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正楷书法作品欣赏

来源:古诗词鉴赏 时间:2018-08-31 18:00:1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古诗词鉴赏】

毛笔正楷书法作品欣赏(共9篇)

毛笔正楷书法作品欣赏(一)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如何赏析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 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安详.”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
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有些书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纸上似乎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但如果一竖起来,则往往东倒西歪,中心不稳.因此,要判别字的重心如何,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纸一竖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倒塌”.
三字势是否自然.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论书名言:“不必勉强方通神.”所谓“不必勉强”,就是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都一致强调的要“自然得体”.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经验时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这是使书法 m2
四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的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五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继承性,书写者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还称不上真正书法艺术,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书”,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在评论和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六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的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与作者书写时的心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艺术风格常随作者的年龄和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书法家可以由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而写出不尽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如颜真卿中期写的《多宝塔碑》,是在和平环境的得意之中写就的,字势端重浑厚,清晰悦目,成为楷书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写的《祭侄文稿》则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就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出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旷、潇洒的风格,成为行书中的代表作.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欣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中国的书法具有象形性,字形是由特殊的线条笔画结构而成的,对于这样一种特殊的艺术,如果仅仅以实论实赋予一点想象就体味不出其中的妙处.所以,历代的书法家们总是以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书法艺术以合理的比喻.如王羲之把“横”、“竖”两画分别比喻为“如孤舟之横江诸”,“若春笋之抽寒谷”.梁武帝形容萧子云的书法为“书如危峰阻目,孤松一枝,荆可负剑,壮士弯弓,雄人猎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比喻萧思话的书法为“舞女低腰,仙人啸树”,这就把两种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的书法十分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八在纵观一幅书法作品整体的美之后,还可从第一个字的第一笔看起,眼光一直跟随笔迹移转,按照原作者的笔意用眼用心把字“重”写一遍,既是对书法作品进行一次“内模仿”的复写.通过这种心领神会的“内模仿”复写,可以感受原作者运笔的方向和角度,笔锋的着力点以及提按的轻重缓急,笔端的走势和力度变化,笔画之间的联系和向背,笔画的相互扶持和相互呼应,领会草书的风驰电掣、偃仰盘旋,真书的持重端庄、规行矩步,行书的从容婉约、疾徐如便,从而把握到书法的活力、意趣、风格和境界,才能有效地提高书法的欣.【毛笔正楷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正楷书法作品欣赏(二)

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 书法的

  书法——我的最爱
  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我经常到姥姥家玩,欣赏着外公生前笔走龙蛇的书法作品,真是羡慕不已,不由自主地也用手比划着,妈妈在一旁鼓励我说:“只要你有兴趣,回去把字写得端端正正,将来一定会成为书法家.”没想到这句话就像一粒种子,落在我的心底,深深地扎下了根,从此我和书法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练就一手好字,妈妈特地为我买了许多字帖,什么硬笔啊,毛笔啊,应有尽有.一开始,我先练基本笔画,还觉得挺有趣的,时间久了,觉得枯燥无味,可是一看到外公的书法作品,又鼓起了勇气.我不断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妈妈也鼓励我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定要把基础打好.
  经过认真地练习,我的字逐渐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我在练习中还不断地寻找规律、总结经验:练字时要心中没有杂念,细心地写好每一笔,每一划,写完之后和字帖范字对比,看看自己有什么不满的地方,再写一个,注意前面一个字出现的问题,这个字不要出现同样的问题,这样学习写字时我就不感到那么累了,我的一手好字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
  后来,练书法已成为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几乎每天都会在学习书法的旅途中往返,练习时一站就是一个小时,学习再忙也会抽出一些时间感受一下它的魅力,是它让我明白什么是坚持到底,明白了只有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九月份,我的书法作品荣获第六届“艺术之星”全国少年儿童书法大赛一等奖,为此我感到自豪,同时也增强了我不懈努力的信心.现在我的书法等级已过四级了,我暗暗下定决心,要把祖国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书法能让我们的心智得到开启,使我们的精神愉悦起来;书法能锻练我们的耐心和细心,使我们从中得到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亲近书法,享受书法,热爱书法吧!

