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体育健身APP平台的研究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8-29 10:22:5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互联网体育健身APP平台的研究(一)
运动APP文献综述

“互联网+体育”下运动app的使用现状与对策分析——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的文献

综述

休闲体育132班 吴梦园 学号201321150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开始重视自身的健康。在这个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体育”也正在催生出了更多的运动APP。这类app记录运动的细节还有一定的社交功能,然而不断壮大的运动app队伍也存在这许多的不足,就存在的不足提出思考,研究发展对策。本文利用文献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运动APP的概念、功能特点及不足进行阐述,并且对运动APP的使用现状进行描述。

关键词:运动app 使用现状 对策分析

1.前言:

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运动app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与喜爱,促进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吴若熙,王庆军,发表的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提到运动APP的定义是拥有可以助用户记录运动健身数据、指导运动项目学习、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等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第三方应用程序。这是线上与线下运动的结合,促进了人们对自己运动状态,能力以及运动负荷等了解,其社交功能也成为人们选择运动APP的重要原因。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理念的逐渐提高,它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不仅带动了体育爱好者,而且有一大批人为了社交分享而参与到运动锻炼的队伍中。所以运动APP方兴未艾,将会有越来越大的功能需求。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石璞,在不同类型大学生对运动健身类APP的选择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学生为例[1]一文中写了当前运动健身类APP 的主要功能在不同类型大学生中的偏好程度。指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对于当前运动健身类APP 的满意程度以及功能的偏好程度差距较大,术科生大体认为现有运动健身类APP 专业性较低、提供服务的质量不高,学科生对运动健身APP 则是持积极态度,认为其数据可靠、能够提供相对专业的服务。而当前运动健身类APP 种类繁多,但是功能趋同,缺少差异化优势,仅在没有进行过专业体育训练的人群中取得认同。 陈识,吴婕,陈珊,在一路跑来一路“晒”[2]一文中指出当下,晒健身数据也成为了社交圈内的一大常态,由此催生了一系列的运动app,运动app的模式偏重O2O,趋势稳步增长用户也持续增加,运动app在国内外都是收到资金热捧的。运动app虽然可以是自己掌握运动方式与运动量但是还是要注意把握自己的运动负荷量。市场上的运动app大多数难以维持较长的生存周期,用户保持度不足,新鲜感不强。

孙翼飞,郝一萍,在运动App“气喘吁吁”[3]指出真正热爱运动的让你是不需要用运动app的但是运动app却在一群不爱运动的用户中火了,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在社交软件中炫耀的心理需求。下载运动app成为了一种仪式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保持运动时一件难以维【互联网体育健身APP平台的研究】

持的事情。且提到nike这样老品牌的也未必将运动app做的尽善尽美,对于一些小的运动app企业想要获得成功是很难的。需要有一个特别新颖的切入点把握客户人群的眼球。 吴若熙,王庆军,发表的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4]中写出了体育健身类APP 的定义,是指拥有可以帮助用户记录运动健身数据、指导运动项目学习、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等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第三方应用程序。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互联网+体育的运动app自然有良好的发展可能,运动app使培训从线下可以转到线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社交功能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分享功能,将信息分享到各大社交平台,供更多的人交流。他在文中提出了用户体验差、内容同质化严重、app开发偏重女性、运动记录功能单一和盈利模式落后等问题,认为需加强管理监督,提高功能,提升科学性与内容的丰富性。 蓝色在生命在于运动4款热门运动APP对比体验[5]中以咕咚,乐动力,悦跑圈,Nike+ running为例子,分析了每一个运动app的运动特点功能以及版面设计,给人使用的感觉,可以看出与基本上每一款app都涵盖了运动记录,记录细节,社交这样三个板块,在功能上没有特别大的不同,只是在版面的设计上以及使用的简易性上有些出入,说明在我国大的运动app的开发上没有内容上的质的变化。

上官晨,写得体育健身类APP与全民健身[6]利用文献调查等方法分析出体育健身类APP 受众人群大多数是年轻人,也发现这些软件中老年人利用率较少,app软件初步尝试者较多,内容较单一,运动记录不够精细。建议可以增加情感因素,提升内容的趣味性,设置一些运动任务,增加适宜中老年人的运动项目。体育管理部门要多加重视,出台相关的政策; 开发商方面要创新内容、更新形式、优化体验和提升品质。

李兆锋,在运动APP的功能与推广——以跑步类APP为例[7]中指出,跑步类APP 数量增长快速但个性化不足,功能大同小异,同类产品多,但大多数生命周期短暂。用户有限,用户少导致一些功能不能去使用,例如“咕咚”的约跑功能,只适合在本地使用人群多的地方使用。GPS 定位不准确,尤其是在室内或者途径隧道时误差极大。建议:1、强化个性定制功能,注重推送信息的质量,丰富数字资源,增强个性化定位,优化社交功能,使操作简便、安全,通过社交功能使更多的人来参与到运动中,同时参与到APP 的使用中。同时可增加一些运动产品的推广,杜绝广告自动弹出,使用户可根据自己喜好来设置是否接收一些信息。2、与赛事举办方进行官方合作,可加大对APP 的推广,提高使用率。3、增加自身技术能力,加强自主开发意识,针对不同目标人群进行开发制定,优化应用内容,从使用者角度出发,丰富产品自身的服务功能。

