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养殖技术

来源:创业指导 时间:2017-07-22 19:13:2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指导】

  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己大量发现,蜜蜂科的许多种类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就有对蜜蜂及其用途的记载。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王浆、蜂毒)、农业(如作物传粉)、工业(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人工驯养用来酿蜜的意大利蜜蜂和东方蜜蜂。下面是www.01hn.com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农广天地]蜜蜂的养殖技术,供大家参考!

  [农广天地]蜜蜂的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蜜蜂的养殖技术一

  蜜蜂以植物的花蜜、花粉为食物,以酿造蜂蜜,分泌王浆,蜂胶,蜂蜡等蜂产品为我们人类所利用。作为养蜂大国,我国的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的首位。饲养蜜蜂在我国有着良好的传统和基础,许多农民都是通过养蜂走上了致富之路。现在为大家介绍蜜蜂的养殖技术,介绍山蜜蜂的养殖技术。

  蜜蜂的养殖技术(三)

  山蜜蜂是野生经济昆虫它比家蜂体小,每30只体重仅1克左右,而家蜂10只体重可达1克重。山蜂采集自然界的百花酿成的蜂蜜是蜂蜜中的佳品,可做高级营养补品。山蜂蜜还是一种防病的良药,有补脾胃、润肺、 养肝、解毒之功效。时下,市场售价每500克可达15~20元。一般每养一桶山蜂一年可获蜜25千克左右,如蜂群壮,蜜源好,气候适宜,每群蜂可 产蜜40~50千克。实践证明,山蜜蜂家养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不争地,不争肥,无公害,收益的好项目。

  一、山蜜蜂的生活习性

  山蜜蜂居于山区和半山区的树洞、石缝里,过着群居生活。一般蜂群由6万 只左右组成,稍大的蜂群可达7万只左右。每群蜂由一只蜂王、几万只工蜂 和几百只雄蜂组成。蜂群中蜂王和工蜂是永久性蜂,而雄蜂只有在繁殖期间才会出现。山蜂多选择冬季背风、夏季阴凉的地方居住。山蜂的耐寒能力很强,冬季零下35℃~38℃也可安全过冬。夏季气温在35℃时仍能照常工作。 山蜜蜂多采集野生植物的花蜜,很少采集农作物花蜜。山蜜蜂采集花蜜时很勤劳,即使蜜源很少也极力去采集。早春和晚秋的中午,照样飞出工作,一般每年可比家蜂多出巢工作30~45天。

  二、蜂桶的制作和放置

  接蜂,应先做好山蜂的窝巢即圆木蜂桶。蜂桶由底桶、继桶、桶底、桶帽 (盖)组成。底桶和继桶可选用长100~120厘米、直径40厘米左右的园木 制成。用凿子掏成空心并清除内部木屑后呈园桶状,桶内壁不宜太光滑。在桶体下方的边缘处,做成一长4厘米,高1厘米的巢门。山区通常选用林 中的自然干枯的空心树,截出所需长度,稍加制做便成蜂桶。制好后,放在 阳光下晒干,并将桶内壁均匀挂蜡,以便山蜂定居后尽快采蜜和造蜡。一般继桶比底桶要长2倍多,也有不分底桶和继桶两者合为一体的。桶底可用比 蜂桶底口面积稍大的园形木板制成。桶底和蜂桶连接处除留巢门外其余部分 应密封好。桶的上口一般不用另加桶盖,直接用树皮或其它木板做成和蜂桶 口大小适中的园锥状桶帽,扣在桶口上即可。园锥桶帽的下缘要长出蜂桶10 厘米左右。外面再加一层草编帘子以防雨水。桶帽与桶口相接处也应密封,帽的内侧也应挂蜡。桶帽、桶、桶底之间应连接固定好。蜂桶做好后,放于房舍附近的背风向阳、后边有树、前面开阔、夏不积水、冬不积雪的地方。放桶时,蜂桶应尽量垫得高些,一般以长颈酒瓶倒立做垫墩,并在桶底垫塑料布防潮。也可用光滑的木杆或其它材料做垫墩,主要是防止鼠、蚂蚁等进入巢门。蜂桶要分散摆放。放置要端正、坚固,以防桶倒蜂逃。清除蜂桶周围的污物、杂物。接蜂前最好将桶帽下面涂少量蜂蜜。