毛笔正楷书法作品欣赏(三)

.了解楷书、行书、篆书、隶书及草书的风格特征.2.了解中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轨迹.3.了解传统的笔法、
是 了解传统的笔法、字法和章法.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题
  楷书:其一,整齐一律.楷书章法的整体感,首先是整齐,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等距,给人一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最适合严格意义的楷书.结字的宽窄、长短不同的造型产生局部参差变化,便整齐一律而不呆板拘谨的楷书不会出现不和谐或单调之弊.
  其二,多样统一.赵体楷书的最大特点是带有行书的成分,笔法多变,因字赋形,不刻意布置,在多样性、变化性中有着十分和谐统一的关系.给人的感受是静中有动,字中融情.一件书法艺术品首先感染人的是其整体效果,而整体是由无数个局部构成.因此,在布置章法时,不应该忽略每个字的细节,诸如字的造型、长短、欹正的变化,轻重的节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虑,严密地设计,并且要坚持不懈地经过较长时期磨练,始能自由地进行章法处理,表现出一种似乎没有设计的设计美,达到书法艺术的较高境界.
  行书:(1)减省点画 (2)笔势流动(增加勾挑与牵丝、改变书写笔顺)(3)用笔灵活(4)体态多变
  篆书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三比二.
  二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由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出的部分则可以耸起.
  三是笔画横平竖直,粗细均匀,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方中寓圆,园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四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对称,这是篆书不同于其他书体的重要特征.有独体对称,有字的局部对称,还有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隶书 隶书的特点2008-11-29 20:47
  隶书有着较高的艺术性一定的实用功能,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因此而广受硬笔书法爱好者喜爱.近几年来,笔者对硬笔隶书用功较多,今不揣浅陋,将在临帖创作的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阐述如下,以期和大家共同进步.
  一、笔法特点
  成熟时期的隶书行笔分提按顿挫和轻重徐疾,硬笔隶书的用笔较毛笔隶书又可简化不少,如不必刻意追求藏锋用笔,收笔亦无须回锋,具体略分为以下数种细述.
  点画:隶书的点有多种,大致包括竖点、横点、竖点、横点、撇点、挑点及捺点等,书写时多宜落笔重而收笔轻.
  横画:隶书的横画一般有平横和磔横两种,横起笔时用力稍重可调艺笔尖从多角度切入,平横一般较短较直,收笔较轻,长横收笔时要逐渐加力然后提起,同一字中横画多时可作些俯仰的变化.
  竖画:隶书的竖画与楷书的竖画相比一般不出锋,只是须依字形,作品的布局作些轻微的向背变化即可.
  撇画:隶书的撇可分为直撇、弯撇、回锋撇等.起笔稍重,多宜变换角度,然后向左下徐行,到收笔处渐渐下按,最后或出锋或驻锋收笔.具体的长短曲直随字而定.
  捺画:捺画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捺画的写法与长横有类似之处,且行笔角度不同.
  折画:折的种类较多,在此不一一列出,依其形状及用笔分为方折和圆折,方折有时可取笔断意连的形式.
  钩画:隶书中钩的种类也较多,但用笔大多类似,楷书中基向的钩在隶书中在隶书中有些常被省略,右向的钩常被波磔之笔替代.
  二、结体特点
  总的说来,隶书的结体有以下一些特点:
  1、字形扁阔 体势开张
  从大多数成熟时期的汉碑可看出,隶书的字形多呈扁方,波磔飞动,向背分时,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隶书特点.
  2、横平竖直 笔画匀称
  和楷书相比,其实隶书是更注重横平竖直的,尽管汉碑风格多样,但几乎都有着这个特点,但其外表的平稳和笔画匀称也是相对的,人们常常有意进行不平稳的处理.
  3、内紧外松 自然茂密
  隶书常常突出字中的主笔, 有些汉碑中的一些字的笔画甚至作了夸张性的变长,如《沈阙碑》中的“沈”字的横画;《石门颂》中的“命”字、“涌”等字的竖画.
