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力郭皇后矫诏声明一张桃园结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故事 时间:2018-10-09 18: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故事】

一体力郭皇后矫诏声明一张桃园结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共10篇)

一体力郭皇后矫诏声明一张桃园结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

三国演义典故,要写第几回和题目的
像“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这样的 最好括号写一下这是什么故事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桃园三结义)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三英战吕布)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青梅煮酒)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千里走单骑)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髀肉复生)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舌战群儒)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草船借箭)
第五十五回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单刀赴会)
第七十四回 庞令名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渰七军 (水渰七军)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刮骨疗毒)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白帝城托孤)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乐不思蜀)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三顾茅庐)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第一次擒孟获)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第二次、第三次擒孟获)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第四、五次)
第九十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第六、七次)(七擒孟获)

一体力郭皇后矫诏声明一张桃园结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二):

“文帝以郭后无子,诏使子养帝.帝以母不以道终,意甚不平.后不获已,乃敬事郭后,”求翻译

魏文帝曹丕因为郭皇后没有子息,下诏令庶子曹叡奉养郭皇后(也就是过继了).曹叡由于生母甄夫人被父亲曹丕杀了,没有善终,所以心中有不平之气,怨恨.后来不得已,于是恭敬侍奉郭皇后.

一体力郭皇后矫诏声明一张桃园结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三):

跪求:能从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的一生反映时代变迁的文字!

书:婉容/文绣传 : 中国末代皇后和皇妃
北京 团结出版社 2005.1
王庆祥著

一体力郭皇后矫诏声明一张桃园结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四):

西晋八王之乱指的是那八王

 八王之乱
  晋元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晋皇室诸王争夺中央朝权的作战.其代表人物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史称“八王之乱”.
  西晋初建,晋武帝司马炎以曹魏亡国之鉴而大封同姓诸侯王.太熙元年(290年),武帝死,晋惠帝司马衷继位.此时同姓诸王的势力已发展到出则总督一方军政、入则控制中央朝权的程度.元康元年,武帝后族杨氏与惠帝后族贾氏为争权冲突激烈,皇后贾南风联合司马玮、司马亮发禁军围杀太尉杨骏,废杨太后,以司马亮辅政.旋即,贾后矫诏先使司马玮率京城洛阳各军攻杀司马亮,又借擅杀大臣之罪处死司马玮,进而独揽大权.永康元年(300年),禁军将领司马伦举兵杀贾后,废惠帝自立.至此,宫廷政变转为皇族争夺朝权,演成“八王之乱”.次年,司马冏、司马颖和司马颙等共同起兵讨伐司马伦,联军数十万向洛阳进攻,司马伦战败被杀,惠帝复位,由司马同专权辅政.永宁二年(302年)骠骑将军司马乂与司马颙等里应外合攻杀司马冏,司马乂掌握朝权.太安二年(303年),司马颙与司马颖不满司马乂专权,借口其“论功不平”,联军进攻洛阳.司马颙任张方为都督,率精兵7万东进;司马颖也发兵20余万南下;司马乂麾下也不下数万人.交战各方兵力约在30万人以上,号称百万,为“八王之乱”以来军队集结最多的一次.双方大战数月相持不下.永安元年(304年)初,司马越发动兵变杀司马乂,迎司马颖进占洛阳,控制朝政.是年七月,司马越等挟惠帝进攻司马颖,兵败东逃.司马颙乘机出兵攻占洛阳,迫惠帝与司马颖迁都长安,独专朝政.永兴二年(305年),司马越再度起兵,西攻长安,司马颙战败.次年六月,司马越迎晋惠帝还洛阳,不久,司马颙与司马颖相继被杀.十一月,司马越毒死惠帝,立晋怀帝司马炽,至此,这场持续16年的西晋“八王之乱”结束.
  点评:八王之乱,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导致北方各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和各地流民起事,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一体力郭皇后矫诏声明一张桃园结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五):

