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宙观念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29 10:23:5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大宇宙观念(一)
浅论系统管理观念

浅论系统管理观念

摘要

系统管理作为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管理方法,已在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在日常生活里人们比较重视系统管理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手段,而对系统管理中起着指导作用的系统观念则较少触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这个系统观念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成果基础上的,它使人们对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化,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条件和手段,实现对一个系统的精确描述和再现,得到一个系统的科学分析和预测,这样就有助于人们在管理中的科学决策和组织。

关键词:系统管理观念 形成 发展 主要观点

系统管理观念的形成

系统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是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早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就试图用整体性的眼光解释世界,从事物的相互关联中认识世界,由此诞生出了古代的系统思想。 在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就已经把宇宙看成一个自我循环的自然总体。毕达哥拉斯则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而且与宇宙整体同构,认为人是小宇宙,是大宇宙的缩影。

早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就试图用整体性的眼光解释世界,从事物的相互关联中认识世界,由此诞生出了古代的系统思想。中国传统中的“天人合一”观念、“阴阳五行”的宇宙模式等等,就是当时朴素的系统观。但是,这种整体观,由于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的限制,还不可能揭示事物的真实面貌,只是一种混沌状态下的猜测。

真正创立系统论的,是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68年,他发表重要著作《一般系统理论》,该书被译成德、意、法、西、日、汉等文,影响极为深远。贝塔朗菲去世之后,系统论显示出了它巨大的学术影响。在管理学界,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商企业越来越庞大,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管理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多样化。经理们渴望能有一种思想,指引自己的眼界再开阔一些,思路再宏观一些,克服管理中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局限。系统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雷蒙特·卡斯特,他是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管理学教授。1963年,卡斯特与理查德·约翰逊、詹姆斯·罗森茨韦格共同写了《系统理论与管理》一书,这本书借助风靡当时的系统论,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系统管理的观点,成为他创立系统管理理论的奠基之作。1970年,卡斯特和罗森茨韦格又合作出版了《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一书,由此而建立了系统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同时也奠定了他们在系统管理学派中的地位。此后,系统管理理论曾经一度风靡管理学界。

系统管理观念的发展

系统思想产生革命性变化,起源于黑格尔开创辩证法。进入现代后,系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19世纪辩证法哲学思想的影响。辩证思想中那种有机地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20世纪初科学理论与科学工程实践中,促成了系统论的诞生和发展。

第一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一般系统论的诞生

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论,一般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37年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讨论会上首次提出的。贝塔朗菲批评了当时关于生命体本质“机械论”和“活力论”的片面性观点,指出生命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由多个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他率先建立起一种“机体系统论”。1948年,机体系统论进一步发展成为著名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认为,每一种学科或者科学都有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可用来反映现实世界某些方面的概念结构。没有一门学科可以垄断全部知识,因为每门学科只不过反映现实世界的某一小部分而已。但是,各门学科有相似之处。一般系统论的任务,就是要找出各门学科的类似性,并概括出一种理论框架,也就是建立普遍适用的理论体系,来描述现实世界的各种关系。

再进一步,贝塔朗菲指出,所有学科都具有的类似性包括三个方面:①对整体或有机体的研究;②有机体趋向于一种“稳定状态”,也就是取得平衡;③所有系统都具有开放性,即有机体受它所处的环境影响,同时又对环境施加影响。一般系统论的这种观点对系统管理理论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阶段,20世纪40~20世纪50年代,信息论、控制论的形成与发展 1948年,由美国数学家、通讯工程师申农和韦弗建立了信息论。最初人们所注意的主要是它在通讯工具和自动化控制工程中的作用,对于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似乎没有什么重要价值。但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它在管理科学中的应用,信息论逐渐显现出它在社会科学以及管理科学方面的应用价值。

信息论发表的同一年,美国著名的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出版了《控制论》一书。正如维纳本人所说:“从我对控制论感觉兴趣开始,我就已经完全领会到,我发现的那些可以用在工程学和生理学上的有关控制和通讯的想法,也可以用在社会学和经济学方面。”果如其言,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关管理学的书籍几乎无一不涉及信息、反馈和控制论,以致人们认为,管理学因此而真正进入了科学化阶段。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60~20世纪80年代,系统理论的深化和实践运用 在基础理论方面,这一阶段,自组织理论诞生,推动着人们从动态的角度更深入地研究一般系统的概念和原理。自组织理论运用了实验和数学的方法,着眼于系统的产生、进化、质变、发展以及自调节、自稳定、自复制和自评价、自选择等等问题。自组织理论的代表较多,典型的有比利时化学家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德国物理学家哈肯的“协同学”,德国生物化学家艾根的“超循环”理论,还有与实验科学结合更密切的突变论、混沌论、分形理论等有关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数学理论等等。

