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实施大发展战略

来源:安全管理常识 时间:2018-11-09 18: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安全管理常识】

小学校实施大发展战略(共9篇)

小学校实施大发展战略(一):

国家在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同时,又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从政治常识角度看,这些做法表明了
A.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政策
C.各地区经济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C

小学校实施大发展战略(二):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教育法》颁布后,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
B.培养一代新风,不单是学校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
C.有识之士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界目前当务之急的大事。
D.在创作《李清照》时,作者细腻地渲染和抒发了李清照在燕尔新婚、惨遭离乱、忧国伤时几个不同环境中的思想感情。
【小学校实施大发展战略】

A

B关联词使用不当。“而是”应和“不是”相照应,“不单是”应和“也是”相照应。此处应用“不单是……也是……”。C句一是动宾搭配不当,“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应删去“教育”;二是词语重复,“当务之急”就是当前急切应办的事,可删去“目前”和“的大事”。D句也是动宾搭配不当。说作者渲染了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可以的,却不能说作者抒发了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小学校实施大发展战略(三):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向是:
A.“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D.他那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要说出原因)

B对 A开设活动错误 C应为:能否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D效尤,贬义,效仿不好的事,与前矛盾

小学校实施大发展战略(四):

校长的领导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校长领导力:引领特色学校发展
校长不能只是一只辛勤的蜜蜂,而要成为类似放风筝的人: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里有分寸,脚下有土地.
校长领导力应体现在如何用科学的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统领学校工作的全局,制定学校发展的发针.因此校长的主要角色应是一位引领者:引领学校的变革,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
1、校长领导力:知识时代背景下的解读;2、提升校长领导力的着力点;3、办学成就体现校长领导力.
一、校长领导力:知识时代背景下的解读
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力不同于管理能力;领导力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不同时代背景下会有不同的解读
第一大问题有三方面:1、领导不同于管理 ;2、知识时代背景下的校长领导力 3、特色学校发展呼唤校长领导力.
1、领导不同于管理
领导是做正确的事,而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和管理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管理更倾向于按照机构的规则实施已有的程序,而领导则更加注重愿景的作用和启动实现愿景的过程.
校长要集中精力抓大事,善于抓“大”放“小”. 做到校长出思想;副校长出思路;中层干部出举措;员工出行为.
2、知识时代背景下的校长领导力
首先,从本质上讲,校长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从影响力的来源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一所学校的领导者在教师心目中能否获得真正的权威和影响力,在同行中、社会上有没有地位,有没有发言权,主要取决于(1)能否提出有个性的办学思想;(2)能否提供有特色的课程服务;(3)能否推进学校的变革与发展;(4)让学生活泼地成长.
因而,在知识时代背景下,校长首要的领导是价值观领导,其次是课程和教学的领导.
其次,价值观引领,重在提高师生的精神境界:价值追求的缺席,实际是灵魂的缺席.一个人当对事业的追求达到一心一意时,思想将不再流浪;精神将不再漂泊;行动将不再迟疑.因此,我校大力倡导:(1)爱岗敬业,奉献教育;(2)抵制消极,拒绝平庸,追求发展;(3)有作为才有地位;(4)甘泉光荣我光荣,我为甘泉争光荣.营造奋发向上的文化“场”(氛围).
再次,课程领导力是校长的核心能力,校长的核心能力体现在(1)加强对课程和教学计划的领导;(2)加强对课程实施的领导;(3)加强对校本教研的领导.通过以上三个“加强”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
3、特色学校发展呼唤校长领导力
首先校长领导力体现在对学校文化的传承和改造.改造是一种变革,从量变到质变,从渐变到突变,这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创新应是一种“化学变化”,应该有“新物质”生成.办学归根结底是办文化;要办出文化,就要有思想;教育要呈现文化精华,就要有自己的特色;特色,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那么特色的内涵是“学有特长”、“教有特点”、“管有风格”;学校领导力函数可以表述为 Ymax=F(xi).
特色学校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阻力、摩擦力、离心力等.为此,校长必须有足够的领导力,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引领学校变革,动态管理,变阻力位推力;变摩擦力为润滑力;变离心力为向心力;增大合力.
