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

来源:话剧剧本 时间:2018-09-11 08: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话剧剧本】

河南中医(共10篇)

河南中医(一)

两个戏剧种(各写80字)

京剧:
京剧,和中医、国画并称为我国三大国粹.京剧是我国目前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它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不仅在全国各地都有众多的爱好者,被称为“国剧”,同时也是向世界各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昆曲:昆曲,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有“百戏之祖”之称.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唱腔华丽、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2001年被联合国批准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河南中医(二)

中国圣人:书圣:诗圣:史圣:酒圣:草圣:武圣:

一、酒圣杜康
  明清时期的《白水县志》中记载“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的记载.杜康沟里的泉水“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相传杜康正是取些水造酒,有文字为证:“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独医病.故饮之终日,而无沉湎之患;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邻里百里许,多沽酒于白.先泽之遗,本地独得其身,至今遗址槽沿存,此其明验也.”
  杜康生卒于白水,是白水人民的骄傲.杜康酒酿出了淳厚的风土人情,酿出了古老的白水文化.明清、民国年间,白水烧锅千家,酒坊四乡.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唐朝诗人杜甫写出了“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杜酒劳频劝”的优美诗句:晚唐诗人皮日休亦有“滴滴连有声,空凝杜康语”的佳句传颂,浓香的杜康酒将黄土高原的淳朴和热烈展现得淋淳尽致.
  二、文圣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三、史圣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诗圣杜甫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五、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名医,姓张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约生于公元150年,卒于219年.张仲景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明代《李濂医史》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
  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武圣关羽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期蜀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后人称其为“关圣”、“关帝”.
  关羽生前除曹操奏请汉献帝封其为汉寿亭侯外,正式官职为襄阳太守、都督荆州事务.刘备封赐的爵位先为荡寇将军,后为前将军,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在其殁后的41年,即三国蜀景耀三年(260,正好是其诞辰100周年),后主刘禅追谥为壮穆侯.然而,从南北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关羽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无减,“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关羽名扬海内外,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
  关羽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需要这样的典型人物来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守护神,因而无比地夸张、渲染其忠、义、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象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
  七、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晋怀帝永嘉年(公元三零七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三六七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正体世称“书之圣”.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
  八、草圣张旭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苏州人曾任常熟县尉.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名.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诏书一到洛阳城,顿时轰动了那些饱学之士.他们纷纷向张旭道喜,庆贺他以卓绝的努力夺得了最高奖誉.张旭作揖一一致谢,并设宴款待洛阳名流.席上,有人提议张旭谈谈草书到“绝”的秘诀,张旭推辞不过,谦虚的说:“各位见笑了,我自知浅陋,皇上奖掖,收之有愧.说到秘诀,无非在‘用心’两字.”
  张旭沉吟片刻,他油然想起杜少陵曾写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便说:“少陵曾对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写过一首诗,其中四句‘烈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想必诸位是知道的.在邺县,我有幸见过公孙大娘的舞姿,每次看时,都引起我的联想:她将左手挥过去,我就立即触到这次姿态像个什么字;他跳跃起来旋转,我想草书中的‘使转’笔锋的驰骋应如此罢!他那整个起舞的姿态音容,给我一个全面的草书结构的启发.”
  九、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约686~760前后)唐代画家.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诏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
  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时.
  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作画线条简练?quot;笔才一二,象已应焉“,有”疏体“之称.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苏轼曾称赞他的艺术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