在技术和工程领域,系统工程快速地向社会实践领域深入。在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上,出现了像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理论和泛系统理论等一般系统工程方法。这些理论和技术方法向实践领域的深入,形成了大批系统工程的运用领域和分支学科。

系统管理观念的主要观点

(一)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和发展同时受到这些组成要素的影响,在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中,人是主体,其他要素则是被动的它的成长。

(二)企业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企业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受到周围环境(顾客、竞争者、供货者、政府等)的影响,也同时影响环境。它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才能达到动态平衡。在企业内部又包含着若干子系统,它们是:

(1)召标和准则子系统,包括遵照社会的要求和准则,确定战略目标;

(2)技术子系统,包括为完成任务必需的机器、工具、程序、方法和专业知识; (3)社会心理子系统,包括个人行为和动机、地位和作用关系、组织成员的智力开发、领导方式,以及正式组织系统与非正式组织系统等;

(4)组织结构子系统,包括对组织及其任务进行合理划分和分配、协调他们的活动,并由组织图表、工作流程设计、职位和职责规定、章程与案例来说明,还涉及到权力类型、信息沟通方式等问题;

(5)外界因素子系统,包括各种市场信息、人力与物力资源的获得,以及外界环境的反映与影响等。此外,还有一些子系统,如经营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等等。这些子系统还可以继续分为更小的子系统。

(三)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至于忽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系统管理观念在管理中的应用【大宇宙观念】

系统管理理论主要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并建立起系统模型以便于分析。系统管理理论向社会提出了整体优化、合理组合、规划库存等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因而,系统管理理论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这一理论是卡斯特、罗森茨威克和约翰逊等美国管理学家在一般系统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系统管理学说的基础是普通系统论。系统论的主要思想是:

(1)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

(2) 系统的整体性。

(3) 系统的层次性。

卡斯特等人的系统学说。以普通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包括系统哲学、系统管理和系统分析三个方面。

从系统的整体性观点出发,系统必须是由两个以上的元素组成的整体,客观的事物现象都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的有机体。整体性观点告诉我们,进行管理时,需要我们注意事物的整体性。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原理从系统的整体性观点来看是不确定的,所以,当我们对对象进行管理的时候,要考虑构成整体的元素之间的结构的合理性,如何去组合,如何去发挥元素各自的功能,以实现系统的有效性。否则,会出现整体功能不急部分功能的现象。在管理时,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全局考虑问题。例如,在企业管理时,应该着重于协调部门之间的配

合,才能使得企业更好的运转。各个部门要整体发展,统筹兼顾,同时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和步调,做到在动态中寻求平衡。还要注意整体的集合性,看元素是否齐全,在企业内部的职位是否配备齐全。保持系统个元素结构的合理性,也就是从整体功能的角度去协调发挥元素的功能。提高元素的基本素质,才能提高整体效用。

从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观点来说,现实中的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和发展的,总是与环境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一个系统功能的表现过程,必然是它与生存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在管理应用中,首先,要考虑系统与环境是否存在依赖关系,如果系统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的,那么考虑环境对系统的输入或者对环境的输出是否稳定可靠。比如,对工厂的产品生产进行管理的时候,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原材料的输入问题,怎样输入,输入多少,以及时间安排输入量等。对系统向环境的输出,要考虑产品如何销售,如何有效利用物流等。其次,考虑系统与环境中的其他系统是否具有竞争关系。在管理时,要根据系统间的竞争性综合制定有效地竞争策略以及自己的发展策略。再次,考虑系统与环境之间是否具有破坏关系,在管理时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或者减少这种不利 的因素。比如工厂的产品的生产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对系统进行管理,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等。

【大宇宙观念】

毛泽东的系统管理观念

(一)系统的结构是多层的。系统的结构是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要素)组成,并且各层次间有互相制约和影响。这些要素是由低一级要素组成的子系统,而系统本身又是更高一级系统的组成要素。系统运行是否有效,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层次分明,各司其职。作为同一个系统的人,每个人都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明确自己在这一层次的职责,否则,便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最终会影响到效率,使事情得不到好的效果。