二、提升校长领导力的着力点
决策力与执行力是领导力的两个支柱,也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两个着力点.
1、提升决策力的关键是为学校特色发展定位
描绘学校发展蓝图,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是校长决策的重要使命,尤其能锻炼和彰显校长的决策力.特色发展定位主要是:(1)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有教养、有个性、有竞争力、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人” .(2)管理效能定位:办学理念先进、管理高效、队伍精良、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品牌学校;探索出一条关注母语和民族文化的有特色的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构建“规范+情感+权变 →文化管理模式”;(3)发展路径定位:以*语教育为抓手,以外国学生部为新的生长点,以双外语教学为载体,以国际理解教育为重要内容,以迈向教育国际化为追求.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小语种后备人才,将甘泉办成“*语见长,多语发展”的特色学校.上述特色发展定位的描述,是基于以下思考:(1)特色发展是“*语见长”资源优势的必然要求;(2)特色发展是避免学校之间同质竞争的唯一选择;(3)特色发展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4)特色发展是树立良好而独特学校公众形象的最好渠道.
2、提升执行力的关键:构建特色发展支持系统
课程建设:根基
特色系于课程.我们采取“充实—改造—渗透—统整”的方法,优化基础型课程;建设“*语见长,多语发展”外语品牌课程;构建国际理解教育特色的拓展型课程;发展具有“重构活动,打造能力”特色的研究型课程.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完善双外语教育的三种模式:(1)主修*语,辅修其它语种;(2)主修英语,辅修其它语种;(3)*语、英语双主修.
教师队伍:原色.
特色学校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是特色学校的原色.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以下特色:(1)“青蓝工作室”(2)制订并组织实施“529工程”,(3) 每年选拔教师出国专业进修、交流与学习(4)开设“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论坛”,(5) 成立“对外汉语教育研究中心”,(6) 聘请多语种外教.
学生活动:活力.
学生活动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生命和活力,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际比赛,开展中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加“AFS” 项目, 组织学生修学旅行;广泛开展将棋、空手道、跆拳道、茶道等社团活动, 参与外事接待活动; 承办中学生国际比赛;开展与国际友好学校的学生互访活动.
制度创新:平台.
制度创新要体现科学化和人文化的和谐统一,我们的探索在于:
⑴构建“规范+情感+权变”的管理模式,设计符合学校发展战略的高效 的“组织、制度和工作流程”. ⑵采用人文精神促科学精神,淡化垂直领导,强化横向沟通的管理策略;⑶改革管理机构设置;⑷完善中层干部“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的选拔任用机制,继续推行“主任助理制”、“任期责任制”、“年度述职报告制”.⑸建设学习研究型团队,改革会议制度,定期举行以“创新——让工作充满活力”为主题的教育、管理创新论坛.⑹借鉴企业管理理念与机制,采用项目招标制和项目管理制,推进目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管理文化.
文化积淀:灵魂.
校长引领学校变革,是整体的学校文化的变革.不断增加学校的文化积淀,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灵魂.我校确立和谐发展的办学价值观;“发现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素质,张扬人的个性”的学校观念文化;制度建设上维护人的尊严,体现生命的价值;重建富有多元文化交融特色的环境文化;建设学习型团队.
三、办学成就体现校长领导力
有效的校长领导力应体现在:把正确的事做成!“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给管理下过这样的定义:“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校长特有的办学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往往决定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同样,特色学校的形成和发展也见证了校长的领导力,反映了校长对教育的理解,是校长根据学校发展规律,综合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开发、整合、利用有形和无形资源的结果,是校长办学经验的辛勤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形成了独到的办学思想;(2)建立了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3)构筑了独特的学校文化标识;(4)彰显了甘泉学生特有的素质特征.丰富学校领导科学内涵,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激流勇进的毅力,敢为人先的魄力,进一步提升校长领导力,继续引领学校变革:
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来;
不做不动脑筋的事,做出思想来;
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
不做应付检查的事, 做出实效来.
努力建设一流的特色学校.
(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人民满意度) 追求学校发展最大价值
Xi(师资、生源、设施……) 充分开发和整合多种教育资源
F(谋划、设计、引领方略、手段、方法、整合、开发) 用领导力引领学校变革,不断开发资源和优化学校管理

