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除四害工作制度

来源:制度 时间:2018-10-09 18: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制度】

学校除四害工作制度(共10篇)

学校除四害工作制度(一):

黄埔军校是中国革命军事人才的摇篮,这所学校学习苏联红军的经验,设立党代表,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学校的党代表是:
A.孙中山 B.廖仲恺 C.蒋介石 D.周恩来

B




学校除四害工作制度(二):

有关红领巾心向党小故事 4篇

  红领巾的风采
  少先队建队60年了,为了了解浙江少先队的发展历程,我就来当名小记者,采访三代少先队员,展现他们各自的活动画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抗战时期——儿童团打鬼子逞英豪
  先从年纪最大的爷爷开始吧!爷爷常给我讲儿童团的故事,他们还以放羊、干农活作掩护,为新四军站过岗放过哨呢!为了把鬼子兵赶出国门,爷爷和那些儿童团队员们也立了大功呢!
  解放初期——童子工学文化做新人
  奶奶当时12岁,是新中国第一代少先队员了.那时连块红领巾也没有.奶奶12岁时是童工,在工厂工作.她和伙伴们一起学文化,教大人们学知识,成了扫除文盲的小少年.
  文革时期——红小兵破四旧、除四害
  我的表姑妈是红小兵,她比奶奶小12岁.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拿着“红宝书”,喊着口号.他们的任务是破四旧、立四新、除四害,什么苍蝇、蚊子、臭虫、老鼠,别想在当年的红小兵眼皮下溜走.江南古镇南浔还被评为“全国无蝇镇”,红小兵也为此出了大力呢!那些四害光想想都恶心,更别说要灭四害了.要是我呀,那可是只有尖叫的份,什么都不会做了!我真是太敬佩那些吃苦耐劳的“红小兵”少先队员了!
  改革开放时期——恢复少先队名誉,展现红领巾风采
  下面也该说说爸爸妈妈了.爸妈他们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代少先队员,为了早日加入少先队组织,他们刻苦学习、努力上进.妈妈是少先队中队长.她的任务是每天做好事,帮助同学、家人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并把自己做的好人好事纪录下来,激励自己和同学们积极上进.妈妈还说,只有思想品德好的少年儿童才能进少先队组织呢!
  爸爸是少先队大队长,他可厉害了!因为在学校表现出色,他还参加过杭州市第一届少代会呢!更厉害的是,他每个学期都是三好学生!他入队以前很喜欢红领巾,很羡慕别人带着红领巾上学,常常问别人,为什么红领巾是红色的呢?
  走进新时代——学科学、用科学
  我只是小队长.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经常组织少先队活动,比如我们的雏鹰假日小队利用假期慰问孤寡老人,给他们带去我们欢快嘹亮的歌声;向大家宣传环保知识,争做环保小卫士,有意义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除了传统的少先队活动外,小小的我们,也已走进了网络时代.如果遇到问题,家长老师不在也难不到我们,只要在电脑键盘上轻轻按几下,就可以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我们也可以在网上阅读、写作、听音乐、看电视……
  我喜欢你——红领巾,你的鲜艳美丽,让我们的童年快乐无比;你的正义坚强,让我们儿童健康成长;你的精神品质,让我们少年付之行动;你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代代相传!
  注:四年级时写的,水平不足.

学校除四害工作制度(三):

