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29 10:22:4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勃拉姆斯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一)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14 in C sharp minor, Op.27 No.2 -"Moonlight" - 1. Adagio sostenuto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分为三个乐章。为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2年。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 别名:月光奏鸣曲【勃拉姆斯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

 创作时间:1802年

 创作人: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乐曲概述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于1801年。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这一名称据说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其实,贝多芬自己曾提到过,本曲是“幻想曲式的奏鸣曲”。

【勃拉姆斯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

创作背景【勃拉姆斯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作于1801年,当时他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1784—1856)相爱,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11月16日,贝多芬写给和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 罗曼·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苦。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贵恰尔第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和事实不符。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 ,第一乐章是冥想的、柔情的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什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该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把该曲比作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c小调奏鸣曲》因《月光》的标题和传说而特别出名。贝多芬有一次说过:“人们常常谈论《#c小调奏鸣曲》,但

我曾写过比这更好的东西,《#F大调奏鸣曲》(作品78)就是一个与此相同的作品。”可见贝多芬自己对《月光曲》并不十分满意。

乐曲赏析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100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转第89页)(接第83页)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冥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得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 奏鸣曲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着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而又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连连的跳脚声。 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27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月光》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作法,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一般来说,如要遵循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月光》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

曲式分析

小学课文《月光曲》插图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作法,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

第一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第二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连连的跳脚声。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二十七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

相关故事

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标准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第二十六课《月光曲》一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的一个动人故事。

原文:

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作者简介【勃拉姆斯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海顿见到他,获准成为其学生。1795年首次在维也纳以作曲家及钢琴家身份登台,1798-1800年除教授钢琴外埋头作曲。1800年4月举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音乐会,确立了作曲家的地位。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9首(留下第十交响曲片段),序曲3首,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1首,弦乐四重奏19首,弦乐五重奏4首,钢琴三重奏8首,小提琴奏鸣曲10首,大提琴奏鸣曲4首,钢琴奏鸣曲32首,钢琴变奏曲20首, 钢琴小品24首,进行曲3首。此外,还有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弥撒曲、歌曲等。

贝多芬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贝多芬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两种乐派的巨匠,其创作牢牢扎根于古典传统,具有音乐逻辑感,结构均匀感和宏伟音乐的气概。由于社会变革的要求和自身的才能,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成为浪漫乐派的源头。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升

c

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曲式分析及演奏鉴赏

【勃拉姆斯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827年)男,伟大的德国作曲家、,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 “乐圣”。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代表作有交响乐《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欢乐颂》,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幻想》、《致爱丽丝》,弦乐重《大赋格》等。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前承莫扎特晚期错综复杂的音乐性格,后推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浪漫主义音乐浪潮,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在世界交响音乐界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

在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中,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再次首奏鸣曲中,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且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那支叹息的主题融人了他的忧郁的思绪,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有人曾借助想象力解释了这个乐章说:“第一乐章犹如月之初升,充满希望,但被浮云所掩,万影俱逝,令人悲从中来”。

引子:

引子的开始就确定了曲目的速度,调性,节拍和伴奏的音型,并对本乐章的氛围进行了铺垫;主题:在主题的开始部分,调性为#c小调,但在主题副本快要结束的时候转为b调,因此与引子部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尾声:尾声可以来分为两部分,(52-60)小节是第一部分,这部分起着队第二主题意境的连接和过渡作用。(61-69)小节市第二部分,贝多芬才用了重复终止的手法,利用位于钢琴低音区的主动机逐渐消失来结束这一乐章。

旋律:弱起的带附点的节奏是这部分动机的特点。在开始的时候是同音反复,紧接着发展为级进和等长。等到这一乐句结束时,出现了一个由E大调向主音的大跳。这一动机进行了多次模进和发展。第十五小节出现的新动机先是以弱起的方式向上小二度级进,紧接着开始向下二度模进。尽管这种手法在之后的段落中多次出现,但是却没有应用于展开的段落中,由此可知,将其作为第二主题的观点是错误的。总体上来看,旋律音调的级进多于跳进,且多长音。由此产生的悠长的旋律线条让人感觉平缓和舒展。而“呻吟式”的半音音调以及一系列融合在仪器中的动机则增强了旋律的表现力。

织体:这部分由三层组成。分别为单音的旋律、三连音和附加八度的低音,其中三连音是整个乐章的背景。这部分隐去了钢琴的中音区,因此发音明亮、厚实,使人联想到深沉的大海。少数地方的折转分解形式表达了情绪的波动,使人联想起海面上的起伏,其余部分的情绪都比较稳定平和。织体部分可以认为是为第三乐章的爆发而埋下的伏笔。