小学校实施大发展战略(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我国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与城市》
材料二  英国的“圈地运动”深入发展源于工业化需求而非城市扩张需求,面对大量失地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英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在改善社会环境方面,先后颁布了《工厂法》、《矿井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在住房方面,英国政府1868年和1875年两次颁布《工人住宅法》,拆除贫民窟,建设廉租房。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十分重视农民的利益,一方面为进城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市民身份,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企业对劳动者的雇用保障,采用近乎“终身雇用制”的方式,确保农民进城后不会陷入困境。
——高云才《城市化不能大跃进》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利于城市化的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相似之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举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我国政府的城市化战略等。(2)相似之处: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政府重视农民市民化;保护农民利益。认识:...

小学校实施大发展战略(六):

发现校园不文明现象该怎样做【小学校实施大发展战略】

最佳答案孝感,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一个温馨和谐、文明繁荣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去年4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三城同创”暨城市管理动员大会,提出了“三城同创”的工作目标,这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 今年5月我市将要迎接省级文明城市复检,9月份要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当前,文明城市的创建迎检工作处于关键时期,广大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每个市民既是争创全省文明城市的受益者、评判者,更是参与者和建设者,惟有我们共同用心血和汗水才能浇灌出灿烂的文明之花.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我们共同支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既关系到孝感未来的发展,更关系到我们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全市各行业、各单位应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的部署安排,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明确责任,扎实工作;抓好整改,提高质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办好实事,造福于民.我们每一位市民,只要你生活在孝感这片热土上,你的名字就是“孝感人”.全体市民都应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己任,树立“孝感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观念,紧紧围绕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建设孝感美好家园的目标,迅速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入到“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的活动中.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我们共同讲求社会公德.遵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具体规范,积极向英模人物和先进典型学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做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在社会上做一名好公民,在单位里做一名好员工,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在家庭中做一名好成员.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我们共同爱护公共环境.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养文明习惯、树文明形象,坚决制止不文明行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垃圾,不乱贴乱画广告,不乱穿马路,不乱停放车辆,不乱建乱搭棚亭房屋,全面展示孝感人的文明形象.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公共秩序.自觉学法律、循准则、讲规范、懂规矩,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抵制“黄、赌、毒”和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营造社会安定有序、环境舒适优美、家庭温馨和睦、邻里团结友善的和谐家园.
广大的市民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勤劳和汗水,用我们的爱心和智慧,为打造 “天蓝、地绿、街净、路畅、水清、城美”的新孝感而努力吧!
孝感市文明办、创建办
一说起爱护公物,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老生常谈,因为类似“爱护公物光荣,破坏公物可耻”、“爱护公物,人人有责”这样的口号恐怕连幼儿园小朋友也能说上几条.
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做得怎么样呢?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校园里破坏公物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同学为求近路而不惜践踏草坪;踢球时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门窗;户外运动中弄坏了校园里的公共桌椅、栏杆和垃圾桶;课桌椅上经常会看见各式各样的涂鸦……你有没有想过,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行为都对公物造成了损坏,也给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还会增加学校对公物的维修费用,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当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也许会皱着眉头嘟囔一句:缺德!是的,这些人所缺少的正是“公德心”,不讲社会公德,不遵规守纪.他们从来也不曾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这些公物的“主人”,不知道公物是大家公用的物品,每一个人都有爱护公物的义务.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一个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都应该按这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爱护公物做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拥有一颗公德之心,处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公共设施的完好无损与正常使用.
1、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 讲文明,重礼仪.
3、 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4、 微笑是打开心锁的钥匙.
5、 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6、 不学礼,无以立.
7、 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8、 礼仪、礼节、礼貌、文明、文雅、文化.
9、 礼仪是一种文明规范,礼仪是一种素质修养.
10、 礼仪体现的细节,细节展现的是素质.
11`别给我雪白的衣服涂上颜色.(墙壁保洁)
注重我们的礼仪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的小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创建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发展综合水平的全面考评,其量化的指标体系既包括人文、资源、环境等领域,又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主法制、社会事业、人民生活等方面;既包括城市的现实实力,又包括城市的发展潜能,是对申报城市发展环境和综合实力的大检阅.近年来,苏州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相得益彰,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共赢,人民生活与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实现了新的跨越.
创建文明城市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我区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区财税局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财税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创建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措施,责任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开拓、开放、富裕、文明、安定、健康”的港城文明创建活动,树优良作风,抓优质服务,创优美环境,树文明形象,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财税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始于 1995 年.当年张家港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经验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中央新闻单位集中宣传推介了张家港的经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全国掀起向张家港学习的热潮.1996 年 10 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决议》,第一次把文明城市与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并称为 “ 三大 ”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写进党的《决议》,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成为全国各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全国迅速掀起了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热潮.
文明城市是评价一个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是建设“四个随州”,实现后发赶超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重要载体,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随州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文明城市是评价一个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是建设“四个随州”,实现后发赶超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重要载体,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随州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精神文明是一个城市的内在灵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会让我们的城市容貌更加漂亮,城市的灵魂和品位更加高尚,从而具有更多的魅力和亲和力.
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决定着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创建文明城市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品位,树立良好对外形象的重要途径.在创建过程中,不断提高我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容环境、社会秩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从而提升城市形象.大量事实证明,城市的文明程度,是一种可转化的生产力要素,是珍贵的“无形资本”.
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居住环境的改善、服务质量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的好转等问题,都是创建文明城市过程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因此,创建文明城市也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
精神文明是一个城市的内在灵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会让我们的城市容貌更加漂亮,城市的灵魂和品位更加高尚,从而具有更多的魅力和亲和力.

