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深,爱之切,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战略方针来抓

来源:女性创业 时间:2018-12-04 18:00:0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女性创业】

知之深,爱之切,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战略方针来抓(共10篇)

知之深,爱之切,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战略方针来抓(一)

精神文明建设要贯彻的方针是什么?
A.重在建设的方针 B.重在普及的方针
C.重在提高的方针 D.重在批评的方针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只有澄清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正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摆正两个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使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党的十五大强调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以“高举旗帜、保持一致、重在建设、守土有则”作为今年党的宣传工作中心,把“重在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进一步证明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方针的重要性.

知之深,爱之切,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战略方针来抓(二)

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是什么?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贯彻“重在建设,贵在坚持,务求实效”的方针,贴近
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因地制宜,坚持常抓常新,突出创建特色,丰富创建内涵.

知之深,爱之切,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战略方针来抓(三)

用政治知识回答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知之深,爱之切,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战略方针来抓(四)

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句话是党的什么理论的内容?理论详细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包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在这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实质是协调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1986年1月17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说:“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1989年6月9日,他又指出:“80年代初建立经济特区时,我与广东同志谈,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但今天回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
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又多次强调: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我们的基本方针.绝不能一手硬一手软,也不能一段时间硬,一段时间软.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两手抓”的内容和涵义.

知之深,爱之切,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战略方针来抓(五)

党课结课作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要1500—2000字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发展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文化强国”的基本目标应当包括:对内具有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创造力,对外能够发挥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力.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我们必须把文化建设融入强国战略的整体框架和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之中.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应当同时是经济强国、文化强国、军事强国的统一体.尤其是在当今世界,人们常常把“文化强国”视为强国的一个主要标志;国家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已是文化的比拼.因此,中国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也必须建设与“经济强国”相匹配的“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基本目标应当包括:对内具有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创造力,对外能够发挥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力.
  显然,当今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以文化和科技双驱动、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在文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和弘扬传统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已经迎来了进一步建设文化强国的良好契机.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我国文化建设总体上相对于经济建设具有事实上的滞后性.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强国”既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展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之力量源泉,更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强大信心保障.建设“文化强国”将不仅仅体现在我国作为大国的实质竞争力提升,体现在为人类繁荣模式的创新做出积极的贡献,这一活动和过程也将有效地促进我国人民坚持更高标准的道德,提供更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形成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建设“文化强国”,既要着力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生产力,又要着力于扩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
  建设“文化强国”,一方面,要着力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生产力,即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当代中国,发展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首先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也就是六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
  先进的文化生产力本身就是代表人类发展前进方向的文化,即无论是从生产力发展、政治制度还是思想文化上,都应该是代表人类发展的前进方向或历史演进的发展趋势.落后陈旧的文化,不可能成为人类文化发展趋势,因而也不可能形成较高水平的文化生产力和持续的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产业不是一般的生产,而是有明显价值取向的生产,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和价值理念.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政治制度,往往决定着文化的先进性质,而先进文化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往往对生产力和社会制度有强大的塑造和引导作用.人类的任何再生产都是创造性的,这尤其表现在文化领域,因此人类的社会实践往往产生突破原有文化形式的新内涵,通过逐渐的积累而成形并且突破原有文化形式的限制,从而推动文化的创新.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才能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是培育创新文化.而培育创新文化,必须打破成规,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天经地义的观点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那么,如何才能促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认为,至少应该做到“四个崇尚”.一要崇尚自律.文化建设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人的素质.二要崇尚多元.文化发展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崇尚包容,鼓励多元文化共存,为激发文化创造力培育适宜的环境.现在,很紧迫的是要完善文化内容管理机制,为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创造条件.三要崇尚创意.苹果公司产品功能和造型上的独创性,来源于设计师乔纳森•艾维团队的创意.而乔纳森•艾维则是由英国崇尚创意的氛围培育出来的.现在,我国各地越来越重视创意和设计人才,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创意和设计活动.这是可喜的,但还很不够,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人才、崇尚创意的氛围,文化发展繁荣才能落到实处.四要崇尚法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文化.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允许什么,禁止什么,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号角.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要义: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对此,我们应牢牢把握.