古之人君,离幽放而反国祚者有矣

这句话出自:
《后汉书·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
论曰:古之人君,离幽放而反国祚者有矣,莫不矫鉴前违,审识情伪,无忘在外之忧,故能中兴其业.
这句话的意思是:
古代的国君,被赶走、幽禁、放逐,而后又能回来延续国家福运(重新获得权位的委婉说法)的,也是有的.
这些国君,没有不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辨别认识人情世故的真假,不忘记在国外时候的忧愁苦难,所以能重新振兴事业.
这句话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
汉顺帝刘保,生于元初二年(115年),是汉安帝刘祜的儿子,母宫人李氏(被汉安帝皇后阎姬毒杀,后追封恭愍皇后).永宁元年(120年),被立为皇太子.[2]
延光三年(124年),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和中常侍樊丰诬陷太子刘保的乳母王男和厨监(古代宫廷的厨官)邴吉,王男和邴吉被杀,太子刘保经常叹息二人被杀.王圣等人惧怕日后刘保继位了,会报复他们,于王圣与樊丰、江京勾结又诬陷太子刘保,刘保因此被废为济阴王.
延光四年三月丁卯日(125年4月30日),汉安帝去世,因阎皇后无子,便先废了汉安帝的独子济阴王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想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刘懿做了七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王康、孙程等十九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十一岁的刘保拥立为帝,改年号为永建,那十九位拥立刘保的宦官也全部封侯.由于汉顺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官.
刘保本人虽然温和但是软弱.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宦官、外戚互相勾结,弄权专横,汉朝政治更加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百姓怨声载道,简直是民不聊生.

一体力郭皇后矫诏声明一张桃园结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六):

