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教科技

来源:主持词 时间:2018-12-02 11:00:0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主持词】

中国高教科技(共10篇)

中国高教科技(一):

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学术月刊 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文史哲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 社会科学12. 社会科学战线13. 江苏社会科学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河北学刊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浙江学刊1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 浙江社会科学21. 天津社会科学22. 社会科学研究2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5. 求是学刊26. 人文杂志27. 江西社会科学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学习与探索31. 江汉论坛3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4.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5. 求索3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中州学刊 40. 南京社会科学4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甘肃社会科学 44. 思想战线 45.山东社会科学 4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社会科学辑刊 4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9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0.学术界5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 广东社会科学 53.国外社会科学5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学术交流57. 东岳论丛58.东南学术59.学海 60学术论坛 6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64.探索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67.齐鲁学刊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湖北社会科学 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广西社会科学74.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6.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8.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
80.湖南社会科学 81.学术探索82.探索与争鸣83.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5.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6.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7.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8.高校理论战线89.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0.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1.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7.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9.北方论丛100.云南社会科学101.社会科学家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6.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8.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9.江淮论坛110.北京社会科学111.前沿112.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14.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17.宁夏社会科学1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120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B(除B9) 哲学 l.哲学研究 2. 心理学报3. 心理科学4.哲学动态 5.世界哲学 6. 心理科学进展7. 中国哲学史 8.道德与文明9. 心理发展与教育10.现代哲学 11. 孔子研究 12.周易研究13.伦理学研究
B9 宗教 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敦煌学辑刊4、中国宗教5.西藏研究 6. 法音 7. 世界宗教文化8. 中国道教9.佛学研究10.中国穆斯林
C8 统计学 l. 统计研究2. 数理统计与管理3. 中国统计4. 统计与决策
C9l 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青年研究
C92 人口学 l.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市场与人口分析(改名为:人口与发展)
C93 管理学 1. 管理科学学报 2.中国管理科学 3.管理工程学报4.领导科学.
C96 人才学 1.中国人才
C95 民族学 1.民族研究 2. 世界民族3、广西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改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黑龙江民族从刊 7. 西北民族研究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贵州民族研究10.回族研究1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3.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14.中国民族
D1,3,5,7,8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 3. 欧洲研究 4. 国际问题研究 5.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6. 美国研究 7. 国际论坛8. 当代亚太9. 国际观察 10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1. 国外理论动态12.国际政治研究13.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4.世界知识15.外交评论 16. 当代世界17. 日本学刊18. 西亚非洲 19.太平洋学报20.俄罗斯研究
