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麝

来源:创业项目 时间:2017-08-02 21:39:5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项目】

  麝,又称为麝獐、香獐,种类少,麝的前肢短,后肢长,蹄小耳大,雌雄都无角,雄性有发达獠牙。中国麝类资源丰富,有林麝、马麝、原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等5种,原麝和马麝体较大,浅褐色。只有原麝全身具白斑点。麝栖居于山林,多在拂晓或黄昏后活动,听觉、嗅觉均发达。雄麝脐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后形成的香料即为麝香,是一种十分名贵的药材,也是极名贵的香料。这也导致麝的数量急剧下降——因为人们为了获得麝香而不断猎杀它们。下面是www.01hn.com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人工养麝,供大家参考!

  人工养麝

  人工养麝一

  山丹丹那个开花呦……

  路人:姑娘,小点声,往前面走,声大了容易吵着林“蛇”。

  主持人:蛇?咱看看去……

  秦岭被誉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小李刚来到陕西凤县就被这一带的秦岭山脉吸引住了。可这里虽说景美,但冬季温度最低也在零下10度以下,即使现在初春,温度也在0度左右,这个季节,在这里,难道还会有蛇吗?

  环境空镜、搭配神秘音乐、动物叫声。

  记者:有人吗?

  大爷:有。

  记者:大爷您好,我问一下您,咱们这儿是不是养蛇的呀?

  大爷:养林麝的。

  记者:麝?麝香的那个麝?

  大爷:噢,对。

  原来人家说的是“林麝”,并非“林蛇”!这林麝长得究竟什么样?它同麝香又有什么关系呢?

  记者:看到了吗,谢绝参观。所以啊,平时这个养殖场是很少有生人进入的。那刚才养殖户段大哥再三叮嘱我,进到里面之后,一定要声音小,动作轻。那段大哥,我已经做好全部准备了,我现在能进去了吗?

  养殖户(段斌):可以了。

  大爷:进来看,不能大声说话,这东西害怕惊吓。

  进入饲养区,第一次见到林麝,小李惊讶。

  眼前这只看起来十分可爱的小家伙儿,就是小李从未见过的林麝。麝,又称为麝獐、香獐 ,种类少,麝属中有四种,包括原麝 、林麝 、黑麝与喜马拉雅麝。在秦岭一代生存的主要是林麝。林麝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成年林麝一般体长70厘米、肩高47厘米、体重7千克左右。

  记者:哇,太可爱了,但是麝呢,它生性胆小,所以说话声音稍微大一点,就会这样子到处乱跑、飞檐走壁。哎,段大哥,我问一下,咱们这个麝为什么胆这么小啊,而且能跳这么高。

  养殖户(段斌):这个麝主要是一种野生动物,它本身生性就胆小,在我们养殖的时候,基本上不太接触生人。

  段大哥养林麝在凤县是最早的养殖户之一。虽说跟林麝打了近10年交道,可由于自己平时很少参与饲喂,所以在林麝面前他也算不上熟人。您看,现在小李虽说由段大哥亲自陪同,可这些小家伙们,仍然显得十分不安一直跑跳不停。事实上,林麝在不被外界打扰的时候,它们都会表现的比较安静,平时往往都会呆在自己的单间里,要么进食,要么反刍,要么站在那里独自发呆……可一旦有生人进入,或者外面传来异样响动,它们就会像这样,谁的面子都不给了。

  记者:最高能多高呀?

  养殖户 段斌:最高,咱们这个网基本上就是2米到3米这个高度,要是没有这个围网的话,它就可以直接跳出去了。

  记者:你看那个,一下跳那么高。

  养殖户 段斌:它主要生产在山区,岩石上,主要是这种地方,所以它也就比较喜欢跳呀,爬呀,就是那样的。平常的话,人抓捕它的时候,动物追它的时候,它在着急的情况下,它还可以上树的。

  仔细观察,原来林麝之所以弹跳力超群,同它的后肢长度远超前肢不无关系。您看,当它站立时后高前低,而且身体轻巧、肌肉发达,无疑这是一副天生的跑跳身材。

  加上一双警觉且随时转动的大耳朵,无时无刻不在收集来自于不同方向的轻微声响。发达的鼻子,灵动的眼镜,随时可能为林麝发出起跑的信号。所以在人工饲养林麝时,围墙至少需要修建高达3米以上。此时,在麝棚里大气都不敢出的小李却又有了新的发现。

  记者:您看到了吗,我刚发现这个圈舍里有一只是特别奇怪,长了两颗特别长的獠牙,您看看,就那只。这只麝是不是养的年头最长,是这里面岁数最大的呀?

