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欣赏论文

来源:论文 时间:2018-08-04 11:00:0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大学欣赏论文篇1:艺术论文 :民族音乐欣赏与大学校园文化


艺术类论文网权威发布艺术论文 :民族音乐欣赏与大学校园文化,更多艺术论文相关信息请访问艺术类论文网。
内容摘要:音乐欣赏带给欣赏者的感染和震撼是其他艺术形式取代不了的,尤其是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如何在民族音乐的旋律声中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情结与社会责任感,是高等教育理应承载的教育内容。
  关 键 词:民族音乐 欣赏 大学校园文化      音乐欣赏带给欣赏者的感染和震撼是其他艺术形式取代不了的,尤其是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欣赏者的言行举止。民族音乐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起到的社会作用,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先秦百家争鸣时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儒家,对音乐这一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儒家认为音乐可以完善人的人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谓“成于乐”是说“乐以冶性”,“成性亦修身也”,所以才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把音乐作为“树人”的重要手段。   今天,在各类文化碰撞交汇的高等学府,流行着各种音乐,其中以我国港台音乐、韩剧插曲、网络歌曲等流行音乐最为突出。相对而言,我国的民族音乐却很难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民族器乐曲、民族歌舞剧、戏曲等。在各类校园歌唱比赛、大型文艺晚会中,民歌、戏曲、民族歌剧曲目的演唱者较少,优美的民族器乐曲也很难听到,取而代之的是一首首紧跟时尚与潮流的流行歌曲。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漠视与漠然在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与当前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全面高素质的大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长此以往,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与艺术审美观得不到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情结将逐渐淡化,让人深感忧虑。因此,加强对民族音乐欣赏的重视,成为高校不应忽视的一个教育内容。出现当前这种状况,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对民族音乐欣赏重视不够。部分高校管理者认为,高等教育,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上,重点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上,对民族音乐欣赏及其产生的审美导向从思想上重视不够。   第二,对民族音乐的弘扬意识较为淡漠。民族音乐欣赏作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民族个性品质的有效途径没有得到非艺术类高校的重视,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对于弘扬民族音乐意识淡漠。   第三,大学校园对民族音乐欣赏的传播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的宣传阵地来加大对民族音乐欣赏的宣传,而且对于民族音乐中较好的作品宣传过于“迟缓”。   第四,大学生的民族音乐欣赏知识来源于选修课或是课外活动,基本知识不全面、不系统,对一些优秀的民乐作品不甚了解,不懂得欣赏。   第五,校园文化活动中以民族音乐欣赏为主题的大型活动开展得很少,无法使非艺术类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欣赏的魅力。   民族音乐欣赏如果在大学校园中没有听众,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没有一席之地,那么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与热爱,丰富的表现形式得不到学生的了解,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应起到的作用将得不到发挥,大学生在思想上也不会重视对自身民族音乐素质的培养。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特色鲜明。在音乐形式的创造、表达情意的方式、音乐体裁等方面,都有我们民族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在音乐上的反应。通过对民族音乐进行欣赏,不仅使学生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同时还让他们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及各民族浓郁的风土人情。今天,民族音乐的新作不断涌现,以反映生活、歌颂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它们不但丰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音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对民族的自信与热爱,个性与人格得到提炼与升华。 从教育的意义上来说,忽视音乐教育,就是忽视教育本身;从个人发展的意义上来说,一个缺乏音乐素养的人,个性与性格就不能称得上完整;从大学校园来说,缺乏民族音乐是单调的,也是色彩单一的。提高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就要加强对民族音乐的重视,这是高校对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及加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第一,提高对民族音乐欣赏的重视程度。目前,各高校都有大学生艺术团体,学校应针对这些团体活动的开展设置相关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同时成立专门的合唱团、民乐演奏团等,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欣赏的兴趣与积极性。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各类学生文艺活动,进行民族音乐欣赏的宣传与推广,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欣赏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第三,增加民族音乐欣赏的比重。在选修课中扩大民族音乐欣赏内容,加强对选修课的监督与考核,让学生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获得民族音乐欣赏的理论基础并提高欣赏水平。   第四,加强对民族音乐欣赏设备的投入。完善校园民族器乐团的设备配置,增设排练场地,请专家讲课辅