D0,2,4,6 ,A中国政治 1. 中国行政管理 2. 政治学研究3. 求是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 教学与研究.6.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7. 马克思主义研究8. 社会主义研究9.半月谈10.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11.理论前沿12.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3.了望14. 科学社会主义15.中共党史研究 1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毛泽东思想研究 18.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1. 新视野 22.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4.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5. 理论探讨26. 党的文献27. 理论与改革 2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9. 长白学刊30. 求实31. 理论探索32.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33.理论月刊 34.前线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36. 思想教育研究37.湖北行政学院学报38. 党建研究39. 行政论坛 40.理论学刊4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42.人民论坛4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44.中国青年研究45. 理论导刊4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47.红旗文稿
D9 法律 1. 法学研究2. 中国法学3.法学 4. 法商研究 5. 政法论坛6.现代法学 7. 中外法学8. 法学评论9. 法律科学10. 法制与社会发展11. 法学家 12. 比较法研究13. 环球法律评论14. 当代法学15. 法学论坛16. 政治与法律17.河北法学 18.法学杂志 19. 法律适用20.行政法学研究 21. 中国刑事法杂志22. 人民司法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4.人民检察25.知识产权26.中国法医学杂志27.中国司法鉴定
第二编 经 济
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 经济学动态3. 经济学家4. 经济科学 5. 经济评论6. 南开经济研究 7. 当代经济科学8. 当代经济研究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0. 经济纵横1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经济问题 13.现代财经 1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5. 经济经纬16.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8.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F11(除F12)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 外国经济与管理4. 世界经济研究5. 国际经济评论 6. 世界经济文汇 7.东北亚论坛 8. 亚太经济9.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F0,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 管理世界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地域研究与开发4. 改革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6. 开发研究 7. 上海经济研究 8. 宏观经济研究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0.经济研究参考 11.生产力研究12.城市问题 13.城市发展研究 14.中国经济史研究 15.资源科学 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7.经济体制改革 18.经济问题探索19.资源、产业(改名为:资源与产业)20.中国经济问题21. 南方经济22.现代城市研究23.消费经济24.生态经济25.经济数学26.中国流通经济27.开放导报28. 特区经济29.现代经济探讨30.宏观经济管理31.运筹与管理32.改革与战略 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34.中国经贸导刊
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审计与经济研究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综合 6.会计之友 7. 财会月刊 .会计8.中国审计9.商业会计1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11.财会研究12.中国注册会计师13.事业财会
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 中国土地科学5. 农业现代化研究6. 农业技术经济 7. 调研世界8.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9.农村经济 10.农业经济 11.世界农业12. 林业经济问题13.中国土地14.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5.绿色中国.B版,理论版(改名为:林业经济)16.中国渔业经济
F4/6工业经济
(含F27,除F59) 1.中国工业经济 2.南开管理评论 3.经济管理 4.管理科学 5.工业工程与管理 6.管理评论7.企业经济8.预测9.软件学 10.工业工程11.企业管理 12.管理现代化 13.经济与管理研究
F59旅游经济 1.旅游学刊
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 国际贸易3. 财贸经济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 商业研究7. 销售与市场8.广东商学院学报9.商业时代 10. 中国商贸11. 价格理论与实践12.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国际经济合作14.对外经贸实务15.江苏商论 16. 国际商务研究17.中国物流与采购
F81 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 涉外税务4. 税务与经济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6.财经论丛7. 当代财经8. 财经研究9. 财经问题研究10. 中国财政11. 财经科学 12.中国税务 13.财政监督
F82/84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4. 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 证券市场导报7. 中国金融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12.财经 13. 投资研究14.新金融 15.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8.经济导刊 19. 南方金融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0 / 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 1.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国际新闻界3. 现代传播4. 新闻记者5. 新闻大学6. 当代传播7. 中国记者8.新闻界 9. 新闻战线10.传媒11. 传媒观察12.中国报业 13. 新闻与写作14.新闻爱好者15.新闻知识
G22广播、电视事业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 编辑之友4. 出版发行研究5. 中国出版 6. 科技与出版7. 编辑学刊8. 出版广角9. 中国编辑10. 中国图书评论11. 读书
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 情报学报4. 大学图书馆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 图书馆论坛 7. 图书馆8. 情报科学 9. 图书馆建设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1. 图书情报知识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 情报杂志15.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6.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7.图书馆学研究18.图书与情报19.国家图书馆学刊