阮威,“互联网+”时代下运动型APP产品与全民健身的融合发展与创新[8]提出“互联网+”时代下的运动APP 产品将打破了公共体育服务输出的传统模式,为全民健身市场细分领域资源的整合带来了重要机遇。 “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思维模式及技术发展与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为全民健身市场细分领域资源的整合带来了重要机遇。打破健身时空局限,运动APP是健身机构移动互联网营销的有益尝试。总之“互联网+下”的时代下会激发全民健身。

【互联网体育健身APP平台的研究】

记者刘兴龙,在运动APP萌动PE跑步进场[9]一文指出运动app备受资金的吹捧,PE 投资热情逐渐高涨,资金密集涌向运动APP 领域。运动app通过对资源的线上线下的整合给消费的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和信息更加丰富的体验。政府的相关政策的鼓励也驱动了该产业的迅速发展,如,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新高度,更使得运动app成为众多创业企业的选择领域,运动app的健身数据成为了可商业化应用的重要资源。

杨百会,在互联网+体育=?[10]一文中指出由于,结合国务院46 号文件以及民众日渐浓郁的体育运动意识,将有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涌入体育互联网产业。,运动及健身应用程序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迎来高达63% 的增长。IHS 预测,全球范围内此类应用装机量将从2012年

的1.56 亿上升至2017 年的2.48 亿。运动类APP 产品数量多,产品功能互有重合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它们的市场占有率及用户活跃度也有较大差异。

3.总结

运动app作为一种“互联网+体育”环境下的产物,在全民健身的今天不仅给现有的运动爱好者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满足我们锻炼的社交功能,而且催生出了更多的潜在客户群体。但是在运动app的内置内容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发现其存在着用户体验差、内容同质化严重、运动记录功能单一和盈利模式落后等问题。还需要多方面进行相互协作改善。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查阅,发现大部分的研究是利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在调查的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很多文献调查的范围广,真实性高,有些的调查实施起来复杂,对于运动app的功能特点了解不足,内容形式单一,接受人群差异大,以及如何能保持人们对运动app的持久使用等问题下我们就需要对各种问题给予回应,这是本课题的研究价值所在。现在我们就应该解决已知的各种不足,借鉴前人的经验与建议,为运动app的更好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4.参考文献 [1] 石璞.不同类型大学生对运动健身类APP的选择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学生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2:56-57.【互联网体育健身APP平台的研究】

[2] 陈识,吴婕,陈珊.一路跑来一路“晒”[J].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2015,03:18.

[3] 孙翼飞,郝一萍.运动App“气喘吁吁”[J].人民周刊,2016,05:40-41.

【互联网体育健身APP平台的研究】

[4] 吴若熙,王庆军.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04:18-22.

[5] 蓝色.生命在于运动4款热门运动APP对比体验[J].个人电脑,2015,10:87-93.

[6] 上官晨.体育健身类APP与全民健身[A].江西省体育科学学会.第一届“全民健身,科学运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江西省体育科学学会:,2016:3.

[7] 李兆锋.运动APP的功能与推广——以跑步类APP为例[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2015:2.

[8] 阮威.“互联网+”时代下运动型APP产品与全民健身的融合发展与创新[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2015:2.

[9] 本报记者刘兴龙.运动APP萌动PE跑步进场[N].中国证券报,2015-02-07006.

[10]杨百会,CFP. 互联网+体育=?[J]. 企业观察家,2015,05:54-56.

互联网体育健身APP平台的研究(二)
马云介入互联网体育服务产业

马云正式介入互联网体育服务产业 已与湖北去运动APP形成战略合作

【互联网体育健身APP平台的研究】

全国首个互联网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去运动湖北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将于8月8号“全民健身日”正式在支付宝上线, 这标志着“去运动湖北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是全国首个接入支付宝的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此举也意味着马云正式介入互联网体育服务产业,已与湖北去运动APP形成战略合作。支付宝方面表示,将在全国推广“去运动”平台,让更多的人方便全民健身。

携手打造“智慧运动”

“去运动APP”是由湖北日报新媒体集团下属湖北楚天鑫融公司和省体育局下属洪山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支付宝缘何在全国独独相中了“去运动APP”,记者采访了支付宝有关负责人。据介绍,第一,“去运动湖北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是湖北省体育局利用互联网服务大众的一项创新之举,适应了“互联网+”的发展大势;第二在所有互联网体育服务平台中,“去运动APP” 管理团队值得信赖,市场占有率首屈一指,目前整合全省633家大中型体育场馆,拥有50万注册用户;第三,“去运动APP”同时具

备场馆订购、体育社交、同城约战、体育商城、体育健康卡、场馆一卡通、体育赛事等八大功能,通过体育运动O2O模式,实现了“智慧运动”,与支付宝 “智慧城市”服务理念相同,支付宝直接将“去运动APP”作为全国首个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全接入支付宝,对双方的下一步发展将互为动力,实现双赢。

接入支付宝两大入口

据支付宝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最新版本的支付宝APP中的“城市服务”、“服务窗”两个通道,都将全面引进“去运动APP”。其中“城市服务”作为流量最大的通道接入“去运动APP”,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场馆预定”将可以为市民全民健身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场馆订购、体育社交、同城约战、体育商城、体育健康卡、场馆一卡通、体育赛事等其他服务功能将在“服务窗”入口以H5页面展示。

