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一成语

来源:建队日 时间:2018-10-10 18:01:2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建队日】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一成语(共10篇)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一成语(一)

谁知道这些成语的意思啊.孟子里的.
君子远庖厨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君子远庖厨: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指:君子应该远离杀生做饭的地方.
除字面意思外,还有一种意思:在庖厨里忙活的人不应该是君子.因为厨师大多是屠夫,要杀鸡杀鸭的,不是文明人应该做的.君子应该衣冠楚楚,面含情眼含笑,手里拿的是书,嘴里说的是四书五经,不是屠夫那样粗衣油垢,眼有凶光,手里拿着刀子,嘴里念叨着这只肥那只胖.
于是,君子是文明人,屠夫是粗俗人,文明与粗俗就这样很简单的区分了出来.人们向往文明人,对粗俗者不屑一顾.并由此让那么多不文明的人,也会找件美丽的衣服,把自己打扮成楚楚动人样,装个文明人.
所以,远庖厨者定是君子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与天下人同乐,与天下人同忧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婚姻应该听从父母的命令,媒人的提亲纳聘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一成语(二)

成语(什么的之言)

【变色之言】使脸色改变的话.多指为争论是非曲直而冲动发怒时说的话.
【不言之言】意在言外的话.
【刍荛之言】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顿腹之言】犹言肺腑之言.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风尘之言】风尘:污浊.指谗言.
【肺腑之言】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妁:婚姻介绍者.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
【肤受之言】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负薪之言】负薪:背柴草,旧指地位低微的人.地位低微的人说的话.
【过耳之言】听来的传言不值得认真对待.
【荒唐之言】指荒诞无稽的言论.
【解构之言】解构:附会,捏造.指牵强附会或胡乱捏造的话.
【金石之言】象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金玉之言】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狂瞽之言】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言论.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亦作“狂瞽之说”.
【盲瞽之言】盲瞽:眼睛瞎,比喻不明事理.指见识短浅或没有分寸的话.常用作自谦语.
【媒妁之言】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两可之言】两可:可彼可此,态度暧昧.不肯明确表示自己态度的言论和意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一成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一成语(三)

中国人的传统择偶方式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海词翻译:dictates of parents and words of matchmakers
有道翻译:The lives of parents,their arranged
百度翻译:arrange a match by parents’ order and on the matchmaker’s word ;
更同意百度版!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一成语(四)

我国封建社会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因

婚姻家庭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婚姻家庭制度和婚姻家庭形式.中国古代这种婚姻家庭制度是当时社会性质的体现,并与当时社会形态相适应.
《礼记·昏义》:婚姻的目的是 “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缔结婚姻一方面是为了外部关系,即“合二姓之好”,也就是通过婚姻这一纽带将两个宗族连接起来,结成一种亲属联盟.古代婚姻是以国家和社会为本位的,并不考虑男女当事人双方的个人利益,所以婚姻制度在我国古代往往带有婚姻以外的政治含义.另一方面是考虑内部关系,即“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就是祭祀祖先,延续后嗣,古代社会的婚姻主要是用于传宗接代,维系宗法血缘关系,使家庭兴旺,长盛不衰.总之,不管婚姻关系的缔结还是解除,都是出于家庭、家庭利益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当事人个人的幸福;婚姻行为实际是家族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家系和宗族利益是包办婚姻的唯一基础,既然是出于亲属集团的利益需要,是家族行为,自然家父和丈夫在家庭中居于至尊地位,妻子和子女则处于无权和服从地位,甚至没有独立的人格,更没有什么婚姻自由可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一成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一成语(五)

《孟子·滕文公》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贼之。”该社会现象的改变开始于
A.明末清初 B.清末民初 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后

B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一成语(六)

