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传说八部门

来源:中国古代诗词 时间:2018-11-30 11:00:1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中国古代诗词】

中国神话传说八部门(共10篇)

中国神话传说八部门(一):

我国最早富有神话传说的一部地理志是
答案只有吕氏春秋 徐霞客游记 三国演义 山海经 是那个

山海经

中国神话传说八部门(二):

现在太阳系又多了10颗外行星,谁知道分别是什么名字?
国际天文联合会只说了10颗行星,知道的说下

“塞德娜”. 美国科学家29日正式宣布,他们发现太阳系内第十大行星,距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的3倍,大小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被命名为2003UB313. 早在2004年初,美国科学家也曾在距离地球129亿公里外,找到一颗红色小行星命名为“塞德娜”.当时,它被认为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但是很多天文学家提出质疑,经过科学家的再三鉴定,最后认为它不够资格. 目前,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行星天文学家迈克·布朗等人29日宣布,他们在冥王星外发现了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大小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距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的3倍,暂命名为2003UB313.此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消息,称“第十颗行星被发现”. 新发现的这一星体究竟有多大意义?在国内中小学教科书和各类科普读物中沿袭了数十年之久的“太阳系有九大行星”的说法,有没有可能被重写?“第十大行星”之说是否属实?谁才是确定该新星是否属于太阳系行星大家族的权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请教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林清博士. 第十大行星预言了75年 据林清介绍,太阳系中存在第十大行星的说法在天文学界早已有之.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在海王星外发现了一颗新星,同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确定其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并定名为“冥王星”. 但从1930年起,天文学界便不断抛出关于太阳系还存在第十颗行星的说法,他们还在不断努力观测,以证实这一推断.因此,近年来接二连三有人宣称找到第十大行星,而且发现的星体一个比一个大.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次当属2004年初,美国科学家在距地球129亿公里外,找到的一颗红色小行星2003VB12.当时,它的发现者就认为它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并依照因纽特神话传说中海洋女神的名字,给它起名为“塞德娜”.》》》美国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中最遥远的天体 但由于“塞德娜”的直径仅为冥王星的71%,很多天文学家提出质疑,经过再三鉴定,最后认为它不够资格,“塞德娜”已被正式归类为“小行星”.但这一次美国人发现的新星,体积比冥王星还要大,真正引起了科学界的瞩目.林清表示,这次发现2003UB313的确意义重大,它迫使人们重新对太阳系结构以及行星的概念进行研究. 新发现动摇冥王星地位 NASA和西方媒体的此次报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planet”来称呼这一新天体,并称之为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但在林清看来,提出“第十大行星”之说为时过早,2003UB313的出现反倒会使人重新思考冥王星在太阳系的地位,以及究竟如何定义“行星”这个概念. 据介绍,不少天文学家一直把冥王星视为太阳系行星中的一个“异类”.冥王星的直径仅为2390公里,只有“邻居”海王星直径(49528公里)的5%,连水星(4879公里)的一半都不到;它的质量也是九大行星中最小的,甚至比月球质量还小.它的运行轨道和运动规律与太阳系的其它八个“姐妹”也很不一样. 许多科学家为此提出,把冥王星剔除出太阳系行星之列,把它视为小行星.还有一个办法则是把八大行星定义为“大行星”,把直径大于2000公里,且小于4879公里(水星)的绕日天体定义为“准行星”.(注:这样,冥王星和最新发现的2003UB313都将被视为准行星.) 尽管把冥王星赶下行星“宝座”的提议在1998年遭到IAU的否决,但不少科学家始终认为,太阳系其实只有八大行星,海王星以外的星体都属于柯伊伯带(小行星带),冥王星也是一颗较大的小行星. 林清表示,中文里的“行星”一直是个含糊的概念,英语则对行星(Planet)和小行星(Asteroid)有明确的区分.现在,天文观测的事实摆在那里,而“行星”只是一个人为的定义,是时候重新考虑“行星”定义了.他还说,假如这颗新天体被定义为太阳系第十颗行星的话,也许在未来10年内,太阳系还会“冒”出几十颗比水星小、比冥王星大的所谓“行星”. 教科书先别急着改 几十年来,中小学地理教师都告诉学生,太阳系有九大行星.美国科学家的这一新发现会不会让中小学生的地理考卷更改答案?林清笑着说,目前的中学教科书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因为现在一切都不好说,NASA并不是决定2003UB313是否属于第十大行星的权威,冥王星的地位都有可能要重新考虑,一切都要等待权威部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慎重考虑后再下定论. 网友争相为新星起美名 美国科学家发现所谓“太阳系第十大行星”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星迷和网友的议论.按照国际惯例,如果此新星真能算作“第十大行星”的话,它将被赋予西方神话中诸神之一的名字,而不是以它的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究竟给这位太阳系的“新成员”起个什么样的好名字便成了国内星迷和网友们争论的焦点之一. 截至今天零点,新浪网上网友们关于“太阳系发现第十大行星”的评论高达547条;而上海星迷“聚居”的“天之文”网站对于“第十大行星”的讨论的点击率也已达1000多次.在一条题为《第10大行星的名字》的帖子里,数十位网友从罗马神话和希腊神话中举出了近十种适合这颗新星的名字. 许多网友提议,既然冥王星叫“普鲁托(Pluto)”,这颗新星就可命名为“达拿都斯(希腊神话中的死神)”、“休普诺斯(睡神)”、“赫卡特(黑夜女神)”,也有网友认为应该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诸如“阿佛洛狄(爱与美之神)”.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站长林清博士表示,太阳系中主要行星的名字确实是以神话名字命名,但这颗新星的名字需待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最终确定

中国神话传说八部门(三):

太阳系里真的有第十颗行星吗?
我在一些科学杂志上看到有科学家已经计算出了太阳系地十颗行星的运行轨迹 是真的吗?