G27 档案学 1.档案学通讯 2. 档案学研究3. 中国档案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 山西档案7. 北京档案8. 档案管理 9.档案 10. 兰台世界
G3 科学,科学研究 1. 科学学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4. 研究与发展管理 5. 中国软科学 6. 中国科技论坛 7. 科技进步与对策8.科学管理研究 9. 科技管理研究10. 科技导报
G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 1.教育研究 2. 比较教育研究3. 全球教育展望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5. 教育理论与实践 6. 教师教育研究7.外国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 教育与经济 11.中国教育学刊12.教育科学 13. 当代教育科学14.中国电化教育15.教育学报16.电化教育科研 17. 教育探索 18.中国远程教育 19. 教育评论2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开放教育研究 22.教育导刊 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4.江西教育科研(改名为:教育学术月刊)
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1.课程、教材、教法 2. 人民教育3.教学与管理4.上海教育科研5.教育科学研究 6.教育研究与实验.理论版(改名为:教育研究与实验)7.教学月刊.中学版 8.外国中小教育 9. 中小学管理
G623.2/633.3初等/中等教育(语文) 1.中学语文教学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G623.3/633.4初等/中等教育(外语)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中小学外语教学
G623.4/633.5初等/中等教育(历史地理) 1.历史教学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G623.5/633.6初等/中等教育(数学) 1.数学教育学报2.数学通报
633.2初等/中等教育(政治)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思想政治课教学
633.7初等/中等教育(物理) 1.物理教学2.中学物理
633.8初等/中等教育(化学)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化学教育
633.91初等/中等教育(生物) 1.生物学教学
G64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 江苏高教6. 中国高教研究 7. 现代大学教育 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 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G7各类教育 1. 中国特殊教育2. 民族教育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 4. 中国成人教育5. 教育与职业6.职教论坛 7.成人教育 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9.继续教育研究
G8 体育 1.体育科学 2. 中国体育科技3. 体育与科学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 体育学刊6.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7.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8. 体育文化导刊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6.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 当代语言学3. 中国翻译4. 语言教学与研究5. 语言研究 6. 世界汉语教学7. 语言文字应用8. 汉语学习9. 方言 10. 语文研究 11. 古汉语研究12. 民族语文13. 语言科学14.修辞学习 15.上海翻译 16.辞书研究 17.中国科技翻译18.语文建设
H3/9 外国语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 现代外语5. 外语界6. 外语学刊7.外语教学 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山东外语教学 12国外外语教学(改名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3中国俄语教学
I1,I3/7 世界文学 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 外国文学4. 国外文学5. 当代外国文学 6. 世界文学7. 俄罗斯文艺8.译林
I0,20,210 文学理论 1.文学评论 2. 文学遗产3. 文艺研究 4. 当代作家评论 5. 文艺争鸣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7. 文艺理论研究8. 鲁迅研究月刊9.南方文坛10. 红楼梦学刊11. 小说评论12. 中国比较文学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 民族文学研究15. 中国文学研究16.当代文坛17. 明清小说研究18.新文学史料19. 文艺评论20. 名作欣赏
I21/29(除I210) 文学作品 1.人民文学 2. 当代3. 收获4. 十月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 作家杂志(改名为:作家) 9. 花城10. 长城11. 大家12. 山花 13. 天涯14. 解放军文艺15.清明16. 芙蓉17. 北京文学.原创版 18. 诗刊19. 青年文学 20. 莽原21.飞天 22. 剧本23.小说界 24. 时代文学25. 民族文学
J0/1艺术综合 1.艺术评论 2.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3.云南艺术学院学报4.民族艺术
J2,3,5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 1.新美术2. 装饰3. 美术研究4. 美术观察5. 美术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7.世界美术 8.美苑9.书法10.中国书法
J4 摄影艺术 1.中国摄影
J6 音乐类 1.中国音乐学 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 音乐研究4. 中国音乐 5.人民音乐 6. 音乐艺术7. 黄钟8.音乐创作
J7 舞蹈 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J8 戏剧艺术 1. 戏剧2. 戏剧艺术3. 中国戏剧4.艺术百家 5.戏曲艺术 6.戏剧文学 7. 上海戏剧 8. 当代戏剧9. 中国京剧10. 四川戏剧
J9 电影,电视艺术 1.电影艺术 2.当代电影 3.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5. 电影新作6. 中国电视7.中国电影市场 8. 电影文学9.当代电视
K(除K35/87/9) 历史(除文物考古) 1.历史研究 2. 近代史研究3. 中国史研究4. 史学月刊 5. 史学理论研究6. 世界历史7. 史学集刊8.中国文化研究 9. 清史研究10. 史林11. 安徽史学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史研究 14. 民国档案15.中华文化论坛 16.文献1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8.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 历史档案20. 中国农史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 中国史研究动态
23. 中国典籍与文化24.西域研究25.中国藏学
K85 /87文物考古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 中原文物 6. 华夏考古7. 东南文化8. 敦煌研究9. 中国历史文物10.四川文物 11. 江汉考古12. 农业考古13. 故宫博物院院刊14. 北方文物