以湖北为试点 向全国推广

湖北是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全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试点省,去年7月在全国率先研发推出“去运动APP”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省体育局在政府购买社会体育公共服务方面已投入资金1900万元左右,网罗全省国有和民营体育资源,形成全省最大的互联网全民健身服务平台,方便数以

百万计的群众用手机就近预订场馆进行运动健身。经过一年的努力,湖北省已经打造形成了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同时,各大场馆的空闲时段被激活,场地利用率提高,被喻为“湖北模式”。据统计,目前“去运动”的免费运动时段已经达到一万一千个。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支付宝APP在湖北省已经拥有1700万用户,此次“去运动”成功接入支付宝后,会将支付宝用户引流“去运动”,届时更多市民可以分享到“去运动APP”的便捷服务,让全民健身在湖北省更加普及。此次合作模式,支付宝将以湖北为试点,并拟将“湖北模式”向全国复制推广。

互联网体育健身APP平台的研究(三)
网络健身开题报告

【互联网体育健身APP平台的研究】

互联网体育健身APP平台的研究(四)
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利用文献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育健身类APP的概念、功能以及特点进行阐述,并且对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发现其存在着用户体验差、内容同质化严重、APP开发偏重女性、运动记录功能单一和盈利模式落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调查分析提高用户体验、完善平台以便加强管理、科学化与均衡化内容、提高服务与扩展功能和更新盈利模式等改善对策,希望以此来推动我国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并为推进全民科学健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体育健身;移动应用;移动互联网;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4-0018-05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手机与移动互联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人民网研究院主编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显示,截至2014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38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67.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手机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与移动互联飞速发展相同,APP的数量也在爆发性增长,到2016年APP市场其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1]。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体育、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相结合诞生出的体育健身类APP便有了发展的可能。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健身类的APP可以帮助用户记录运动轨迹,提供能耗数据及个性化指导教学,已经成为手机里必不可少的应用。但在这巨大的市场之下,同时存在用户体验度差、偏重女性、盈利模式落后等阻碍体育健身类APP发展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体育健身类APP的概念、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与对策,以此来推动我国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并为推进全民科学健身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体育健身类APP的内涵解读
  1.1体育健身类APP的概念
  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是指设计并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设备上的第三方应用软件[2]。体育健身类APP是指拥有可以帮助用户记录运动健身数据、指导运动项目学习、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等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第三方应用程序。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本研究的体育健身类APP并不包括体育新闻、体育游戏、医疗咨询等内容。
  1.2体育健身类APP的功能
  1.2.1记录运动健身数据
  此类应用核心功能:一是利用智能手机中GPS定位、陀螺仪等技术,实时记录用户运动轨迹,测算耗能以及其他运动数据,供其参考;二是利用传感器或可穿戴装备测量运动时用户身体数据,如心率、体温、血压和血氧等。
  1.2.2指导运动项目学习
  此类应用利智能手机自有的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等功能,科学指导用户进行锻炼,以此实现用户学习不同运动项目技能、科学健身减肥以及加快伤后康复等目的。
  1.2.3引领健康生活方式
