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是

来源:社会实践 时间:2018-12-08 08:00:0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是(共9篇)

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是(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某市市委高度重视,要求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活动取得成效。为认真做好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该市市委将“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机融入其中,坚持领导示范、超前谋划、统筹推进,为实现教育实践活动高标准起步、高起点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把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全过程,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效开展,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前预热、先行先试,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和制度基础。
(1)有人认为,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能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请结合材料,并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教育的知识,谈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3)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原因。

(1)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还必须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必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
(2)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使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培养群众感情,增强工作本领,进一步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强化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③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发挥了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②将“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机融入其中,坚持领导示范、超前谋划、统筹推进,发挥了正确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重要驱动和导向作用。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④有效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前预热、先行先试,遵循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把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全过程,做到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必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回答问题的能力。第(1)问,首先要明确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然后以此为线索审读材料找出相关有效信息,再观点统率材料,对辩点进行分析说明。第(2)问,首先要回顾文化生活中有关教育的作用,然后以此为线索,结合材料有效信息,说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第(3)问,首先要仔细审读材料,明确某市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所做的工作,然后再紧扣题目知识限定回扣教材,对接相关哲学依据,再观点统率材料,具体分析说明即可。

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是(二)

社会实践作文

经历了将近一周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
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
”,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
.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
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是(三)

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上面的两句话的区别是什么? 以及这两句话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跪地求答案了 很急的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世界观,而系统的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来源于实践,所以他想表达的就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核心,因为从这里就可以划分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朴素唯物主义,等一系列不同的哲学方向.

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是(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认识的起点是( ).
A、社会存在
B、客观世界
C、感觉
D、表象
2、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4、认识的客体是( ).
A、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人的主观自由创造物
C、整个客观物质世界
D、现代科学知识尚未达到的领域
5、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可知论的认识观点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显著特点有(
).
A、把可知论引入认识论
B、把唯物主义引入认识论
C、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D、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
E、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 ).
A、群众路线的核心
B、检验一切实际工作成败的标准
C、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D、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E、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
3、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承认的意见视为真理,这是(
).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充分相信群众,使群众掌握真理
C、否认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D、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E、唯心主义真理论
4、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A、决不能生搬硬套理论
B、必须从实际出发
C、必须从主观愿望出发
D、必须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E、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的过程是( ).
A、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B、人们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
C、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
D、人们的思想摆脱客观规律束缚的过程
E、人们创造有利的客观规律的过程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
1、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是等同的.
正确
错误
2、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正确
错误
3、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
错误
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正确
错误
5、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
正确
错误

ADCAC\x0dCDE BCDE ACE ABDE ABC\x0d错错对对错

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是(五)

九年级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小题1: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不得出现数字)
闯红灯原因
有急事
看到没有车
看到别人闯
习惯了
闯红灯人数
12
86
369
84
小题2: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几位同学发现,一些闯红灯的行人不服交警的劝阻和处罚,甚至出言不逊。针对下面的情况,请你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进行规劝。
①一位大妈不耐烦地说:“等,等,等,一等就是几十秒,我等得起吗?”
②一位大叔掏出一张20元钞票对交警说:“不用找了,我再闯10块钱的。”
小题3:活动中,赵阳同学写了一篇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 增强安全意识,[A]严格遵守交通规则,[B]认真学习交通法规,[C]切买做到文明出行。
①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应该将“         ”删去,把“         ”改为“        ”。
②最后三句[A][B][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   ]与[   ]调换。(只填序号)


小题1:绝大多数人闯红灯是看到别人闯就跟着闯;也有不少人闯红灯是存在侥幸心理,没有交通法规意识;真正有急事的并不多(共4分,第一点2分;后两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①大妈,您这么珍惜时间,可更要珍爱生命啊!
②叔叔,有些您的生命可不是用钱就能够买到的哦。
小题3:
①原因(或:引发的) 启示 教训 (共4分,前一空2分;后两空,每空1分)
② A  B


小题1:本题考察学生图文转换能力,要求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准确概括图表反映信息。解答时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没有车”是侥幸心理的说辞,“习惯了”则是缺乏交通法规意识的表现,然后分点列出即可。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时注意是同学对年长的行人进行规劝,要做到称谓得当,话语得体;内容要针对对象的闯红灯行为和面对交警劝阻时的言辞。同时要注意审题,选择一个对象即可。
小题3:
①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前者句式杂糅,“原因都是……”和“都是……
②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AC三者为递进关系,应将A和B的顺序调换。

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是(六)

