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球员年薪

来源:推荐阅读 时间:2016-02-29 09:45:0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推荐阅读】

第一篇:《郑智续约恒大拿中国球员顶薪 本想加薪续孙祥》

郑智续约恒大拿中国球员顶薪 本想加薪续孙祥

恒大[微博]方面昨晚证实,门将李帅[微博]跟俱乐部完成续约,合同期为2年,具体形式为1+1。李帅随即也在微博上表态:“很开心在未来的日子里还能和大家一起为广州足球夺取更多冠军而战斗。”新合约结束的时候,李帅将为这支球队效力满整整十年。

俱乐部一位消息人士告诉记者:“俱乐部对几位老将的态度,首先都是希望他们留下。李帅在俱乐部这么多年,是老臣子,首选其实也是留在这里,大家都希望他留队。明年恒大还是三线作战,李帅一定有机会。去申花[微博]的话,申花没有亚冠,他也未必一定能够首发。申花虽然看似对李帅有意,但表现出来没有多少诚意。”

另一位老将孙祥[微博],恒大提供的是一年一签的合同,也会加薪,但孙祥已经确定离队,他唯一的理由是回家乡效力方便照顾家庭,跟收入无关。另据记者了解,郑智在2014赛季中途已经跟恒大续约,也是一年一签的合同,郑智的年薪依旧是中国球员里的顶薪,无人出其右。“很多俱乐部跟老将续约会减薪,恒大偏偏是加薪。”这位消息人士透露。

第二篇:《恒大亚冠奖金有望破亿 身价两倍西亚豪门年薪完爆》

恒大亚冠奖金有望破亿 身价两倍西亚豪门年薪完爆-

本周三广州恒大将在天河体育场迎来亚冠八强战的对手莱赫维亚。恒大本赛季共踢了8场亚冠比赛,球队奖金已经高达7600万元,如果在两回合八强战中轻松过关,本赛季的亚冠总奖金将有望突破亿元。亚冠对手莱赫维亚虽说也是西亚豪门,但与恒大相比西亚豪门也不得不成屌丝,在奖金、球队总身价和年薪三方面比拼中大败而逃。

本赛季,恒大俱乐部的亚冠奖金政策为:亚冠每赢一场奖励600万元,平一场奖励300万元,输球不奖不罚;每晋级一轮,额外奖励600万,增设了净胜一球奖200万元的“为国争光奖”,恒大的亚冠赢球奖金其实是800万元起步。恒大本赛季共踢了8场亚冠比赛,球队奖金已经高达7600万元。如果数学成绩不算太差的话,就能轻松算出若恒大在两回合八强战中轻松过关,本赛季的亚冠总奖金将有望突破亿元,届时恐怕这颗卫星将直冲云霄。

但卡塔尔莱赫维亚的亚冠奖金则属于屌丝级别,亚冠16进8的比赛上,当时莱赫维亚的对手希拉尔曾拍出了人均8万里亚尔(约15万人民币)的获胜奖,全队也就是约450万人民币的总奖金数,这个数字居然都震惊了卡塔尔媒体。莱赫维亚最终历史性晋级亚冠八强,尽管奖金数字秘而不宣,但不会超过500万人民币,这显然无法与恒大相提并论。对于即将到来的亚冠八强战,莱赫维亚并没有在奖金上大张旗鼓,但估计数字最多也和16进8晋级奖接近。

另外根据德国权威媒体《转会市场》的数据,恒大全队总身价达到了17475000欧元(1747万5千欧),而莱赫维亚总身价只有1000万欧,恒大身价几乎达到了对手的两倍。外援中金英权的身价为110万欧元,孔卡为325万欧元,穆里奇为300万欧元,埃尔克森的身价则是350万欧元。

反观莱赫维亚,身价最高的突尼斯外援尤素福-姆萨克尼是250万欧,塞内加尔外援迪亚-伊萨尔身价是200万欧,韩国外援南泰熙100万欧,阿尔及利亚外援布盖拉身价仅50万欧。归化球员、头号球星塞巴斯蒂安身价是150万欧,但其他卡塔尔球员的身价基本上都是在10万欧元左右。在广州恒大的本土球员中,张琳芃身价已经达到了80万欧元,郜林也值72.5万欧元。

同时在球员年薪比拼上,莱赫维亚也处于下风。据《足球金融》提供的榜单,孔卡年薪税后480万欧,穆里奇和埃尔克森年薪都在200万美元左右,像郑智和孙祥这样的恒大主力国脚年薪也接近五百万人民币。但莱赫维亚最高身价的外援姆萨克尼的年薪仅为1百万美元,相当于孔卡的六分之一。头号球星塞巴斯蒂安

的年薪则是60万美元,为了给本土球员涨薪,卡塔尔足协甚至决定从2013-2014赛季开始增加卡塔尔本土球员工资,增长幅度高达67%。恒大球员年薪恒大球员年薪

本周三廣州恒大將在天河體育場迎來亞冠八強戰的對手萊赫維亞。恒大本賽季共踢瞭8場亞冠比賽,球隊獎金已經高達7600萬元,如果在兩回合八強戰中輕松過關,本賽季的亞冠總獎金將有望突破億元。亞冠對手萊赫維亞雖說也是西亞豪門,但與恒大相比西亞豪門也不得不成屌絲,在獎金、球隊總身價和年薪三方面比拼中大敗而逃。

本賽季,恒大俱樂部的亞冠獎金政策為:亞冠每贏一場獎勵600萬元,平一場獎勵300萬元,輸球不獎不罰;每晉級一輪,額外獎勵600萬,增設瞭凈勝一球獎200萬元的“為國爭光獎”,恒大的亞冠贏球獎金其實是800萬元起步。恒大本賽季共踢瞭8場亞冠比賽,球隊獎金已經高達7600萬元。如果數學成績不算太差的話,就能輕松算出若恒大在兩回合八強戰中輕松過關,本賽季的亞冠總獎金將有望突破億元,屆時恐怕這顆衛星將直沖雲霄。

但卡塔爾萊赫維亞的亞冠獎金則屬於屌絲級別,亞冠16進8的比賽上,當時萊赫維亞的對手希拉爾曾拍出瞭人均8萬裡亞爾(約15萬人民幣)的獲勝獎,全隊也就是約450萬人民幣的總獎金數,這個數字居然都震驚瞭卡塔爾媒體。萊赫維亞最終歷史性晉級亞冠八強,盡管獎金數字秘而不宣,但不會超過500萬人民幣,這顯然無法與恒大相提並論。對於即將到來的亞冠八強戰,萊赫維亞並沒有在獎金上大張旗鼓,但估計數字最多也和16進8晉級獎接近。

另外根據德國權威媒體《轉會市場》的數據,恒大全隊總身價達到瞭17475000歐元(1747萬5千歐),而萊赫維亞總身價隻有1000萬歐,恒大身價幾乎達到瞭對手的兩倍。外援中金英權的身價為110萬歐元,孔卡為325萬歐元,穆裡奇為300萬歐元,埃爾克森的身價則是350萬歐元。

反觀萊赫維亞,身價最高的突尼斯外援尤素福-姆薩克尼是250萬歐,塞內加爾外援迪亞-伊薩爾身價是200萬歐,韓國外援南泰熙100萬歐,阿爾及利亞外援佈蓋拉身價僅50萬歐。歸化球員、頭號球星塞巴斯蒂安身價是150萬歐,但其他卡塔爾球員的身價基本上都是在10萬歐元左右。在廣州恒大的本土球員中,張琳芃身價已經達到瞭80萬歐元,郜林也值72.5萬歐元。

同時在球員年薪比拼上,萊赫維亞也處於下風。據《足球金融》提供的榜單,孔卡年薪稅後480萬歐,穆裡奇和埃爾克森年薪都在200萬美元左右,像鄭智和孫祥這樣的恒大主力國腳年薪也接近五百萬人民幣。但萊赫維亞最高身價的外援

姆薩克尼的年薪僅為1百萬美元,相當於孔卡的六分之一。頭號球星塞巴斯蒂安的年薪則是60萬美元,為瞭給本土球員漲薪,卡塔爾足協甚至決定從2013-2014賽季開始增加卡塔爾本土球員工資,增長幅度高達67%。

第三篇:《球员工资》

09-10赛季世界足球运动员年薪排行榜top50

1 C罗纳尔多 1300万欧元

2 伊布 1200万欧元

3 梅西 1050万欧元

4 埃托奥 1050万欧元

5 卡卡 1000万欧元

6 阿德巴约 850万欧元

7 本泽马 850万欧元

8 特维斯 800万欧元

9 特里

10 兰帕德

11 亨利

12 哈维

13 罗纳尔迪尼奥

14 杰拉德

15 阿尔维斯

16 巴拉克

17 劳尔

18 费迪南德

19 图雷

20 鲁尼

21 罗比尼奥

22 卡西利亚斯

23 巴尔德斯

24 卡努特

25 德科

26 德罗巴

27 布冯

28 托蒂

29 托尼

30 比利亚

31 罗本

32 施魏因施泰格

33 阿什利科尔

34 托雷斯

35 巴里

36 维埃拉

37 普约尔

38 伊涅斯塔

39 阿奎罗

40 皮尔洛

41 萨尼奥尔

42 里贝里恒大球员年薪

43 贝克汉姆 750万欧元 750万欧元 750万欧元 750万欧元 750万欧元 750万欧元 700万欧元 650万欧元 650万欧元 650万欧元 650万欧元 600万欧元 600万欧元 600万欧元 600万欧元 600万欧元 600万欧元 550万欧元 550万欧元 550万欧元 550万欧元 550万欧元 550万欧元 550万欧元 550万欧元 550万欧元 550万欧元 550万欧元 500万欧元 500万欧元 500万欧元 500万欧元 500万欧元 500万欧元 500万欧元

44 布里奇 500万欧元

45 拉斯迪亚拉 500万欧元

46 贝尔巴托夫 480万欧元

47 阿尔沙文 480万欧元

48 阿内尔卡 480万欧元

49 吉格斯 480万欧元

50 皮耶罗 480万欧元

01里皮 年薪:8120万

02巴里奥斯 年薪:5280万

03雅库布 年薪:4699万

04孔卡 年薪:4351万

05凯塔 年薪:3249万

06瓦罗 年薪:3249万

07莫雷诺 年薪:1865万

08拉斐尔 年薪:1678万

09埃尔克森 年薪:1625万

10米西莫维奇 年薪:1625万

11埃杜 年薪:1625万

12冈田武史 年薪:1500万

13达维 年薪:1243万

14卡努特 年薪:1243万

15穆里奇 年薪:1243万

16斯基亚维 年薪:1243万

17斯塔诺 年薪:934万

18耶夫蒂奇 年薪:932万

19安蒂奇 年薪:812万

20乌塔卡 年薪:812万恒大球员年薪

01里皮

年薪:8120万(人民币元为单位,以3月17日汇率为准,下同)

简评:2012年5月17日,世界杯冠军教头里皮签约广州恒大,开始其中超执教之旅。据悉,“银狐”与恒大的合约期限为两年半,整个团队的年薪是1200万欧元,里皮个人年薪高达1000万欧元。

里皮的身价是中超最佳本土教练马林的80倍、是草根舜天主帅德拉甘的20倍。在德罗巴和阿内尔卡携手离开之后,他是今年中超的打工皇帝。中超第一,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仅次于皇马主帅莫里尼奥(1530万)和巴黎圣日耳曼主帅安切洛蒂(1350万),排名世界第三,高于此前在中国赚钱最多的教练卡马乔(592万)。

2012年,里皮旗下的恒大尽管亚冠止步八强,但拿了联赛和杯赛双冠王,第一季的成绩,还算过得去。里皮对恒大的影响,不仅仅是足球上的,他连接了广州和欧洲甚至是世界。中意两国的民间交往,以足球为题进入一个新时代。2013年,里皮会率队夺得亚冠冠军吗?

