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笑的人哭了浪够的人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来源:心情说说 时间:2016-03-24 11:13:4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心情说说】

第一篇:《测试卷含答案》

迷路

刘国芳

1我小时候迷过一次路。

2那天我一个人在外面玩。我走了很远,来到了一条河堤上。但再远,我也认识回家的路,因为这地方我来过,大人带我来过几次,我知道回家的路: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走到我住的新大街。

3这样熟的地方我当然不担心迷路。

4在河堤上我没再走,就在河堤上玩。差不多是夏天了,美丽的蝴蝶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又飞往很美的地方,也有的蝴蝶不再飞往远处了,停下来。蝴蝶停下来的地方更美——那是美丽的花丛。与蝴蝶一起飞来的还有蜻蜓,它们飞在很高的天空,把天空装点得多彩多姿。这是一个很美的夏天,花红草绿,蝴蝶起舞,蜻蜓翩跹。

5一个老人,在我玩着时走了来。近了,老人说:“你知道新大街怎么走吗?”

6我看着老人,点点头,说:“知道,往这边走,过了一座桥后往„„”我应该告诉老人往左拐,但话要说出口时,我忽然想骗骗老人——我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往人水缸里撒过尿,塞过人家的烟囱——这次,我骗起老人来,说:“过了一座桥后往右拐。”老人丝毫没有怀疑,老人谢过我,蹒跚着走去。

7我在老人走远后笑起来,老人按我指点的方向走,一定会迷路

我在堤上玩了一阵,也要回家了。回家的路我认得: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回到家里。 8我按上面的想法往回走。

9很快我走到桥边了,又很快,我过了桥。桥那边两条路,往左拐就是回家的路,很快,我走上了这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了一阵,我居然看见了老人,她慢慢吞吞地走在我的前面。见到老人,我立刻明白我走错了,我告诉过老人让她过了桥往右拐,这是骗她的,现在,我看见了老人,说明我跟老人走在同一个方向。

11我不能跟着老人走。我转身往回走,走回到桥边时,我拐进了另一条路。

但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我也没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而且越走越陌生,我不知道我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新大街在哪里。

12我迷路了。

13我后来嘤嘤地哭起来,我要回家,但不知道家在哪里。一个大人,过来问我哭什么?我告诉大人,说我迷路了。大人让我别哭,然后慢慢诱导我,问我住在哪里。我还记得我住在新大街,我告诉了大人。大人听了,笑起来,大人说你走反了方向。说着大人牵着我,带我回家。

14我回到家后又看见那个老人了,妈妈说那是我外婆。外婆也认出了我,她说你指给我的路是错的,你不认识路,你怎么能不迷路呢?我说外婆你怎么知道我指错了路。外婆说我过了桥又问了别人,人家告诉我往左边走。

15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

19.读完小说,请补充完整情节的概括,每项不超过十个字。(8分)

开篇:“我”在河堤上玩 发展:老人问路,我故意指错路。 高潮:我迷了路,被人送回家。

结局:外婆说明原因,“我”明白自己为什么迷路。

20.小说的标题“迷路”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分析。(8分)

题目“迷路”的双重意义:一是“我”想让别人迷路,结果是“我”迷失了回家的路;二是“我”迷失了善良本性之路。

2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4分)

解析:不能说“自私自利、品质败坏”,只能说是调皮,喜欢恶作剧。

A.小说通过我小时候的小故事,以小见大,揭示了出于自私和玩弄等不够阳光、健康的欲念害人,最终也会害己的道理。

B.本文主要通过对比的手法,如开头写我坚信自己认识回家的路,与后来我却迷了路形成对比等,

使原本简单的故事情节显得跌宕起伏。

C.文中划线句子中的笑,反映了“我”自私自利、品质败坏。

D.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22小作文(20分)

请在《迷路》第五自然段横线处作一个关于老人外貌描写和景物片段描写

母亲的风景

朱成玉

①母亲的糖尿病越来越严重,导致她的视力迅速下降,多方医治都无济于事。看到我们愁容满面,母亲安慰大家:“就算看不见东西了也没啥,不耽误吃不耽误喝,没啥不好。”

②为了让她在失明前看看更多美丽的风景,我请了长假陪母亲去旅游。母亲自然是欣喜万分,却忍不住担心:“你这怎么说请假就请了呢,快和妈说说,是不是工作不顺心了?”

③“再忙也没有陪妈妈重要。”从小就嘴甜的我总能哄她高兴。

④我们大包小裹地上路了,因为母亲眼神不好,照顾起来十分不便。母亲看我忙里忙外的,很是内疚,在车上尽量不喝水,因为怕上厕所。

⑤母亲每到一地,都如饥似渴地睁大已经有些模糊的眼睛使劲地看着,有一种努力要把整个世界都看进眼里的架势。我则不停地为她拍照,母亲在每一个镜头里都笑靥如花。

⑥那一刻,我感觉母亲年轻了许多,脸颊上仿佛镀着少女的红晕。

⑦每次回到旅店,母亲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把当天看到的风景在脑海里过一遍。

⑧“知足了,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好的风景。”她喃喃地说。

⑨母亲多容易满足啊,我心生内疚,平日里总是很少陪母亲。而现在,母亲的眼睛累了,就要关紧这扇窗户了。

⑩路走多了,母亲累了。听着我的下一步计划,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这样的奔波实在让母亲有些吃不消。我暗自思忖:这就好比是强行往母亲的脑海里塞一些回忆的碎片,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⑪ 我也累了,进入梦乡。梦见了小时候,手握着风车,和母亲一起在田野里飞奔。母亲把我高高地托起,转着圈儿。阳光被卷进风车里,像棉花糖,温暖甜蜜得让人晕眩„„朦胧中感觉到一双手被暖暖地握着。是母亲,安静地坐在我的床边。我把眼睛眯个小缝儿,看见母亲使劲地大睁着眼睛,定定地看我,仿佛要把我整个地印进心里去。想起儿时,母亲也是习惯这样看我的啊。临睡前,母亲总是到我床边来,总是要认真地看我一会儿,直到我睡着,在梦的波浪里卷起幸福的鼾声。

