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来源:演讲稿 时间:2018-11-26 08:00:0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演讲稿】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共9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一):

求:大一英语演讲稿 关于实验动物的 可以演讲5分钟的

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在人类疾病的调查和防治研究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国内外公认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与否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实验动物水平应当与科学研究的水平相匹配.因此,人们愈来愈重视实验动物的标准化问题.但是,医学研究论文中对实验动物应用状况的描述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描述的状况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实验动物应用的情况,也反映了科研论文的规范化程度〔1〕,并进而影响论文的质量和交流.作者通过对《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应用生理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1~1996年各期刊载的呼吸系统疾病论文为例进行调查,并随机抽检了《Respiration Physiolog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merican Review of Respiratory Disease》及《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中应用实验动物的文章.填写问卷,依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10种杂志文献中呼吸疾病所占数量有明显差异,平均占总量的12.93%.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呼吸疾病占80.31%,《中华内科杂志》中占11.57%,《中华肿瘤杂志》中占10.1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占9.55%,比例较高.《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占7.96%,《中华医学杂志》中占4.81%.《中国应用生理杂志》中占5.54%.而《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中占3.73%,《解放军医学杂志》中占2.31%,《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中占2.53%,比例较小.
2.约有1/4的研究论文是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研究工作的,几乎涉及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主要以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肺癌为主.几种杂志不平衡,《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所占比例高达75.25%,《中国应用生理杂志》所占70.27%,比例较高,《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为62.07%,《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为48.00%,《中华医学杂志》为32.76%,《解放军医学杂志》为18.52%,《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为13.15%.而《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肿瘤杂志》较少,分别为7.74%和8.60%.这与各杂志刊文的侧重点有关.
3.理想的动物模型应是规范化的,能够准确地重复再现.为此,应严格控制影响因素,力求一致性.影响复制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动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动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性别、年龄、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营养、气候、理化、居住因素.因此,研究论文中对这些因素均应描述.调查中发现文章标题作为研究核心,有39.08%的文章没有注明实验动物的种名,有些文章应用了不规范的俗名,如“大白鼠”、“小白鼠”等.24.43%的文章没有交代实验动物的品系、品种.57.47%的文章既不记叙实验动物的来源,也不交代其遗传背景.性别、年龄和体重因素,分别有31.32%、99.13%和13.79%的文章无记叙.一些文章实验动物的数目偏少,不足以达到统计学的要求.有11.78%的文章甚至未提实验动物的数目.当然,近交系动物可以突破统计学上的要求,但也必须满足一定的数目.
4.动物实验的条件:98.56%的文章根本不提及饲养方式,99.14%的文章对实验环境未记叙,仅有1篇文章(占0.29%)提到了实验动物的合格证.有5篇文章是应用裸鼠进行的实验,其中仅1篇提及动物实验条件.
5.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为不影响实验结果和操作者安全,以及减少动物模型处理因素的干扰作用,对实验动物进行恰当处理是必要的.调查中发现,57.76%的文章未记述麻醉剂,72.41%的文章未记述处死方式.有较多的文章写着“处死后……”,但未谈如何处死.有86.78%的文章叙述了施加实验因素时所采用的方式,有61.49%的文章记述了所用动物模型的制法或依据,考虑到了采用不同的模型处理的结果会完全不同,如何实施实验因素的方式是应当记叙的,但该调查中发现竟有13.22%的文章未谈及.
6.动物实验设计的问题:动物实验设计也应当参照并遵守临床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2〕:随机化、重复、对照.根据实验动物的情况,有时还应当在最后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调查发现,45.40%的实验未随机分组,19.54%的实验未设对照,全部文章均未使用双盲法或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因此,在实验设计上尚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客观地讲,目前我国应用实验动物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还有一些差距,因为实验动物的应用情况,受到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随机抽检的文章〔3~5〕中可以看出,国外几种与呼吸疾病相关的杂志对实验动物的描述具有以下特点:(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体重明确;(4)等级明确;(5)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明确;(6)性别明确;(7)有对饲养方式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8)所用动物数量准确;(9)对动物的健康状况的描述详细;(10)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1)全部有对照,部分采用了双因素方差分析.当然,国外杂志有些文章也有不足,比如对动物年龄描述不够明确,也未见使用双盲法.发达国家目前动物检测工作有专门的机构,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随着实验动物质量不断提高,动物实验条件的不断改善,动物实验应用领域也愈来愈广泛.但是,许多动物实验研究论文中往往将试剂生产地、产品批号等描述十分详细,而对实验动物的条件却记述很少,甚至一些学术水平很高的科研论文,对实验动物方面的记述也很简单.这种状况应当引起广大科技人员的重视.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二):

