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网络一代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7-26 10:23:0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90后大学生,,网络一代(一)
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规律论文

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规律论文

摘要:网络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我们不能否定它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但是我们在运用它的同时,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文明的网络行为风格是作为网络生活重要主体的90后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教育者应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应重视用主流文化去引导他们。作为大学生, 应该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网络是学习的工具,网络游戏和聊天及娱乐活动只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小插曲,学生应该合理分配上网时间,积极参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情趣与审美。

一、90后在校大学生的总体思想特征

这里所说的90后大学生特指1990年代所出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国青年。如今大学校园的学生主体多为90后大学生。由于他们成长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融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下,这使得9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思想特征多具有时代性:思想上独立但也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能够务实,且能更快捷灵敏地从网上获得大量信息

二、90后在校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总体现状

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生的思维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性。网络生活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较弱,但信息利用率大。网络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得益于信息网络的发展。网络在高校大学

90后大学生,,网络一代(二)
复旦调查报告:90后大学生是理性务实一代

90后生来就任性、娇生惯养、拜金吗?复旦大学日前发布的《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否定了这一说法。报告指出,90后大学生从容、理性、务实,是值得信任的、充满正能量的一代。深究其成长环境和时代特征,丰裕或成解读90后的关键词。

该报告由复旦大学国家网络传播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完成。调查以随机抽样方式,从覆盖不同地域、不同办学层次(包含211、普通本科、大专院校等)的中国大学中抽取1708名微博大学生用户,通过对样本近两年间发表的所有博文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读当代大学生的理想、追求、愿景和情趣。【90后大学生,,网络一代】

重视家庭生活 相信自我奋斗

报告指出,与40后、50后属于匮乏一代、60后、70后是温饱一代大不相同,90后如今已真正成为丰裕一代,不仅生活在丰厚的物质环境中,还成长在发展机会增多、流动渠道畅通,社会态度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中。

环境变革必然带来物质观的转变。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群体更愿意追求舒适的生活,27.1%的大学生认为人生成功最核心的要素是舒适,其次是成就感,再次是美满家庭。23.5%的大学生认为理想社会最核心的特质是舒适,其次是安全、富裕等。

调查还反映出90后对家庭价值的重视。有效样本中98.6%的人表达了对父母的珍视,88.1%表示支持传统家庭观念,包括结婚生子、传宗接代、赡养父母等,95.4%支持弘扬传统文化。

追求舒适、向往家庭,并不代表90后不爱奋斗。9成受访大学生认为应该通过不断的个人奋斗实现梦想,但平等是重要前提,且有89.0%的人认为机会平等比结果平等更重要。受访者倾向于认为,社会应为个人发展提供公平的起点和平台,最后结果的差异则有赖于个人努力。

追求个性张扬 支持理性爱国

报告指出,90后注重个性的发展。94.8%的受访大学生对个人权利持正面态度,其关注和议论最多的公众人物也大多具有鲜明个性。半数以上受访者表示反对条条框框的束缚,希望能自主决定诸如婚姻、生死等重要人生阶段。

【90后大学生,,网络一代】

尽管思想前卫,但90后却不爱任性妄为,对待争议性话题,90后通常态度谨慎。在原则问题上,他们也有强烈的是非标准,如98.2%的人对吸食软性毒品(如大麻等)持反对态度。

90后亦是真正的互联网一代,面对多元文化和多种思想观点的冲击,他们总体呈现积极、理性的态度,不同于传统大学生愤青的形象,如83.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中国应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以开放心态去借鉴吸收西方的制度和文化。此外,强调国际关系应互惠合作的大学生比例达91.3%。

恋爱观:拼能力比拼爹重要

在恋爱观上,调查指出,90后大学生已更加看重恋爱对象精神交流与情感支持的心理特质,更看重恋爱对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相对较少关注外貌、家庭背景等。

具体而言,21.4%的男性和20.2%的女性选择恋爱对象时最看重的要素为性格要素;26.1%和31.0%的男女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最看重综合素质,而在综合素质中,70.7%的受访者认为核心要素是情商高、交往能力强,20.7%的人认为是工作能力和事业发展潜力。

如果将综合素质中的交往能力(情商高)、学习能力(智商高、名校毕业)和工作能力强等概括为能力,那么有11.3%的男大学生和11.6%的女大学生最看重恋人的能力,比例远高于看重家庭背景的男生(3.0%)和女生(3.9%),表明在90后学生眼中,拼能力已远胜过拼爹。

