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物探

来源:女性创业 时间:2018-12-06 11:00:0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女性创业】

石油物探(共9篇)

石油物探(一)

地震勘探原理 是哪个专业的课程?有谁学过么?
地震的波速是不是只与介质(岩石和土的类别)有关?
这个波速与剪切波速、视波速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好的回答有追加分

地震勘探原理应该是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的课程.我当初是金属物探专业的,好像没有专门学,石油物探的应该要学,另外有一个专业叫“地球上地幔地球物理勘探”,他们肯定是要学的.不过现在专业是不是还是这样的就不知道了.时间毕竟过去太久了,我可是77级的啊!

石油物探(二)

petrogeophysical

石油物探

石油物探(三)

dimension

dimension layer
短语
one-dimension soil layer 一维土层
双语例句 权威例句
1.
Combining fractal calculating dimension with multi layer neural network,a diagnosismethod named as fractal neural network is built.
将分形计算维数概念与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结合,建立了机械设备的分形神经网络诊断方法.
2.
In the fields of th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nd geology engineering,3-dimensionlayer models need to be constructed for simulation or research.
在石油物探、工程地质等领域通常需要建立复杂的三维地层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或地质研究.
3.
We propose a whole series of 3-dimension layer constructing algorithm based on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3-dimension constructing model and thesection rebuilding.跟读
这里在分析三维地层建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剖面重构的三维地层建模算法.

石油物探(四)

石油三维地震物探是什么

三维地震勘探维地震勘探技术是一项集物理学、数学、计算机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其应用目的是为了使地下目标的图像更加清晰、位置预测更加可靠.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从二维地震勘探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当前全球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地下天然矿产的主要勘探技术.
与二维地震勘探相比,三维地震勘探不仅能获得一张张地震剖面图,还能获得一个三维空间上的数据体.三维数据体的信息点的密度可达12.5米×12.5米(即在12.5米×12.5米的面积内便采集一个数据),而二维测线信息点的密度一般最高为1千米×1千米.由于三维地震勘探获得信息量丰富,地震剖面分辨率高,地下的古河流、古湖泊、古高山、古喀斯特地貌、断层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反映出来.地质勘探人员利用高品质的三维地震资料找油找气.
要了解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二维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二维地震勘探方法是在地面上布置一条条的测线,沿各条测线进行地震勘探施工,采集地下地层反射回地面的地震波信息,然后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得出一张张地震剖面图.经过地质解释的地震剖面图就像从地面向下切了一刀,在二维空间(长度和深度方向)上显示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同时几十条相交的二维测线共同使用,即可编制出地下某地质时期沉积前地表的起伏情况.如果发现哪些地方可能储有油气,则可确定其为油气钻探井位.
三维地震勘探的理论与工作流程和二维地震勘探大体相似,但其工作内容及达到的效果却今非昔比了.三维地震勘探主要由野外地震数据资料采集、室内地震数据处理、地震资料解释3个步骤组成,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甚至每个步骤就是一个系统,因为这3个步骤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而且每一步骤均需要最先进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撑.
三维地震勘探是根据人工激发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路线和时间、探测地下岩层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状,认识地下地质构造进而寻找油气藏的技术,与医院使用的B超、彩超和CT技术类似.地质学家通过三维勘探剖面寻找地下油气藏,和医生通过CT寻找病人身体内部的病变不同之处在于:人体结构是基本相同的,而地表的条件和地下的地质结构却千变万化,油气的运动方向与赋存部位也无规律可循;应该说,地质学家面临的挑战比医生大得多.
也正因为如此,为了寻找更多的石油与天然气,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近几年发展很快,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方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每秒几千亿次计算速度的高性能计算机和几百T(1T=1000GB)的存储设备,促进了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同时,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也反过来促进了计算机硬、软件的发展,还催生了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等新的边缘学科,这些新的油气勘探理论对复杂油气藏的勘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石油物探(五)

