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对未成年的渗透

来源:活动方案 时间:2018-10-17 11:00:0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活动方案】

宗教对未成年的渗透(共9篇)

宗教对未成年的渗透(一):

长期以来,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因此
[     ]
①我国宗教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②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③我们反对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干预我国宗教事务
④我国政府反对宗教界与外国宗教组织进行交往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A

【宗教对未成年的渗透】

宗教对未成年的渗透(二):

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国际敌对势力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坚持并维护民族团结   (   )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③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




【宗教对未成年的渗透】

宗教对未成年的渗透(三):

三股势力(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近年来渗透在我国新疆地区,日益活跃,在我国境内制造了多起恐怖袭击,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这警示:(   )
①依法加强对宗教的管理,坚决取缔极端宗教               
②反恐维稳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③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强柱石   
④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宗教对未成年的渗透(四):

黑格尔哲学的名词解释.
什么是绝对理念?
什么是欲望理念?
什么是精神理念?
什么是绝对精神?
两三百字)

精神哲学
伴随着黑格尔的逻辑观念和自然哲学,我们进入其体系的第三部分,即精神哲学或心灵哲学.
精神哲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最后一部分,也是黑格尔本人最为关注的一部分,因为“精神哲学”讨论的是“人”.如果说,自然哲学讨论的是自然界,那么,活跃于精神舞台上的主角便是人.在黑格尔看来,人高于自然界、高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本质上是一个能够“思考自己”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实体,是一个能够摆脱物质、必然性的束缚而实行独立自决的自由的精神实体.人即精神、精神即人.精神哲学的任务就是描述“绝对理念”通过自己的最高产物——人回复到自己、自己认识自己,实现思维与存在同一的过程.
在此,黑格尔再次提出了他的辩证法要素:这里的正题是主观精神,探讨个人意识的成长、心灵的内在机制,黑格尔在他早期著作《精神现象学》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这方面的问题;反题是客观精神,探讨法、道德、国家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两本著作就是对他这方面思想的具体发挥;合题是绝对精神,研究领域是美学、哲学与宗教,黑格尔的相关著作有《美学》、《宗教哲学》、《哲学史讲演录》.
使黑格尔哲学负盛名的正是他的通过客观精神概念而发展出来的思想.这里我们达到黑格尔思想的统一体.当他试图联系起他的道德、社会政治思想及其余体系.人类行为的全部领域,个人的和集体的,被他形容为现实的一部分因而是本质上合理的.此外,作为现实的部分,精神的客观面被认为涉及到辩证过程中.人类行为和社会、政治组织包含或体现了精神,正像自然是绝对理念的体现一样.因此,黑格尔不把组织看成为人的创造,而是历史的辩证过程的产物,是理性的现实的客观表现的产物.如,他在正义哲学中所表现的.然后,我们转向辩证过程的重要时刻,黑格尔试图通过它来表明从个人的正义概念向国家对社会的权威的自然运动.此处基本的三一式运动是从权利(right)再到道德(morality)再到社会伦理(social ethics).
按照黑格尔的思辨推演方法,绝对精神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在这里,黑格尔着重研究了艺术、宗教和哲学三种意识形态.他认为,艺术、宗教和哲学均以“绝对理念”为对象.艺术以感性形象把握理念,宗教以表象把握理念,哲学则以概念把握理念.“绝对理念”在哲学中最终认识了自己,达到了主观和客观、思维与存在的同一.
黑格尔对艺术、宗教和哲学的论述同样渗透着辩证发展的观点.
在艺术哲学即美学中,黑格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
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黑格尔从理论上论证了艺术中的形式和内容、感性和理性的矛盾统一.然而,在他看来,艺术中的形式和内容、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艺术发展的历史中逐步实现的.按照这个想法,黑格尔把艺术发展史分为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在象征型阶段,人类心灵力求把它所朦胧意识到的理念通过某种符号表现出来.比如,基督教以三角形符号来象征神的三位一体概念.显然,符号只是一种图解,并不是适合于理念的感性形象.古典艺术型则体现了理念和感性形象的统一.比如,古希腊雕刻所表现的神,不像埃及、印象的神那样抽象,而是非常具体的,神总是作为一个具体的人表现出来的.但是,古典艺术也只是达到了自在的统一,它所描绘的人体形状毕竟是有限的,还不足以表达无限的理念.在浪漫型的艺术里,无限的精神便利从有限的外在世界回到它自身,退回到内心世界.这样,它又把理念和感性形象的统一破坏了,在较高的阶段上到象征型艺术所没有克服的理念与现实的差异、对立.黑格尔认为,浪漫型艺术所不能解决的矛盾将由哲学来解决.黑格尔对艺术发展史的描述完全是从他的唯心主义体系的框子出发的,但是,他把艺术的发展看成是一种合理的过程,则是很有见地的.
黑格尔认为,宗教高于艺术,是“绝对理念”认识自己的最高形式.宗教的特点在于以信仰、虔诚的态度,用表象的形式去显现绝对理念.比如,宗教里所讲的那个具有人格的“上帝”,就是绝对理念的表象式的显现.
黑格尔也把宗教理解为一个合理的发展过程,认为宗教经历了“自然宗教”(佛教)、“自由宗教”(希腊宗教)和“绝对宗教”(基督教)三个阶段.在黑格尔看来,基督教是宗教发展的高峰,表现出人性和神性的统一.
黑格尔又认为,哲学高于艺术和宗教.不论是艺术的感性形象,还是宗教的表象形式,均不是表现绝对理念的最完善的形象.这是因为,“绝对理念”本身是超感性的、普遍的、无限的精神.哲学的特点是用唯一适合于“绝对理念”的方式,即概念形式把握绝对理念.
在黑格尔看来,哲学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在黑格尔时代,人们通常把哲学史看作是各个哲学家的个人见解的罗列,看作是历史上各种分歧意见的偶然堆积,甚至把哲学史认作是荒唐、谬误观点的陈列馆.与此相反,黑格尔认为,全部哲学史是一有必然性、有次序的进程.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哲学史乃是“思想自己发现自己的历史”.即,哲学史是绝对理念通过人的理性、概念而认识自己的过程,换句话说,也就是人类认识真理(绝对理念)的过程.黑格尔完全撇开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去探讨哲学自身的发展,把哲学史看作是纯粹精神的发展过程,显然,这是唯心主义的哲学史观.但是,在黑格尔的这个思想中也包含有一种合理的猜想:哲学史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
和他的真理观一样,黑格尔也把哲学史看作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贫乏到丰富的过程.在他看来,在哲学史上最初出现的哲学系统,其内容总是比较抽象、比较贫乏的.后起的哲学系统一方面是对它以前的哲学系统的否定,同时也是对以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提高,包括了以前一切哲学系统的根本原则,因此,在内容上必定更为具体、更为丰富.黑格尔指出:
那在时间上最晚出的哲学体系,乃是此前一切体系的成果,因而必定包括前此各体系的原则在内;所以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哲学体系,必定是最渊博、最丰富和最具体的哲学体系.
在哲学史的研究中,黑格尔还提出了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统一的原则.在他看来,这是因为哲学发展的过程和逻辑理念的推演过程都是同一个“绝对理念”的自身发展过程,因此,两者必然是同一的.历史上最初的哲学系统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相应于逻辑学的开端范畴“存在”,赫拉克里特的哲学原则相应于逻辑学中的“变易”范畴,斯宾诺莎的哲学相应于逻辑学中的“实体”范畴,如此等等.不过,黑格尔也指出,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仍然是有区别的,不可能在次序上完全一致.撇开它的唯心主义形式,黑格尔提出的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统一的原则,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理念从逻辑学出发,经过了自然哲学,达到精神哲学,并最后在哲学中回到了家,自己认识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对方原来不过是自己,实现了思维与存在的绝对同一.