可能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行星天文学家迈克·布朗等人29日宣布,他们在冥王星外发现了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大小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距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的3倍,暂命名为2003UB313.此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消息,称“第十颗行星被发现”.新发现的这一星体究竟有多大意义?在国内中小学教科书和各类科普读物中沿袭了数十年之久的“太阳系有九大行星”的说法,有没有可能被重写?“第十大行星”之说是否属实?谁才是确定该新星是否属于太阳系行星大家族的权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请教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林清博士.第十大行星预言了75年 据林清介绍,太阳系中存在第十大行星的说法在天文学界早已有之.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在海王星外发现了一颗新星,同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确定其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并定名为“冥王星”.但从1930年起,天文学界便不断抛出关于太阳系还存在第十颗行星的说法,他们还在不断努力观测,以证实这一推断.因此,近年来接二连三有人宣称找到第十大行星,而且发现的星体一个比一个大.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次当属2004年初,美国科学家在距地球129亿公里外,找到的一颗红色小行星2003VB12.当时,它的发现者就认为它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并依照因纽特神话传说中海洋女神的名字,给它起名为“塞德娜”.》》》美国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中最遥远的天体 但由于“塞德娜”的直径仅为冥王星的71%,很多天文学家提出质疑,经过再三鉴定,最后认为它不够资格,“塞德娜”已被正式归类为“小行星”.但这一次美国人发现的新星,体积比冥王星还要大,真正引起了科学界的瞩目.林清表示,这次发现2003UB313的确意义重大,它迫使人们重新对太阳系结构以及行星的概念进行研究.新发现动摇冥王星地位 NASA和西方媒体的此次报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planet”来称呼这一新天体,并称之为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但在林清看来,提出“第十大行星”之说为时过早,2003UB313的出现反倒会使人重新思考冥王星在太阳系的地位,以及究竟如何定义“行星”这个概念.据介绍,不少天文学家一直把冥王星视为太阳系行星中的一个“异类”.冥王星的直径仅为2390公里,只有“邻居”海王星直径(49528公里)的5%,连水星(4879公里)的一半都不到;它的质量也是九大行星中最小的,甚至比月球质量还小.它的运行轨道和运动规律与太阳系的其它八个“姐妹”也很不一样.许多科学家为此提出,把冥王星剔除出太阳系行星之列,把它视为小行星.还有一个办法则是把八大行星定义为“大行星”,把直径大于2000公里,且小于4879公里(水星)的绕日天体定义为“准行星”.(注:这样,冥王星和最新发现的2003UB313都将被视为准行星.) 尽管把冥王星赶下行星“宝座”的提议在1998年遭到IAU的否决,但不少科学家始终认为,太阳系其实只有八大行星,海王星以外的星体都属于柯伊伯带(小行星带),冥王星也是一颗较大的小行星.林清表示,中文里的“行星”一直是个含糊的概念,英语则对行星(Planet)和小行星(Asteroid)有明确的区分.现在,天文观测的事实摆在那里,而“行星”只是一个人为的定义,是时候重新考虑“行星”定义了.他还说,假如这颗新天体被定义为太阳系第十颗行星的话,也许在未来10年内,太阳系还会“冒”出几十颗比水星小、比冥王星大的所谓“行星”.教科书先别急着改 几十年来,中小学地理教师都告诉学生,太阳系有九大行星.美国科学家的这一新发现会不会让中小学生的地理考卷更改答案?林清笑着说,目前的中学教科书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因为现在一切都不好说,NASA并不是决定2003UB313是否属于第十大行星的权威,冥王星的地位都有可能要重新考虑,一切都要等待权威部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慎重考虑后再下定论.网友争相为新星起美名 美国科学家发现所谓“太阳系第十大行星”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星迷和网友的议论.按照国际惯例,如果此新星真能算作“第十大行星”的话,它将被赋予西方神话中诸神之一的名字,而不是以它的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究竟给这位太阳系的“新成员”起个什么样的好名字便成了国内星迷和网友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截至今天零点,新浪网上网友们关于“太阳系发现第十大行星”的评论高达547条;而上海星迷“聚居”的“天之文”网站对于“第十大行星”的讨论的点击率也已达1000多次.在一条题为《第10大行星的名字》的帖子里,数十位网友从罗马神话和希腊神话中举出了近十种适合这颗新星的名字.许多网友提议,既然冥王星叫“普鲁托(Pluto)”,这颗新星就可命名为“达拿都斯(希腊神话中的死神)”、“休普诺斯(睡神)”、“赫卡特(黑夜女神)”,也有网友认为应该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诸如“阿佛洛狄(爱与美之神)”.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站长林清博士表示,太阳系中主要行星的名字确实是以神话名字命名,但这颗新星的名字需待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最终确定