【勃拉姆斯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

和声:和声部分一个小节一个和弦,节奏舒缓,并运用了大量的变和旋和副和旋,这些和旋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动力性,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调性:贝多芬在调性控制方面是非常有天赋的,除了善于处理整体上的布局,对于小范围内的调性也考虑得相当仔细。

第二乐章

行板降D大调 3/4拍子,三段体。对于这节既幽雅又诙谐的乐章,最著名的评论是李斯特所说的:“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朵小花”。曲中穿插着三重奏的旋律,让人如同看到了妖精舞着动人的舞蹈,轻轻地引导出主题。乐章曲式分析:柔板(Adagio) E大调2/4拍较低等级的回旋曲式(两个插部)1—11小节回旋曲主题(E) 11—42小节

第一插部(e,G) 43—53小节回旋曲主题的第一次再现(E) 53—66小节第二插部(c) 67—77小节回旋曲主题的第二次再现(E) 77—82小节,尾声一句话,就是简单的ABACA。

第三乐章

从上至下:第三乐章激烈的第一主题、较平和的第二主题、特强的高潮。末乐章(激烈的急板),升c小调,四四拍,奏鸣曲式。该乐章是全曲的重心,也是贝多芬实验性质的一曲。

勃拉姆斯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二)
谈勃拉姆斯两首小提琴奏鸣曲

龙源期刊网 .cn

谈勃拉姆斯两首小提琴奏鸣曲

作者:詹宁

来源:《艺术研究》2014年第04期

摘 要:在世界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音乐家勃拉姆斯,是一位极具个人创作风格的作曲家,他的《第一号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78号)》和《第二号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00号)》即古典又浪漫,是古典音乐形式与浪漫主义音乐内容的完美结合。本文从演奏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作品的创作、内容及音乐感受来进行分析与论述,使读者更加进一步的了解作品,演奏者则能更好的把握作品。

关键词:勃拉姆斯 奏鸣曲 音乐感受

在世界音乐史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音乐家勃拉姆斯,是一位极具个人创作风格的作曲家。他的第一号、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大胆流露其内心心境,灵动美妙。乐曲情志脱俗、与世无争,忽明忽暗的忧郁情绪牵动着旋律的悸动,又体现了他多愁善感、敏感多情的一面。他的这两首小提琴奏鸣曲柔美却又是那样的质朴,没有多余的语言,是一首散发着浪漫温馨气息的美妙乐曲。他的这两首小提琴奏鸣曲内心情感波澜起伏,在震撼的同时又能给人以心灵的某种启迪与感悟。笔者觉得勃拉姆斯的音乐本身就能带给人以美的感受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光明憧憬和渴望,使人的内心深处感到由衷的安逸、平静和温暖,是一种抚慰人心的乐音。其内涵是精神与灵魂的最高体现,也同时给予一种人性最为完美的诠释与注解。这也是勃拉姆斯音乐的重点内涵,通过演奏,笔者认为他的这两首提琴奏鸣曲是他音乐中精神境界的最高体现,是“美”较为崇高的诠释。他的这两首小提琴奏鸣曲充分还原了人们内心的最为渴望理想与现实同步的理念,似乎一下就触及到人的内心最为深邃且最为柔弱的地方,让听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温暖与呼吸,同时能感受到勃拉姆斯爱的温情与力量。

一、作曲家简介

勃拉姆斯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但他从来没有认为他的目标是完全成功的,也许是因为他对生活充满着悲观情绪,他一直在试图将古典与浪漫精神丰富的结合在一起。勃拉姆斯于1833年5月7日出生在德国汉堡,15岁他开始作曲,18岁开始了他的钢琴作品创造,继而他开始与众多杰出的音乐家在1853年他会见了罗伯特舒曼,勃拉姆斯和舒曼及他的妻子克拉拉的友谊是深厚永久的,舒曼在事业上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当舒曼生病时,勃拉姆斯帮助克拉拉进行巡回演出,并认为克拉拉是位了不起的钢琴家。同样给予了她极大的支持。从1857至1859年勃拉姆斯在的特穆尔宫廷担任音乐老师,在此期间完成了他的名著《德意志安魂前曲》。1862年,他去往维也纳,在维也纳期间创作了很多知名的作品,其中有《d小调钢琴协奏曲》和许多艺术歌曲。1864年,他回到汉堡并开始进行与小提琴家约阿希姆在奥地利与匈牙利成功的巡回演出。1871年,勃拉姆斯返回维也纳,但他的父亲已过世。1876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勃拉姆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勃拉姆斯在他事业最高峰的时候,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姿态。在1889年勃拉姆斯第一次得的很严重,起初似乎是无害的禽流感,后来越来越多

