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学会

来源:创业测试 时间:2018-11-26 08:00:0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测试】

中华诗词学会(共10篇)

中华诗词学会(一):

如何才能写好古诗词,基本要求是什么?

我是一个古诗业余爱好者.关于学习写古诗,谈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供初学者参考.
一、 用韵
古诗要求押韵.尤其是格律诗,对押韵有严格的要求.现在格律诗的用韵,有新韵、古韵之分.新韵即《中华新韵》.
由中华诗词学会 2005年5月颁布实行.古韵以《平水韵》为代表.平水韵是宋理宗淳佑十二年(1252)在江北平水(今山西临汾),由刘渊编著.当时全国各地,汉字读音差别很大.用一部平水韵来统一标准、便于交流,非常必要.平水韵在古诗发展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其诞生至今已经七百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汉字的读音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同韵的字,不再同韵如:家和斜.原来不同韵的字,变成同韵如:东和冬.古诗的押韵,目的就是为了读起来上口.如果该押韵的字不同韵,就达不到押韵的目的.现在普通话已经在全国普及,所以用新韵写诗已经是大势所趋,新韵代替古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你想做古诗的研究专家,或是想对古诗进行深层次探讨,学点古韵知识是必要的.如果你只是想学写古诗,我看就没必要去背那些枯燥无味的韵书.如果你已经掌握了平水韵,还愿意用平水韵写诗,也无可厚非.不过你应当明白,你面对的读者,是十亿说普通话的人.用新韵写诗,只要你会说普通话,读一读就知道押不押韵.既快捷又方便,何乐而不为!至于个别遗老不认可新韵,只能付之一笑,不必多言.有人主张写格律诗,还应该回到平水韵上去,不用平水韵,就不是格律诗.按此逻辑,汉字是不是也应该再用甲骨文?新生事物的出现,有人反对,不足为奇,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更不会倒转.几只螳臂难以挡车.
二、 平仄的应用
格律诗讲究平仄,是为了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虽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运用中,并非铁板一块.一三五不论、先拗后救等都是对平仄的通融和放宽.这些在科举考试中都允许的做法,在一些人眼里仍是大逆不道,违反祖训.举着大棒,到处指责.我认为只要不犯孤平、三平尾、三仄脚这样的大错,对一两字的平仄进行调整,不会影响平仄的整体功能.古代名家名作,一两字出律,也屡见不鲜.如李白的五律《宿五松下荀妪家》,其颈联为“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其格律安排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完全合律,而对句第一字应平声,现在用了仄声“月”字,如果不救,就成了“仄平仄仄平”犯了孤平,因此第三字必须改为平声,现在用了平声字“明”,对句变成了“仄平平仄平”,就合律了.
又如杜甫的《后至》中:“远在剑南思洛阳”本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应平而用了仄声,如果不救,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犯了孤平.现在补救,第五字应仄,改为平声字“思”,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不拗了.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任何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诗词格律也不例外.墨守成规,甚至倒行逆施,是不得人心的.也是行不通的.希望广大古诗词初学者、爱好者,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切莫被人误导,误入歧途.这样既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也难有建树和发展.

中华诗词学会(二):

用英语介绍青岩古镇历史

中文介绍
青岩古镇,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位于贵阳市南郊,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为军事要塞 .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镇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镇内有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赵状元府第、平刚先生故居、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在青岩秘密居住过.2013年在顶峰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旅游规划项目中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2010年青岩古镇荣获中华诗词学会授予的“中华诗词之乡”荣誉称号,率先成为了全国的诗词之乡.明初,青岩古镇设屯堡.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 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土城,领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青岩古镇作为军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街巷用石铺砌.四周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3平方公里范围,文物景点近百处.中央王朝为控制西南边陲,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
英文翻译
Qingyan ancient town, Guizhou one of four big town,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uburbs of Guiyang City, built in the Ming Hongwu ten years (1378), was originally a military fortress. In the ancient town of ingenious design, exquisite workmanship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f ancient buildings staggered clouds, temples, pavilions, carved beams and painted rafters eaves and white flight angle.Town gathering of talents, historical celebrities Zhou Yuhuang, late Qing Dynasty scholar Zhao Yijiong (Guizhoufirst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ampion). The town has a modern history shocked the lesson plans, Zhao Zhuangyuan hall,site of Qingyan former residence of Mr. Ping Gang, the long march of the Red Army operational command and other historical relics. Zhou Enlai"s father, Deng Yingchao"s mother, Li Kenong and other revolutionary predecessorsand their families were in Qingyan secret lived. 2013 washailed as one of the most charming towns in China PeakInter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planning projects. Qingyan ancient town won the 2010Chinese Poetry Association awarded the "Chinese Poems"honorary title, to become the first National Poetry town.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Qingyan ancient town set tunpu.Apocalypse four years to seven years (1624 ~ 1627), Buyitoast class Lin your build Qingyan Tucheng, broughtseventy-two walled, control eight fold division twelve.Qingyan ancient town as a military fortress and accounts for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position, the following hundreds of years, through many built Tucheng wallexpansion, changed into stone walls, stone paved streets.The surrounding walls with stone built on a cliff on the East,West, South and North four gates. The 3 square kilometer area of the city, cultural attractions nearly office. The central dynasty to control the southwest border, Hongwu six years (AD 1373) Guizhou home guard command thedivision,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Sichuan, Yunnan, Hunanand Guangxi road. Qingyan located in Guangxi Guiyangportal into the main post road middle, set the transfer document "shop" and transmitting military "pond" in the post road, to build up troops Shuangshi peak Tun, known as the "Qingyan tun". Hongwu fourteen years (1381 AD),Zhu Yuanzhang sent 300000 army expeditionary Yunnan and Guizhou, a large number of troops into the heart of Guizhou in later in the next Dynasty, "Qingyan Tu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army and the people in the same"fort qingyan".