中国神话传说八部门(四):

五道判断题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自传题的通史()
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耶稣被他的十二门徒之一的约翰出卖()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故事最多的一本书()
我国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武汉”、“重庆”和“广州”()

1.错.
应该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对.
3.错.
出卖耶稣的是犹大.
4.对.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为大禹、伯益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巴蜀,东及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
《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
古代中国神话的基本来源就是《山海经》,其中最着名的包括: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羿射九日、黄帝大战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从而引发大洪水(参见诺亚方舟)、鲧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杀死鲧以及最后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5.错.
应该是武汉 重庆 南京
南京、武汉和重庆三大火炉确实很热,7月的平均气温在33℃左右,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1.44℃,高温延续的时间也很长,每年高于30℃的暑热天数,平均都在70天以上,并且从早到晚,气温的变化不大,不但白天热,夜间也热不可耐.
形成长江沿岸三大火炉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高空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着;其次就是地形的影响.重庆、武汉和南京都在海拔较低的长江流域河谷中,河谷的地形特点尤如锅底,四周山地环抱,地面散热困难,使气温不断升高;三是这些地方水田网密布,水汽多,湿度大,人体出汗后不易蒸发,出汗的散热效率大大降低,高温加高湿,更使人感到闷热.
实际上这三大火炉还不算热.从35℃以上高温的天数看,在长江沿岸,安庆有20天,杭州21.9天,都比南京的多;九江有25天,黄石25.6天,也比武汉的多;涪陵有36.4天,万县有36.9天,也在重庆以上.在长江沿岸以外的高温“火炉”就更多了,例如,江西贵溪的炎热天数有42.7天,湖南衡阳42.9天,四川开县41.6天.
那么为什么又把南京、武汉和重庆称为三大“火炉”呢?可能是因为它们是知名的大城市,历史上又有许多文人墨客宣传的结果吧.

中国神话传说八部门(五):