  吴道子绘画无真迹传世,传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图》可能为宋代摹本,另外还流传有《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敦煌石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亦被认为是他的画风.
  十、茶圣陆羽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翁,又号竟陵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陆羽是个弃儿,自幼无父母抚养,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据《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给予特殊礼遇,可见也是个饱学之士.陆羽自幼得其教海,必深明佛理.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艺茶之术.不过晨钟暮鼓对一个孩子来说毕竟过于枯燥,况且陆羽自幼志不在佛,而有志于儒学研究,故在其十一、二岁时终于逃离寺院.此后曾在一个戏班子学戏.陆羽口吃,但很有表演才能,经常扮演戏中丑角,正好掩盖了生理上的缺陷.陆羽还会写剧本,曾“作诙谐数千言”.
  陆羽与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过往甚密,皇甫兄弟同样对茶有特殊爱好.陆羽在茶乡生活,所交又多诗人,艺术的薰陶和江南明丽的山水,使陆羽自然地把茶与艺术结为一体,构成他后来《茶经》中幽深清丽的思想与格调.
  十一、兵圣孙武
  孙武(约前551—?),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其曾祖父、祖父都是齐国名将,在对内对外战争中立过赫赫战功.家学的熏陶使孙武从小就喜爱兵法,渴望探求战争制胜之道,以备将来登坛拜将,沙场点兵,在战争舞台上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孙武被后人尊崇为“兵圣”、“兵家之祖”和“兵家之师”,除了他战功显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给后世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该书有13篇,共5000余字.但这短短的几千字里包却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中国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现今已翻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向人透露:他的军事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其实在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中就可以找到.他也确实对孙武及其著作深感兴趣,不仅为《孙子兵法》英译本作序,还在自己的得意之作《战略论》前面大段引述孙武的格言.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都奉命携带一本《孙子兵法》,以便在战场上阅读.
  十二、谋圣张良
  汉初大臣,字子房,传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祖与父相继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传说他逃亡至下邳(今江苏)时,遇黄石公,后来刘邦、吕后合谋暗使丞相萧何巧设机关,并以密友身份亲自诱捕韩信入长乐宫内,以谋反罪名由吕后急令处死,韩信全家抄斩.一代开国元戎,千古军事奇才的韩信,却遭灭族之祸.从而张良遁隐深山,以仙侣为伴,不食凡间五谷,追随仙踪,与世隔离了.
  张良看承谋士的楷模,被后人尊为“谋圣”
  十三、木圣(科圣)张衡
  东汉时期,也就是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前(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相隔二十年后(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阳的又一台仪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
  这两台著名仪器的发明者就是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地震学和机械力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传说他还制造过指南车、记里鼓车等,因其机械制造水平很高,被尊称为“木圣”.
  十四、药圣孙思邈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大医学家.孙氏自幼聪颖,喜好读书,勤学苦练,20岁精诸子百家学说,善言老庄,又好释典,兼通阴阳,推及医药.隋、唐两代皇帝都召他做官,他却无心仕途,晚年从事医学著述,是文史医药全面均展、多才多艺的杰出人物,尤以医学为最.孙思邈是因病治医,勤奋成家的.他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他的高尚医德,是大医精诚与高超医术两相结合的医德规范.他在学术界也树立了崇高的榜样,一直熏陶着代代医家.孙思邈把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他在其所著的《大医精诚》一书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夫大医之体……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酝禄兼陈,看有若无.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盲也.”上述的寥寥片语,已将孙思邈的高尚医德情操,展示在人们面前.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部书的成就在于:首先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很深的研究,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靠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增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广泛吸收各方面之长,雅俗共赏,缓急相宜,时至今日.很多内容仍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千金要方》是对方剂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直至孙思邈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在阅读仲景书方后,再读《千金方》,真能大开眼界,拓宽思路,特别是源流各异的方剂用药,显示出孙思邈的博极医源和精湛医技.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孙氏能寿逾百岁高龄,就是他在积极倡导这些方面的理论与其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孙思邈的辉煌成就,生前就受到了人们的崇敬.人称“药王”,“真人”,“药圣”,隋、唐两代都很器重他,知名人士亦多对他以礼事之.他去世后,人们在其故居的鉴山畔,虞诚奉祀.乔世宁序中云:“鉴山香火,于关中为盛,虽华岳吴镇弗逮焉.”孙思邈在日本也享有盛誉,尤其是日本名医丹波康赖和小岛尚质等对他十分崇拜.

