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兽医

来源:百科 时间:2018-10-22 11:00:0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现代畜牧兽医(共10篇)

现代畜牧兽医(一)

文化(文化现象,文化建设等)属于什么学科的研究范畴?

仅供参考资料:
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
百科名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简称《学科分类与代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标准号是“GB/T 13745-92”.该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它是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由国家科委与技术监督局共同提出,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负责起草,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综合计划局、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司、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司、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干部管理培训中 心等单位参加起草.
目录
简介
《学科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编辑本段简介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1日正式在北京发布该标准.1993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国家于2006年开始对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修订.
  《学科分类与代码》共设五个门类、58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
  学科分类代码是基于一定原则对现实科学体系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以符合逻辑的排列形式表述出来并赋予代码.《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是科学发展、教育、科技统计、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
编辑本段《学科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个重要依据.鉴于学科分类在科学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联合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际组织与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学科分类体系标准化工作,纷纷制定相应的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
  
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92)
自然科学: 110-数学 12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力学 140-物理学 150-化学 160-天文学 170-地球科学 180-生物学
农业科学:210-农学 220-林学 230-畜牧、兽医科学 240-水产学
医药科学:310-基础医学 320-临床医学 330-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340-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350-药学 360-中医学与中药学
工程与技术科学: 410-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420-测绘科学技术 430-材料科学 440-矿山工程技术 450-冶金工程技术 460-机械工程 470-动力与电气工程 480-能源科学技术 490-核科学技术 510-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 520-计算机科学技术 530-化学工程 540-纺织科学技术 550-食品科学技术 560-土木建筑工程 570-水利工程 580-交通运输工程 590-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610-环境科学技术 620-安全科学技术 630-管理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 710-马克思主义 720-哲学 730-宗教学 740-语言学 750-文学 760-艺术学 770-历史学 780-考古学 790-经济学 810-政治学 820-法学 830-军事学 840-社会学 850-民族学 860-新闻学与传播学 870-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880-教育学 890-体育科学 910-统计学
 《学科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GB/T13745-92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disciplines
  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
  本标准的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3. 相关术语:
  3.1 学科: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3.2 学科群:
  学科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了若干个分支学科.
  4. 分类原则:
  4.1 科学性原则:
  根据学科研究对象的客观的、本质的属性和主要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联系,划分不同的从属关系和并列次序,组成一个有序的学科分类体系.
  4.2 实用性原则:
  对学科进行分类和编码,直接为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研经费、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统计和管理服务.
  4.3 简明性原则:
  对学科层次的划分和组合,力求简单明了.
  4.4 兼容性原则:
  考虑国内传统分类体系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并注意提高国际可比性.
  4.5 扩延性原则:
  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应为萌芽中的新兴学科留有余地,以便在分类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得到扩充和延续.
  4.6 唯一性原则:
  在标准体系中,一个学科只能用一个名称、一个代码.
  5. 分类依据:
   本标准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目标等五方面进行划分.
  6.编制原则:
   6.1 本标准所列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展开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
  6.2 本标准仅对一、二、三级学科进行分类.共设58个一级学科.门类排列顺序是:A自然科学,代码为110-180;B农业科学,代码为210-240;C医药科学,代码为310-360;D工程与技术科学,代码为410-630;E人文与社会科学,代码为710-910.相应五个门类为科技统计使用,不在标准中出现.
  6.3 本标准中学科排列次序和级别与学科重要程度无关.
  6.4 本标准纳入了成长中的新兴学科,萌芽中的新兴学科暂不纳入,充分反映了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并给学科的发展留有余地,使之成为开放型体系.
  6.5 在本分类体系,尤其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学科与专业、行业、产品名称相同,但其涵义不同.
  6.6 分类体系中的名称,原则上用学科名称,考虑实际应用及学科分类层次的需要,有少量“学科群”名称出现.
  6.7 一级学科根据情况,分别选用“××学”、“××科学”、“××科学技术”、“××工程”、“××工程技术科学”五种名称.
  6.8 交叉或具有双重属性的学科,可在两处列类,只在一处给代码,其相关位置不给代码,在说明栏注“见×××·××××(代码)”或“参见×××·××××(代码)”.
  6.9 一级学科下的分支学科,根据确定学科位置的不同特征进行划分,原则上取一个特征,考虑学科特点及使用需要,对有些学科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特征划分.
  6.10 本分类体系的学科遵循从理论到应用,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通用到专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宏观到微观的排列顺序.
  6.11 标准中出现的学科分类层次和数量分布不均衡现象是各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所决定的.
  6.12 本标准对某些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及某些特殊学科的处理方法.
  6.12.1 分类表中的“信息科学”是指小概念,不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技术部分,其性质与数学类似,排列在数学之后,考虑其发展前景,设为一级学科.“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都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基础理论,很难分开,故暂列在一类.
  6.12.2 “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三个一级学科属综合学科,本学科列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
  6.12.3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心理学”列入“生物学”下二级学科.“地理学”列入“地球科学”下二级学科,“人文地理学”入“地球科学”,属特例.
  6.12.4 “印刷、复印技术”入“460·55专用机械工程”下三级学科,属特例.
  6.12.5 “仪器仪表技术”入“机械工程”学科.通用的或自然科学中的“仪器仪表技术”学科集中列在“仪器仪表技术”下;专用的分别入其有关学科.
  7.编码方法:
   7.1 本学科分类划分为一、二、三级学科三个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级学科用三位数字表示,二、三级学科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一、二级学科中间用点隔开.其代码结构如下:
  ××× · ×× ××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三级学科
  7.2 二、三级学科设“其他学科”,用数字“99”表示.
  7.3 标准中所有代码,仅表示该学科在本分类体系中的级别和位置,不表示其他含意.