小学校实施大发展战略(七):

创建班集体的策略是什么?还有班集体的教育意义是什么?

一、确立班风内容
二、班风培养
三.是注意发挥班干部和学生积极分子的作用.
四 是注意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五 注意在活动中养成、巩固、充实和完善
总之,班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优秀班集体创建中的一项重要策略.作为班主任必须沥青该系统的构成要素,并把各方面的积极性汇聚起来,才能创建优良班风.而优良班风一经形成,就能够使集体和它的成员形成自我教育机制,真正达到“无声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的自由境界.所以,为创建优秀班集体我们没有理由忽视班风建设,而且必须加强班风建设.
一、 常规管理为班级创造有序生活环境

班级是一种集体学习、生活的组织.既然是集体,就需要建设一套有序的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学生在班级集体中从事学习、锻炼、交往活动,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依据一定的程序.有了一定的规则和程序,集体活动才能有条不紊,个人在集体中活动才既“自由”,又有所遵循、不触规.而班级里要按课程计划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也要以做好常规管理为前提.可以说,常规管理是班级的“开路”工作或奠基工程.
某一常规管理为班级开展的某一方面的教育创设环境和条件.纪律常规是班级一切活动必需的行为秩序条件.有了一定的纪律规范,才能保证班级的教育、教学顺利开展.学习常规保证学生按一定的学习规程进行上课、自习、作业、考试等,有一定的学习常规才有一定的学习质量保证.活动交往常规是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间及与其他人之间交往的一般规则,它既是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生活道德的内容与能力,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的条件.环境卫生常规则是为了学生身体健康和顺利学习而产生的要求,等等.可以想象,一个班级的学生如果行为守纪,教室窗明几净,师生、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秩序井然,学习气氛浓厚,那么,这个班级一定朝气蓬勃,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就有坚实的保障.所以,每个班级都需要有效的常规管理.

二、 抓常规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入手处”

班主任面对班级里几十个学生开展工作,其职责是要对全体学生的德智体全面负责,工作的任务重,内容多,千头万绪,工作量十分繁重.面临千头万绪,班主任,尤其是新班主任从何入手进行工作呢?答案是:常规管理就是其“入手处”.常规管理是对班级学生一般因素、通常状态的管理,常规是班级教学、纪律、日常生活的最基本要求,与每一个学生相关联.因此,班主任抓好常规管理,就在班级建立了基本的秩序,为全班学生创造一个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且,班级常规管理内容为日常行为,具体细小,看得见,摸得着,一旦认真抓,容易出成效.班级工作走上了正轨,老师、学生既有成就感,又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有经验的班主任接到一个新班后首先抓的就是常规管理.