贵州省是什么时间实施新课程标准的?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2010-07-09
  各市(州、地)教育局:
  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我省将从2010年秋季起,在全省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实验.为积极稳妥地做好实验工作,完成实验任务,达到实验目标,促进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和谐发展,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备较高素质劳动者及专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我厅组织制定了《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试行)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附件:
  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
  (试行)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总体部署,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的精神和要求,为做好实验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贵州省实际,学习借鉴国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先行实验省(市、区)的有益经验,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促进基础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全面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符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具有贵州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二)研究探索在我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普通高中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通过课程改革,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为国家进一步修订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供经验.
  (三)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管理及课程建设能力,形成开发和共享课程资源的机制;建立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四)建立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促进高中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六)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和我省实际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探索建立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配套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录取制度.
  (七)推进全省高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步伐,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发挥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为培养和造就适应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三、基本原则
  (一)积极进取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原则.充分认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克服畏难情绪;客观分析、积极应对课程改革实验中必然出现的各种问题、困难和挑战;正确处理改革目标与现实可行性之问的关系,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取得实验的经验和成果.
  (二)目标达成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普通高中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考试与评价制度等诸多方面要达到的改革目标,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跳而就,需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实践和完善,循序渐进地实现改革目标,完成改革任务性.
  (三)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统一的原则.全省普通高中要同时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鉴于普通高中学校在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要在整体推进的前提下,区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进行分类指导和要求,因地制宜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
  (四)政府统筹与群策群力相统一的原则.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向政府汇报,在政府的统筹领导下,通过制度建设和广泛宣传,形成学校、社会和家长群策群力、共同参与、通力合作推进课程改革的工作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为保证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制度建设、师资培训、专业指导、舆论宣传等方面做好准备并提供有力保障.
  (一)统一领导,加强指导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体现国家意志,实验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影响面大、社会关注度高,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专业指导.
  1、成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进行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由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领导小组名单另文下发).
  各市(州、地)、县(市、区、特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实验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负责实验工作在本地区的推进.
  2、组建专家指导组
  组建“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专家指导组成员主要由有关高校、各级教育科研和教研机构的专家以及学校的学科教师代表组成,在省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改革买验工作的专业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为全省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业务支持.专家指导组要切实跟踪实验工作,加强专业指导,总结实验工作经验,收集、整理、反馈信息,为各地和学校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指导(专家指导组名单另又下发).
  3、其他指导举措
  (1)省、市(州、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通过样本校实验工作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辐射和指导全局.
  (2)省、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实验工作的网络平台,收集信息,听取意见,把握进程,介绍动态,咨询答疑,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同时利用网络推介教学经验,丰富课程资源,指导课程改革工作.
  (3)各普通高中学校要成立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统筹负责学校新课程的规划、实施、管理与评估等工作.学校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下设学科组,各学科组提出本学科课程的开设方案,报学校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审定后实施.
  (二)经费保证,政策倾斜
  省、市(州、地)、县(市、区、特区)要设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课程资源开发、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科研、监控与评价、评优示范、交流研讨、总结经验等各项工作,确保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商财政、人事、编制等有关部门,争取经费支持.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核定或调整普通高中学校的人员编制,按规定配齐、配足教师,达到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要求.
  (三)专题研究,区域推进
  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确定不同阶段实验工作的重点课题,通过专题研究促进重点和难点问题的逐步解决,推进实验工作.加强市(州、地)、县(市、区、特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合作研究和资源共享,发挥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实验工作的区域整体推进.
  (四)建设队伍,提高水平
  通过制度创新,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普通高中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城镇高中与农村高中之间、示范性高中与一般高中之间的教育教学合作,建立教师定期交流和课程资源共享制度.
  (五)监控评估,专项督导