现代畜牧兽医(二)

贾思勰的贡献是什么

  对如何提高土地的地力,使农作物能不断从土地上得到充足的养料,贾思勰更是有独到精辟的见解.他在《齐民要术》中提出了多种办法,其中尤其以轮种、套种最佳,通过不同作物的轮换栽种,或几种作物同时栽种使地里的养分尽其所用,并且还能促使地力尽快恢复.他明确地把先种哪些作物,后种哪些作物,以及采用不同的轮种方法得到不同的效果都一一记载下来,而这一切西欧人在当时仅识皮毛,只知道采用轮换休耕的办法提高地力而已.可见,贾思勰的研究比起当时的西欧来要先进得多.
  《齐民要术》的学术价值无疑是世界一流的,对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这部农学巨著还为今天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了解和研究我国农业科学的发展史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齐民要术》分92篇,共11万多字,内容丰富,从大田作物中的谷类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到绿肥作物、饲料作物、香料作物、水生植物,以及瓜、果、蔬菜甚至树木无所不包,并且对农林副业,诸如制酱、酿酒、饲养鸡鸭、猪牛也一应俱全.贾思勰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庞大的农业专著,一方面是他辛勤实践、向老农学习总结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是他参阅了古代有关农业方面的书籍,吸取了前人的成果,博采众长得来的.贾思勰对前人的成果既不一概否定,也不盲目照搬.譬如:汉代的《汜胜之书》中有关于黍子的种植要稀一点的观点,贾思勰却提出黍子密植比稀植好的说法.他的理由是,稀植的黍子优点在于棵发得大,但带来的弊端是谷粒不饱满,因而瘪谷多,米色较黄.密植虽然棵发得小,但谷粒均匀,米色白,从而纠正了自汉代以来的误导.《齐民要术》一书中引用古书达多150余种,对战国时期诸子中的农家许相,到北魏时期有价值的史书,他都作了许多摘录,其中不少书今已失传.正因为《齐民要术》的摘引,才使得后代的研究者有可能从他的转述中窥见这些失传而又极有价值的史书的大致面貌.从这一点上看,贾思勰不仅为我国农业科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保存也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第二、精辟透彻地揭示了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技术的关键所在,规范了耕、耙、耱等项基本耕作措施.黄河中下游地区,春季干旱多风,气温回升迅速,夏日连雨等特点极为明显.从远古以来,形成的对应措施是注意农时,讲究农耕方法.1972年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壁画中,已发现有畜力挽拉耙耱的图象.其年代要比《齐民要术》撰成早两个世纪以上.《齐民要术》在耕、耙、耱等重要农具的阐说,耕、耙、耱、锄、压等技术环节的巧妙配合,犁、耧、锄等的灵活操用诸方面作了系统的归纳,规范了秋耕、春耕的基本措施,若干重要作物的播种量,播种的上时、中时、下时以及不同土质、墒情下的相应播法.《齐民要术》在改造土性、熟化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地力,在作物轮作换茬,在绿肥种植翻压,在田间井群布局与冬灌等方面,有许多重要的创见.《齐民要术》把黄河中下游旱地农耕技术推向了较高的水平.千余年间,在近现代农学方法应用以前,世代治农学者很少能在北方旱地农耕技术领域添加重要的新内容.
  贾思勰
  第三、将动物养殖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齐民要术》有6篇分别叙述养牛马驴骡、养羊、养猪、养鸡、养鹅鸭、养鱼.役畜使用强调量其力能,饮饲冷暖要求适其天性,总结出“食有三刍,饮有三时”的成熟经验.养猪部分载有给小猪补饲粟、豆的措施.书中已注意到饲育畜禽等在群体中要保持合理的雌雄比例.“养羊篇”提出l0只羊中要有2只公羊,公羊太少,母羊受孕不好;公羊多了,则会造成羊群纷乱.对养鹅、鸭、鸡、鱼等都提出了雌雄相关的比例关系,鹅一般是3雌1雄,鸭5雌l雄.池中放养雌鲤20尾则配雄鲤4尾.
  第四、农产品加工、酿造、烹调、贮藏技术在《齐民要术》中占显著地位.酒、酱、醋等可能发明很早,但详细严谨揭示其制作过程,以《齐民要术》为最早.在“作酱法第七十”中,首先叙述用豆作的酱,但也记载了肉酱、鱼酱、榆子酱、虾酱等的制作方法.在“作菹藏生菜法第八十八”中提到藏生菜法:“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深四五尺.取杂菜种别布之,一行菜一行土,去坎一尺许便止,以穰厚覆之,得经冬,须即取.粲然与夏菜不殊.”这一鲜菜冬季贮藏的方法与现在的“假植贮藏”措施基本相同.
  第五、记载有许多精细植物生长发育及有关农业技术的观察材料.“种韭第二十二”中提到“韭性内生,不向外长”.“种梨第三十七”中提到梨树嫁接,接穗,“用根蒂小枝,树形可喜,五年方结子;鸠脚老枝,三年即结子而树丑”.同篇还有“每梨有十许子,唯二子生梨,余生杜”.“种椒第四十三”讲叙椒的移栽时称:“此物性不耐寒,阳中之树,冬须草裹,其生小阴中者,少禀寒气,则不用裹.”这些,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观察记载材料,得到后世农学家的重视.“种谷楮第四十八”中提到种楮子时与麻混播,秋冬留麻,为楮树幼苗“作暖”,这是在深刻认识两种植物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相应采取简便易行的保护措施.“栽树第三十二”中所述果树开花期于园中堆置乱草、生粪,煴烟防霜的经验尤为可贵.其中叙述成霜条件是“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所讲与现代科学原理相符,而遇此情况要:“放火作燃,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类似的煴烟防霜措施,至今仍是减免霜害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第六、重视对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尽管《齐民要术》序中写有“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的话,反映作者受当时崇本抑末、非议经商的思想影响较深.但在全书中,如栽种蔬菜瓜果、植树营林、养鱼、酿造等篇,却详细描述了怎样进行多样经营,如何到市场售卖,怎样多层次利用农产品等有关经济效益的内容.在“种榆白杨第四十六”中,具体叙述榆树播种、杨树插枝育苗的技术,幼树隔 3至5年间伐作材料出售.种白杨一节,曾计算:1亩3垄,l垄720穴,1穴屈折插l杨枝,两头出土,1亩可得4320株,3年可为蚕架的横档木,5年可作屋椽,l 0年能充栋梁.以售卖蚕架横档木计算,1根5钱,1亩岁收21600文.1年若种30亩,90亩地3年1轮,可周而复始,永世无穷.“种葵第十七”提到,都邑郊区有市集之处,蔬菜种植安排得好,亦可实观周而复始、日日无穷的周年产销.《齐民要术》“卷头杂说”虽为后人添加,但长久以来已与全书融为一体.其中也曾叙及l0亩地内种葱、瓜、萝卜、葵、莴苣、蔓菁、芥、白豆、小豆等的精细种植计划,并指明,“若能依此方法,则万不失一”.书中还记载有较多以小本钱多获利的实际内容.现代学者从经济科学角度研究《齐民要术》,认为贾思勰的著作不单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古代农业技术典籍,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营方法方面的百科全书.
  编辑本段 回目录 贾思勰 - 农学思想第一、顺应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贾思勰认为,农作物生长是有规律的.谷子成熟有早晚,早熟的谷子,棵体矮小,果实多.晚熟的谷子,长的高大,而果实少.强壮的苗长得短小,黄谷就是这样.收少的果实味道好,高产的果实,不好吃.良田可以晚种,薄田就要早种.良田不是一定要晚种,也可早种,但薄田晚种就可能收不到庄稼.山地种庄稼,要选强壮的种子,因为要避风霜.肥沃的田里种庄稼,可以用不一定强壮的种子,主要是多产.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
  第二、以粮食为中心,多种经营的思想贾思勰重农,首先是重视粮食生产.但他又并不把农业生产归结为生产粮食,而是要多种经营.《齐民要术》包括了粮食作物、园艺作物、林木、种桑养蚕、畜牧、养鱼、农副产品加工等内容.贾思勰认为,农副产品加工是农业生产的继续,是生产转向消费的必要环节.经过加工的农副产品,不但满足了消费的需要,而且价值提高了.《齐民要术》中就有酒、醋、酱、豉的制作,还有把粮食、蔬菜、果品、肉鱼加工成耐储食品的方法.