中华诗词学会(三):

庭小有竹春常在 山静无人水自流
作者和朝代

兰亭序集字对联大观
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堪称一座丰碑,被尊为书圣,其旷世杰作《兰亭序》千百年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特书.而楹联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深受大众喜爱.集《兰亭序》帖字而成对联,不仅具有书法艺术价值,更可给人优美的文学享受,堪称是书法和楹联两种艺术的完美结合.
《兰亭序集字对联大观》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陈凤桐先生积二十余年功力,收集,校对了明,清,民国及当代书坛,联坛大家所撰制的《兰亭序》集字对联共计.2400余幅所成,同时还收录有何绍基,翁同和,于右任,启功,沙孟海等数十位近现代书坛巨匠各具风格的对联书法作品百余件,并附录《兰亭序》集字对联的相关研究资料.【中华诗词学会】

中华诗词学会(四):

望洞庭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时喉的景色?

望洞庭编辑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山水小诗.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读来饶有趣味.刘禹锡这首《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下面是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周笃文先生与高志忠先生对此诗的赏析.(概述诗意画来源)
麻烦采纳,谢谢!

中华诗词学会(五):

陆游 游西山村押韵问题
陆游 游西山村我们说是一首七言律诗,要求押韵,但是偶数句的末尾一个字,前三字的韵母是un,最后一句韵母是en,在讲解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来讲?

“un”即为“uen”,因此“un”和“en”可以互押
如果按照格律诗用得最多的平水韵的话,都在第十三韵“十三元,元原源园猿辕坦烦繁蕃樊翻萱喧冤言轩藩魂浑温孙门尊存蹲敦墩暾屯豚村盆奔论坤昏婚阍痕根恩吞沅媛援爰幡番反埙鸳宛掀昆琨鲲扪荪髡跟垠抡蕴犍袁怨蜿溷昆炖饨臀喷纯”
如果按照“中华新韵(十四韵)”,都在“九、文 en,in,un,ün”上,也能压得上.
我个人认可中华诗词学会提出的“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观点,学诗要了解平水韵,以便更好地读古诗,但作诗可以根据现在的发音用韵.

中华诗词学会(六):

关于名人的个人理想的故事(要在世的名人)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希拉里:有领导能力的小姑娘 伶牙俐齿?勇敢智慧?咄咄逼人?人们对希拉里似乎总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你无法否认,她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女政治家.希拉里丝毫不比老公克林顿逊色,她不仅从小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还表现出了极强的领导和社交能力. 希拉里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4岁时的一件事锻炼了小希拉里坚强的意志和决断力.当时,社区中有个霸道的小女孩总是欺负希拉里,希拉里很害怕,泪流满面地向母亲诉苦.母亲告诉希拉里,若遭到欺负,就一定要毫不畏惧地还击.小希拉里的确这样做了.此后,希拉里天赋的领导才能日渐显露,她身旁很快聚集了一大帮孩子.
王功权:我是中国为数不多站着把钱挣了的人
在网络上走红的“私奔帝”王功权先生,3月4日在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与海外学子们一起,讲述了他几十年来的创业与人生道路.
王功权是中国风险投资的开拓者,也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先驱者.他自称“培养过数百名中国的董事长”.他投资培育了如奇虎360、汉庭、民生银行、学大教育、亚信科技、俏江南等一批知名企业,其中有12家在美国成功上市. 他不仅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文人.他是中华诗词研究院创始人、兼任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他的人生跌宕起伏,但无论是在事业的巅峰,还是情感的低谷,三十年的时代变革中,他维持着一份难能可贵的坚守.

中华诗词学会(七):

王湾 古诗 次北固上下【中华诗词学会】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注释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青山:指北固山.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4]

风正一帆悬:顺风行船,风帆垂直悬挂.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生:升起.

残夜:夜将尽之时.

入:到.

乡书:家信.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5-6]  

风正;风顺.