  建立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监控与评价机制和专项督导制度,制定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标准及评估方案.省、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专项调研和阶段评估,监控课程改革实验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反馈情况,总结经验,以进一步明确改进思路和措施,推动实验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督导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督导工作范围,推动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六)优化环境,正确导向
  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宣传,不断优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征求和听取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刘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及时反馈,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吸纳到实验工作当中;主动通报工作情况,争取社会各界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形成社会各界关心、理解和支持实验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重点工作
  (一)组织学习培训
  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要坚持“全员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组织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全体高中校长和教师接受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
  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进行.
  培训工作要注重实效,做好“四个结合”,即: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理念更新与课例分析相结合、专家讲座与教师示范教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培训,使受训者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深刻领会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按照新课程理念创造性地进行学校管理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课程改革进程的需要,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的一级培训.各市(州、地)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二级培训.各普通高中学校组织开展校本培训.
  (二)创新管理制度
  省制定定出台有关课程设置与管理的指导意贝,并在全省范围内督促和指导实施.市(州、地)及县(市、区、特区)做好对本地区普通高中学校的督促和指导工作.学校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具体的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组织实施新课程.学校在按照课程方案要求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要结合实际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计划,创造条件开好各类选修课程;要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设好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加强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
  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校要成立选课指导机构,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帮助和引导学生选课.选课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注意防止教师和家长包办代替.学校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师、场地、设备等教育资源的效益,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认真研究解决学生选课给学校常规管理带来的新问题.
  建立学生学分管理制度.学校要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确定学生获取各类学分的办法和制度,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和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使学分管理体现学生学业发展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学校教研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支持新课程的咨询和指导体系,组织和引导教师研究解决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三)改革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积极进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合理内核,又要切实推进教师教学万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教育部有关新课程实验教材选用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选择确定我省使用的各学科实验教材.
  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探索建立普通高中之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之间资源共享制度,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院、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教学合作关系.利用各方面的师资、设备和场所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场地和设施设备,以及报刊、杂志、电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样性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工厂、农村、部队、社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
  充分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省、地、县三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资源网.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非物质又化遗产”等社会教育资源.
  (五)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
  全面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过程结果并重的原则,建立综合性的、动态的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发挥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推进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改革,制定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方案和高中学业水平监控与测试方案,充分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方向,合理设置考试科目,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和省提出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确定考试范围,既要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高中学业成绩水平,又要有利于高等院校选拔新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统一组织实施.
  在建立学生学分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模块考核办法,建工公正有效的模块考核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既要保证获得学分的真实可信,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进一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学校评价机制,引导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学校管理、课程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经常性、制度性的自我评价.
  六、分类要求
  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在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学校在保证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模块,满足学生获得116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选修模块开设的比例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但所有学校至少要开30%以上的选修I模块,满足学生3年中在选修I中获得22个以上学分,在选修Ⅱ中获得6个以上学分.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至少要开设70%以上的选修I模块,满足学生3年中在选修I中获得28个以上学分,在选修Ⅱ中获得8个以上学分.在选修模块的选择上,省将提出指导性意见,供各地学校进行课程设置时参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课程设置的监控,重点帮扶条件较为薄弱的学校.所有学校都应通过实验,促进自身发展,逐年提高选修模块开设的比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相关实施意见、方案等,另行制定下发.【学校除四害工作制度】