旅游资源概念的含义和特性是什么?试以地貌为例说明它对旅游的影响

  ①区域分异特性:旅游资源是造成旅游活动的最基本的因子.没有景观的地域分异,旅游资源
  就不可能吸引需求不同的旅游者.旅游资源区域分异受自然地理和人类社会活动规律所控制,而前者的控制表现更为直接和明显,如由气候差异造成的纬度地带性分布特性;受制于气候干湿程度影响的经度地带性分布特性;由于气温和热量随高度变化而造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特性;由内外因子综合作用而形成的集中性分布特性,这种集中包括大小范围的集中、团块状集中、条带状集中等.   ②景象组合特性,包括:从种类上的同类组合和综合组合;从空间上的集团组合和异地组合;从规模上有大小不同尺度的组合,有当地或近地的集团组合,也有远距离的异地组合.   ③相似出现特性,自然和人文景象相似出现,给旅游者造成近地旅游之方便,但也给旅游业发展造成一些问题,对于类似景点,不易多次重游和加强其特色宣传.此外还有潜在资源特性、季节变化特性、性质变异特性等.
  (一)价值上的观赏性   .(独特性)它主要是用来看或观赏的.这是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庐山云瀑
  (二)空间上的地域性.地域差异性集中体现在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旅游景观魅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是否有成就.   (三)时间上的季节性.(变异性) 主要指自然景观受季节气候的影响而呈现出的最佳观赏季节.   (四)使用上的永续性.主要指旅游资源只供观赏不能带走,因此可以长期供游人使用.前提是保护和管理得好.   (五)构景上的综合性或多样性.指旅游资源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组成.
  说法三
  (1)多样性    对旅游者构成吸引的各种因素都是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构成吸引的各种因素都是旅游资源.需求千差万别,概括为:“求美”“求异”,纵向上对遥远的古代遗迹充满敬仰、横向上为异地的奇特环境和事物流连忘返、对美的本能追求使人们面对自然造化的优美景观心旷神怡、对体现人类追求、凝结人类智慧的人工创造物一往情深.   (2)垄断性——(不可移动性 )   是指旅游资源的实物本体不能朝向旅游者移动.正是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才决定了旅游活动暂时的和异地的特征;消费者买走的只是映象和感受.   (3)定向性一是资源分布的区域性.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 人们渴望了解居住地以外的世界;才形成了旅游者向某个方向的旅游流;旅游流的指向是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二是同一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的区域性;对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吸引力大; 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吸引力不大; 对另一些本就不具有吸引力.   (4)时间性(补充内容)   与旅游活动的时间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时间的季节性.是指同一地理环境随季节的变化在某一特定季节出现某些特殊景观或特别的体验感受适合于旅游的现象.   时间特定性或周期性:旅游景观和事物在某一特定时间周期性地出现或发生.传统的节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每4年一届奥运会 ;珠海每两年一次的航展,欧美国家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来临; 每年农历8月16钱塘江观潮;日出日落,   时代的变异性: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废弃的矿井、监狱等;登月旅行, 一些主题公园地衰落   (5)组合性   一个孤立的构景要素或一个独立的景点是较难形成使旅游者离开其居住地专程前往游览的吸引力的,总是复杂多样、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个要素组合构成足以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
  1.按基本成因和属性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天然赋存的具有游览观光、休息疗养、娱乐体育等吸引力的地理要素,这些要素或以单体和单体组合,或以某种要素为主辅以其它要素组合构成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山岳形胜、岩溶景观、风沙地貌、海滨沙滩、特殊的地质现象和地貌类型等.   水域风光——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冰川、滨海等   生物景观——森林、草原、珍稀树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气候与天象景观——适宜于避暑避寒疗养治病的气候及特殊的天象景观,如泰山日出、庐山云瀑、黄山云海以及虽可遇不可求但出现频率较多的峨嵋佛光、沙漠海市蜃楼、极地极光等.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古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实体或以其为载体的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   历史文物古迹——历史遗迹、建筑遗址、石窟石刻等   民族文化及其载体——主要包括可视、可感、可参与的特殊民俗礼仪、习俗风情、节日庆典、民族艺术和工艺等.   宗教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参观游览型的宗教建筑艺术,如坛、庙、寺、观、带有人格神色彩的大型塑像,以及赋予其中的装饰、雕塑、壁画、楹联、碑刻等; 另一类是这些宗教建筑和艺术本身营造的宗教活动场所.如各种宗教的神职人员布道求法,现代旅游者中也有大量专为求神拜佛而光顾宗教寺庙道观的.   城乡风貌:具有视觉形象的历史文化名城、独具特色的现代都市风光,具有清新质朴的田园风光、古镇村落等.   现代人造设施:富有特色、具有规模、某种特殊意义和影响力的大型工程及文化设施.   有影响的国际性体育和文化事件:   饮食购物:包括各种富有特色的地方风味美食、特产名品、特色市场与著名店铺等.旅游资源分类
  2.根据旅游活动内容而划分   游览鉴赏型: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著名古代建筑、遗址及园林、现代城镇景观、山水田园、以揽胜祈福为目的的宗教寺庙等为主.   知识型:以文物古迹、博物展览、科学技术、自然奇观、精湛的文学艺木作品等为主.   体验型:以民风民俗、社会时尚、节庆活动、风味饮食、宗教仪式等为主.   康乐型:以文体活动、度假疗养、康复保健、人造乐园等为主.   3、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观赏型旅游资源,运动型旅游资源,休(疗)养型旅游资源,娱乐型旅游资源和特殊型旅游资源.   4、其他不同分类标准  开发利用原则
  (一)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编辑本段破坏原因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旅游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国际《文物保护法》
  国内收入已超过4000亿元,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的重要产业.由于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的滞后、管理体制的弊端,伴随着迅速增长的旅游需求,在经济中心论的思想指导下,很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破坏了旅游业赖以存在的自然资源基础,对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   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水火灾害等.   2.气象灾害,如风蚀、水蚀、日照等.   3.生物灾害,如鸟类、白蚁等.   人为因素:   1.战争破坏,如圆明园.   2.游客不良行为带来的破坏.   3.经济建设不当造成的破坏.   4.政治因素带来的破坏,如“文革”.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   一、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条件和自然风光,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旅游环境