人类是怎么探测地下或海底是否有石油的?【石油物探】

以前是卫星观测地形地貌,然后打眼勘探.现在准确多了,有卫星遥感探测
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主要有物探和测井两种
物探主要是根据地下岩层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量测量﹐对地质构造或岩层性质进行研究﹐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地球物理勘探.我们在石油勘探中﹐对於被表土﹑沙漠和海水覆盖没有岩层直接出露的地区﹐主要依靠物探方法间接了解地质构造和岩层性质﹐以寻找油气藏.
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简称测井.石油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
当然在实践过程中除了物理,还要把相关的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等相关知识把握好以增加勘探石油天然气的可靠性.

石油物探(六)

石油,煤炭,天然气储存总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简单的说,通过物探、钻探,找出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储存位置,分布面积、厚度,然后计算它们的储存空间,在根据它们的比重大致算出储量.

石油物探(七)

石油真的是由古代动物形成的么?

不一定,还有植物等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 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 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除个别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馏分较少,渣油占1/3.组成不同类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别,产品的性能也不同,应当物尽其用.大庆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含蜡量高,凝点高,硫含量低,属低硫石蜡基原油.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石油或其附属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吗?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等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我们日常所用的天然气(液化气)是从专门的气田中产出的!通过输气管道和气站再到各家各户.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 既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的越高颜色越深.原油的颜色越浅其油质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
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
在整个的石油系统中分工也是比较细的:物探 专门负责利用各种物探设备并结合地质资料在可能含油气的区域内确定油气层的位置;钻井 利用钻井的机械设备在含油气的区域钻探出一口石油井并录取该地区的地质资料;井下作业 利用井下作业设备在地面向井内下入各种井下工具或生产管柱以录取该井的各项生产资料,或使该井正常产出原油或天然气并负责日后石油井的维护作业;采油 在石油井的正常生产过程中录取石油井的各项生产资料并对石油井的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集输 负责原油的对外输送工作;炼油 将输送到炼油厂的原油按要求炼制出不同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 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 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除个别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馏分较少,渣油占1/3.组成不同类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别,产品的性能也不同,应当物尽其用.大庆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含蜡量高,凝点高,硫含量低,属低硫石蜡基原油.
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经过四个主要环节,即寻找、开采、输送和加工,这四个环节一般又分别称为“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下面就这四个环节来追溯一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
“石油勘探”有许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终要靠钻井来证实.一个国家在钻井技术上的进步程度,往往反映了这个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有的国家竞相宣布本国钻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们在石油工业发展上迈出了最早的一步.