译文

行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给家乡捎的书信怎样才能转达呢?北归的大雁啊,烦劳你替我捎回家乡洛阳吧.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这首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文学赏析从海日东升,春意萌动,放舟于绿水之上,联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表达了淡淡的乡思愁绪.全诗和谐而优美.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次北固山下》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王湾是洛阳人,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优美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287037.htm?fr=aladdin

中华诗词学会(八):

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化精髓 作文

2月11日,天是那么湛蓝,云是那么洁白,追梦小队的队员们各个兴致高昂,向路人分发了宣传问卷,而下午2:30,活动则更是精彩丰呈了,我们参加了由金海社区主办,临池阁协办的贺新年活动。我们先由“小书法家”杨嘉琪和他的小伙伴们写了几百张福字,接着我们每个小队成员都一一写了福,并送给了周围的人,更传递了一份喜庆而又浓浓的年意!

(采访临池阁的陈老师)

下午4:00整,我们则采访了临池阁的创办人——陈华锋,队员们纷纷问出了一些关于传统文化之书法的问题,我们都受益匪浅:他从哇哈哈厂里的中层干部辞职,干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憧憬,创办了临池阁,在5年的时间中,人数飞速发展,从2人变成了500多人,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学生也都获得了很多书画奖项,将书法这一国粹继承下去而感到自豪,他将这番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参与进来,发扬光大。他还教会了我们以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采访吴亚卿爷爷)

2月14号上午,阳光明媚,追梦小队的队员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大街92号,采访了浙江省辞赋学会第一副会长、中国羲之书画艺术院研究员、台北故宫书画院终身名誉院长、全球汉诗总会名誉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中国楹联书艺委委员大名鼎鼎的吴亚卿爷爷,他先给我们写了几张书法作品,接着我们采访了吴爷爷,他一一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我们的祖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出现了王羲之、柳公权、米芾、孔子、苏轼、李白、杜甫等一系列文化名人,他们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他自己从6岁就开始学书画了,每天都在练,到至今,已有60多年了,他的学生也来自世界各地,他的言行举止,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萦绕在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懂得了我们从小就要学好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的志向,不断地超越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借鉴祖先的文化精髓,这样才能将祖国的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观浙江美术馆)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浙江美术馆,排着整齐的队伍,与家长们一齐领略了书画的魅力和神奇,大家都对大师的书画都赞不绝口,还再次体验了书法,而每个人写的福字,又各不相同,各具特长,最后,我们还和一位书画爱好者合了影呢!

通过这次假日小队活动,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书法,有了一些深刻的了解,还学到了一些书法技巧和人生道理,真希望能多多举行这样的活动呀!

中华诗词学会(九):

这算不算一篇调查报告?
关于臧克家的调查报告
臧克家1905出生,山东诸城人,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2004年在北京逝世。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
臧克家自幼受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基础。8岁时生母去世,而后父亲也在34岁时告别人世。臧克家虽生长在一个封建家庭,但文化气息浓厚,这也为后来他的发展打下基础。由于家庭不幸,在入私塾时就和农村的孩子有很深的接触。因此对农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
教材上有这样的描述:臧克家的诗显示着他自称的坚忍主义,严肃的正对现实中的苦难和险恶,“从棘针尖上去认识人生”,也不敢确信自己还有力量,却坚信“暗夜的长翼底下,扶着一个光亮的晨曦”。这种“坚忍主义”形成了臧克家“不肯粉饰现实,也不肯逃避现实”的清醒的现实主义。
诗人坚持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注重反映中国社会的乡土人情,同时有注意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作者始终追求着生活的坚实和艺术完整的统一。
无论是对社会丑恶的批判还是对农村劳苦大众的同情,臧克家都在用自己的意志和勇气去拼搏。用笔说出自己的呐喊,这就是臧克家,不粉饰现实,也不逃避现实,而是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来对抗这人世间的风风雨雨。此情可歌可泣,令人敬佩。再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又可曾正视过现实的生活,于此,我们是否也应该清醒一些了呢?希望每一个人都拥有这种坚忍的精神,在未来的路途上勇往直前,策马而行。

可以看成是调查报告,只是内容不完善,结论不够鲜明。

中华诗词学会(十):

高中生对中国古诗词文化有什么看法?
希望能谈谈个人意见

我已经不是高中生了,但是我可以说说我上高中时的感觉.
古诗词太美了.真的.那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华和底蕴,是现代人已经不可能重新创造的瑰宝,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格调.高中学习古诗词是对的,不对的是他们选择的那些诗词,都非得要让我们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出是什么意思.本来就是因为它是古汉语才优美,非得翻译成现代汉语,美就没了!而且还必须是“爱国的”,“忧心天下”的,连柳永的《雨霖铃》都恨不得搞成爱国诗词啊啊啊啊!要不就在考卷上填名句.好好的一首诗非拆得七零八落.我恨死那些出试卷的人的自以为是了!
直到现在我还这么想.高中教古诗词,应该重点教教大家去体会诗中的意境,韵味,再学会体会作者的感情.千万不要说“×字的意思是在诗中的用法是”,千万不要说“把它的翻译写十遍”,那绝对是糟蹋古诗词啊!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51498/

推荐访问:中华诗词学会申请表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