  三、山蜜蜂接蜂方法

  山蜜蜂分群多在春季5月10日至6月2日和秋季7月20日至8月10日进行。接蜂时操作者要戴好蜂帽等保护装备。常用的接蜂方法有巢门接蜂法和结团收捕法。巢门接蜂法:当蜂群分群开始飞成喇叭筒形状时,在1~2分钟内,将涂有蜂蜜的桶帽(或桶盖)用一只手提着。当蜂王出生时,迅速用另一只手或手 握的草把,将蜂王托到桶帽上。手离开后,山蜂很快结团并越结越大。然后 就可把桶帽轻放在蜂桶上。当本群大部分蜂都进入桶后再盖严桶帽并固定好,之后再缩小巢门或关闭巢门,在夜间妥善移动放置好蜂桶。蜂群进桶后 要注意看护,如果桶内安静,可打开巢门,不安静可随时关闭巢门。 结团收捕法:在巢门接蜂未能成功时,蜂王第一次起飞不会飞太远,一般都 落在附近树上、房檐等处结团。此时,接蜂者可搭梯子上去,一手把蜂帽放 在蜂团上方接近蜂团,另一手用草把将蜂团由下向上驱赶,待蜂王和全群蜂在桶帽下面结团,再将桶帽提走,以引蜂入桶。此期如收捕不成功,蜂群就 会向远处迁飞。蜂群远处迁飞时,可用锹或手撒扬小灰(草炭土)或泼水的方法挡住其去路,迫其停留在附近的树上或房檐等处结团,以便再次收捕。此外,在野外发现分蜂群结团在树枝上时,可锯断树枝将蜂团放入蜂桶内,也可将其抖落在面袋里,带回放入蜂桶。发现山蜂群在树窟里时,可在白天量好高度划好记号,晚上将树锯断抬回家养。先锯去上段后锯下段,防止桶倒蜂逃,注意人身安全。在石缝里发现山蜂时,要在其分蜂时用巢门接蜂法或结团收捕法接蜂家养。也可在山上立些空蜂桶,以招引分群蜂居住,当蜂 群住后安静进入正常工作时,可在夜间抬回家养。

  四、山蜜蜂繁殖分群

  山蜜蜂接入蜂桶后,工蜂马上利用蜜囊中的贮蜜营造巢脾、贮蜜,蜂王开始产卵繁殖。繁殖是由蜂王和雄蜂交尾来完成。交尾后,雄蜂因外生殖器脱落而死亡。一只健壮的蜂王,一昼夜可产卵1000~2000粒。山蜂分群,多采用抓王法,即将蜂王放入纱布、窗纱袋里,吊入蜂桶内上方, 等蜂群安定后,再把蜂王从纱布袋里放到蜂桶内。一般每大桶蜂群春季可分成5~6群,秋季又分3~4群。

  五、山蜜蜂饲养方法

  1.早春繁殖的弱小蜂群应进行补饲。补饲应在天黑前进行,每次喂蜂蜜250~500克,连喂2~3天。

  2.新招引或越冬后期至早春时期桶内贮蜜不足的蜂群,也要进行补饲。新接的山蜂要一次补足,缺蜜的蜂群要连续补2~3天,一般每天补蜜1.5~2公斤。补饲时,先将蜜装入盘中,蜜上放秫秸2~3个,之后将盘放进桶中。也可用白糖代替蜜进行补饲,500克糖兑500克开水,凉后补饲。补饲应在 深秋和早春的傍晚进行,以防引起盗蜂。

  六、山蜜蜂注意事项

  1.控制温度:夏季应将蜂桶放置于湿润凉爽、敌害少的地方。如果蜂场周围 没有避阴树林,可临时搭设凉棚防署降温,同时做好防雨工作。入冬前,要将蜂桶周围、桶底、桶帽的缝隙用泥抹严。检查温度时,可用一根长胶管,从巢门插入蜂桶,使上端接近耳部。如果听到桶中呈“嗡嗡”声,表明温度适宜,如听到“唰唰”声,表明温度低,应适当关闭或缩小巢门;如果听到 “呼呼”声,则表明桶内温度过高,应适当扩大巢门或采取其它措施降温。