02巴里奥斯

年薪:5280万

简评:2012年6月11日,巴拉圭国脚卢卡斯?巴里奥斯正式加盟恒大,他的850万欧元转会费超过了去年加盟恒大的阿根廷人孔卡的1000万美元,创下中超之最。恒大与巴里奥斯签订的合同为4年。

巴里奥斯是欧洲联赛顶级射手,上两个赛季帮助多特蒙德完成德甲两连霸以及国内联赛杯赛双冠王成就。他豪言将帮助恒大完成中超卫冕以及夺取亚冠。其年薪高达650万欧元。上赛季空降中超后,中超出战10多场,仅仅在面对河南建业以及山东鲁能的比赛中有过进球。效率远低于穆里奇、孔卡、克莱奥,甚至不如郜林。虽然此前被里皮绝对信任,恒大甚至将其前任克莱奥租借出去;但是如今再度重伤,加之新援埃尔克森近日状态神勇,8024是否会成为里皮的旧爱呢?

03雅库布

年薪:4699万

简评:2012年6月30日,尼日利亚国脚雅库布老东家英超布莱克本俱乐部通过官网宣布,雅库布将加盟广州富力。雅库布此前一个赛季为球队打入17粒英超入球,比意大利前锋巴洛特利的进球数更多,位列英超射手榜第4名。 英国媒体曾透露雅库布的年薪高达500万英镑,不过雅库布坦言,金钱并不是他加盟富力的主要原因。

去年中途加盟富力后,他在中超联赛出场14次,为球队攻入9球,有着如此之高进球效率的同时,雅库布也展现出了自己的超强实力,足以令不少球队的后卫闻风丧胆。本赛季中超富力出师不利遭遇两连败,但是雅库布连续两轮进球仍然不可小觑。

恒大球员年薪

04孔卡

年薪:4351万

简评:在代表弗洛米嫩塞成为2009赛季巴西联赛最有价值球员后,孔卡在2011年7月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转会到广州恒大。有报道称他的年薪高达1400万美元,是世界上年薪最高的球员,但孔卡坚称自己实际的年薪是700万美元。 孔卡球风飘逸、大局观强、技术全面、尤擅左脚,既能担任“中场发动机”组织进攻送出致命威胁传球,也能担任边前卫创造机会让中锋获得绝杀良机。上赛季中超11次助攻10粒进球,前巴甲MVP孔卡用“两双”的数据证明自己仍是中超最强前腰。此外,他在亚冠赛场也屡次为恒大打破僵局,成为恒大的进攻发动机。上赛季结束后去意深浓,但是新赛季仍留在广州效力。

05凯塔

年薪:3249万

简评:前巴萨球星凯塔的年薪是个热炒的话题,赵明阳暗示凯塔团队年薪为560万欧元时,此后有知情人透露,凯塔本人能拿到的年薪大约为400万欧元,跟巴萨提供的年薪差不多。在相同年薪的条件下,阿尔滨凭什么击败巴萨打动凯塔呢?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合同期限,阿尔滨提供的是两年半的合同,而巴萨提供的只有一年。

凯塔的加盟也激活了阿尔滨的斗志,激活了队友乌卡塔的状态,还帮助阿尔滨在中超首年就取得了联赛第五的好成绩。以自由身加盟阿尔滨之后,凯塔充分证明了自己,他和罗申巴克的中场组合威力尽显,凯塔的到来成为了阿尔滨蜕变

的最强催化剂,去年下半程他个人打入4个进球并送上2次助攻。新赛季开局他状态平平,阿尔滨队遭遇两连败。

06瓦罗

年薪:3249万

简评:2月9日下午,大连阿尔滨足球俱乐部正式对外宣布,俱乐部已与法国国脚瓦罗签订一份为期3年的合同。据悉,瓦罗的年薪将高达400万欧元。 瓦罗身高1.92米,司职中锋,他曾以38场比赛打进28球成为法乙联赛“最佳射手”。 2008年,瓦罗加盟法甲豪门巴黎圣日耳曼队,整个赛季共有20球进账。过去5个赛季,瓦罗代表巴黎圣日耳曼队出场161次,贡献56球。 2009年,瓦罗成功入选法国国家队。在阿尔滨欧洲拉练期间,瓦罗在两场热身赛中都有进球,表现不俗。但是中超前两轮,由于新人众多,加之李明代理主帅,阿尔滨遭遇两连败

07莫雷诺

年薪:1865万

简评:2012年6月24日,上海申花俱乐部与哥伦比亚国脚乔瓦尼?莫雷诺(Giovanni Moreno)完成签约,双方签订为期2+2(年)合同。尽管申花方面未曾透露这份合同的具体金额,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莫雷诺的转会费接近此前阿根廷媒体爆料的900万美元,年薪逾300万美元。

乔瓦尼?莫雷诺出生于1986年7月1日,身高190cm,体重79kg,在场上司职攻击型中场。莫雷诺是现役哥伦比亚国脚,代表国家队出场13次,攻入3球。莫雷诺加入申花就开始在足协杯和中超联赛中首发出场,可谓召之即来来之能战。2013年,作为申花队中唯一参加过上赛季中超联赛的外援,莫雷诺被俱乐部和教练组寄予了厚望,除了让他穿上象征着球队核心的10号球衣,在场上也给了他更大的发挥空间和自由。首轮比赛出任队长可惜伤退,他今年能否带领申花后来居上还是一个疑问。

08拉斐尔

年薪:1678万

简评:拉斐尔现年24岁,身高174cm,他先后效力于费古埃伦斯(82场进28球)、达伽马(10场0球)和阿瓦伊队(24场6球)。此前三年的漂泊生涯让拉斐尔心生厌倦,一个稳定的踢球环境成了他最大的诉求。去年元月份,中超新军广州富力与巴西射手拉斐尔?科埃略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年薪高达270万美元的工作合同。

去年25场比赛打进14球4助攻,是富力队的主要得分手。今年前两轮,他有1球1助攻,表现还算不错。

09埃尔克森

年薪:1625万

简评:埃尔克森——巴甲上赛季射手榜TOP明星球员、曾经入选过巴西国家队,如今也稳居巴西青年队的超级射手,外号“新一代浩克”。恒大求贤如渴,恒大最初报价为600万欧元,后来经过一番谈判,埃尔克森最终的转会费为650万欧元。而埃尔克森本人则获得一份年薪200万欧元的3年长约。

超级杯首秀与全队一起沉沦,但随后就在中超揭幕战爆发的埃尔克森,16日晚再次尽显超级前锋的能力,个人独中三元帮助球队实现完美复仇。埃尔克森也凭借连续两轮共打进5球的成绩,高居中超射手榜榜首。这是一个全新的、难以超越的高效纪录,如此发展下去,本赛季金靴奖非埃尔克森莫属。

10米西莫维奇

年薪:1625万

简评:据欧洲媒体报道,米西莫维奇加盟贵州人和的转会费为400万欧元,其年薪在200万欧元左右,再加上100万欧元的签字费,贵州人和在米西莫维奇身上已经砸出了700万欧元,折合成人民币接近6000万。

也难怪贵州人和俱乐部副董事长杨笑瑜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们在他身上的投入是俱乐部创立至今前所未有的,他的能力和经验都是我们看中的,希望他能够给球队带来积极的变化。”新赛季前两轮,米西莫维奇场均传出4次威胁球,领跑这一排行榜。首轮中超,世界波进球荣获当周世界最佳;第二轮送出绝妙助攻,另有一次中柱。他的未来值得期待。

11埃杜

年薪:1625万

简评:为了弥补球队主力前锋杨旭离队之后留下的位置空缺,辽足紧急联系了德甲强锋埃杜。最终双方签订1+1的合同,这个价格也比杨旭2000万人民币的转会费少得不多。据悉,埃杜的年薪将达200万欧元,这也是辽足历史上引进的最大牌外援。

巴西前锋要逆天了,埃杜就不愿让埃尔克森和布鲁诺专美,在首轮打进两球之后,本轮埃杜再次打进一个精彩世界波:超过25米的距离,转身凌空抽射直挂死角。在两轮打进三球之后,埃杜这名“辽宁历史上最昂贵的球员”物超所值。和老乡布鲁诺一样,埃杜也帮助辽宁从降级热门球队变成了中超有竞争力的球队。 12冈田武史

年薪:1500万

简评:2011年12月15日,杭州绿城俱乐部对外宣布,与前日本队主教练冈田武史签约一年,冈田武史的年薪高达1500万元。冈田武史也成为中国职业足球历史上,第一名日本籍主教练。

冈田武史虽然在第一个赛季难言成功,却完全收服了球员和球迷的心;从宋卫平到绿城俱乐部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冈田是准备打完2011赛季就回日本的,但改变了主意,他认为成绩不好,自评45分,而执教之初,他发出过夺得亚冠、打世俱杯等豪言,但宋卫平为他提供的资金支持有限。新赛季,他想“挑战自己,证明自己”,希望球队打进50球得50分,前两轮进4球得4分,绿城开局不俗,他们能否一路凯歌斩获一个亚冠名额吗?