中国高教科技(二):

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都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一、高等教育对国家科技、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崛起与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并对科技、经济和文化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高等教育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
  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动力.内部动力是指科学技术自身的矛盾运动,外部动力是指社会诸因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从现实来看,影响科技发展的动力有教育动力、政治动力、经济动力、思想文化动力等,其中教育动力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具体表现为:
  一是发挥人才与智力的关键和主体作用.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目的也是促进人才培养.高等教育通过育人,一大批科技人才得以产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也决定了高校科研队伍的质量、数量和结构,决定着科研队伍的知识更新能力及其后备力量的培养.
  二是在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中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
  高等学校具有学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积聚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承担着许多重点科研项目,产生并提供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还决定着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中创造、传播、消化、吸收、应用的程度.
  三是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在世界上历次科技革命中,大学都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科技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许多重大科学理论的提出、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是大学的研究成果.据统计,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中有70%以上诞生于大学.

中国高教科技(三):

我国科技自古以来就落后于世界,所以我们无法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的,我国的科技只是从晚清时期开始落后于世界的.在古代时期我国的科技力量一直是世界上最强的.近代西方国家率先完成了科技革命,所以西方国家在科技力量方面迅速超越我国.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大科技力量的建设,虽然同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个别尖端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比如航空航天,分子生物技术,超级计算机等.

中国高教科技(四):

随着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只有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为迎接挑战,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实行义务教育地方分级管理体制,以及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使中国的基础教育在短时期内取得重大发展。国家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并积极倡导“希望工程”,以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失学儿童问题。
到20世纪90年代,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中等教育结构实行了普教、职教并举的措施。
高等教育体制自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改革。1999年,国务院决定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并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中国高等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要尽快发展我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重视科技教育的投资与发展,以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中国高教科技(五):

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1000字左右的文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积淀,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个转变不仅圆了千万个家庭的“大学梦”,也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首位的高等教育大国.
一、中国高等教育形成良好发展形势
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以后,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能够基本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明确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其已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井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分布结构也进一步趋于合理.
2.对中曰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进而能够比较主动地规划和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经过这些年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各项改革和高等教育扩招的经验.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规律,这一实践和研究的成果现在已经越来越进一步的实践和现实所证明.
3.中国高等教育在经过大规模扩招以后,已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和更加有序的发展阶段,这对于高等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走非常有利的.特别是对于整体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进一步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高等学校本身的学科与专业结构,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机会和时期.由于没有了更多的规模和数量上的压力,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某些硬件方面的建设也就能够按部就班地有计划地进行,进而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考虑学校本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如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的人才呢?根据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我认为可分三步来进行:一、积极进行课程体制的改革,优化教学质量.
现行的教学内容存在着过于形式化的弊端.诚然,教学内容适当形式化是必要的,但如果只重视概念与原理的教学,强调逻辑上的严密,追求全面、系统的演绎推理,就会走向反面.教学忽视观察与检验,忽视从实际出发,忽视掌握科学事实与现象,使学生不知如何对科学事实、现象、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形成科学的概念与原理,也不知如何应用这些概念与原理,去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这种形式化的课程体系,必然忽视学生的认识规律,脱离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实际经验.这样的课程体系,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一个外语教师,我就深切的感受到目前我国的外语课程体系就是需要改革的,它以语法知识为中心,以文字翻译为主体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书面表达,轻语言交际的课程体系.即重视了理论性的逻辑性的常识性的语法知识,而严重忽略了外语是作为人们彼此相互进行交流的语言工具.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创造语言交流的环境,开展各种语言交流活动.如生活中的情境对话,某种特定场合下的交谈,讲述小故事,朗诵短诗、儿歌和童谣;编排各类游戏和小型话剧、舞蹈,组织学生同外国朋友交谈等等,让学生在通过语言交流的实际中学习外语,了解外语所表述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提高能力既是人类整体的要求,更是每一位个体的渴望.千百年来,人们在对能力的认识和提高途径的探索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尤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能力的探讨和对培养方法的探索也日渐深入.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长期的教育来养成,而课堂是学生活动的主阵地,以课堂教育为主要途径来培养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必须明确,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是指以学习知识的过程为手段或中介,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通过思维掌握知识、学会基本的概括方法、培养自我的认识能力和挖掘自我潜在的创造能力.
三.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并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只有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使其才智和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会对学生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动力,知识就会伴随着教师的那份关爱而溶进了学生的脑海中的.即知识与情感这两份美好的事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辅相诚的,缺一不可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要学会去欣赏学生的独特性,并有责任帮助他们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不要一味的只看重于学生的成绩,而否认了成绩不是很好学生在其它方面的优势,更不可因分数而去抹灭成线不好的学生的长处.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就会去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并指引学生发挥他们潜力.并在适时,指导学生如果去弥补自己的弱项.使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不足,并乐观的去面对它.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21世纪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应用型的技术性人才,不再是需要只会死啃课本,视课本为真理,墨守成规的书呆子.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也是我们作为一名高校教育人员不可忽视的问题.
人的素质核心关键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表现在创造行为和创造认识两大邻域,就创造认识来说,创造力是由敏锐的感觉力、高超的逻辑思维力、直觉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构成.我们的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创造能力的伟大民族,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高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天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从而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对联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和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的这种“应试教育”,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没有一种通用有方法可以适合所有的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培养出高效的人才.