  2.控制分群:立秋前后,蜂群易出现分群现象,当分完两群后,要将再出现 的新蜂王掐死。以培养壮群。

  3.严防敌害:山蜜蜂的天敌很多,如田鼠、蚂蚁、蟾蜍、蛇、蜘蛛等,为防其 危害,应在蜂桶周围加设围栏。

  4.防药害:蜂桶放置最好远离农田、化工厂、采石场等可能有农药、烟尘等 危害的地方。最好把蜂桶放置在上风头。

  5.防逃蜂:有时接蜂回来后,不几天发现蜂都跑了。主要是因为周围环境 不好,有烟味、药味或其它有害气味,或有病菌感染、寄生虫、动物的干扰等。

  七、山蜜蜂取蜜和取蜡

  取蜜从清明节后开始到白露为止。山蜜蜂从植物上采集来的花蜜很稀,经过蜂 的加工酿造,水分才渐渐散发减少,变成较浓的蜜。待载蜜的巢脾达到蜂桶 三分之二以上时,桶内的蜜将近做满,可考虑取蜜。 山蜂酿蜜期一般从清明到白露,生产实践中多山蜂每年仅在白露前后进行 一次性取蜜。取蜜前用细铁丝在继桶与底桶之间的缝隙间插入,拉断桶内的 蜂蜡,之后将继桶取下放倒,再用铁丝缠上棉花点燃,放在继桶的一端进行 熏烟,待继桶内山蜂飞出即可取蜜。现在多不用烟熏法,而用风吹法。就是 将继桶放倒后,用小型吹风机从一端往另一端吹风,把山蜂吹出即可取蜜。 取蜜时,可将蜜脾混在一起破碎,用1~2层纱布包好控压出蜜。待蜜全部 控压出后,将残剩的巢脾放入热水锅中加热,水蒸发后,再把液体蜂蜡缓慢 倒入盛有少许(半盆)温水的盆里。盆中的温水可对腊进行清理,使蜡中的 杂质沉入水底,腊浮在表面,待水凉后制成固体蜡团。这种蜂腊无杂质,品 质较好。

  [农广天地]蜜蜂的养殖技术二

  东北黑蜂属于蜜蜂科,蜜蜂属,西方蜜蜂种。它是在黑龙江省饶河地区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典型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优良地方蜂种。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向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了东北黑蜂的生物学特性、独特性状、养殖范围、封场选址、引进蜂群、蜂群的四季管理以及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的介绍等内容,其中重点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东北黑蜂的四季管理。对于蜂群的管理广大的养殖户朋友们要依照这样的谚语:“春抓保暖壮蜂群,更换巢脾要跟紧;夏抓强群夺高产,蜂蜜蜡浆全实现,秋抓繁殖采蜜浆,椴树花过转回乡;冬抓管窖保安全,加工蜂具备明年”。希望通过收看本期节目的介绍,能给广大的养蜂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

  相关知识

  1.养殖场建造 蜂场周围要有丰富的粉源蜜源,如油菜、紫云英等,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地面干燥,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夏季有很好的树荫,附近要有良好的自然水源。周围环境较安静,不受烟火、灯光、农药及其他污染物的影响。

  另需准备蜂箱、巢础、分蜜机、面网、喷烟器、起刮刀等工具。

  2.引种 一般自养蜂者处购买新分群的蜂作为种源,亦可到深山老林中收集野蜂。

  3.饲养管理

  (1)蜂群的检查 根据需要,可对蜂群进行全面检查,即对巢脾逐个提出检查,或快速检查,取其中l~2个巢脾检查。春、秋宜在中午检查;夏季宜在早、晚或傍晚检查,北方早春应在晴朗无风、气温不低于14摄氏度时检查。流蜜期检查应避开蜜蜂出勤高峰期。一般10~15天快速检查1次。分蜂期和流蜜期5~7天作全面检查1次。采蜜和造脾阶段,要经常进行局部检查调整。冬季包括停卵阶段,不宜作箱内检查。

  检查时宜穿浅色衣服,戴好面纱,携带喷烟器、起刮刀、记录表等用具,人应站在蜂箱一侧,切勿站在巢口,阻挡蜂路。提起的巢脾,应在蜂箱上方翻转查看。若遇蜂王起飞,可从箱中提一筐蜂,在巢门前抖落,然后恢复箱盖,人蹲箱侧,蜂王很快就会随工蜂归巢。如发生盗蜂,应暂停检查。检查后,要依次恢复脾间蜂路,切勿任意放宽,随即盖好副盖和箱盖。

