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新闻

来源:记者节 时间:2017-01-29 10:27:1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记者节】

关于学习的新闻【一】:新闻学习感悟

“直升飞机”和“研究自己”

——一个新闻传播学硕士的学习感悟

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陈国权

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中国记者杂志社编辑

地址:地址:成都青羊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邮编:610072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从学校毕业,踏上了工作岗位。回顾这三年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既充实又愉快。有两点学习方法感受很深:要像直升飞机一样地学习;要研究自己。这两个方法不仅仅是学习的方法,也是发展自我的方法。 像直升飞机一样学习

记得2002年9月刚入学时,导师在迎新会上对我们说:“研究生学习必须像一架直升机,在高空(理论) 与低空(实务)之间频频升降。”当时,对这句话我没有细细琢磨,只是觉得这个比喻挺有意思;到现在,才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因为,新闻学不同于工程技术,可以毕生专注一点,不及其余。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是地球村,乃至浩瀚宇宙,因而必须时不时像直升飞机一样升上理论的高空,才能看得更远、更广,把握宏观与全局;另一方面,新闻学又不同于哲学或艺术,必须时不时下到低空,把握微观与细节,从实务界吸取营养,验证理论。只有“理论高空”容易脱离实际,而只盘旋于“实务低空”,也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开始,我们升上了“理论的高空”,系统地学习本学科的几个主要领域的经典与前沿著作。根据本学科的六个基本领域: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理论传播学、应用传播学、边缘传播学,导师共开列了一百多本书目,要求我们在研一结束时基本读完,还必须对某些经典著作写出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再拿到课堂上同学互相讨论,导师作评点。斯蒂文·小约翰的《传播理论》读得就很费劲,读了几次都不想读下去,但由于要在课堂上和同学讨论,怕出丑,不得不硬着头皮读下去。当时觉得读得挺辛苦的,而且短时间又难见效果,对导师的苦心不理解。到了后来研究相关问题,能得心应手地应用这些理论时,才意识到经典著作的重要性:把学科几大部分,或主要领域的经典与前沿著作都读过一遍,就能在较短时间内使胸中有一幅“学科地图”,有了“地图”,想走到哪里去,想研究什么就很方便,很轻松。 经典显出高度,前沿看出新进展。读了经典还要读前沿著作,其中不光包括前沿的论著,还有各类新闻传播学术期刊,包括《中国记者》、《新闻记者》、《新闻与传播研究》等。经常性地阅读期刊,才能知道现在关于某方面的研究已经走到哪里了,某一时期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是什么。很多期刊的内容都非常广泛,既有实务界的新动向,又有理论界的新突破,经常读期刊,“直升飞机”就飞得高,眼界开阔。

为了验证我们所学的理论,还应该很快地下到“低空”,以实践来检验我们在“高空”中所学到的理论。

我所就读的四川省社科院新闻研究所自1998年起就与当地的《华西都市报》建立了合作关系,组织研究生为《华西都市报》撰写报评,《华西都市报》为研究生提供稿费。报评就是针对当天《华西都市报》版面上的某篇稿件、某种编辑方式、某个策划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评价,或与同城的其他报纸作对比评价,或对一段时期的策划报道进行总结,或对未来几天的报道进行谋划。报评由老师指导,除了平时的交流外,还定期集中评讲讨论,指出报评中的明显进步和突出问题。

很有意思的是,在看报纸构思报评时,会不由自主地从报纸版面中想到刚刚从经典或前沿著作中获得的新闻学理论,从“低空”升上了“高空”;往往一篇报评就是由一个新闻理论来展开,然后以这个新闻理论为主框架来进行媒介批评,又从“高空”降到了“低空”。有时候,甚至在写报评时,会思考出某个“新”的新闻理论。

记得有一次,在写报评时我注意到成都某报在一段时期负面新闻特别多,于是就思考:“虽然报纸上成天都是打砸抢的负面新闻,但我却不会感觉这个世界不安全,因为虽然我从报纸上得到对外界世界的感知,但我会依靠我的生活经验来验证它。”当时觉得很高兴,自以为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新闻理论,赶紧把我的这个思考告诉导师,导师笑了,给了我一本李普曼的《舆论学》,说这个问题李普曼已经说过了,媒介创造了“拟态环境”、人们依靠生活经验来修正它。我听到后很是沮丧,但事后却又感欣慰,毕竟能在实践中自己发现理论问题;当然也说明自己“升空”不够,还要多多读书。 在读经典、看前沿和写报评之间经常性地上下升降,以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来深化理论。在不断的升降中,可以验证所学到的经典新闻理论,或者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看法;它使我们在“低空”中迅速熟悉新闻实务,了解报业运作的模式;写报评的“低空”实践训练了我们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从看似平常的版面上找出问题所在,并把它