  三、章法特点
  硬笔隶书可借鉴毛笔作品的幅式,当然,硬笔书法在幅式及装帧上有着自身的优势,作者可以尽情发挥创造性,设计新颖的幅式章法.
  1、字距小 行距大
  隶书扁方的字形及其内紧外松的形态决定了其上下字距松,左右行距紧的独特的布白形式,这有助于表现隶书体势开张,横向取势的特点.
  2、排布整齐
  钢笔隶书一般在方格或竖条格中创作,给人纵成列横成行的美感,熟练后也可直接在无格的纸上创作.
  3、落款得当
  隶书作品可用行草落款,以调整隶书谨严的布白,以免板滞,款字的大小要与正文相称,可比正文略小.也可以用隶书落款,这样可使用权作品的风格显得比较统一,对直接从隶书开始学书,而行书功底不太好的作者也可达到扬长避短之效.
  4、钤印合理
  完整的书法作品一般都需钤印,隶书作品中的印一般不宜太多,总的来说,要与款字大小协调,风格一致.
  为了便于初学者较快地掌握硬笔隶书的写法,更好地将临帖和创作结合起来,现将一些偏旁及部首归纳如下并举部分字例.需要指出的是,这样列出的目的在于帮助初学隶书的朋友们了解其一般的写法,切莫生搬硬套,而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硬笔隶书,宜从法度严谨的汉隶入手,临习时可依个人喜好选择一种深入地学习其笔法结体,待有较好的功底后再从简书帛书等中多方涉猎.
  草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 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年内草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 章草是 早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 . 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 今草,是章草去尽 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 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 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 大草或狂草.
  第二题
  甲骨\金文\小篆\隶\楷书\草书\行书,真有颜\柳\欧\赵,行书:王羲之\苏\黄\米\蔡等等.
  第三题
  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还有一个稳定性现象.书法就是这样,当历史进入公元四世纪时,也就是东晋时期,各种书体已经成熟,一直到现在,1600多年再没有出现新的书体.自唐代开始,每个朝代都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在技法、理论、思想等方面,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宝库,积累了成熟的经验、法则和标准.应该说,这些丰富的积累为我们今天的继承提供了资源,为我们的评审提供了参考的依据.具体说,在评判作品的继承性方面,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字法,即字形结构是否到位.到位的标准是什么?以行书为例,那就是王羲之及其东晋时期的优秀作品,还包括初唐的虞世南、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如果真的把王羲之吃透了,我们会发现宋之米芾、黄山谷及其以后的赵孟頫、董其昌、王铎、傅山等,在字形构造上,还确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由行书推广开去,我想,各种书体结构是否到位,均以其历代经典为标准.八届国展的评选是分书体进行,当代各种书体的代表性、权威性人物原则上应该参加进来.我相信他们心中这杆秤是有准的.
  二是笔法.笔法的标准就是丰富,藏与露、方与圆、点与线、缓与急等等.古人讲:中锋立骨架,侧锋见精神.一味的方笔或一味的圆笔,一样的速度,都是单调的,都会影响神采,这叫无笔,没有笔.
  三是墨法.墨色随书写而变化,由重而轻,由浓而淡,由实而虚,每次蓄墨不同,反复而形成节奏,惟此方可谓之有墨.若笔笔蘸墨,字字蘸墨,我们称之为无墨.
  四是章法.章法除了传统的分行布白之外,通篇要顺,没有障碍,没有闯公堂大闹的,没有打横炮的,顺则气贯.反之则认为不顺,不顺就不是好的章法,就要丢分.
  这四点是继承书法本体技法上的标准.由于艺术的形式和技巧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尤其书法,在很大程度上形式即是内容,所以其继承性更明显,传统的经典的形式和技巧,必然成为评委评审标准的重要依据.