学校除四害工作制度(四):

多位高校教授、专家联名向总理写建议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专家联名建议(  )
A.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B.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最主要途径
D.是对政府权力实行有效监督

B

专家联名建议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不是实行民主监督,也不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最主要途径,排除A、C、D三项。
【学校除四害工作制度】

学校除四害工作制度(五):

读《野生的艾尔莎》有感 怎么写?
要主要内容 、感想、 感想不要写的太少!
全文35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自己觉得很有意义的文章,题目是《野生的艾尔莎》.
《野生的艾尔莎》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小狮子艾尔莎出生时失去了妈妈,乔伊·亚当逊精心的抚养它.这使一只动物和一个人成了一对不可分离的好朋友.她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团结.艾尔莎帮助乔伊·亚当逊赶走了犀牛;艾尔莎换牙时,乔伊·亚当逊摇艾尔莎的牙时,艾尔莎很乖,她们之间很配和.艾尔莎抓伤驴时,乔伊·亚当逊用鞭子抽它,作为对艾尔莎的惩罚.乔伊·亚当逊教艾尔莎怎样打猎,捕食吃.当艾尔莎生病时,乔伊·亚当逊细心地照顾艾尔莎.最后艾尔莎回到了大自然.
我喜欢艾尔莎的勇敢精神.因为当乔伊·亚当逊就要被犀牛撞时,艾尔莎却勇敢的和犀牛搏斗.我认为我们应该向艾尔莎学习,学习它的勇敢精神.平时努力去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各样的难题和勇敢地去接受生活中的困难,努力征服它.
我也喜欢艾尔莎的乖巧.因为当它换牙时,显然很痛,可艾尔莎却乖乖地让乔伊·亚当逊摇它的牙,这说明了艾尔莎很听乔伊·亚当逊的话,很懂事.我认为我们平时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应该认真听老师和父母的话.
我还喜欢艾尔莎是只知错就改的小狮子.因为当它被鞭子抽打时,他却在那里乖乖地蹲着,好像在向乔伊·亚当逊求绕,请她原谅自己的错误.我认为我们平时有了错误时,应该积极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不让错误再发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
我想到艾尔莎和乔伊·亚当逊是一对非常要好的伙伴,这还让我认识到了:我们要保护动物,只有使它回到真正的生活环境中去才能使它生存,得到锻炼.只有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的保护动物.其实,动物的优点真的很多,有的动物可以除四害,例如猫吃老鼠;有的动物还可以观赏,例如金鱼;还有的动物可以给人治病,例如海豚等.如果我们真的能和动物和谐相处,世界会变得更加五彩缤纷.让我们一起去保护动物吧!
总之,我们应该学习艾尔莎的勇敢、听话、知错就改.还有它和乔伊·亚当逊的和睦相处,我们平时除了要和同学、兄弟姐妹、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外,还应该与各种动物和谐相处,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学校除四害工作制度(六):