⑫我忍着不让母亲知道我醒来,我喜欢被她的手握着。这双沟壑丛生、粗糙干硬的手,牵引的却是我柔暖光滑的一生!

⑬第二天游览时,我问母亲今天的风景好不好。母亲说:“儿啊,就算妈看遍了天底下的风景,也不如看你啊!只要有你在,哪里都是好风景。”

⑭ 是啊,这就是母亲,她看到的哪是什么风景,她看到的全是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母亲,她就算摸索在黑暗的谷底,也会有力地握着孩子的手。这就是母亲,如果我觉得寒冷,她宁可敲碎自己的骨头,为我燃起一堆大火,为我取暖。

⑮我知道,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已深深地烙印在母亲的生命里,即便母亲失明了,儿女们也是她时时可以见到的风景。

⑯ 原来,母亲的记忆从来不需要填充,因为孩子早已将那里占得满满,不留一丝缝隙。(有删改)

21.写出文中“风景”的两层含义。(7分)

①景是指带母亲在旅游时看到的景致。②风景是指母亲心中永远牵挂的孩子(们)

22.通读全文,说说母亲对我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写出三点即可)(5分)

母亲对我的爱:①母亲不顾自己的病,一直安慰孩子;②母亲虽然想和我一起去旅行,但又担心影响我的工作;③母亲旅游途中,怕我照顾辛苦,不喝水少上厕所;④从儿时起,母亲就爱痴痴看我,永远看不够;⑤母亲的心中永远只有孩子,孩子是她心中最美的风景,为了孩子,她可以付出一切。

23.品读鉴赏(8分)

(1)评点是一种个性化鉴赏的阅读方式。请你从⑫段划线处,结合文章进行评点。(提示:可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任选角度)(4分)

①“沟壑丛生”、“粗糙干硬”与“柔暖光滑”形成鲜明对比,更强调了母亲为孩子无私奉献,浓得化不开的爱让孩子一生温暖。②用感叹句表达作者对母亲无私的爱的赞美。母亲用自己的苦换来孩子生活的温暖和平顺。

(2)第⑧段母亲说:“知足了,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好的风景”,而第 段却说:“就算妈看遍了天底下的风景,也不如看你啊!”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结合选文及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两句话并不矛盾。第一句是母亲有感而发,自然风光很美,孩子陪伴左右,孝心可嘉,所以母亲说满足了。第二句表明在母亲的心中儿女是最棒的,天下的风景都不如孩子的爱和陪伴。因此两者并不矛盾,都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忘我无私的爱,母亲爱孩子深入骨髓,容易满足但又永远渴望孩子的陪伴。

24.小作文:

请在《母亲的风景》第7段横线处作一个关于母亲动作和心理的描写片段。(20分)

老师!老师!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的阳光里,我回家奔赴我三叔的喜丧事,也去赴我大伯三周年的庄重纪念。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纠缠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与清寂。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忆旧的伤感和喜悦

③这个世界,对于有的人荒冷到寸草不生;对于有的人,却是繁华热闹到天热地烫,每一说话行走,都会有草木开花,果实飘香。然对于我的老师张梦庚,却是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老师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来自日本的刀光枪影,经历了国共拉锯征战的炮火硝烟,之后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这样的命运,大凡中国人都可想见其经历与结果的曲折变形,荒冷怪异。可是好在,他终归识字,厚有文化,国家的乡村,也最为洞明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名姓和粗通算术计量,也原是生活的一部分。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一43个春秋的草木枯荣,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样的感想与感慨,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近乎流水在干涸沙地的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可谓流着,可终归却是无法挣脱干涸与强大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者成家,立业者立业,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那些学生们,过着回顾和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怕早已忘却的过往。

⑥还记得,初一时节,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那年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一日上语文课时,我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生同学,都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而然,教室里那一天是空落落,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半天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果,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忙,又有什么错?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着同学们逃课正合了校规宪法,适合了人情事律,反让老师一时在讲台上呒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与拙倔,也许正是自己今天把写作中那种敢于生搬硬套,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创作法的开始。可是,在这次见着老师时,面对耄耋(mào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yán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个人的三条河》,有删改)

13.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作用。(4分) ⑪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

⑪悉心呵护和关爱,表现了老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质朴趋势的父亲般的爱。

⑫也许正是自己今天把写作中那种敢于生搬硬套,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创作法的开始。

⑫大胆借鉴、模仿,这是作者自谦自嘲的说法,体现出他与众不同的语言。

14.请分析开头第一项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①开篇点题;②领起下文;③表明自己对老师的敬仰和爱慕之情;④突出“我”激动、高兴的心情。