三、 实施常规管理就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都是些具体的日常“小事”,如,要求学生按时到校、准时完成作业、保持教室环境卫生、课间不要追打疯闹等.这些小事很平常,以至于每个班级里每天、每人都会发生,对老师、学生来说司空见惯.但用学校教育无小事的观念看问题,这些小事恰是学生内在品质的外部反映,透过他们细小外部行为,可以推测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和情绪高低.如,准时到校,不缺课是热爱学习的表现;对人有礼貌,是文明素养的表现之一等.正是这些具体行为,构成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主要内容和过程,日积月累,逐渐积淀形成人的一项项品质.如果学生大部分日常行为都能按要求去做,规范有序,那么,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在校生活就有质量,否则,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得出结论说:“教育无非就是练习正确的行为,练习从广义来说就是组织青年合理的、有明确目的多方面的活动,使他们习惯于遵守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和准则.”因此,班主任进行常规管理就是对学生实施基本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在儿童的幼年和少年时期,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情对他们的言语、行为、态度等进行训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做人品质的活动.养成教育从日常的言行举止入手对儿童进行训练,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是一种细致的积累式的教育,欲积日常行为的涓涓细流,而后汇成良好品德的大海.养成教育强调从小进行训练,养成习惯,打好做人的基础.养成教育要求进行经常性练习,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方能形成稳固的好品格.我国自古有“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教育格言,意指严格的养成教育对人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
班级常规管理也是着眼于班级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的言、行、心态进行指导、规范、训练,因此,与养成教育具有同样的目标与功效;从教育手段的角度看,班级常规管理是学校实施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的第二高峰和心理的快速发展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身、心表现的突出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但其思想行为都还在形成过程中,还很不稳定,也未成型,因此仍是培养优良行为习惯的好时机.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当然,初中阶段行为习惯的培养应与此阶段的培养目标相符合,如,通过训练他们按时到校、坚持出勤,培养学生守时惜时、努力学习的品质;通过训练他们遵守课堂、自习、课间操等纪律的行为,养成他们自律、文明守纪的习惯;通过训练他们做好清洁值日、保持教室清洁卫生的习惯,培养他们认真负责、讲文明讲卫生的素质等.而这些好习惯、好品质一旦形成,将使孩子们终身受益.

四、 在常规管理教育中继承民族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乃文明礼仪之邦.在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对于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形成了优良的民族传统,并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代表,构建起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界.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一生致力于“礼”的传播和建设,他建议国君对老百姓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而对青少年的成长及教育而言,则“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把礼仪、礼貌作为做人的基点.因而,他要求其弟子首先学习掌握对待各种人的态度及行为准则:“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对父母讲孝道,对兄弟讲友爱,对朋友要讲信用,对大众要有爱心和仁义. 孟子将孔子的思想概括发展为“仁、义、礼、智”四字道德规范,成为民族后世两千余年做人行事的标准.
宋朝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明确划分了大学与小学的教育任务与方法.将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定为德育,使用养成教育的形式,通过“以事教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即“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达到掌握“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小学集解》).朱熹拟定大学的主要目标是“明明德”,而且教育的方法主要“以理教”,但也仍然没有放松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修养要求.在其主持的白鹿洞书院中,以“学规”的形式对其学生提出明确学习、待人接物的常规要求,分别有“为学之序 、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中国教育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页)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个人的道德修养途径与要求.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人认为世界已进入“后现代社会” 时代.中国传统的人际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受到了世界、尤其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重视,将重现其光辉.步入新世纪的大门,我们的基础教育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针,站在时代的高度对青少年进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训练.这就既要继承我国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但又要剔除那些诸如“愚忠”、“愚孝”等糟粕,学习借鉴世界文明礼仪,在学生身上培养起具有时代内涵的中华民族文明规范.