宗教对未成年的渗透(五):

党员干部政治意识表现不强有哪些表现

1、政治坚定性不够强.有的缺乏对党的高度忠诚,信念不坚定、旗帜不鲜明,对于挑衅中国共产党领导、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论,态度含混、立场模糊,随声附和、人云亦云.有的对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说三道四、评头论足、阳奉阴违,当面不言语、内心藏褒贬,大会上唱赞歌,私下里、酒桌上唱反调.有的政治态度暖昧、政治立场动摇,有的在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面前摇摆不定、畏葸不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言行不批驳、不亮剑、不报告,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大是大非问题上,台上台下两个样、单位内外两种人,在反对“三股势力”斗争中经不起考验、站不稳脚跟.有的放弃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对于宗教明里不信暗里信,在职时考虑仕途升迁、回避宗教活动,退休后忧心来生来世、寻求宗教慰藉,在职时利用职权为亲属朝觐提供便利,退休后鼓动亲友笃信宗教.
2、政治敏锐性不够强.有的对新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认识不足,缺乏长期作战和艰苦斗争的准备.有的对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深,产生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有的不能从政治上观察思考问题、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的对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利用宗教信仰、民族情感搞渗透破坏活动,警惕性不高、敌情观念不强,甚至视而不见、麻木不仁.
3、政治鉴别力不够强.有的对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学习教育,不能入脑入心、自觉遵循.有的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理解不深不透,片面执行.有的对家人、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模糊观念、错误言行不教育、不说服、不纠正.有的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三股势力”打着“民族旗号”、披着“宗教外衣”搞分裂破坏、暴力恐怖活动缺乏最基本的鉴别能力,甚至把民族分裂主义等同于民族问题,把宗教极端主义等同于宗教问题.有的对“三股势力”的政治图谋、反动本质、丑恶嘴脸、罪恶行径认识不清,甚至丧失政治立场,信谣传谣造谣,散布负面言论.
4、政治执行力不够强.有的对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把握不全面、理解不深刻,执行无力度、落实不到位,在结合实际创新上不用心、不扎实,使决策的意图难以实现,执行的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在执行决策部署时,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遇到困难和矛盾就回避躲闪、不敢担当.有的一手硬、一手软,对非法宗教活动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不能勇挑重担、避之唯恐不及.有的对一些重要工作、重大事件不及时通报,在关键时刻不坚守岗位、不履职尽责,面对突发事件行动迟缓、手足无措,甚至临阵退缩,不敢同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