求历史上所有皇后的名字
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我吧,多了可以加悬赏分哦

中国历史上有姓名记载的皇后全单

两汉时期:
·吕雉(汉高祖刘邦皇后)
·张嫣(汉惠帝刘盈皇后)
·窦猗房(汉文帝刘恒皇后)
·王娡(汉景帝刘启皇后)
·陈阿娇、卫子夫(汉武帝刘彻皇后)
·许平君、霍成君(汉宣帝刘询皇后)
·王政君(汉元帝刘奭皇后):王政君历汉四世为天下母,并最终导致其侄儿王莽篡汉建新
·赵飞燕(汉成帝刘骜皇后):赵飞燕是中国历史上最擅长舞蹈的皇后
* 赵合德(汉成帝刘骜妃)
·郭圣通、阴丽华(汉光武帝刘秀皇后)
·邓绥(汉和帝刘肇皇后)
·阎姬(汉安帝刘祜皇后)
·梁妠(汉顺帝刘保皇后)
·梁女莹、邓猛女、窦妙(汉桓帝刘志皇后)
·何莲(汉灵帝刘宏皇后)
·伏寿、曹节(汉献帝刘协皇后)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甄洛(魏文帝曹丕妃)
·杨艳、杨芷(晋武帝司马炎皇后)
·贾南风、羊献容(晋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国毒后,她导致了西晋的八王之乱;羊献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度皇后,西晋灭亡后她被匈奴贵族刘曜所得,并成为了前赵的皇后
·虞孟母(晋元帝司马睿皇后)
·庾文君(晋明帝司马绍皇后)
·杜陵阳(晋成帝司马衍皇后)
·褚蒜子(晋康帝司马岳皇后)
·何法倪(晋穆帝司马聃皇后)
·王穆之(晋哀帝司马丕皇后)
·庾道怜(晋废帝司马奕皇后)
·王简姬(晋简文帝司马昱皇后)
·王法慧(晋孝武帝司马曜皇后)
·王神爱(晋安帝司马德宗皇后)
·褚灵媛(晋恭帝司马德文皇后)
·张徽光、刘娥、靳月光、靳月华(汉王刘聪皇后)
·羊献容、刘芳(前赵刘曜皇后):羊献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度皇后
·郑樱桃、杜珠(后赵石虎皇后)
·苻训英(后燕慕容熙皇后)
·李敬受(北凉沮渠牧犍皇后)
·臧爱亲(宋武帝刘裕皇后)
·司马茂英(宋少帝刘义符皇后)
·袁齐妫(宋文帝刘义隆皇后)
·殷玉英(宋太子刘劭皇后)
·王宪嫄(宋孝武帝刘骏皇后)
·何令婉(宋前废帝刘子业皇后)
·王贞凤(宋明帝刘彧皇后)
·江简珪(宋后废帝刘昱皇后)
·谢梵境(宋顺帝刘准皇后)
·刘智容(齐高帝萧道成皇后)
·裴惠昭(齐武帝萧赜皇后)
·何婧英(齐郁林王萧昭业皇后)
·王韶明(齐海陵王萧昭文皇后)
·刘惠瑞(齐明帝萧鸾皇后)
·褚令璩(齐东昏侯萧宝卷皇后)
* 潘玉儿(齐东昏侯萧宝卷妃)
·王蕣华(齐和帝萧宝融皇后)
·郗徽(梁武帝萧衍皇后)
* 丁令光、阮令嬴(梁武帝萧衍妃)
·王灵宾(梁简文帝萧纲皇后)
·章要儿(陈武帝陈霸先皇后)
·沈妙容、韩子高(陈文帝陈蒨皇后):韩子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男皇后,但史学界一直不予承认,元代有戏剧《男皇后》即记述韩子高的故事
·柳敬言(陈宣帝陈顼皇后)
·沈婺华(陈后主陈叔宝皇后)
* 张丽华(陈后主陈叔宝妃)
·冯有(魏文成帝拓跋浚皇后)
·冯润、冯清(魏孝文帝元宏皇后):冯润小名冯妙莲,因私通假宦官高菩萨而被废
* 胡仙真(魏宣武帝元恪妃):胡仙真即史书上的胡充华,充华为妃嫔封号并非人名,胡仙真在魏宣武帝死后临朝称制,她荒淫无耻,宠爱男色郑俨,最终导致北魏六镇起义
·尔朱英娥(魏孝庄帝元子攸皇后)
·宇文云英(西魏元钦皇后)
·李祖娥(齐文宣帝高洋皇后)
·穆黄花(齐后主高纬皇后)
* 冯小怜(齐后主高纬妃)
·元胡摩(周孝闵帝宇文觉皇后)
·李娥姿(周武帝宇文邕皇后)
·杨丽华、朱满月、陈月仪、元乐尚、尉迟繁炽(周宣帝宇文赟皇后)
·司马令姬(周静帝宇文衍皇后)
隋唐时期:
·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皇后)
·萧后(隋炀帝杨广皇后):萧后虽无名字记载,但萧后历经五主而不衰,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妖娆的皇后