  此类应用通过介绍均衡膳食、合理作息时间,督促用户改正错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以此来引领用户进入健康的生活方式。
  1.3体育健身类APP的特点及其优势
  1.3.1随时与即时
  随时是指只要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在身上,体育健身应用便可以随时记录运动与身体数据。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GPS定位、无线数据采集和高性能CPU完美地和通讯工具相结合,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或者可穿戴装备轻松采集数据,并且用科学的算法,将所采集的数据转化成具体的运动距离、耗能量等,给用户最直观的感受,这些数据会存在用户存储器中或者上传至云端,日记式记录利于用户比较和制定运动计划。
  即时是指传统体育锻炼需要抽出固定时间段针对不同运动项目或者不同器械进行练习,而在生活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的今天,人们并不能抽出太多的固定时间段专门用于身体锻炼,一种新型利用碎片时间锻炼方式正在兴起,笔者将其称为即时性练习。体育健身类应用中出现数量众多的类似7分钟锻炼、徒手健身等应用,使得用户在起床后、通勤时、课间、工作休息等片段时间进行身体锻炼,若用户养成良好的习惯,会对生活大有裨益。
  1.3.2科学与教学
  在过去,传统锻炼的人群有自己的健身习惯和健身计划,这些习惯和计划多数是随性的、经验式的、不具体的甚至是不科学的[3]。但是,体育健身类APP的出现会改变这种情况,它会为用户列出全球最先进的健身手段,不论是徒手健身、跑步骑行还是器械练习,都可以根据用户自身情况提供合适的运动量与强度搭配。不仅如此,一些体育健身类APP还为用户推荐运动装备以及运动后食谱搭配等功能,这种如同健身房私人教练一般完整科学的健身方式是与传统经验式锻炼最大的不同。
  智能手机自有文字、图片、语音以及视频等功能,大大优化了人机之间的交互关系[4]。这为运动爱好者通过体育健身类APP学习运动技术技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常见的三大球(足篮排)、三小球(乒羽网)、舞蹈、骑行和武术到不常见的垂钓、斯诺克、潜水以及极限运动等,都可以在各自专门的体育健身APP中进行学习。学习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文字描述、动态图片、视频演示等等,全方位立体式地向用户进行介绍,这种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上自我摸索和求助教练的状况,更科学、更便捷以及更廉价。
  1.3.3私人与社交
  每个人因为身体素质的不同,其锻炼方式应该有所差异。体育健康类APP能依据从用户处采集的运动信息以及用户的个人要求与习惯,制定更符合用户本人的私人健身计划。随着用户身体信息以及锻炼后变化的信息数据采集量越来越大,APP服务器会利用特殊算法制定更科学的健身方式,并良性循环。
  有实验显示,体育运动锻炼本身便能使人在社交方面获得更好的效果[5]。在传统的锻炼人群中,因共同锻炼次数的增加,会形成小型的交流圈,分享经验心得,但是这种交流圈人数规模小,联络方式落后,交流内容琐碎,虽说对社交有益,却对锻炼者的经验增长起不到过多的促进作用。体育健身类APP将会结合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更新传统锻炼社交方式。体育健身类APP的社交功能可以随时随地地与运动爱好者交流场地、运动器材、技术技能和心得体会等信息,并且可以利用其分享功能,将信息分享到各大社交平台,供更多的人交流。   2体育健身类APP发展现状
  2.1体育健身类APP用户量
  Talking Data 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中显示,在IOS与Android两个平台上移动健康管理用户规模达1.2亿,2014年12月份较之于1月份用户规模增长了113.4%,并且增长速度不断提高[6]。像咕咚、乐动力跑步等APP用户量已超过千万,Nike Training、超级减肥王等APP下载量增长速度超过300%。可以看出,体育健身类APP已经有了广泛的使用人群。另外,利用体育健康类APP辅助指导锻炼将改变传统体育健身方式,成为数字化、科学化健身的新形势。
  2.2体育健身类APP类型
  在种类上,APP Store将体育健身类APP细分成三大类九小类。在第一大类健美塑身中有日常记录、课程与练习、跑步、7分钟健身、目标训练和瑜伽六小类;第二大类健康生活中有私人教练、健康饮食和成效追踪三小类;第三大类跑步与骑行爱好者。为了方便研究,笔者将这些不同类型的APP统一划分成四类:运动记录类、运动教学类、健康生活类以及其他类。其他类涵含了系统分类统计错误、医疗监测与下架APP等。由App Annie所提供的数据,分别将苹果应用商店、谷歌应用商店以及WP应用商店中下载量前100名的体育健身类APP进行统计得出表1。
  表1显示在各大应用商店平台中,运动指导的数量均是最高的,究其原因是运动指导这类APP多将用户群定位在15~30岁的学生或者年轻上班族,这个群体对减肥瘦身、快速塑身、瑜伽等运动方式十分追捧,并且这是一个最快速接受体育健身类APP的群体,因此拥有37.80%的综合下载量。运动记录是一种新类型的APP,因其功能丰富、贴近生活、科技感强等特征吸收了大量用户,用户群的增加吸引着数量众多的工作室参与,如屡获大奖的咕咚和乐动力跑步便是运动记录类的代表应用。健康生活类在前100名APP的数量稍微落后,不过在谷歌应用商店中体育健身类下载量前10名的应用中有5个是健康生活类,因此健康生活类虽在软件数量上不占优势,但因其众多的优质应用,也存在着大量的用户。三个分支的体育健身类APP均衡发展,不断开发新的功能,扩大使用人群,这种良性发展模式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2.3体育健身APP与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是指综合运用各类识别、传感、连接和云服务等交互及储存技术,以代替手持设备或其他器械,实现用户互动交互、生活娱乐、人体监测等功能的新型日常穿戴设备(眼镜、手表、腕带等)[7]。