论语中的173个成语和解释
帮帮忙吧~~~

孔子的成语有:
(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 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 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 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述而篇》)释: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释: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15) 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篇》)释: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臂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16) 择善而从:“多闻,择善而从.” (《述而篇》)释: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18) 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子罕篇》)释: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19) 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释: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有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20)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释: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21) 升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先进篇》)释:由么,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22) 过犹不及:“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篇》)释:孔子道:“过分和赶不上都不好.”
(23) 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篇》)释: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着急没有好兄弟呢?
(24) 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颜渊篇》)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25) 察言观色:“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颜渊篇》)释:怎样才是达呢?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颜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
(26) 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篇》)释: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27) 怨天尤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宪问篇》)释: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
(28) 一以贯之:“非也,予一以贯之.” (《卫灵公篇》)释: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29) 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释: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3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1) 言不及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卫灵公篇》)释:同大家整天在一块,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买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32) 因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释: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33)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篇》)释: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34) 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释: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35) 杀鸡焉用宰牛刀:“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阳货篇》)释: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36) 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如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阳货篇》)释:颜色严厉,内心怯懦,若用坏人作比喻,怕像个挖洞跳墙的小偷罢!
(37) 道听途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阳货篇》)释: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38)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阳货篇》)释: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着.已经得着了,又怕失去.
(39)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阳货篇》)释: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
(40)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篇》)释: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孟子的成语有:
(1)五十步笑百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释:(逃跑的士兵)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来耻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说他胆子太小),行不行?
(2)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3)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 (《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4)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5)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
(6)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7)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8)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
(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
(10)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11)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
(12)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3)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4)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
(15)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
(16)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
(17)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
(18)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19)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20)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释: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
(21)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22)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
(23)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4)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 (《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25)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
(26)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
(27)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
(28)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
(29)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篇》)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0)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篇》)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31)好为人师:“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篇》)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32)何出此言:“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离娄篇》)释: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3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离娄篇》)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34)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篇》)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
(35)不为己甚:“仲尼不为己甚者.” (《离娄篇》)释:孔子是做什么事都不过火的人.
(36)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离娄篇》)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37)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离娄篇》)释: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
(38)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
(39)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万章》)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
(40)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万章》)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
(41)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万章》)释:(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
(42)杀人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万章》)释:(《尚书 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
(43)茁壮成长:“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万章》)释:(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
(44)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
(45)一暴(pu)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释: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再长的.
(46)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告子章》)释: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
(47)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章》)释:如果两者(生命和义)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要“义”.
(48)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告子章》)释:如今行仁的人,好象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
(49)言归于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告子章》)释:所有我们参加盟会的人订立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友好.
(50)以邻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 (《告子章》)释:如今你却使水流到临近的国家去.
(51)习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尽心章》)释:如此做去,却不明白其当然;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
(52)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章》)释: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53)不言而喻:“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章》)释:(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至于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
(54)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章》)释: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55)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尽心章》)释: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56)当务之急:“知者无不也,当务之急.” (《尽心章》)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
(57)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尚书》,不如无《尚书》.” (《尽心章》)释: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58)茅塞顿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尽心章》)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
(59)言近旨远:“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尽心章》)释: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
(60)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尽心章》)释:(这种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
其他的
查字典去吧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5045310.html?fr=qrl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一成语(七)