为进一步发动群众,公安部公布了“打四黑除四害”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和信箱地址,欢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举报违法犯罪活动线索。这体现了公安部
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②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便利的渠道
③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④公正司法,打击黑恶势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A




学校除四害工作制度(七):

一个病句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这个病句除了后面的修饰语和中心与搭配不当 是不是也缺少主语?

最近又开展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做好建立并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动宾搭配不当,“发动”改为“开展”;成分残缺,增“做好”.或:
最近又开展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并加强技术管理制度.

学校除四害工作制度(八):

体制与体系的区别与联系?关键在区别,急求!非常感谢(*^__^*)

从词义上讲,体系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自然界的体系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人类社会的体系则要复杂得多.影响这个体系的因素除人性的自然发展之外,还有人类社会对自身认识的发展.汉语词典释义: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如工业体系、思想体系等.
按照《辞海》的解释,“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制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如:学校体制、领导体制、政治体制等.
打个比方,体系就像栋房子,有地基、支柱、房间、楼顶.就比如组织管理体系,地基就是公司的经营模式,支柱是组织结构,房间是部门权责,楼顶就是制度.一般来讲,体系最终都要以制度的形式输出或者是表达出来.“体制”指的是有关组织形式的制度,限于上下之间有层级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体制就是制度体系,有政府强制力保证其实施.体系强调的是一个有机整体,相关的内涵不是简单堆砌为一个整体,而是有机整合为一个整体.
体制,通常指体制制度,是制度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规范体系.例如国家领导体制、经济体制、军事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体制制度属中观层次,可以是某些社会分系统方面的制度,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也可以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整体意义上的组织制度,如领导体制、学校体制等;具体制度属微观层次,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如财务制度、工作制度等.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一种制度可以通过不同的体制表现出来.例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可以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的做法,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体制的做法.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基本制度、具体规章制度和体制可以互相转化.

学校除四害工作制度(九):

一篇法制教育征文(要自己写的,不要复制)600字左右,

我刚写过,评的还不错,救使用
当前中学生的法制教育论文
论中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注:大改为中,依此类推
法律素养是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关注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对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当代大学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反思原有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内容僵化、方法简单等问题,不能及时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法治社会要求高校的法制教育在主体、客体、内容以及方法上有所创新,当前,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类型增多,教育的形式不断多样化,以上种种新变化都对高校的法制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高校应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在高校,素质教育还没有得到认真、全面、深入的实施是不争的事实.如: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规范着公民的行为,只有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法律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要素之一,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素质教育远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首先,观念陈旧,认为只要不违法、不犯罪,法律跟自己就没关系.因而法制教育活动少、渠道单一,除《法律基础》课以外,缺少其他渠道和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学校有各种教育内容的“活动月”但没有“法制教育活动月”;有各种讲座但缺少法制讲座;有各种社会实践但缺少法制教育实践.其次,就《法律基础》课而言,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方法简单、手段落后,且因内容庞杂课时少、教师理论说教和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多、实践环节少等,造成该课枯燥乏味,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很多学生在权利与义务、纪律与自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仍是模模糊糊,虽然学法、知法,但守法、用法意识差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些大学生知法犯法、违法犯罪.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和改进法制教育.
一、加强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根本
法律素质主要指大学生要能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并与违法犯罪做斗争.即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是加强法制建设,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和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为任何法律的制定、遵守、执行都离不开一定社会的法律意识的指导和支配.列宁曾把法律意识视为法制建设的核心环节.因而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对法制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1986年他更加明确地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法制教育在建立法治国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的根本途径.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后备干部和各级管理人才的重任.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学法、知法,使他们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而做到守法、用法、护法,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的一些措施
(一)增强《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法制课堂作用
要上好《法律基础》课,需要在教学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增强实效性.1从领导到任课教师都要认识到法律知识的传授是载体,培养学生的自治自律精神、法制意识和法律信仰才是这门课的目的.学校应加强对该课的检查和评估工作.2任课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所关心的法律问题,以便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把握内容的取舍和深度、广度,进而处理好讲授与自学、精讲与泛讲的关系.3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对疑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进行案例分析、法理辨析、观看法制题材影视片等各种教学实践.4与“两课”中的其他课程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提高“两课”教学的整体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两课”教学涵盖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法制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特别是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因为“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的,道德教育是基础,法制建设是保障.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自觉地遵纪守法.这就要求“两课”教师要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法制教育渗透在富有吸引力的内容和环节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法制教育内容入眼入脑,从而使学生在学法、知法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评价能力,以法律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守法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
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的同时,应该着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
1、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高校的贯彻落实,是一项涉及高校思想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根本工作.高校应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将国家法律法规具体化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方面工作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清理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章制度,对不完善的部分要根据现实情况予以完善,使之适应法律规定;特别是加强“依法治教”和“学生管理法制化”,减少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违规性、随意性,切实尊重、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2、加强领导,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法制教育队伍.建立校、院、系各级法制教育机构,加强对法制教育的领导,使法制教育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不仅使法制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而且系统、完整.构建一支由《法律基础》课教师、其他“两课”教师、政工干部、辅导员等组成的法制教育队伍,通过沟通情况、研究讨论、培训学习等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3、多渠道、多形式、不间断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可通过黑板报、展板、橱窗、阅报栏、校报、校园广播、法制讲座、校园网等加强法制宣传,形成浓厚的校园法制教育氛围.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法制教育实践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识.如,校内开展主题班会、法律征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加校内治安联防等活动;走出校园,旁听庭审、参观监狱和劳教所、到街道、集镇开展法律咨询、在“三下乡”活动中组织法制教育小分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进行法律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进行诚信、守法教育等,从而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江泽民曾要求“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必须把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摆在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予以贯彻落实.