磐龙缠炉 整理复制,欢迎追问

河南中医(三)

我国汉朝著名的科学家

张衡--地动仪
蔡伦--纸
华佗-麻沸散
张衡
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另外,历史中的三国、隋朝时期,以及现代都有与张衡同名的人物.
张仲景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蔡伦
中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进者,“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

河南中医(四)

坐落在今河南南阳的医圣祠是为纪念谁而修建的
[     ]
A.中医“四诊法”创立者
B.《伤寒杂病论》的作者
C.“麻沸散”的研制者
D.中医的创立者

B

河南中医(五)

我国古代的医圣是谁?

医圣生平简介: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约生于 公元150年,卒于219年. 东汉末年,屡起大疫.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从魏晋及今,一千六百多年来,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他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隋唐以后,张仲景的著作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从晋朝到现在,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一千七百余家,这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道经千载更光辉".
求采纳

河南中医(六)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圣人”?分别是谁?
跪求中国史上除所谓“十圣”以外的“圣人”,分别是谁.

历史上说中国古代有"十圣",但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以下十位: 至圣孔子 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汉以后,孔子的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后世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号称“至圣先师”. 亚圣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一书,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正宗继承者,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尊为“亚圣”. 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河南巩县人.我国唐代伟大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的诗歌.因为他的诗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所以尊为“诗史”、“诗圣”. 词圣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国宋代著名的词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对词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以往的词内容狭隘,他扩展了词的内容.他写的词笔力纵横、豪迈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故被尊为“词圣” 酒圣杜康 杜康又名少康,字仲宇,夏朝人.相传杜康正是取些水造酒,有文字为证:“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独医病.故饮之终日,而无沉湎之患;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邻里百里许,多沽酒于白.先泽之遗,本地独得其身,至今遗址槽沿存,此其明验也.”杜康作为酒的始造者,开辟了源远流长的华夏酒文化的源头.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故而后人称之为“酒圣”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人称“王右丞”,东晋山东临沂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吸取了魏晋诸家书法的精华,创立了独特的风格.他写的楷书,进一步摆脱了隶法的形迹,达到了独立完美的境地,人们称赞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公认他为“书圣”.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名道玄,唐代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的画立体感很强,擅长画人物,用朱粉的厚薄来表现骨肉的高低起伏,如同塑像一样真实.又善于画佛像,形象逼真,人物的衣带子飘飘若飞,有“吴带当风”之誉,后世尊他为“画圣”.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阐述的“辩证论治”的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所以后人尊他为“医圣”. 药圣孙思邈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大医学家.其所著的《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故后人称之为“药王”,“真人”,“药圣”. 茶圣陆羽 陆羽字鸿渐,号东冈子,唐代夏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叶专家.他不慕荣华,毕生研究茶事,终于撰写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从而开茶叶研究的先河,所以后人誉他为“茶神”、“茶圣”. -------------------------------------------------- 除了以上的“十圣”以外,还有不少人被后世称作“圣人”: 武圣关羽:(162?-220)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被人奉为关圣帝君,尊称为“关公”. 史圣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文圣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草圣张旭:字伯高,苏州人曾任常熟县尉.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名.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兵圣孙武:字长卿,即孙子,春秋未著名军事家.齐国人.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并被后世确认为《孙子兵法》的作者. 谋圣张良:(?—前186)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 乐圣李龟年:唐玄宗时乐工,当时李龟年、李彭年、李鹤年兄弟三人都有文艺天才,李龟年善歌、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后人称李龟年为“乐圣”. 棋圣黄龙士: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姜堰填人,幼小时棋名已闻达四乡邻里.著有《弈括》和《黄龙士全图》. 曲圣关汉卿:(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木圣(科圣)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成就涉及到天文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
记得采纳啊

河南中医(七)