  (2)蜂群的迁移 如作短距离的移位,应在每天傍晚逐步把蜂箱移到预定位置,但须注意该蜂群邻近不能有其他蜂群。如在蜜蜂活动范围内作较长距离的移动,或不可能采用渐移的方法,应先把蜂群搬到5千米外的地方,暂放养1个月后,再迁到预定位置。如作长途转移,应用铁纱或尼龙纱门档把巢门封堵,以防工蜂飞失。搬运蜂群应选择在夜晚或清晨进行,并注意固定巢脾和打开纱窗通风。

  (3)蜂群的饲养

  ①救助饲养:旨在挽救缺蜜蜂群。方法是先将贮备的封盖蜜脾调给蜂群,设有贮备蜜脾,亦可将蜂蜜加一半开水稀释,或把2份机制白糖加l份开水溶化,凉至微温后,于傍晚用饲养器或灌脾饲喂。饲养器可用沥青油毡纸裁成所需大小的长方小块,边角折起,成糟状,再用回形针固定即成。然后灌入糖浆,加至浮标,放在巢脾侧即可饲养。如果在糖浆中加入0.1%酒石酸或少量酸果汁,可促使蔗糖转化,蜜蜂更爱吸食。若蜂群较弱,群势差别大,又普遍缺蜜,应先集中饲喂强群,然后从强群中抽调蜜蜂补助弱群,以免弱群遭受盗蜂骚扰。

  ②奖励饲养:旨在激发工蜂泌浆,从而间接促进蜂王产卵。奖励饲养宜在流蜜前一个半月开始,直到野外蜜源不缺为止。应掌握少量勤喂,凡强群或贮蜜少要多喂,弱群或贮蜜多的要少喂。

  (4)巢脾的修造 巢脾是蜂群生活、繁殖、贮存蜜粉的场所。如巢脾不足或质量不好,严重影响蜂群繁殖和蜂蜜生产。造成优良巢脾的条件是巢脾基础新鲜,蜡质纯洁,房眼深,蜂群内新蜂多,不起分蜂热,外界有良好的蜜源。

  当外界有蜜源,巢内出现添造白色新巢房或框梁出现新蜡时,即可加入巢础造脾。在春季进行小群加础造脾时、应注意保温。加入的巢础框应插在原有子脾的外侧和边框蜜粉脾的内侧,并把铁丝所在的一面朝向子脾,让蜂先筑造五六成高,然后调转另一面。等待两面都筑造过半后,再酌情移插中央,供蜂王产卵,使筑造完整。小群造脾宜在造好一框,并群势发展后,再加一框。在流蜜期到来时,可在继箱中部,同时间隔插入2~3框巢础,进行继箱群造脾。筑好后及时供产卵,再陆续补入巢础框。收捕回来的自然蜂群,具有强烈的营造新巢的积极性,应视群势,充分供给巢础框。插础后,与巢础相邻的巢脾,其未封盖蜜房会增筑加厚,妨碍新脾的筑造。因此,要经常削平纠正。造脾时,若野外蜜源不好,晚间还需奖励饲养。

  (5)蜂群的合并 凡是弱群以及失王或蜂王老、弱、病、残而无贮备产卵王或成熟王台可供替换的蜂群,都应合并。方法是在午前把并群的蜂王或王台除去,傍晚,中蜂最好在夜间,先将受并群逐渐提出,喷上蜜水或糖浆,把工蜂喷至微湿为宜,并恢复原位,再将被并群按同样要求喷,喷后依次靠于受并群隔板外,盖好箱盖。次日,再统一调整。如双方框梁上洒上数滴香水,以混同群味,则效果更好。合并蜂群时必须保护优良蜂王,弱群并入强群。或无王蜂并入有王蜂时,可用扣脾蜂王诱入器把蜂王暂扣在原巢脾上,待合并成功后放出。合并动作要轻稳,不要惊动蜂群。