含有言的成语

【薄唇轻言】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不苟言笑】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背惠食言】指忘恩失信.
【杯酒言欢】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闭口不言】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不可胜言】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闭口无言】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参见“闭口不言”.
【不可言传】言:言语.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不可言宣】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不可言喻】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不可言状】言:说;状:描绘.无法用言语形容.
【不堪言状】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不落言筌】言筌:在言辞上所留下的迹象.不局限于言辞的表面意思,而有言外之意.
【变色之言】使脸色改变的话.多指为争论是非曲直而冲动发怒时说的话.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博闻辩言】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不幸而言中】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
【不恤人言】不管别人的议论.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不言不语】不说话,闷声不响.
【不言而信】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言而谕】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秕言谬说】指错误的言论.
【悖言乱辞】指胡言乱语.
【鄙言累句】鄙言:浅俗的言辞.指文章的词句浅俗,不精炼.
【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不言之化】化:教化.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不言之听】能听懂言外的意思.
【不言之言】意在言外的话.
【不知所言】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同“不知所云”.
【币重言甘】币:指礼物;厚:重.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
【惨不忍言】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沉厚寡言】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沉静寡言】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沉默寡言】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沉密寡言】犹沉默寡言.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楚人戎言】戎:西南少数民族的总称,在此作地名用.楚人生长在戎,就要说西戎人的话.比喻客观环境的影响要胜过主观条件与与自然的本能.
【刍荛之言】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出位僭言】出位:超位;僭:越分,僭越.超越自己的低微地位,说了无权说或不应说的话.指超越本人身价的言论
【出言不逊】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出言成章】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陈言肤词】指陈旧而肤浅的言词.
【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察言观行】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沉毅寡言】沉毅:深沉宁静.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成一家言】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
【陈言老套】陈旧的言词和套数.
【谗言佞语】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
【耻言人过】以议论别人的过错为可耻.以议论别人的过错为可耻.
【出言吐词】犹言谈吐.指说话.
【出言吐气】犹言谈吐.指说话.
【出言吐语】犹言谈吐.指说话.
【出言无忌】出言:说话;忌:忌惮.说话没有忌讳.
【昌言无忌】昌言:原指善言,引伸为直言.敢于直言,无所顾忌.
【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
【抽演微言】抽取片言只语而加以引申.指从微言中引申出大义.
【出言无状】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出言有章】说话有条理.
【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创意造言】犹立意遣词.
【沉重寡言】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讬诸空言】见“讬之空言”.
【沉重少言】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持:持论,立论;故:根据.立论有根据,讲话有道理.
【大辩不言】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跌宕放言】跌宕:放纵不拘;放言:任性而言,不受拘束.行为放纵,言语不拘.
【跌荡放言】跌荡:放纵不拘;放:粗放,豪放.行为放纵,语言豪放.
【顿腹之言】犹言肺腑之言.
【道古稽今,言远合近】道:讲;稽:考核;合:契合.谈论古时的事要结合今天的实际,说远处的事要结合眼前的事.
【杜绝言路】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杜口绝言】犹言杜口无言.
【顿口无言】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杜口无言】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敦默寡言】稳重而少言语.
【笃论高言】确切高明的言论.
【谠论危言】公正的议论,无畏的直言.
【德容言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多言多败】话说的多,招惹的祸便多.
【多言多语】指不该说而说.
【多言繁称】讲话或写文章,浮词很多,不必要地大量引述.多指文风浮华不实.
【德言工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