名人扁鹊的成就
主要的

  发明四诊法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看看他的脸色等)、闻诊(听听病人最近做了什么事情后生病)、问诊(问问有没有干可以导致生病的一些事情)和切诊(看看他的脉搏),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这些诊断技术,充分地体现在史书所记载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如他晋见蔡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他劝蔡桓侯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更加发展.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  扁鹊的切脉诊断法也很突出,具有较高水平.《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扁鹊脉诊及其理论可从虢太子这一病例的诊断中体现出来.当时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鹊通过脉诊判断为“尸蹶”.他认为患者的阴阳脉失调,阳脉下陷,阴脉上冲,也即阴阳脉不调和,导致全身脉象出现紊乱,故患者表现如死状.其实,患者并未真正死亡,除脉诊外,他还观察到患者鼻翼微动.结合切摸,他发现两大腿的体表仍然温暖,因而敢于下此判断.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
  医学思想
  在治疗方面,扁鹊能熟练运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其中,从治疗虢太子一例,他所用的方法有砥石,即针刺法,还有热熨法和服汤药法等.综合疗法为扁鹊行医时的主要治疗措施.先秦时期,在临证中,医学尚未明确分科.尽管《周礼》中已有兽医、食医、疾医和疡医之分,但这仅仅是在宫廷中的设置.兽医、食医、疡医分别管理牲畜疾病、宫廷饮食调配和以刀剪割切的外科等事项.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证,都属疾医的范畴.扁鹊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齐桓侯、虢太子等案例,都说明他是内科方面的能手.扁鹊还能根据当地的需要,随俗为变地开展医疗活动.当他游历到秦国时(今陕西咸阳一带),就专治小儿疾病;当他云游到邯郸(当时为赵国都城)时,又主要诊视妇科病证;而当他到雒阳(当时是周国的首都,今为河南洛阳)时,便主要从事老年人病证的治疗,多医治耳、眼等五官病证.据记载,扁鹊还精于外科手术,而且应用了药物麻醉来进行手术.  扁鹊在自己的医疗生涯中,不仅表现出高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还表现出高尚的医德.他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如他治好虢太子的尸蹶证后,虢君十分感激,大家也都称赞他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却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患者并没有死,我只不过能使他重病消除、回复他原来的状态而已,并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预防思想
  扁鹊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从齐桓侯这个案例来看,他之所以多次劝说及早治疗,就寓有防病于未然的思想.他认为对疾病只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在初起阶段,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他曾颇有感触地指出:客观存在的疾病种类很多,但医生却苦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因此,他很注重疾病的预防.
  治疗原则
  先秦时期,在《史记》中有扁鹊的 “六不治”.这六不治包括:信巫不信医;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形羸不能服;衣食不能适;阴阳并,藏气不定.即六种病人: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他的医疗经验极其丰富,曾编撰过颇有价值的《扁鹊内经》9卷和《扁鹊外经》12卷,可惜均已失传,这是祖国医学的极大损失.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的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扁鹊无私地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门徒,他的徒弟子阳、子豹、子越等人都是有所成就的人.

河南中医(八)

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何成就?

1、造纸术
造纸术是西汉劳动人民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而发明的.后来,人们改用植物纤维为原料,制造出最早的纸.1986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初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一幅上边有墨绘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的植物纤维纸质地图.这证明,我国在西汉初年已经发明了可以绘图、书写的纸.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纸.
永元四年(92),蔡伦任尚方令后,利用供职之便,常到乡间作坊察看,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上尚留下一层短毛丝絮,揭下似缣帛,可以用来书写,从而得到启发,便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原料,在宫廷作坊施以锉、煮、浸、捣、抄等法,试用植物纤维造纸,终于造出植物纤维纸.元兴元年(105),他将造纸过程、方法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呈报汉和帝,和帝大加赞赏,蔡伦造纸术很快传开.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2、《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的作者是刘徽,他是中国汉族学者在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要注意的是《九章算术》没有作者,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南阳“五圣”之一.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华佗(约145-208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行医足迹遍及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河南中医】

河南中医(九)