  (6)盗蜂的防止 盗蜂是指盗窃其他蜂箱蜂蜜的蜜蜂,会给蜂群带来很大损失。

  盗蜂的识别:凡在蜂箱四周飞转,寻找缝隙和企图钻入的蜜蜂,即是盗蜂;凡巢前蜜蜂丛集,相互咬杀,一片混乱,就证明发生了盗蜂。它常发生于蜜源缺乏时期。

  预防措施:缩小巢门,严密填补蜂箱缝隙;检查蜂群时动作要迅速;提运巢脾时要放在密闭的蜂箱里;贮存的巢脾、蜜、蜡或切下的废脾要放在蜜蜂进不去的地方;蜂场上任何地方都不能留下蜜迹或糖浆;饲喂蜂群应在傍晚或夜间进行;所有蜂群的群势要保持平衡,群内贮蜜要充足,弱蜂要合并,病蜂群迁移他处隔离治疗。中蜂和意蜂放养,且附近也不能有异种蜜蜂。万一发生盗蜂时,必须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制止:立即缩小被盗群的巢门至仅容l、2只蜂出入,再继续向巢门和盘旋蜂箱四周的蜜蜂进行喷水冲击。同时用樟油或煤油棉球插在被盗蜂群的巢门口来驱避盗蜂,也可暂用青草、树叶虚掩巢门。如盗蜂很少,可将被盗群移离原位数米,被盗巢门不予缩小,让盗蜂继续飞出。原位上放1只装有几个空脾的巢蜂飞回原位后,发现没有蜂王、贮蜜和子脾,盗行立止。经l~2天后,再将原群调回。若属全场性盗蜂,应立即迁场。

  (7)分蜂群的捕收 当自然分蜂团集后,将收蜂笼套在蜂团上方,使笼口的内边接靠蜂团,利用蜜蜂的向上性,以淡烟或软帚驱蜂上移,并用软帚或鹅羽顺势催蜂入笼。如蜂团骚动不安,可稍喷水镇定。待蜂团人笼后,再轻稳地将笼取下。如收捕意蜂,可马上从原群中抽取幼虫.脾两框放入空巢箱内,再视群势,适当增加空脾和巢础框,幼虫脾居中,最外面加隔板,并放在荫处,再把蜂笼平放在框梁上,让蜂团自行转移到巢脾上,也可以手指轻弹蜂笼,催蜂上脾。待笼内余蜂不多时,可提笼抖落,最后覆盖上箱盖。事后应注意调节巢门,过2~3天再检查调整。收捕意蜂分蜂团,也可以直接用空巢脾,拢靠蜂团上方,待蜂上脾后取下,放入空巢箱,再从原群抽两个脾补充即可。

  中蜂活跃,宜傍晚转移进箱。可用塑料窗纱或稀麻布,封住收蜂笼口,暂挂风凉荫处,傍晚备1只巢箱,箱内布置同上,空处暂垫上稻草,盖好副盖和箱盖。再将箱垫高15厘米左右,取起门档,巢门前接1块副盖。然后将笼内蜂团抖落斜板上,让蜂入箱上脾,待安定后,加上门档。翌晨取走箱内稻草,待2~3天后再行检查调整。

  (8)王台及蜂王的诱入 王台诱入,是将成熟的王台,从巢脾或育王框上轻轻割下来后用香烟锡箔或塑料薄膜条包裹起来,只让王台盖露出。在诱入群中,选择靠近子脾,蜜蜂密集处。先用指头压倒一些巢房,然后把裹好的王台嵌入凹处即可。在诱入王台时,应注意不能将王台挤坏,台口要向下,群内应无其他王台或蜂王。

  诱入蜂王,通常借用扣脾式诱入器进行在诱入前半天,先把巢内王台全部毁尽或将原有蜂提高。诱入时,先把蜂王关入诱入器,然后选择老黑子脾的中上部,并附有一些蜂蜜和空房的地方扣上。初扣时不宜重压,应在取走底部活动铁片后,均匀用力压下,使诱入器四周的铁齿全部没入巢房内。接着靠上子脾。但不要靠得太紧,以让蜂和蜂王接触。诱2~3天后,观察蜜蜂有否啮咬诱入器的铁纱或重迭包围诱入器。如有,表明蜜蜂尚未接受诱入的蜂王。如铁纱上只有稀疏的蜜蜂,且工蜂用舌通过铁纱饲喂蜂王,表明蜂王诱入成功,可以放出。