分析总结出来。

为了使“直升飞机”落得再“低”一些,更靠近新闻实践,导师还要求我们参加媒体第一线的实践,以“超低空”的实战来验证理论。在研一结束后的暑假,我到了《华西都市报》的总编室考评组,在考评组里,就不光要对当天的稿件和版面进行对比定性评价,还要做量化的评价,给稿件打分、为版面评等级。更为重要的是,在总编室考评组这个部门,我还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报业经营与管理的实际运转模式,并有机会接触到重大策划的出台过程,重大经营措施的推出程序;使我能将升到高空中习得的关于媒体经营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对应,研究出有意义的成果出来。 研究生必须研究自己

人天生就是这样或那样的人,干一些事比较擅长,干另一些事又非常笨拙。而一个人的成就,只能建筑在特长上,不可能建筑在弱点,哪怕是已经改正的弱点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反省反思,看自己在哪些地方比较擅长,哪些地方又非常笨拙。对前者需要强化,从“入流”向“一流”冲刺;对后者只要从“非常笨拙”争取做到“马马虎虎”也就可以了。所以要早点将自己研究透,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将它充分发挥出来。

发现长处不能靠闭门苦想,要通过实践检验并实施反馈分析。入学时,老师们让我们赶紧给自己定位,也就是根据自己的擅长和兴趣来确定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大部分同学在第一年都没有定下来,不是因为偷懒,而是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定。后来,在几次读书笔记的讨论中,导师发现了我的长处:善于逆向思维。他不止一次地提醒我,让我注意这个长处;第二年,我参加了媒体实践,对新闻研究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再根据导师的提醒,才确定下来,研究媒体竞争。 运用反馈分析,在相当短———大约也就一两年的时间内,就可以明白,在哪些地方———报刊研究、广电研究、网络研究,还是新闻实务、传播理论、管理经营……自己比较擅长。对于自己的不擅长的方面不能过于在意,否则就陷入了泥潭。在学习和工作中,刚开始某些书读不进、写文章不能发表、做事做不好,遭受了一些挫折;于是大家能很快地清楚自己的弱点。不少人就在这儿误入歧途,努力改进弱点累得汗流浃背也无济于事。这彻底错了!必须首先从“自知之明”的角度衡量自己的短长,尤其是知己所“长”。

发现长处不能靠闭门苦想,而要注意从意外成功中发现自己的擅长。因为除去少数纯粹的偶然,再三的意外成功,就是必然了,它往往意味着自己能够比较容易地干好某些事。而在另一些地方,我们也会发现自己非常笨拙。在2003年初非典时,我写了一篇关于流言传播的论文,也是我写的第一篇论文,写得很辛苦,但遗憾的是没有被发表。失败的打击持续了差不多一年,直到年底我又写了一篇关于异地办报的论文,这是一篇实务论文,很快就发表了。由于当时《新京报》刚创刊,“异地办报”研究开始“热”起来,这篇文章还产生了一定影响,被多次转载。

至此,我面临一个选择,或者强化后者,主要研究新闻实务,媒体竞争实务,从“入流”向“一流”冲刺;或者改进前者,研究抽象理论,从“非常笨拙”争取做到“马马虎虎”。当然,两条道路都不轻松!选择任何一种,都需要付出巨大甚至是毕生的努力。唯一的区别在于:成长空间如何,自己的心情好不好?我选择了后者,写得开心,学得也很开心! 人与人不同,重思辨还是重实证;善交际还是喜沉思;苦吟成文还是一挥而就;急性子还是慢性子……这些个性习惯,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关键是,本性难移,它很难通过培训来改变。学习不能勉强自己,逆个性行事自讨苦吃。学习者必须自问:我的个性习惯特别适合于研究新闻的哪些环节或方面。不必费神思考,“为什么别人觉得很轻松,而我却„一句三年得‟”;而应该多想想,“为什么别人觉得困难的地方,我却轻而易举”。必须从对“轻而易举”的思考中找到自己的长处。

人不可能“事事争创一流”,那是“自虐”更是“自误”!它忽视了人的有限性也忽视了人的卓越性,任何人都只“可能”在某个狭小方面达到一流。找到适合自己的狭小方面,也就是自己的长处,集中火力突破一点。