勃拉姆斯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三)
43年的花开无声

  在爱情的世界里,三人行,必有所伤,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

  1853年,当年仅20岁的勃拉姆斯在舒曼的家中遇到舒曼的妻子――比他大14岁的钢琴家克拉拉时,他便知道,自己将从此陷入一场无望的爱情里。
  没有人知道,那一刻,一朵叫做初恋的花,在这个桀骜不驯的大男孩心中悄然绽放。
  勃拉姆斯从小生活在汉堡的贫民窟里,没有读过多少书,在他还是一个少年时,便为了糊口混迹于酒吧间,上层社会中那些待人接物的繁文缛节,于他而言遥远而陌生。他生性粗犷,脾气暴戾,凡事都喜欢以武力解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血气方刚的大男孩,每每走进舒曼的家中,尤其是见到舒曼的妻子克拉拉时,便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瞬间变得谦虚儒雅起来。
  彼时,集作曲家、音乐评论家、钢琴家于一身的罗伯特・舒曼,在德国甚至整个欧洲早已是尽人皆知的人物。当勃拉姆斯取出他最早创作的一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的草稿,轻灵的十指一路掠过黑白相间的琴键时,一向沉稳含蓄的舒曼忍不住高呼:“天才啊,年轻人,天才。”他当即兴奋地提起笔,在自己创办的《新音乐杂志》上,写下了一篇改变勃拉姆斯一生命运的著名评论《新的道路》,由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开始在音乐界崭露头角。
  勃拉姆斯从小生活的环境让他鲜有机会接触有教养、有风度的人,尤其是年轻的知性女人,在他的眼里,集美丽、智慧、才貌与光环于一身的克拉拉,像水墨画里的一抹嫣红,鲜明得让人触目惊心。从5岁起,克拉拉便跟着父亲学习钢琴。1828年,在大学里攻读法律的舒曼住进克拉拉的家中,师从克拉拉的父亲维克学习弹钢琴,7年的朝夕相处,爱情在这对年轻人的心中潜滋暗长,并最终结为夫妇。爱情的力量,使舒曼的音乐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与克拉拉结婚后,短短1年的时间里,舒曼便创作了138首歌曲。在一首名为《献歌》的曲子中,舒曼选择了诗人吕克特的诗献给克拉拉:你是我的生命,我的心;你是大地,我在那儿生活;你是天空,我在那儿飞翔……
  像舒曼一样,婚后,巨大的幸福时刻包围着克拉拉。“我完全被欢乐所占据。”那是克拉拉对自己婚姻生活最真实的表露。然而,生活永远不像音乐那样美好,随着时光的推移,灾难在这个幸福家庭中悄悄地生根发芽。
  舒曼的父亲死于精神病,这个具有遗传性质的家族病史成了克拉拉生命里永远无法摆脱的恶魔。1854年2月,在勃拉姆斯造访半年后的一天,舒曼再次出现了精神虚脱的症状。一个阴雨纷飞的日子,被病痛折磨得失去理智的舒曼,竟然纵身跳进了水流湍急的莱茵河,幸好被几个好心的渔夫发现,将其救起并送进了疯人院。
  彼时,克拉拉正怀着舒曼的第7个孩子,而他们最大的女儿玛丽也只有14岁。望着一群不谙世事的子女,想着精神病院中疯疯癫癫的丈夫,克拉拉悲痛欲绝。正在外地旅行的勃拉姆斯听到这一消息,立即赶到舒曼的家中。他毅然放弃了成名和赚钱的机会,勇敢地承担起了照顾克拉拉和舒曼年幼子女们的责任。接下来的两年中,每当克拉拉外出演出时,勃拉姆斯便在家中照顾她的孩子们,并时常去疯人院看望舒曼。
  在疯人院里,勃拉姆斯无数次地看到,当他说到克拉拉的名字时,暴躁疯癫的舒曼总会突然沉静下来,静静地看着他,听他娓娓地诉说关于克拉拉的一切,眼底的恬静与幸福完全不像一个病人。
  一次,勃拉姆斯把克拉拉的照片放到舒曼的手中,这个被抑郁症折磨得死去活来的男人哆哆嗦嗦地双手捧着它,小心翼翼地放在唇边亲吻着,动作轻柔得就像亲吻一个睡梦中的婴儿,那种表情让勃拉姆斯那颗痴爱着克拉拉的心抽搐不已。没有人知道,那个夜晚,在一池喧闹盛开着的芳菲里,有一朵晚莲,无奈地将所有的旖旎心事折叠,然后默默地熄亡在夜色的尽头。
  勃拉姆斯无数次地给克拉拉写信,诉说着对克拉拉的爱与思念:即使你化尘为土,克拉拉/你死去的最爱/依然填满我们之间的每一个角落/直到死亡再度降临为止……
