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诗传》好词好句摘抄

来源:中国古代诗词 时间:2016-07-06 11:09:3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中国古代诗词】

第一篇:《《顾城的诗》精选》

《顾城的诗》摘录

星月的来由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1968年9月,十二岁,北京西直门

我的幻想

我在幻想着,

幻想在破灭着;

幻想总把破灭宽恕,

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1969年5月北京

我所渴望的美,

是永恒与生命,

谁知它们竟水火不容:

永恒的美,奇光异彩,

却毫无感情;

生命的美,千变万化,

却终为灰烬。

——1969年12月,十三岁,火道村

无名的小花(节选)

我的诗,

像无名的小花,

随着季节的风雨,

悄悄地开放在

寂寞的人间……

——1971年6月,十四岁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1979年4月

我是一座小城(节选)

我的心,

是一座城,

一座最小的城。

没有喧嚣的市场,

没有杂乱的居民,

清清静静,

清清静静。

只有一片落叶,

只有一簇花丛,

还偷偷掩藏着——

儿时的深情……

——1979年

给安徒生

你推动木刨

向驾驶者独木舟

在那平滑的海上

缓缓飘流……

刨花像浪花散开

消逝在海天尽头

木纹像波动的诗行

带来岁月的问候

没有旗帜

没有金银、彩绸

但全世界的帝王

也不会比你富有

你运载着一个天国

运载着花和梦的气球

所有纯真的童心

都是你的港口

——1980年1月

我把你的誓言

把爱

刻在蜡烛上

看它怎样

被泪水淹没

被心火烧完

看那最后一念【《顾城诗传》好词好句摘抄】

怎样灭绝

怎样被风吹散

——1980年6月

远和近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1980年6月

弧线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1980年8月

不要说了,我不会屈服 不要说了

我不会屈服

虽然我想生存

想稻谷和蔬菜

想用一间银白的房子

来贮藏阳光

想让窗台

铺满太阳花

和秋天的枫叶

想在一片静默中

注视鸟雀

让我的心也飞上屋檐【《顾城诗传》好词好句摘抄】

不要说了

我不会屈服【《顾城诗传》好词好句摘抄】

虽然我渴望爱

渴望穿过几千里

无关的云朵

去寻找那条小路

渴望在森林和楼窗间

用最轻的吻

使她睫毛上沾满花粉

告别路灯

沿着催眠曲

走向童年

不要说了

我不会屈服

虽然我需要自由

就像一棵草

需要移动身上的石块

就像向日葵

需要自己的王冠

我需要天空

一片被微风冲淡的蓝色 让诗句渐渐散开

像波浪那样

去传递果实

但是,不要说了

我不会屈服

——1980年10月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在窗帘后面

被纯白的墙壁围绕

从黄昏迁来的野花

将变成另一种颜色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在一个小站上

注视着周围的荒草

让列车静静驰过

带走温和的记忆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就在大海旁边

像金橘那么美丽

所有喜欢它的孩子

都将在早晨长大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1980年11月

我知道了,什么是眼泪(节选) 我知道了

什么是眼泪

雨水

在荷叶的掌心滑动

浸湿了小手帕

使上面的花朵

变得鲜艳

——1980年12月

树胶般

缓缓流下的泪

粘和了心的碎片

使我们相恋的

【《顾城诗传》好词好句摘抄】

是共同的痛苦

而不是狂欢【《顾城诗传》好词好句摘抄】

——1980年6月

土地是弯曲的

土地是弯曲的

我看不见你

我只能远远看见

你心上的蓝天

蓝吗?真蓝

第二篇:《《顾城诗集》读后感》

《顾城诗集》读后感

4-3 刘梦章

【《顾城诗传》好词好句摘抄】

初次接触顾城的诗是因为他的那首《一代人》,当中的句子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打那以后我便知道有这样一位朦胧诗人。浏览过顾城先生的许多照片时,我略感惊讶,他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脚改成的帽子。依照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尘世污染了他的思想。因为他的灵魂告诉我们,他的诗歌告诉我们,他眼中的世界总会蒙上一层层薄薄的灰尘,而他的高洁却是与生俱来的。一顶帽子,让他远离了世界,也亲近了世界。

正是这样一位如荷花一般诗人,让我感到他就像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有着自己非比寻常的灵魂。《顾城诗集》中当我阅读《顾城诗集》之时,我依旧十分钟爱《一代人》,并非因为我听到的最多,也并非因为它最有名,短短的两句诗将黑暗与光明对立统一在了一起,十分潇洒地跨越了这之中棘手的樊篱,黑不是色彩,没有了光的反射便是黑,带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而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正是一种叛逆,一种反抗,是一代人渴求吸收一切光明的象征。从中我也看到了顾城澄澈的内心,这是他的自我阐释,经历了“十年浩劫”他用诗歌道出了一代青年人坚定的内心。我相信,能够写出如此诗句的诗人定会拥有一颗无比向往光明的心。我愈发认为,他的高洁,与生俱来,由内而外。