“在盲人之国,有一只眼的人就是国王”,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长处“领土”上的“国王”。

关于学习的新闻【二】:新闻学习基础

一、中文“新闻”概念含义的辨析(既与能指所指的辨析)

1、能指:

新闻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内涵不同。新闻一词的内涵包括:

新闻写作的体裁-消息。

各种新闻报道或者各种新闻写作体裁的总称。

特指通讯社或通讯社的新闻稿。

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总称。

新闻事业或行业或战线。

新闻活动。

新闻学。

泛指各种宣传活动。

等同于舆论。

同时指上述的某几种。

2、中文“新闻”概念含义的辨析

在一个地方发生了一件新闻(),一个新闻单位的记者(),到现场进行了新闻采访(),写了一篇新闻(),发表在报纸的新闻版(),这篇新闻在中国记者协会组织的新闻作品比赛中(),经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教授和专家的评选,荣获全国新闻奖()。

二、新闻价值

1、时新性(刚发生,新鲜、非习惯性事实)。

2、重要性(对于许多人在利益和兴趣方面息息相关)。

3、接近性(地理、利益、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带来的心理距离)。

4、显著性(在名人身上,名地区发生的事实);趣味性(人情味和有生活情趣的事实)。

5、异常性(打破惯例发生的事实)。

三、事实本身的丰富纷繁复杂与报道不可避免地简约性

事实本身是丰富纷繁复杂的,有闻必录、无言不详,对新闻虚构的风气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不分主次不分本质和现象把一大堆各不相属的现实加以罗列以示其客观性事实上不仅新闻报道体裁不可取,也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报道不可避免地会有简约性,只有简约性才能做到全面真实地反映现实,才是新闻的真实性。

四、新闻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是事实(或随着事实)发展的真实,真实性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事实发展完结,报道的真实性也才能全部展现出来,事实进展到什么程度,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才可能到达什么程度。马克思的“有机的报刊运动”指的既是这个东西。新闻真实性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主观化或价值化的真实”。它不仅受到报道者信念的影响,也受到国家新闻政策、法律、媒介所有者、受众文化素质、所处文化传统的影响。

1、事实报道的真实:对报道的事件、人物、思想观点,在语言和细节上都要准确,事实可靠,事件发生的原因,对事件的解释,也必须以事实为准绳,引文、数字、资料要引之有据,不能合理想象;

2、从认识论看新闻的真实性报道事实是一种简约、割断、扬弃、抽象,因而这种与事实有一定的差距,因而要求思维相对抽象的真实性,6W

关于学习的新闻。

3、从价值观看新闻的真实性,它是主观化价值化的真实不仅受到报道者的影响也受到国家新闻政策、法律、媒介所有者、受众文化素质、所处文化传统的影响。

五、客观性原则与报道者立场

客观性作为新闻工作的原则,是在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被新闻工作实践证明它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对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有效,因而成为一种行业的工作方式或形式。它体现一种新闻观点,一种报道态度,影响着记者编辑在选材、写作(制作)、编选稿(镜头)时的思考角度。在不涉及观点的新闻中,可以做到“纯客观”,在涉及观点的新闻中,可以做到形式上的“纯客观”,但不存在内在的“纯客观”这是由于:

1、记者在报道事实之前,要通过被记者在传统文化中习得的知识和观念作为认识中介规定好了;

2、不少事实本身体现着一定的立场,因为他们是在一定历史和环境下产生的,是自然、社会的产物,是人类活动中塑造的东西;

3、人对事实的感觉和知觉具有相对性,每一个人不会完全相同,还会随着时间和事实的变化而变化;

4、纯粹报道各种事实,能够在总体上获得了一种对受众的支配权,造成实际上的不客观。

六、新闻中的商品交换

1、商品交换的三原则是

交换的是劳动产品、交换者地位平等、等价交换。

2、新闻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三种情况

新闻写作(制作)者—媒体

媒体—广告商

报刊或节目—受众。

3、新闻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相互关系

新闻写作(制作)者—媒体(新闻写作(制作)者出让新闻稿,媒体以稿费或工资的形式支付新闻稿的生产费用)。

媒体—广告商(出让版面,收取费用,媒介将发行量或收听收视率卖给了广告商,广告商根据发行量或收听收视率支付广告费)。

媒体—受众(组织成报纸或节目版块以较低的费用出售给受众,受众根据新闻整体或节目版块的质量、与他们的接近程度,决定购买与否。)