【德言工容】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啖以甘言】啖:引诱;甘:甜.用甜言蜜语去引诱人.
【多言或中】或:有的.中:正好对上.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谠言嘉论】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大言欺人】说大话欺骗人.
【德言容功】德:妇德,品德.言:言辞.容:容貌.功: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多言数穷】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得意忘言】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大言相骇】骇:惊吓,震惊.说大话,吓唬别人.
【谠言直声】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恶言不入于耳】不听坏话.形容对于坏话、诽谤的话根本不予理睬.
【恶言恶语】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讹言谎语】讹言:诈伪的话;谎语:不真实的话.指造谣说谎.
【讹言惑众】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恶言詈辞】指中伤辱骂的言辞.
【恶言厉色】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恶言泼语】泼:蛮横.用恶毒和蛮横的语言说话.
【腹饱万言】指学识渊博.
【风尘之言】风尘:污浊.指谗言.
【附耳低言】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夫复何言】夫:语气助词;复:还,再.还能再说什么话呢!表示感慨很深.
【发凡言例】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分类举例以说明书的体例.
【肺腑之言】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妁:婚姻介绍者.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
【傅纳以言】傅:陈述.让人陈述自己的意见而加以采纳.
【肤受之言】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负薪之言】负薪:背柴草,旧指地位低微的人.地位低微的人说的话.
【风言醋语】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
【蜚语恶言】蜚语:没有根据的流言.形容诽谤的言辞.
【风言风语】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放言高论】指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菲言厚行】菲:微薄,引申为少;厚:指多.少说多做.
【方言矩行】指言行方正,合乎规范.
【繁言蔓词】蔓:蔓延.繁多而头绪纷杂的言词.表示说话、写文章烦琐而不简炼.
【放言遣辞】放言: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
【风言俏语】风流之言,俏皮之语.
【烦言碎语】烦:多,繁剧;碎:琐碎.形容文词杂乱、琐碎.
【烦言碎辞】形容文词杂乱、琐碎.
【风言雾语】指隐约其辞的传闻.
【浮言虚论】浮夸的语言,虚饰的言论.指大话、空话.
【发言盈庭】盈:满.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意见纷纷,得不出一致的结论.
【风言影语】捕风捉影的话语.
【犯言直谏】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贵不可言】极其高贵,以至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旧时相面的人卜测人的前程时常说的话.
【顾而言他】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同“顾左右而言他”.
【广而言之】一般说来.
【过耳之言】听来的传言不值得认真对待.
【广开言路】广:扩大;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敢怒不敢言】敢:胆量大;言:说.内心愤怒但不敢说出来.
【敢怒而不敢言】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敢怒敢言】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
【果如其言】果然象他说的那样.指事情的变化和预想的一样.
【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瞽言蒭议】瞽言:不达事理的议论;蒭议:草野之人的议论.水平不够,见解不深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古语常言】古时候就已流传,至今人们还经常说的话.
【瞽言刍议】瞽:瞎眼;刍议:草野平民的言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
【瞽言萏议】萏议:草野之人的议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敢怨而不敢言】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诡言浮说】指虚假不实的话.
【甘言厚币】币:指礼物;厚:重.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
【甘言好辞】甘言:甜美动听的语言;好辞:逢迎讨好的言辞.甜美动听的逢迎之辞.
【甘言厚礼】甜美的言辞,厚重的礼品.
【规言矩步】说话赶路不离规矩.比喻言行谨遵法度.
【甘言媚词】甘言:甜美的语言;媚词:柔美的词句.甜美的语言,柔美的词句.指妇女节对意中人说的体贴温存的话.也指说奉承话,对人献媚.
【甘言蜜语】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甘言美语】甜美动听的话.
【哽咽难言】因感情激动难以说出话来.形容很伤心痛苦而说不出话来.
【哽噎难言】哽:声气阻塞;噎:嗓子被食物堵塞.形容悲痛气塞,哭不出声或说不出话的样子.
【甘言巧辞】甘言:甜美动听的语言;巧辞:逢迎讨好的言辞.甜美动听的逢迎之辞.
【各言其志】各自表明自己的愿望和志向.
【寡言少语】言语很少.形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也形容心情沉闷,不爱讲话.
【瞽言妄举】指随便乱说,轻率行动.
【顾左右而言他】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毫不讳言】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河汉斯言】河汉:银河,此比喻言论夸张荒诞;斯:此.把这番话看作是虚夸不实的言论.比喻大而无当,不可置信的话
河汉吾言】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河汉予言】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荒唐之言】指荒诞无稽的言论.
【闳言崇议】指博大高远的议论.
【好言甘辞】好言:甜美动听的语言;甘辞:逢迎讨好的言辞.甜美动听的逢迎之辞.
【闳言高论】指博大高远的议论.