  第三、 注重生产成本,要有经济核算的思想《齐民要术》是要教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可是农民要生产就有一个生产成本问题.贾思勰在书中谈到,实际是教导农民,首先要按市场条件来安排生产,其次要有适当的规模和合理的田间布局来生产.要使用临时性雇工,以降低成本.要重视成本核算和利润的计算.《齐民要术》列举了大量的实例,教农民如何计算,甚至连运输、销售的费用都有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不仅是北魏时期的重要农学著作,现在看,仍然是重要的、有极大学术价值的科学专著.它不但影响了古代农业的发展,至今还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的国家长期是一个农业国,有十几亿人要吃饭.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每年都有许多地方受灾.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世界,成为强盛的大国.《齐民要术》中都有可以借鉴的东西,都有值得学习的东西.
  编辑本段 回目录 贾思勰 - 个人评价贾思勰当过太守,有当过太守的官身,可是他对农业的研究,不是停留在嘴上,或单单把别人的经验写在纸上.
  贾思勰
  他是亲自去做,有了体验,再记录下来.就是说他写出来的,或总结出来的经验,是经过实践的.贾思勰为了掌握养羊的经验,他买了二百头羊,自己亲自去养.开始不知道羊吃多少饲料,羊饿死了一半.他想这是羊没有吃的东西,饿死的.于是又种了二十亩大豆,使羊有充足的饲料,羊有吃的了,还是死不少羊.可见养羊要有技术.他发现一个老羊倌会养羊,就去求教.从羊圈如何做,配种如何配,饲料如何准备,卫生如何保证,一样一样学,学会了养羊.并总结出了养羊的一套办法、程序.
  对种地,贾思勰更是不辞辛苦,走遍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到田头,住老农的窝棚,虚心向老农求教,如何犁地、选种、下种、施肥、如何田间管理.还有土质对庄稼的影响,气候的影响等等.他不光听别人说,还自己去做,从中体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妥的做法,把它总结出来.实践使贾思勰对农业生产有非常深刻的见解,所以《齐民要术》对农业生产的理论和操作都有系统地阐述.对每个环节都有详尽的叙述.比如,平整土地:《齐民要术》不仅指出了它的重要意义,而且详尽的讲述了耕地分春、夏、秋、冬的耕作,讲究深、浅,注意初、转、纵、横、顺、逆等,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进行耕作,管理,十分具体.甚至连耕坏了,如何补救,都作了阐述.对如何提高土地的地力,使农作物不断从土地得到充足的养料,贾思勰更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齐民要术》中提到了多种办法,比如,轮种、套种等,通过不同作物的轮换栽种,或几种作物的同时栽种,使地里的养分充分利用,而且使地力尽快恢复.《齐民要术》把这些技术,先种哪些,后种哪些作物,以及不同的作物轮种,有不同的效果都记载的很详细,这在当时西方国家是做不到的.这是贾思勰从亲自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编辑本段 回目录 贾思勰 -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全书共九十二篇,分成十卷,正文大约七万字,注释四万多字,共十一万多字;此外,书前还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引用前人著作有一百五十多种,记载的农谚有三十多条.全书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以及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农学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首先,《齐民要术》对北方抗旱保墒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贾思勰对关于精耕细作、深耕细耙、中耕除
  草等成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总结和提高,从理论上说明了这些技术措施的重要意义.又如,贾思勰总结了前人恢复提高土壤肥力的办法,豆类作物在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上的重要作用,把它作为绿肥作物纳入轮作周期,《耕田第一》书中分析说明了轮作的好处,对绿肥作物的栽培和轮作套种作出科学总结,是世界上最早的.在播种时间上,贾思勰引用农谚:“以时及泽,为上策之,”说明要以季节、气候和墒情作为根据.在《种谷第三》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必须因地、因时、因作物制宜从事农业生产的原则.
  其次,《齐民要术》非常重视选育良种对于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作用.书中仅谷种就搜集了八十多个品种,并且按成熟期、植株高度、产量质量、抗逆性等特性作了比较科学的分类.还叙述了播种前怎样进行选种、晒种、浸种和用药物或者肥料拌种等种子处理方法,其中不少措施非常巧妙、合理,直到今天还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贾思勰还初步提示了生物和环境的相互联系,描述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关系问题. 贾思勰介绍了许多改变旧的遗传性、创造新品种的经验,涉及到人工选择、人工杂交和定向培育等育种原理,其中不少经验和论点对于指导今天农业生产仍有现实意义.进化论的创立者,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他的人工选择思想是从“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得到启发的.从达尔文所引述的内容看,不少人认为,这部书就是《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用了不少篇幅介绍了蔬菜种植、果树和林木的扦插、压条和嫁接等育苗方法以及幼树抚育方面的技术. 在植物保护方面,提出了一些防治病虫害的措施,还记述了当时果农熏烟防霜害的方法:"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短短的二十几个字就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看天气判断降霜的经验和防霜的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在普遍应用.另外,《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六世纪以前家畜家禽的饲养经验并搜集记载了兽医处方四十八例,涉及外科、内科、传染病、寄生虫病等方面,如直肠掏结术和疥癣病的治疗方法,历时一千四百多年,现在仍然沿用. 齐民要术》中还有我国独特的制曲、酿酒、制酱、作醋、煮饧以及食品保存和加工工艺的翔实记录,其中许多是现存最早的资料.
  总之,《齐民要术》是一部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农业百科全书”,它内容极其丰富,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其中有许多技术直到现在还在应用,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北魏和北魏以前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初步建立了农业科学体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
  编辑本段 回目录 贾思勰 - 贾思勰纪念馆
  贾思勰纪念馆
  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表彰他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临淄区在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开发区——万亩农业示范园内建馆以志纪念.该馆位于济青高速公路临淄段北侧,下临淄路口向北500米即到.贾思勰纪念馆掩映在一片新型果树和农作物之中,与周围环境和谐的融为一体,更显古朴典雅.该馆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投资 100多万元;在纪念馆门斗南侧的横梁上悬挂木质横式馆牌,黑底铜字,上书六个端整秀雅的魏碑字:“ 贾思勰纪念馆”.迎门处是一座精工高雕的贾思勰石雕像:贾思勰白发飘然,手捻胡须,右手握书,凝神静思.馆的一层为古代部分,主要展示贾思勰生平和其对农业所作的巨大成就;二层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与成就展览. 一层的展出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展出贾思勰及同宗兄弟贾思同、贾思伯的生平要略,以及贾思勰当年生活环境的复原图.第二部分利用微缩手法再现古代酿酒作坊制酒场景、贾思勰深入民间和田间地头了解耕作和种植技术的场景、古人生产生活的部分场景等,通过大量的文字版面介绍、绘图说明、实物展示、照片、沙盘等手段,系统展示了《齐民要术》的思想体系和科学技术成就.第三部分主要展示国内外现存《齐民要术》版本的实物、复制件、影印本照片、引用的历史典籍和国内外对《齐民要术》的研究情况.贾思勰纪念馆汇集了当今研究成果之大成,系统展示了《齐民要术》之精要,整个展厅空间丰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现代畜牧兽医(三)