·长孙无垢(唐太宗李世民皇后)
·武则天(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小名武媚娘,武则天也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韦香儿(唐中宗李显皇后):韦香儿曾经在唐中宗落难时与其同甘共苦,但后来她权力欲膨胀,并与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了唐中宗,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将她杀死
* 杨玉环(唐明皇李隆基妃)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张惠(后梁太祖朱温皇后)
·刘玉娘(后唐庄宗李存勖皇后)
* 花见羞(后唐明宗李嗣源妃)
·李三娘(后汉刘知远皇后)
·黄惠姑(闽国王审知皇后)
·陈金凤(闽国王延钧皇后)
·李春燕(闽国王昶皇后)
·宋福金(南唐李昪皇后)
·周娥皇、周女英(南唐李煜皇后):周女英即小周后,南唐灭亡后她被宋太宗奸污而忧愤死
·刘娥(宋真宗赵恒皇后)
·高滔滔(宋英宗赵曙皇后)
·孟后、刘清菁(宋哲宗赵煦皇后):孟后虽无名字记载,但她在北宋灭亡后,号召天下反金,并在杭州再造大宋王朝
·李凤娘(宋光宗赵敦皇后)
·杨桂枝(宋宁宗赵扩皇后)
·谢道清(宋理宗赵昀皇后)
·全玖(宋度宗赵禥皇后)
·述律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
·萧撒葛只(辽世宗耶律阮皇后)
·萧绰(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萧绰小名萧燕燕,她就是辽国著名的萧太后
·萧菩萨哥(辽圣宗耶律隆绪皇后)
·萧挞里(辽兴宗耶律宗真皇后)
·萧观音、萧坦思(辽道宗耶律洪基皇后)
·萧夺里懒(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皇后)
·塔不烟(西辽耶律大石皇后)
·野利都兰、没藏黑云(夏景宗李元昊皇后)
·耶律南仙(夏崇宗李乾顺皇后)
* 李师儿(金章宗完颜璟妃)
·孛儿帖(蒙古成吉思汗皇后)
·脱列哥那(蒙古窝阔台皇后)
·海迷失后(蒙古贵由皇后)
·忽都台(蒙古蒙哥皇后)
元明清时期:
·察必、南必(元世祖忽必烈皇后)
·失怜答里(元成宗铁穆耳皇后)
·真哥(元武宗海山皇后)
·阿纳失失里(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后)
·速哥八剌(元英宗硕德八剌皇后)
·八不罕(元泰定帝也孙铁木耳皇后)
·卜答失里(元文宗图帖睦耳皇后)
·答纳失里、伯颜忽都、完者忽都(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皇后)
·马秀英(明太祖朱元璋皇后)
·胡善祥(明宣宗朱瞻基皇后)
·钱锦鸾(明英宗朱祁镇皇后)
* 万贞儿(明宪宗朱见深妃)
·张宝珠(明熹宗朱由校皇后):张宝珠的大名叫张嫣,宝珠是她的字,史书和文学作品上为区别她与汉代的皇后张嫣故用张宝珠一名较多
·周玉凤(明崇祯帝朱由检皇后)
·乌拉纳喇氏·阿巴亥(后金努尔哈赤皇后)
·叶赫那拉·孟古哲哲(后金皇太极皇后)
* 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后金皇太极宸妃)
*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后金皇太极庄妃):孝庄太后是大清王朝幕后的开创者 * 叶赫那拉·杏贞(清咸丰帝妃,即慈禧)
·郭布罗·婉容(清宣统帝溥仪皇后):婉容为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后,满洲国建立后,她与侍卫李体育和祁继忠私通并怀孕(影视上将李祁二人合成虚构的李忠一人),遭到溥仪软禁,最终患精神失常而死
加*号的为有名的妃子,而非皇后!