知名调研机构IHS预计:在销售额方面全球可穿戴设备将从2012年97亿美金增幅到2018年336亿美金,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9%;智能手表会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代表产品,年出货量增长235%[8]。如此高的出货量和增长率显示这种新型产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与认可。在中国,消费者对待可穿戴装备的感兴趣功能中运动健身占59.5%,休闲娱乐占57.1%,可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的组合可以更好地对用户进行健康监测管理与运动数据记录,因此与可穿戴设备相匹配的体育健身APP也如雨后春笋般四处发芽,代表产品如苹果公司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它利用特殊传感器和先进的算法,记录用户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在体育健身类APP:Activity app的帮助下将运动数值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在用户久坐或大负荷运动之后,提醒用户运动或是休息。2014年是可穿戴设备成长的一年,智能手环、手表、眼镜等相继流行,各类厂商群雄逐鹿,积极推动可穿戴设备跨越式发展,可预期的是,未来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的组合,将会是移动健康的主要发展方向。
  3当前体育健身APP在使用中问题解读
  3.1内容同质化程度严重
  我国移动APP市场正在步入爆发性增长时期,为了分得这块“大蛋糕”,大量从业与创业人员进入市场,在没有权威监管机构与成文法规约束的环境中,恶性竞争、相互模仿、直接抄袭的情况屡见不鲜。在APP Store中,以“减肥”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就出现1 871个相关结果,这些应用在界面风格上大同小异,内容部分彼此借鉴,排名上升迅速的新应用其创意会被直接偷取,嫁接到其他应用中。因没有鲜明的产品差异化定位和产品人群划分且缺乏特色与卖点,用户下载任何一款,在获取信息内容方面差别不大。
  3.2应用开发偏重女性
  针对女性健康、塑形减脂的APP数量远多于男性。随着美柚与大姨吗两款针对女性健康生活开发的APP在2014年都获得3 500万美元投资之后,体育健身类APP偏向女性的情况愈发明显,女性减肥操、女性瑜伽、女性健身教学等应用充斥着APP下载榜单。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夸赞运营商目光锐利,抓住以女性为主的用户群体,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面对,体育健身类APP轻视了青少年锻炼、中老年健身、运动损伤康复等同样重要的市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用户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忽视不同健身人群的不同需求,体育健康类APP很难得到持续的发展。
  3.3功能单一且运动数据采集准确性较差
  智能手机因其硬件功能的制约,在健身爱好者运动时只能充当一个高级计步器的角色,若用户在进行如推举杠铃、瑜伽等不需要走动的锻炼方式时,体育健身类APP的运动记录功能并不能发挥作用。另外,在进行如网球、羽毛球等运动时,只依据“步数”的数据来计算消耗卡路里也是错误的。虽说与体育健身类APP相搭配的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科技产品,可穿戴设备价格昂贵难以普及,并且就目前来讲,可穿戴设备因为无法排除意外如情绪、服药、睡眠状况甚至天气异常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在数据采集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误差[9]。所以,硬件技术的提高以及数据采集的准确是未来运动数据采集类APP得以普及的重中之重。
  3.4盈利模式落后   目前,体育健身类APP盈利方式有四种:付费应用、内购买模式(应用免费但特殊功能收费)、广告盈利和运动厂商品牌推广,其主要的盈利方式是付费应用和广告盈利。多数付费应用有着优美的界面、流畅的操作、贴心的细节、完整的功能,但是数据显示:即便付费应用在APP Store中占了10%,下载量前100名的应用中付费应用占23%,但在下载量方面,美国付费应用的下载量只有免费应用的1/15,在中国和阿拉伯等地区这个数字变成1/100,所以虽然付费体育健身类APP产品本身很优秀,但是厂商在用户群体选择的时候便损失了极多的潜在用户。广告盈利是体育健身类APP最大的盈利手段,但是智能手机的屏幕大小影响广告的表现形式,不仅如此,那些通过APP来获取健身信息,通过文字、动图、视频等方式学习运动技能,专注良好的社交环境的用户,对于广告的容忍程度要远低于其他种类APP,一旦广告影响用户体验,那么丢失用户是不可避免的。
  4对策
  4.1完善平台以便加强监管
  体育健身类APP的市场监管不单要靠政府和运营商,还要靠广大APP用户监督管理。首先,要提高体育健身类APP的上架要求,苹果与安卓平台商店应对上架的此类应用加强审查力度,存在内容虚假、借鉴抄袭的相关应用严禁上架;其次,要针对体育健身类APP出台相应的监管法规,如开发运营商的信用度、内容抄袭等,让管理者和开发商有法可依。再次,优化APP商店评价系统。为了提高商店的APP数量,苹果与谷歌在APP上架方面一直都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并利用用户评价系统来优胜劣汰,这对APP用户给予了很高的权利,在商店初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市场的扩大,APP的增多,运营商刷评价、低分应用改名重新上架等现象层出不穷,评价系统也越发不可靠。APP商店应该重新制定评价系统,严惩刷分APP,对于综合打分评价过低的APP,不仅要下架,而且降低其开发运营商信用值,并详细核查旗下其他应用。以此通过政府、运营商和用户的共同努力,改善APP商店平台。
  4.2科学化与均衡化内容