【罕言寡语】罕、寡:少.很少开口说话.形容沉默寡言.
【话言话语】犹谈话.
【好言好语】好:美好,友善.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
【胡言汉语】犹言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豪言空话】内容空洞的大话.
【黑言诳语】犹言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胡言乱道】犹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秽语污言】秽:污浊,肮脏.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秽言污语】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莠:丑,坏;莠言:坏话.好话坏话都出自一人之口.指人说话反复无常.
【豪言壮语】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急不择言】择:选择;言:言词.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
【九鼎一言】
【究而言之】犹总而言之.
【极而言之】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
【简而言之】简括地说,长话短说.
【解构之言】解构:附会,捏造.指牵强附会或胡乱捏造的话.
【酒后失言】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酒后吐真言】酒喝多了以后容易讲真心话.
【噤口不言】噤:闭口不作声.闭着嘴不说话.
【缄口不言】缄:封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缄口无言】缄口:闭着嘴.闭着嘴,不说话.
【金口玉言】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金口御言】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同“金口玉音”.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交浅不可言深】交:交情.对交情浅的人不能说知心话.
【交浅言深】交:交情,友谊.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
【金石良言】象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金石之言】象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计行言听】行其计,听其言.形容十分信任.
【疾言遽色】疾:快,急速;遽:仓猝,急.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疾言倨色】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同“疾言遽色”.
【尖言尖语】指言语尖酸刻薄.
【酒言酒语】酒醉之后的胡言乱语.形容胡说八道,语无伦次.
【隽言妙语】指才智过人,语言幽默.
【疾言厉气】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疾言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静言令色】静:安静;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
【疾言怒色】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尖言冷语】指言语尖刻.
【金玉良言】金玉:黄金和美玉.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嘉言善行】嘉: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谨言慎行】谨、慎:小心,慎重.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嘉言善状】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同“嘉言善行”.
【矫言伪行】虚假的议论行为.
【洁言污行】洁净的言辞,污秽的行为.形容言行不一,表里相违.
【家言邪学】家言:一家之言,私家之言;邪学:有偏颇的学说.指私家偏执、片面的学说.
【靖言庸回】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同“靖言庸违”.
【静言庸违】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靖言庸违】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嘉言懿行】嘉、懿: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金玉之言】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尽在不言中】尽:都,全部.指大家不言明,都明白其中的意思.
【举止言谈】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苦不可言】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苦不堪言】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口不言钱】形容廉洁清高,不讲钱财.
【口不择言】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口出大言】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夸诞大言】夸诞:荒诞不经;大言:大话.指荒诞不切实际的大话.
【狂瞽之言】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言论.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亦作“狂瞽之说”.
【慨乎言之】慨:感慨.形容非常有感触地谈论某事.
【侃侃而言】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快马一鞭,快人一言】跑得快的马只要抽一鞭就能跑到底,爽快的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
【括囊不言】括囊:扎束袋口.扎紧袋口不讲话.比喻闭口不言.
【口无择言】指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说出口的话和做出的事无需选择.形容说的话及做的事都很正确.
【款言不听】款:通“窾”,空.对于不真实的话不要听信.
【课语讹言】多嘴多舌,胡言乱语.
【狂言瞽说】狂:狂放任性;瞽:盲目.狂妄无知,信口开河.形容人狂妄愚昧,胡说八道
【空臆尽言】臆:胸.胸中毫无隐藏,把知道的东西全都说出来.
【快言快语】说话和表达得清楚明确坦白.
【苦语软言】苦语:逆耳的忠言;软言:委婉的话.指善意规劝人的各种话语.
【空言无补】指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于事无补.
【款语温言】指诚恳而温和的言辞.
【空言虚辞】不实在的话语.
【空言虚语】不实在的话语.
【苦言药,甘言疾】古时谚语.逆耳的话如同苦口的良药,动听的话如同害人的病毒.