扁鹊的主要成就

  发明四诊法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看看他的脸色等)、闻诊(听听病人最近做了什么事情后生病)、问诊(问问有没有干可以导致生病的一些事情)和切诊(看看他的脉搏),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这些诊断技术,充分地体现在史书所记载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如他晋见蔡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他劝蔡桓侯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更加发展.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  扁鹊的切脉诊断法也很突出,具有较高水平.《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扁鹊脉诊及其理论可从虢太子这一病例的诊断中体现出来.当时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鹊通过脉诊判断为“尸蹶”.他认为患者的阴阳脉失调,阳脉下陷,阴脉上冲,也即阴阳脉不调和,导致全身脉象出现紊乱,故患者表现如死状.其实,患者并未真正死亡,除脉诊外,他还观察到患者鼻翼微动.结合切摸,他发现两大腿的体表仍然温暖,因而敢于下此判断.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
  医学思想
  在治疗方面,扁鹊能熟练运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其中,从治疗虢太子一例,他所用的方法有砥石,即针刺法,还有热熨法和服汤药法等.综合疗法为扁鹊行医时的主要治疗措施.先秦时期,在临证中,医学尚未明确分科.尽管《周礼》中已有兽医、食医、疾医和疡医之分,但这仅仅是在宫廷中的设置.兽医、食医、疡医分别管理牲畜疾病、宫廷饮食调配和以刀剪割切的外科等事项.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证,都属疾医的范畴.扁鹊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齐桓侯、虢太子等案例,都说明他是内科方面的能手.扁鹊还能根据当地的需要,随俗为变地开展医疗活动.当他游历到秦国时(今陕西咸阳一带),就专治小儿疾病;当他云游到邯郸(当时为赵国都城)时,又主要诊视妇科病证;而当他到雒阳(当时是周国的首都,今为河南洛阳)时,便主要从事老年人病证的治疗,多医治耳、眼等五官病证.据记载,扁鹊还精于外科手术,而且应用了药物麻醉来进行手术.  扁鹊在自己的医疗生涯中,不仅表现出高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还表现出高尚的医德.他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如他治好虢太子的尸蹶证后,虢君十分感激,大家也都称赞他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却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患者并没有死,我只不过能使他重病消除、回复他原来的状态而已,并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预防思想
  扁鹊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从齐桓侯这个案例来看,他之所以多次劝说及早治疗,就寓有防病于未然的思想.他认为对疾病只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在初起阶段,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他曾颇有感触地指出:客观存在的疾病种类很多,但医生却苦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因此,他很注重疾病的预防.
  治疗原则
  先秦时期,在《史记》中有扁鹊的 “六不治”.这六不治包括:信巫不信医;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形羸不能服;衣食不能适;阴阳并,藏气不定.即六种病人: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他的医疗经验极其丰富,曾编撰过颇有价值的《扁鹊内经》9卷和《扁鹊外经》12卷,可惜均已失传,这是祖国医学的极大损失.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的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扁鹊无私地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门徒,他的徒弟子阳、子豹、子越等人都是有所成就的人.

河南中医(十)

中国古代有多少著名医学家?