  在体育健身类APP内容方面,科学与专业是体育健身类APP的基础,针对不同性别、年龄段和运动方式的开发是体育健身类APP发展的关键。因其内容涉及到用户的锻炼效果,所以在设计之初便要寻求专业的体育团队,提供理论与实际指导,经过正确的设计和推广,这种利用体育健身类APP进行的科学健身方式,会因便捷和廉价而极大地推动全民科学健身。另外,可以尝试利用体育健身的特性,与其他类型如游戏类或者音乐类APP相结合,例如:由Fourdesire工作室开发的游戏Walkr,它的主题是“脱宅游戏”,Walkr的乐趣在于不停地积攒金币和能量,去发现稀奇古怪的外星球,能量可以缩短发现外星球的时间,获得能量的方式只有两种,行走或者奔跑,这样用户在运动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游戏奖励的快乐。随着运动人群养成利用体育健身类APP的锻炼习惯之后,每一个年龄段、每一种运动方式都会对体育健身类APP产生需求,那时只有已经抢占市场先机,保持良好口碑的APP才会得到用户的青睐。
  4.3提高服务与扩展功能
  体育健身类APP作为一种应用于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的第三方软件,要想在功能的使用上获得用户满意,开发商需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优化算法,精确当前可采集运动数据,同时还要求运营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给予体育健身人群在使用APP时的便捷和流畅。体育健身类APP要想在功能上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则要依托于制造商硬件技术的提升。也正是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陀螺仪、加速传感器等产品和设备的成功研制,体育健身类APP的功能才越发丰富。在制造者不断创新科技、开发者不断更新功能、运营者不断提高服务、使用者正负意见反馈中,形成良性完整产业循环。
  4.4更新盈利模式
  在可持续盈利方面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改善原有盈利方式。在付费APP方面,因其更加科学与专业、功能全面、用户体验好而得到越来越多运动爱好者的青睐,可以用降低售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用户,同时推广自己的品牌,为以后的产品做铺垫。在广告方面,要创新广告形式,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精准化、个性化投递广告,减少投放次数并提高被阅读效率,比如,可以运用阅读广告回馈积分,用户使用积分可以兑换需要花钱购买的增值服务等方式。在应用内购买方面,因其APP本身免费下载,所以用户量下载量并不会被限制,除去免费的基础功能服务,只需要在增值服务部分花费费用,用户可以根据自身要求购买增值服务,这种类似私人化定制的模式将会是未来体育健身APP的主要模式。另一方面,创造新型盈利模式。随着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的形成,体育健身类APP为体育产业的增长带来了可能。体育健身类APP可以为用户提供如:即时的场地信息、教练指导、运动器材装备、
  在线视频教学等等信息,通过手机对这些服务进行购买无疑是简单快捷而又安全的。其次,闭门造车不如融合百家所长,借鉴互联网其他盈利模式,积极探索如增值服务或者O2O等新型盈利模式,丰富自身。
  “十二五”全民健身计划已进入到收官阶段,在不断增长的运动人群、不断丰富的健康内容、不断健全的健身设施之后,需要注意的是全民科学健身的重要性。体育健身类APP因其科学、便捷和移动的优势成为推动全民科学健身的强大助力。因此,体育管理部门要加强重视,出台相关的政策;开发商方面要创新内容、更新形式、优化体验和提升品质;相关的研究者和体育健身APP用户也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各方的努力之下,共同推动我国科学化、移动化体育健身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鹤,杨玲.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4)[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612/c14677-25136688.html,2014-06-12.
  [2]龚琼.健康健美类App传播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赵日萍.大众健身科学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2):41-43.
  [4]左媛媛.人机交互设计在手机产品上的应用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2.
  [5]胡泯,陈善平,张中江,等.不同锻炼行为阶段锻炼效果认知的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2):82-85.
  [6]TalkingData: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323099.html,2015-01-21.
  [7]艾媒咨询集团. 2012-2013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J]. 移动通信, 2014(7):15-18.
  [8]IHS:预计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将到336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2.9%[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331371.html,2015-03-9.
  [9]徐迎阳. 可穿戴设备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 现代电信科技,2014(4):73-76.
  第31卷第4期2015年8月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Vol.31 No.4August 2015