【可以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诓言诈语】诓:欺骗;诈:骗人.欺骗人的话.
【枯竹空言】竹:竹简.干枯的竹简和空洞的言论.指毫无实用价值的古书和空泛的议论.
【妙不可言】妙:美妙.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
【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名分;顺:合理.原指在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
【面从背言】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面从后言】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目动言肆】指神色不安,语调失常.
【秘而不言】严守秘密,不肯吐露.同“秘而不露”.
【盲瞽之言】盲瞽:眼睛瞎,比喻不明事理.指见识短浅或没有分寸的话.常用作自谦语.
【弭口无言】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默默无言】默默:不出声.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脉脉无言】脉脉:凝视,指情意深长.情意深长地凝视着,欲吐又无从说起的样子.
【嘿嘿无言】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木讷寡言】木讷:质朴而不善辞令.质朴而不善于说话.
【面冷言横】横:粗暴.面孔冷漠,说话蛮横.
【扪虱而言】扪:按;言:交谈.一面捺着虱子,一面交谈着.形容谈吐从容,无所畏忌.
【媒妁之言】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美言不文】文:饰.美善的言辞,不需要修饰.
【美言不信】信:真实.指词藻华盖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敏于事,慎于言】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美言市尊】市尊:博取尊敬.优美动听的话可以博取尊敬.
【美语甜言】说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蜜语甜言】蜜:比喻甘美.说的话像蜜一样甜.形容说的话好听.
【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妙言要道】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满纸空言】满纸都是废话.形容文章空洞,毫无内容.
【名正言顺】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乐不可言】快乐到了极点,没法用语言来表达.
【临别赠言】分别时赠送的一些勉励的话.
【立德立言】立德:指推行德政;立言:着书立说.指树立有益于民的政教措施作为后世的典范并流传后世.
逆耳良言】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
【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逆耳忠言】逆耳:不顺耳.听起来感到刺耳的话是有益的好话.
【落花无言】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
【讷口少言】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两可之言】两可:可彼可此,态度暧昧.不肯明确表示自己态度的言论和意见.
【立马万言】倚靠在马旁,马上写成一篇文章.形容才思敏捷.
【立扫千言】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很快.
【立言不朽】立言:指创立学说;不朽:永存.创立的学说,永远能流传下去.
【兰言断金】兰言:心意相合的言论;断金:比喻同心.心意相合才会有共同语言.
【流言飞文】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拔离间的话.
【流言飞语】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同“流言蜚语”.
【流言风语】犹言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龙言凤语】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能言会道】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流言混话】无根据无道理的言语.
【流言混语】毫无根据而且不明事理的话.
【乱语胡言】指胡说;瞎扯.
【流言惑众】流言:无根据的话.指制造谣言以欺骗、迷惑群众.
【两言可决】两三句话即可决定.形容寥寥数语就把事情办妥了.
【能言快说】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同“能言快语”.
【能言快语】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讷言敏行】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流言流说】流流传,引申为没有根据的意见.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拔的话.
【难言兰臭】难言:谈不上;兰:兰花;臭:味;兰臭:指气味相投的友谊.指很难结下友情.
【冷言冷语】冷:意含讥讽.带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
【能言巧辩】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纶言如汗】指皇帝的话,一说出来就像汗流出后不能收回.
【冷言热语】犹冷言冷语.带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
【能言善辩】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能言舌辩】言:说,讲;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能言善道】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你言我语】言:说,讲.指人们互相议论或争论.
【讷于言,敏于行】讷:语言迟钝;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难言之隐】隐: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便说出口的原因或事情.
【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偏听偏言】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片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说话十分守信.
【片言居要】用一言半语就能说清事情的要点或本质.
片言一字】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片言折狱】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一成语(八)