4、为什么所谓“有偿新闻”行为是违背商品交换原则的

商品交换的三原则是:交换的是劳动产品、交换者地位平等、等价交换。有偿新闻是一种不平等的商品交换。交换的不是劳动产品,而是国家的权利;交换者地位不平等,交换的是权利不是商品;不是等价交换,出售的国家的权利,低于国家的成本。

5、有偿新闻的实质

有偿新闻的实质是钱权交易,违反市场经济下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七、瓦耶纳的媒介职能观点

1、主要的报道职能。

2、随意的辩论职能(表达观点)。

3随带的娱乐职能。

八、西方广播电视公营体制的特点。

广播电视台不属于个人所有,但也不属于国家所有,而是属于社会,由政府或议会拨一些款,社会上筹集一些款,主要靠收听收视费和公司本身的其他赢利维持,不限制播广告,政府或议会对于他们有一定的监督权或任命主要负责人的权利,但不得干预具体的工作才,其工作由各种社会人士和部分政府委派人士组成的董事会负责。

九、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和密尔(穆勒)《论自由》的中心思想

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的中心思想:

言论、出版自由(自由地认识、抒发己见,根据良心自由地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密尔(穆勒)《论自由》的中心思想:

言论自由的本质是给予少数人发表言论的自由。

十、马克思关于报纸是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观点(历史背景和意义)

1、论述

1861-1863年,马克思连续写作,完成了长达23个笔记本、1472页的一组经济学手稿。在笔记本XV(大约写于1862年)中,他开始把报纸与面包、肉、啤酒、牛奶并列为“工人每天消费的产品”。接着,在笔记本XXI(写于1863年5月)中,第一次明确地将报纸列入英国城市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他写道:“工人生存的条件,以及工人所挣的货币的价值量,当然会强制工人把货币花在十分有限的生活资料范围内。但是在这里可能存在一些变化,例如,报纸就包括在英国城市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之内。”

2、马克思关于报纸是工人必要生活资料观点的历史背景

工人货币工资制、工作日的缩短、国民教育的普及、知识税的废除。货币工资制使工人在货币使用方面,有较大的个人自由,工作日的缩短,相对增加了工人的自由时间,给国民教育提供了条件,便士报随着知识税的废除而普及,恰与普及国民教育相适应。这样报纸成为工人甚生活资料便水道渠了。

3、马克思关于报纸是工人必要生活资料观点的意义

精神交往在现代条件下对于工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说明随着全世界文明程度的推进,人类必要生活中精神产品的比重将不断扩大的趋势。

十一、列宁提出新闻党性原则的背景,党性原则的四个要点

1、列宁提出新闻党性原则的背景

1903年党内出现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以后,列宁强调要克服小组织观念而树立党性观念,1905年11月发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较详尽地论证了党报的党性问题。

2、党性原则的四个要点

(1)党的报刊是党的工作的一部分,是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是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2)党的报刊应当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服从相应的地方的或中央的党组织领导。

(3)党中央的报刊应当成为全党的思想中心。

(4)党的报刊必须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

十二、毛泽东关于“报纸的力量和作用......”;刘少奇关于报纸桥梁作用的思想,以及“八字方针”

1、毛泽东关于“报纸的力量和作用......”的论述

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时提出通过报刊指导工作的思想: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够使党的纲领路线,工作方针,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2、刘少奇关于报纸桥梁作用的思想

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说:我们党要通过千万条线索和群众联系起来,......千座桥,万条线,主要的一个就是报纸。又说:党是依靠你们的。......中央就是依靠你们这个工具,联系群众,指导人民,指导各地党和政府的工作的。......人民依靠你们把他们的呼声、要求、困难、经验以至我们工作中的错误反映上来,变成新闻、通讯,反映给各地党委,反映给中央,这就把党和群众联系起来了。

3、“八字方针”

1956年5月28日,刘少奇就新华社工作发表讲话时提出“客观、真实、公正、全面”的八字方针 十三、邓小平关于“报纸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的中心”的思想

邓小平在1980年1月中央工作会议上说: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当社会出现思想问题时,他说:我们的工作要跟上,包括我们的舆论工具也要跟上。

十四、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改版时提出的四个要点;人民日报1956年改版时提出的三个要点

1、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改版时提出的四个要点:

党性

群众性

战斗性

组织性

2、人民日报1956年改版时提出的三个要点:

扩大报道范围

开展自由讨论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ieri620938/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