  段斌:不是,这个麝是这里边的公麝。

  记者:公麝?

  段斌:公麝的话,实际它的年龄只有3到4岁,它现在属于青壮年期,它这个雄性的话,长这个獠牙是它的一种特性。雌性是不长獠牙的。除此之外的话,就是它的体型稍微略大于这个雌性,其他再一个就是,它肚子底下,就是肚脐跟前有一个分泌麝香的香囊。

  记者:这个香囊对它起到什么作用?

  养殖户(段斌):交配时候,它要分泌一种麝香。

  麝香,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它是由雄麝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麝香腺中分泌出的物质。对于雄麝来说,麝香的主要功能是标记领域、传递信息以及在交配期间,用它的特殊气味引诱雌麝。而对于人类来说,由于麝香性温、无毒、香气馥郁,既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因此,目前人们养麝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取得麝香。

  记者:因为这个麝特别的敏捷,蹦的高,跳的远,所以养殖户要取麝香的时候,就采取这种飞针的方式来麻醉它。

  养殖户段斌:一般咱们这个麻醉基本上就是属于半麻,不是一下麻倒,你要强抓的话,你看要有损伤,让它麻醉药起作用,然后人再去抓它,对它伤害是最低的,就是避免了它在墙上碰,或者出现外伤情况。

  记者:哎呦,它真有劲。这个麝香长在哪个位置?

  大叔:这里。

  记者:就这儿是吗?这麝香就长这儿?

  养殖户(段斌):香囊就在这个地方,这就是香囊。这儿有个口。

  记者:它在什么位置?

  养殖户段斌:尿道口上到肚脐的中间,有一个香囊。

  记者:那这个怎么取,取的时候疼不疼呢?

  养殖户段斌:这个取的时候不会疼的。这个就是像,打个比方像挖耳朵一样。

  记者:像挖耳朵一样,那就没什么痛感了。

  香囊自然开口于林麝的尿道口,每次取香时,用酒精在其开口处进行消毒,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将香囊基部夹住,拇指压住香囊口使之自然扩张,右手利用一个比掏耳勺略大的专用挖勺,轻轻伸入囊内,徐徐转动并向囊口拉动挖勺,此时麝香即可取出。据段大哥介绍,每次取香时,按照这样的操作方法稍加小心,并不会对林麝产生任何伤害。尤其人工提取麝香,每年仅有一次,加之养殖户每次取香都会请来具有一定经验的师傅进行,所以这种操作更不会对林麝产生任何伤害。

  记者:这一只能产多少麝香呢?

  养殖户段斌:一年就是产20克左右吧。

  记者:量还挺多的。

  养殖户段斌:一般我们是不太取完的,就是少取一点就可以了,来年再取。因为你要取尽的话,对它的香囊有一定的损伤,就是留一点的话,可以保护它的香囊。

  从林麝被飞针麻醉到最后的取香完成,在经过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算大功告成了。

  记者:你看这个就是刚刚取出来的麝香,还是很新鲜的,颜色呈棕色,里面有点泥沙粒的感觉。闻起来,哇,好刺鼻呀。

  在过去,取麝香都是将麝猎杀后直接割取香囊,但是现在由于这种活体取香的方法逐渐成熟后,自然再也不会再沿用传统的杀鸡取卵方法提取麝香了。这样不仅保护了林麝的种群,而且还提高了它经济价值和林麝养殖效益。

  记者:那咱们取出来这个麝香怎么保存呢?

  养殖户段斌:咱这个麝香一般取出来新鲜,基本上采取冷冻的方式储存。

  记者:冷冻?