出自《孔子》《孟子》的成语及解释

论语》成语、俗语集释
一提起《论语》,大家都会感到陌生和遥远,认为读《论语》的都是老学究.特别是学生,更感到《论语》与他们的思想格格不入.其实,不仅《论语》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几乎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姑且这样说),至今还影响深远,就具体而言,它语言平易又不乏文采,篇章短小精练又具有格言体制,易读易诵.所谈内容涉及人生修养的方方面面,对于如何做人如何处事颇有启迪.这对青年人很有裨益.我很希望同学们读一读《论语》.同时,高中语文第五册中有课文《孔孟》,读点儿《论语》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
怎样让《论语》变的亲切而不陌生,引起阅读兴趣?不妨从《论语》中的成语、俗语入手.当你发现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语言原来是在《论语》中,自然就会爱不释手、兴趣盎然地读下去.下面就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
(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 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 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 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述而篇》)释: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释: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15) 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篇》)释: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臂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16) 择善而从:“多闻,择善而从.” (《述而篇》)释: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18) 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子罕篇》)释: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19) 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释: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有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20)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释: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21) 升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先进篇》)释:由么,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22) 过犹不及:“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篇》)释:孔子道:“过分和赶不上都不好.”
(23) 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篇》)释: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着急没有好兄弟呢?
(24) 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颜渊篇》)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25) 察言观色:“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颜渊篇》)释:怎样才是达呢?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颜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
(26) 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篇》)释: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27) 怨天尤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宪问篇》)释: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
(28) 一以贯之:“非也,予一以贯之.” (《卫灵公篇》)释: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29) 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释: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3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1) 言不及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卫灵公篇》)释:同大家整天在一块,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买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32) 因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释: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33)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篇》)释: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34) 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释: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35) 杀鸡焉用宰牛刀:“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阳货篇》)释: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36) 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如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阳货篇》)释:颜色严厉,内心怯懦,若用坏人作比喻,怕像个挖洞跳墙的小偷罢!
(37) 道听途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阳货篇》)释: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38)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阳货篇》)释: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着.已经得着了,又怕失去.
(39)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阳货篇》)释: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
(40)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篇》)释: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同《论语》一样,《孟子》语言的生命力更强,其中大量的语言转化成今天的格言、成语和俗语.这里收录的以常见的为主,肯定还有遗漏,望网友们不吝赐教.
(1) 五十步笑百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释:(逃跑的士兵)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来耻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说他胆子太小),行不行?
(2) 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3) 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 (《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4) 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5) 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
(6) 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7) 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8) 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
(9)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
(10) 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11) 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
(12) 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3) 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4) 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
(15) 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
(16) 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
(17) 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
(18) 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19) 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20) 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释:(射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
(21) 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22) 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
(23)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4) 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 (《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25) 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
(26) 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
(27)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
(28) 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
(29) 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0) 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31) 好为人师:“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32) 何出此言:“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离娄》)释: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33)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离娄》)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34) 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
(35) 不为已甚:“仲尼不为已甚者.” (《离娄》)释:孔子是做什么事都不过火的人.
(36) 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离娄》)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37) 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离娄》)释: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
(38) 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
(39) 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万章》)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
(40) 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万章》)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
(41) 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万章》)释:(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
(42) 杀人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万章》)释:(《尚书 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
(43) 茁壮成长:“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万章》)释:(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
(44) 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
(45) 一暴(pu)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释: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再长的.
(46) 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告子》)释: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
(47) 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释:如果两者(生命和义)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要“义”.
(48) 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告子》)释: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
(49) 言归于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言归于好.” (《告子》)释:所有我们参加盟会的人订立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友好.
(50) 以邻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 (《告子》)释:如今你却使水流到临近的国家去.
(51) 习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尽心章》)释:如此做去,却不明白其当然;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
(52) 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释: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53) 不言而喻:“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释:(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至于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
(54) 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尽心》)释: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55) 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尽心》)释: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56) 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尽心》)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
(57)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心》)释: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58) 茅塞顿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尽心》)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
(59) 言近旨远:“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尽心》)释: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
(60) 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尽心》)释:(这种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
都差不多吧
《论语》成语、俗语集释
一提起《论语》,大家都会感到陌生和遥远,认为读《论语》的都是老学究.特别是学生,更感到《论语》与他们的思想格格不入.其实,不仅《论语》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几乎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姑且这样说),至今还影响深远,就具体而言,它语言平易又不乏文采,篇章短小精练又具有格言体制,易读易诵.所谈内容涉及人生修养的方方面面,对于如何做人如何处事颇有启迪.这对青年人很有裨益.我很希望同学们读一读《论语》.同时,高中语文第五册中有课文《孔孟》,读点儿《论语》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
怎样让《论语》变的亲切而不陌生,引起阅读兴趣?不妨从《论语》中的成语、俗语入手.当你发现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语言原来是在《论语》中,自然就会爱不释手、兴趣盎然地读下去.下面就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
(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 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 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 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述而篇》)释: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释: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15) 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篇》)释: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臂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16) 择善而从:“多闻,择善而从.” (《述而篇》)释: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18) 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子罕篇》)释: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19) 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释: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有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20)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释: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21) 升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先进篇》)释:由么,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22) 过犹不及:“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篇》)释:孔子道:“过分和赶不上都不好.”
(23) 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篇》)释: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着急没有好兄弟呢?
(24) 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颜渊篇》)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25) 察言观色:“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颜渊篇》)释:怎样才是达呢?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颜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
(26) 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篇》)释: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27) 怨天尤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宪问篇》)释: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
(28) 一以贯之:“非也,予一以贯之.” (《卫灵公篇》)释: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29) 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释: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3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1) 言不及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卫灵公篇》)释:同大家整天在一块,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买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32) 因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释: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33)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篇》)释: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34) 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释: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35) 杀鸡焉用宰牛刀:“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阳货篇》)释: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36) 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如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阳货篇》)释:颜色严厉,内心怯懦,若用坏人作比喻,怕像个挖洞跳墙的小偷罢!
(37) 道听途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阳货篇》)释: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38)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阳货篇》)释: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着.已经得着了,又怕失去.
(39)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阳货篇》)释: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
(40)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篇》)释: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同《论语》一样,�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一成语(九)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如何翻译成英语 急

The parents" life,the speech of the 媒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一成语(十)

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婚姻自主是近代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这种变化开始于
A.清道光年间 B.清末民初 C.20世纪30年代 D.新中国成立后

B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ieri916644/

推荐访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言弹簧打一成语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