而当我读到《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时候,便想到形容他的那句话:“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虽然很矫情,却又很妥帖。

诗中这句“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描述了他的一生,正是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制自己的梦,这是顾城的执着,也是顾城的魅力。在纷繁、肮脏的成人世界里,诗人情愿“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他甘愿守住的是自己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这让我想到年少的自己,也固执地这样想过。现在也会偶尔想一想,但大多数,也只是偶尔。没有办法,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至少现在还没有办法去守住自我编织的小世界。

我可以从他诗中感受到他丰富而温柔的内心。很多时候,他的诗让我感到他就像是一个孤单而又笨拙的小孩,正是这样一颗心让他写出了不同于别人的诗句。不论是《野草》中略带寂寞的“无名小花”,又或是《远和近》中因为爱情而苍凉的心思,还是《结束》中悲壮的“被上帝藏进浓雾的砍残的月亮”,都看得到他如同晶石般在不断低吟,呐喊的心。

就算扣上手中书本,也扣不上和诗句一同律动着的我的心。

有关顾城资料的感想

4-3 刘梦章

我曾经写过篇名为《麻雀》的作文,老师在评语中写到“颇有些顾城的味道”,那是我第一次好奇顾城是谁。后来读到了《一代人》、《远和近》才算真的与顾城的诗有了接触。但大多都是朦胧诗。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顾城并不单单创作朦胧诗。所以在这里我更想说说朦胧诗外的顾城与顾城本身。

在《走了一万一千里路》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存在于我记忆之外的顾城。

这是一本用来纪念的书。每首诗旁都影印着顾城手抄的诗稿,上面还会有些他随性画下的图案,许多诗后都附上了顾城姐姐的注解,或是校正词句,亦或是描述弟弟写作时的心情、背景,这些都很好地勾勒出了记忆的味道。

这本新的诗集带给我的是另一个顾城,一个写着古体诗和寓言叙事诗的顾城。他的不少古体诗会让人惊讶,“才高凌天庭,狂歌万世行。自嫌天地小,却到山海空。”“词若清泉酒,命如黄花消。尘世葬千回,诗魂总轻飘。”。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同李白一般的飘逸与洒脱。仔细看来,发现写作时间大多在他少年时,开始大量写朦胧诗后,古体诗变得少了,也依然断断续续地写着,味道却和他晚期的现代诗一样,有一种澄清的悟性。

书后半部的寓言诗,诗写得非常生动,想象丰富又鞭辟入里。在手抄诗集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讽刺多有点荒诞,于一时一事,及至真荒诞,便成大讽刺,已不是对某些不存在的事,而是对存在本身了。”有人说“这话说得很透彻,用在他自己的寓言诗上是再恰当不过了。”而我到现在依旧是似懂非懂。

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这种诗观,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现实世界的不可弥合的分裂,不和谐的痛苦将在诗观中得到解决,以实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悲凉又崇高,崇高又圣洁。一语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大概比成人的呐喊更具震撼。北岛呼喊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顾城却在执著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非常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半点的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在物欲横流的人寰世界里,会出现一个非常无辜的小孩,便是顾城。

我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理解顾城最终杀妻后又自尽的行为,我父亲说正是顾城到末了也没有看透人情与世故,才没有舒婷一样的超然与恬淡。现在想来顾城大概是看透了的,但最终也无法接受,妥协。正是看透了,所以黑暗更加黑暗,正是因为与生俱来的高洁才更加憎恶丑恶吧,终究是无法容忍了,于是有了精神分裂的结局。这样的顾城变,脆弱的内心一触即发,而做出了最后令人诧异的行为,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

对于顾城最后的做法,虽然我不知道自己的理解对不对,但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认同。这样的高洁过于极端,过于偏执,而导致最后精神上的分裂。虽然是因为心中所向往的,编织的世界过于干净纯洁,而面对世俗的心里落差也就越大。顾城的结局就像海子的卧轨自杀一样,让人万分遗憾。

第三篇:《语文+诗歌鉴赏》

高一上

第一单元 生命体验

单元导语:

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是独特的。青年毛泽东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居里夫人站在智慧的高地,坚守理性的美丽。即使是普通人的生命也各有其精微和美妙,不可重复。体悟创造生命之美,是每个生命个体的意义所在。

一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l 手法:

1.借景抒情(借景言志)

2.动静结合

“争”、“击”、“翔”投射出顽强的生命力

3.虚实结合

将意境升华

4、“湘江秋色图”如何描绘?作者用了什么方法?

抓住典型,点面结合,多种角度,铺陈描画。

作者选取了山林、行船、雄鹰、游鱼等最能体现秋色的典型,各作为一个点,再用“万类”概括面,从视觉的不同角度远望—近看—仰观—俯视;不同色彩:“红遍”“碧透”;不同形态:“层林”“漫江”“争流”“击”“翔”等,描写湘江秋色多姿多彩的画面,构成“万类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249974/

推荐访问:顾城的诗摘抄赏析 名人传好词好句摘抄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