一体力郭皇后矫诏声明一张桃园结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七):

翻译文言文"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及请以减死论.

参考答案:语文网
4、A(3分) 5、B(3分) 6、B(3分)
7、(1)“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大意2分,其中“荒政:饥荒的法令”“恤:体恤”“论:论处”各1分.)
(2)(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大意2分;“遇:对待”“矫饰:虚假掩饰”称:“称誉、称赞”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考取了进士的第一名,被授与他将作监丞、湖州通判.皇帝面试后,改授为著作佐郎当值集贤院,出知光州.这一年光州严重饥荒,许多强盗掠取百姓的粮仓,按照法律要以死罪论处,王尧臣说:“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这之后就书面地写进了规章制度,到现在还在使用这些法律.郭皇后被废后,居住在瑶华宫,生了病,皇上很是同情怜悯她.在郭皇后被废时,宦官阎文应曾经帮助过皇后,等皇后生病了,文应又主管监察医治的情况.皇后将死时,有人怀疑文应有奸谋.王尧臣请求将此事交付给御史,审问调查事情真伪,来消除了天下的怀疑.虽然最终没有这样做,但自此文应做事时,再也没有人敢说什么的了,后来文应突然因为放纵专横的罪名被处死了.
元昊谋反,朝廷要对西部用兵,授与王尧臣为陕西体量安抚使.王尧臣探察四面的路的山川地势和艰险程度,回去就说哪一路应该增加多少兵力,哪一路贼兵不会攻打,哪一路应该紧急备战.说到诸位将领才能的长短,全都头头是道,推荐了20多个可以用得上的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了名将.当时,边关的部队刚好在好水打了败仗,任福等人战死.当时的韩丞相为主帅,因为指挥失当而被削职为招讨副使,出知秦州;范文正公(范仲淹)也因为不知道元昊的谋反而与元昊有过书信来往被削职为招讨副使,出知耀州.王尧臣于是说这两个人是天下的首选,他们忠义智勇,名扬于夷狄,不应该因为小小的缘故就弃置不用.况且任福是因为违背了节度制度而失败战死的,更不能因此而严格地惩罚过他的主将.由于王尧臣的这些言辞没有投合宰相的心意,等到王尧臣其他的奏议到时,就将其中的大多数搁置而不施行.第二年,贼兵侵入泾原,在定川大战,杀了大将葛怀敏,定川就是王尧臣当时指出要紧急备战的地方,因此大家开始认为他的话是可信的,而以前所搁置起来的奏议,都一一被施行了.
当初,宦官张永和刚开始用事,请求向百姓收取十分之三的房屋税以用以国事.令下到了三司而停滞,永和暗地里派人贿赂王尧臣,王尧臣坚持认为那是不可行的.
京师多次流传王尧臣的谣言,皇上的左右也经常说他的短处.皇上对这一切都不管不问,而王尧臣也都像以往一样做事.
王尧臣处理政事时,遇到有所不同的论议时,一定会反复研究,坚持原则,然后就停止,绝不会坚持己见.在皇上面前,所说到的天下利害很多,而至于施行的,也从来没有自夸过.
王尧臣为人纯正质朴,即使富贵显赫时也不忘节俭.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有文集五十卷.在临终前,他口授他的弟弟要写下了作为忠臣的最后奏章,奏章中强调要以宗庙自重,心怀皇嗣未立的忧患.皇上对此非常感慨,等到给王尧臣发丧时,停止上朝一天,并加赠他为左仆射,太常又追加谥号为“文安”.

一体力郭皇后矫诏声明一张桃园结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太宗曰:“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珪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 臣窃以为圣心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 。”太宗大悦,称为至善,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贞观十五年,遣使诣西域立叶护可汗,未还,又令人多赍金帛,历诸国市马。魏徵谏曰:“今发使以立可汗为名,可汗未定立,即诣诸国市马,彼必以为意在市马,不为专立可汗。可汗得立,则不甚怀恩,不得立,则生深怨。诸蕃闻之,且不重中国。但使彼国安宁,则诸国之马,不求自至。 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曰吾吉行日三十凶行日五十鸾舆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 ?’乃偿其道里所费而返之。又光武有献千里马及宝剑者,马以驾鼓车,剑以赐骑士。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过三王之上,奈何至此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又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陛下纵不能慕汉文之高行,可不畏苏则之正言耶?”太宗遽令止之。                                                
(选自《贞观政要·纳谏》,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晏子请数其罪云数:屡次 B.又令人多赍金帛赍:送东西给人
C.诸蕃闻之,且不重中国重:敬重 D.皆邈过三王之上邈:远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无乃尔是过与
B.齐桓公之郭国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C.但使彼国安宁,则诸国之马,不求自至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D.太宗大悦,称为至善,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小题3:下列全能体现唐太宗从谏如流的一组是(   )(3分)
①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          ②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③太宗意乃解                              ④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⑤又令人多赍金帛                          ⑥太宗遽令止之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珪认为李世民收留庐江王抢来的女人是知错犯错,就引用齐国父老的话对他进行讽谏。
B.李世民的妻子针对他因骏马死了而要杀养马人,引用齐景公的例子对他进行了谏止。
C.魏征认为派人去买千里马是不正确的,因为买千里马会花费很多金钱,还会让各少数民族生怨。
D.汉文帝认为要了千里马也没什么用,就补偿送千里马的人来回的路费,打发他走了。
小题5:断句和翻译。(9分)
(1)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曲线处断句。(3分)
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曰吾吉行日三十凶行日五十鸾舆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
(2)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3分)
答:                                                                                                                                                                       
②臣窃以为圣心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3分)
答: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C
小题5:(1) 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曰/吾吉行日三十/凶行日五十/鸾舆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 (错一处不扣分,错两处扣1分)       
(2) ①君子吃饭不要求饱足,居所不要求舒适,做事敏捷,说话谨慎。(“无”“敏”大意各一分)
②我私下认为陛下心里认为这个正确,陛下如果认为不正确,那就是所说的知道不好却不能去除。(“是”、“所谓...也”判断句式、大意各1分。)