小学校实施大发展战略(八):

党的十八大再次吹响民族振兴的号角,我们扬帆启航,去追寻承载着13亿中国人民共同理想的中国梦。某校九年级(6)班开展了“我的中国梦”黑板报编辑活动。下面是该班梁晨同学创编的黑板报。现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梁晨同学的一些创意。

(1)道路是旗帜,道路是方向,道路照亮未来。请说说“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1分)
(2)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是升腾中国梦的巨大动力。请在①处的横线上写出符合本栏目意思的小标题。(1分)②你  认为实现中国梦,我们有哪些“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2分)
(3)红花还需绿叶扶,共同信念,由“梦”凝聚。为实现民族振兴的大梦想,请说说如何规划和实现自己的小梦想。(2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
(2)①例如:腾飞的中国梦;高飞的中国梦;飞向未来的中国梦;腾飞的中国龙;龙马精神;中华民族奔向复兴之路;中华民族向共同理想进发;中国力量助推中国梦;中国精神托起中国梦等。(1分)②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包括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等。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艰苦创业的精神等。(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3)①对自己的人生作出规划,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②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全力以赴,努力学习,从小事做起,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第一问,中国道路比较明确,关键是说准,不要简单说成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成就,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定注意“中国特色”四个字的使用。
第二问第一个写题目,要看清这是说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要实现中国梦需要有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的支撑,比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要说成是航天梦。第二个分别说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的内容,可根据教材列举我国实施的方针政策;中国精神就是民族精神。
第三问是让学生说一说规划个人理想及怎样才能实现,这里要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确定个人理想,理想的实现需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为国奉献。