《科学》杂志评出“饿死肿瘤”研究获新进展为2004年十大科技突破之一.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结合,可延长结肠癌患者存活期.其利用的原理不包括(  )
A. 抑制癌细胞的复制
B. 切断癌细胞营养供应
C. 阻断癌细胞的增殖
D. 诱发癌细胞基因突变

AC、化疗的原理在于通过化学药物抑制DNA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AC正确;B、细胞癌变后,血管为癌细胞提供了营养物质.从“饿死肿瘤”的原理上看,就是减少肿瘤的营养供应,是由于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原因,B正确...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三):

据《中国卫生年鉴》等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死亡率比20世纪50年代明显升高,其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②这两种疾病的传染性特强 ③遗传因素 ④目前对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水平跟20世纪50年代相比没有显著的提高 ⑤环境影响(如环境污染加剧)

[     ]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四):

研究干细胞有什么意义

干细胞研究及其意义
分化后的细胞,往往由于高度分化而完全丧失了再分化的能力,这样的细胞最终将衰老和死亡.然而,动物体在发育的过程中,体内却始终保留了一部分未分化的细胞,这就是干细胞.干细胞又叫做起源细胞、万用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这样说,动物体就是通过干细胞的分裂来实现细胞的更新,从而保证动物体持续生长发育的.
干细胞根据其分化潜能的大小,可以分为两类:全能干细胞和组织干细胞.前者可以分化、发育成完整的动物个体,后者则是一种或多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人的胚胎干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人,所以属于全能干细胞.
早在19世纪,发育生物学家就知道,卵细胞受精后很快就开始分裂,先是1个受精卵分裂成2个细胞,然后继续分裂,直至分裂成有16至32个细胞的细胞团,叫做桑椹胚.这时如果将组成桑椹胚的细胞一一分开,并分别植入到母体的子宫内,则每个细胞都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的胚胎.这种细胞就是胚胎干细胞,属于全能干细胞.骨髓、脐带、胎盘和脂肪中则可以获取组织干细胞.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些终生与自己相伴的干细胞.但是,人的年龄越大,干细胞就越少.为了弥补干细胞的不足,一些科学家建议从胚胎或胎儿以及其他动物身上获取干细胞.进行培养和研究.
干细胞的用途非常广泛,涉及到医学的多个领域.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在体外鉴别、分离、纯化、扩增和培养人体胚胎干细胞,并以这样的干细胞为“种子”,培育出一些人的组织器官.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的广泛临床应用,将产生一种全新的医疗技术,也就是再造人体正常的甚至年轻的组织器官,从而使人能够用上自己的或他人的干细胞或由干细胞所衍生出的新的组织器官,来替换自身病变的或衰老的组织器官.假如某位老年人能够使用上自己或他人婴幼儿时期或者青年时期保存起来的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那么,这位老年人的寿命就可以得到明显的延长.美国《科学》杂志于1999年将干细胞研究列为世界十大科学成就的第一,排在人类基因组测序和克隆技术之前.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和中央医院通过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根治了一名因家族遗传而患上严重的地中海贫血症的男童,这是世界上第一例移植非亲属的脐带血干细胞而使患者痊愈的手术.医生们认为,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并不复杂,就像给患者输血一样.由于脐带血自身固有的特性,使得用脐带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比用骨髓进行移植更加有效.现在,利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治疗白血病、各种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引起的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家预言,用神经干细胞替代已被破坏的神经细胞,有望使因脊髓损伤而瘫痪的病人重新站立起来;不久的将来,失明、帕金森氏综合症、艾滋病、老年性痴呆、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等绝大多数疾病的患者,都可望借助干细胞移植手术获得康复.
同胚胎干细胞相比,成人身体上的干细胞只能发育成20多种组织器官,而胚胎干细胞则能发育成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但是,如果从胚胎中提取干细胞,胚胎就会死亡.因此,伦理道理问题就成为当前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最大问题之一.美国政府明确反对破坏新的胚胎以获取胚胎干细胞,美国众议院甚至提出全面禁止胚胎干细胞克隆研究的法案.美国的一些科学家则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将干细胞用于医学研究,在减轻患者痛苦方面很有潜力.如果浪费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结果将是悲剧性的.
我国的干细胞研究和应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骨髓干细胞移植方面的研究,目前研究和应用得最多的是造血干细胞.1992年,我国内地第一个骨髓移植非亲属供者登记组在北京成立,“中华骨髓库”也正式接受捐赠.2002年,北京建立了脐带血干细胞库.关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五):