大学欣赏论文篇2:艺术论文:大学生《电影欣赏》结课论文


艺术类论文网权威发布艺术论文:大学生《电影欣赏》结课论文,更多艺术论文相关信息请访问艺术类论文网。
1985年电影在西方横空出世,这是世界电影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在二十年的时间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其魅力、影响力已被大众接受和推崇。电影之所以发展这么迅速,主要是它的内容反应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一种感情,一种哲理。把这个世界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从电影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处世道理,同样也能得到身心的娱乐和了解其它国家的风俗习惯。在电影欣赏课上,我们看了多部电影,其中有《喜福会》、《蓝色姊妹花》、《七宗罪》、《刮痧》、《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看完每一部电影,我都会从中汲取一些东西,一些深邃却易于理解的东西,它们很难从现实中挖掘。这些珍贵东西的累积让我对电影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喜福会》影片节奏稍慢,但是线索清晰,也很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有让你为之一震的元素,影片围绕了四对母女的命运展开,讲了多位女人的生活经历。每一位女人都有着自己曾经辛酸,坎坷,不愉快的过去,在不同的经历后她们对这个社会,她们的家庭,以及对待丈夫儿女有了更好的经营手段。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莺莺阿姨还有An Mei 阿姨。莺莺阿姨,曾在年轻时爱上一位花花公子,在无耻卑鄙的丈夫折磨下,她忍无可忍,夺走了他唯一在乎的东西—他们的儿子,她,溺死了他们的孩子。An Mei阿姨有一个逆来顺受、命运悲惨却毫不反抗的母亲,母亲要为女儿争夺一些地位和严,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An Mei也学会了怎样才能变得更加坚强。 可以说《喜福会》是反映当时社会女性的声音,她们强烈要求着自己的尊严、权利、地位、利益、平等、独立。通过多位女性的交叉的不同悲惨经历,深刻地阐述了女性的这种强烈心声。如今的社会已大不同与以往,女性的地位已经被提到了国家、大众的议事进程中,女性的权利也在逐渐地增加,可以说二十一世纪是“女性的时代”她们在家庭、工作、社会都会有着平等或者更优厚的待遇。《喜福会》这部电影虽然不会改变当时社会对女性利益、权利的改变,但是它向人们揭示了当时社会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使人们意识到女性对于这个社会的重要性。我想正是千万部这样的电影促成了当今社会女性地位的提升! 影片《刮痧》借一件小事反映了中美文化的冲突。电影中许大同的父亲的一句话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他说,刮痧在中国几千年了,怎么一到美国就说不清楚了呢?其实说不清楚的何止是刮痧这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像许大同代替父亲承认是自己给孩子“刮痧”,许大同对上司说的“我打孩子是对你的尊重”等等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在上司桑兰那里又何曾得到理解和认同。当然,事情最后得到圆满解决,法庭的起诉撤销。这种结果的产生,除了人正常的良知以外,更多的是由于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我想,《刮痧》中男主人公的名字叫“大同”,其目的或者其象征也就在此吧!如果说这部电影是一个寓言,其寓意也正在与此。 《刮痧》的另一个理解层面是情感,包括父子之爱,母子之爱、夫妻之爱、祖孙之爱、朋友之爱。这几者又以父子之爱为主要方面。电影中出现了两对父子,祖孙三代,但他们之间的爱却是相通的。许大同在法庭上的一段独白最能代表所有父亲的心声。虽然起初美国人对我们的这种爱有一种曲解的看法,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看到这种爱逐渐被接受,被认同,影片最后美国人向我们拍手的是时候就是一个最好的回答,向我们暗示了东西方文化的包容性。 《喜福会》是反映一种呼吁关注女性的社会问题,而《蓝色姊妹花》反映的是姐妹情深意厚的家庭因素,《七宗罪》揭示犯罪人的变态心理和警察的破案智慧机制,《刮痧》向我们阐释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教子、爱子的态度问题。《了不起的盖茨比》记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下人性的丑陋以及利益的驱动造就了当时人的贪婪、享受的欲望。 曾经有位艺术家说过,“电影的意义在于将生活的镜子打碎,然后将碎片重新贴成另一面镜子。”它不但能反映生活,还能教育引导人们,我想这正是它的意义所在。