宗教对未成年的渗透(六):

傣族的风俗习惯的作文
500字左右,别太多了

  帮你写好了,注意参考文献必须单独一页.引用他人的文章内容而没有参考文献页文章将被视作剽窃,在大学会导致被学校开除.
  傣族风俗概览
  傣族是中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大多聚居于我国云南省边境.根据统计,傣族人口为1,025,128.傣族有着自己的历史和风俗,本文将大体介绍四个关于傣族风俗的内容:饮食、宗教信仰、节日和禁忌.
  1.饮食
  与大多数亚洲民族相同,傣族人的饮食以谷类为主.不同地区的傣族主食谷类稍有不同.根据仲富兰在《傣族风俗介绍》一文中所记载,德宏的傣族人主食梗米,而西双版纳的傣族人主食糯米.(3)傣族人所食的肉类主要为猪肉、牛肉和鸡鸭,很少是羊肉.(仲富兰 3)苦笋、苦瓜是傣族的常见蔬菜.傣族人喜食昆虫,蝉、竹虫、蜘蛛都是傣族小吃的原料.(仲富兰 3)
  2.宗教信仰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上座部(小乘)佛教的民族.与汉族所信仰的大乘 佛教不同,傣族人所信仰的小乘佛教没有菩萨信仰,也没有烧戒疤的陋俗.与其他小乘佛教地区一样,傣族的男童在成年之前需出家受沙弥戒,在寺庙接受佛教的宗教教育,然后他们可以选择还俗成家或留寺继续修行成为受比丘戒的正式僧人.未出家者将被视为未成年或没有教养.
  3.节日
  傣族节日大多为佛教节日,其中最著名者为泼水节.在《傣族泼水节的起源和来历传说》一文当中,作者指出泼水节起源于印度婆罗门教的仪式,后被佛教吸收,成为浴佛节.泼水节也是傣族文化中一年的开始.(1)泼水节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中旬.
  4.禁忌
  傣族人禁忌有,但不仅限于:
  在屋内穿鞋走路;跨越火塘;抚摸小和尚的光头;晾衣时将裤子挂在高于上衣处,etc.
   
  参考文献
  "傣族泼水节的起源与来历传说." 易贤网.10 Apr.2007.Web.28 Mar.2010..
  "不能抚摸“小和尚”的头部." 西双版纳休闲旅游网.26 Nov.2009.Web.28 Mar.2010..
  "傣族风俗禁忌." 四川•巴中旅游网.29 Oct.2008.Web.28 Mar.2010..

宗教对未成年的渗透(七):