什么叫食品安全性,现代食品安全性问题分为哪几类

人们对“食品安全性”含义的理解,是随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逐步深化、全面的.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这个进步过程是十分清楚的.
1949年刚建国时,由于工业和农业生产水平都很低,粮食产量不能满足我国人民的需要.因此,当时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食品缺乏,只检查食品中的致病菌或寄生虫,腐烂变质等.为防治动植物病虫害,在农村推行兽医防疫制度,特别是扑灭人畜共患病;研究和生产大量化肥和农药,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后来,工业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食品中砷、铅、汞和镉等以及3,4-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的检查受到重视.由于农药的大面积推广使用,60年代开始检查农药和杀虫剂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因粮食产量低,我国畜牧业发展较晚,40年前每年每人可吃到的肉不足5kg,食品结构中以植物来源的为主.
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粮食产量增加很快.粮食产量满足口粮的需要后,我国饲料工业才有了起步的条件,进而推动了规模化养殖业的扩大.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普遍使用对防治动物疾病和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率起了重要作用.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生产的肉、内脏、脂肪、蛋和奶统称为动物性食品.目前我国动物性食品总产量达6000万t以上,动物性食品的人均年占有量已超过50kg.食品的品种丰富且数量满足人的温饱后,食品的质量倍受重视.
医学、微生物学、毒理学和微量分析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认识到大量使用兽药产生的负影响: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有碍人类健康;最近又发现兽药的使用,特别是在饲料中长期低剂量添加各类药物后,微生物滋生的耐药性会影响人类健康或医疗的效果.另外,与食品密切相关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后,其排放物的数量增加,对环境污染等问题已出现.例如过量肥料和饲料的使用,造成农业生产排放的氮和磷数量增加,这些富营养成分致使水域的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形成的赤潮已成灾.还因过分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率,饲料配方不合理以及高密度的饲养,又导致动物疫病的蔓延,甚至出现新的疫病.例如,牛海绵状脑病(BSE,俗称疯牛病)的出现与反刍类动物饲料中大量使用哺乳类动物蛋白有密切关系.转基因技术出现后,转基因食品已成为近年来食品安全性检查的新内容,成为全球科学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国际贸易中的敏感问题.由此可见,当前对食品安全性的关注,对食品安全更为全面的认识,是随生产水平提高而出现的,并且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表现,这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当然,假冒伪劣的故意行为不包括在内).总结经验和教训,开发无公害食品也是符合这个发展规律的.
按目前的认识水平,食品安全性可包含以下各方面内容:
营养摄入的平衡、动物疾病的检疫、食品中农药或兽药残留的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监控、加工和贮存过程中有害物质和有害微生物的检查、环境污染物的检查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等.涉及的学科有:营养学、医学、兽医学、药物毒理学和环境毒理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微生态学及生物化学等.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食品安全管理中涉及的部门有:卫生部、农业部、国家环保局、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等.我国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管理法规有:食品卫生法、动物卫生法、环境保护法、药品管理法、动植物检疫法、兽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还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随着对食品安全认识的深入,各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协作,对上述管理法规和有关标准需要修改和完善;增加食品安全检查的项目,提高和改进食品安全检查的技术;对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这不仅为保护人民健康,也是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准备.
保证食品安全最基本的措施是形成良好的食品链,其中提高食品生产的水平是基础.我们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采用高新技术,少用或不用农药和兽药提倡生产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等,是提高食品安全性的最好途径.“无公害食品”首先是模范遵守我国上述管理法规和有关标准,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全面质量管理以保证得到安全且味道好的高质量食品.
我国提倡无公害食品是扬长补短的战略性途径.我们的工业、畜牧业和农药兽药行业的发展都比欧美各国晚;我国农民超过6亿,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虽然集约化饲养在逐步扩大,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养殖规模小且分散,种植和养殖的机械化水平低,这些都是短处.但是,我们农兽药使用的数量和时间都少,农兽药在食品中残留或对环境污染等安全问题出现得晚,上述短处又成了长处.另外,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农民具有长期的不用农药和兽药进行生产的经验,培育了许多适应这种“无公害”生产的动物品种.近5年我们研究成功糖萜素、低聚异麦芽糖或氧化还原酶等新产品,可提高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这些新产品已在生产中使用,都可在集约化条件下替代抗生素或抗菌药,保持较高的猪、鸡饲养效率.这种无兽药残留并且味道鲜美的肉已在山东、河南等省出口基地试验成功,在国外市场将会有较好的竞争力.经济发达国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例如对酶制剂、有益活菌剂(益生素)或天然提取物的开发,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完全替代抗生素或抗菌药还未成功.因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水平是先进的.这些都是我国独有的宝贵条件.开发“无公害食品”会使我们的食品安全跃居世界前列.【现代畜牧兽医】