大学欣赏论文篇3:教育论文:赏识=成功


教育学论文网权威发布教育论文:赏识=成功,更多教育论文相关信息请访问教育学论文网。
成功体验是每个人渴求的,它影响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对人的心理影响尤为巨大。而教育是一个人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在成功体验中,铸就人的心灵,锻造人的才能,对人的个性心理的形成有着强大的作用。因此作为培育人的教育,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成功体验的主阵地、奠基石。毫无疑问,这种成功体验亦属教育的范畴。 那么,什么是成功教育呢? 成功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帮助,逐步达到学生争取自己成功的一种教育方式。其目标在于追求学生潜能的发现和发展、追求学生自我教育、追求全体学生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最大的特征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师生处于一个平等而非对立的地位,以行为改变教育、心理暗示等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最终达到教育成功之目的。 应该说来,儿童从成为一个确立的社会人开始(或者说从母体中胚胎发育开始),每位儿童的发展是处于一个相对对等的一层次上(先天智力因素除外),也就是孟子所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的状态。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庭、社会、学校及儿童自身发展的因素,其中又特别是学校教育中教师因素的影响尤为巨大,往往造成学生发展失衡(包括儿童的心理、才能、性格等)。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与尊重,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位儿童就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的孩子需要赏识,是赏识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要注意孩子的优点与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千万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1]。正因为如此,在教育过程中,就绝不能对儿童整天以抱怨,而应该依据罗森塔尔效应,对儿童倍加赞赏、以表扬。在每位教师的心目中,一定要坚信:“每个儿童与莎士比亚、爱因斯坦、牛顿等人一样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就蕴藏在每一个幼小的生命个体中。对发展良好的儿童,我们要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使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而对待不幸的儿童,我们更要满怀热情地拥抱他、欣赏赞美他。哪怕儿童跌倒一千次,我们也要激励他一千零一次站立起来。我们要给儿童一个美好的、充实的、难忘的学习生活空间,使他们的心灵空间得以释放。如果任由儿童的心灵继续压抑下去,他就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行;反之,他们才能有美好未来的可能,我们的教育也才有成功的希望[2]。”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曾叙述过自身的一段经历:小学时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曾留级三次。庆幸的是,上初中后遇到一位教语文的吴老师。吴老师对其毛病似乎总是视而不见,倒常常夸奖他的字写得好,并多次把他那字写得好而文章本身不好的习作张贴在教室,让全班的同学观摩。而钱梦龙老师在接受了吴老师赠予的“成功”桂冠之后,不得不去琢磨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不至于有朝一日被同学们笑话。有了这种渴求获得新成功的内部需求,加上吴老师的鼓励、指导,钱梦龙老师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写作水平提高到老师要求的水平,甚至还超过了老师要求的水平。可以说,如果没有吴老师的赏识,就没有钱梦龙老师的今天[3]。 这样的例子当然还很多:苏步青小学数学考年级倒数第一,牛顿、爱因斯坦小时也倍受歧视,但他们都在赏识光环的照耀下,最终都取得了成功。赏识的魅力可见一斑。 笔者所在学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刚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工作认真,备课上课人不马虎,对学生极为关心,任某班班主任。可到他工作的第二学期,班上一些女生对他产生了反感乃至于不想让他班主任了。理由很简单,说他在教学中,不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整天板着脸孔,措辞较为刻薄,打击面较大,部分学生因此厌恶他。这样的事例在教师中可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给我们的教育也敲了警钟。 当然 ,教师在教育中,不能一昧无原则地赏识学生,迁就学生,而应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有效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提出积极的期望要求 积极的期望要求对儿童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导向、趋成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用新的观念看待学生,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对学生提出积极的期望,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吃。它包括学生的远景目标和近期目标。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是寓成功教育于教学的典范。笔者最欣赏他的一句话:“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据此,笔者曾在所任班级进行过一项赏识教育的实验:班上一名男生陈某,先天智力较为低下,字也写得极差,成绩居年级倒数第一。作为教师,对他给予了尽可能多的表扬:能按时上交作业,按时完成到校,认真打扫清洁卫生;布置班上同学写他的优点,并在班上当面念。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过一学年的自我努力,他的字比刚进校时有了较大的好转,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兴趣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825319/

推荐访问:大学音乐欣赏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