毛笔正楷书法作品欣赏(四)

求毛笔字鉴赏的作文啊

兰亭序:这篇文字,是王羲之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举行“修契”宴会上,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
书法是一种艺术,赏析书法要靠欣赏者的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是指书法的神采.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是形美兼备,形美神足.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哦!原来欣赏书法也有这么多讲究.
我仔细欣赏书法,发现它的艺术风格首先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整体风貌以及造成的独特境界.表现手法诸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兰亭序》的特点既不像草书潦草,也不像楷书工整.汉字的线条就像小鸟飞翔那么快活,向小草那样奔放.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字体严谨;瘦劲俊丽.它们的美是不需要装饰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美.这种美表现在线条的微妙之处.仔细赏析,给人无限的遐想.那些书法的字体结构结合优美动人的句子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实我真动情这些风趣而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一样的汉字.就像书上所说一样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的飞翔与驰骋.汉字的演变历史沉载着人类的发展.那些书法家对汉字有很深喜好并而发明创造的人们是他们为汉字增添奇特的魅力、美丽的风采.
虽然我不想大文学家会欣赏书法,但我欣赏出了自己对这些书法美的感受.使我懂得书法艺术不但要靠书法家来增添它的神采,也要靠欣赏者去感触它的魅力所在.

毛笔正楷书法作品欣赏(五)

书写考查。请欣赏右边的书法作品,并用 正楷字 把作品里的诗句抄写在方格中。

要求:规范工整、美观,用简体字。(2分)
 
 
 
 
 
 
 
 
 
 
 
 
 
 
 





毛笔正楷书法作品欣赏(六)

略论书法艺术 作文

?汉字书法艺术起源于中国的甲骨文时期,虽然那时候没有笔墨纸砚,而仅仅使用各种兽骨,石块,或者兽皮等原始材料,但是文字已经形成了最初书法艺术的雏形。欧洲的文字设计,却起源于古埃及时代,起源于法老帝国时期。

?书法艺术形式多样,并非笔墨纸砚所独具。任何材料都可以作为文字载体并可能发展成为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的本质是文字的书写艺术。凡是下了功夫,认真书写,并书写得具备了美学欣赏价值的文字书写方法,都可以归纳成为书法艺术。现今的人们论及书法艺术,习以为常的概念就是笔墨纸砚,当然很多人会认为毛笔,宣纸,墨汁,砚台等就代表了书法。这是一个错觉,是一种狭隘的认知心理。其他先不说,但就碑刻和印章,难道就不算书法艺术么?可见,只要是对文字进行艺术加工和美学创造的行为,都可以作为书法艺术来看,而不能局限书法艺术的具体工具和载体。

??书法艺术的本质,是艺术化和美学化文字书写的过程。也就是说,书法艺术的实质是针对文字进行美化的工作,而不是针对文字内容进行删改的文学工作。那么书法艺术到底有无具体的练习规范呢?

??我个人认为,创造美的书法,不存在严格的和必须的定论以及规范。人类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想象力也是不可限制的,故而,用临帖的方式去练习书法,常常会扼杀书法爱好者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对于临帖行为,不予以推荐和支持。

??书法界的绝大多数人们,认定了练习书法的基本前提是练习楷书。但是,我却认为,楷书也不过是一种书写规范,而且,也仅仅局限于汉字的书写。如果用美学的观点和创造性地角度来分析,那么,书法艺术是不存在什么规范和定势的。书法艺术的本质,在于书写者能否书写出具备审美价值并能震荡人心的文字书法作品,而不是看他写出了什么符合某些概念化的规范和套路。

??故而,书法艺术的行为之核心本质,和绘画,文学,摄影等等其他的艺术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为了创造美,创造能打动人心的作品而进行的主观艺术创造行为。

??可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在强调临帖呢?原因有三!