  湖泊、海滩矿泉、珍禽、异兽、奇花、异草、以及气温、日照、雨星等.   1. 中国名山:   1. 五岳:东岳泰山中岳嵩山 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2. 风景名山:黄山庐山 武夷山雁荡山 阿里山天柱山   2. 四大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3. 四大名河:   长江 黄河黑龙江 珠江   4. 七大名湖:西藏旅游风光
  太湖洞庭湖 巢湖鄱阳湖 洪泽湖杭州西湖 台湾日月潭   5. 四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黄山风景区瀑布 庐山瀑布   6. 著名泉水:   北京玉泉 镇江中冷泉 无锡泉水 杭州虎跑泉   7. 著名海滨:   大连海滨 北戴河海滨青岛海滨 厦门海滨天涯海角海滨   二、人文资源:   历史和文化古迹,习惯称为人文资源;其中包括纪念忸、古建筑、古墓葬、艺术宝库以及各种考古发现等.   1. 宗教名山:   1.四大佛山:五台山 峨眉山九华山 普陀山   2.四大道山:青城山武当山崂山 龙虎山   2.四大名窟: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3.四大园林   苏州园林:沧浪亭狮子亭 拙政园 留园   扬州园林:何园个园   岭南园林:清晖园可园   北方园林:颐和园北海避暑山庄   4.四大宫殿: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布达拉宫孔庙   5.六大古都:北京 西安南京 杭州 开封洛阳   6.三大古建筑群:北京故宫 承德避暑山庄山东曲阜孔庙   三、社会旅游资源:   狂欢节   民俗风情,变革新事等,称为旅游资源;其中包括古风,民俗、人际关系和各类建设风貌及发展成就等.   1.世界三大赌场:美国的加斯维加斯澳门摩洛哥   2.中国四大刺绣:苏绣 蜀绣 湘绣粤绣   2. 世界三大宗教:   1.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 世纪至5世纪之间,创始人悉达多乔达摩,代表经典是《金刚经》,世界上约有2.5亿人信奉佛教.   a、 世界佛陀日:公历5月间的月圆日;   b、 佛诞节(泼水节)阴历四月初八   c、 成道节:阴历十二月初八(腊八)   2. 基督教:在公元前1世纪形成并发展起,信仰基督稣,以《圣经》为经典.目前有10亿人信奉基督教.   a、 圣诞节:公历每年12月25日   b、 复活节: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3月21至4月25日之间)   c、 情人节:每年2 月14日   d、 狂欢节:有的始于元旦,有的始于圣诞节,各国不一   3.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七世纪初,创始人穆罕默德,经典是《古兰经》   a、 开斋节:伊斯兰教10月1日   b、 古尔邦节:伊斯教历12月1日   c、 圣纪节(圣忌日):希古拉历3月12日
  保护条例
  《文物保护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颁布、实施的旅游市场法律法规40多个.在旅游资源方面,中国并没有专门的旅游资源保护法,与旅游资源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散见于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和林业、文化、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矿产、水利等部门的部门规章中.秦皇岛旅游资源
  主要有:   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85年),原林业部制定发布的《森林公园管理办法》(1994年),《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中对风景名胜区保护所作的规定,《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中对文化遗迹保护所作的规定.各地方也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上述各项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规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
  保护方式
  世界各国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方式大致有两类:   一是运用法律手段,实行立法,加强法制.   二是根据旅游资源质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加以保护.泰山
  保护内容
  旅游环境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旅游环境是以旅游资源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的综合.处理好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合理地开发与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将保护内容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两部分.   1.旅游资源:指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点、景物.主要包括文物、古迹、建筑、碑刻及革命文物等人文旅游资源,以及山峰、象形石、水体和树木等自然旅游资源.   2.旅游环境:指影响文物保护、游客旅游行为的周围环境.主要包括气候、水体、地形、林木及社会文化环境等.
  保护规划
  (一)旅游资源的保护   1.等级划分   1)一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与不可再生性特点,属于旅游区内核心景观的景观资源.   2)二级.其它旅游资源.   2.保护措施   西藏旅游风光   1)一级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在开发中必须保护其原有风貌及环境氛围,有效预防自然和人为破坏,保持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禁随意开发建设.   ●建筑物体量、布局合理,色彩、风格一致,与周边景观格调协调.建筑物墙面整齐,无污垢.游览场所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   ●在其周围划出一定范围,此范围内不得建设任何影响景观视角完整和美感的一切建筑,不得在此范围内摆摊设点.   ●区内造型地貌众多,在建设施工及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应特别加以保护,以免造成永久性破坏.   2)二级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在一级旅游资源保护措施的基础上适当放宽,但也不能造成永久性破坏.   (二)旅游环境的保护   1.等级划分   将景区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外围保护区三部分.   1)重点保护区.指旅游资源周围的环境,包括绿化、污染、施工、采石等活动涉及到的问题.   2)一般保护区.指旅游区内重点保护区以外整体环境的保护,主要包括大气、水质、噪声、垃圾及山体等.   3)外围保护区.指位于旅游区内,但又处于各景区之外的旅游环境氛围营造地带.   2.保护措施   旅游环境   1)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符合二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基本符合二级标准.   2)区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保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游览气氛.   3)对林木病虫害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与林业部门配合,及时掌握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向,采用生物、化学、物理等措施,控制与消除其危害.   4)卫生措施   ●垃圾箱标识明显,数量能满足需要,布局合理,造型美观、实用,与环境相协调.垃圾及时清扫,日产日清.   ●餐饮服务符合国家关于食品卫生的规定,配备消毒设施,禁止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厕所引导标识醒目,数量满足需要,造型、色彩及格调与环境协调.所有厕所具备冲水、舆洗、通风设备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厕所便池洁净、无污垢、无堵塞.室内整洁,无破损、无污迹、无异味,干净、明亮.   ●公共场所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检测标准.   5)安全措施   ●交通、机电、游览、娱乐等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危险地段防护设施齐备有效,标志明显.   ●认真执行旅游、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安全保卫制度.   ●建立紧急救援体系,或设立医务室,配备专职医务人员,配备游客常备药品,有较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建立健全防火制度,配备必要防火器材,并在醒目处设立防火宣传牌,并指导游客如何防火.   ●部分山体滑坡现象严重,对游客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规划采用生物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解决.   6)任何开挖山体的行动都要得到有关部门的特别批准, 在施工中还应特别小心,把对山体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