认识论主要回答哪些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一)、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   前提出发,贯彻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坚持反映论原则  2、唯心主义认识论以意识的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贯彻了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路线,坚持先验论原则.  (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定义  可知论:是主张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识的,一切唯物主义反映论都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否认人能认识世界或能彻底认识世界,其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  只有马哲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定义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反映论和可知论,都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本对立.  但也有本质区别:  A、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社会实践考察认识问题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  B、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物质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因而是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是机械反映论.  不同:辩证唯物认识论:  A、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  B、把辩证法运用到反映论,揭示了辩证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能动革命反映论.  1、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①能动的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应的客观性.  ②能动的反映也具有创造性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活动.  ③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于创造的统一,否认其摹写性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其创造性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2、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属性,形式,关系  认识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客体是进入实践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是是简和认识的纵观.  认识主体的属性:1自然性,2意识性,3社会性,4实践性  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1个人主体,2集团主体,3类主体  主体和主管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主体包括主观.  认识客体的属性:1客观性,2对象性,3社会历史性  认识客体的形式:1自然客体,2社会课题3精神客体  客体不等于客观.  二者的关系:  1、认识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  识关系.  2、二者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这是认识关系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关系.  即实践关系,这是人事关系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关系.  3、二者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二、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点:  A、它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C、它是历史发展着的社会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是】

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是(七)

综合实践活动 问题意识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觉得这个问题笼统的来说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
但是具体需要结合具体的活动内容或者是学生的表现来看,比如说发现问题,老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活动情景,为学生创造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这个情景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里需要学生将情景中的现象和生活中学生遇到的现象结合起来,然后产生问题,这是发现问题阶段.
分析问题则是要求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并且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问题就是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工具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后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反思.【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是】

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是(八)

社会实践调查应该写什么内容?

一.实践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论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论文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论文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论文的附录中.
三、撰写实践论文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论文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论文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论文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论文提纲
拟订论文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论文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学生在起草论文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论文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论文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论文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四、实践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
实践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稿纸单面书写(必须用黑或兰黑墨水)或用计算机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稿纸边框线以外.稿纸不得左右加贴补写正文和图表的纸条,或随意接长截短.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版式要求如下:标题(“小二”“华文中宋”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四号”“仿宋”),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四号”“宋体”).实践论文文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实践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7.注释
实践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时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10.插图
文中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6幅以内,用计算机绘制;若为照片,应提供清晰的黑白照片,比例一般以1:1为宜.插图一律插入正文的相应位置,并著名图号、图题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和图题一般用五号字.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的先后,从小到大排序,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圆括号括起,且在文中引用处用右上角标注明,要求各项内容齐全.文献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中国人和外国人名一律采用姓名前后著录法.外国人的名字部分用缩写,并省略“.”.

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是(九)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目的,写1000字的过程详细材料

  你自己连社会实践做什么都没说怎么帮你呢?
  比如: 2010/2011学年寒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位同学:
  根据《概论》课的教学要求,除课堂教学外,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现将寒假社会实践事项安排通知你们,请遵照执行,认真完成.
  一、社会实践的组织安排:
  寒假期间,学生以个人为单位,以本人居住地为中心,结合实际,选择一个自己能够实施完成的选题,进行入户访问、实地观察、查阅当地基层政府资料等调查方式进行社会调查,取得第一手的资料、数据,通过分析概括提炼,写出调查报告.
  二、社会实践的考核:
  1、调查报告必须以打印稿形式于下学期开学后第一次上《概论》课时统一上交.必须让事实说话,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不能抄袭和雷同,否则不予计分.调查报告字数1000字以上,2500字以下,不足或者超过字数的酌情扣分.分值占《概论》课学期总分的10%.
  2、对优秀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定几个奖级,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三、社会实践的参考题目:
  1、农村建房情况分析;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村民(居民)思想观念变化趋势;
  3、个私经济在当地的地位和作用;
  4、农村(城镇)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5、村民(居民)如何打算赚钱发展;
  6、农民自主创业的表现;
  7、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盼;
  8、当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思路;
  9、农村(城镇)环境污染状况及解决对策调查;
  10、当地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下岗人员的再就业的思考;
  12、大学生创业样本调查;
  13、当前农村党组织建设状况;
  14、当地农民信仰问题调查;
  15、村干部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6、所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现状及对策;
  17、当地春节饮食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18、当地放鞭炮习俗的弊端及解决措施设想;
  19、农村(城镇)赌博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
  20、新的一年农民(居民)最关注的几件大事情;
  21、农民(居民)对政府的几点希望;
  22、下岗职工最想说的几句话;
  23、家电下乡情况调查;
  24、街道停车管理情况及解决思路;
  其他选题可以自行拟定.调查报告开头一定要写明被调查地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庄(居委会)的具体名称;简述走访调查的经过或者过程,然后是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文.严禁在网络下载、抄袭,一经查出,作0分处理.
  社科部
  2011年1月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966431/

推荐访问: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 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