  养殖户段斌:冷冻的就比较,可以长时间的保存,也不会失去水分,或者一些成分。

  记者:像冻起来的这个麝香它大概能保存多长时间呢?

  养殖户段斌:这个就可以常年保存了。

  记者:常年保存,不会失药效。

  养殖户段斌:对。

  由于刚取出的麝香,大多混有皮毛杂物,因此在进行保存之前,需将杂物全部拣出。当然,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麝香的功效,在人为挑选杂物时会尽量在短时间内进行,据说麝香味道越浓,入药效果也就越好。所以有种说法就是“保存麝香的香味,就是保留麝香的价值。”

  凤县人民医院中医 杨喜元:麝香它用处挺广泛的,用途是从两个方面讲,内服治中风,通经活络,去瘀活血,治偏瘫。外用的话就是治恶性肿瘤,它具有去瘀生新的作用;还可以治外伤。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 田国庆:主要是里面含有麝香酮在起作用……

  麝香作为名贵中药材,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在《神农本草经》中,麝香被列为上品,在古书《医学入门》、《名医别录》以及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等医学著作中也均有记载。其具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等诸多功效,且麝香的香味浓郁,经久不散,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系统都有极其显著的影响。而唐代诗人杜甫在《丁香》诗中说到的:“晚坠兰麝中,休怀粉身念”。则体现出麝香作为香料,对我国的影响也是颇为深远。那么,麝香既是名贵中药材,又是名贵香料,不知道它的经济价值是不是真的很高呢?

  凤县人民医院中医 杨喜元:有时候它是比黄金的价钱还要高。

  大姐:现在这个麝香的价格一年一年的不停的在增长。

  养殖户段斌:养殖林麝这个经济效益的话,像100头规模的这个林麝场,按公母一半算的话,那么就有50只公麝。一只公麝一年产10几到20克的话,就是一公斤。

  记者:像这样一瓶也就是50克左右,但是以现在的市价,一克500到600块钱这个价格来计算的话,这么一小瓶价格两三万元呢。

  麝的年龄一般都在20岁左右,雄麝从1岁开始泌香,3——13岁为泌香旺盛期,此后逐年减弱,20岁以后仍有少量泌香。按照养殖户每年收获一次麝香的规律计算,每只雄性林麝就会生产20克麝香,按照每克300元计算,一只雄性林麝10年便会创造6万元的经济价值,林麝养殖效益挺高的。对于养殖户来说,麝香只是林麝养殖雄性林麝带来的养殖效益之一,而种群的繁殖也能带来不小的经济价值。

  养殖户段斌:从繁育上来讲,一组就是一只公的配四只母的,保稳得算,每一只母的平均一年产子1.5头,那四只就至少产出6头。

  扩大种群,这对于数量稀缺的林麝来说,无论是从社会价值还是经济价值,无疑都是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儿。目前凤县养殖户们因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已经开始纷纷利用自己山地资源,在距离生活区几公里外的山沟里搭建林麝养殖场,长期同林麝生活在一起。 那么在他们眼里,林麝到底好不好养呢?

  记者:大爷,那您平时伺候这些小动物们,您觉得累吗?

  杨发友:不累。这训练乖了以后也很听话。开始喂的时候,你每天开始摸,有时候它不让你摸,摸摸时间长了,它就让您摸开了。有几次,我喂的时候,有两只都爬到我背上来了。因为它们知道这是自己的(主人),所以它们就不怕了。

  养殖户大姐:好养,平时养的时候细心点,然后勤观察,它主要是吃灌木树叶,再加上蔬菜、红萝卜,有白萝卜。这个东西好不好养?