  保护注意事项
  1、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首先是民族特色,寓民族共性于地方个性之中.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我们的民族共性,各地旅游资源的特点是其地方个性.例如风景如画的漓江和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都有它们各自的个性.开发旅游资源必须使其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2、古老文明、现代文明和自然风景协调发展.开发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设施的建设,要注意不破坏自然景观,不破坏原来环境的格调.例如建爬山缆车时不应破坏原山景色的秀丽和雄伟;高层的现代化建筑避免建在古色古香的民族风格建筑物旁边.更要注意保护历史文物古迹,不能因建设现代文明而毁掉了古老文明.   3、旅游资源开发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着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指的是它不产生工业“三废”,但旅游业同样会产生污染.现代旅游业中,宾馆饭店排放的生活污水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餐厅酒楼产生的废气和噪声成了居民的投诉热点,海滨旅游区的无度开发会导致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这些都是旅游业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必须制定法规和措施保护环境.例如泰国芭提雅海滨度假地规定,40个床位以上的旅馆要有污水处理设施,以保证海湾水域的卫生.土耳基禁止在沙滩上插太阳伞以防埋在沙里的海龟蛋受损,禁止在沙滩上开汽车及用强烈照明灯以免吓跑大海龟.   4、注意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旅游资源要以尽量小的投资开发更多的项目,令其更有吸引力,以收到更大的经济效益.但一定要防止只顾经济效益而滥加开发,以致破坏自然环境,这是“杀鸡取卵”的错误做法.
  编辑本段调查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所进行的研究和记录.调查组成员应具备与该调查区旅游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有关的专业知识,一般应吸收旅游,环境保护,地学,生物学,建筑园林,历史文化,旅游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   调查的基本内容   是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制订开发规划方案的依据和基础.分两个阶段进行:   1.室内准备.对目标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总体的印象.   本区和邻区有关旅游资源的文献、报告和图表等资料,加以整理,作为野外调查的实证和参考.   背景资料:国土资源调查报告、水文气象资料、各种统计资料;卫片、航片和各种现有的较大比例尺地形图;文史资料、地方志、地名志和前人游记;当地群众提供的报景、找景线索等.   2. 野外考察:验证前人的结论,并进一步详查前人未发现的景点和景物.野外调查有三种方式:   路线考察:沿着交通线考察,重点是开辟新的旅游景点;   区域普查:重点是对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地区分布和差异、利用现状等进行全面调查,并对同类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为景区划分、游览线路设计、人文构景打好基础,从而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背景资料.为了确保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现场勘测时,可使用现代技术手段——遥感技术等,来获取和验证资料:   重点考察:主要是对重点景区进行周详的实地勘察,包括旅游资源、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现有基础、工程技术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3.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旅游资源本身的调查   所处环境的调查   客源分析   临近旅游资源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编辑本段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是基于开发利用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也即西方学者所称的吸引力评价.它是旅游地评价的重要内容.   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   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   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   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系列资料和判断的标准.   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类型),拟定未来的旅游地中旅游资源的结构(主次关系)和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系列要素评价:资源密度、资源容量、资源特色、资源价值和功能、地域组合、资源性质   开发条件评价:区位、环境、客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建设施工条件、开发序位   效益评价:经济、社会、环境 评价标准:   1.美学标准: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的美学质量的高低或特色进行评价.   2.社会标准: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能否体现当地现今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特色进行评价.   3.历史标准: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能否反映担负地过去的历史文化风貌进行评价.   4.市场标准: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所吸引的客源对象、吸引程度和客源规模进行评价.   5.综合标准:从市场观念出发,同时也涉及美学、社会及历史等评价标准的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1.卢云亭先生“三三六评价法”   三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六个条件:景区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施工难易条件、投资能力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2.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   1.评价项目:"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you qi游玩和休息)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2.基本分值: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3.计分与等级划分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中国神话传说八部门】