学校除四害工作制度(十):

普通话的知识(简介)
请快速回答,有急用

  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北京话有许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连词“和(hé)”说成“hàn”,把“蝴蝶(húdié)”说成“húdiěr”,把“告诉(gàosu)”说成“gàosong”,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区的人难以接受.另外,北京话里还有异读音现象,例如“侵略”一词,有人念“qǐn lüè”、也有人念成“qīn lüè”;“附近”一词,有人念“fùjìn”,也有人念成“fǔjìn”,这也给普通话的推广带来许多麻烦.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说成“晚半晌”,把“斥责”说成“呲儿”,把“吝啬”说成“抠门儿”;北方不少地区将“玉米”称为“棒子”,将“肥皂”称为“胰子”,将“馒头”称为“馍馍”.所以,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有的非北方话地区的方言词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方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例如“搞”、“垃圾”、“尴尬”、“噱头”等词已经在书面语中经常出现,早已加入了普通话词汇行列.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
  为什么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语言文字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其中标准化是指研究、制定并颁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诸要素的,要求全体使用者共同遵循的语言文字使用规则和标准;规范化指的是促使全社会遵照国家颁布的各项语言文字使用标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一、从语言文字同社会的关系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是基本的社会形态,而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它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为社会服务.因此,一方面,社会上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受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制约,另一方面,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又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或牵扯、促退作用.拿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来说,它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对各社会形态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在政治上,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政令畅通;在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流通的大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繁荣;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科技上,它直接促进了计算机、通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到其他一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教育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所以,语言文字工作不仅应该跟社会发展同步,而且更应先行.
  二、从我国解放以来的实践及当今的建设任务和宏伟目标来看.解放以来,我国的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的工作大大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教育提高,也为中文信息处理以及其他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作了前瞻性准备.如今,十五大制定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国人民正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努力着,具体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需要人员大范围流动,这样,人们就自觉要求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人们自觉要求使用各种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对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的效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又都需要人们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素质.当劳动者提高了包括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能力在内的素质要求,就能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沉稳应战,开拓前进.
  三、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重要性来看.中国是文明古国,又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和文化、教育、科技的交流不断扩展和增多,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也越来越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促进汉语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它们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人民的要求.
  此外,从我国历史上和目前国际上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视(参见“我国历史上对语言文字有过哪些官方行为”和“国外的语言文字管理工作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两题),可以体会到语言文字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为什么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语言文字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其中标准化是指研究、制定并颁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诸要素的,要求全体使用者共同遵循的语言文字使用规则和标准;规范化指的是促使全社会遵照国家颁布的各项语言文字使用标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一、从语言文字同社会的关系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是基本的社会形态,而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它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为社会服务.因此,一方面,社会上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受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制约,另一方面,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又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或牵扯、促退作用.拿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来说,它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对各社会形态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在政治上,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政令畅通;在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流通的大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繁荣;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科技上,它直接促进了计算机、通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到其他一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教育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所以,语言文字工作不仅应该跟社会发展同步,而且更应先行.
  二、从我国解放以来的实践及当今的建设任务和宏伟目标来看.解放以来,我国的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的工作大大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教育提高,也为中文信息处理以及其他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作了前瞻性准备.如今,十五大制定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国人民正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努力着,具体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需要人员大范围流动,这样,人们就自觉要求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人们自觉要求使用各种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对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的效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又都需要人们提高语文字规范化方面的素质.当劳动者提高了包括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能力在内的素质要求,就能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沉稳应战,开拓前进.
  三、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重要性来看.中国是文明古国,又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和文化、教育、科技的交流不断扩展和增多,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也越来越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促进汉语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它们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人民的要求.
  此外,从我国历史上和目前国际上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视(参见“我国历史上对语言文字有过哪些官方行为”和“国外的语言文字管理工作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两题),可以体会到语言文字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
  汉字为什么要规范化?
  汉字规范化是根据汉字发展规律中“约定俗成”的原则,为汉字的应用确定各项标准,使汉字充分发挥其作为重要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的社会功能.
  汉字为什么要规范化呢?
  第一,汉字规范化是实现汉字交际功能的必要保证.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是供全社会使用的,因此必须有一个为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的标准.规范化是提高文字交际作用的一种手段.用字规范可以使思想交流、信息传递不致产生人为的障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社会生活节奏;用字混乱则会削弱文字的交际功能,妨碍工作及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第二,汉字规范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人工智能的研究已引起科技界的重视.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正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求文字有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有了统一的标准,文字所负载的信息才会为人们所共同认知,才能为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排版印刷、汉字的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创造便利条件,才能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汉字规范化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社会用字混乱,是文化素质不高、文明程度低下的表现,有损于国家、民族的形象.因此,必须把推行汉字规范化,消除社会用字混乱现象,提高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祖国声誉的高度来认识.
  总之,做好汉字规范化工作,对强化文字的社会交际功能,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精神文明程度,都有重要意义.
  当前汉字规范化工作重在巩固汉字简化成果,提高全社会文字应用的规范水平.《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一系列规范标准,为全社会的文字应用提供了依据.
  --------------------------------------------------------------------------------
  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准.
  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不过该表公布后又作了几次调整,一共恢复使用了28个被淘汰的异体字(参见“学习《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题).
  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加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
  规范汉字的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的新字形为准.