13达维

年薪:1243万

简评:达维过去在巴西联赛曾与现在恒大队踢球的孔卡交过手。2011赛季他在巴西杯以及帕拉纳甲级联赛中双线作战,26场首发的比赛打进了15个进球,是一名极具得分能力的攻击性中场。他在富力亮相时表示:“新赛季进越多的球越好,但最重要的还是帮助球队获得比赛的胜利。”

富力队作为中超升班马,上赛季初积分长期排在前三,最终名列第七,将申花和鲁能等传统豪门抛在身后,这与达维等几名外援的优秀表现密切相关。 14卡努特

年薪:1243万

简评:卡努特是一位1977年出生的马里球员,作为曾经在欧洲多家俱乐部有过效力经历,并且曾于2007年战胜德罗巴、埃辛等人获得非洲足球先生的卡努特,国安队和其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半的合同,年薪约在200万美元上下,他

第四篇:《校史馆解说词6篇》

篇一:校史馆解说词

大家好,我是学生志愿者讲解员,欢迎大家来到同济大学校史馆。

同济大学一百年的历史就是“同舟共济”的历史。学校校名“同济”取自成语“同舟共济”,而“同舟共济”最早出于《孙子九地》。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中、德、英三种文字的解释,不仅表明同济大学对外联系的优势和传统,而且也表明了同济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

同济大学最早发端于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这尊就是埃里希宝隆先生的雕像,百年校庆之际,德国前总统克勒莅临我校亲自为它揭幕。

一百年来,同济大学多次辗转迁徙,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在六个省的四十多个地方办过学。为迎接百年校庆的到来,在各地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取回了当地的泥土,组成了能够见证同济成长历程的这根泥土柱。螺旋向上攀升的造型,显示了同济人战胜困难,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正是在“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指引下,同济大学至今一共培养了27万各类人才。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我们搜集到了这些校友的资料,并将其录入到校友校友数据库中。如果您也是同济大学的校友,只要在这边的四台显示器上输入自己的姓名、学号或者工号,就能找到自己在同济大学学习或生活的印记。

【大师是大学之魂,我们用本校电信学院教授研发的空中立体成像技术,邀请校内知名专家学者来讲述他们的学术成果、治学经验和人生感悟,激励莘莘学子。】

请大家跟我上二楼。我们校史馆有三个楼层,建筑面积1395平方米,仿上世纪30年代吴淞校园内一栋学生宿舍而建。一楼是纪念式公共大厅,二楼是学校的历史,三楼是最近十几年的发展。展示工程由管理学院1986届校友刘创捐赠。

篇二:

大家好!欢迎您到川北医学院校史馆参观。川北医学院校史馆共分为前言、医脉相承、殷切关怀、鸿基初立、栉风沐雨、踵事增华和展望未来7部分。

前 言

川北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由西南区川北卫生厅公共卫生干部训练班、德启护士学校,1965年改制为南充医学专科学校, 1985年升格为本科并定名为川北医学院,是四川省省属高等医学院校。

与大师同行,与群彦共济。50多年来,我们筚路蓝缕,拓垦荒原,在川北大地开辟出了一个蔚为气象的大学校园,就读芸芸万生之众,“川北医学院”的名字翘然秀出群伦。而学院也坚贞地履行着传承人类的文明与梦想,延续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播种着明天的希望的神圣使命。

院史陈列馆展示了学院50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和巨大变化。川北医学院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史,是一部精神家园的坚守史,更是一部数代师者的耕耘史。以史为镜,在这些史料里,我们能看到川北医学院展示出的社会知识的源泉、思想的动力、道德的良心;看到了一所大学所具备的心系人类、关爱社会的情怀;看到了一所大学必须具备的立足全球、放眼未来的视野;看到了一所大学所具备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也激励后来者为医药卫生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师之所存,道之存在;道之所在,人之所向;英才聚焉,故成其大。史料还突出反映了川北医人爱岗敬业、树德修身,为人师表;淡泊明智,求是创新,追求卓越;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传承文明。这就是川北医学院的传统与现在,也是未来的希望之所在。

医脉相承

20XX年,川北医学院走过了她56年的历程。半个多世纪以前,川北地区解放。摆在党和人民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就是这块诞生了邓小平、朱德、罗瑞卿等将帅和张澜先生等民主人士的红色根据地缺医少药,解放前人均寿命仅35岁。我校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伴随共和国成长而发展。请看,川北医学院的前身西南区川北医士学校就是由西南区公共卫生干部培训班、美国人创办的德启护士学校、英国基督教创办的博济医院和张澜先生创办的南充医院住院部合并而成。1965年改制为南充医学专科学校,1985年升格为本科并定名为川北医学院,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提写了校名。

这是学校各个时期的校址变动、校园和校徽变化情况。

这是我校第一任校长赵安泰将军,他是川北行署卫生厅长兼任我校校长,后调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

殷切关怀

作为川北地区唯一的的医学院校,50多年来,川北医学院扎根川贝,忧患苍生,为高等教育医学的发展和川东北地区人民的健康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各级领导的关怀给予了我院的巨大的支持,他们的殷殷重托、深切期望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来院视察时的留影,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女士视察其祖父张澜先生创办的川北医院,即我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的留影。这是全国人大吴阶平和彭佩云副委员长的题词。

鸿基初立

这是50年代初的毕业证照片,这是90年代原德启护士学校的校长回校参观。

栉风沐雨

当时的情况概括起来就是“校园不足百亩、设备不到百万、教师百余人、附属医院床位百余张、专业不过三”。这期间学校招生数次中断,我们的老师正是凭着坚强的信念、执着追求、无私的奉献,坚持了下来,这也凝聚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川北医精神,影响和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员工,使得川北医精神代代传承,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是学校升格为专科时卫生部的批复。随后,一批从全国各地引进的专家学者陆续汇集川北,为我校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踵事增华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川北医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体,多学科协同发展的高等医学院校。升格本科后20多年的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办学层次和结构不断提升和优化;三是师资队伍日益壮大;四是学科建设、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五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各位领导和专家可随意看一下我院的变化情况。这是我院高质量教学的保证,也是我院教育教学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这是教育部当时的批复和验收时的情形;这是现在的学院东西校区校园小景;这是96、97年合格评估时的照片。

这是我院部分教授的照片,他们中大多数人现在仍坚持工作在教学、临床第一线。“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们传道、授业、解惑,辛勤耕耘、孜孜以求,为高等医学教育和我院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学院一直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的医德医风培养,获得了“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这是我院学生郭璇妍,暑假外出旅游时利用所学的知识抢救病人,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XX年,我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任何条件只有被充分利用才能取得成绩,大家刚才看了82年我院取得的第一个省政府科技进步奖,早期在艰苦条件中探索的我院科研工作者取得了成就,条件改善了,新时期的我院科研工作者秉承了老一代的孜孜探求、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新成就也一个又一个创造出来。这是我院近年来获得的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

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到实践领域,为人民健康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保障。我院附属医院和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已经成为川东北医疗卫生的主体,其业绩辉煌而瞩目。

滋兰树蕙,春华秋实,这是我院部分校友的照片。50多年来,学院一共培养了2万多名毕业生,他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这是胡锦涛总书记接见我校校友林琦远,这是中国首次长江科学漂流探险队唯一的女队员、我校校友杨一兰。

展望未来

刚才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川北医学院50多年发展的概况,同时我们也为您展示了志存高远的川北医学院的新世纪发展的雄厚基础,以及川北医学院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艰所取得的成果。这里展出的也只是一部分成果,面对这些成就,川北医学院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辜负党和国家人民的重托!

篇三:

第一展厅

这一部分展出的建国以前,河南理工大学从1909年建校到1949年解放前的办学历史。这40年是河南理工大学历经风雨的创业时期,也是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打开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也拉开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序幕。从此到20世纪初期,历史给中华民族留下的是惨不忍睹的悲壮。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兴西学、办实业、图救亡的热潮。1898年,英国福公司取得“怀庆左右、黄河以北诸山各矿”的开采权,作为其开矿设厂的一个附加条件,河南理工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其时,在清政府“坐困愁城、身不由己”的情况下,英国福公司丝毫不顾及业已签订的《河南矿产章程》,拒不履行“福公司于各矿开办之始,即于矿山就近开设矿务铁路学堂”之承诺,只顾在焦作大肆开矿设厂,掠夺优质无烟煤。

这里展出的就是福公司与清政府签订的相关条约和福公司在焦作开设矿厂及酝酿期间的当时各种史料。

最终,经过多次交涉,福公司在哲美森厂附近投资建设焦作路矿学堂。田程出任首任监督。1909年3月1日,焦作路矿学堂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我们看到的这些老房子就是学校当时的校舍。这既是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也是废除科举制度后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在近代中国矿业和河南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也为当时封闭落后的中国大地开启一扇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和现代科技文明的窗口。

1915年,英国福公司和中原公司合组为福中总公司,由于焦作校舍被福中总公司借用,校址迁至开封,学校更名为福中矿务学校。这时,学校的筹建者更加强调实业救国,发出了“发展矿业实关乎实业之盛衰,而研究矿学更关乎工艺之良否”呼声。精辟地论述了举办学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勉励学生“为一身计,则勉立修名;为豫生计,则谋臻乐利;为全国计,则图进富强”。细细品味这些文情并茂的文字,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他们为发展事业、造福桑梓、挽救贫弱祖国的赤子之心。这也是学校传承百年,始终坚持服务煤炭行业,引领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这里展出的就是福中矿务大学时期学校的各项史料,其时学校更加注重教学管理,修订教学制度,实行学分制,初步建立起致力近代工矿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虽然学校的领导者想极力办好学校,以图就国,但当时的学校在风雨飘摇的动荡政局中也只能随“风”摇曳。这之后的十多年中,学校三易校名,再迁校址。同时,由于办学经费筹集困难,一度致使学校经费筹措困难,办学无以为继,以致在短短十年间,竟走马观花般地换了8任主政领导。