  宝鸡秦峰野生动植物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蒋本模:现在饲养这个獐子,关键是防病。它希望安全,没人打扰,远离嘈杂的地方。

  虽然林麝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林麝养殖效益,且养殖成本不高,但由于林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所以必须经过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在配合当地政府的总体调控计划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养殖资质,当然,麝香也是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专门渠道进行销售和生产加工,禁止私下买卖或交易,因此普通消费者日常接触的只会是含有麝香成分的中成药或香水等。

  陕西省凤县林业局副局长 毛忠生:现在全县通过整合以后有7家大的公司,7家大的公司下边它们分的有300多个养殖分场,全县的规模到去年年底的话,人工饲养这一块,它的存栏数量已经达到4350头,麝香这一块,全县一年产量大概就是在25公斤的样子。

  人工养麝二

  1.麝的性成熟和配种年龄

  动物随着性成熟而出现的生殖能力。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只有在达到性成熟时才开始产生成熟的具有结合能力的生殖细胞。

  麝的性成熟期与种类、性别、气候、饲养管理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有关。麝的性成熟开始的年龄约在出生后18个月,但

不能马上进行交配,因为早交配就早妊娠,影响麝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生产性能。为了保持麝的健康以及获得品质优良的仔麝,必须达到一定年龄才允许交配。营养好、发育快的母麝6~8月龄性就成熟,可交配受孕。个别发育慢的、营养不好的1岁半还不能性成熟。在人工驯养下,每1次配种年龄必须在个体发育比较完全时才可以进行。一般适宜年龄,公麝是3岁半;母麝发育好、体健壮的1岁半左右可以配种,最好在2岁半后配种。

 

  2.麝的发情

  麝为季节性发情的动物,发情交配期在10月到翌年2月份。公麝发情期较长,从9月份开始直到翌年4月份,11~12月份为发情旺期,属于短日照发情类型。

  母麝是季节性多次发情。在1个发情季节,可出现3~5个发情周期。母麝性周期为19~25天,平均为21天。发情持续时间为36~60小时,发情旺期可持续24小时。

  母麝达到性成熟后,在发情时表现出发情征候。这时母麝表现不安。允许公麝接近和爬到它的背上。母麝发情期,食量减少,阴道粘膜潮红,并有粘液流出,阴户略微红胀。性兴奋时,到处嗅粪、尿、嗅其他麝,排尿频繁,臀毛竖立,尾巴翘起暴露出外生殖器。性欲强的,还发出“嘀嘀”或“咩--咩--咩”的叫声。愿意接近公麝,并接受交配。

  公麝在发情期,睾丸变大,表现兴奋,经常追逐母麝,并发出发情时特有的叫声。沿獠牙流出泡沫状的唾液,扭动身体后躯,追逐母麝,表现出性冲动。

  3.麝的选种选配

  为了搞好麝的配种工作,采取选出优良种公麝参加配种的办法,选择种公麝和组织选配是麝饲养业育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每个麝场都应建立一定数量的育种核心群,以提高整个麝群的质量。麝场只有进行选种,实行科学养麝,才能做到选种选配。

  选择的种公麝,必须体质良好,性欲旺盛,年龄适宜,睾丸匀称,产香量高,肥满度适宜,并能将这些基本优良特性巩固下来并传给后代。

  4.麝的配种

  我国驯养的麝多数仍处于野生状态,发情期公麝特别狂暴,不易接近,因此现阶段麝的配种多为自然交配方式。目前生产中所采用的配种法主要是单公群母配种法、试情配种法及群公群母配种法。麝的配种法分述如下:

  (1)单公群母的配种法首先根据生产性能、年龄、体质状况,将母麝分成若干个配种小群,每群4~6只母麝,选定放入1头公麝,不替换。

  另外一种方法是以每群12~15只母麝,选定种公麝按1∶5的比例,1次只放1头公麝,每隔5~6天替换1次。到母麝发情旺期,须2~3天替换1次种公麝。在几天之内公麝已配2~3次以后,尚有母麝发情需要交配时,应将该母麝拨出与其他种公麝交配,以利于保持种公麝的体况良好和提高后裔品质。采用此种配种方式时,公母比例和替换时间须根据公麝的配种能力和母麝发情情况决定。配种时必须注意公母比例,及时观察,及时调整。生产实践证明,1∶5的准胎率和双胎率最高。在发情配种季节,每头种公麝可配10头母麝,但是配得头数过多,会损害公麝健康,降低高麝的受胎率。因此,在一个配种季节,1头种公麝实际配3~5头母麝是比较适的。