小题1:(数:责备)。
小题2:(解析:C“则”:连词,那么,就。A乃:连词,却;“无乃…与”意为“恐怕…吧?”。B之:动词,去;代词,代富与贵。D以:介词,把;连词,表顺承,来。)
小题3:(解析:①是唐太宗自己说的话,⑤是说“又派人多送金银丝绸,到各个少数民族国家买马”与“从谏”无关。)
小题4:(“因为买千里马会花费很多金钱”错。“还会让各少数民族生怨”错,只有可汗生怨,其他人是不敬重。)
小题5:略
参考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边吃饭边说话,当时有一个美女在旁边伺候,她本来是庐江王李瑗的侍妾,李瑗(叛乱)失败,(她被)收入皇宫。太宗指着她对王珪说:“庐江王没有道义,残杀她的丈夫然后纳她做了妾。他很暴虐,怎么会不灭亡呢?”王珪离开坐席说:“陛下认为庐江王抢了她是对呢,还是不对呢?”唐太宗说:“怎么会有杀了别人抢了人家的妻子,你却问我对错,为什么呢?”王珪回答说:“我从《管子》里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那里的父老说:“郭国为什么会灭亡呢?”父老说:“因为他认为好的好认为不好的不好。”桓公说:“象您说的话,(郭君)是贤能的国君啊,怎么会到灭亡的地步呢?”父老说:“不是这样的,郭君认为好的好但不能采纳,认为不好的不好但不能去除,所以灭亡了。’现在这个女人还在您的左右,我私下认为陛下心里认为这个正确,陛下如果认为不正确,那就是所说的知道不好却不能去除。”太宗很高兴,称赞这话是最好的,就派人把美女还给了她的亲属。
太宗有一匹骏马,特别喜爱它,常常放在皇宫内喂养,(这匹马)没有生病却突然死了。太宗对养马的宫人很生气,准备杀了他。皇后进谏道:“以前齐景公因为马死了要杀(养马的)人,晏子要求指责养马人的罪过,说:‘你养马却让马死了,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让国君因为马而杀人,老百姓听了这事,一定会怨恨我们的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其他诸侯听了这件事,一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这是你的第三条罪。’齐景公于是原谅了(养马人的)罪过。陛下曾经读书见到过这事,难道忘记了吗?”太宗的内心才得到开解。(太宗)又对房玄龄说,皇后一般事情(都能)启发、开导我,(对我)极有好处啊!
贞观十五年,派使者到西域协助立叶护可汗,使者还没回来,又派人多送金银丝绸,到各个少数民族国家买马。魏征进谏说:“现在派使者以立可汗作为名义,可汗还没有立定,就到各国买马,他们一定认为(我们)的本意在于买马,不是专门去立可汗。可汗能够立,那么他不会感恩;不能立,就会心生很深的怨恨。其他各少数民族听了,将不敬重中原国家。只要能让他们的国家安宁,那么各国的马,不求也会到来。从前汉文帝时有一个献千里马的人,汉文帝说:‘我巡幸等办吉利的事的时候每天走三十里,有军事行动的时候每天走五十里,我的专属车队在前面,从属车队在后面,我单独乘千里马,要到哪里去呢?’就补偿给献马人来回路费让他回去了。又有光武帝时候有献千里马和宝剑的人,马用来驾击鼓的车,剑则把它赐给骑士了。现在陛下所作所为都远远的超过了圣贤的三王,为什么到这件事却要落后于孝文和光武呢?还有,魏文帝想寻找西域的大珍珠,苏则说:‘如果陛下恩惠遍及天下,那(珍珠)不找也会自己来,寻找得来的珍珠是不值得珍贵的。’陛下就算不能仰慕汉文帝高尚的德行,能不害怕苏则正直的话吗?”太宗就下令停办了这件事。
【一体力郭皇后矫诏声明一张桃园结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体力郭皇后矫诏声明一张桃园结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九):