知之深,爱之切,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战略方针来抓(六)

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目标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这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其中,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纪律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方面,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邓小平从实际出发,着眼于长远目标,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和意义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指导方针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是使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意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又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指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它也仍然是我们用以观察气象万千的社会现实,分析错综复杂的矛盾状况,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顺利前进的最强大思想武器.此外,它作为一种社会理想也是成为鼓舞我们的巨大精神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2)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各级领导干部从事现代化建设的管理能力,可以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从改革之初,我们党就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后来又提出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就是因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愈来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发展社会科学,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价值观念和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践证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做到用高尚的精神和美好的情操去塑造人、鼓舞人,就能够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因此,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必须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既搞好思想道德教育,又搞好科学文化建设,努力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知之深,爱之切,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战略方针来抓(七)

2、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决定》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构成一个有机统一整体.
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要把全体人民团结起来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共同奋斗,首先要在思想上团结凝聚起来.应当看到,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人民精神风貌昂扬向上,但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我们要按照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方面,提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既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们党充分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大力推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但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短缺问题比较突出.我们要按照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全面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创作生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提出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基层特别是农村比较薄弱.我们要按照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成长迅速、健康发展,增加值2010年已突破1.1万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幅度提高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总量规模不大,质量水平不高,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亟待增强.我们要按照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这次全会再次作了强调.从目前情况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超过了5%,已经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我们完全有能力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在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方面,提出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是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不断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文化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改革成效日益显现,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点是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扩大对外开放,关键是完善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决定》分别对这两个方面提出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和“进一步完善”的目标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方面,提出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这些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规模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总体看,我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物比较缺乏,既懂文化又懂政策、懂经济、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明显不足.人才中坚力量壮大,基层队伍建设扎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才支撑才能够更加有力.我们要按照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壮大队伍为关键,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有3个鲜明特点.一是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相衔接.文化更加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决定》提出的奋斗目标,着眼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新要求进行了充实、完善和深化,既保持了目标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又根据形势发展要求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二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现阶段文化改革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确立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这次全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决定》提出的奋斗目标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中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既考虑必要性又考虑现实可行性,既有原则要求又有刚性指标,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文化建设实际、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三是着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决定》把“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的落脚点,并据此对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既整体谋划又突出重点,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知之深,爱之切,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战略方针来抓】

知之深,爱之切,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战略方针来抓(八)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内容应包括什么【知之深,爱之切,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战略方针来抓】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
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主
要是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
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包括健
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
展,对于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首先是因
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教育
科学文化事业的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可能建立起
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其次,就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
关系而言,也都不是孤立的,全社会思想道德的普遍进步,离不开教育科
学文化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坚持
把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发展放在优先的战略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
科学理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
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
和组织纪律观念,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社会主
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
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不仅
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保证其发展方向.
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经济建
设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甚至有使已经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付诸东
流的危险.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
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有社会性和阶级性,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具
有不同的理想.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具体地说,到本世纪末,要使中国的经济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纪中叶,达
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无产阶级的最高理想,就是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
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最高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共产党人
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既有区别又有
联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完成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共产党人为建设有本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就是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时共产党人和先进分
子终身奋斗的最高理想,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美好愿
望,因此,从社会的发展看,最高理想又决定和制约着共同理想.区分理想
教育的层次性,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既可以防止脱离实际的共产
主义宣传和提前实行共产主义政策的“左”的倾向,又可以防止把共产主
义看成遥遥无期的空中楼阁的右的倾向.中国是一个11亿多人口的多民
族国家,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凝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就需要一
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理想正集中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劳动者、爱
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
致,克服各种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支柱.有了它,就可以使共产党员和非
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国
内同胞和国外侨胞都紧密地团结起来,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共同理想而
奋斗.为了实现共同理想,就要对一切有利于建设四化、振兴国家、统一祖
国、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
争取美好生活的积极思想和精神,都加以尊重、保护和发扬;就要紧密结
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生动的理想教育,把理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
上,坚定信念;还要把实现共同理想同搞好本职工作、人生追求结合起来,
化理想为行动,积极投入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去.

知之深,爱之切,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战略方针来抓(九)

联系实际论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论述题

一、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为落实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展开了多方面的工作.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决定.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了今后十五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央还对加强农业,搞好国有企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开展反腐倡廉和“严打”斗争,以及国防、外交工作等,作出了部署.全国的改革开放正在深入发展,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总的形势是好的.形势越是比较好,我们越要头脑清醒,越要兢兢业业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新矛盾、新问题,更加踏实地前进.
这次六中全会从全面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要求出发,专门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全会总结十多年来的经验,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要求,是继续全面、正确、积极贯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战略性部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十多年来,邓小平同志要求全党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带领广大群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和干扰,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一直非常关注和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决议》对此作了很好的概括.
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是他一贯强调的基本方针.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战线的工作,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从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指示中,从十多年来改革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应该得到一些什么重要启示呢?
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物质文明建设是一切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处于中心地位.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的事业.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成其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第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五,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六,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处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始终注意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增强全面性,克服片面性,防止顾此失彼,防止从一种偏向走到另一种偏向.

知之深,爱之切,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战略方针来抓(十)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是:
A.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D.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答案给的D,但是A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难道不应该算么?

都说是建设精神文明,所以是讲建设方面的,而A是培养、是任务,并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62261/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