  此外,作为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的还有: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布的《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发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集本集》、1955年到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改的地名生僻字等.
  --------------------------------------------------------------------------------
  要实现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奋斗目标,重点应做好哪些部门的工作?为什么?
  97年底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要实现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奋斗目标,重点应做好以下4个部门的工作:一是各级各类学校;二是党政机关;三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四是社会公共服务性行业.这是因为:
  学校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每一个语言文字使用者语文素质的提高,而语文素质的提高只有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来实现.所以这次会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提高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并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抓好抓实.另外,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抓好了,对全社会还有辐射作用,特别是各级各类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及高等院校,这些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社会,同时也把在校期间接受的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树立起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带到社会各行业、系统、部门,从而可以带动全社会共同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党政机关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中发挥的是“龙头”作用.党政机关是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法令的执行机关,代表国家的形象,语言文字规范化尤为重要.各级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应带头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带头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为全社会作出榜样.
  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部门的用语用字则是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示范,它所使用的必须是国家法定的、官方的语言和文字.作为大众传媒,这些部门担负着社会舆论导向的责任,如果出现不规范的现象,会对社会产生误导.
  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像商贸、旅游、邮电、卫生、公用事业等行业,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中发挥的是“窗口”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是社会交际最集中,语言文字应用最频繁的地方,只有抓好这些部门的工作,才有可能在全社会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
  --------------------------------------------------------------------------------
  当前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有什么时代意义?
  信息化和频繁的国际交往都是当前的时代特征.
  在信息化时代,对社会起决定作用的是信息知识.信息知识的获得,重要的途径是依靠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主要看信息处理的能力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中国正在向信息化迈进,以加快经济体制的转轨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其中,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和广泛使用就成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研制和使用电子计算机必须同时解决汉语汉字的信息处理问题.要对汉语汉字进行信息处理,其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汉语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现在,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都通过国际交往、国际合作来发展自己.中国要进行改革开放,也需要放眼世界,吸取世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一切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与此同时,也要注意结合中国的国情,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尊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中国语言和文字,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生动象征.中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过程中还融合了语言文字标准化方面的国际经验.因此,在汉语汉字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在中国的国土上,正确地、合乎规范地使用国家语言文字,也就是在语言文字方面显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自信.
  对外开放除了要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还要在人才的素质和文明水准方面达到较高水平.而正确、规范地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人才素质和文明水准的重要内容.
  因此,当前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利于人们掌握好社会交际工具为社会发展服务,还对当今时代的国家改革开放和信息化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
  我国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1997年12月23日至26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继续贯彻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规律,重在建设,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工作,使语言文字工作更好地为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服务.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是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定的,具体为: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大力推广普通话;2、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努力推进全社会用字规范化;3、加大中文信息处理的宏观管理力度,逐步实现中文信息技术产品的优化统一;4、继续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扩大使用范围.
  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奋斗目标是:2010年以前,制订并完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行业的工作人员,其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的要求;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社会用字混乱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出版物用字、影视屏幕用字和计算机用字达到较高的规范水平;汉语拼音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扭转拼写中的不规范现象;建立起有效的中文信息处理的管理制度,做到凡面向社会推广的中文信息技术产品,均经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主管部门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方面的审查认定.下世纪中叶以前,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和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中文信息技术产品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方面实现较高水平的优化统一.
  --------------------------------------------------------------------------------
  语言文字工作为什么要注重法制建设?我国哪些全国性法律、法规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作出了规定?
  语言文字工作必须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这是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语言文字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拓展.1986年和1997年国家两次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分别确定了新时期和跨世纪的语言文字工作目标、任务及基本措施.当前,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心任务,语言文字工作应致力于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水平.这意味着语言文字工作已从宣传、教育、号召、动员的层面发展到对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实施有效管理的阶段,“语言文字工作也是政府行为,也要加大行政管理力度”成为共识.法制化是实施行政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实行依法管理”正是当今语言文字工作的时代特征,也成为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发展的迫切要求.另外,语言文字工作法制化还是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十五大“以法治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要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语言文字法制是其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建国以来,语言文字工作在法制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很多全国性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义务教育法》、《国家公务员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等,它们都对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出了明确规定(详见本光盘“政策法规”/“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规定”部分内容).地方立法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各地先后出台了近30个语言文字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并进行了依法管理的有益尝试.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第37号主席令颁布,并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
  以上情况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非常重视,并通过法律明确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成为业务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把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真正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努力做好.
  --------------------------------------------------------------------------------
  关于汉语言文字的使用,国际上有什么规定?
  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联合国文件的中文文本用的是包括简化字在内的规范汉字.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文字.国际交往时需要把汉字转写成国际通用的罗马字母(即拉丁字母),转写需要按照一定的拼写法.解放以前和解放初期,中国没有国家的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用罗马字母拼写汉语时,所用的拼写方案纷乱杂呈,各不相同.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了拉丁字母式的《汉语拼音方案》,从此,在中国,拼写汉语有了法定的拼法.然而,在外文中,用罗马字母拼写汉语地名、人名和其他词语一直是各行其是,互不相同的.同一个“北京”,被拼写为“Peking(英文)、Pekin(西班牙文)、Pequim(葡萄牙文)、Pechino(意大利)等多种形式,使人弄不清它们是不是同一个地名.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决定采用汉语拼音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北京”就按汉语拼音的拼法写成Běijīng了.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出ISO-7098号文件,明确表示汉语拼音已经作为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有关中国词语的国际标准.文献工作包容面很广,涉及一切用文字表述的信息资料.这是汉语拼音成为更广泛的国际标准的另一个里程碑.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915422/

推荐访问:除四害工作制度 灭四害工作制度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