现代畜牧兽医(四)

人们为什么称巴斯德为微生物学家之父

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 (1821-1895.9.25)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开始研究,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
  巴斯德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这位法国化学家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那些让啤酒变苦的恼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杀菌法”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由于发现并根除了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3)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疫苗.他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
  路易斯·巴斯德被世人称颂为 “进入科学王国的最完美无缺的人”,他不仅是个理论上的天才,还是个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他于1843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双晶现象研究”和“结晶形态”,开创了对物质光学性质的研究.1856年至1860年,他提出了以微生物代谢活动为基础的发酵本质新理论,1857年发表的“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1880年后又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此外,巴斯德的工作还成功地挽救了法国处于困境中的酿酒业、养蚕业和畜牧业.
  巴斯德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杰出人物.巴斯德的贡献涉及到几个学科,但他的声誉则集中在保卫、支持病菌论及发展疫苗接种以防疾病方面.
  巴斯德并不是病菌的最早发现者.在他之前已有基鲁拉、包亨利等人提出过类似的假想.但是,巴斯德不仅热情勇敢地提出关于病菌的理论,而且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的正确性,令科学界信服,这是他的主要贡献.
  显然病因在于细菌,那么显而易见,只有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才能避免得病.因此,巴斯德强调医生要使用消毒法.向世界提出在手术中使用消毒法的约瑟夫·辛斯特便是受了巴斯德的影响.有毒细菌是通过食物、饮料进入人体的.巴斯德发展了在饮料中杀菌的方法,后称之为巴氏消毒法(加热灭菌).
  巴斯特50岁时将注意力集中到恶性痈痕上.那是一种危害牲畜及其他动物,包括人在内的传染病;巴斯德证明其病因在于一种特殊细菌.他使用减毒的恶性痈疽杆状菌为牲口注射.
  1881年,巴斯德改进了减轻病原微生物毒力的方法,他观察到患过某种传染病并得到痊愈的动物,以后对该病有免疫力.据此用减毒的炭疽、鸡霍乱病原菌分别免疫绵羊和鸡,获得成功.这个方法大大激发了科学家的热情.人们从此知道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免除许多传染病.
  1882年,巴斯德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同年开始研究狂犬病,证明病原体存在于患兽唾液及神经系统中,并制成病毒活疫苗,成功地帮助人获得了该病的免疫力.按照巴斯德免疫法,医学科学家们创造了防止若干种危险病的疫苗,成功地免除了斑彦伤寒,小儿麻痹等疾病的威胁.
  说到狂犬病,人们自然会想到巴斯德那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巴斯德并不知道狂犬病是一种病毒病,但从科学实践中他知道有侵染性的物质经过反复传代和干燥,会减少其毒性.他将含有病原的狂犬病的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减毒的液体注射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1885年人们把一个被疯狗咬得很厉害的9岁男孩送到巴斯德那里请求抢救,巴斯德犹豫了一会后,就给这个孩子注射了毒性减到很低的上述提取液,然后再逐渐用毒性较强的提取液注射.巴斯德的想法是希望在狂犬病的潜伏期过去之前,使他产生抵抗力.结果巴斯德成功了,孩子得救了.在1886年还救活了另一位在抢救被疯狗袭击的同伴时被严重咬伤的15岁牧童朱皮叶,现在记述着少年的见义勇为和巴斯德丰功伟绩的雕塑就坐落的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外.巴斯德在1889年发明了狂犬病疫苗,他还指出这种病原物是某种可以通过细菌滤器的“过滤性的超微生物”.
  巴斯德本人最为著名的成就是发展了一项对人进行预防接种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使人抵御可怕的狂犬病.其他科学家应用巴斯德的基本思想先后发展出抵御许多种严重疾病的疫苗,如预防斑疹伤寒和脊髓灰质炎等疾病.
  正是他做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实验,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微生物的产生过程.巴斯德还发现了厌氧生活现象,也就是说某些微生物可以在缺少空气或氧气的环境中生存.巴斯德对蚕病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他还发展了一种用于抵御鸡霍乱的疫苗.
  人们以常将巴斯德同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比较.琴纳发展了一种抵御天花的疫苗,而巴斯德的方法可以并已经应用于防治很多种疾病.
  1854年9月,法国教育部委任巴斯德为里尔工学院院长兼化学系主任,在那里,他对酒精工业发生了兴趣,而制作酒精的一道重要工序就是发酵.当时里尔一家酒精制造工厂遇到技术问题,请求巴斯德帮助研究发酵过程,巴斯德深入工厂考察,把各种甜菜根汁和发酵中的液体带回实验室观察.经过多次实验,他发现,发酵液里有一种比酵母菌小得多的球状小体,它长大后就是酵母菌.
  过了不久,在菌体上长出芽体,芽体长大后脱落,又成为新的球状小体,在这循环不断的过程中,甜菜根汁就“发酵”了.巴斯德继续研究,弄清发酵时所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酵母使糖分解得来的.这个过程即使在没有氧的条件下也能发生,他认为发酵就是酵母的无氧呼吸并控制它们的生活条件,这是酿酒的关键环节.
  1857年路易斯·巴斯德年发表的“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