小学校实施大发展战略(九):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新闻趣事 10条

  到中央党校开讲座
  贝淡宁曾经玩笑性地探问班上那位旁听生,自己是否可以去中央党校讲课?旁听生不假思索地回答:NO!但没过多久,这位旁听生便向他发出了邀请.
  “我很疑惑,一个外国政治学教授真的可以去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讲课吗?”贝淡宁的眼睛瞪得老大.
  “YES!”旁听生一本正经地回答,“中央党校正在修改过去的政策.只要经过副校长批准,老外现在可以到中央党校讲课.”
  不过在讲什么的问题上双方一时都有点犯踌躇.还是旁听生机灵,他张口便说:“你可以讲讲怎样提高英语水平嘛.”
  贝淡宁笑了.“我对此一无所知呀!你知道我从小说英语,这对中国学生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旁听生为他鼓劲:“别推辞了,你是大教授,肯定有可讲的.说定了,我明天来接你.”
  无论对贝淡宁还是对中央党校来说,这都是一次陌生的体验:贝淡宁对校园和学校的历史感兴趣.他遇到几个说藏语的女孩,并吃惊地得知她们未来很可能是西藏的高级干部;而当他在学生食堂排队时,学生们看着他的表情“既好奇又可笑”.
  演讲的题目当然不是贝淡宁熟悉的政治哲学,而是如何学习英语.“我讲的其实是我学习汉语的经验”.贝淡宁眼睛里闪过一丝笑容,有点像小孩子般得意.有个女孩子问他如何尽快提高英语水平?他当即告诉台下,你们可以找个说英语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我就是在认识我太太后,开始学习中文的,她给了我很多帮助.但是我不知道,向我提问的女孩子,当时她的男友其实就坐在她身边.”
  有学生问,在英语学习方面,是应该听BBC还是VOA?贝淡宁回答:VOA是美国政府的宣传工具,因此听BBC可能更好些.台下很多人忍不住笑起来,“没想到,一个老外居然也会这么说话.”
  据中央党校的学生回忆,那天的气氛“相当幽默”.有人顺带还提问了有关社群主义的问题.“事实上,除了校门口有警卫站岗,我们和别的学校也没什么区别.”中央党校的一位学生说,“其实我们的课堂讨论相当活跃,学生们兴趣广泛,阅读英文书籍.可能只有在贝淡宁教授的眼睛里,中央党校还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吧.或许这也是他总把来中央党校做讲座当作一件光荣的事到处讲的原因.”
  事实上,彼此间的确存在着某种隔膜:当贝淡宁听说中央党校有教授阅读过他的《东方遭遇西方》一书时,他当时表现得很吃惊.
  演讲结束后,还有几个女生留下来继续讨论.有个学生打趣地问他,是否应当出国找个说英语的男人以后就不再回来了.贝淡宁当即回答:“找个说英语的男人容易,然后带他一起回到中国来,就像我的情况一样.”
  在场的人都哄堂大笑起来.
  “黄昏起飞的猫头鹰”
  “一说政治,我的脑子里马上会联想到小学、中学,甚至高考中那些死背硬记的教条.怎么清华现在请老外教起了政治?他教的政治和我们过去学的政治有什么异同?”其实,清华自动化系学生小孔的疑问,也是大多数人听到“老外在清华教政治”时都会生出的疑问.
  而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任万俊人教授看来,这丝毫没有什么奇怪的.聘请外籍教师是清华实施“国际一流大学”计划中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科学科群中,经济学、管理科学等多年以前就开始聘请外籍知名教授了.
  国内外许多学者常常将42岁的贝淡宁与哈佛大学声名卓著的另一位87岁高龄的丹尼尔·贝尔搞混淆.为了不造成更大误会,贝淡宁恢复使用自己的中间名丹尼尔·A·贝尔.虽然在当代国际学术界,清华的贝尔尚无法与哈佛的贝尔比肩,但也正是这个贝淡宁,被西方学界公认为“社群主义(一译‘当代共同体主义’)的新生代代表人物”.
  1985年在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毕业后,贝淡宁在牛津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他的著作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的出版社出版.其代表作《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东方遭遇西方》早几年已被翻译成中文、日文等多国文字.
  万俊人教授的学术研究重点,是现当代西方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便注意到贝淡宁的研究成果.其后,他们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结识的西方学界学者朋友很多,为什么聘请他呢?”万俊人教授自问自答,“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是我们选择优先发展的哲学重点学科.而贝先生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和儒家伦理非常重视,并有独特研究.他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同情、了解,以及他自身的就职意向、时间安排都是原因.在我们聘请贝先生的同时甚至之前,早有北大等高校在同他接洽商谈.他之所以最终决定接受我们的聘请,也与他本人对我们这个学术群体的认可有很大关系.贝先生的加入,毫无疑问,对于清华哲学系优先发展伦理学和政治哲学这一发展战略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对于清华大学聘请外籍哲学教师讲授政治哲学一事的众多疑惑,万俊人教授解释道:“如果你了解哲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历史沿革,如果你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有较深的理解,你就会理解我们为什么聘请贝先生了.哲学作为一门智慧之学,在西方世界一直被看作是一门最重要的人文学知识门类.任何一所像样的大学都拥有其健全的哲学学科或哲学系.伦理学曾被西方人看作是‘第一哲学’,政治哲学与伦理学一直被看作是哲学这只‘黄昏起飞的猫头鹰’(黑格尔语)的两翼,是哲学关注生活世界和现实问题的两只眼睛.国际上一些最著名的高校哲学系都把重心放在这两个方向上.哈佛大学哲学系现有教师16人,半数以上是从事政治哲学和伦理学教研工作的.这也是‘哈佛哲学’能够成为‘美国哲学’的代名词并构成‘美国精神’之思想核心的基本缘由之所在.”
