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出国管理规定

来源:创业指导 时间:2018-08-28 18:00:1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指导】

因公出国管理规定(共10篇)

因公出国管理规定(一):

2011年5月31日中央国家机关厉行节约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中央国家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约,特别要从严控制和压缩因公出国出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三项经费支出。严控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必须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为此,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B.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D.增强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度

B




因公出国管理规定(二):

因公出国 怎么翻译

go overseas for public business【因公出国管理规定】

因公出国管理规定(三):

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公开“三公”消费尚处于“破冰”、“尝试”阶段。“三公”消费应该管的住,必须管得住。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从根本上管住“三公”消费的是
A.依靠国务院常务会议和舆论压力,推动对“三公”消费的监督
B.深化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明确“三公”范围,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和审核程序
C.发挥法律的约束力,通过修改《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监督的刚性执行力
D.加大行政问责制度,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

C


考点分析:管住“三公”消费反映了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是建立健全制约监督机制,一是靠民主,二是靠法制。应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各项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因此B正确。加强对本题答案选。

因公出国管理规定(四):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定期公布“三公”经费,禁止挪用其他预算资金用于“三公”支出。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公开“三公”经费有利于( )
①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公众监督    
②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化解社会矛盾
③正确处理地方与中央关系,巩固中央统一领导    
④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设法制政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本小题考查的是政府工作。公开“三公”经费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公众监督,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①② 符合题意。

因公出国管理规定(五):

“三公”经费公开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向社会公开。公开“三公”经费
①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      ②是打造阳光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 
③有利于加强对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④有利于政府依法执政,增强公信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B




因公出国管理规定(六):

材料一:“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2011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问题。会议决定,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压缩的基础上,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会议要求,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和审核程序,建立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继续细化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调整。加强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团组数量和规模,加强和规范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有关规定,从根本上控制“三公”经费规模。
材料二:2011年12月11日,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全文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截至2012年1月11日,共有2818人次通过网络、信函提出7030条意见。大家对《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国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农村地区校车服务的规定格外关注。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的范围,明确校车购置及运行费用的资金来源;二是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的比例,对中西部以及其他财政比较困难的地方,中央财政支持要给予倾斜。
(1)结合材料一、二,请你运用财政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规范“三公”经费的意义。(8分)
(2)从公民与国家权力机关角度,说明如何保证“三公”经费的透明使用?(8分)

①“三公”经费支出属于财政支出中的国家行政管理支出,(2分)

②规范“三公”经费,有利益保证行政管理机关的正常规范运行,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2分)

③国家规范“三公”经费,杜绝铺张浪费,有助于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障。(2分)

④国家规范“三公”经费,做到“财尽其用”,有助于促进资源的更合理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运作效率。(2分)

(2)从公民与国家权力机关角度,说明如何保证“三公”经费的透明使用?(8分)

①公民通过行使监督权来保证“三公”经费的透明使用。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或网上评议政府、监督听证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渠道加强对“三公”经费使用的监督。(4分,答出监督权和两种监督方式即可得4分)

②国家权力机关通过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来对“三公”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严格执行预算和决算审批,加强监督检查。(4分)




【因公出国管理规定】

因公出国管理规定(七):

材料一:公开、透明是“阳光政府”的应有之义。2011年5月至8月,中央90余部委按照国务院要求,陆续公开了“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用、公务招待费用]支出情况。“三公”数据的公开是打造“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一步。
材料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政务公开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全方位推进。《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研究提出改进和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措施,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方法,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提高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的原因和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辩证法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原因: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政府要实行信息公开,公开“三公经费”。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公开“三公经费”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③...

因公出国管理规定(八):

 材料: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3年10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作出全面规范,对宣传教育、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成果,对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请你从环保节约角度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要求三点以上,5分)
(2)请你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角度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要求三点以上,5分)

按要求写出相关知识点,不重复,即可相应给分。提示: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方面去写。




因公出国管理规定(九):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2013年7月22日,新华社 授权 全文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
B.这几个犯罪嫌疑人虽拒不交待问题,但从他们的 行迹 看,心里有鬼还是可以肯定的。
C.黄仁宇先生是当代中国学者中罕见的具有 见微知著 ,融会贯通的驾驭史料能力的“通史”之才。
D.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来说无伤大雅, 不足为训 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C




因公出国管理规定(十):

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下列可以辞退公务员的情形是
A. 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B. 因公致残,被确认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C. 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天的
D. 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D
请参考《公务员法》
第八十三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852998/

推荐访问:因公出国管理办法 因私出国管理规定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