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写法

来源:古诗词名句 时间:2018-08-02 18:00:0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古诗词名句】

第一篇对写法:古典诗歌中的“对写法”


高一网权威发布古典诗歌中的“对写法”,更多古典诗歌中的“对写法”相关信息请访问高一网。
【导语】高一语文是高考的基础,掌握语文知识点将对高考复习起到重要作用,为方便同学们复习高一语文知识点整理了《古典诗歌中的“对写法”》,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落落笔对面显深情
  ——兼谈古典诗歌中的“对写法”
  “对写法”是古代思亲思乡诗中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这种“主客移位”的方法,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
  一、落笔对方
  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这是诗词中“对写”艺术手法的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常常使用一些诸如“忆”“想得”“遥知”“遥怜”之类领字来结构全篇。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

第二篇对写法:个人和集体·示例之二


教师资格证网权威发布个人和集体·示例之二,更多个人和集体·示例之二相关信息请访问教师资格考试网。
教学目的 1.学习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2.理解用破立结合的方法论述问题。
3.继续掌握议论文的层次结构。
4.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数学设想
本文是从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角度来论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一般的精神学生是了解的,但有些具体的内容,和学生的思想认识有相当的差距,理解有一定难度。本上在写法上有它自身的特点,由于作者情恳辞切,论述问题常常反复交错,不厌其烦,批判错误与正面阐述交融在一起,难以摘清。故本文的教学宜抓住破什么,立什么,使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提高认识水平,了解文章的针对性和战斗力。学习有破有立的写作特点。
教学本文用1课时,另一课时用来学习“单元知识和训练”中的知识短文《学会辩证的分析》和“阅读训练”两篇短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层次与结构。
2.破与立的结合。
教学过程
一、课文简介。
1.本文节选自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题目是教材编者加的。
2.阅读本文主要要求对思想内容有所认识,对写法有个大体了解。
二、阅读课文。
要求:
1.快速阅读。本文3000字,1分钟300字计算,用10分钟读完(教师教给快读的方法,略加提示,此处从略)。
2.随读随划随批。在阅读时随手将重点语句用曲线划出,标出段号,能用一个词概括段意更好。
3.本文的写法有一点和上文相似,即采用“首括式”,作者的观点多在段首表示。这是我们进行快速阅读的一把“钥匙”。
三、梳理课文
课文12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揭示: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讲的是个人主义(主要是批判)
第二部分:讲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先破后立)
这一部分又分两层:
一层是批判个人英雄主义
一层是分析个人和集体、即英雄人物和革命事业的关系。
四、整理结构(板书)。
此提纲应在梳理过程中逐步出现。
按此提纲,教师可以再作如下提示:
看一看文章的连结部分,即段首与段尾,可以体会作者是怎样连缀全文的,也可以作为分层的根据和检验。
第2段:这种个人主义的表现就是……
第3段:这种自私自得的个人主义,也常常表现在……
第4段:至于党内存在的本位主义。
第一部分文字用“这种”“就是”“也”“至于”等词语将整个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了。
第6段:有这种思想的人……
第7段:共产党员是不能有任何的自满和骄傲的(这是总论)
第二部分从一些关联词语中也可以找到作者的思路及行文的线索。
五、破立结合。
教师结合结构提纲,指出文中批判与正面阐述相结合的方法的种种表现。
用提问的方式,大体明确这样几个问题。
1.本文几乎每一个意义段都存在破立结合的情况,概括起来就是“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破立结合”。这是本文在运用批判手法上最大的特点。
2.决定一个部分或一个段落是批判还是立论,要看其主要倾向,其实概括段意也应如此。本文前四段揭露个人主义,以批判为主;中间五段揭露个人英雄主义,也以批判为主;最后三段论述英雄人物与革命事业的关系则以正面论述为主。
3.破与立都要服从主导的需要,文章内容的需要。所谓“破”,就是用“立”去解剖分析错误,“破”的背后常常可以看到“立”;所谓“立”,就是以“破”为根据去树立正面认识,“立”的背后也常常可以看到“破”。这是一个完整的认识的两个方面,正像表现手法上的“正反对比”一样。
以文章的最后三段为例:
第10段应是“立”,正面阐述革命事业需要领袖人物,但需要的是出自“公”心的,而不是出自“私”心的英雄人物。这个“立”就是在“破”中完成的。
第11段立的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英雄人物,不是凭自封,而是靠群众的拥护。这里又是在“破”中才“立”的。
第12段立的是英雄人物在革命事业中的作用,实际立的是任何工作对革命事业来说,都只能是一部分,都应是光荣的。这一观点的确立看来主要是正面论述,但最后也仍然“破”了轻视技术工作的倾向,以加强了立论的力量。
六、布置作业 。
做课后练习一。