这里展示的是从福中矿务专门学校到福中矿业大学时的史料,在福中矿务大学时期,学校虽经费紧张,但在张仲鲁校长主政下,但仍扩充校舍,筹划经费,添置仪器,加聘专任教授,学校在困境中也得到一时之发展。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9世纪30年代的私立焦作工学院时期,就是大师齐聚、群贤汇集之圣地,是学校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尽显风流的辉煌时期。是时,蔡元培、翁文灏、孙越崎、张伯声、丁观海、邓曰谟、李钟美等一大批硕学鸿儒或担任校董、特别是张仲鲁、张清涟出任院长后,在管理模式、经费筹募、校舍修葺、仪器设备更新、学术研究风气之养成、引进海外归国人才、对外交流、扩大影响与提高知名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成效。学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国内名声日振,被誉为“可与海内工程学府相颉颃”、“东方的科罗拉多”、“海内办理成绩较良的工校之一”,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矿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学术重镇。

学校在全国高校较早实行董事会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和章程,以此加强学校管理。是时,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任学校董事会主席,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任名誉校董,地质学家翁文灏任常务校董,工矿泰斗孙越崎任校董事长,福中公司总经理李文浩任常务校董,董事会的建立一方面便于加强复校后的学校管理,同时,便于筹措社会资金办学、维系学校发展。

这时,学校非常注重教学质量,把“教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作为办学宗旨,以美国高校为蓝本,结合中国实际对课程进行综合改革,我们称之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以看到,这里展出的是当时学校在教学方面进行的改革历程:修建了物理、化学实验室,购置了大量的教学仪器,充实图书馆藏书等。同时,注重开展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球类比赛,增强体质,并开展打靶训练,以备战时。

再往后看,我们看到是,这一时期的科研之风盛行,学校以“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并坚持“应社会之需要”的科研特色。比较典型的有学校成立有河南矿学会,这是留美河南学人李善棠、张仲鲁等在美国科罗拉多矿务大学学习期间于1918年成立的,以研究矿冶技术,促进国内矿冶为宗旨。对河南煤矿建设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还有学校机械工程学家汤仲明教授发明的木炭汽车,用木炭代油炉作为汽车动力,获得专利五年,一时轰动全国。1932年8月,杨虎城将军还特意将木炭汽车试验结果通电全国,呼吁推广。这种木炭汽车在20世纪30—40年代遍及全国城乡,特别是木炭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几乎全用木炭汽车,在个别地方一直使用到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在八年抗战时期,汽油奇缺,除军车外,民用汽车几乎全改烧木炭,不但节约了汽油,减少了资金外流,而且还使旧中国在缺油的窘境中度过了一个个难关,为我国汽车工业和抗日战争期间的交通运输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学校还积极创办学术研究刊物《焦作工学生》等,刊发学术论文,以养成学术争鸣之风气。这些就是当时的政府要员、社会名流给学校创办的学术刊物的题词。

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对学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工矿泰斗孙越崎先生。孙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中国能源工业的墓基者之一。20世纪30年代任学校常务校董,为学校办学条件、教育体系的形成和西迁办学、关林复校做出卓越贡献。1994、1995年相继出任学校名誉校长、名誉董事长,为学校更名和新时期的发展不遗余力,给予了弥足珍贵的关怀与支持。孙先生最著名的功勋是率领资委会起义,陈毅曾说:“孙越崎先生是为国家事业做官的。”在抗战中,孙越崎领导的资源委员会的设备、物资、财产、人员都完整地移交给了解放军,这在国民政府机构中是唯一的文职单位。资源委员会的物资和财产后来对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还在香港策动了资源委员会香港国外贸易事务所起义,把在那里储存的价值数百亿美元的稀有金属和矿产品移交给人民政府,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嘉奖。苍龙日暮还行雨,解放后,孙先生曾任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后来又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和名誉主席。孙先生“爱国敬业,勤奋务实”的精神和不务虚名、廉洁律己的高贵品质是历代理工学子学习的榜样。

1937年当日军将战火烧到中原大地,学校师生为保存有生力量,开始了一路辗转西安、天水等地颠沛流离的西迁办学历程。这幅西迁路线图,描绘地就是当时学校师生长途跋涉、栉风沐雨的景象。“峡谷寒风,陇州暮雨;关山晓月,驿路晨霜;山泉冷饮,冰河盥漱;行歌道山,谈笑峰巅”。既道出了师生们西迁之艰辛,但也喊出师生了“谈笑峰巅”、视天堑如坦途的无畏勇气。

两侧的对联,上联“焦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我”,下联“工程建设,当前责任不让人”这是学校在举行抗战一周年胜利大会上的楹联,充分体现师生同仇敌忾、抗战建国的豪迈气概。

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的一纸训令,将当时的私立焦作工学院与当时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改组,在陕南古路坝成立国立西北工学院,假四校之力,合办工程教育。八年的古路坝岁月,广大学生不忘国耻,奋发自强,有通宵晚读的,有披星晨读的,你去我来,经年如此,以至于古路坝各处夜晚自习的煤油灯如繁星般处处闪烁,形成“古路灯火”一景。“古路灯火”虽已成为历史,但那种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却在一代代焦作工学院学子身上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艰难困苦,颠沛流离,锻炼和造就了一代英才。孙越崎曾深情地回忆说:“抗战期间,西北工学院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为抗战后方新兴的工矿企业和交通发展提供技术力量。很多毕业生被聘到甘肃玉门油矿和四川天府、嘉阳及威远等煤矿工作,其中不少人至今尚在国家重要企业中负责煤矿技术工作。”

抗战胜利后,学校在洛阳关林复校,随后,为躲避内战战火,辗转郑州、苏州两地办学,继续飘零。当时,院长张清涟的一首“焦工在洛阳复校赋呈同人”,以其对学校命运之感慨、悲怜和欣喜,道出了学校师生的复杂心情。(朗诵一下)

1949年4月,苏州解放。代理院长李善堂致函苏州市军管会,积极要求复校,是年 9月,华北人民政府和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的指示下达学校,学校返回阔别12年的焦作故地复课,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河南理工大学不仅是一所有着优良学术传统的学府,而且是一所具有爱国爱校传统的高校。建校之初,学校师生就同河南人民一道参加保矿运动,把福公司图谋掠夺河南铁矿资源的行径公诸于众,在河南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经过激烈斗争,福公司最终被迫停止勘探铁矿,反帝保矿斗争取得胜利,这也成为学校爱国运动的开端。

这幅焦作工学院南下请愿团照片,拍摄于1935年12月,学校学生在列车上发表《告民众书》。

这几幅展板反映的是学校学生开展 反帝反封,参与五四运动、反帝爱国,参与发动焦作煤矿大罢工、抗日救亡,声援“一二·九”运动时的情景。

1919年5月9日,我校学生参加省会开封的全市学生示威游行活动。出席开封15所学校1000多人的学生联合大会。学校代表汤执中、胡汝奇等相继登台进行了“悲中国之耻辱、愤政治之腐败”的“慷慨激昂、声泪俱下”的演说。参加开封学生总罢课,组织学生分途演讲,宣传、鼓动民众,深入铁路行包房、邮政局、各转运公司和各商号批发店、零售店,查验日货,开展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火种播向中原大地,促进了焦作矿区工人运动的发展。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学校师生迅速成立“焦作各界援助沪案后援会”,在焦作矿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浪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学校师生积极参与发动震惊中外的焦作煤矿大罢工并取得完全胜利,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盛赞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

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在北平爆发。学校师生迅速响应,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一路从新乡、到郑州、至开封、徐州、再至三浦,路上组成数支宣传队分赴各校、各街道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参加示威游行,要求:“誓死反对冀东伪组织,并督促政府早定救国大计,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敌。【校史馆解说词6篇】校史馆解说词6篇。”请愿团赴南京请愿,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的爱国行动,显示出学校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唤起了沿线广大民众的救国觉悟,为抗日救亡学生运动留下了闪光的一页。事后,国民政府对请援之行进行调查,承认学生“壮烈之行动,忧国之精神,深得一国同胞之同情”。学校熔铸形成的爱国爱校光荣传统始终激励着代代理工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他是党的早期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还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前中央军委书记。他就是我校学生武胡景。武胡景,又名武怀让,河南孟县人。1916年考入福中矿务学校。五四运动期间,还是学生的武胡景借暑假返乡之机,联络学界、工商界爱国团体,宣讲五四经过,呼吁科学民主,宣传抵制日货,扩大了五四运动的影响。武胡景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北满特委书记。在任北满特委书记,他领导的中国抗日联军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那时,“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三千万同胞陷入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抗日斗争形势异常严酷。为保存革命力量,武胡景率领部分党团员、学生和爱国志士转移到吉林农村建立抗日游击队,并亲任东山旅负责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参加抗日队伍,使抗日联军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杨靖宇、赵尚志都成为抗日联军的主力军。正是抗日联军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才有了全民抗战的壮丽局面。而抗日联军的领导人武胡景,更是功不可没。

这里展示的是武胡景的照片、雕像、纪念馆、纪念碑、领导题词、烈属证、《武胡景传略》、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丰碑》视频点播、新华社《天地能知忠烈心》通稿等。这些有限的资料并不能使我们知道当年的历史全貌,但是武胡景以天地能知忠烈心的豪情壮志继续激励着学校莘莘学子时刻胸怀大志,报效祖国。

下面一个专题展出的是这一时期,学校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和杰出校友。他们都是采矿、冶金、土木、机械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学校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过卓越贡献。

这面教授墙就是以这个时期的学校著名教授为蓝本,描绘的,在底下的基座上,分别刻有他们的名字。我们看到这六位图像比较清楚的,分别是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张伯声;机械工程和材料专家、电机专家、教育家,邓曰谟;冶金专家任殿元;采矿专家马载之;铁路工程专家、教育家,我国铁路选线设计学科开拓者王竹亭;铁路、桥梁专家李钟美;采矿工程技术和采矿工程教育专家张正平。就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一大批硕学鸿儒,打造了蜚声中外的矿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学术重镇。

在校友中,有张沛霖、李恒德、师昌绪、刘广志、傅恒志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领域业绩斐然的院士;也有张滨璜、吴京、刘善建、郭洪祥等在政企管理、国防和经济建设中励精图治、科技攻坚的技术骨干和领导干部。尽管他们的职业不同,但在这一幅照片,一段段简介的后面都有一种理工大人共同的精神,那就是“一颗赤子心,满腔爱国情。”

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位仍在我校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著名院士傅恒志。

傅院士是中国材料及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1950级校友。长期从事凝固理论与技术及高温合金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液固界面非平衡溶质再分配的概念及相关函数关系,被认为是凝固理论中的新突破。在亚快速定向凝固及组织超细化、高温合金和稀土永磁合金的凝固组织与性能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发明奖2项,省部级奖11项,发表论文630余篇,已培养博士生五十余名。