  (9)春季管理 要促使蜂群迅速恢复壮大,顺利完更替期,使之充分利用蜜源。

  ①撤出多余的巢脾,使蜂密集.每张巢脾上都布满蜜蜂。提高和保持巢内温度。

  ②经常观察工蜂的飞翔、排泄、采水等现象,判断群蜂越冬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③当气温上升、蜜源和粉源充足、蜂已扩大产卵面积、新蜂大量出房、蜂群开始进入繁殖时期,需及时加脾,一般加在边脾的外侧,如边脾是一张蜜粉脾,可加在从边数第二张的位置上。

  ④预防分蜂;选择善于保持强群、不易分蜂的作为种群,培养新产卵王,在寒流期前把老王换掉;适当控制群势,繁殖期一般保持中等群势为宜,适当抽调强群中的成熟子脾,补助弱群;及时采取巢内成熟贮蜜;充分利用工蜂的泌蜡力, 积极加础造脾,淘汰劣脾,扩大产卵圈;群势壮大后,应充分利用工蜂哺育力,连续生产王浆;随着群势的发展,适时加脾,加继箱,加大巢门,注意通风遮荫,使蜂群处积极状态;在蜂群出现分蜂征兆时,将蜂王的1个前翅剪去2/3。当分蜂的蜂群造了王台,待封盖后,提出老王及带蜂的成熟封盖子脾和蜜脾各1框,组成新群另置,再加入空脾l框供蜂王产卵。原群选留一个大型、端正、成熟的王台,其余全部毁掉。待新王交尾产卵,可培养采蜜群。中蜂群王台封盖后,酌加空脾或巢础。其余带蜂巢脾。选留一个王台组成新群另置。

  (10)流蜜期管理 目标是使蜜蜂经常处于积极工作状态。主要工作是:消除分蜂热,及时采收封盖蜜;在主流蜜初期,要有足够的青、壮年蜂群,如估计群势不足,应提前20天补充蛹脾;掌握流蜜期前发展群势,流蜜期中补充封盖子脾,流蜜期后,调整蜂群,恢复和发展群势;在主要流蜜期间采用“强群采蜜,双王群繁殖”等措施.以解决采蜜和繁殖的矛盾;在流蜜期应根据花期长短、蜜源间距,对蜂群进行不同的处理。

  (11)夏季管理 关键是保持蜂群的有生力量,为秋季繁殖准备条件。应注意:年年更换新王,维持夏季产卵力:越夏蜂群宜保持2~3足框;只要不妨碍子脾发展,巢内以多贮蜜为宜,如蜜水不足,应及时饲喂;蜂群宜呈于通风阴凉、排水良好、有清洁水源之处;及时抽出箱内旧脾或多余巢脾;每旬快速检查一次;蜂群的巢门一般只放1厘米高,宽度以每框足蜂留1.6厘米为宜,以避敌害,如发现工蜂扇风激烈,应酌量放宽,但切忌打开纱窗通风。

  (12)秋、冬季管理 秋季应抓紧蜂群的繁殖,扩大群势,迎采荞麦、枇杷蜜,培养越冬适龄蜂,更换老劣蜂王,备足越冬饲料,防治病虫害,预防盗蜂,注意避风、保温、通风、防潮等,为安全越冬做好准备。冬季管理主要是做好保温工作,方法有箱内保温和箱外稻草包装法等。

  相关新闻:

  养蜂业有人称之为“空中农业”,也有人把它称作农民增收的“甜蜜的事业”。在有着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的饶河县,东北黑蜂养殖更是养殖业的一大特色。饶河县在东北黑蜂经济开发上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走资源节约、管理科学、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了东北黑蜂山区产业化示范项目,有力地促进了饶河蜂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东北黑蜂是1918年由养蜂员邹兆云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引入,经过上百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繁育形成的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蜜源条件的独特蜂种。经专家鉴定其性状优于世界四大著名蜂种。东北黑蜂这一蜂种是国家宝贵的蜜蜂基因库。具有产卵力强、采集力强、能维持大群,抗病能力和抗逆性强,遗传性状稳定的特性。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26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438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2380平方公里,隔离带面积5504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有10镇35乡428个村,20个地方农林牧渔场,2个森工林业局的20个森工林场,10个大型国营农场。保护区内蜜粉源植物十分丰富,种类多达300余种,其中木本蜜粉源植物如紫椴、柳、梨、黄菠萝、山桃、山丁子等多达百余种,草本蜜粉源植物如蚊子草、毛水苏等200余种,为东北黑蜂的繁衍发展和壮大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饶河县东北黑蜂产品多次被欧盟有机食品组织认证为有机食品,1993年在第33届国际养蜂大会暨蜂产品博览会上,东北黑蜂椴树蜜、王浆蜜获金奖和铜奖,并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A级绿色食品。2004年,东北黑蜂系列产品被国家质监局确定为地理标志产品,成为黑龙江省首批获得“地理标志”殊荣的蜂产品。饶河县还被国家授予“中国东北黑蜂系列产品加工之乡”称号。目前,饶河县养蜂场点发展到535处,从事养蜂生产人员达2212人,东北黑蜂种群量发展到3.3万群,黑蜂产业成为饶河县的特色主导产业。