第三篇对写法:汉字整形迎来民意审判日 近9成民众


中考网权威发布汉字整形迎来民意审判日 近9成民众,更多汉字整形迎来民意审判日 近9成民众相关信息请访问中考网。
汉字“整形”迎来民意“审判日”。截止到8月31日,《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全部结束。44个汉字的“整形”问题受到各方关注,记者昨日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获悉,该司将把接收到的意见汇总后上报国务院,最终由国务院决定究竟改不改和怎样改。同时该司还透露,鉴于目前外界反对的声音比较多,最后也可能不会改。
  44个汉字“整形”遭网友调侃
  8月12日,教育部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事件随即引发各界强烈反响。
  按照这份《通用规范汉字表》,“唇”、“琴”、“亲”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了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汉字“整形”方案一出,立刻遭到网友炮轰,有网友还用调侃的口吻对写法调整进行了讽刺。如“唇”字由半包围改成上下结构,网友评论“张扬个性的年代,不用掩口说话”等。
  [3大质疑]
  若改字成本由谁来买单?
  如果44个汉字改变字形,涉及的范围太过广泛。一些人士更是担心,因改字引发的成本花费,可能是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这笔成本究竟由谁来承担?
  一旦确定汉字“整形”,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44个汉字,用其做偏旁部首的汉字也得改变。那么相应的字典、辞典、课本都要重新印刷;使用这些字的招牌、店铺也得改变;与这些字相关的地名、人名也得重新修改……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比如小学生用的《新华字典》每本10元,按照出版50年间4亿册的总发行量算,这样一改变成本就高达数十亿元。还有教科书、辞海、其他书籍等,成本无法估量。
  汉字“整形”谁说了算?
  写了一辈子的汉字,突然间要改变写法,让不少人觉得无法适应。难道仅凭专家的研究,就要求所有人改变书写习惯?汉字整形,究竟谁说了算?
  据有关部门介绍,此次编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历时8年,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才得以出台。此次字形调整有“尊重汉字结构、考虑微软雅黑风格、遵循统一规则、严格控制特例”4个总原则,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进一步取得与微软雅黑字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规律性、系统性。
  但这种“美化字形”的专家说法,并未得到公众认同。不少人质疑,因影响面太广,汉字“整形”不该由几名专家说了算。
  对此,记者昨日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获悉,此次的汉字表虽然由专家委员会制定,但会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然后该司会将各方意见汇总,提交给国务院,最后由国务院决定最终定稿,然后再交教育部负责发布。
  调查数据为何存差异?
  教育部就汉字调整方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9天后,曾发布消息称“67%民众意见支持汉字调整”,但是在各大网站进行的调查中,网友反对的声音接近9成。显然,官方数据与网上调查数据截然不同。据报道,教育部于8月22日发布消息称,“在过去的9天中,通过信函等方式,大众已对《通用规范汉字表》提出了近1500条建议和意见。其中67%赞成,认为字形调整是必然的;反对的只有6%。”有网友对教育部发布的赞成数据预言称:“67%将成为下一个网络流行语。”
  在一家网站进行的在线调查中,反对的网友超过了八成;另一家知名网站发起的投票中,35万网友中有九成投了反对票。同时,一些语言文字专家也对此表示反对。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822775/

推荐访问:简报的写法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