第二展厅

接下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1949.10至1999.12间学校的发展历史。这段历史见证了社会主义行业工科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历史的主体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探索在一个饿贫穷落后的大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我校办学的基本历史轨迹,就是在探索如何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业工科大学。这其中既有前进发展,又有曲折和走过的弯路。

这两张展板展示的是这一时期学校的历任党政正职领导,他们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初期,学校在迁入与迁出中不断调整,首先是1950年,华北煤矿专科学校并入。同年3月,教育部下令将学校冶金系并入沈阳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并调张清涟院长至沈阳工学院任职。同年,张清涟院长代表学校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并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这就是开会时的合影)。1951年2月,按照国家对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要求,学校主体迁往天津,改名中国矿业学院(现为中国矿业大学)。这一时期,学校秉承为国家煤炭、电力、石油等工业领域培养急需干部、技术人才的使命,有力地支持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

1957年底,国家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各项指标全部超额完成,河南成为重要的产煤大省。这对煤炭的需求加大,而煤炭工业的发展,急需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适应这一需求,1958年,中共河南省委、省人委决定在学校原有条件基础上重建一所为煤炭工业服务的本科大学,定名为焦作矿业学院,使焦作的煤炭高等教育得以薪火相传。1961年郑州煤炭工业学校并入,学校学科专业、办学条件和师资、干部力量得到扩充和增强。

在此期间,学校认真贯彻《高教六十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为煤炭工业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把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一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身体健康的煤矿高级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基本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科学研究等工作健康发展。同时,学校坚持服务煤炭工业的办学方向,为中南五省以及华北、西北地区煤炭工业发展输送大批高级专门人才,成为煤炭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基地,赢得“关内看焦作”之美誉。

1960年初,学校在河南省文教群英会上,被省政府评为“红旗学校”,并被推荐参加全国文教群英大会。同年6月,学校党委代理书记、副院长谭源和采煤系教师姚书模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光明日报》)以《焦作矿业学院跃居先进行列》为题专题报道了学校的办学经验。是年,中央对河南省煤炭工业局实行以煤炭工业部为主的双重领导,学校随之成为煤炭工业部领导的部属高校。

在文革十年中,学校遭受重创、陷入瘫痪,于1966年至1971年六年内停招学生。从1972年至1976年,学校在中南五省(区)招收五届“工农兵学员”,实行“开门办学”,并深入矿山开展科学研究,为特殊时期煤炭工业技术革新作出了贡献。这些就是当时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矿山的一些照片。

粉碎“四人帮” 之后,学校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改”的原则,平凡“文革”和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在拨乱反正、恢复整顿时期,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很快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学校的发展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重视并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和“以促进煤炭工业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一手抓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一手抓实验室建设,提高师生动手能力。

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这一时期,学校各项工作结出累累硕果,出现了“千帆竞发”的喜人局面,这几幅展板展示的就是当时情况:学校教学方面获得的国家级的奖励;实行开放办学,与国外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成绩斐然。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这一时期,学校在服务煤炭行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首创瓦斯地质理论,为破解瓦斯治理世界难题,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矿井瓦斯抽采与灾害防治水平,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状况作出卓越贡献;首创陆相痕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模式,奠定了我国痕迹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其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中西部地区石油等资源勘探;攻克煤矿10千伏直接下井供电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煤矿井下万伏级高压供电空白;创立的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及创建的首台无绳提升试验系统,为深层煤炭开采、超高层建筑提升系统的重大变革做了开创性工作,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1978年3月,校党委副书记鲍振宇出席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科学大会。学校研制的“WG-ZL-I型立井混凝土喷射机组”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值得一说的是,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开始起步,办学层次跃上新台阶。这里展示的是学校招收第一届研究生、及第一批研究生导师的情况。

下面,要向大家介绍是瓦斯地质学科的创始人、学校的教授杨力生。他长期致力于瓦斯地质研究工作,主持的煤炭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国煤矿瓦斯地质编图”主要成果《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瓦斯地质研究和瓦斯地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现在学校成立有瓦斯地质研究所,有一个继承和致力于瓦斯地质研究事业的高水平科技团队,正沿着杨老的足迹坚定地走下去,并丰收着一个又一个果实,继续为国家煤炭工业安全生产作不懈努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背景下,学校适应社会需求,开始通用工科大学的征程。这里有两个背景:一是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以工科专业为主体,以地矿类专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经多学科相结合的学科格局,为学校向通用工科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是原焦作工学院老校友吴京、沈季良、袁耀庭等两次提出期望学校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特别是1994年10月,工矿泰斗、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名誉主席、煤炭工业部顾问、原焦作工学院校董会常务校董孙越崎出任学校名誉院长后,亲笔向煤炭工业部副部长范维唐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岚清写信,请求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1995年4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学校更名焦作工学院。标志着学校实现了由煤炭行业工科院校向通用工科院校的重大转变,在学校发展史上掀开了继往开来的新篇章,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一时期,学校继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办学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对内求实,对外搞活”的工作思路,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学方面,大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在国内高校位居前列;科研项目数、经费数和获奖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1999年,学校科研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世纪向更高目标奋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党的领导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学校一贯重视党的建设工作,保证了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期间召开五次党的代表大会,所产生的领导集体带领学校事业步入中兴。这是五次党代会的照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学校党委注重培育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煤爱煤、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4月14日,博爱县青天河水库发生游船翻沉特大事故,正在春游的学校73名学生奋不顾身跳入水中,从死神手里抢救出18名遇险中小学生,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崇高而过硬的思想素质。这是绘制的抢险场景、清天河水库抢险英雄群体命名表彰大会会场、抢险英雄群体合影,这些是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的相关报道。

这是教师与校友专题。这一时期,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建成一支结构较为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这50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拔尖人才,他们中的很多成为一代学术大师、工程精英、贤才俊彦和社会栋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照片中介绍的,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这里我要重点介绍的是,还在我校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张铁岗院士。张院士是我校66级校友,曾任平煤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长期在一线致力于煤矿工程、科研与安全技术工作。其中瓦斯防突、分级、隔抑爆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防治瓦斯整体水平向前迈一大步,社会经济效益显著。2015年被国务院聘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被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并获温总理赠言:“铁岗同志,永远前进”。

20XX年10月,河南理工大学迎来了她XX周年华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为建校XX周年题词,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亲临学校并讲话。XX年的风雨,河南理工大学练成了一种顽强的品格,XX年的跋涉,河南理工大学铺就了一条辉煌的道路,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河南理工大学与时俱进,又开始了新世纪的征程。

篇四:

总介:

登辉堂始建于1940年(清光绪三十年),原是李鸿章祠堂的大殿(享堂)。清帝逊位后,祠堂由民国政府拨给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复旦中学前身)为永久校舍。享堂主要作学生考试、集会、膳食之用。

为彰显李登辉老校长对复旦的卓越贡献。1953年将李公祠享堂命名为“登辉堂”。今为校史馆,它收藏和见证了复旦百年校史,成了独特的复旦文化载体。2015年4月被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同时,经有关专家学者推荐,经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评审,定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序厅

李登辉铜像

1905年至1947年的42年,李登辉校长与复旦患难与共,度过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日子。在担任复旦大学兼复旦附中校长期间,树起了“牺牲、服务、团结”复旦精神之丰碑。

复旦标识(左)

1915年,李登辉校长为复旦规定了校训(语句选自《论语·子张》篇),随后校徽、校旗、校歌、校花(白玉兰)陆续制定。

校旗由兰白色构成。创校先贤于右任曾撰写“明月出沧海,青天养白云”一联以表寓意。兰色示沧海青天,博大幽远,平等公正,海纳百川;白色示皎洁之月,洁白无瑕,自律自强。旗中校徽,似一轮日月,旦复旦兮,永悬海天间,又似白云,无羁无绊,且柔且傲。寓复旦风骨。

为庆祝建校二十周年,学校成了“校歌编写委员会”。由“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诗人刘大白执笔,丰子恺作曲的校歌一直被复旦人诵唱到至今,它集中反映了复旦立校思想和精神,是复旦最可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

复旦创校先贤和历任校长(右)

一百年来,创校先贤马相伯、严复、于右任、邵力子、李登辉,与后继者,坚守着自主与自强的教育理念,用信念和智慧实践教育理想,造就了一所“东南有数之学府”。

右厅

一百年前,爱国老人马相伯举起了“教育救国”的大旗,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由国人通过民间集资,独立自主的现代学校,开始了实践近代教育思想和追求的征程。

石橙、衣冠镜,不久前出土的老校门青石以及李公祠界碑,让我们回到100前的记忆。

(中心柜:“万代公侯”铜盆。李鸿章“全家福”照)

铜盆是李公祠遗物。当时女子不入照,兄弟、儿子、孙子合影就成了“全家福”。这是李鸿章家族唯一的“全家福”。

(马相伯九六岁诞辰照)

这是珍贵的老照片。摄于民国二十四年力学堂前。它是马相伯老人留在复旦中学最后一张照片。与马老合影的许多是复旦是乃至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如于右任、夏敬观、李登辉、胡敦复、奚玉书、金通尹等,可谓风云际会,人物云集。

第一部分 百年沿革

史前:震旦学院时期

(马相伯捐地字据)

于中国积贫积弱,外侮内乱之际,马相伯毅然弃官兴学、毁家兴教,将3000亩良田悉数捐出。

1903年“震旦学院”的创立,得到了梁启超、蔡元培等关注和支持。

震旦学院一开始就具有爱国、科学、民主的思想基础,为复旦公学的诞生提供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时代报》广告)

登载在1905年5月27日《时报》上的震旦学院退学师生公白,是反抗外国教会控制,抵制奴化教育,捍卫国家教育主权的宣言。它是“复旦”之名第一次问世于众。从此,“复旦”永存天地之间。

复旦公学时期

复旦校名由于右任从《卿云歌》中撷取,马相伯认定,取其光辉绚烂,自强不息之意。

1905年9月,复旦公学借吴淞提督行辕为临时校舍,正式开学。

依照清政府高等学堂章程,将进二百学生编为八班,前四班为高等科(大学预科),后四班位预班(中学部)。

(中心柜:《筹拨复旦公学经费折》)

这份由两江总督端方秦光绪的奏折,不仅因一个皇帝为复旦公学写了御批而罕闻,而且从中可知复旦公学创校定为、艰辛和成绩。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1911年上海“光复”运动期间,吴淞校舍遭严重毁坏,经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批准,指拨李鸿章祠堂为复旦校址。

(严复照)