  (2)群公群母配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群公群母1次放入,配种期间不替换种公麝的配种方法就是按1只种公麝负担3~4只母麝配种比例。在配种开始时,1次将公麝全部放入配种的母麝圈内,在整个配种期,如果种公麝没什么问题时,可不进行拨出,如果有些公麝患病,性欲不高,体质特别衰弱,起不到配种作用,可及时将其拨出。一般拨出后不再进行补充。

  ②群公群母混合后,在配种期中间替换全部种公麝的配种方法全期替换次数为1~2次,配种的公母麝也是1∶3~4。有的将初次参加配种的3~4岁公麝放入配种母麝圈内,引诱母麝提早发情,此时为诱情期。至母麝发情旺期到来前,按1∶3的公母比例,换入壮龄优良种公麝进行配种。配种旺期后,如有70%~80%的母麝配种已经完成,可将体弱的配种能力差的公麝拨出,再按1∶5的比例留公麝,一直坚持到配种全部结束为止。

  配种工作的进行,在圈养条件下,经过选择的种公麝于9月份放入母麝群配种。

  麝交配时间短、速度快。1次射精量约为0.5~0.65毫升,每毫升精液含精子数为20~30亿。每天交配2~3次的公麝,每天可配2头母麝,交配量不宜过大。

  刚配完的麝,因血液循环加快,呼吸促迫,一切生理机能尚未恢复正常,不宜马上饮水。

  配种期结束后,应立即将所有公麝从母麝圈内拨出,分别予以精心的饲养管理,使其迅速恢复体况,安全越冬。

  5.麝的妊娠与产仔

  麝的妊娠期因麝的种类、个体特点、驯养方式以及其他外界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175~190天,平均181天。据此,可推算出大致的分娩期,便于预先作准备。1胎双仔或三仔的母麝,其妊娠期最大,平均有184~189天左右。

  妊娠期的长短虽然由许多因素决定,其中主要的因素是母麝的饲养管理条件和母鹿个体特点。如母麝饲养条件好,则胎儿生长发育迅速,生命力强,产仔较早;母麝体况不佳,饲养条件差,胎儿发育不好,通常产仔较晚。

  母麝妊娠后,食欲增强,采食量逐渐增多,妊娠中期采食旺盛。妊娠3~4个月后的母麝,运动小心谨慎,行动迟缓,性情安静,容易疲倦,有时躺卧。妊娠后期(产前1~2个月),胎儿生长育较快,母体腹围显著增大。接近产仔前,母麝乳腺体积增大。

  麝的产仔期根据其发情、配种期和妊娠期的不同而不一致。如配种提前而集中,则产仔也随之提前与集中。一般都在5~6月产仔,个别配种迟的9月初产仔。每年繁殖1次,每次产1~3仔。圈养麝双仔率占80%左右,3仔极少。初产母麝多数一胎1仔。产双胎者,仔麝多为1公1母。在一般情况下,麝在5~6月份集中产仔有利。当新生仔麝开始大量采食饲料时,正是日照时间长,气温适宜,青绿饲料丰盛的时期,有利于促进仔麝早期的快速生长发育和提高成活率。

  人工养麝三

  事实上,四川养麝研究所作为国家机密性科研单位,很少被外界知晓,但近两年,蔡永华越想越憋屈:“都养不活了,得找出路。”如今,令他最困扰的是目前的营养饲料依旧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粗放型的畜牧业水平,主要还是维生素、营养素、蛋白质、粗脂肪等配方。蔡永华的解释是缺钱,他抱怨起国家扶持力度不够,而政策的限制更是让后期整个中国养麝业难以为继。

  经过53年的发展,中国的麝养殖也仅算小范围养殖成功,但因养殖成本高,企业很难有动力进行规模化生产。一方面,其种群到了一定数量时就会生病、死亡,而更重要的限制因素是,国家在麝香的销售价格上,一直严格限制和管控,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极小。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对养麝所实行了“增人不增支,减人不减支”的政策,但随着麝的数量增加,其养殖成本也在增加,而科研经费的紧张,也使得很多科研工作经常反复性中断。为此,养麝的亏损情况也不断加剧,1994年之前养殖场还有600多头麝,1994年时仅剩172头。