“油田开发”指的是用钻井的办法证实了油气的分布范围,并且有井可以投入生产而形成一定生产规模.从这个意义上说,1821年四川富顺县自流井气田的开发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气田.
“油气集输”技术也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公元1875年左右,自流井气田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我们现在称呼的“输气管道”,总长二、三百里,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达到年产7000多万立方米.
至于“石油炼制”,起始的年代还要更早一些,北魏时所著的《水经注》,成书年代大约是公元512~518年,书中介绍了从石油中提炼润滑油的情况.英国科学家约瑟在有关论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纪,中国就已经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见,在这以前中国人就对石油进行蒸馏加工了”.说明早在公元六世纪我国就萌发了石油炼制工艺.
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尸体,生物的细胞含有脂肪和油脂,脂肪和油脂则是由碳、氢、氧等3种元素组成的.生物遗体沉降于海底或湖底并被淤泥覆盖之后,氧元素分离,碳和氢则组成碳氢化合物.
我们已经在地球上发现3000种以上的碳氢化合物,石油是由其中350种左右的碳氢化合物形成的,比石油更轻的碳氢化合物则成为天然气.煤矿与石油的成因很类似,但煤是植物的化石,又是固态.
大量产生碳氢化合物的岩石即称为“石油源岩”.埋没于地中的石油源岩受到地热和压力的影响,再加上其他多种化学反应之后就产生石油,而石油积存于岩石间隙之间便形成油田.
地壳变动而石油生成
我们最近逐渐了解地球内部的变化与石油的生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描述此种关系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地球内部的状况.
地球的半径大约是6400公里,覆盖地球表面的地壳下方是由岩石形成厚达2900公里的“地慢”,其下方则是由金属形成的“地核”,并以大约5100公里深处分界,分为“外核”与“内核”.外核主要是由液态金属铁组成,内核则主要是固态铁. 地球表面铺满坚硬的“板 块”,厚度约有100公里,是由向上喷出的“洋脊”产生的,’在 缓缓移动到“海沟”后就沉降于 另一板块下方. 80年代后期,人们学会捕捉地震波传递到地球内部时的立体图,于是发现令人惊讶的地慢活动状况.高温又巨型的上升流“超级卷流”由地底涌上后,以蘑菇形态分别存在于夏威夷和非洲大陆正下方.此外,低温的巨型下降流“冷卷流”则以水滴形态占据亚洲大陆及南美洲大陆正下方的冷卷流似乎是沉降到地函底部.
我们现在的知道的是,地幔内部落热对流是以冷卷流向超级卷注移动的形态而形成的.此种运动不仅影响板块运动,似乎也对整个地球的地质和环境的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超级卷流是石油制造者?
现在全球生产的石没之中,有60%是产生了恐龙称霸地球时期所形成的石油源岩,所形成的“黑色页岩”则遍布世界各地.黑色页岩主要是由未经氧化的藻类等浮游植物遗骸堆积而成.由此可知当时必须有可让浮游植物繁殖又不会产生氧化的缺氧环境条件,大量的黑色页岩才会形成.
最近发现,石油源岩在此时代的形成似乎与超级卷流运动的活化可以促使由地下涌出的地幔物质所形成的洋脊体积增大,海面因而上升,使得较低的陆地变成浅海,而浅海则具有可当石油原料的藻类等浮游植物极易繁殖的环境.
浅海地区的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而出现大幅增加和大量死亡的现象,周围的细菌为分解其残骸而消耗氧气,于是出现了缺氧环境.
地球温暖化也会改变深层海水的流动状况,由于高纬度地区与低纬度地区海水的温度高低不同,较低温但含有丰富氧气的高纬度地区深层海水会流向低纬度地区海洋.但地球温暖化的现象减少.氧气较少的海域因而扩大,无法氧化的浮游植物便逐渐堆积,所留下的大量有机物则形成石油源岩.
生物的演化改变了石油的性质
由于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遗骸,因此调查石油的性质便可以得知古老时期的生物演化过程和地球环境历史.
生命的演化大概有下述的过程.生命是于38亿年前诞生,并逐渐地进行演化,到了距今5亿5000万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时期,爆发性的演化才开始,大约4亿4500万年前,生命也登上了陆地.
4亿4000万年至4亿年前时期,石油源岩的主要成分是当时繁茂的浮游植物所形成的耐碳氢化合物.另一方面,羊齿类植物在此时期繁琐盛于海岸近处,因此以陆上植物为原料的石油源岩也出现了.
2亿9000万年前,广大的陆地普遍出现由裸子植物组成的森林,并到处形成被沼泽地包围的湖沼,藻类便在湖沼中开始繁殖.由此也产生了以藻类为原料的新种石油源岩,这也是陆上植物的繁盛促使新性质石油源岩诞生的一例.
9000万年前时期,被子植物和针叶树林开始逐渐扩张到高纬度地区和高地,因而出现以陆地木材为原料的石油源岩.另一方面,树木的树脂成为轻质原油的原料,形成新的石油源岩.针叶树林的增加竟使得木材取代了藻类,成为石油源岩的主要原料.
最近石油性质的分析技术有长足的进步,我们已逐渐可以取得有关石油原料性质,以及由热能引起的变化过程等的详细资料.由此种资料即能进一步了解原料生物遗骸逐渐堆积时的环境状况.
大约1亿7000万年到200万年前所发生的全球性规模“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期”也造出了巨油田,在此时期,分布于广大范围的1亿年前前后形成的石油源岩都没入地中.现有的石油和天然气有大约3分之2就是此时期形成的.