  1880年路易斯·巴斯德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 [编辑本段]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巴斯德弄清了发酵的奥秘,从此开始,巴斯德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微生物学家,成了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当时,法国的啤酒业在欧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常常会变酸,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变成了酸得让人咧嘴 巴斯德在他自己的实验室里的粘液,只得倒掉,这使酒商叫苦不迭,有的甚至因此而破产.1865年,里尔一家酿酒厂厂主请求巴斯德帮助医治啤酒的病,看看能否加进一种化学药品来阻止啤酒变酸.
  巴斯德答应研究这个问题,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未变质的陈年葡萄酒和啤酒,其液体中有一种圆球状的酵母细胞,当葡萄酒和啤酒变酸后,酒液里有一根根细棍似的乳酸杆菌,就是这种“坏蛋”在营养丰富的啤酒里繁殖,使啤酒“生病”.他把封闭的酒瓶放在铁丝篮子里,泡在水里加热到不同的温度,试图即杀死了乳酸杆菌,而又不把啤酒煮坏,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摄氏五六十度的环境里,保持半小时,就可杀死酒里的乳酸杆菌,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这个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市场上出售的消毒牛奶就是用这种办法消毒的.
  当时,啤酒厂厂主不相信巴斯德的这种办法,巴斯德不急不恼,他对一些样品加热,另一些不加热,告诉厂主耐心地待上几个月,结果呢,经过加热的样品打开后酒味纯正,而没有加热的已经酸了.
  巴斯德成了法国传奇般的人物时,法国南部的养蚕业正面临一场危机,一种病疫造成蚕的大量死亡,使南方的丝调工业遭到严重打击,人们又向巴斯德求援,巴斯德的老师杜马也鼓励他挑起这副担子.
  “但是我从来没有和蚕打过交道啊!”巴斯德没有把握地说.
  “这岂不是更妙吗?”老师杜马鼓励他说.
  巴斯德想到法国每年因蚕病要损失1亿法郎时,他不再犹豫了,作为一名科学家,有责任拯救濒于毁灭的法国的蚕业.巴斯德接受了农业部长的委派,于1865年只身前往法国南部的蚕业灾区阿莱.
  蚕得的是一种神秘的怪病,让人看了心里非常不舒服,一只只病蚕常常抬着头,伸出有脚像猫爪似的要抓人;蚕身上长满棕黑的斑点,就像粘了一身胡椒粉.多数人称这种病为“胡椒病”,得了病的蚕,有的孵化出来不久就死了,有的挣扎着活到第3龄、4龄后也挺不住了,最终难逃一死.极少数的蚕结成茧子,可钻出来的蚕蛾却残缺不全,它们的后代也是病蚕.当地的养蚕人想尽了一切办法,仍然治不好蚕病.
  巴斯德用显微镜观察,发现一种很小的、椭圆形的棕色微粒,是它感染一丝蚕以及饲养丝蚕的桑叶,巴斯德强调所有被感染的蚕及污染了的食物必须毁掉,必须用健康的丝蚕从头做起.为了证明“胡椒病”的传染性,他把桑叶刷上这种致病的微粒,健康的蚕吃了,立刻染上病.他还指出,放在蚕架上面格子里的蚕的病原体,可通过落下的蚕粪传染给下面格子里的蚕.
  巴斯德还发现蚕的另一种疾病——肠管病.造成这种蚕病的细菌,寄生在蚕的肠管里,它使整条蚕发黑而死,尸体像气囊一样软,很容易腐烂.
  巴斯德告诉人们消灭蚕病的方法很简单,通过检查淘汰病蛾,遏止病害的蔓延,不用病蛾的卵来孵蚕.这个办法挽救了法国的养蚕业.
  巴斯德一生发明很多,对生物科学和医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次偶然的机遇,使他找到了片服鸡霍的灵丹妙药.
  鸡霍乱是一种传播迅速的瘟疫,来势异常凶猛,家庭饲养的鸡一旦染上鸡霍乱就会成批死亡.有时,人们看到有的鸡刚才还在四处觅食,过一会儿却忽然两腿发抖,随后便倒了下去,挣扎几下便一命呜呼了.有的农妇晚上在关鸡窝时,还在庆幸地看到鸡都活蹦乱跳的,但第二天就都死光了,横七竖八地躺在窝里.1880年,法国农村流行着可怕的鸡霍乱,巴斯德决心片服这种瘟疫.
  为了弄清鸡霍乱的病因,巴斯德从培养纯粹的鸡霍乱细菌作为突破口,他试用了好多种培养液,他断定鸡肠是鸡霍乱病菌最适合的繁殖环境,传染的媒介则是鸡的粪便.他经过多次实验,但都失败了.茫然无序中,他只得放松一下,停下研究工作,休息了一段时间.
  休息几天以后,巴斯德又开始了研究实验,这时,他发现“新大陆”了.他用陈旧培养液给鸡接种,鸡却未受感染,好像这种霍乱菌对鸡失去了作用.这是怎么回事呢?巴斯德顺藤摸瓜,终于发现,因空气中氧气的作用,霍乱菌的毒性便日渐减弱.于是,他把几天的、1个月的、2个月和3个月的菌液,分别注入健康的鸡体,做一组对比实验,鸡的死亡率分别是100%、80%、50%和10%.如果用更久的菌液注射,鸡虽然也得病,便却不会死亡.事情并未到此结束,他另用新鲜菌液给同一批鸡再次接种,使他惊奇的是,几乎所有接种过陈旧菌液的鸡都安然无恙,而未接种过陈旧菌液的鸡却死得净光.实践证明,凡是注射过低毒性的菌液的鸡,再给它注入毒性足以致死的鸡霍乱菌,它也具有抵抗力,病势轻微,甚至毫无影响.
  预防鸡霍乱的方法找到了!巴斯德从这一偶然的发现中,导致了他对减弱病免疫法原理的确认,使他产生从事制造抗炭疽的疫苗的设想.虽然在他这前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但有意识地培养制造成功免疫疫苗,并广泛应用于预防多种疾病,巴斯德堪称第一人.
  “意志、工作、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意志将为你打开事业的大门;工作是入室的路径;这条路径的尽头,有个成功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努力的工作,必定有成功的那一天”,这是巴斯德关于成功的一段至理名言. [编辑本段]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是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
  巴斯德曾任里尔大学、巴黎师范大学教授和巴斯德研究所所长.在他的一生中,曾对同分异构现象、发酵、细菌培养和疫苗等研究取得重大成就,从而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被后人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编辑本段]第一个胜利  巴斯德是一位法国制革工人、拿破仑军队的退伍军人的儿子,小时候家境贫困.巴斯德勤奋好学,再加上聪明伶俐,颇具艺术天分,很有可能成为一名画家.然而,他19岁时放弃绘画,而一心投入到科学事业中.
  巴斯德最早是从事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关于酒石酸的光学性质.他通过实验制备了19种不同的酒石酸盐和外消旋酒石酸盐的晶体.在显微镜下检查时,他发现,这些晶体能用机械的方法分作两类——左旋和右旋晶体,它们具有旋光数值相同,但旋光方向相反的偏振光特性,从而揭示了酒石酸的“同分异构现象”.
  巴斯德在化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获得了荣誉.然而,他并未将自己的视线仅仅停留在化学领域,而是将实验化学的原理、技能等广泛地应用于发酵问题,从而开辟了人类科学历史的新纪元. [编辑本段]走向辉煌  巴斯德从化学研究转入生物学研究,发现微生物对酸的选择作用.在研究酒质变酸问题过程中,明确指出发酵是微生物的作用,不同的微生物会引起不同的发酵过程.改变了以往认为微生物是发酵的产物,发酵是一个纯粹的化学变化过程的错误观点.同时,巴斯德通过大量实验提出:环境、温度、pH值和基质的成分等因素的改变,以及有毒物质都以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不同的微生物.例如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最佳pH值为酸性,而乳酸杆菌却喜欢pH值为中性的环境条件.