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翻译

《王尧臣墓志铭》
公讳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
王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考取了进士的第一名,被授与他将作监丞、湖州通判.皇帝面试后,改授为著作佐郎当值集贤院,出知光州.这一年光州严重饥荒,许多强盗掠取百姓的粮仓,按照法律要以死罪论处,王尧臣说:“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这之后就书面地写进了规章制度,到现在还在使用这些法律.郭皇后被废后,居住在瑶华宫,生了病,皇上很是同情怜悯她.在郭皇后被废时,宦官阎文应曾经帮助过皇后,等皇后生病了,文应又主管监察医治的情况.皇后将死时,有人怀疑文应有奸谋.王尧臣请求将此事交付给御史,审问调查事情真伪,来消除了天下的怀疑.虽然最终没有这样做,但自此文应做事时,再也没有人敢说什么的了,后来文应突然因为放纵专横的罪名被处死了.
元昊谋反,朝廷要对西部用兵,授与王尧臣为陕西体量安抚使.王尧臣探察四面的路的山川地势和艰险程度,回去就说哪一路应该增加多少兵力,哪一路贼兵不会攻打,哪一路应该紧急备战.说到诸位将领才能的长短,全都头头是道,推荐了20多个可以用得上的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了名将.当时,边关的部队刚好在好水打了败仗,任福等人战死.当时的韩丞相为主帅,因为指挥失当而被削职为招讨副使,出知秦州;范文正公(范仲淹)也因为不知道元昊的谋反而与元昊有过书信来往被削职为招讨副使,出知耀州.王尧臣于是说这两个人是天下的首选,他们忠义智勇,名扬于夷狄,不应该因为小小的缘故就弃置不用.况且任福是因为违背了节度制度而失败战死的,更不能因此而严格地惩罚过他的主将.由于王尧臣的这些言辞没有投合宰相的心意,等到王尧臣其他的奏议到时,就将其中的大多数搁置而不施行.第二年,贼兵侵入泾原,在定川大战,杀了大将葛怀敏,定川就是王尧臣当时指出要紧急备战的地方,因此大家开始认为他的话是可信的,而以前所搁置起来的奏议,都一一被施行了.
当初,宦官张永和刚开始用事,请求向百姓收取十分之三的房屋税以用以国事.令下到了三司而停滞,永和暗地里派人贿赂王尧臣,王尧臣坚持认为那是不可行的.京师多次流传王尧臣的谣言,皇上的左右也经常说他的短处.皇上对这一切都不管不问,而王尧臣也都像以往一样做事.王尧臣处理政事时,遇到有所不同的论议时,一定会反复研究,坚持原则,然后就停止,绝不会坚持己见.在皇上面前,所说到的天下利害很多,而至于施行的,也从来没有自夸过.王尧臣为人纯正质朴,即使富贵显赫时也不忘节俭.
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有文集五十卷.在临终前,他口授他的弟弟要写下了作为忠臣的最后奏章,奏章中强调要以宗庙自重,心怀皇嗣未立的忧患.皇上对此非常感慨,等到给王尧臣发丧时,停止上朝一天,并加赠他为左仆射,太常又追加谥号为“文安”.

一体力郭皇后矫诏声明一张桃园结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十):

郭子仪以忠信处事为人 唐代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郭子仪以忠信处事为人中可以看出唐代宗是一个怎样的人郭子仪是一个怎样的人?