??一、强调临帖的人,把书法艺术狭隘的归纳为汉字的书写艺术。而汉字的书写艺术,的的确确有着不少名家名帖等着书法爱好者们去步人后尘的崇拜并模仿。

??二、汉字的书法艺术,讲究从最基本的笔划书写入手。而初学书法的人,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不知道怎么写才能写好每一个笔划,故而,楷书中概念化的笔划结构模式,往往成为书法爱好者们常用的练习规范。

??三、很多人以抄袭和模仿为荣,喜欢把自己作为前人的弟子而沾沾自喜。他们竭力想要追求的是抄袭的水平和模仿的仿真程度。绝大多数人不懂也不想弄懂什么叫作书法艺术。他们错把书法当成了沽名钓誉的工具和行当,以为只要师从了某一位古人的书法帖子,就可以名扬世界,就可以登入书法艺术的殿堂。他们不了解艺术的真谛,也根本搞不懂美学和美术欣赏。

??书法艺术从属于美术的一个分支。但是绝大多数书法爱好者或者所谓的书法专家们,他们在事实上根本不懂得“美”是何物,根本不明白什么叫作创造和个性,根本搞不懂文字书写艺术和临帖模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去抄袭古人的作品,只知道以某一位前人的作品为师而把自己禁锢于某一种书写格式中。

??中国古人论及书法,有这样一句名言:“不见字形,唯见神采,方为上乘”。又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而近代某一位国画大师更是语惊四座,谓曰:“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其艺法以达自由之境者生,学其表面而至形而上者死。可见,真正的书法和国画大师们,最终强调的还是神采而非字型。

??前天去了京都市美术馆观看京都市展。在看完书法部门的所有作品后,只有一个感觉:颓丧!

??绝大多数作者都喜欢工于表面的模仿和抄袭,几乎没有一幅作品配得上“书法艺术”这四个字,如果去掉“艺术”两个字,那么里面的所有作品都无可非议。因为“书法”两个字代表的无非就是书写的方法。而所有书法部门的作品,毫无疑义都是形而上地模仿和抄袭了不少名家名作的书写规范。然而,如果把他们的作品称为“书法艺术”,那么就太糟塌“艺术”这个词汇的含义了,因为没有一幅作品真正具备了书法艺术的神采和魂魄:展出的作品全都是死气沉沉的东西,没见到一个活着的文字!

??形而上的抄袭和模仿,是从事书法艺术的大忌!

??真正的书法艺术,是书写的方法和艺术化追求之有机结合的结果。真正的书法艺术不局限于某种具体的使用材料以及某个国家的文字。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丰富和繁荣着他们自己的文字书写艺术,所以,书法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汉字书法艺术,也不过是世界书法艺术中的一葩而已。

??

??2008年6月9日

??山野居士【毛笔正楷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正楷书法作品欣赏(七)