中国神话传说八部门(六):

竹字头下一个空什么意思

箜目录[隐藏]
基本信息
民俗参考
字形结构
音韵参考
基本字义
常用词组
相关典故箜篌
卧箜篌
竖箜篌
凤首箜篌
基本信息
民俗参考
字形结构
音韵参考
基本字义
常用词组
相关典故 箜篌
卧箜篌
竖箜篌
凤首箜篌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箜 拼音:kōng 注音:ㄎㄨㄥ 部首:竹 部首笔画:6 总笔画:14 康熙字典笔画( 箜:14; ) 五笔86:TPWA 五笔98:TPWA 仓颉:HJCM 四角号码:88102 UniCode:U+7B9C 规范汉字编号:5749
[编辑本段]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木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编辑本段]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空(zhukong) [ 汉字部件构造 ]:竹宀八工 [ 笔顺编号 ]:31431444534121 [ 笔顺读写 ]:撇横捺撇横捺捺捺折撇捺横竖横
[编辑本段]音韵参考
[ 上古音 ]:东部溪母,khong [ 广 韵 ]:苦红切,上平1东,kōng,通开一平东溪 [ 平水韵 ]:上平一东 [ 粤 语 ]:hung1
[编辑本段]基本字义
箜 kōng 〔~篌〕古代弦乐器,像瑟而比较小,弦数从五根至二十五根不等.
[编辑本段]常用词组
箜篌 箜篌引 箜簧 竖箜篌 卧箜篌
[编辑本段]相关典故
箜篌
古代来自西域的译词.一种我国古代的拨弦乐器,最初名曰“坎候”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分卧式和竖式两种.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用手指拨弹.
卧箜篌
远在春秋战国之时,我国南方楚国就已经有和琴、瑟相象的卧箜篌了,汉代,卧箜篌被作为“华夏正声”的代表乐器列入《清商乐》中. 它当时有五弦十余柱,以竹为槽,不仅流行于我国中原和南方一带,还流传到我国的东北和朝鲜,在隋唐时还东传日本,卧箜篌曾用于隋唐的高丽乐中,《通典》曰:“箜篌,旧制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以后,在我国日渐销声匿迹,被表现力丰富的琴、筝所代替.然而卧箜篌在朝鲜却得以传承,经过历代的流传和改进,而成为今日之玄琴.在日本,因经由当时的百济国(朝鲜)传入,而称其为百济琴.
竖箜篌
竖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亦广泛流传. 竖箜篌也称“胡箜篌”,其外型既有和西方竖琴相象的角形箜篌,也有琴头加饰的风首箜篌和龙首箜篌.东汉之时,竖箜篌由波斯经西域传入我国,是西域古乐器.《隋书·音乐志》云:“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旧器.”《通典》也说:“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这说明竖箜篌是由西域传人中原的. 竖箜篌多以丝为弦,元代也有以为钢弦的.东汉时用于宫廷,隋唐时用于龟兹、疏勒、西凉、高丽诸乐,敦煌隋唐壁画中的许多乐舞场面都有竖箜篌.宋时用于教坊.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初十日天宁节……教坊乐部,列于山楼下彩棚中,次列箜篌两座.箜篌高三尺许.” 在新疆克孜尔尕哈干佛洞第23窟和库木吐拉干佛洞63窟中都有竖箜篌的描绘.乐工身披彩带,上身半裸,双目下视正用左臂夹着竖箜篌,两手拨动琴弦.壁画中的竖箜篌很典型,但遗憾的是当年艺术家没有画出竖箜篌的弦数.这种竖箜篌体积不大,竖抱在胸前弹奏,比那种立地竖起的箜篌显得小巧玲珑. 东汉时期,竖箜篌就随着丝绸之路上的商贾往来,由西域传入我国中原.它在隋唐时代,用于“胡乐”的龟兹、疏勒和高昌诸乐以入高丽乐中.由于它有弦数组,不仅能够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独奏的伴奏方面,都较其它乐器更为优越.后来箜篌又东渡日本,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 这种有曲形共鸣槽,并有脚柱,张着二十多条弦的竖箜篌,在中国乐坛上盛行于晋到隋唐时代.宋吴自牧《梦梁子》卷三里曾这样描写道:“高三尺许,形如半边木梳,黑漆缕花金装画台座,张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手臂之.”这是大型的箜篌.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小的箜篌,是左手托着箜篌,右手弹奏,多用于仪仗音乐中.今天,古代的箜篌实物虽已不存,但在我国大同云冈石窟有奏乐场面的浮雕上、敦煌的“隋唐乐队”壁画上和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浮雕上,都能见到弹奏箜篌的人像.
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是东晋之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我国的,四百年多以后,唐德宗(公元780一805年)时,从强国(今缅甸)也传进了凤首箜篌.《通典》云:“凤首箜篌,颈有轸.”这是颈有辖的一种凤首箜篌,至今还在缅甸流传,称“桑柯”或弯琴,也叫缅甸竖琴. 凤首箜篌在隋唐用于天竺乐、高丽乐中.古代描写箜篌的诗屡见不鲜.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刘兰芝“十五弹箜篌”的诗句.最著名的一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这首诗是李贺在京都长安作奉礼郎小官的三年间写的,诗中所提到的李凭是当时宫廷里著名的乐工.诗云: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讧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喉,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刚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首诗是唐诗中描写音乐题材的名篇,它以一场秋雨为线索,明写天气变化,暗述李凭演奏箜篌的过程,并借神话来写听众,富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一头,就把人们引入一个不同凡响的音乐境界.技艺高超的乐师李凭,在天高气爽的秋日弹奏精致的箜篌,吸引了天空流云停步聆听,引起了湘妃素女愁哀思. 进而作者从更多的侧面描摹箜篌奇异变幻的声音,或以情响声,声清脆,象昆仑山美五破碎;音高昂,如凤凰放了歌喉.乐曲悲凉,叫芙蓉哭泣垂泪,旋律欢快,令香兰含笑仲头. 紧接着诗人想象的翅膀又飞到了古代的神话传说里:那优美的音乐,扣动天帝的心弦,那激越的声响,震破了女娲所补的苍天,那精妙的乐曲,唤起了音乐能手神妪习练的兴趣.那非凡的旋律,连月宫的吴刚和玉兔也听得入了神、着了迷. 这首诗想象丰富,比喻新奇.尽管我们无法听到李凭弹演箜篌的音响,但诗人借用了人们生活中熟悉的音乐形象贴切地细加描摹,使我们还能领略到一些当年演奏时的动人情景,并感受到乐曲的高低强弱、松紧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真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了,这种笔态横生,奇思奔放的描写,天地动容,山河呼应,使音乐形象更鲜明地突出起来.诗人以昆玉、凤凰、芙蓉、香兰发出的某种声音来夸张地比喻箜篌弹奏的乐曲,是以这些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给人们——和美感:昆玉宝重、凤凰高贵、芙蓉俏丽、香兰幽美.它们的象使人喜爱,人神往,音乐形轻提供广阔飞腾的空间. 诗人用了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文辞,用花草动容、寒气消失、神人感奋、鱼蚊欢舞、吴刚停斧、玉免忘寒的场面,夸张而又准确地表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魅力.声、情.景融为—体.到了似实似虚、似真似幻的境界. 箜篌盛行于汉、唐时期,它是唐十部乐中重要曲乐器之一,在宋、元两代继续流传,明末渐少使用,以至失传达三百年之久.为了挽救这古老的乐器,前些年,我国音乐研究部门根据历文资料再制了它,使古老的箜篌复活了. 新制成的箜篌,装有两排同样的弦,每排有四十四根.由于是双排弦,它可以演奏两个声部的复调旋律.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同时可以模仿古筝的推、揉、控、龈和模仿古琴的泛音奏法.如今箜篌常用于独奏.重释相为鞘舞伴奏,并在民族乐队中应用,探受听众的喜爱.月宫的吴刚和玉兔也听得入了神、着了迷.