  巴斯德把微生物发酵原理广泛应用于指导工业生产,开创了“微生物工程”,被人们尊称为“微生物工程学之父”.
  巴斯德在发酵问题的研究中,确立了他的学术地位,但他并不满足,仍然奋斗在科学实验的前沿阵地上,因为他坚信“科学实验”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是最有力的证据之一.1868年10月,他患上脑溢血,使他的身体左侧刺痛、麻木,最后失去活动能力.在这期间,他仍然口述一份备忘录,论述他富有独创性的实验——如何检查发现刚刚开始感染到疾病的蚕卵,最终实验获得成功,使纯净的“种子”(即蚕卵)得以传遍整个欧洲和日本.多么令人感动的科研精神呀!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使他成为伟大的微生物学家. [编辑本段]不朽的功绩  一、巴斯德否定了微生物的自然发生说
  新鲜的食品在空气中放久了,会腐败变质,并发现其中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从何而来?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微生物是来自食品和溶液中的无生命物质,是自然发生的——自然发生说.巴斯德通过自己精巧的实验给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以有力的反驳.
  巴斯德设计了一个鹅颈瓶(曲颈瓶),现称巴斯德烧瓶.烧瓶有一个弯曲的长管与外界空气相通.瓶内的溶液加热至沸点,冷却后,空气可以重新进入,但因为有向下弯曲的长管,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不能与溶液接触,使溶液保持无菌状态,溶液可以较长时间不腐败.如果瓶颈破裂,溶液就会很快腐败变质,并有大量的微生物出现.实验得到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腐败物质中的微生物是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鹅颈烧瓶实验也导致了巴斯德创造了一种有效的灭菌方法——巴氏灭菌法.
  巴氏灭菌法又称低温灭菌法,先将要求灭菌的物质加热到65℃30分钟或72℃15分钟,随后迅速冷却到10℃以下.这样既不破坏营养成分,又能杀死细菌的营养体,巴斯德发明的这种方法解决了酒质变酸的问题,拯救了法国酿酒业.现代的食品工业多采取间歇低温灭菌法进行灭菌.可见,巴斯德的功绩有多大.
  二、巴斯德和疾病的病菌说
  巴斯德从研究蚕病开始,逐步解开了较高等动物疾病之迷,即由病菌引起的疾病,最后征服了长期威胁人类的狂犬病.
  1865—1870年,他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蚕病的研究上.这个研究牵涉到两种病原微生物.在搞清蚕病起因后,巴斯德提出了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从而使法国的丝绸工业摆脱了困境.
  而后,巴斯德又专心研究动物的炭疽病,他成功地从炭疽病的动物(如牛、羊)的血液中分离出一种病菌并进行纯化,证实就是这种病菌使动物感染致病而亡.这就是动物感染疾病的病菌说观点.但是,当时的内科医生和兽医们却普遍认为疾病是在动物体内产生的,由疾病产生了某种有毒物质,然后,也许是,由这些有毒物变成了微生物的错误观点.后来巴斯德又研究妇科疾病产褥热.他认为这种病是由于护理和医务人员把已感染此病的妇女身上的微生物带到健康妇女身上,而使她们得病.
  由此可见,巴斯德虽不是一名医生,但他对医学的贡献也是无法估量的,他为医学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三、巴斯德与免疫学
  巴斯德除了研究炭疽病外,还研究了鸡的霍乱病.这种病使鸡群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巴斯德经过多次尝试后发现,这种致病的微生物能在鸡软骨做成的培养基上很好地生长.一小滴新鲜的培养物能迅速杀死一只鸡.
  巴斯德在研究此病过程中最值得庆幸的是:当某鸡用老的、不新鲜的培养物接种时,它们几乎都只有些轻微的症状,并很快恢复健康.再用新鲜的、有毒力的培养物接种时,这些鸡对这种病的抵抗力非常强,这样巴斯德就使自己的实验用鸡产生了对鸡霍乱病的获得性免疫能力了.这可以同琴纳(E.Jenner)使用牛痘对人的天花病产生免疫能力相媲美.
  巴斯德在成功地研究出防止鸡霍乱病的方法后,又着手研究对付炭疽病的方法.他把炭疽病的病菌培养在温度为42~43℃的鸡汤中.这样,此病菌不形成孢子,从而选择出没有毒性的菌株作为疫苗进行接种.
  巴斯德是世界上最早地成功研制出炭疽病减毒活性疫苗的人,从而使畜牧业免受灭顶之灾. [编辑本段]光辉的顶点  巴斯德晚年对狂犬病疫苗的研究是他事业的光辉顶点.
  狂犬病虽不是一种常见病,但当时的死亡率为100%.1881年,巴斯德组成一个三人小组开始研制狂犬病疫苗.在寻找病原体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与失败,最后还是在患狂犬病的动物脑和脊髓中发现一种毒性很强的病原体(现经电子显微镜观察是直径25纳米~800纳米,形状像一颗子弹似的棒状病毒).
  为了得到这种病毒,巴斯德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从患病动物体内提取.一次,巴斯德为了收集一条疯狗的唾液,竟然跪在狂犬的脚下耐心等待.这种为了科学研究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献身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和称颂吗!
  巴斯德把分离得到的病毒连续接种到家兔的脑中使之传代,经过100次兔脑传代的狂犬病毒给健康狗注射时,奇迹发生了,狗居然没有得病,这只狗具有了免疫力.
  巴斯德把多次传代的狂犬病毒随兔脊髓一起取出,悬挂在干燥的、消毒过的小屋内,使之自然干燥14天减毒,然后把脊髓研成乳化剂,用生理盐水稀释,制成原始的巴斯德狂犬病疫苗.
  1885年7月6日,九岁法国小孩梅斯特被狂犬咬伤14处,医生诊断后宣布他生存无望.然而,巴斯德每天给他注射一支狂犬病疫苗.两周后,小孩转危为安.巴斯德是世界上第一个能从狂犬病中挽救生命的人.1888年,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成立了巴斯德研究所,他亲自担任所长.
  巴斯德严谨的、科学的实验设计,他淡漠名利的高尚情操,他为追求真理而不顾个人安危的献身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巴斯德为微生物学、免疫学、医学,尤其是为微生物学,做出了不朽贡献,“微生物学之父”的美誉当之无愧.
  伟大的爱国情操
  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 [编辑本段]名人名言  立志是一种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是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努力的结果.