90后大学生,,网络一代(三)
90后大学生有那些特点

一、“90后”心理特点

1、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

“90后”的大部分大学生都热情、开放、充满活力,善于言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热情、开放、能言善辩是在熟悉的人或者朋友面前,在陌生人面前他们表现的比较沉默,不善言辞。让人感觉比较清高。从通过部分学生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与同学交流并不多,他们的交往范围仅限于同宿舍同学,有的学生甚至在宿舍也很少说话,同学会反映他比较孤僻之类的,遇到事情也从来不和周围同学说,时间长了,别的同学也会觉得他们不合群,不好交往,渐渐的大家会习惯于他们的沉默,遇到事情也很少与其交流。这样,他们自己就会觉得孤独、被忽视。

2、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

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不希望别人打扰,讨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过多的管自己的事情,但与此同时,由于独生子女比较多,从小到大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办,很少自己洗衣服、做家务,因此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依赖上对父母的依赖非常大。另外,由于独生子女,被宠习惯了,与人分享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相对较差,在学校里和室友、同学也会存在矛盾, 事情也不愿意和同学交流,感觉孤独,对父母存在很强烈的情感依赖,但同时又不愿意和父母做深入的交流。时刻存在矛盾心理。

3、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90后”的大学生也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但学习能力也很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经常求新、求变,不能安于现状。并且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

4、责任感往往体现在关键时刻

自私、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历史使命感、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别人,只关心自己、关心什么时候买房、买车等,这是社会普遍认为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学生成长起来的社会背景与60、70年代的人有很大的区别。60、70年代的人经历了最艰苦的生活,深刻体会到了共产党给人民带来的自己当家作主的生活,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有强烈的爱国情怀。“90后”的青年呢,正如网上的一些文章显示的,他们生下来生活就有好的生活,父母的呵护,不知道什么叫苦,他们不需要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发展,除了父母、老师教育自己要好好学习以外,没有人告诉他们还需要关注学习以外的事情,因此,他们就显的对国家、对社会关注不够,责任感不太突出。

但是,关键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90后”的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比如“5·12”大地震中很多大学生争先恐后的捐钱、献血等,灾难中相互帮助、舍己为人的感人事迹,出现了很多小英雄。

【90后大学生,,网络一代】

5、心理承受力不强

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比较特殊,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有很大好转,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比以前好,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也会更多。而且父辈们自己吃了很多苦,都不想让自己的子女再受苦,想让子女过上优越的生活,即使自己再累,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几乎物质上有求必应;另外,孩子受到整个家庭的完全照顾和爱护,除了学习以外什么事情都不用干,整个家庭都以这个孩子为中心,他们可以任意发脾气,家长无条件的接受。这些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从来没有经历过狂风暴雨的洗礼,一旦遇到挫折就感到像天塌了一样,觉得世界一片灰暗。

6、人际交往存在欠缺

有研究表明,“90后”的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是存在一定欠缺,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心、在社交场合十分拘谨,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形象、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地苛求别人。对他人的言行吹毛求疵、挑剔、猜疑,缺乏理解、尊重、同情心;不懂宽容,不会设身处地为别

人着想;过分固执、任性、偏激甚至喜怒无

常等等。无聊、空虚、渴望交朋友,却不主动或者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朋友,如何经营友谊。

二、“90后”心理特征形成的原因

【90后大学生,,网络一代】

1、社会原因

“90后”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相对优越,社会环境相对复杂。在家庭的小环境里,他们往往是父母的中心,被视为心肝宝贝,从小衣食无忧,可以享受到丰富的物质产品。而他们身处的社会大环境,则是市场经济、信息爆炸、网络时代、个性偶像等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这使得他们可以有更开阔的视野,但也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诱惑。他们崇尚流行,关注时尚,关注娱乐、哈韩、哈日,就是不太关心自己国家的政治;追求高物质的生活享受。很多人把游遍天下山水,吃遍天下美食当成了自己生活的目标,于是请客吃饭,买高档的衣服,玩时尚的、价格昂贵电子产品体验浪漫的爱情故事几乎成了这个群体的时尚。作为应试体制下代表只要成绩好,手机汽车都可以奖励,衣服可以不会洗,鸡蛋可以不会剥皮,活可以不干,苦可以不受。【90后大学生,,网络一代】