急求一篇1000字左右的书法作品赏析文章

  书法赏析:《兰亭序》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的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精致的书法、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他的成就是一变汉魏质朴书风,开晋后妍美流畅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在会稽的兰亭修禊,曲水流觞,赋诗抒怀.其间作诗三十七首,结纂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为此作序,这就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兰亭》.
  最卓越的艺术品,往往在极小的空间里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兰亭序》就是一座袖珍式的屹立于尺幅之中的辉煌的书艺殿堂.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黄庭坚称扬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兰亭序》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略剖其横画,则有露锋横、带锋横、垂头横、下挑横、上挑横、并列横等,随手应变.其竖画,则或悬针,或作玉筋,或坠露,或斜竖,或弧竖,或带钩,或曲头,或双杈出锋,或并列,各尽其妙.其点,有斜点、出锋点、曲头点、平点、长点、带钩点、左右点、上下点、两点水、三点水、横三点、带右点等等.其撇,有斜撇、直撇、短撇、平撇、长曲撇、弧撇、回锋撇、带钩撇、曲头撇、并列撇等等.其挑,或短或长,其折,有横折、竖折、斜折.其捺,有斜捺、平捺、回锋捺、带钩捺、长点捺、隼尾捺等.其钩,则有竖钩、竖弯钩、斜钩、横钩、右弯钩、圆曲钩、横折钩、左平钩、回锋减钩.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一个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完足的丰驱,且赋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风仪: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虽尺幅之内,群贤毕至,众相毕现.王羲之智慧之富足,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序中有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具独特的风韵.重字尚有“事”、“为”、“以”、“所”、“欣”、“仰”、“其”、“畅”、“不”、“今”、“揽”、“怀”、“兴”、“后”等,都别出心裁,自成妙构.
  兰亭修禊,使王羲之触悟山水之美、宇宙之玄和人生的真谛,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一气呵成,挥写下千古杰作《兰亭集序》,正因为他情深意厚,故能情注毫端而天趣自在;也因为他笔法精严,故能使笔底如行云流水而形神兼具;更因为他诸美皆备,故能使这篇文稿的挥写最终达到高华圆融的境界.在这件尽善尽美的作品面前,后世名家虽竭力临仿,却都未能得其全.南唐张泊云:“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于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窘拘.”而王羲之本人也只写下这一杰构,其后他再度书写《兰亭序》,都不能及原作的神妙绝伦,沈尹默说“当时逸少本天全”,赞美了《兰亭序》的杰出有其不可重现的机缘,自然就非他人所能企及的了.

毛笔正楷书法作品欣赏(八)

请问篆书、隶书、行书、正楷、狂草的书法特点是什么?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
(1)篆书: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 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 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从出土的甲兽、玉片、陶片见到尚未曾刻划过的朱、墨笔迹,可以窥见当时毛笔 书写的特色.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具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 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也叫籀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 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籀文秦代称之为大篆,后人也称之为 "故".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六国异体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2)隶书: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 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这种书体流行于"徒隶" (下层办公文的小官)之中.故称为隶书.到汉代这种书体开始盛于起来,成为主要 书体.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 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增强了书法造型艺术的美观,风格也趋多样化,艺术欣赏的价值大大提高.
(3)楷书: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 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是因 为此书法可以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沿用至今.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 现了繁荣局面,达到了高峰.这种字体至今还是初学书法的关键.
(4)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未,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 草案.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 "行草".
(5)草书: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 所欲的乱写,草书的特点是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草二种.章草是隶书简易快写书的书体,字字独立不连写,今草是楷书的快速写法,点画飞 动,上下之间笔划痕迹往往牵连.
楷体的几家代表:
颜真卿系颜体书法鼻祖,正楷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开创我国书法新风格.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柳公权,字诚悬,他自幼好学,十二岁便可做文章,是中晚唐时期为为出色的大书法家,书法继承颜真卿而取各家之长,独辟蹊径,创立了“柳体“,所以有“颜筋柳骨“之称.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毛笔正楷书法作品欣赏(九)

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名家众多,各有其不同的风格,你能说出多少人?他们各自擅长的书法风格为哪一种? 王羲之有了王羲之不算.

柳公权 柳体----法出于颜,独创一格,笔意瘦挺,体势劲媚.
颜真卿 颜体----探源篆隶,楷法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结字方圆,笔法肥劲.
欧阳询 欧体----正书结字,易方为长,以就姿媚,四面停匀,八方平正,翰墨洒脱.
赵孟頫 赵体----开创赵体,风流著称.用笔圆转,清腴华润.
魏体----魏碑为另一种楷书,不能同柳颜欧赵并列比较.