石油物探(八)

物探在非金属矿产勘查中的作用是什么?求大神帮助【石油物探】

物探在我国矿产勘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物探不仅发现了一批重要矿产地、扩大了一批矿床,而且已经成为矿产勘查的必要手段.有关信息初步显示,五十多年来通过物探发现和扩大的大中型矿产地不会少于1000处,其中不仅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各种有色金属矿产、稀有稀土矿产、非金属矿产,而且还有不少地下水和地热等资源.时至今日,物探技术方法在我国、在全世界更是成为研究全球地质构造、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工环勘查、矿山开发等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部分.勿庸置疑,物探在推动地质学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石油物探(九)

人力资源规划问题
为满足某石油公司海外勘探开发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某公司需加大人力资源建设力度,扩展员工队伍规模,队伍结构和组织结构逐步优化.
请根据附件1表1中公司的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预测至2015年公司海外项目数量、海外权益油产量以及员工总人数.
请根据附件1表2中公司各年度生产规模统计表,分析投资额与项目类型、作业方式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预测2010年公司的投资额.
请根据附件2中公司03-07年人员结构数据表,预测2009-2015年:(1)中方人力资源中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员工岗级结构的需求;(2)总部机关人数在各类专业中的结构分配和员工岗级结构分配(结合附件1中表3和表4数据).
附件1:
表1 公司各项主要发展指标
序号 发展指标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预计 2010年预计
1 海外项目数量(个) 36 37 39 40 42
2 作业国家或地区(个) 19 20 22 24 25
3 海外权益油产量(万吨) 451.6 686.6 901.2 1020 1100
4 员工总数(人) 1513 1711 2300 2710 3250
其中:中方员工数(人) 598 676 778 910 1000
国际雇员(人) 30 35 122 200 250
当地员工(人) 885 1000 1400 1600 2000
表2 公司各年度生产规模统计表
年限 投资额(美元) 项目类型(个) 作业方式(个)
勘探 开发 综合 独立 联合 参股
2004 7.7亿 9 3 —— 7 — 5
2005 9.1亿 18 4 —— 15 1 6
2006 13.7亿 20 9 1 18 3 9
2007 14.1亿 20 9 1 18 3 9
2008 12.2亿 19 10 1 17 4 9
2009 5.3亿(1-5月) 16 14 1 18 4 9
表3 2008公司年中方员工专业结构
年度 总量 现从事专业结构
石油地质 物探测井 开发/油藏 采油工程 地面工程 钻井工程 安全 采办贸易 IT 法律 计划财务 行政人力 翻译/外联 新项目开发 党务/其他
2008 778 90 52 91 22 35 73 25 72 20 30 136 70 26 29 7
比例(%) 12 6.7 12 2.8 4.5 9.4 3.2 9.3 2.6 3.9 18 9 3.3 3.7 0.9
表4 2008年公司中方员工岗级结构
项目 合计 岗级结构
局级 正处 副处 高级/部门经理 主管 主办 助理
合计 778 17 66 85 74 343 120 69
比例 2% 8% 11% 10% 44% 15% 9%

模型1,直接根据数据变化趋势,用成熟的预测方法,如灰色预测、人工神经网络、回归等方法来预测,这样的预测完全根据数据变化趋势的预测.
模型2,机理建模,要分析增长的影响因素,并从资源限制、投入计划、收益最大化角度,做深层次、更科学、更合理的预测了,从这个角度,模型就比较复杂点了,但无非也就构建函数,最优化处理等方法.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64408/

推荐访问:石油物探星空网 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