中国神话传说八部门(七):

最早的一部政治抒情诗是什么?

  《离骚》
  离骚》是屈原(约前340~前277)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是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崇高理想和炽热的感情,迸发出了异常灿烂的光彩.
  《离骚》可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屈原的家世、出生和他自幼的抱负;第二部分写他在政治上的遭遇;第三部分写他遭受迫害以后的心情,表示他坚持理想,至死不屈;第四部分写女媭劝他不必“博謇好修”,他就向传说中的古帝重华陈辞,正面说出了他的政治理想;第五部分写他在心情抑郁,无可告愬之下,幻想上天入地,寻求了解他的人;第六部分写他的矛盾心情:他问灵氛和巫咸,冀求得到指引,灵氛劝他离开楚国,巫咸劝他留下来再作打算,但环顾楚国政治情形,却又使他失望;第七部分写他幻想离开楚国远游,但终于依恋不舍;第八部分是“乱辞”,表示要以死来殉他的理想.
  《离骚》表现了诗人眷念祖国和热爱人民的胸怀,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有着宏伟的抱负.他想刷新政治,挽救楚国的危亡,还想让楚国强大起来,从而实现中国的统一.《离骚》还表现了诗人坚持理想、憎恶黑暗、嫉恶如仇的精神.但楚王灵修昏庸糊涂,听信了“党人”谗言,流放了屈原并导致了楚国的衰危.诗人在既不能改变楚国面貌,又不能改变自己的矛盾中,选择了以身殉自己理想的道路.《离骚》闪耀着震撼人心的理想主义光彩.
  《离骚》艺术上有着极高成就.首先,整部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后半部分,这种色彩更为浓烈.诗中采用了大量“比兴”手法,但它和《诗经》中的“比兴”有所不同,它不是单纯的比喻,它所用来比喻的形象中,包含了一种幽远的意境:“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诗人在作品里写他对于种种香草幽花的癖爱,这是用来比喻他的志洁行芳,人们在读到这些诗句时,不只是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重要的是觉得被一种深远的意境吸引住了.“江离”“辟芷”“秋兰”“芰荷”“芙蓉”,这些生长在水国深岩的幽花香草,本来容易把人们的心情引到奇丽的幻想境界.诗人用它们来象征高洁的品德,披戴着它们.就是象征他的被服德义.这就写出了诗人高洁动人的形象.其次,《离骚》最重要的艺术特色还在于诗人的笔锋下,大量出现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山川流沙等,构成了一幅异常雄奇壮丽的完整图画.如诗人写他的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能了解他,在无可奈何的情绪下,幻想驾着鸾凰、凤鸟,乘风飞上天空,寻天帝去倾诉:“朝发韧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这一段写的意境极其开阔宏伟.诗人幻想他早晨离开南方的苍梧,日落以前就到了西北的昆仓山上.他还叫太阳神缓辔徐行,要趁日落以前去“上下求索”.他在太阳沐浴的咸池饮马,在太阳所经的扶桑歇息.跟随他的有月神、风神、鸾凰、雷师等大群神物,声势十分煊赫.此外,《离骚》诗句形式错落有致,还设有主客问答和大段铺张描写,大多四句一章,字数不等,亦多偶句,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富有变化的特点,对后世辞赋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神话传说八部门(八):

一、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2.你知道以下几个朝代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吗?
唐诗 宋( ) 元( ) 明、清( )
3.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 )、( )、( )、( ),我国古代神话故事还有许多,如:《 》、《 》等.
4.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
出其不意( ) 翻手为云( )
( )败事有余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7.( ),映日荷花别样红.
8.( ),内举不避亲.
9.善学者,( ).
10.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 ).
11.子不学,( ).幼不学,( ).
12.(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诗经》2.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3.《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后羿射日》、《女娲补天》4、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

中国神话传说八部门(九):

对下列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大约出自纵横家之手,经过汉代刘向编校修订,定名为《战国策》。
B.中国古典小说起源于神话传说;宋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期;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C.唐代传奇是唐代文艺园地中的一枝奇葩,《柳毅传》是其中出色的一篇。
D.《三国演义》是明代著名通俗小说家罗贯中用浅近文言文写的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中国神话传说八部门】

B

中国小说在唐朝已开始成熟,不是宋朝。

中国神话传说八部门(十):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标志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格萨尔王传》在我国的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流传广泛,而且在国际上《格萨尔王传》的研究也有了很多年的历史。上述材料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的特点有(  )
①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②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③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④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标志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史诗具有民族的特色;“在藏族古代的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以得知它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继承性;在国内和国外的流传,说明这部诗史不仅存在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957292/

推荐访问:中国上古神话传说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