  饶河县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调动了城乡广大群众养蜂和积极性,扩繁东北黑蜂种群,确保了东北黑蜂总量优势,蜂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现由原来1家发展到5家,蜂产品销售商店由原来10家发展到23家。蜂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我县黑蜂企业已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共建设养殖小区3个,发展养殖大户200户,形成了“乡乡有典型,村村有大户”的良好发展势头。2007年,全县蜂群入窖群数达到3万余群。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蜂农的产业化模式已经基本形成。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饶河县广泛与国家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合作,为蜂农免费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23期,受训蜂农达1500余人次。该县还成立了东北黑蜂保护区整顿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了监管执法力度,两年来,在常规性监察基础上,每年开展春秋两季执法大检查,平均每年出动车辆100余台次,行程万余公里,对全区各养蜂场点进行巡回检查。共计清除异杂蜂王50余只、异种蜂群500余群,下达限期清异通知书63份,有效地保护了东北黑蜂纯度,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黑蜂纯度达到99%以上。同时进一步加大科研蜂场建设力度,各项科研课题、系谱选育、科学实验进展顺利。现已编制完成“东北黑蜂系谱”档案,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畜禽种质遗传资源保种场”。完成了“苦参烟剂”对蜂群影响实验,有效避免了施药给蜂群带来的损失。目前,东北黑蜂已进入我国首批138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新产品科研步伐进一步加快,现已成功研制黑蜂产品四大系列30余个品种。

  饶河县还加大蜜源植物恢复保护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蜜源植物恢复资金110万元,在科研蜂场和部分林场开展了蜜源植物栽培和试种工作,建立了小南河椴树蜜源基地,全县新增蜜源植物1000亩。蜜源种植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白瓜、向日葵、仁用杏等蜜源经济作物面积进一步扩大,有效解决了保护区内秋季蜜源短缺的实际问题。保护区立法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省政府已派专家3次来饶河调研,并召开了“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立法”协调会议。目前,饶河县“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立法(草案)”已呈报省政府。

  随着东北黑蜂山区经济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实施,保护区内蜂群总量显著增加,目前已成为全国蜂群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今年,饶河县通过提升规模,加强基地建设;加大监察力度,确保区内蜂群纯度;打造科技服务平台,为蜂农提供优质服务;强化企业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知名度,打造国蜂品牌;加强领导等一系列保护和管理措施,形成东北黑蜂产业发展工作合力,使东北黑蜂山区产业化正逐渐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农广天地]蜜蜂的养殖技术三

  [农广天地]“一改五推一防”养中蜂 20161116。中蜂是中华蜜蜂的简称,广泛地分布于除新疆以外的全国各地。目前,主要有北方中锋、华南中蜂、阿坝中蜂等一些类型。2006年,中蜂被列入了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一改五推一防”是一项综合配套养殖中蜂的技术。“一改”指采用把中蜂传统养殖方式改为新法活框养殖;“五推”指推人工育王换王,推强群饲养管理,推成熟蜂蜜生产,推中蜂越冬管理,推春季繁殖;“一防”指中蜂病虫害的防治。“一改五推一防”是中蜂科学养殖技术中的有效管理方法,它不仅促进了蜂农增收,还有效地保护了山区蜜源植物的多样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也发挥了重要得作用。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一改五推一防” 养殖中蜂的技术。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718251/

推荐访问:养殖技术 蜜蜂 天地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