互联网体育健身APP平台的研究(五)
浅析健身类APP的优势与缺陷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健身类APP的利与弊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找出了健身类APP的出现对普通民众健身所带来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当前的健身类APP所存在的缺陷,希望能为健身类APP的更好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浅析;APP;优势;缺陷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手机和互联网等现代化装备已进入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手机APP也应运而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健身类APP更是如此。通过对健身类APP的作用与缺陷进行剖析,可以为健身类APP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做出绵薄之力。
  二、现状研究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关于与健身类APP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大多数学者主要研究了健身类APP对健身人群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较少有学者对健身类APP的缺陷进行分析。
  三、相关概念界定
  健身类APP。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学者们对健身类 APP 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本文综合相关学者的意见,将健身类APP概念定义为:健身类APP是指拥有可以帮助用户记录运动健身数据、指导运动项目学习、相约好友共同参与运动、公开分享运动数据等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第三方应用程序。
  四、当前流行的健身APP种类
  (一)健身指导类APP
  健身指导类APP的功能主要是指导力量,瑜伽,健美操等项目的练习。此类APP的功能侧重于为健身者量身定制训练计划,同时该类APP还有视频指导教学等功能,部分APP还提供饮食配方和相应的健身知识。这类APP的典型代表有:每日瑜伽、爱活力健身等。
  (二)跑步类APP
  跑步类APP 的功能主要是记录健身者运动轨迹、运动速度、运动距离等身体运动的物理指标,同时也会记录运动者的心率、血压、消耗的卡路里等生理指标。有些跑步类APP还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跑步训练计划以及与跑步有关的运动知识。这类APP的典型代表有:咕咚运动、悦动圈等。
  五、健身类APP的优势分析
  (一)更加便捷的运动指导与数据记录
  智能手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GPS定位、无线数据采集和高性能 CPU 完美地和通讯工具相结合[2]。这些技术的融合使得健身者只要带上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就可以享受健身APP的健身指导。在几乎人人拥有手机且大多数人几乎没有专门的锻炼时间的年代,健身类APP可以很好地解决健身缺乏身体指标监测以及专业指导的困境。因为拥有健身APP 你可以充分地利用平时的闲暇时间来锻炼,哪怕是你下班走路回家,健身APP都可以帮你记你的运动数据,让你的运动变得“有模有样”,让你收获运动的成就感。同时你只要打开健身APP你就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专业的健身指导,免掉了请专门的健身教练和去健身房的麻烦。
  (二)更加愉悦的运动参与和运动体验
  现在的很多健身APP除了有运动指导和记录运动数据等功能外,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功能。最典型主要有运动交友、运动数据分享、运动排名、好友点赞、运动经验共享等丰富的好友互动功能。同时,有些健身类APP还提供了勋章系统、里程夺宝、等激发健身者健身兴趣的独特功能。少数运动类 APP提供了嵌入式的音乐播放功能,据尼尔森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美国目前有4500多万智能手机用户使用健身音乐应用程序,会根据运动者选择的运动形式、环境和配速等,推送适宜的中频、快频的音乐来伴随运动,从而促进大脑多巴胺的分泌,让运动的感觉和情感体验更深刻、美妙[3]。健身APP的这些功能可以使原本可能枯燥无味的运动变得非常的有趣,可以使健身者拥有更加愉悦的运动体验,同时更加愿意地投入到运动当中去,这对健身者体育锻炼行为的促成和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更加科学的健身指导
  每个健身者都有自己的健身习惯和健身计划,然而,利用传统健身方式锻炼的人,他们的锻炼习惯和计划基本上都是本人根据自己以往的锻炼经验来制定的。这样制定出来的计划比较模糊,由于没有明确的数据作为参考,因此这种计划的科学性不是很高。与之相反的是,利用健身类 APP 进行锻炼却可以很好地做到科学锻炼这一点。健身类APP会记录和储存用户运动的物理指标和生理指标,系统会根据这些指标进行分析给用户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和指导。同时健身类APP还会为用户列出科学的运动处方和饮食配方以及动作指导。不论是徒手健身、跑步骑行还是器械练习,都可以以用户自身情况作为参考依据来提供合适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健身类APP的这些功能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健身做到用数据说话。使健身更加科学合理。
  六、健身类APP的缺陷分析
  (一)运动数据记录不够精准
  尽管健身类APP会帮助用户记录一些运动过程中的物理指标和生理指标,但是曾有人下载多个APP通过做实验发现各个APP所记录的数据并不是完全一致,甚至有些APP所记录的数据与实际的数值相差还很大。虽说与体育健身类APP 相搭配的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科技产品,可穿戴设备价格昂贵难以普及,并且就目前来讲,可穿戴设备因为无法排除意外如情绪、服药、睡眠状况甚至天气异常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在数据采集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误差[4]。因此,健身类APP要想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当务之急是要提高硬件技术,同时也要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二)功能比较单一,不够智能
  现在的健身类APP主要是分两类,一类是跑步类,其主要功能是记录步数,运动消耗的卡路里等。另一类是动作指导类,其主要功能是指导健身者进行练习。由于智能手机硬件功能的限制,目前来讲,这两类APP的功能都比较单一。就拿跑步类健身APP来说,由于其主要功能是记录用户的步数,再根据步数来计算消耗的卡路里,这样的话,用户在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等跑动范围不是很广的运动时,由于跑动步数不是太多,即使用户消耗了大量的卡路里,但APP的记录数据却不是很大,这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同理,当用户在进行静力性的力量练习时,此类APP的功能也是无从发挥。因此,健身类APP要想更好地为人类的健身运动服务,丰富其功能,更加智能地适应人们的需求是必由之路。
  七、结语
  本论文通过研究发现,健身类APP的优势主要有:可以给用户更加便捷的运动指导与数据记录;可以使用户体验到更加愉悦的运动参与和运动体验;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加科学的健身指导。健身类APP的缺陷主要有:其记录的运动数据精准度不是很高;其功能还比较单一,智能化程度还不够。通过以上的剖析,希望能为人们正确看待健身类APP的利与弊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为健身类APP的更好发展尽绵薄之力。(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龚琼. 健康健美类 App 传播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14.
  [2]吴若熙,王庆军.体育健身类 APP 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5, 31(4):19.
  [3]刘传海,王清梅,钱俊伟.运动类 APP 对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和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29(3):111.
  [4]徐迎阳. 可穿戴设备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 现代电信科技,2014(4): 73 -76.