15.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人物描写角度:“望着„„年迈的老树”中“望着”这一动作写出了对老师恋恋不舍之情。“我还看见„„听自己的心跳一样”,心理描写表现出老师带给作者心灵的震撼,也表明作者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早已渗入到灵魂深处。 修辞运用角度:“望着„„年迈的老树”以树喻人,人树合一,写出老师那平凡而伟大、年迈而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及对自己一生的呵护荫庇。“如同宁静里我在听自己的心跳一样”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早已渗入到灵魂深处。

16.张梦庚老师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6分)

①人生坎坷,善良乐观;②厚有文化,甘于寂寞;③献身教育,关爱学生

第二篇:《记住回家的路 阅读答案》

记住回家的路 阅读答案

记住回家的路

①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

②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阑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③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习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途中,难免会暂时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

④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⑤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

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 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

⑦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

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 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⑧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 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⑨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选自《语文教学与研究》 )

9.本文可以当作给闯荡世界的年轻人的赠言,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2分 )

10.第③段作者写到陌生城市的习惯,有什么作用?(3分)

11. 请你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我想,人生也是如此

关于想念的说说__,爱笑的人哭了浪够的人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②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

12. 联系上下文,请你对文中画浪线句子作简要分析。(3分) 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关于想念的说说__,爱笑的人哭了浪够的人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13.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说说它对于我们 如何“记住回家的路”有什么启示。(2分)

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灼晃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第三篇:《2014下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2014年城北中学

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问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吊唁.yàn 伎俩.liǎng 颠沛.pâi 和蔼.ǎi 焦灼.zhuï B.噩.耗â 猝.然cù 愧怍.zuî 滞.笨zhì 奔丧.sāng C.颓唐.tuí 举著.zhù 蹒.跚pán 荒谬.miào 差.使chāi D.地窖.jiào 诘.问jiã 憎.恶zēng 瓦砾.lì 呵.斥hē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拂.晓 寒噤. 烦躁. 穷愁潦.倒 B.狼藉. 震悚. 琐屑. 大庭.广众 C.阻遏. 匍匐. 簌簌. 张惶.失措 D.制.裁 尴尬. 唏.嘘 锐不可当.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明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湖南电视台的“爸爸去哪儿”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读书是游历世界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大饱眼福....。 D.每当夜幕降临,望月湖小吃街便人声鼎沸....,那场面十分壮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当森林里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B.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三百来斤左右。

C.为了避免校运动会中不再发生安全事故,我校政教处及各班主任都加大了校园安全工作力度。

D.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代文学界一大盛事,是中华文化软实力走向世界的鲜明标志。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部小说集,记录了鲁迅先生的童年往事。 B.《芦花荡》是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白洋淀》。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维克多·雨果,他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

D.《陋室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6、下列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阁下访问寒舍,我深感荣幸。

B.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C.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立即研究落实。 D.请问您老人家今年多大了? 7、综合探究与运用(10分)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等。 材料二 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要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关于想念的说说__,爱笑的人哭了浪够的人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2)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2分) 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3)班级准备开展“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身为班级的一份子,相信你一定会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的任务。

如果你来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三项。(3分) 示例:与“莲”有关的知识竞赛。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4)举办与“莲”有关的知识竞赛是本次活动的项目之一,同学们积极查找、搜集资料为参加竞赛做准备。请问搜集资料的常见方式有哪些?请举出三种。(3分)

8、古诗文默写填空(8分)

(1)树树皆秋色, 。 (2) ,波撼岳阳城。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4)少壮不努力, 。

(5)登高望远,古人往往诗兴大发,壮志满怀。杜甫《望岳》中的“ , 。”就是这样。 (6)周敦颐《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远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语句是: , 。 9、名著阅读(5分)

(1)鲁迅的《朝花夕拾》共10篇文章,我们已经学习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你一定还读过其余的作品,比如: ; 。(2分)

(2)“受苦的命!”她笑了一声。“一天不拉车,身上就痒痒,是不是?你看老头子,人家玩了一辈子,到老了还开上车厂子。他也不拉车,也不卖力气,凭心路吃饭。也得学着点,拉一辈子车又算老几?咱们先玩几天再说,事情也不单忙在这几天上,奔什么命?这两天不打算跟你拌嘴,你可也别成心气我!” 老舍在《骆驼祥子》里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以上语言描写,说话的人叫做 ,体现了她 的性格特点,而她提到的“玩了一辈子,到老了还开上车厂子”的人是: 。(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4分)

(一)早寒江上有怀(8分)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0、首联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典型的事物: 、 点明季节,又以北风进行渲染,自然引出下文,我们把这种艺术手法称为:起兴。(2分)

11、颔联看似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却能体味到作者的炼造之妙,其中“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12、颈联两句的抒情方式各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二)(16分)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

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渔人甚异.之(觉得奇怪) B.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类) C.老人引.杨氏入山(拉,带领) D.迫.暮,与老人同出(逼迫) 14、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忘路之.远近;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B.不可取食于.人耳;生于.

忧患 C.杨氏谢而.从之;水落而.石出 D.以.耕以蚕;能以.径寸之木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2分)

(2)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2分)

16、请用斜划线“\”为下列句子断句。(只划一处)(2分)

老 人 引 杨 氏 入 山 之 大 穴。

17、这段文字所描写的农民生活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吗?你相信这段文字所写生活是真实的吗?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样一种生活?(6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与草化敌为友(16分)

陈立明

(1)草是庄稼的敌人,庄稼是父亲的心头肉。草跟父亲势不两立。

(2)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那些草明着是长在庄稼地里,暗里其实是长在父亲的心头,汲取父亲的血脉。

(3)父亲头顶烈日,一锄一锄把草锄掉,庄稼欢天喜地,而草则恨意浓浓,它们无处躲,没处藏,被父亲连根锄起。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A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4)父亲与草,草与父亲,势不两立。

(5)父亲老了,种不动地了,只好放下高高挽起的裤管,洗净双脚上沾染的泥土,跟随儿女进城。父亲进城,庄稼们挥泪告别,草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得意洋洋地说:到城里呆着去吧,再不要回来!