  与克拉拉相识的43年里,勃拉姆斯写过无数封这样的信,却从未寄出过。心思细敏的克拉拉当然明白这个年轻人的心事,可是,她早已将全部的身心都献给了自己的丈夫舒曼,她珍惜勃拉姆斯的天才,原谅了勃拉姆斯充满稚气的爱情欲念,像朋友与母亲那样,用宽容与善良,引导并安抚着勃拉姆斯骚动不安的情感世界。
  1856年,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的舒曼,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47岁的生命。舒曼葬礼结束后的第二天,勃拉姆斯悄悄地离开了这座令他一生都放心不下的城市。他知道,自己此生永远无法代替舒曼在克拉拉心中的位置,他更不想因为自己的存在,让克拉拉陷入世俗的流言蜚语中。
  舒曼的死,令克拉拉的世界顿时陷入一片灰暗之中,从此,年仅38岁的克拉拉关闭了爱情的心门,在孤独中,一任瓣瓣芬芳无声地凋零。而她的儿女们接二连三的不幸遭遇,又一次次令这个坚强的女人心力交瘁。
  克拉拉的不幸,让深爱着她的勃拉姆斯心如刀绞,他的人虽然离开了克拉拉,心却一直在她身上。勃拉姆斯一次次地将自己创作的音乐寄给克拉拉,并悄悄地资助克拉拉的演出,他知道,唯有在音乐里,克拉拉那颗被生活折磨得千疮百孔的心,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
  许多时候,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得到什么,只要心中有爱,生命里有爱的滋润,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牵挂着自己亦为自己所牵挂,世界也会因此变得充实、美丽起来。
  当时光的刀锋将克拉拉年轻的容颜一片片地剥落时,留在勃拉姆斯心中的那份隐忍了一生的爱情,亦渐渐地由炽热变成了波澜不惊的平和,他年复一年地目睹了克拉拉的衰老,心疼不已。
  1895年10月,62岁的勃拉姆斯在法兰克福见到了已是76岁高龄的克拉拉,他极为绅士地邀请她为自己弹上一曲,克拉拉愉快地答应了。
  此时的克拉拉,耳朵背了,干枯的手指亦无法像从前那样灵活地在琴键上行走,然而,当她动作僵硬地弹奏完巴赫的前奏曲和赋格曲后,勃拉姆斯依旧给了她最热烈的掌声。
  他深情地凝望着克拉拉,眼里溢满了那种可以让人融化的温暖。一曲终了,勃拉姆斯热情地拥抱了苍老的克拉拉。
  1896年5月20日,一代音乐天才克拉拉与世长辞,消息传来,63岁的勃拉姆斯伤心不已。在克拉拉的葬礼上,勃拉姆斯颤颤巍巍地拿出他的作品《四首严肃的歌》,放在克拉拉的棺木前,那是他为克拉拉77岁的生日所作的曲子,然而此刻的他却已无力演奏它们。看着十字架后躺着的那个自己爱了一生的女人,勃拉姆斯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感情,他的头无力地垂在朋友鲁道夫的颈上,老泪纵横。11个月后,这位音乐天才离开了这个没有了克拉拉的世界。
  勃拉姆斯终身未婚,他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这句朴实的、发自内心的话,无疑是一个男人对自己心爱的女人的最真挚的赞美。
  从1853年初识克拉拉,到1896年克拉拉去世,整整43年,勃拉姆斯一直将自己的感情深埋于心底,一任花开花谢,寂寥无声。1.5万多个日日夜夜里,每一分钟都如一朵开在暗夜里的烟火,足以点燃任何一颗寂寞的心,然而,直到最后,勃拉姆斯都没将这份爱说出口,我们不知道,是该为这份理智庆幸,还是该感叹,这份刻骨铭心的遗憾。
  (生如夏花摘自江苏文艺出版社《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一书)(责编 冰蓝)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66243/

推荐访问: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 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