欧阳询
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长沙),唐朝著名书法家,曾任太子率更令,所以人们称他为“欧阳率更”.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欧阳询早年学习王羲之的书体,传说他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还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可见欧阳询对书法爱好之深.后来他又广泛地学习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时吸取了当地一些书家的长处,再融入隶书笔意,形成“刚健险劲,法度森严”的“欧体”(也称“率更体”).
(二)欧阳询书法风格特点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司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欧阳询楷书碑版多为中楷,主要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等.
(三)欧阳询书法用笔特点
欧阳询书法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力刚劲,一丝不苟.清包世臣曾说:“欧字指法沉实,力贯毫端,八方充满,更无假于外力.”就是说欧字强调指力,写出的笔画结实有力,骨气内含,既不过分瘦劲,又不过分丰满.每一笔画都
是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轻重得体,长短适宜,恰到好处.欧字的用笔还讲究笔画中段的力度,一些横画看上去中段饱满,得“中实”之趣;一些字的主笔都向外延伸,更显中宫紧密,尤其是右半边的竖画,常向上作夸张延伸,显示其超人的胆魄.这些都是欧字用笔的独特之处.
(四)《九成宫醴泉铭》简介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铭文由魏征撰,记载了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涌泉的事.欧阳询奉敕书.
此碑书法,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明陈继儒曾谓:“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公屈膝,非他刻所可方驾
也.”
原碑24行,1108字,由于年久风化,加之椎拓过多,断损严重,后人又加以开凿修补,以至笔画锋芒全失.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颜真卿
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终年77岁,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字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鲁公是书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伟大人物,他的正书,向以博厚雄强着称,「锋绝剑摧,惊飞逸势」,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以大唐中兴颂最着;至最高境界,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行草道劲秀挺,古意盎然,以祭侄稿为第一.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
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而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兵连祸结,旧有的制度已经呈现瓦解之势.颜真卿起而建立楷书新典范,正是重建新秩序的一种心经呈理反映.但是,规矩森严的楷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唐末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便集中表现在行草书方面,古典的典范终于让位给个人主义的抒情作风了.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伯文稿……等.他和唐诗另一位以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被人合称为「颜柳」.
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这些碑刻楷书,有个性,有特点,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但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之处,在学习时应求其神韵,不应单纯追求形似.他的行书《祭侄季明文稿》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佳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还有《争座位帖》、《裴将军帖》等.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楷书,岑勋撰文,徐浩题额.字体匀称,丰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25年)四月立.碑存陕西西安碑林.
柳公权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宫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他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他的为人既有骨气有一丝不苟,同样地,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部分的特质.也因为如此,提高了他在长安的声望与地位,一般王公贵族都不惜钜金争相请他.
晚唐书法经历盛中唐之后,盛极而衰,柳公权虽号一时中兴,但与颜书相比,仍略有高下之分.唐代书法隆盛一时,至此已见式微.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
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
他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神策军碑》、《金刚经》等.
1、《神策军碑》:楷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是柳公权的代表作之一,较后世熟知的《玄秘塔》书体风格更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左紧右舒,也是较好的临写范本.
2、《柳书金刚经》:楷书,唐长庆刚年(公元824年),四月刻.原石毁于宋代.有甘肃敦煌石室唐拓孤本传世,一字未损,今在法国巴黎博物院.评论家认为楷书金刚经,具备了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各体之长,有很高艺术价值.
3、《玄秘塔碑》:楷书.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原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在传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是历来影响最大的楷书范本之一.
赵孟頫
(公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也是在当时、并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画家.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著有《松雪斋集》.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
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
赵氏楷书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
他是赵宋一个没落贵族,后来与元朝合作.赵孟頫等二十余人是至元二十四年(公元一二八七年)第一批被征召,其后,屡次征召江南士大夫,也有通过赵孟頫而求得利禄职位的.赵孟頫受到元代皇帝的宠爱,“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官至翰林学士,艺术上成为元代文人画的领袖人物.