中国高教科技(六):

中国科技大学学用的无机化学和高等有机化学是哪两本?

无机化学用的是《无机化学(修订版)》陈祖德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高等无机化学我不是很清楚,不过如果考研的话,无机化学的话我个人建议用《无机化学(第二版)》宋天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就可以,这本教材很经典,如果全看透的话,你考中科院的无机化学是没有问题的.

中国高教科技(七):

经济、人才、科技和教育的关系

  首先,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一.科技进步,决定世界经济的形成
  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三.科技进步可以大幅度提高各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五.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同时,经济增长为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再者,科技进步能缓解经济波动
  最后,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
  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因素是人,而人的素质提高要依靠教育,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科技进步从根本上依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然是依靠教育!四者相互统一,相互推动各自的发展!
  当前,中国三大产业所需最多的是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培养指的是是整个教育人才培养链条中处于体能型与智能型之间的亚人才培养,基础教育只是培养出了有普通知识的体能型人才.因此,对人口完成基础教育之后要花开两枝,连接技能型人才和智能型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教育资源要调整一部分用于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为未来的人才与培养开发积累丰富的资源.
  四者关系中,最关键的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是经济的发动机,是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动力和支点.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它必然与社会经济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地发展变化.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主动,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也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高等教育与经济必然要求相互适应,这种适应是双向的非均衡的互动关系.
  一、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一)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资源.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高科技含量已高达80%,日本为75%.在我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如经济特区,科技含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可以占到60%左右,但在一些落后的省份,自然型的农业经济和粗放型的工业经济还占很大的比重,高科技含量还不到15%.乐观地估计,全国经济发展中高科技贡献的平均水平大概在30%左右.很明显,我国要在21世纪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兴起已经向人类昭示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在未来社会的生产中,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水平将取代资本和自然资源而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高科技将为人类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资源、新天地.
  高科技的发展有赖于高水平人才的创新活动,而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则需要高等教育的精心培养.大学阶段的教育,类似制造一件产品的成型阶段,培养出来的人将直接进人社会的生产活动过程.个体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形成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要在高等教育阶段进一步发展为专门的应用能力,包括发展为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因此高等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关键一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水平,从而决定其可待续发展的能力.
  (二)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知识、技术、产品是现实的力量.工具、工艺、方法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生产的效率.高等教育不仅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它还通过科研活动直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种知识、技术和产品等支持,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既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又要提供知识贡献.由于高等学校具有多学科并存以及注重系统知识传授的特点,所以它在总结、整理人类已有知识成果以及开展基础研究方面往往占有一定的优势,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往往就是人类知识的一座宝库.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随着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强调,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推广工作,其对于社会发展的直接作用越来越大,许多高等学校已经成为社会的知识创新与传播以及科技发明与推广的中心.
  (三)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注入重要的精神动力.经济发展需要劳动者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提高,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更需要人类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宽容和合作,需要人们摆脱那种根深蒂固的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需要一种科学高尚的精神境界或精神力量.
  要提高人类自身的文明水准,提升人类的精神追求,除了寄希望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加强法治以外,最实际、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教育.由于担负着传承和发展文化、促进人类个体和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高等学校虽然不完全是社会的一方净土,但总体上还是具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相对于社会公共环境和多数社会机构来说,高等学校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加富有理性和人文色彩的文化环境,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各种专业知识、锻炼专业能力,而且有很好的条件去学习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从而促使他们感悟人生、孕育理想、涵养心灵,提高精神境界或人文素养.因此,社会总是希望高等教育在防止道德滑坡、重建人类精神家园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社会的现代化进行价值导航.
  二、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从根本上制约教育的发展
  (一)经济增长为教育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高等教育的扩展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教育协调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
  (二)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与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三、现代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出路
  我国高等教育受我国经济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高度集中的教育体制,政府是惟一的办学单位和教育资源分配者,大学成了政府的附属品.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教育体制逐渐被打破,开始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割裂高等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的联系,盲目夸大高等教育的独立性,也不能照搬经济学的模式、经验来管理教育,用经济领域的价值标准来评估教育.
  (一)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积极适应与积极批判的态度.大学是社会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其与政治、经济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高等教育应当根据市场信息设置学校和专业,根据市场趋势确立科研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教育规模、层次和质量;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现代经济所提出的要求.但是高等教育不是社会经济的“温度计”,不可能一味地适应,而对社会的每个冷热现象都予以反映;它也不是社会经济的“风向标”,不可能一味地迎合,而完全反映市场经济风向.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高等教育应当坚持独立批判的态度,批判经济领域里的消极因素,抵御这些消极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冲击, 坚持高等教育的自身价值体系和评判标准, 批判市场经济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为高等教育“坚持人文立场,发扬学术精神”创造环境.
  (二)必须树立高等教育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观念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教育终身化的观念、教育国际化的观念.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主要表现在人才观上,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发展.在培养目标上要以培养能力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培养这些能力,首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地、相对自由地发展.其次要树立培养个性的观念,要培养学生果断的精神、执着的精神和开拓精神.第三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第四要建立国际化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全球观念.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的意识.要调整结构,创建现代教育体制.要根据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构建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及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三)要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连续几年本科生、研究生大量扩招,自主招生权限的扩大,以及高考年龄的放宽,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可喜表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应是多样化,办学层次与类型的多样化,模式的多样化、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多样化、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以及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以适应各类层次的办学需要.积极发展多样化的高中和大学后续教育,统筹各级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的作用,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形成终身学习的公共资源平台.我国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设备、信息等资源,通过提高教学质量、采取对外合作办学等方式,积极抢占国际教育市场,提高外国留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争取逐步达到10%~15%.
  (四)必须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体现为它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我们需要明确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因为它给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科技的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带了巨大的潜力,而不是依靠自身的消费能力来拉动经济增长.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经费不足,而造成经费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因此引入市场机制,用市场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势在必行.国家扶持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注重提高和完善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同时也要保证高等教育的其他功能正常发挥,既重视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也要重视它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中国高教科技】