复旦公第二任校长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主要启蒙思想家,引进西方资产阶级先进学术思想第一人。同时,是中国最早论述“三育”并重的教育家。他与马相伯主持了复旦公学首届严格的入学考试(十取一),制定了复旦公学第一份章程,明确了“内之以修立国民方资格,外之以裁成有用之人才”的办学目标。

(著名董事)

1913年,首届校董会成立。孙中山出任校董,这在中国教育史上绝无仅有,它成为复旦永远的光荣,它的儿子孙科,继承父志,把教育当成革命的组成部分。

董事会成员大都是社会贤达和名流,力主教育兴国的实业家等。

如王宓惠,复旦公学第一任副校长,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总长,是中国第一张大学毕业证书(“钦字第壹号”)获得者。

萨镇冰,参加过甲午海战,后负重组北洋水师重任,尊为“中国海军元老”。【校史馆解说词6篇】文章校史馆解说词6篇出自董事会一直延续至1947年。

私立复旦大学中学部时期

(孙中山题词)

“天下为公”:1919年10月,孙中山在上海寓所写下“天下为公”。送给复旦学生朱仲华(1913年复旦公学学生)。

“努力前程”:1923年应复旦学子之邀,孙中山在《复旦年刊》上题词。后镌刻在原李鸿章祠堂内的慈禧太后御碑上。

(中山遗训铜牌)

1925年孙中山大总统逝世,复旦大、中学两部教职员暨全体学生敬刻中山“三民主义”遗训,以表思想。

(登辉堂揭幕留影照)

1935年10月马相伯(堂前坐轮椅者)亲于登辉堂命名仪式。这是马相伯留在李公祠仅存的影像之一。

中心柜

(上海“五四”第一钟·复旦大、中学生演讲团走出李公祠校门照)

1919年5月6日,邵力子亲自敲响校钟,慷慨陈词。李登辉和邵力子支持下,复旦学子成了上海“五四”运动的中坚力量。

这是唯一一张五四运动期间,反映复旦学子革命活动的照片。

复旦学子走出校门,走向校门,发动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上海“六·三”运动。

私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时期

(李登辉照)1929年,中学部正式挂牌为私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李登辉任校长,自1917年起到1947年去世,由同一人兼任大学校长和中学校长长达三十年之久,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恐怕绝无仅有。在严峻的抗日烽火中。李登辉老校长公开宣布“三不主义”的办学原则。在敌伪环伺,经济窘困的艰难之中,复中师生抵制奴化教育,坚持民族教育,维护了民族气节和复旦声誉。

(殷以文照·建设债券照)1903年,李公祠最终成为复旦附中永久性校址。因祠堂房舍年久失修,逼仄局促,而附中社会声誉日隆,生源激增,需营建新校舍。复旦大学文学十、兼大学部国文教授,时任中学部主任的殷以文提出采用公债方式集资建楼。

(邵力子·力学堂照·中心拒力学堂落成纪念杯)

欧罗巴风格的“力学堂”于1933年落成。为纪念老校友邵力子及夫人博学文时对学校发展的贡献,特取其两人名中“力”与“学”命名,1934年邵力子夫妇亲自出席力学堂落成典礼。

(复旦童军合影童子军团部照·边柜:童子军肩章)

复旦童子军闻名沪滨,影响波及遐迩。

复旦学生军训从建校始,就有良好传统,特别是童子军训练,在复旦教育史乃至中国学生军训史上都具有特色地位。

(苏莘垞照·登辉堂匾)

附中注册主任。登辉堂匾、日 “旭旭初升”四字都出自其手。他也曾为复旦大学书写校碑。

私立复旦中学时期

(复旦中学地下党党员照)

1945年,复旦中学就建立了地下党支部。1949年前后直接领导支部的是钱其琛和章增。复旦中学党支部成立了沪西南一区保安队,一面抵制伪教育局停课令,一面担负护厂、护校任务。

(陈毅题校牌照)

1949年5月25日,徐家汇解放。复旦中学开始了新的历程。

1950年,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应复旦学子之邀亲笔题写了校名。说明老一辈革命家对培育革命接班人的无比关怀。

(“南下服务队”、参干、参军照)

新中国成立,复旦中学的革命传统得到大发扬。一批批学生参干、参军、北上、南下,到前方去、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

公里复旦中学时期

1956年,上海私立复旦中学正式更名为上海市复旦中学,完成了私立到公立的转变。

(复旦科技学校毕业生照)

1958年至1962年,复旦中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历了一校两牌的办学模式的磨砺。在这期间,本着国家利益为上的责任感,发扬复旦自强精神,从复旦来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为培养普通中学高中生快速成为科技人才做出贡献。

(新校景图学生活动照)

作为历史名校,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而对新的发展目标和教育任务,不断确立富有不同内涵的自强育人的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硬件、软件新质量,攀越一个个新高度。

(党派联谊·民主党活动照)

具有民主传统的复旦中学,民主气氛浓郁,民主活动活跃。

(各年级毕业生照·毕业生统计表·各年代毕业证书)

百年来,复旦中学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有用之才,复旦学子的足迹遍于下。

同根同源(复旦大学·重庆复旦大学·台湾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附中照)

1905年复旦立校始,大学部与中学部始终合为一体,同舟共济半世纪。一生只为“复旦”服务;一生只做“复旦”教授;一生只当“复旦”校长的李登辉老校长,是复旦中学和复旦大学永远的校长。

1935年,复旦校友在重庆创办复旦中学。1936年复旦大学将其列为附中,由李登辉任校长。抗战期间复旦大学迁重庆,嘉陵江边有一段与中学部共患难的日子。

1985年,曾力助马相伯创建复旦中学的于右任等老校友在台湾桃园县平镇乡创办了复旦中学,人称“少复旦”。海峡两岸的“复旦”,拥有同一校旗、同一校徽、同一校歌、同一校训,堪称中国教育史上佳话。

新附中与老附中的交流学习正日渐频繁。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马相伯举起的“复旦”大旗下,聚集了与民族共能 、共荣、共崛起的复旦人,用自己的信念和智慧实践着理想追求。

中厅

(壁画)

复旦百年史,是一部爱国荣校斗争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奋斗史,是一部追求卓越发展史。

(校园两模型)

一个是令人回忆的古色古香的校园。一个是古老与现代交辉的校园。

(各级领导来校指导工作照)

复旦中学获得的发展与各级领导、专家和社会贤达的殷殷关切密不可分。

第二部分 复旦精神

左厅

百年风华,百年淘洗。百年铸炼。

复旦文化精神的积淀,见证了一个历史过程,它是历代复理教育工作者报国之心的几代复旦学子的精神聚合而成。

(马相伯语录条幅)

马相伯以爱国者和教育家的名义明确:“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

爱国爱民,始终是复旦师生不变的精神内核。

(复旦部分烈士照·“五卅”、“九·一八”、“一二·八”等背景照)

复旦从创办之日,就涵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爱国精神。

在不同的时期,复旦学子义不容辞地站在历史的风口浪沙,为国家与民族利益而奋斗。

复旦历史上曾出现过七位烈士(其中一位越南自卫反击战烈士,墓葬龙华烈士公墓,姓氏待查)。

(新老学生军训照片)

除了著名的童子军训练外,高中阶段学生均须军训。1933年,在上海市在右学校学生军大检阅中,附中学生在38个学校中脱颖而出,荣膺亚军。1986年以来的军训会操,我校都列为前茅。

严格的训练,锻炼了体魄,培养了随时报效祖国的爱国思想和情操。

(义务小学、学生自治会、合作银行照)

李登辉老校长对复旦学子说:“服务、牺牲、团结,是复旦的精神,更是你们的责任。”“服务牺牲”的使命意识成了无数复旦师生不懈的生命意识。

面向社会平民大众的复旦义务小学,在大学部搬迁后,完全由附中师生全面主持,办学经费由师生募捐,教师由附中师生担任。

学生自治会、合作银行的创办,使学生直面社会问题,培养实际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相当数量的国家与民族栋梁之才在关注社会、勇于任事、适应发展的实践中造就。

(沈敏之·沈敏之奖学金·边柜:沈敏之奖学金批文)

沈敏之是附中英语教师兼训育员,临终将一生积蓄捐于学校。为永远纪念一生奉献给复旦教育事业的沈敏之,学校设立了学生奖学金,每年奖励品学兼优及各怀特长的学生。至今已颁发了二十届。

(章益、温崇信照)

章益(前排左一)在“五四”期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圣约翰大学附中开除,李登辉特准他入复旦。他曾在复旦附中任教,后曾任复旦大学校长。

在李公祠诉讼案中为复旦胜诉出大力的江一平,也在同一时期,同一原因被复旦接纳。

在动荡的年代里,复旦总是以“解衣衣人,推食食人”的“性格”,支持者革命者,支援着危困者。

温崇信,曾任复旦附中教师,后为台湾复旦中学第一任校长。

(十院士照)

回望百年,这是追求卓越的百年。数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锻造出的成果远远超出可以称量的价值。

在复旦中学(含复旦公学、私立复旦大学附中、私立复旦中学)打下坚实基础、成长成才的院士十个(不久又得悉58届校友刘玠先生也是一名工程院院士)。一个普通的中学出现了十多位院士,这在上海普教系统中是不多见的,母校为之自豪,母校为你们喝彩!