.初学者应先描红,后直接临摹比较好,最后凭脑海回忆字形直接书写,然后对照再作修改,反复磨练.
2.学习颜真卿的颜体楷书(多宝塔碑)比较容易入手.
3.用泛黄的九宫格纸,类似于草纸,二十四格的.每日应练10-20张适合,或以时间计算每日应练25-40分钟.
4.练时一定要静心而练,从笔划入手:横画(逆锋起笔,向右下按笔等)、竖画(折笔向右下按,转中锋向下涩行等)、撇画(逆锋向右上起笔,出锋之处不滞不浮等)、捺画(逆锋起笔,逐渐加力铺毫等)、折画(起笔如同横画,写到转角处笔要轻提上昂等)、挑画(逆锋起笔,折笔向右下顿笔等)、竖勾与弧勾(竖画写到末端,唯竖段微曲等)、横勾(横画写到末端笔锋轻提上昂,向右下顿笔作点等)、卧勾(顺锋起笔,由轻面重向右下曲行等)、点画(分方点、杏仁点、撇点).
5. 练写毛笔字书法的要领:
练习笔书法这个最重要的是兴趣,要想速成也没什么太好的方法,因从头开始打好基础写字才会扎实.先练习笔画:点、横、竖、撇、捺、提、竖钩、弯钩、斜钩、卧钩、竖弯、竖弯钩、竖提、横钩、横折、横折钩、横撇、撇折、撇点、等等这些基本笔画要领.我建议练习庞中华的字都几好的,要照着字帖模仿他的间架结构,然后用自己学到的基本笔画去写,很快就会有很大收获.每天练习时间,这个一开始的时候如果有时间最少不要低于1个小时,如果有兴趣其实不用很长,连续一个月应有成效,这样坚持一个月,然后自己自然就会自觉每天去写,不用写太多时间太长加班加点会太累反而没效果,后期每天写25-40分钟就行.当然是加强兴趣,买一本基础笔划的字帖,即是阐述怎样写偏旁部首的,和结构布势,那些书法家不是历经十年数十年而成的.所以选到那位就习惯爱上那位书家的字来练就行了.我也是这样的练习的.中国古代历史上: 1.书圣——王羲之!排第一无可非议吧?历史上能够被称为“草圣”的有四人,而堪当“书圣”的只此一人,舍之其谁!其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著名的作品尚有《官奴帖》《奉桔帖》《快雪时晴帖》《黄庭经》等.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蛇”. 2.颜真卿!楷书四大家之一,书风饶有筋骨.悲恸处所作行草《祭侄文稿》后世评为“天下第二行书”. 3.柳公权!我认为楷书四大家里写得最好看的是赵孟頫,然后才是柳公权.颜真卿在我这儿能排第二是因为他在悲痛之时无意作书,反倒写出了天下第二行书!我认为这就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人也就只能在类似这种人生痛楚中才能不经意间走入颠峰! 而柳公权排第三是托了中国当代书法教育的福.大凡小学生练毛笔基本都是从柳体开始的,既然学校和家庭都这样选择,那么字应该算不错吧,就排他个第三.(当然也有柳体秀丽端庄又是楷书适合初学者的原因)柳体与颜体并称“颜筋柳骨”. 4.以下排名难分先后:(书法本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要拿来欣赏的.既然有欣赏,那么就要以欣赏者的眼光来决定,这样就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三甲也只是我个人的“品评”.而且书法还有隶楷行草之分.) 卫夫人——卫铄!王羲之七岁到十二岁的临摹对象及老师. 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创一格,与父齐名,人称“二王”. 楷书四大家的另外两位——欧阳询 赵孟頫 宋朝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蔡”的另一种说法是蔡京.传说蔡京硬将蔡襄之名替换,将自己之名加入.不过蔡京的书法也不弱. 四位草圣——东汉·张芝(也曾是“二王”的临摹对象)、唐·张旭(中国十大圣人中的草圣)以及二十世纪中国两位公认的草圣:于右任和林散之. 唐·怀素和尚!临摹王羲之,所作《兰亭序》几可以假乱真. 5.刘墉!清代书法家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857255/

推荐访问:正楷毛笔楷书书法欣赏 正楷毛笔书法字体欣赏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