唐代宗李豫,原被封为广平王.后进封为楚王.马嵬坡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诸将收复两京,公元758年被立为皇太子.起初,肃宗皇后张良娣与宦官李辅国互相利用,后来却有嫌隙.张皇后想杀李辅国,废掉太子李豫立自己的儿子.公元762年4月,李辅国与程元振将张皇后杀死.肃宗因此被惊死,李辅国于同月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宝应”.   唐代宗继位后,李辅国以立帝有功,恃此骄横.竟然对代宗说:“陛下只须深居宫中,外面的政事有老奴来处理.代宗虽然心中不满,但慑于他手握兵权,只好委曲求全,尊称他为尚父(可尊尚的父辈),事无大小,都要与他商量后才能决定.不久,代宗乘李辅国不备,派人扮作盗贼刺杀了李辅国,然后假装下令追捕盗贼,并派宫中使者慰问其家属.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十月代宗任命雍王李适为统兵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又向回纥借兵十万,攻打再次被叛军占据的东京洛阳,史朝义败走莫州(今天河北任丘北),史朝义部将李宝臣、李怀仙、田承嗣等率部相继向唐军投降.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史朝义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上吊自杀,自此,唐朝完全平定了延续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但是,经过这次战乱,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东有藩镇割据,西有吐蕃侵扰,北有回纥以马匹高价交换的困难局面.代宗又迷信佛教,怂恿寺院占有许多良田美宅,国家财政经济每况愈下.   由于讨伐安史叛军的需要,西部的军队大部被撤回,吐蕃乘虚深入内地,大举攻唐,占领了陕西风翔以西,分州以北的十余州,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十月,又占领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兵临长安城下,吓得代宗逃到陕州避难.于是,吐蕃兵占领了长安,他们把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立为皇帝,作为自己的统治工具,纵兵焚掠,长安被洗劫一空.   关键时刻,代宗仓促启用郭子仪为副元帅(雍王李适为挂名元帅),迎击吐蕃.郭子仪积极组织兵力反击吐番.命令长孙全绪率二百骑出陕西蓝田,白天击鼓扬旗,夜晚点火以为疑兵.同时又以数百人化装潜入长安,组织城里人到处传说:“郭令公(即子仪)亲率大军来了!”吐番兵惊恐,不战而走,全部撤离长安.陷落15天的长安被唐军收复.   公元763年十二月,代宗回到长安,郭子仪伏地请罪,代宗说道:“朕没有及早用卿,所以才到这种地步.”便赐给他铁券(免死牌),在凌烟阁为他画像,以表彰他的兴唐之功.长孙全绪等也被加官进爵.同时削免程元振官爵,放归田里.   自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内部矛盾重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叛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八月,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等共30万大军,约期从华阴趋赴蓝田,直取长安.京师震恐,代宗急召郭子仪,屯驻长安北面的泾阳城,此间仆固怀恩暴病于军中.郭子仪单骑亲说回纥,大破吐蕃,使唐王朝又一次传危为安.   平定安史之乱有功的唐朝名将郭子仪之子郭暧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为妻.一次,小夫妻发生口角,郭暧气愤之下打了皇帝的金枝玉叶,急不择言地说:“你倚仗你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还不愿意当皇帝呢?”听了这句大逆不道之言,公主哭着回宫告状.闻听此言,代宗劝女儿道:“他父亲不爱当皇帝是实情,要不然,天下哪里还姓李!”面对负荆请罪的郭氏父子,代宗安慰道:“儿女闺房琐事,何必计较,老丈人权作耳聋,当没听见这回事算了.”郭子仪谢过皇恩,回家后还是把儿子痛打一顿,小两口又和好如初了.   公元779年5月,代宗病重,急忙诏令太子摄政,不久病死于长安宫中的紫宸内殿.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uqing915439/

推荐访问:郭皇后矫诏 三国杀郭皇后矫诏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