(6)进了城的父亲,起初有些坐卧不安。他对那些没人打理的土地,盈满了牵挂。父亲常情不自禁地唠叨,那些地没了娘老子,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草就疯了,多好的地,一年收多少粮食啊„„

(7)有次下班回家,吃惊地发现,阳台上多了几盆花。花是父亲倒了几趟车,去花市买的。父亲进城后,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走离小区太远。这座城市对于父亲来说,大到没有边际,所有的路和楼都是一个面孔,他怕迷路,走丢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8)每每这时候,父亲就会想念乡下的老家,在那里,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的每条血管一样,熟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B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 (9)父亲每天都会亲手打理那几盆花,就像对待上幼儿园小班的孙子一样,充满了爱怜和疼惜。但对于从花盆角落里悄悄冒出来的几株草,父亲一如当初对待大田里的草一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重重地摔进垃圾桶。

(10)父亲以照顾庄稼的细密的心思,照顾着盆里的花。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花没多久就枯萎凋敝了。花的骄矜,显然大大出乎父亲的预料,也让父亲有些失望,这更加勾起了父亲对皮实的庄稼的念想与回味。

(11)花枯萎了。父亲找来一些大蒜,把他们种花盆里,又到菜市场买来一些香葱种在里面。果然,这些蔬菜比那些花儿好侍弄多了,浇了一些水后,便葳葳蕤蕤地长起来。等到长大一些,就有些发黄了,显然是肥力不足,那些花草专用的混合物跟泥土相比,单薄了许多,让蒜和葱营养不良,枯黄瘦小。

(12)后来,父亲乘着回老家的机会,背了半袋子大田里的泥土过来。拔除了那些营养不良的蒜和葱,一盆一盆地装满泥土,摆在阳台上晒着。父亲是打算让泥土吸饱了阳光,然后种上蔬菜。父亲叫我帮着从网上买点黄心乌种子,我给忙忘记了,父亲可能以为我不想他在阳台上种菜,就没再提过。

(13)等我想起来,从网上买回来黄心乌种子时,几个花盆里细细密密地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草。父亲经常用淘米水浇灌那花盆里的土,我猜那是为了把土喂肥了,好种上黄心乌。可黄心乌还没种进去,那些草却在淘米水的滋养下先一步出生了,且长得极快,很快就把花盆铺满了,嫩嫩绿绿的,一派生机。

(14)我以为父亲会毫不留情地拔了那些草,种上黄心乌,不仅可以观赏,长大了还可以拔出来炒着吃,而且是没有污染的原生态蔬菜。然而过了很久,也没见父亲把那些黄

心乌种进花盆。

(15)那些草已经长得老高,有的都已经打苞要抽穗的样子。父亲有事没事就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祥和地打量着那些草。父亲温柔的目光已然没有了对草的“仇恨”,反而多了一份欣喜和眷恋。

(16)父亲与草和解了,面对面坐着,就像深交多年的老朋友,彼此都不说话,却没有半点疏离。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

(17)但不管怎样,化敌为友总是一件让人走向平和豁达的光明路径。那些生命力顽强的草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陪伴着孤寂的父亲,消融了高楼大厦的硬冷,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

(《人民日报》2014年04月30日)关于想念的说说__,爱笑的人哭了浪够的人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18、结合原文,理解文中第2段划线句子的含义。(2分)

19、联系上下文,赏析(3)、(4)两段中划线的句子。(6分)

A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向。关于想念的说说__,爱笑的人哭了浪够的人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20、标题《与草化敌为友》生动形象,意蕴深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的含义。(4分)

21、文章最后一段可不可以删掉?说说你的理由。(4分)

(二)雪天里的良心红薯(15分)

宋殿儒

(1)雪下得很大,北风像鞭子一样抽人的脸。可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个乡下大娘仍在街头摆起了红薯摊儿。看到大娘,我心里的气好像一下子就消了大半。甚至,看着她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样子,我心上反而游来一丝怜悯„„

(2)三天前,我的孙子闹着要吃乡下的红薯,结果我找遍了农贸市场,也没有见卖红薯的。

正在我失望想回家的当儿,一位乡下老大娘挑着一担红薯过来了。我是从小吃着红薯长大的,一眼就看到大娘的红薯是最地道的。在与大娘搭话的时候,说实在话,我脑子里想的可是生意人的斤秤问题。现在市场上缺斤短两的事儿见惯了,当然也不能不防着点儿。城里人,也不为短那几两东西,只害怕被欺骗后的心情袭人。因此,在和大娘问好价钱后,就开口问大娘的秤。 (3)“大娘的红薯很地道,可是大娘的秤杆子一定也会让人放心吧?”

(4)“你就放一百个心吧!俺可不是经常做生意的,俺是家里有了急事儿,等着用钱才„„” (5)“那我就放宽心了。”

(6)“你尽管放心买吧,俺是缺一赔十!”