中国高教科技(八):

7结合现实谈谈在基础教育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求解答

不管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还是人民群众的期望来看,中国高等教育、中国的大学校园都承载着历史、民族、社会、时代的重任.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构建和谐大学校园.那么,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校园呢?我认为,首先在教育观念上,高校各级领导和教育管理干部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其次,在学校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师生关系等方面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一个文明、积极、健康的有益身心发展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第三,在校园的环境设置、安全设施、生活后勤保障等方面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建设适应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育人氛围 .
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爱护学生
因受传统师道尊严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我国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内部,以人为本的意识还不强.在有些教育管理部门,把老师当成单纯的“教书匠”,老师的晋级、奖金等一切与科研量和课时量挂钩,不重视教学和科研质量,教好教坏一个样,把以人为本理念当成一种口号;有些人把学生当成人才加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来对待,偏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分数,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以人为本变成“以学习成绩为本”;有些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想让学生“服服帖帖”、“不惹麻烦”,把以人为本变成了“以管理为本”:还有一些人心里只想着如何想法设法挣学生的钱,乱收费、乱摊派,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把以人为本变成了“以钱为本”.
众所周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高校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能把学生看成是被加工的产品,要把他们真正视为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有欲望、有需求、有积极性、有创造性并应受到尊重的人;要时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教材、考试评价等制度改革,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高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政治教化的功利性目的较强,忽视学生个体的成长需求;“两课”教学主要以居高临下的说教和单向灌输为主,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热点、难点相脱离,不能很好解决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学生教育管理部门普遍缺乏服务意识,缺乏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对学生缺乏人文关怀.众所周知,在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环境里,才能使学生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学会平等待人,维护做人的尊严.因此,我认为,高校德育工作要体现人文关怀.
首先,要关注弱势群体,体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指按照社会广泛认可的、公平合理的标准来分配受教育机会.要对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实施资助,对个性突出学生予以尊重,消除在住宿、评奖、选干、入党等方面可能产生的等级差别.
其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由于大多数学生很难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环境变化,致使很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感情脆弱,极易走向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因此,要多开一些关于心理修养方面的课程,开展好心理咨询工作.
第三,要不断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大学生群体充满朝气,活泼向上,渴望有一个展现自我、提高素质的舞台,因此,加强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学风、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高校后勤保障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安全绿色校园
高校后勤服务部门承担着服务教学、科研的重任,要积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首先,我认为要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生宿舍楼、教学楼、图书馆、校园网、体育场馆、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其次,要合理规划布局,建设优美校园环境.加大校园绿化面积,建设人文景观,保持人、自然、环境、生态的和谐,形成浓厚的人文气息教育环境.
第三,要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治安防护体系建设.学生的饮食环境卫生、饭菜质量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校园内学生食物中毒、丢失钱物、酗酒打架、抢劫诈骗事件时有发生,危及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因此,要建立学生饮食安全和校园治安防护机制,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健康、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第四,要建立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警防控体系.高校校园学生密集、生活空间相对狭小,而且大学生思想活跃,社会影响较大,属易感人群,容易发生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因此,高校一定要建立健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警预防体系,以防止类似“非典”和“禽流感”这样的重大疫情