(二)机械系统——要素位置固定,没有争夺;有接触摩擦。机械系统说明了每个事物的位置是固定的,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它并没有争夺,有的只是接触性的摩擦。但是,如何减少接触性摩擦是关键,而减少摩擦最后的办法就是在中间加入润滑油。在管理上,我们需要为管理好,必须找寻一些“润滑油”,来帮助我们达成目的。

(三)蜜蜂系统怎样减少争夺——个体功能化。蜜蜂属于柔弱之类,却能团结一致、矢志进取、奋斗不息。蜜蜂作为世上聪明的几样小动物之一,他们是天生的设计大师,能建造出令人称奇的居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蜜蜂团队有着明确的分工。而且,每个蜜蜂都会发挥自己所需要发挥的功能,例如:侦查蜂在侦得蜜源后,即时回巢报信,通过它独有的舞蹈及触角信息通知同伴。工蜂会根据信息,利用团队力量去采集,酝酿花蜜并带回蜂巢。在这个个体功能化的系统下,每个个体都忙着做自己应做的事,从而,蜜蜂之间的争夺自然就减少了。

(四)人的系统——要素是全功能的,人在IQ与EQ,能力上是有区别的,但是通过学习的,对系统内各个层次都能适应。所以,各个要素人都想争夺最高的位置(因为最高位置有权利,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优越,便于体现自己的价值。)斗争非常激烈——你死我活,血酬定律。所谓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酬报,体现着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从晚清到民国,吃这碗饭的人比产业工人多得多。血酬的价值,取决于所拼抢的东西,这就是“血酬定律”。而人最好的法律就是防止“血酬定律”发生。

参考文献

[1]汪岩桥 《毛泽东的系统观念与系统思维模式》 《浙江社会科学》 1995年04期

[2]李明新 王荣科 《关于系统管理的系统观念》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93年01期

[3]董艳玲 曹元华 《论管理的系统观念》 《中外企业家》2008年01期

[4]王东 《浅论树立系统观念在民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5]李明新 王荣科 《略论系统管理的系统观念》 《财贸研究》 1992年06期

[6]罗沛霖 《钱学森的系统观念》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年01期

[7]李栋 《确立系统观念 狠抓质量管理》 《中国集体工业》 1998年07期

[8]钟坤杰 《试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系统观念》 《曲靖师专学报》 1996年02期

大宇宙观念(二)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宗教与科学

摘要:科学与宗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满足了人类不同层面的需求,二者自萌生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一个事关人类历史未来进程的大问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宗教与科学表面上一直处于完全的对立状态,同时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对立植根于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的对立。宗教与科学都是人类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它们具有让人类获得幸福的共同目标取向,在表面的对立状态下,两者具有错综复杂的促进或者阻碍关系。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理解,历来许多的科学家、哲学家、神学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本文拟在综合前人学说的基础上,从科学与宗教是静态与动态的辩证统一和科学与宗教应协调发展这两个方面来论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对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作出动态的和辩证的说明。

关键词:宗教科学 辩证统一 协调发展

一、宗教与科学的不同观点

科学与宗教作为人类意识形态体系中的两种,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已是不言而喻。但是,由于科学与宗教对于世界的理解方式有着显著的不同,因而,历来许多的科学家、哲学家、神学家对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理解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种典型的看法:一是“冲突说”,即科学与宗教是对立的。这类学说的典型代表者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德雷伯和当代著名的哲学家罗素,他们坚持认为科学与宗教之间是绝对对立的冲突关系,科学代表着真理,宗教代表着谬误;二是“相互关联说”,这类学说认为科学与宗教处理的是不同领域的事情,各自满足人类的不同需求,这也是许多科学家所持有的观点;三是“认识的不同状态说”,这类学说是由孔德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理智的内在发展在历史上出现了宗教、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个连续阶段:宗教充当了人类知识的必然出发点,而科学则提供了最终的认识状态;四是“完整知识学说”,这类学说认为实证科学、哲学、宗教的综合,即所谓的“完整知识”,是人类理智发展的“最高目的和最终结果”,代表人物是十九世纪俄国哲学家索洛维约夫。此外,还有鲍尔蒂利希的“分离论”,约翰霍顿的“相关论”以及爱因斯坦“恐惧宗教、道德宗教、宇宙宗教”等观点[1]。