扁鹊 华佗 孙思邈 张仲景 李时珍 葛洪
皇甫谧
钱乙
朱丹溪
孔伯华
汪逢春
施今墨
扁鹊(公元前五-四世纪
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诞生於山东长清县.通晓内、外、妇、儿、针灸各科.精於切脉、望色、听声、问诊,尤擅长於推究病源.对导引,吐纳和气功等各种健身祛病之法各有建树,著述多以失传现存《难经》等都后人托名之作.
华佗(约公元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义名 字元化,诞生於安徽毫县.精通内、外、妇、儿各科.熟练的掌握养生方药、针炙和手术等治疗.首创药物全麻术,被尊奉为外科之鼻祖.创立的《五禽戏》养生功,流传至今.著书已佚.现存《中藏经》等是后人托名之作.
孙思邈(五四一-六八二)
唐、医学家.陕西耀县孙家塬村人.对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则、药物、方剂等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各科的诊疗方法等均有精辟的论述.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丰富了中国医学宝库.
张仲景(生卒年月不可确考)
东汉末医学家.名机,诞生於河南南阳县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和内科杂病.所倡六经分证和治原则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闲宝践的基本准绳.
我国古代四大名医有⑴扁鹊(战国);⑵华佗(东汉末); ⑶李时珍(明);⑷张仲景(东汉末). 扁鹊(公元前五-四世纪)
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诞生於山东长清县.通晓内、外、妇、儿、针灸各科.精於切脉、望色、听声、问诊,尤擅长於推究病源.对导引,吐纳和气功等各种健身祛病之法各有建树,著述多以失传现存《难经》等都后人托名之作.
葛洪(二八三-三六三)
晋、医学家.炼丹行家,道教理论家.对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行等著造诣精深.著述包括天文、潮汐、军事、兵法、人物传记、杂记、气功等是世界制药化学的先躯.现存所著《肘后储急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对肺结核、麻风、天花、恙虫病等世界最早的记载,开创了中医传染病学和临床症学的先河.
华佗(约公元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义名 字元化,诞生於安徽毫县.精通内、外、妇、儿各科.熟练的掌握养生方药、针炙和手术等治疗.首创药物全麻术,被尊奉为外科之鼻祖.创立的《五禽戏》养生功,流传至今.著书已佚.现存《中藏经》等是后人托名之作.
皇甫谧(二一五-二八二)
魏晋问医学家、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诞生於甘肃平凉县西北朝那镇.博学多才,对经史各家及文字史等都有很高的造诣.他还是我国第一个研究人口问题的学者.中年刻苦钻研医学,编著的《针灸甲乙经》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是针灸学的经典著作.
李时珍(公元1518-1593)
明医学家,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春人.着重药物研究,重视临床实践.所著《本草纲目》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被称作“东方医学的巨典”他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等流传於世.
钱乙(公元 1020 -1101)
宋.著名儿科医学家.字仲阳,山东东平县人.曾任太医丞.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尤以儿科造诣最高.被尊为中医儿科鼻祖.著述多已失传,谨有《小儿药证直诀》流传至今.书中载述的五脏补泻诸万为后世医家广为采用.
孙思邈(五四一-六八二)
唐、医学家.陕西耀县孙家塬村人.对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则、药物、方剂等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各科的诊疗方法等均有精辟的论述.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丰富了中国医学宝库.
叶天士(一六六七-一七四六)
清、医学家.名桂号香岩,江苏吴县人.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并有重要的建树,尤其对一些疑难重危病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著《温热论》对温病的理论、诊断、和治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是温病学的奠基人.后人根据叶氏所存医案整理成册,还出现了一批托名著作.
张仲景(生卒年月不可确考)
东汉末医学家.名机,诞生於河南南阳县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和内科杂病.所倡六经分证和治原则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闲宝践的基本准绳.
朱丹溪(一二八一-一三五八)
元医学家,名震亨、字彦修诞生於浙江羲与县赤岸镇在学术上强调养阴和泻火二法,被称为“养阴学派”的鼻祖对火症的治疗有精辟的论述在熟性病的治疗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价植.著有《局方发探》、《格致馀论》、《素问纠略》、《本草衍羲补遗》、《伤寒辨疑》、《外科精要发探》等.
四大名医太少了,给你搬来十位,请笑纳.
回答者:_★海韵īnɡ﹏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9-5 21:13
孔伯华,擅治温热病(发高烧及部分传染性疾病);
孔伯华(公元1884--1955),是我国近代一位具民族气节的医学家,幼承家学,研讨古医籍,解放前(1929年)曾与萧龙友先生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历时十四年,毕业生达七百余人,1918年曾赴农村开展防疫工作,成绩卓著,开我国防疫工作之先河,编有《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十卷.擅长温热病学,喜用石膏……
萧龙友,擅治虚劳病;
萧龙友(1864-1962),为前清拔贡.精通文史,以文为医,医文并茂;善读书,多批校,生前曾将一部《医方类聚》赠送给北京中医学院,我们在阅读中,发现字里行间加批加议,勤求古训,堪为后学楷模……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uqing872829/

推荐访问:河南中医杂志 中医学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