(重点介绍)

陈寅恪

竺可桢

胡绳

周文德:水文学家,(周述、周文德、周鸿烈三代同曾为复旦中学学生又曾任复旦中学教师)

(部分杰出校友照·中山柜:校友著作等)

李登辉老校长说过:“诸生一生中如有成就,复旦将蒙其光荣。……须知造就学生者为学校,而造就学校者则学生届。”一部百年复旦史,因众多杰出的复旦学子而光辉四方。

(重点介绍)

罗家伦:1914年考入复旦公学,1917年毕业,考入北大。1919年5月,他参加爱国游行,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不久又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五四运动”一词自此问世。先后任清华大学首任校长、任中央大学校长十年。曾任驻印度大使,印度的国旗也是他设计的。

1935年,罗家伦任中央大学校长时,正值复旦中学三十周年校庆,他回忆道:“在顾鸿章铜像下一早起来读书,在荷花厅上上课,在饭堂前踢小足球之生活,已成过去之黄金时代矣,思之犹有余甘……”他认为在复旦的三年,是他一生中的“黄金时代”,过了三十年后,“思之犹有余甘”他以母校为荣,母校因特而骄傲。

(选择介绍)

金冲及:党史研究专家

张开济:中国十大建筑师之一

何琼崖:世界文化名人

王延义:资深外交官

王步宁:中国首届MBA成就奖获得者

代代有志者踏进复旦门,博学切问,笃志奋思,先忧后乐,走出复旦门,群才英隽,灼灼其华,累累其果。可曰:复旦英才遍寰宇。

历史名校,必属于时代的先进文化。复旦的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科学性、任文性和前沿性。

新世纪名校的使命是,善于传承,勇于创新,弘扬传统,与时俱进。

(《发展性教育研究》·《历史名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照片、图片·“EPD”试验学校论证会照片、证书·教育科研活动照)

从严复的“三育自强”、李登辉“全人的发展”,到21世纪学校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办学目标,以及“三全”(全面发展、全程关怀、全员成材)、“三自”(自我设计、自主管理、自主成长)的学生成长理念,是历任校长,师生一德,在坚持继承复旦文化精髓的同时,努力把握时代脉搏,不失时机的教育创新。

(学生社团各种文化活动照片·具有特长的学生照片·青年教师会照片·青年教师教学实践照)

百年校训,规范着师生严谨作风和治学风格,“崇尚科学”的学术追求,体现了复旦基本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精神,催生了师生一个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硕果。

(合作交流,走向国际 照片·休斯顿市长公告等)

一百年前的复旦公学,就已实行“双语教学”。开放合作,国际交流是复旦办学特色之一。其目的不言自明:培养复理的师生具有一颗爱国心,拥有一双世界的眼光的人才。

为开拓师生的视野,增强合作交流能力,学校每年举办欧美文化节,搭建中西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每年选派优秀师生赴英、加、澳等国家交流学习。

(结束语)

复旦筚路蓝缕走来,荆棘满途,沧桑洗砺,风风雨雨一百年,上下求索一百年。

在百年复旦历史长卷上,写下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自强发展,育才强国”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写下了中国近、现代民族教育发展之历程。

虽物换星移,风云变幻,然东南有数之学府,自有日月煌煌新世纪。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

大家好!首先欢迎各位在百忙中来到九中,走入“百年九中回顾展”。天津市第九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历百年春秋桃李争艳,跨廿一世纪鲲鹏展翅。世事沧桑,岁月峥嵘。它源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天津近代著名教育家温世霖先生创办的普育女子学堂。历经岁月洗礼,积淀下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其先进文化传统可概括为:“普育”的思想,革新的精神。下面让我们一起在此开始百年九中的校史之旅。

请看第一部分顺时应人,引领风尚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民族危亡,势如累卵。津城有识之士,高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帜,举全力兴教办学。其“普育女子学堂”的创办,更开近代女子教育之先河。

耀华中学、崇化中学、中营小学、南开中学、铃铛阁中学、二十一中学都是那个时期与“普育女子学堂”同期创办的。

这是温世霖,祖籍山西,后迁入天津城北宜兴埠,为天津建卫早期移民之一部,并渐呈当地望族。积极从事反清政治活动,为清廷所不容,罹难发配新疆。

清廷即倒,先生返归故里,笃定往日之志,走“教育救国”之路,于1905年创办“普于女子学堂”。使其成为津城女子教育之榜样。先生为津城爱国教育家,民主革命之政治家,普育女学创办人。

这是徐肃静女士,温世霖的母亲,祖籍天津武清梅厂。家学深厚。其待字闺中即娴熟经史,23岁嫁与宜兴埠温家,与温联琇结为夫妻,并育温世霖等5男1女。夫唱妇随,两人共创办温氏家塾,播撒文明,其津城近代名人如严修、张伯苓等人出其门下。之后其再办佩贞女子学堂,自任校长。首开津城女子办学之先河,为彰其绩,国父孙中山先生亲授匾额“民国贤母”。

这是张伯苓。天津宜兴埠人,少年时就读于温氏家塾,和津城名宿温世霖为同窗挚友。后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并于此毕业,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创始人。中国近代名人如周恩来等皆师从之。

大家请看,这是我们在市档案馆查找的资料,普育的办学宗旨、校董图表 、董事会章程 、校训、校歌、老教材、普育校址等等。可以看出当时普育早期的教育状况可见一斑。

请看第二部分 悠悠岁月 百年沧桑

悠悠百年,弹指一挥,前者启,后者继。生生不息,数代人心系民族之兴衰,献身教育事业,跃然壁上,观之使人动容。

大家请看这是我们梳理的学校历史沿革、九中历任校长的情况

这是各时期校舍照片,从学校校舍的变化可以看出我们九中的发展

这是不同时期教师代表的照片,他们为九中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这是著名学子们的照片,他们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这是早期学生照片,

这是现在我们学校现在学生的风采。

请看第三部分 脉脉相承,屡铸辉煌

由普育至九中,岁月悠悠,沧桑百年,变故迭起。其间普育先贤首开风气文脉之先,九中后人继先贤数代之余烈,上下同心,继往开来,勇于进取,由此自立于强校之林,其成绩之辉煌为津门所共睹。

大家看到的是我们学校各方面的获奖情况

教学改革历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着力点,薪火相传,铸就了九中的特色发展。

1924年(民国十三年)温世霖之长子温祖荫从美国留学归来主持校务,将美国的教育方法介绍给教师,让教师接受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温世霖的妹夫王荷舫任校长,王校长非常重视教学改革,经常向学生发表演说,常以“勤学不如好学、用心不如专心”之词教导学生,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温世霖的孙媳刘绛文任校长,她以丰富的学识和对教育的热忱,招聘资深教师,革新教育方法,全力提高教育质量。当时天津市教育界名流范绍韩、魏皆元、边叔扬、阎学恭、张华清等来校任教,学校教师队伍堪称一流、教学质量全市领先。

1951年沈慧儒任校长,她争取到广东会馆的使用权,新建教学楼,建专用实验室,教学设施齐全。她发动教师自制教具,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953年,在耀华中学举办的全市教具展览中,我校教师制作的教具、仪器等占了全市展品的一半。其中高尚信老师制作的教具,1955年被选送苏联展览。

1956年岳炳忠任校长,岳校长亲自为全校师生做“现代科学技术新高峰”的报告,学校的教学改革再掀高潮。1956年12月天津市教育局编印的《中学教育工作经验汇编》专门介绍了学校教学改革及自制教具的经验。

1983年单树增校长在学校开展以学法改革为突破口的教法、学法、考法的同步改革实验(简称为“三法”教学改革)。该教改实验历经六年,促使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其教改经验在全国初中教学工作会议上介绍。时任中共天津市市委常委、市教卫工委书记王鸿江专门作出批示。九中被天津市教委树立为全市教学改革的典型,并命名为天津市教学改革先进校。“三法”改革专题录像片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向全国播放。

1998年以来,刘安利校长以国家“九五”科研课题为载体,深化“三法”教学改革,构建主体教育模式,组织动员全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实验。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初中、高中教学质量优秀校,天津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学校改革,特别是教学改革成为百年九中发展的一条主线。全校师生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一批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多人被评为市、区级优秀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

大家请看,这部分介绍的是我校的校本课程的有关书籍

对于现代学校来说,真正能够彰显学校个性与特色的必然是它的课程,只有通过课程才能真正判断学校的文化品位,也只有通过课程才能真正体现它的现代性。对有抱负、有追求的现代学校来说,课程实际上代表了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组织师生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有效整合校内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了构建学校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验。从1999年开始,我们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科学探究课程建设的实验研究》及市、区重点课题《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的实验研究》。建立了专家、领导、实验教师“三结合”的研究共同体。通过学习培训、试点开发、师生合作、专家引领、总结反思、完善机制等逐步深化的过程,我们共开发了科学探究专题、研究性学习专题近百项,总结提炼了科学探究课程的基本概念、课程目标、操作策略、实施模式、管理机制、评价方法等,形成了较完整的校本课程框架。

这是我校科学探究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这是我校科技活动的成果

第四部分 凭风乘势,鹏飞图南

鹏飞万里,所凭者风也;所乘者,势也。今九中之鹏,暂栖西南一隅,亦欲展翅凌霄,所凭乘者何?如下所示可见一斑。

我们在传承普育文化的思想指导下,对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等进行了重新诠释。

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诚檏勤俭”

诚——精诚报国,诚实守信;

檏——纯檏率真,艰苦檏素;

勤——勤学笃志;勤思好问;

俭——崇俭养廉;克勤克俭。

这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

传承“普育”思想,弘扬创新精神,构建和谐文化,师生共同发展。

这是我们学校的校徽。

大凡学校校徽都意寓学校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昭示着学校未来发展之愿景。我们九中的校徽设计也饱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它设计古朴、厚重,图案主体是司母戊方鼎及鎸刻于鼎上的“普育”篆书铭文。这意寓了学校百年发展的历史文化。用今天的话语来解读“普育”的内涵便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鼎的图形意寓广博。

其一曰,正。意寓学生品德言行要以鼎来匡正,堂堂正正作人,老老实实作事。

其二曰,鼎盛。恰如其分地说明普育女中在天津近代教育史上的辉煌业绩和历史地位,而且昭示百年九中在新世纪再创新的辉煌。

其三曰,鼎新、鼎新革故。除弊、革新是九中百年发展历史的一条主线,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九中长期以来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有些项目、领域的改革成果在全国也有相当的影响。

大家看这是我们的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特色及目标

已故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所说的“一个家,一个国要有支点;这一支点即是文化。”那么,一个学校的支点更应如此,要有文化,它的内涵即一个学校要有深深的文脉。我们的校史展厅,力图展示给大家的支点也在于此。同时我们力图通过这一小小的展厅不但展示九中的发展,也能折射出天津近代教育的轮廓,及至近百余年来中华民族近代教育的走向。

在筹建这一展厅时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关照,得到广大各界人士的鼎力协助,尤其是历届校友的积极响应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深深地感谢,同时再次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由衷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篇六: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您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校史馆!