就这样,大娘为我称了三斤红薯。当时我看着大娘称完,她还给我添了一小块儿。大娘在称红薯的时候,一直在微笑,我也对她笑着拿走了三斤红薯。

(7)可是回到家,不放心的妻子用家里的弹簧秤一称,不多不少短了三两。这种情况我开始是不信的,可是当我反复几次称过后,发现真的是短了三两。就这样,大娘的那些微笑,一下子在我心中变成了奸笑。我心里骂大娘竟也是个骗子!我埋怨这个世界咋就成了这个样子,简直是欺诈无处不在!人的德行都到哪里去了!

(8)当时,因为要出差,来不及回头去找大娘的事儿,不过这口气却一直窝在心底发酵着,我不能对大娘的行为就此了事。所以在第三天,我试着到街上去找那位大娘,没想到,她竟然还冒着大雪蹲在那个街角儿。当时我一看到大娘,虽说心里气焰有所消减,但我还是免不了张口就给大娘扔过去一个“缺德”!

(9)大娘见是我来,就赶紧起身抖抖身上的雪对我说:“你可算是来了!你可算是来了!” (10)但是心里还窝着火的我哪能听进去大娘的话,便一直对大娘铁青着脸,一派愤愤然。大娘 将一包红薯递给我说:“请你消消气,我是第一次做生意,不会弄秤。我说话算话,缺一两赔一斤,这是三斤红薯,全给你了,俺乡下人不能干那缺德事儿。”

(11)“你别假惺惺了吧,我也不是为少了那三两红薯而来,我是感到心里憋屈,上当的感觉你知道吗!”

(12)这时候,大娘身边的一个卖大枣的小伙子开口了。他上前对我说:“你别再骂大娘了,大娘是真的实诚人。你刚走她就发现了自己的秤订错了,每斤少了一两。可是大娘当时没找到你,又不知道你住在哪里,大娘为了赔你的三斤红薯,就一直在这儿等你回来„„为等你,大娘住院的老伴都没人送饭了„„”

(13)听了小伙子的话,大娘还一直对我说,“没什么,没什么,等你回来,给你红薯是我应该的,要不然,我这心里就难过去„„”

(14)那一天,我最终还是收下了大娘的红薯。面对乡下大娘的实在,我突然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耻。回来后,我和妻子领着儿子一家人到医院去一个病房一个病房地寻找大娘、看望大娘的老伴。我想用这点情义来弥补我的过错,顺便向大娘道个歉,再给她留下我们的心意钱。可是,我们再也没有见到那位大娘。医生说,那位老人知道家里没钱看病,硬闹着出了院„„ (15)这件事成了我一直以来积郁在心中的懊悔。我时常以为这个世界就那么冷漠了,其实,温暖往往就在我们的埋怨和骂声里深藏着。那位乡下大娘就是一个例证,因为是她的那腔真诚让

我重新感到了人生的温暖。

24、这位卖红薯的乡下大娘,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结尾说:“我时常以为这个世界就那么冷漠了,其实,温暖往往就在我们的埋怨和骂声里深藏着。”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6分)

四、写作(共60分) 25、《雪天里的良心红薯》让人品出多种滋味,请你在文中第(10)段,划横线的地方为这位卖红薯的乡下大娘补充一段神态和动作描写。(10分) 要求:

(1)与文章的情境相符;

(2)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3)字数不超过150字。

26、作文题:因为 ,我更 。 要求:

(1)先补充题目再写作。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3)不少于600字。

2014年城北中学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2分) 2、(2分) 3、(2分) 4、(2分) 5、(2分) 6、(2分) 7、综合探究与运用(10分)

(1)(2分) (2)(2分)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3)(3分)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4)(3分) 8、(8分)

(1) (2) (3) (4) (5)“ , 。” (6) , 。 9、(5分) (1)(2分) ; 。 (2)(3分) , ,

。 二、古诗文阅读(共24分) 10、(2分) 、 11、(2分) 12、(4分) (二)(16分) 13、(2分) 14、(2分)

15、(4分)(1)(2分)

(2)(2分)

16、(2分) 老 人 引 杨 氏 入 山 之 大 穴。

17、(6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1分)

18、(2分)19、(6分)

A 20、(4分) 21、(4分) (二)雪天里的良心红薯(15分) 22、(5分)

① ② ③ ④ ⑤

23、(4分) 24、(6分) 四、写作(共60分)

第四篇:《测试卷1》

寒假班结业测试卷(满分100分)

姓名:计分:

迷路 刘国芳

1我小时候迷过一次路。

2那天我一个人在外面玩。我走了很远,来到了一条河堤上。但再远,我也认识回家的路,因为这地方我来过,大人带我来过几次,我知道回家的路: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走到我住的新大街。

3这样熟的地方我当然不担心迷路。

4在河堤上我没再走,就在河堤上玩。差不多是夏天了,美丽的蝴蝶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又飞往很美的地方,也有的蝴蝶不再飞往远处了,停下来。蝴蝶停下来的地方更美——那是美丽的花丛。与蝴蝶一起飞来的还有蜻蜓,它们飞在很高的天空,把天空装点得多彩多姿。这是一个很美的夏天,花红草绿,蝴蝶起舞,蜻蜓翩跹。 5一个老人,在我玩着时走了来。近了,老人说:6我看着老人,点点头,说:“知道,往这边走,过了一座桥后往„„”我应该告诉老人往左拐,但话要说出口时,我忽然想骗骗老人——我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往人水缸里撒过尿,塞过人家的烟囱——这次,我骗起老人来,说:“过了一座桥后往右拐。”老人丝毫没有怀疑,老人谢过我,蹒跚着走去。