现代畜牧兽医(五)

谈谈《动物药理学》在畜牧兽医学科中的地位?

治病靠药理嘛 首先懂病理 其次学药理两者缺一不可 不懂药理只能按别人的意思抓药.可以参考河北省畜牧兽医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工程

现代畜牧兽医(六)

求关于畜牧兽医方面的句子,比如名言名句,畜牧方面的知识等,要简短的,50字以内的,多多益善,谢谢各位
比如“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谢谢了
不好意思两位,我要的是畜牧业的,不是农业,不关联的,要关于畜牧的,比如
促进畜牧业发展,保障畜产品安全。
履行职能,干事创业,促进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畜牧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养殖有难题,请找畜牧局。
走规模化、标准化、现化代、国际化养殖之路。
这些之类的
【现代畜牧兽医】

畜牧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农区畜牧业仍是中国畜牧业的主要部分

现代畜牧兽医(七)

纤维素,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是如何被消化吸收的?
畜牧兽医

纤维素在偶蹄类动物消化系统中是在胃和食管纤维素酶催化水解和微生物水解成葡萄糖,而在其他动物则是在大肠和盲肠内被微生物水解成葡萄糖,在小肠内被吸收
脂肪是在小肠内在碱和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在小肠内被吸收,甘油吸收入血液,脂肪酸吸收入淋巴.
蛋白质在胃和小肠被各种蛋白酶水解成氨基酸,在小肠内被吸收.

现代畜牧兽医(八)

急求一篇科学发展观演讲稿,一定要是精品(要有结合实际工作的,最好是农业、水利或畜牧兽医方面).谢谢
肯定想要了。马上

楼主要的就hi我,我给你.

现代畜牧兽医(九)

畜牧兽医局英文怎么说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bureau

现代畜牧兽医(十)

动物卫生监督所 动物疫病防控中心 畜牧站什么关系

这三个单位均隶属于畜牧兽医局的平行单位,属于事业单位.
其中1、动物卫生监督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直接授权的行政执法单位,职责是:负责动物防疫、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的监督;负责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生产、经营、运输的监督;负责对染疫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监督;负责指导、监督动物疫情的扑灭工作;负责动物诊疗活动的监督;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行为进行查处.
2、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技术性支撑单位,主要职责是:参与拟定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规划、措施、应急预案,并提供科学依据;在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负责组织实施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负责动物疫病诊断定性、疫病监测和技术仲裁;负责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疫情的预警、预报等工作.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属于受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执法单位,也是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养殖和繁育技术服务的事业单位.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928994/

推荐访问:现代畜牧兽医杂志 济南现代畜牧兽医学校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