中国高教科技(九):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是?
A 首创了近代科技教育
B 废除了八股取士
C开始组织留学教育
D 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还有,戊戌变法有没有成功废除八股取士?
【中国高教科技】

D
戊戌变法没有成功废除八股取士 (A洋务运动更早,B八股1905才废除戊戌变法1898;C洋务也有留学)

中国高教科技(十):

谁是“我心中的好导师”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链中的重要一环,以其学术水平和人格修养影响和指导着学生通往学术的康庄大道.然而,与之背道而驰的是,学术界诸如导师超额招收研究生、导师忙于科研而无暇顾及学生的现象屡屡发生,这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那么,什么样的导师才是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什么样的导师才够得上德才兼备的名师典范?
近日,学校推出了“我心中的好导师”大型评选活动,向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教授、青年学子征集意见,请他们畅谈心中的好导师标准,同时也为“好导师”这一名词正本清源.这也是第五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学术水平与人格修养孰轻孰重
作为导师,首要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在学科领域里则要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好导师意味着高水准,对此,大部分师生表示认同.
来自法学院的硕士生徐巧说,她心中更加看重的是导师的人文精神.“如今,导师不只限于传授知识、研究学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规划人生之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如父母般关爱学生,同时在思想上恪守学术之道.”
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汤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导师的道德责任感甚至比学术研究水平更为重要,好的导师应像引路人一样,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予以引导.
一个称职的导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积淀,能够站在学术前沿指引学生勇攀高峰,还要品行正直、作风严谨,并以一颗真心、诚心为他们合理规划人生之路.
这恐怕也是时代赋予导师的历史使命.
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红与黑”
然而,俯瞰现今中国研究生培养现状,一些不容忽视的难题在考问着教育者的责任良知:导师科研压力过重、导师对学生疏于关心、导师超额招生、科研与教学无法双轨并行……一系列问题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改革呼之欲出.
2006年,教育部推动实施了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更引起了不少人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进一步“异化”的担忧.
一些研究生发出老师即“老板”的呼声,他们直指师生关系沦落为雇佣关系,自己的很难从研究生阶段获得必需的指导与教育,更别说独立开创和发展研究课题了.另一方面,研究生大量扩招,也为这种异化关系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同时,高校科研经费的陡然上涨也使得“招更多的学生为老师完成科研项目”显得“合情合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导师见面的次数少、导师指导不力只是冰山一角,这其中隐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更为深刻的困境.在这一点上,大学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监管者,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导师培养理念对学生成才的影响
英国的卡文迪什实验室流传着一句话:“我们能够把一般才智的年轻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正相反,不好的教育却会把有潜能的人培养成庸才.”
一语道出了教育的绝妙之处,那就是培养理念对学生成才的重要影响. “只有把研究生当作科研领域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以一种平等、谦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们,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尊重.”郭成城说.
“必须加强交流和沟通,无论再忙,沟通都是必须的,这于学术和教学都十分有益.”法学院江国华教授言辞恳切.
文学院李建中教授更直言不讳表示自己是与学生沟通的能手,他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三好”,好的人格形象、与学生有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一起保持好的科研状态.
“教学是一个导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不管是学术研究还是科研项目,都是为学生创造科研和学习条件的,并不是和教学相冲突的.”
对于部分老师过于关注科研,为了一些荣誉和利益只以科研项目为基本点,忽视了教书育人的本职问题,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耀林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导师自己首先要坦然面对名利、以身作则,才能教会学生坦然面对名利和正确处理当今社会上的各种复杂问题,即所谓正人先正己.”
同时,研究生也不应过分注重补助.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王树根教授呼吁青年人远离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anjiang959020/

推荐访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杂志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