7我在老人走远后笑起来,老人按我指点的方向走,一定会迷路

我在堤上玩了一阵,也要回家了。回家的路我认得: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回到家里。

8我按上面的想法往回走。

9很快我走到桥边了,又很快,我过了桥。桥那边两条路,往左拐就是回家的路,很快,我走上了这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了一阵,我居然看见了老人,她慢慢吞吞地走在我的前面。见到老人,我立刻明白我走错了,我告诉过老人让她过了桥往右拐,这是骗她的,现在,我看见了老人,说明我跟老人走在同一个方向。

11我不能跟着老人走。我转身往回走,走回到桥边时,我拐进了另一条路。

但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我也没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而且越走越陌生,我不知道我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新大街在哪里。 12我迷路了。关于想念的说说__,爱笑的人哭了浪够的人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13我后来嘤嘤地哭起来,我要回家,但不知道家在哪里。一个大人,过来问我哭什么?我告诉大人,说我迷路了。大人让我别哭,然后慢慢诱导我,问我住在哪里。我还记得我住在新大街,我告诉了大人。大人听了,笑起来,大人说你走反了方向。说着大人牵着我,带我回家。 14我回到家后又看见那个老人了,妈妈说那是我外婆。外婆也认出了我,她说你指给我的路是错的,你不认识路,你怎么能不迷路呢?我说外婆你怎么知道我指错了路。外婆说我过了桥又问了别人,人家告诉我往左边走。 15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

19.读完小说,请补充完整情节的概括,每项不超过十个字。(8分) 开篇:“我”在河堤上玩

发展:

高潮:

结局:外婆说明原因,“我”明白自己为什么迷路。

20.小说的标题“迷路”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分析。(8分)

2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小说通过我小时候的小故事,以小见大,揭示了出于自私和玩弄等不够阳光、健康的欲念害人,最终也会害己的道理。

B.本文主要通过对比的手法,如开头写我坚信自己认识回家的路,与后来我却迷了路形成对比等,使原本简单的故事情节显得跌宕起伏。

C.文中划线句子中的笑,反映了“我”自私自利、品质败坏。

D.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22小作文(20分)

关于想念的说说__,爱笑的人哭了浪够的人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请在《迷路》第五自然段横线处作一个关于老人外貌描写和景物片段描写

母亲的风景朱成玉

①母亲的糖尿病越来越严重,导致她的视力迅速下降,多方医治都无济于事。看到我们愁容满面,母亲安慰大家:“就算看不见东西了也没啥,不耽误吃不耽误喝,没啥不好。”

②为了让她在失明前看看更多美丽的风景,我请了长假陪母亲去旅游。母亲自然是欣喜万分,却忍不住担心:“你这怎么说请假就请了呢,快和妈说说,是不是工作不顺心了?” ③“再忙也没有陪妈妈重要。”从小就嘴甜的我总能哄她高兴。

④我们大包小裹地上路了,因为母亲眼神不好,照顾起来十分不便。母亲看我忙里忙外的,很是内疚,在车上尽量不喝水,因为怕上厕所。

⑤母亲每到一地,都如饥似渴地睁大已经有些模糊的眼睛使劲地看着,有一种努力要把整个世界都看进眼里的架势。我则不停地为她拍照,母亲在每一个镜头里都笑靥如花。 ⑥那一刻,我感觉母亲年轻了许多,脸颊上仿佛镀着少女的红晕。 ⑦每次回到旅店,母亲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把当天看到的风景在脑海里过一遍 。 ⑧“知足了,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好的风景。”她喃喃地说。

⑨母亲多容易满足啊,我心生内疚,平日里总是很少陪母亲。而现在,母亲的眼睛累了,就要关紧这扇窗户了。

⑩路走多了,母亲累了。听着我的下一步计划,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这样的奔波实在让母亲有些吃不消。我暗自思忖:这就好比是强行往母亲的脑海里塞一些回忆的碎片,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⑪ 我也累了,进入梦乡。梦见了小时候,手握着风车,和母亲一起在田野里飞奔。母亲把我高高地托起,转着圈儿。阳光被卷进风车里,像棉花糖,温暖甜蜜得让人晕眩„„朦胧中感觉到一双手被暖暖地握着。是母亲,安静地坐在我的床边。我把眼睛眯个小缝儿,看见母亲使劲地大睁着眼睛,定定地看我,仿佛要把我整个地印进心里去。想起儿时,母亲也是习惯这样看我的啊。临睡前,母亲总是到我床边来,总是要认真地看我一会儿,直到我睡着,在梦的波浪里卷起幸福的鼾声。

⑫我忍着不让母亲知道我醒来,我喜欢被她的手握着。这双沟壑丛生、粗糙干硬的手,牵引的却是我柔暖光滑的一生!