互联网体育健身APP平台的研究(六)
APP健身软件在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监督作用刍议

  【摘要】对高校大学生而言,课外体育锻炼是增强其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智能手机日渐普及,更多的人也热衷于下载各种软件体验其功能。在热身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的背景下,更多人开始利用APP获取健身的资讯,并对自己运动健身情况进行记录。鉴于此,本文主要对APP健身软件在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监督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APP健身软件;监督作用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增强自身体质及实现学校体育任务与目的的有效途径,和体育课相辅相成[1]。通过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体育上学习的运动技能,起到增强体质与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手机的广泛应用,各类APP健身软件在体育锻炼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如计步器软件。下文主要对智能手机中计步器软件在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中的运用及其监控作用进行分析。
  1.对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监管的常用方法
  在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管理方案中,主要是采取强制性管理措施,如要求学生在特定时间与地点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然而,大多数学生在体育课中,仅是为了应付考核,并未真正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另外,学校方面也缺乏对大学生运动能量进行监测的方法,特别是客观、可靠、准确的方法。近几年,一些较有效的体育锻炼监测方法逐渐受到广大高校的认可与应用,常见的有这几种。
  1.1间接测热法
  以人体运动时吸进氧气量及呼出二氧化碳量之间的关系为依据,对人体运动时的能量消耗情况作出判断,并根据能量消耗情况对运动情况进行测定,该方法称为间接测热法[2]。这种方法能够对被测试者的真实运动情况作出客观且准确的反映,但所需设备较复杂,成本较高,加之实验器材本身也会对测试者的正常运动产生影响,故只能用于实验室测试中,无法满足高校学生的普遍应用。
  1.2现场监督法
  在大学体育课中,为了保证大学生真正进行体育锻炼,大多数学校会安排专门的老师在现场监督学生的锻炼情况,这种方法称为现场监督法,是当前大多数学校仍在使用的方法[3]。该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是否进行真的体育锻炼,但因为大学生数量多,教师数量有限,无法全部顾及,且会导致教师异常辛苦,效果并不甚理想。
  1.3计步器法
  根据测试者的运动步数对其运动情况作出判断,是计步器法的原理[4]。在计步器中,有一个核心器件--加速度传感器,当人体处在走路或其他运动状态时,肢体会加速度,而传感器会将这些信号记录下来。测试者在运动过程中,将计步器佩戴在身上时,计步器可实现对测试者身体运动情况的实时检测。测试者在进行俯卧撑、打羽毛球、仰卧起坐等运动时,虽位移不明显,但身体产生了加速度,计步器也可实现对这一情况的有效检测。除此之外,在跑步类运动中,计步器也可结合测试者的步幅将其步行距离计算出来。
  计步器的好处是成本少、体积小、便于携带、检测结果准确性高,适用于运动监测中。传统的计步器不足之处是:数据无法保存,即使可以保存,不具备上传至电脑的功能,或者是上传后数据格式不相同,影响高校的统一监测与管理。
  1.4心率监测法
  在平静状态与运动状态时,正常人的心率差异较明显。利用这一原理,人们发明了心率检测法。被测试者通过佩戴心率仪,其心率被检测出来,然后根据检测出的数据即可判断测试者的运动情况。然而,人体处于激动或者紧张状态时,心率也会较高,但心率仪无法区分心率增大是由何种原因引起,故其可靠性也大大降低。
  2.手机计步器软件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运用
  2.1手机计步器的工作原理
  智能手机内的计步器软件,它能实现对人体运动情况的测量,主要是借助手机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顾名思义是可感受加速度的仪器。它不需要电池供电,只在储存数据时才需供电,故其尺寸与重量均可减少。
  肢体在运动中的姿态或者位置的变化,是人体运动的最直接体现,与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加速度、位姿、速度、力等信息有紧密联系。获得了加速度的信息后,则可通过积分方式获得其他参数。当人体在运动状态中,会产生加速度,而手机一旦捕捉到加速度的信息,则会进行实时记录,然后通过测试者的步数与步幅可将其行走路程计算出来,步幅信息也可计算出来。在一些高级计步器中,还可对人体消耗能量进行检测,但主要通过检测测试者的步数而得到结果。
  2.2使用方法
  手机中安装有相关的计步器软件后,计步器软件则可获取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然后实现硬件与软件间的连接。计步器软件通过分析与整理获得的数据,然后用图形化界面直接显示给测试者,还可把数据上传到云空间,实现对数据的显示、存储于导入、导出。测试者在运动时将智能机固定于胳膊或是放到口袋内,开启计步器软件,或者保持后台运行状态,计步器则可对人体运动信息进行自动记录。
  2.3监督作用
  在大学群体中,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且智能手机内普遍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下载相关计步器软件就能实现记步功能。利用计步器软件可实现对大学生体育运动情况的有效监测,故大学体育老师只需要查看学生在课外运动时段的软件记录,则可较准确地判断出学生有无真正进行体育锻炼。
  市面上手机内的计步软件,种类多、功能也各异,故学校可结合实际,开发适合本校体育教学的计步软件APP,要求软件中应包含有多种功能,如记步、分析、统计及上传等。学生统一安装本校的APP软件,然后要求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佩戴上有记步软件的手机,软件则可对学生真实运动情况进行记录。运动结束后,学生可将手机内的软件数据手动上传至学校服务系统,或是设置软件自动上传功能,若学生未能在特定时间内上传数据,APP可自动上传。
  学校可结合学生特点及体育课要求,设定一个合理步数为阈值,服务器在接收到学生运动信息后,然后对其运动步数进行排序,数值超过学校设定的阈值,则可认为参与锻炼,且达到锻炼要求;反之,则未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体育课老师可利用APP健身软件定期统计学生的运动数据,然后结合学校的体育课要求,提醒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并加强体育锻炼指导。除此之外,体育老师还可在APP健身软件中加入位置信息或其他功能,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指定时间、场所内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及运动轨迹。通过APP健身软件,体育老师及学校可实时获取到学生的运动信息,并对其运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改善学生体质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了可靠数据。手机计步器软件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效率及效果。
  3.小结
  APP健身软件,尤其是手机计步器软件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应用,能够较准确地判断出学生有无真正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高校更好地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监督,具有成本低、数据可靠、实现简单等优势,不失为高校大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监督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传海,王清梅,钱俊伟.运动类APP对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和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29(03):109-114.
  [2]邱淑敏.运动健身热门APP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9):236-237.
  [3]叶木华.运动类APP:运动新模式对大学生健康运动的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6(05):162-165.
  [4]吴静.安徽省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J].高教学刊,2015(02):21-22.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66245/

推荐访问:健身app应用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