民间信仰的含义

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将民间信仰单独作为一个概念,考虑到它对应于一个官方宗教而存在,而且也因为它有别于制度化的宗教,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3个不可分开的体系.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民间信仰”指的是流行在中国民众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
  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这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们颇类似于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的遗存并且与“世俗生活”分不开;另一方面,它们又与宗教现象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因而,虽然汉学家、人类学者在具体的调查研究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民间文化模式,但是他们不可避免地对民间中国是否存在“一个宗教”这一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
  在传统中国,无论是政府、士大夫还是宗教实践者,都未曾采用过“民间宗教”这个名称来描述一般民众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体系.封建政府对民间的宗教式活动采用的是自相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为了避免民间非官方意识形态的发展,对民间的祭祀活动实行排斥的政策;另一方面,为了创造自己的象征并使之为民间接受,有时选择性地对民间象征加以提倡.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当然导致官方对民间信仰的系统化意义的否定.接受儒家哲学和宋明理学的士大夫,只支持“孝道”和一定范围的祭祖,对民间的神、鬼、灵、物崇拜等等多取否定的态度,更不用说他们会承认民间信仰为“宗教”了.相比政府和士大夫,与民间社会有密切联系的民间佛教徒和道士,因依赖民间的祭祀和巫术活动为生,所以对民间的“神圣行为”较为支持.但是,他们不承认其宗教体系的所在,而是把后者当成比他们自己的宗教体系低等的仪式看待.作为民间信仰的主要实践者的一般民众,因为缺乏自我界定的力量并且视自己的宗教活动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也不把它们看成“宗教”.
  把中国民间的信仰行为看成宗教体系的主张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汉学家德格如特的古典文本与仪式的关系的分析;
  其二,是后来在社会人类学界发展起来的功能主义学说.
  19世纪末,荷兰籍的汉学家德格如特依据福建民间调查写成《中国宗教体系》(1892)一书.他把民间的信仰和仪式与古典的文本传统相联系,认为民间信仰体系是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的实践内容,是一个系统化的宗教.在功能主义风行的19世纪20至50年代,社会人类学界把中国民间仪式看成与宗教具有同等地位和功能的体系.例如,社会人类学大师拉德克利夫·布朗在他的《宗教与社会》(1945)一文中花了较多篇幅谈论中国宗教的特性.他认为,中国古典的哲学家和官员对宗教的社会功能给予极大的关注,他们认为合乎规范地举行仪式是社会赖以维系自己的秩序的关键,这种看法在民间被广泛接受.布朗进一步认为,中国人对仪式的重视,不仅证明中国宗教的主要内涵是仪式,而且为理解世界上的所有宗教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在他看来,因为宗教的支柱是仪式而不是信仰,因此不管是文明社会还是原始社会,仪式可以作为宗教体系加以研究.

宗教对未成年的渗透(八):

简述文化的内涵与分类.

  一 关于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定义有多种.据国内学者说有500多种.我没有看到关于500多种的资料和论述,大概这是基于任何一个人说了文化是什么就算是一种定义所得出的数字.据国外哲学家说,现在已有20多种定义;大概这是就比较权威的著作而言,我认为后一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由于文化的定义五花八门,又由于有人不研究文化本身,而热衷于在定义中折腾,所以有的学者主张“最好不下定义”.我想这是希望人们把精力集中于实实在在的基础研究,不要在定义问题上争论不休,而不是“定义不可知论”.定义是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尽管出发时的认识和到达既定目标时的认识会有差别,甚至可能是较大的差别.对于研究工作来说,定义还是需要的.
  我比较同意如下的说法: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这个定义里有几个要点.1.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切都不是文化,如山川土石.2.即使是人类在蒙昧时期所创造的,也是文化.3.非人类所创造的不是文化,如猴子所画的画,蚂蚁所堆积的蚁山,蜜蜂所造的巢.4.文化是人类有意创造的,无意识形成的东西不是文化,例如婴儿涂抹的东西.
  当然,任何定义都不能把定义对象囊括无余,对象的边缘也常常是模糊的.例如对于弱智者的艺术作品应该怎样界定?这是值得研究的.
  二 文化的分类
  关于文化的分类,说法很多,角度也多种多样.有的学者还从教学或学习的角度又重新分类.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根据文化自身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然后在这一前提下再参考教学或学习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再分类,否则类是分了,条分缕析,但是在进行具体操作时却难以遵循或自乱其例.
  把文化分为三类:
  1.物质文化:衣食住行
  这是以物质形式显现的文化,是物质层面文化的主要部分,是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直接反映.
  2.社会文化:艺术、民俗、宗教、制度、法律等
  这是上层建筑中的主体.
  艺术虽然主要也是凭借物质显现,但是物质不是其本身.例如雕塑、绘画.
  民俗无所不在.它实际是民族哲学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外现.但是民俗的来源(或者说对它的决定性因素)则是多元的:自然规律、生活规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政治制度、学术流派、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等.但是民俗的整体却不是这些来源、决定性因素的拼合,而是经过了民族的选择、加工,集中反映了民族的哲学观念.
  宗教是超国界、超民族的.即使是外来宗教也是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任何宗教当它要在一个国家或民族落脚生根,就必须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即吸收本土文化的营养,以适应当地人民的心理、习惯.这样,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也就成了本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对于中国都是外来的,但是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因而在中国生根了,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袄教、景教、摩尼教、犹太教等就被排淘汰了.即使是佛教,其中有些宗派,例如唐玄奘所宣倡的“唯识宗”,在红火了几十年后很快就衰落消失了.其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违背了上述的原则.
  3.哲学文化(包括社会和生活观念、审美观念)
  这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有关哲学体系的论述,都是学者归纳的,是民族的哲学观念的总结和概括,而不是民族哲学观念本身.民族的哲学观念既体现在民族的这些著作当中,更多的则渗透在民族的形而下的种种形态中,也就是上述的第一类和第二类文化中.
  中华民族的哲学和观念是动态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所有外来的文化,不断丰富提高.但是,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哲学,毕竟有它的核心,有其万变不离的“宗”,这就是中华民族所探求到的自然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的真理.不把握这个核心,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会就事论事,甚至会曲解事物的本质.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传统哲学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可供我们驰骋的空间还很大,也就是说,现在的研究距令人满意的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需要我们开拓的课题还有很多.
  文化的三个层次间是互相交叉、渗透的,有时同体共存.例如建筑物是物质,但其格局、规模、装饰,都与艺术、民族习惯、政治制度有关,与民族的哲学观念有关.即使像“行”这样的事物,也脱离不开民族的这个文化体系.中国古代对行路的各种方法、形式都有规定,同样体现了主体文化对人的要求与束缚,是当时政治制度的反映.①又如我国古代“和而不同”的观念,在烹饪、器皿等物质文化中都有所反映;自先秦形成的天人观念在宗教、民俗、制度上也时时体现.社会文化对物质文化和哲学文化的渗透、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例证不胜枚举.例如佛教对中华文化中艺术、民俗、制度方面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敦煌艺术到老太婆的拜佛,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这方面的情况无须多说.佛教对中华固有哲学和观念的影响则比较复杂.一方面佛教对中华文化产生影响,丰富了中国的哲学;另一方面佛教也接受了不少中华固有文化中的哲学营养,使之适应中国,并且最后走向了佛教本土化.例如汉民族自古讲究修身养性,讲究自省;同时,中国的哲学引导人们入世,不主张苦行,这是和早期佛教在印度流传时极不相同的地方.佛教在中华文化面前退却了,“人人有佛性”、“见性即佛”等学说成了中国佛教重要特征的一部分.