二:宗教与科学的辩证统一

不论是“冲突说”、“相互关联说”,还是“分离论”、“相关论”,这些有关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学说都是历代的科学家、哲学家、神学家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提出的看法或见解,是特定历史时期科学与宗教发展的产物。因而在分析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时,都是从静态的层面去进行孤立的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静止而非绝对的静止。只有事物保持相对的静止状态,我们才能够认识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事物是倏忽即逝,不能保持其质的稳定性,那么,我们就无法认识

事物的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也就无法进行,人类就谈不上发展,因此,事物保持相对的静止,保持质的稳定,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从科学与宗教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与宗教在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并且在每一阶段这些特点大都保持不变,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稳定性。这就为人们认识和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去理解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因此,上述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学说都是从静态层面去分析和理解的,这就使得他们的学说保持静止状态,而没有随着科学与宗教的发展而去完善与发展。因此,这些学说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而非整个的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学说。

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变化发展同样是绝对的。科学与宗教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而不会一成不变。因此,从静态层面去分析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这往往会受历史的局限而理解的不够全面、深刻。

科学与宗教在每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都有各自相对稳定的特点,结合人类史和科技史进行横向联系和纵向对比,我们便可以从动态视角理解二者的关系[2]:

(一)科学与宗教的混合。科学与宗教在原始社会阶段长期处于混合状态,甚至可以将宗教作为科学萌芽时期的重要表现形态,道教中的许多科学家研究出了许多天文观察技术和仪器,其炼丹术则是近代化学的前身,引领了医学和化学发展;伊斯兰教的重要典籍《古兰经》和“圣训”则鼓励人们求知治学,钻研科技,同样重视星相学,而且从信仰的角度对科研进行鼓励和嘉奖。在欧洲中世纪,科学虽然成了神学的婢女,表面上失去了自身独立发展的能力与路径,但当时基督教的自然观继承了柏拉图哲学中探讨宇宙结构的大宇宙观念,以及促进人体结构的解剖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小宇宙观念,这都滋养着在夹缝中生长的科学。在文艺复兴时期和科学革命时期,宗教体制之中也仍旧包含着科学,当时的许多科学的著作往往同时包含着“神秘的”和“科学的”思想,如哥自尼日心学说以及布鲁诺、伽利略的学说和科学发现,此时科学与宗教的矛盾实则日心学说和地心学说冲突,即新的科学观念与旧的科学观念的冲突。

(二)科学与宗教的冲突。科学与宗教的两次主要冲突发生在欧洲:第一次在黑暗中世纪末期,宗教压迫着科学。教会具有绝对权威和权力,罗马皇帝于529年关闭了柏拉图学院,代之以修道院,传授宗教的文化和意识,极力鼓吹亚里士多德哲学、托勒密地心说以及盖伦医学,来支持自己的统治,同时对布鲁诺、伽利略、塞尔维特等人实施迫害。天主教和新教,都同样加速了科学的边缘化,诸如《圣经》、《古兰经》等对于科学的监视和度量相当苛刻,任何科学突破都要远离统治利益和基础,宗教的压制最终使l4世纪的自然哲学家迷恋于神的全能说3J,作为中世纪科学重要表现形式的自然哲学,渐渐失去了科学的意义。第二次在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抛弃了宗教。热学、电学、磁学、化学等科学领域硕果累累,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途径,教会的压迫已无立足之地,科学的羽翼逐渐丰满成为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在与宗教的关系中掌握了主动权,尼采的一句“上帝死了”,筑立起了科学时代的宣言,人们不再需要带有愚昧色彩的非理性宗教,无神论盛行。

(三)科学与宗教互相促进。11世纪,欧洲第一次学术复兴之后,文化教育在教会的倡导下发展起来,教堂、修道院大量兴办学校,大学也开始在教堂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教堂、修道院、大学传播宗教神学的同时,也孕育了近代科学文明;新教盛行的17世纪,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阶段,新教派的功利主义倾向,新教徒虽将研究自然确定为基督徒的责任,但关心知识的实际应用,主张增加知识是为了健康和获得财富,也就促进了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繁荣。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人类自身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这注定将科学塑造成为人类历史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元素之一,务必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需要。现实中,随着科学新成果的不断涌现,虽

【大宇宙观念】

然由于自身的利益,宗教不可能完全彻底地接受这些新的成果,但是可以对之加以改造和利用。许多宗教人士都乐于接触和研习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以保证本教派的时代意义,宗教的许多教义和思想都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传播的,有的还调整教义来适应科技发展新成果。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66264/

推荐访问:宇宙大爆炸 大宇宙时代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