⑬第二天游览时,我问母亲今天的风景好不好。母亲说:“儿啊,就算妈看遍了天底下的风景,也不如看你啊!只要有你在,哪里都是好风景。”

⑭ 是啊,这就是母亲,她看到的哪是什么风景,她看到的全是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母亲,她就算摸索在黑暗的谷底,也会有力地握着孩子的手。这就是母亲,如果我觉得寒冷,她宁可敲碎自己的骨头,为我燃起一堆大火,为我取暖。

⑮我知道,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已深深地烙印在母亲的生命里,即便母亲失明了,儿女们也是她时时可以见到的风景。

⑯ 原来,母亲的记忆从来不需要填充,因为孩子早已将那里占得满满,不留一丝缝隙。(有删改)

21.写出文中“风景”的两层含义。(7分)

22.通读全文,说说母亲对我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写出三点即可)(5分)

23.品读鉴赏(8分)

(1)评点是一种个性化鉴赏的阅读方式。请你从⑫段划线处,结合文章进行评点。(提示:可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任选角度)(4分)

(2)第⑧段母亲说:“知足了,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好的风景”,而第 段却说:“就算妈看遍了天底下的风景,也不如看你啊!”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结合选文及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4分)

24.小作文:

请在《母亲的风景》第7段横线处作一个关于母亲动作和心理的描写片段。(20分)

老师!老师!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的阳光里,我回家奔赴我三叔的喜丧事,也去赴我大伯三周年的庄重纪念。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纠缠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与清寂。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忆旧的伤感和喜悦

③这个世界,对于有的人荒冷到寸草不生;对于有的人,却是繁华热闹到天热地烫,每一说话行走,都会有草木开花,果实飘香。然对于我的老师张梦庚,却是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老师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来自日本的刀光枪影,经历了国共拉锯征战的炮火硝烟,之后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这样的命运,大凡中国人都可想见其经历与结果的曲折变形,荒冷怪异。可是好在,他终归识字,厚有文化,国家的乡村,也最为洞明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名姓和粗通算术计量,也原是生活的一部分。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一43个春秋的草木枯荣,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样的感想与感慨,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近乎流水在干涸沙地的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可谓流着,可终归却是无法挣脱干涸与强大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者成家,立业者立业,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那些学生们,过着回顾和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怕早已忘却的过往。

yán

⑥还记得,初一时节,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那年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一日上语文课时,我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生同学,都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而然,教室里那一天是空落落,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半天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果,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忙,又有什么错?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着同学们逃课正合了校规宪法,适合了人情事律,反让老师一时在讲台上呒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与拙倔,也许正是自己今天把写作中那种敢于生搬硬套,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创作法的开始。可是,在这次见着老师时,面对耄耋(mào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个人的三条河》,有删改)

13.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作用。(4分) ⑪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

⑫也许正是自己今天把写作中那种敢于生搬硬套,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创作法的开始。

14.请分析开头第一项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15.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6.张梦庚老师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6分)

第五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月考试卷(一)》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月考试卷(一)

命题:江西万载三中 郭春根 13979572181 时间:2011年7月

说明:本试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适用于第一、五单元测试。

一、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18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妖娆(ráo) 腆着(diǎn) 禀请(bǐnɡ) 田圃(pǔ) ....

B.折腰(zhé) 稍逊(xùn) 征怔(zhēnɡ) 寂莫(mò) ....

C.风骚(sāo) 惑乱(huò) 相公(xiànɡ) 腻烦(nì) ....

D.沉吟(yín) 留滞(zhì) 襁褓(qiánɡ) 商酌(zhuï)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在采访中,她温声细语地说:“环保可以让我们更贴近自然,更美丽,幸福。” ....

B.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在必答题环节中,选手们对主持人的提问对答如流。 ....

C.张松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的速读本领已经让恃才放旷的杨修佩服得五体投地。 ....

D.中国医药城在美国人杰地灵,正成为美国医药科学家、企业家和金融家追逐的梦想。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一般来说,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是能够体会到这种诗意人生与精神自由的。

B.是否多听多说多读多写,这是全面提高自己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C.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就能在困难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D.在这一突如其来的命运变化这时,引出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①正如托尔斯泰所说:跟鹰在一起,不是鹰你也学会了飞翔;跟鸡在一起,是鹰你也飞不起来。 ②他把一只家鹅雏放进天鹅群,又把一只天鹅雏放进家鹅群。

③由此可见,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何等重要。

④法国科学家汉克森做过一个实验:用人工方法同时孵化出一群家鹅和一群天鹅。

⑤让它们在一起生活半年后,出现了令人惊奇的结果:天鹅群里的家鹅虽不能翱翔蓝天,但可以轻松地

飞行几百米,而与家鹅从小长大的天鹅却连飞离地面都十分吃力。

A.②⑤①③④ B.④②⑤③① C.④②⑤①③ D.①④②⑤③

5.下面句子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变化的是( )。(2分)

A.原句: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

改句: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都不需要星星,不会在夜里凝望。

B.原句:我以前也没看见过老白鸽领着儿女飞上蓝天。

改句:老白鸽领着儿女飞上蓝天我以前没看见过。

C.原句:我给他们的是三行在新诗中流传极广的名句。

改句:我把在新诗中流传极广的三行名句给了他们。

D.原句:在风雪弥漫的北国,一位伟人,登高望远,诗兴勃发。

改句:一位伟人,在风雪弥漫的北国,登高望远,诗兴勃发。

6.为下面这则图片新闻拟写的一句话消息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关于想念的说说__,爱笑的人哭了浪够的人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大窑湾边检站官兵进行擒敌训练。入夏以来,大连大窑湾边检站开展“夏季比武大

练兵”活动,官兵们顶着酷暑进行擒敌、对抗、倒功、障碍赛、5公里越野等课目的训练,

以此磨砺官兵的意志。

A.大窑湾边检站官兵进行擒敌训练。

B.酷暑砺精兵。

C.大窑湾边检站开展“夏季比武大练兵”活动,磨砺官兵意志。

D.官兵们顶着酷暑进行课目训练。

7.班级开展“金钱,我们共同的话题”综合性实践活动,相信你能顺利完成下面任务。(6分)