宗教对未成年的渗透(九):

中国哲学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独立发展的哲学类型之一.与其它类型的哲学相比,有如下特点:
  ①封建时代的哲学有比较充分的发展.中国哲学始于先秦,历史悠久,与同时期世界其它地区的哲学相比,属于少数达到较高水平的哲学形态之一.进入封建社会后,由于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秩序相对稳定,故中国哲学在殷周哲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形成了历史久远,具有较高形态的封建社会的哲学.而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哲学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只是在近代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后,哲学遂逐渐发展.
  ②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主要同经学相结合,而不是同神学相结合.在中国封建社会,宗教神学虽比较活跃,但未能占据统治地位.中国哲学一直以儒学为正统,儒学虽因袭了传统的天命观念,但着眼于现实社会,不注重彼岸世界;强调道德教育而非宗教说教.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以“正统”自居,批判宗教神学观点.而在西方,中世纪时神学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唯物主义思想只能披上宗教外衣或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存在.
  ③中国传统哲学与伦理学联系密切,本体论、认识论同道德论相互渗透,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等诸家都以天道观为其伦理学说的理论依据.秦汉以后儒学被奉为正统,无论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还是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的主张,都是通过各自的本体论为儒家的纲常伦理作出论证.在宋明理学中,本体论,认识论与道德论的结合更为显著.张载以气为万物本原,宣扬“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仁爱精神,二程和朱熹以理为本体,强调天理即是人伦的最高原则.在中国哲学中,认识论也往往和道德认识、道德修养相联系.孟子的“思诚”,荀子的“虚壹而静”,程朱的“格物致知”,陆王的“发明本心”无不既是求知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方法.
  ④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与连续性.中国哲学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维传统,许多哲学家运用不同的术语表达了他们的辩证思想,如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宋明理学家提出的“一物两体”、“分一为二,合二以一”等.他们把宇宙的演化视为一系列生成、转化的过程,把天地、万物、动、静、形、神视为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
  ⑤中国哲学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概念范畴.中国哲学这些独特的概念范畴如:道、气、理、神、虚、诚、明、体、用、太极、阴阳等.凝结着中国思想家的智慧.在中国哲学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范畴被不断地充实、丰富,赋予新的内容,围绕这些范畴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将中国哲学的理论思维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哲学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也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传播到周围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及东南亚国家,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924333/

推荐访问:未成年宗教 抵御宗教渗透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