下表摘自《1993年中国卫生年鉴》和《2000年中国卫生年鉴》,是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专率统计表(死亡专率特指某种疾病的死亡率).

(1)从表上可以看出,50年代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主要是______,
而40年后,却成了______、______、______等一些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
(2)请你分析,40年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是如何产生的?______
(3)从分析病因中,你应该如何健康地生活?______.

(1)在50年代,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为120.3/1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6.86%,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40年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140.47/1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3.89%;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127.18/1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1.63%;心脏病的死亡率为98.92/1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6.82%,是现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2)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长期的酗酒,过量的酒精能使脂肪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使管腔变窄、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的过程,从而使得冠心病的发病率升高.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血管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发心脏病.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另外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缺乏体育锻炼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癌症的产生原因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吸烟、酗酒、长期食用发酵、霉变、酸菜、腌菜及含亚硝酸胺的物质.长期食烟熏、火烤和反复用过的油炸食品;不良的生活习惯易致癌,主要包括吸烟、饮酒、日光浴、不洁性生活、缺乏运动等;环境、水源和土壤污染均对人体造成危害.
(3)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增强心血管的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也会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所以,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应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故答案为:(1)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
(2)大量吸烟,食用含脂肪过高的食物,酗酒,缺乏运动等
(3)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多参加运动,拒绝烟酒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六):