(1)读下面连续的几幅图,说说你发现的信息。(2分)

(2)魏宇挖空心思想从妈妈那里拿到足够多的钱,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吃早餐的时候,递给了妈妈一张账单。上面写着:妈妈欠魏宇的钱,扫地3元,拣菜3元,洗茶壶3元,搬子凳3元,共计12元。第二天,妈妈也递给了魏宇一张账单,上面写着:魏宇欠妈妈的钱,抚养费0元,教育费0元,一日三餐、零食费0元,日常穿戴费0元,生病时医药费0元,平时生活照顾费0元„„共0元。

如果你是魏宇同学,看到妈妈的账单,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会对妈妈说些什么?(2分)

(3)有同学说:“我现在要好好读书,长大后,要赚更多的钱,住别墅,坐宝马,阔气着呢!”你怎样看待这个同学的观点?(2分)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古诗文积累。(8分)

8.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1)力尽不知热,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3)天街小雨润如酥, ___________________。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4)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浅显而情意感人的文字,表达了对朋友的那份真挚的感情。

(6)奉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献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一种真诚付出的人生追求。(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句子回答)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9~10题。(4分)

①野望

杜甫

②③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④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⑤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⑦⑧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野望〕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当时吐蕃作乱四川边境,作者身居草堂。②〔西山〕在成都西,主峰终年积雪。三城:指松、维、保三州。戍:防守。③〔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④〔风尘〕喻战乱。诸弟:杜甫有四弟,杜颖、杜观、杜丰流落在河南、山东一带,惟杜占相随入蜀。⑤〔迟暮〕指年老,此时杜甫五十岁,且身体多病。⑥〔涓埃〕滴水尘埃,喻微薄之意。⑦〔极目〕纵目远望。⑧〔人事〕世事。

9.请找出照应诗题“野望”,表达作者心中怅惘的句子。(2分)

10.这首诗由景入题、句句言情,那么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智破盗窃案

①②③④⑤⑥陈述古密直知建州蒲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为盗者。述古乃绐之曰:“某神有一钟,能

⑦⑧辨盗,至灵。”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

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 .

祭讫,以帷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令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惟一囚无墨。.

讯之,遂承为盗。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

【注释】〔陈述古〕即陈襄,宋神宗时任侍御史。②〔密直〕官名。③〔知〕担任某种官职。④〔的(dí)〕的确,确实。⑤〔绐(dài)〕欺哄。⑥〔神〕指神庙。⑦〔后阁〕官署后的楼阁。⑧〔祠〕祭祀。

1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分)

使人迎置后阁祠之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3分)

(1)至灵( ) (2)述古自率同职( ) (3)惟一囚无墨( ) ...

13.用自己的话说说“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的意思。(2分)

14.陈述古破案关键做法是什么?(2分)

15.你是怎样看待陈述古破此案的?(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7分)

回家

邓湘子

沿着山路走,这是我回家的方式。那条山路对我至关重要。它宁静如母亲手中游动的那缕针线,与它同行的溪流,从不疲惫地跳跃着。我还没有见过比它更好的溪流。

走在山路上,会有许多过去的故事在心头重现。

很多回,我走在山路上,远远地望见村边几棵高大的楠木树耸起绿云一样的树冠,疲惫的双腿便得了鼓舞一样加快了步伐。碰到的人都熟悉,看到的屋子和庄稼都是记忆里的模样。走到村头,有人告诉我说,你娘在对门坡上的畦里锄菜。仿佛我不曾离别过,他们一语就点明了我迫切要知道的心事。

隔一道小溪,对面坡上有自家的一块菜地。我抬头仰望到了树影里母亲挥锄的身影,来不及回屋放下包,就涉过山溪。我很快听见了锄头挖地的声响和节奏。我像上坡的兔子一样敏捷,脚步很有弹性地爬上坡去,走近在菜畦里劳作的母亲。

母亲很高兴,三下五除二地料理完活,便带我回家。我把母亲的锄头扛在肩上,跟在母亲身后走。 从14岁离家到山外读高中,回家的情节便不断地重复着。

学校离家有八十里之遥。到校第一天,我新奇兴奋了一阵,可是黄昏到来时,莫名的孤寂感压迫着我,我像一头走失在山野的牛犊,暮色四合里找不到它的母亲,仓皇不安。暮色里是回家的时刻,想起母亲会在挂着蛛网的屋檐下张望,我的心情沉重而酸楚。临睡时,相邻的床头传出嘤嘤低泣,我再也抑制不住,眼泪便涌了出来。当时没想到,在想家的眼泪里自己从此注定了要做一个浪迹在母亲挂念中的游子。

很多回,我和村里唯一的伙伴步行八十里回家。我们上完上午课才出发,往往走到半夜。我们疲惫而又兴奋地在一片寂静里敲响自家的木门。“姆妈,我回来了!”深深的夜色里我们大声呼叫。

门吱地开了,母亲披着衣服,端着油灯,又惊又喜,然后慌忙燃起柴火。家里的火塘真是温暖。 家是和母亲连在一起的,母亲在家,家才成为家。

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有一年夏天,母亲生了病,贫血,浮肿,到山外一家医院治病去了。姐姐带着我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haoci47894/

推荐访问:想念而哭的说说 说说关于爱笑的人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