校史馆分为五个厅,我们现在所在的是序厅,显示了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思路。大家请看,顶部是学校的校标,右面是学校的办学历史及办学理念,左面是校歌,正面的形象墙有学校的八字校训:厚德博学、 崇实去浮,及钢水和钢包,整个序厅彰显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学校一脉相承的钢铁情缘。

大家请看,位于历史厅中间的是张之洞的半身塑像。1889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督鄂17年间,在鄂创办了系列学堂。【校史馆解说词6篇】默认分类在曲折的办学路上,学校几经变迁,几次更名。先后有一批著名学者来校任教,他们中间有地质学家李四光,建筑学大师鲍鼎,音乐家贺绿汀。在学生中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十八星旗的制旗者赵师梅(故事1),革命将领郑位三,磁流体力学和等离子体动力学家潘良儒。1931年更名的汉阳高级职业工业学校在当时享有盛名,学生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这是当时体育活动的照片。

(1)1937年抗战爆发,学校颠沛流离,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这是当时的湖北联中校歌,反映了当时求学学子对灾难深重国家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憧憬。

【(2)1938年夏,抗日战火迫近武汉,学校成为抗日联合中学高级工业分校,辗转迁徙至湖北巴东、四川彭水,最后到达湖北恩施的宣恩一带。】

1946年学校重新迁回武汉,一切白手起家,筹建校舍,恢复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校名。这些是当时学校的教学实验、实习活动等照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也迎来了春天,进入到历史厅的第二部分,万象更新,铸造钢铁熔炉

伴随着国家重工业的几次调整,(1949年9月学校迁往武昌西卷棚改名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1953年改名为中南钢铁工业学校,迁至石牌岭新校区,1954年更名为重工业武昌钢铁工业学校,1956年改属冶金工业部,移名为冶金工业部武昌钢铁工业学校。)在1958年为解决钢铁行业技术干部的严重不足,冶金部决定以武汉钢铁公司为依托,筹建武汉钢铁学院,由武钢总经理李一清同志兼任武汉钢铁学院的首任院长。实现了学校发展历程中的华丽蜕变。这是钢院的历任领导。这几幅珍贵的照片是:毛泽东主席于1958年9月13日在第一任武汉钢铁学院院长李一清的陪同下视察武钢;我校俄语教师陶汉英于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武钢接见苏联武汉市专家组长时担任翻译的照片;这张是陶汉英老师在朱德委员长视察武钢接见苏联专家时担任俄语翻译。

1958年筹建的钢铁学院,历经建院、调整、充实和改革发展阶段。在学科、师资、教学、科研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进步。这是朱海教授,他是我国著名冶金机械专家,1952年朱海教授在原华中工学院创办了冶金机械专业,1958年武汉钢铁学院开始办本科教学,1960年原华中工学院冶金机械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整体划归到武汉钢铁学院。我校一直继承着产学研的办学传统,那边的几幅照片显示了当时学校教师和企业联合,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场景。

我校另两支重要源流——1954年筹建的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和1960年筹建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大家请看我校的历史沿革图

1898年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湖北甲等工业学校、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中南钢铁工业学校、武昌钢铁工业学校的】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学校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1999年定名为武汉科技大学。从此掀开了学校新的篇章。

请大家进入现代厅,主题为“继往开来传承钢铁精魂”。

学校的发展历来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学校的题词,这些照片记录的是中央及省部级领导来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的情况。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学院和学科专业设置。现拥有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9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6个本科专业。现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20XX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排名中,冶金工程、矿业工程2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十名,14个一级学科位列全国高校排名前50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计划,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现有双聘院士5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楚天学子共29人,入选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7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孔建益校长),全国优秀教师4人(他们是方康玲教授、陈奎生副校长、吴怀宇助理、李锐锋教授),全国模范教师1人(李友荣教授)。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24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58人。优秀的师资队伍,创造了学校丰硕的科研成果。连续五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2015年学校国家科技成果在全国高校排名位列16名。这几幅长卷照片是我校教师参加国家科技进步奖表彰大会上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合影。(1996年李楠教授主持的课题:“用高铝矾土直接电熔制酸电熔刚玉的研究≥9 8.5%Al2O3”、2015年张一敏教授主持的“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20XX年祝红喜教授主持的“钢铁冶金储运与精炼设备炉衬材料长寿高效技术”,20XX年王光华教授主持的“焦化过程主要污染物控制关键技术的应用”)。

在教学研究方面: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国家精品课程,获批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6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品牌专业,26门省级精品课程,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5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分别是:“面向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改革与实践”项目获一等奖,“电气控制类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全解析法机械原理矩阵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南分校)”项目等获二等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6项。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确立了立足冶金行业,服务经济社会求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五年,学校主持和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17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80项,2015年以来,学校重视立足行业优势,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先后与武钢、攀钢、重钢、涟钢等20余家大型企业和湖北 省有关地市州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并成立了“武钢-武科大钢铁新技术研究院”,“韶钢—武科大炼铁技术研 究所”。(其中由张一敏、祝洪喜、王光华等三位教授领衔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连续三年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先后与2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进入快车道,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称号,20XX年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状”。 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坚持教育创新,把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攀登者机器人足球队连续六年荣获10次世界冠军、13次全国冠军,其中,仿真11 VS 11实现六连冠,仿真5 VS 5实现四连冠。这是他们历次比赛中获得的奖杯。学校还专门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组建创新团队。这些是学校学生在大学生创新科技活动及竞赛中获得的各项荣誉:我校学生在国际国内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中,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400余项。并多次获得国际炼钢挑战赛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奖励。学校高水平女子篮球队,也多次获得全国大运会、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和CUBS(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简称“大超联赛”)冠军,为国家女篮队输送了十几位以苗立杰为代表的国家级队员。同时(此外),在自主创新教学方面,我校也涌现了一批以解砾为代表的优秀学子。解砾现为学校研三的学生,20XX年,他首次创业,开办网上书店,赚得第一桶金10万元。同年,解砾创办了纯派生活武汉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解砾在“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中排名第87位。20XX年3月,解砾所在公司被红桃K集团并购,以年薪50万元出任新公司的CEO,并拥有49%的股份,一跃成为千万富翁,成为我校自主创新的典范。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理论学习经常化,按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师生20余年坚持到红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学校还以青年志愿者活动,感恩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及一系列文艺演出为载体,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服务社会方面:学校以科教兴国、服务社会为己任,组织广大师生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服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

这是20XX.12.24《湖北日报》以“武科大为地方经济做贡献”为标题做的专题报道。

这是湖北省20XX年度十大重点工程:湖北新冶钢焦化公司设计安装的2×75孔4.3m,90万T捣固焦炉安装照。

设立了“武钢奖学金”、“涟钢奖学金”“首安奖学金”、“濮耐奖学金”等13项社会奖学金。学校还成立了董事会,第一届董事会由33家企业组成。20XX年10月董事会换届,新一届董事会由51家董事单位组成 ,董事单位分布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冶金、机械制造、医疗、建设、金融、科研设计、教育等12个行 业,为进一步密切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推进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学校重视交流与合作,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同澳大利亚、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三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作学校的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邀请一大批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和科研合作,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这些是我校与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学校办学的照片。这些是我校领导专家出访掠影;这些是等外国政界人士和专家来校访问部分照片;这是我校主办或承办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情况。

各位来宾,请随我参观校友厅,主题是:“桃李芬芳 彰显钢铁品质”。

110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13万余人,莘莘学子,上下求索,英才辈出,校友厅展出的是我校的部分杰出校友,他们已成为国家各领域,尤其是钢铁冶金行业的骨干和栋梁。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有现在担当我校双聘院士的刘玠院士和苏义脑院士,有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国家发改委主任孙志刚,安徽省常委王炯、浙江省副省长陈德容(85年毕业于钢铁冶金专业),可以这样说,全国的冶金企业几乎都有我校毕业的学生,全国大中型冶金企业中,有近一半的校友担任着企业的领导,全国的钢铁冶炼企业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领导是我校毕业的。目前中国最大的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义芳。所陈列的部分实物是校友赠送给母校的礼品。可以说:哪里有钢铁企业,哪里就有武科大的校友,哪有就有我们武科大人做出的贡献。

未来厅的主题:“同心协力 共奏钢铁强音”。

这张展板上为您展示的是20XX年建设中的黄家湖校区。可以看到当时黄土漫天的校区今天已经是碧波荡漾,柳树成荫了。

这里给大家展示的是青山校区和黄家湖校区的缩微景观模型。学校校园总面积180.39万平方米(2705.81亩),校舍建筑面积103.94万平方米,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学校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建有32个研究所、1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青山校区校园面积为400余亩,这是青山校区标志性建筑——主楼21层楼。黄家湖校区现有教学面积近50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4万人上课。中间的大型建筑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图书馆的位置。我校图书馆是湖北省所有高校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同时在沙盘上大家看到的一些白色建筑,这些白色建筑是我校在未来几年中拟建的行政楼及大学生活动中心等辅助教学设施。

各位来宾,学校力争建成办学特色鲜明、钢铁冶金及相关学科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高水平大学。

回顾百年校史,风雨磨砺,成绩斐然。我们温故知新,继往开来,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本次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第五篇:《亚足联主席萨尔曼在恒大夺亚冠的现场感言》

亚冠决赛之夜,亚足联主席萨尔曼、第一副主席张吉龙、国际足联执委马库迪、亚足联秘书长苏萨等十多位亚足联高层也专程来到广州,出席亚冠盛典。作为亚足联的掌门,萨尔曼是第一次来到广州。比赛之前,他与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进行了简短的会面,萨尔曼代表亚足联感谢了中国足协这两年来为亚足联所作的贡献。比赛之后,他也与广州记者畅谈了对恒大夺冠的感想以及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展望。

“近年最成功的决赛”

感谢各位媒体到来,首先祝贺恒大获得亚冠联赛的冠军。”神采飞扬的萨尔曼见到记者显得兴致很高,“进入淘汰赛以来,恒大一直突飞猛进,成绩也是非常好,这个冠军获得也是理所应当。【亚足联主席萨尔曼在恒大夺亚冠的现场感言亚足联主席萨尔曼在恒大夺亚冠的现场感言。”

前晚决赛,天体中心爆满的红色人海给萨尔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自己“麾下”赛事有如此的上座率,这位亚洲足坛掌门人显然非常满意。“昨天比赛赛场气氛非常热烈,大家也兴致高涨,观众人数非常多。这也是过去几年里最成功的一场亚冠决赛。”

“我很钦佩恒大的战略眼光和思维”

“就我本人而言,我从事足球管理已有多年经历,恒大在短短3年半时间里面,就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在亚洲范围内是一个奇迹。我也很钦佩恒大发展足球的战略眼光和思维,向他们致敬。【亚足联主席萨尔曼在恒大夺亚冠的现场感言文章亚足联主席萨尔曼在恒大夺亚冠的现场感言出自http://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tuijian3709/

推荐访问:2015恒大球员年薪排名 恒大球员年薪一览表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