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肝脏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机体免疫力低下(免疫缺陷)是肝病的根本原因,这一点早已为医学界所共识。1996年诺贝尔医学奖得者、澳大利亚科学家彼得·杜赫提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肝脏缺乏免疫诱导素是造成机体免疫缺陷的根本原因!缺乏免疫诱导素,肝脏将长期处于免疫缺陷状态,而免疫缺陷正是以乙肝为代表的肝脏疾病产生和经久不愈的根本原因!免疫诱导素主要产生于人体的肝脏,是一种能够识别病毒、调动免疫细胞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的活性小分子物质。当病毒侵入细胞后,免疫诱导素通过诱导宿主细胞(被病毒感染肝细胞)产生数种酶,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共同组成细胞间的信号分子系统,引导免疫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病毒产生免疫应答,将病毒消除。在医学界,免疫诱导素又被形象地喻为增强机体免疫的“军事指挥家”。而正是由于肝病患者体内普遍缺乏免疫诱导素,以致无法调动免疫细胞去识别和杀灭肝病病毒,使肝病病毒早期潜伏不灭,后期久治不愈!因此,补充并进而促进自体再造内源性免疫诱导素是治愈肝脏疾病的关键!
正如1923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班廷发现了胰导素,194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费莱明发现青霉素从而一举使人类攻克了许多疾病一样,彼得·杜赫提的免疫诱导素的发现,是人类战胜又一顽症的重要里程碑,它使医学界预言人类21世纪消灭乙肝成为可能。
彼得·杜赫提这一重大发现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公布不久,英国市场上的免疫诱导素便疯狂涨至每10毫升50余英磅,折合人民币600余元。
荷兰药理学博士JIEZ称,使用免疫诱导素后,阿姆斯特丹的乙肝复发率比两年 前降低了43%……
我国于1989年开始进行GWe免疫诱导素的研制,历经数年终于继英、美、荷兰之后成为又一个研制成功免疫诱导素的国家,该免疫诱导素复合制剂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命名为“九代清源(GWe)”。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增强对病毒的免疫识别功能,防止病毒长期的免疫潜伏和免疫逃脱;诱导肝脏产生内源性干扰素、白介素2和免疫球蛋白等,形成自身特异性免疫抗体,自愈肝病;通过拮抗白介素1、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因子,有效防治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病症;而其激活载脂蛋白活性的功能正是消解脂肪肝的重要途径。适宜于乙肝大、小三阳,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因病毒、药物、酒精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的肝损伤患者。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机体免疫力低下是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肝病的根本原因,治疗肝病关键是要提高 机体免疫力。
B.增强机体免疫的“军事指挥家”——免疫诱导素的发现,是人类于21世纪消灭乙肝的里程碑。
C.免疫诱导素是一种产生于人体的肝脏并能够对 病毒产生免疫反应的活性小分子物质
D.免疫诱导素是一种能够识别病毒、调动免疫细胞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的活性小分子物质
E.缺乏免疫诱导素将使人体无法补充并进而促进自体再造内源性免疫诱导素,从而治愈肝脏疾病
小题2:为什么说“补充并进而促进自体再造内源性免疫诱导素是治愈肝脏疾病的关键”?(5分)

小题1:A D 小题2:因为以乙肝为代表的肝脏疾病产生和经久不愈的根本原因是人体长期免疫缺陷,而免疫缺陷又是因为主要产生于人体的肝脏,能够识别病毒、调动免疫细胞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的缺乏免疫诱导素而造...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七):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艾滋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据卫生部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艾滋病传播呈快速增长趋势,经静脉注射吸毒感染的患者占总数的68%.
材料二:白血病是青少年和儿童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细胞能在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的恶性增生,并随血液循环浸润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中.
材料三:1910年,一个黑人青年到医院看病,他患的是一种特殊的贫血症,其红细胞不是正常的圆饼状,而是弯曲的镰刀状,容易破裂造成溶血.人们将这种病称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后来研究发现这种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______.
(2)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______的最有效方法.
(3)上述疾病中只有______有望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进行预防.
(4)上述疾病中,近亲结婚的后代发病率较高的是______.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1)、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
(2)、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骨髓移植是器官移植的一种,将正常骨髓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取代病变骨髓的治疗方法.用以治疗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一些恶性肿瘤.用此疗法均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得到长生存期乃至根治,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最有效方法.
(3)、艾滋病属于传染病,如果研制出疫苗,可以通过注射疫苗预防.
(4)、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属于遗传病,近亲结婚其后代患病率高.
答案为:(1)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    
(2)白血病    
(3)艾滋病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八):

我有一篇文章要投,请问投《中国药学杂志》呢?还是投《中国实用医药》呢?不知道哪个杂志好一些?

《中国药学杂志》好些,好像是南药出的.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九):

2011年11月25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德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利用这一成果,可以对癌变前衰老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衰老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B. 癌变以后的肝细胞容易向其他组织转移
C. 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不会积累
D. 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属于细胞免疫

A、衰老细胞的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增大),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故A正确;
B、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转移,故B正确;
C、衰老细胞的清除依赖于免疫系统,所以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体内衰老肝细胞会积累,故C错误;
D、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是被效应T细胞清除的,该反应属于细胞免疫,故D正确.
故选C.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anjiang951477/

推荐访问: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官网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投稿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