述内容与字母表示方法.
①回忆;
②比较;
③谈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切身体会来感悟字母表示数的优点胜过言传千万倍.】
(2)学生自学教材,完成相关的练习.
  (3)展示作业,教师结合作业强调:
   ①数和字母相乘,乘号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都省略不写,但数必须写在字母的前面;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也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也省略不写.
  ②两个相同的字母相乘,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注意2x和x2 的区别.
  ③1与任何字母相乘,“1”可以省略不写. 
师生共同改写正方形面积和周长公式.
三.拓展应用,完善建构.
1.完成一组判断题.(课件出示)
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4.续编儿歌:《数青蛙》
 (1)动画显示情景,学生拍手唱儿歌.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
 (2)续编儿歌:
①还能往下编吗?为什么要这样编?  
  (让学生谈谈续编的理由,尤其是搞清楚青蛙只数、嘴、眼睛、腿之间的关系.)
  ②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发现了这首儿歌中还有数学规律.这样的儿歌你们可以说多少句?这首儿歌我唱了30多年也没唱完,你们能不能运用刚才学到的本领——用字母表示数,只用一句话就能把这首儿歌唱完?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写出.
  (3)展示交流.
   ①大家觉得谁说的既简洁又合理?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②这是我们的劳动成果,大家齐读一遍.(生齐读)我真为你们感到自豪!把一首读不完的儿歌,通过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其中的数量关系,结果一句话就可以读完了.
   ③学到这儿你想对字母说些什么?
④师生交流后,师再次强调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简洁、概括.

学生现实表现情况(十):

在一组学生身高数据中,求得中位数为146cm,他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在一组学生身高数据中,求得中位数为146cm,他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表示这一小组同学身高居中的厘米数.
但愿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
如果满意记得采纳!谢谢!【数学辅导团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dangzheng916131/

推荐访问:学生现实表现材料 学生现实表现材料范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