  “既然国家经费紧缺,是否可通过出口促进产业发展?”蔡永华的提议最早得到了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司副司长秦建华的认可,在秦的支持下,2001年到2003年间,一部分麝香被允许出口,且平均出口净价超过每公斤60万元。连续3年,全国养麝业都处于发展高峰期,资金的充裕,也使得麝的营养充足,其繁殖能力也大大增强。在此期间,养麝所的麝已达到1600多头。

  但好景不长,2003年后,来自国际的舆论谴责声音强烈,麝香也被禁止出口。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蔡永华又在所里推行“以熊养麝”的模式,当时,养熊业尤其赚钱。

  “国家林业部门的意见就是只保护,不再继续投入资金,养了这么多年也不见成效。”中医药协会副会长王瑛说,这一时期,国家在实验、养殖等方面确实花了很多经费,但始终未见成效,其发病率很高,也和饲料有关,目前提出“谁投资谁养殖谁受益”的方案,鼓励企业自给自足,但“亏本的产业谁愿意投?”

  “投入高,还不如去买。”蔡永华说,大部分制药企业都有一定数量的库存,更不排除大部分来自于国外走私。例如片仔癀作为目前全国用麝香量最多的企业,每年的麝香用量是上百公斤,而全国麝香总产量不过10公斤。据了解,目前中国仅批准7个制药厂共5类品种允许使用天然麝香,而全国目前共有约4000头麝,而中药的总需求量便有1500公斤,这意味着全国需要30万头麝才能满足中医药的需求。

  除去药用,麝香作为高级香料,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大的需求量。2010年,日本一家公司找到蔡永华,提出以每公斤60万元的起始价收购麝香,让蔡永华尴尬的是,该公司被拒后,提出更高的买价。“在国内市场都未能获得正常开发的情况下,何谈出口?”人工养麝之所以没能得到发展,除了在疾病、饲养方面还存在问题外,主要原因是养麝主一直亏损。孟智斌说,养麝场有利润空间,才能在科研投入、环境改善、产业发展上有所突破,但现在的情况是几十年如一日。养麝业没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推广,其关键还是未能形成一个盈利模式。

  一方面,国家对天然麝香实行严格的价格限制,养麝场出售的麝香价格越来越低,而用麝香的制药企业在药价上也被国家严格管控,也使得养麝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而饲养成本却在逐渐提高。同时,国家对天然麝香的药物利用实行的是严格的管控措施,统一由国家指定交易。蔡永华称,在市场未开发的前提下,不再打算继续扩大种群,“养得多,亏得多。”他盘算着,目前养麝所每年开支400万,除去政府每年投入的200万元科研经费,剩下的200万元还要自给自足,而每年熊胆粉的收入约120万元,麝香收入约50万元,如果再养,就会亏更多。

  四川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处负责人则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养麝场的科研成果没有走市场化路线,如果市场稍微放开,资金有所宽松,不仅能体现出过去的研究成果,还能扩大种群。

  孟智斌认为,国家在价钱上实行严格的管控,主要还是在保护和利用上很难权衡。如果麝香价格提高,药价会更高,而市场价格一旦非常高,民间的捕猎行为又会出现,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显然很关键。在他看来,麝的人工养殖从生物学看,已经成功,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标准:一是成活,且能够实现活体取香;二是能在此基础上自然繁殖,无需再从野外捕猎。至于麝的难养殖、生病、死亡,都不是主要问题,主要还在于经济上不得力,所以发展不起来。

  而发展人工养麝业的根本问题还是要开放市场。孟智斌经常和主管部门提议,国家可以实施管控,但要把价格放开,在严格核实论证后,可以以自由拍卖的方式出售。甚至可以规定,买卖价格中设立一部分麝的野外环境保护基金。“谁保护谁受益的口号要跟上形势,不要空喊,要拿出实际解决方案。”

  但整个产业要想全面发展,企业还需从动物保护的角度考虑,在野外动物资源保护上投入一定资金。“我国企业究竟为野生动物保护做了多少贡献,恐怕微乎其微。”孟智斌称,国外企业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在公益宣传片上,适当调整舆论导向,但国内企业很少考虑到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718821/

推荐访问:人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