  万俊人教授认为:贝淡宁先生关于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伦理学研究和课程,关于国际战争的政治研究和课程,以及他对现代民主和平等的研究和课程,都为清华哲学系的师生提供了独特而有益的域外知识镜像.
  “政治哲学不等于政治活动本身,”万俊人教授特别强调,“我不认为在中国研究政治哲学有什么学术以外的困难和限制.相反,我认为,当今中国学界和教育界不仅为包括政治哲学在内的各种学术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而且我们的改革实践和经验教训也为我们从事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独特而丰厚的实践资源和理论动力.”
  他说:“改革开放20多年了,我们的国家早已不再是自我封闭的国度.我可以负责地说,我们不会用行政甚至政治的方式去管理大学教育.相反,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寻求一种既合乎国际惯例,又切合中国高校实际的教学科研管理模式.据我所知,清华从来没有搞过什么教案审查之类的东西,无论是对外籍教师,还是本土教师,都是如此.”
  “我还可以告诉你”,万俊人教授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些年我多次访问过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同行和名家,他们不仅都知道贝淡宁其人其书,而且对于清华大学能够聘请到他正式执教感到吃惊.你应该可以想象,我作为他的中国同事的喜悦心情和自豪感了!”
  他正变得越来越“中国”
  很多人问贝淡宁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用什么语言上课?
  他说,希望是中文,但实际上,仍然主要用英文.“第一堂课,有将近100个学生来,第二次来的人不到20个,我有点沮丧.后来我听说很多人来上我的课是希望锻炼英语,发现听不懂之后,就不来了.”
  随着贝淡宁汉语水平的提高,目前他的中文授课比例在加大.他也开始接受汉语提问,因为他能听懂大部分内容.但如果提问者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或者问题很长而且和教学内容关系不紧密,他就得要求重复问题.
  学生刘文嘉介绍:“贝老师的古代汉语水平相当不错,比很多高中生都强.什么使动、意动,他全都知道,还能背诵许多古文名篇.”在过去两年中,她每周拿出两个小时帮助贝淡宁学习古汉语.“去年已经读完了《中庸》,现在正在读《孟子》”.
  刘文嘉评价贝淡宁是个“认真的学生”,每次课前,他都会做预习,把生僻字做成卡片,背面写好英文注解.“他会提很多问题,有的是我们根本不会想到的”.
  《孟子·公孙丑下》记载了齐宣王要召见孟子,孟子觉得他不敬尧舜之道,托病不见.贝淡宁读到这里,反复问刘文嘉,“你确定孟子真的没有生病吗?我说我确定.他又问,孟子没病,不是欺骗齐宣王和他的弟子吗?我解释说,中国人认为善有大小之分,为了大善,可以抛弃小善.但他认为孟子撒谎,对圣人的完整性是很有影响的.我想那大概与他接受康德和基督教的思想有关.”
  “古汉语里面,有很多互文的手法,有时只是为文字通达,如果硬要追究每一个字的确切含义,反而不得其要.有时,我会告诉他,中国的哲学很多是文学化的表达,用西方的分析方法,对文本一寸寸地厘定,不太合适.”
  在贝淡宁的意识里,刘文嘉为他辅导古文,理应得到报酬,但刘文嘉却婉言谢绝了.“这是另外一种文化差异:中国人讲究尊师重道,为老师做一些事,是表达敬意的方式,不能接受报酬.而西方人则把学术和经济分得很清楚.”刘文嘉说.
  “老师后来用比较中国式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请我吃饭.”刘文嘉笑道.为了更公平一些,贝淡宁还想出个好主意:教她读英文翻译的《中庸》.很快他们就发现,外国人的翻译存在着很多误解.比如,中国的“诚”,翻译过去成了“创造性的”.“贝老师当然也会赞同我们的观点.同时我也意识到,我们阅读的翻译过来的西方哲学,也会有许多不准确的地方”.
  连夫人宋冰也承认,贝淡宁这两年正变得越来越“中国”.他和岳母一家住在一起,比很多传统的中国家庭相处得更融洽.有学生夸他长得帅,他不会像西方人那样,轻松耸耸肩,笑着说“Thankyou”,而是害羞地低下头,低声道:“哪里,哪里.”
  最初,当贝淡宁看到学生复印英文教材时会十分震惊.在他看来,这是公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然而不久他便理解了:中国学生每个月只有大约50美元左右的生活费用,根本买不起原版书,倘若复印,一本书只需要几美元就够了.明白这些后,贝淡宁干脆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借给学生们复印.
  他现在已习惯称呼同行为“老师”,而不像西方学者那样直呼其名.他也不再保持牛津那样的方式,“把对方撕成碎片”.他会像中国同行一样,在对方发言结束后委婉地“补充几句”,其实是在批评对方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在中国居住了几年后,贝淡宁回加拿大探亲,临别时母亲把他送到门口就止步了,他困惑了半天.“为什么你不送我去机场?”原来,他早已习惯了中国人在机场、车站送别的方式.只有从打冰球、不吃隔夜面包这样的生活细节上,别人才能看到西方生活方式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中国的教师,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教授,社会地位很高,‘文革’中对知识分子的厌恶,好像早已成了陈年往事.这就是变化!”贝淡宁希望看到中国社会更多的变化,所以他计划在北京常住下去.他甚至打算在清华附近开一家安静的小餐馆,“得是那种既能看书、讨论学术,又能和朋友一起享受美食的地方.”贝淡宁津津有味地畅想着,“就像我的博士论文,不是中规中矩的论文格式,而是两个人在巴黎的咖啡馆里,吃着酸菜炖猪肉,讨论着社群主义.”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942310/

推荐访问: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实施三大战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