2、家庭教育因素

“90后”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代,有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位忠心耿耿的“奴仆”可供驱使,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长的同时,又衍生了“陪读、陪考”的现象,这些孩子只需要把学习学好就行了,其他的都不需要管,对子女非常溺爱。造成了他们任性、敏感、自我为中心。由于过度被保护,抗挫折能力不强,心理素质比较差。

3、个人因素 追求高物质的生活享受。

很多人把游遍天下山水,吃遍天下美食当成了自己生活的目标,于是请客吃饭,买高档的衣服,玩时尚的、价格昂贵电子产品体验浪漫的爱情故事几乎成了这个群体的时尚。在大学校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图书馆本来是安静的学习场所,打电话聊天的声音比比皆是;电脑是用来学习的工具,反倒成了展示游戏才华的舞台。宿舍是休息的处所,但是他们无所不为。相对于老一辈来说他们没有了自己的信仰,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失去了远大的理想,变得越来越现实和功利。于是学习浮躁、静不下心,高分低能,太过柔弱、经不起风雨,不懂合作、不关心他人,颓废等等我们身上的弊病理所当然也就全落在他们身上。

三、“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正确对待“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任何一个年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都是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过多的去批评“90后”的大学生的种种我们看不惯的行为或性格特点。抱着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他们凸显出来的个性特征,并适当的利用这些特点对他们采取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首先承认在他们身上存在某些共同的个性特点,并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进而产生“同理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2、让心理关怀走进宿舍

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地方,是最能让他们放松的地方,在宿舍里他们可以随便谈任何问题,心理健康的老师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学生宿舍去,听他们说说自己的生活,对学校各方面的意见,了解他们有没有什么困难,听听他们的心声。这样即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也可以了解到一些通过其他途径很难了解到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当然,不要让学生感觉你像他们的妈妈,什么都想管,什么都想了解,要以听为主,这样你才能获得你想获得的信息。另外,除了和学生聊天之外还要多和宿舍的值班人员聊天,从他们那里你可以了解到某个学生最近心情不好,一些学生的性格。 对社区工作人员、宿舍阿姨等进行心理健康的培训,以便识别和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3、根据各年级学生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发展情况,并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90后大学生,,网络一代】

(1)大一注重适应性和自立能力的培养。初入大学,面临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新的人际关系,这些都要重新去开始去经营,对于独立性和比较自我的80后大学生来说,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更多,因此,要注重适应性教育,包括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课余时间怎么利用等。

(2)大二通过素质拓展提高学生意志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素质拓展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挑战极限、挖掘潜能,还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自立性、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训练的手段。目前有不少高校正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素质拓展活动,也有一些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拓展基地,聘请专门人员对定期对在校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心理意义,这种形式也很受同学们的欢迎。素质拓展活动在低年级比较适合,因为大一有军训,最好放在大二。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做好学业规划。

(3)大三、大四侧重就业辅导,帮助大学生更好的选择找工作还是升学,并做好大学生升学或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辅导。

3、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学校为在校大学生搭建创新平台,如我校依托各学院,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参加各类比赛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改变心理咨询中的被动局面,主动关怀学生

心理咨询和辅导一般都是等待学生主动来咨询,但是很多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或者这样那样的因素影响阻止了他们接受咨询,因而显得被动。当我们了解到一些学生的信息之后就主动的通过辅导员、心理委员进一步了解信息。在做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之后,或者通过辅导员、心理委员引导其接受咨询、或者主动到宿舍,和同学“聊天”,进行近距离的接触进一步了解情况,从做朋友开始,慢慢的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自己就会向你说一些事情,尤其是人际关系、学习问题等,在聊天中进行心理意识的宣传,引导其接受咨询。

5、采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喜欢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结交新朋友,我们也可以投其所好,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可以通过邮件、QQ、飞信、网上留言、博客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必然主要以网络为平台。 “90后”大学生是特殊的,也是不特殊的,无论他们的性格特征如何,我们都不能说他们是不健康的,相信用我们的爱心和责任心,通过各方面的努力,“90后”的大学校园会是更加充满活力、和谐美丽。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295932/

推荐访问:90后这一代 90后垮掉的一代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