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军医杂志

来源:演讲稿 时间:2018-12-06 11:00:0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演讲稿】

临床军医杂志(共9篇)

临床军医杂志(一):

求:大一英语演讲稿 关于实验动物的 可以演讲5分钟的

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在人类疾病的调查和防治研究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国内外公认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与否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实验动物水平应当与科学研究的水平相匹配.因此,人们愈来愈重视实验动物的标准化问题.但是,医学研究论文中对实验动物应用状况的描述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描述的状况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实验动物应用的情况,也反映了科研论文的规范化程度〔1〕,并进而影响论文的质量和交流.作者通过对《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应用生理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1~1996年各期刊载的呼吸系统疾病论文为例进行调查,并随机抽检了《Respiration Physiolog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merican Review of Respiratory Disease》及《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中应用实验动物的文章.填写问卷,依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10种杂志文献中呼吸疾病所占数量有明显差异,平均占总量的12.93%.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呼吸疾病占80.31%,《中华内科杂志》中占11.57%,《中华肿瘤杂志》中占10.1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占9.55%,比例较高.《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占7.96%,《中华医学杂志》中占4.81%.《中国应用生理杂志》中占5.54%.而《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中占3.73%,《解放军医学杂志》中占2.31%,《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中占2.53%,比例较小.
2.约有1/4的研究论文是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研究工作的,几乎涉及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主要以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肺癌为主.几种杂志不平衡,《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所占比例高达75.25%,《中国应用生理杂志》所占70.27%,比例较高,《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为62.07%,《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为48.00%,《中华医学杂志》为32.76%,《解放军医学杂志》为18.52%,《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为13.15%.而《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肿瘤杂志》较少,分别为7.74%和8.60%.这与各杂志刊文的侧重点有关.
3.理想的动物模型应是规范化的,能够准确地重复再现.为此,应严格控制影响因素,力求一致性.影响复制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动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动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性别、年龄、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营养、气候、理化、居住因素.因此,研究论文中对这些因素均应描述.调查中发现文章标题作为研究核心,有39.08%的文章没有注明实验动物的种名,有些文章应用了不规范的俗名,如“大白鼠”、“小白鼠”等.24.43%的文章没有交代实验动物的品系、品种.57.47%的文章既不记叙实验动物的来源,也不交代其遗传背景.性别、年龄和体重因素,分别有31.32%、99.13%和13.79%的文章无记叙.一些文章实验动物的数目偏少,不足以达到统计学的要求.有11.78%的文章甚至未提实验动物的数目.当然,近交系动物可以突破统计学上的要求,但也必须满足一定的数目.
4.动物实验的条件:98.56%的文章根本不提及饲养方式,99.14%的文章对实验环境未记叙,仅有1篇文章(占0.29%)提到了实验动物的合格证.有5篇文章是应用裸鼠进行的实验,其中仅1篇提及动物实验条件.
5.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为不影响实验结果和操作者安全,以及减少动物模型处理因素的干扰作用,对实验动物进行恰当处理是必要的.调查中发现,57.76%的文章未记述麻醉剂,72.41%的文章未记述处死方式.有较多的文章写着“处死后……”,但未谈如何处死.有86.78%的文章叙述了施加实验因素时所采用的方式,有61.49%的文章记述了所用动物模型的制法或依据,考虑到了采用不同的模型处理的结果会完全不同,如何实施实验因素的方式是应当记叙的,但该调查中发现竟有13.22%的文章未谈及.
6.动物实验设计的问题:动物实验设计也应当参照并遵守临床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2〕:随机化、重复、对照.根据实验动物的情况,有时还应当在最后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调查发现,45.40%的实验未随机分组,19.54%的实验未设对照,全部文章均未使用双盲法或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因此,在实验设计上尚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客观地讲,目前我国应用实验动物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还有一些差距,因为实验动物的应用情况,受到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随机抽检的文章〔3~5〕中可以看出,国外几种与呼吸疾病相关的杂志对实验动物的描述具有以下特点:(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体重明确;(4)等级明确;(5)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明确;(6)性别明确;(7)有对饲养方式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8)所用动物数量准确;(9)对动物的健康状况的描述详细;(10)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1)全部有对照,部分采用了双因素方差分析.当然,国外杂志有些文章也有不足,比如对动物年龄描述不够明确,也未见使用双盲法.发达国家目前动物检测工作有专门的机构,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随着实验动物质量不断提高,动物实验条件的不断改善,动物实验应用领域也愈来愈广泛.但是,许多动物实验研究论文中往往将试剂生产地、产品批号等描述十分详细,而对实验动物的条件却记述很少,甚至一些学术水平很高的科研论文,对实验动物方面的记述也很简单.这种状况应当引起广大科技人员的重视.

临床军医杂志(二):

(2014•开封一模)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2011年10大科学突破,名为HPTN052的艾滋病病毒(HIV)临床研究进展被列为10大突破之首.这项研究显示,如果HIV携带者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s),那么其将HIV传染给自己伴侣的几率将减少96%.很显然,ARVs在应对HIV时,既能治疗又有预防作用.请分析同答有关问题:
(1)HIV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
(2)HIV可特异性地侵人人体的______细胞,在______的催化作用下合成DNA,并与宿主基因整合进行大量复制增殖,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3)从分子水平说,ARVs的作用机理是______,从而降低HIV数量或在某个被感染的人中减少其HIV的实际数量.
(4)要通过显色反应初步鉴定HIV外壳的组成成分,常用的显色试剂及其呈现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要鉴定HIV的遗传物质,可先用______去除HIV的外壳.
(5)从细胞的生命历程角度看,成人体内清除被HIV感染的免疫细胞是通过______完成的.
【临床军医杂志】

(1)HIV属于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2)HIV的宿主细胞是人体的T淋巴细胞;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3)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直接看出,ARVs的作用机理是抑制逆转录过程.
(4)HIV的外壳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根据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去除HIV的外壳需要蛋白酶.
(5)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与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通过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而裂解.
故答案为:(1)蛋白质   RNA
(2)T淋巴   逆转录酶
(3)抑制逆转录
(4)双缩脲试剂  紫色   蛋白酶
(5)细胞凋亡

临床军医杂志(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医家微博为什么这样红
记者 唐闻佳
“于老师,曾有朋友说,如果媳妇要从医生和护士里选,选医生不选护士,您怎么看?”
“选对的女人,不选对的职业。”
这个“于老师”不是于丹,而是于莺,北京协和医院一名普通急诊科医生,但如今关注她的人,不仅爱问她养生之道、医学常识,还会向她讨教“人生哲学”。
于莺走红网络并非孤例。这一年,微博势力不断壮大,成为拥有3亿多用户、日发2亿多条信息的新型传播平台。期间,一批医生开通微博,并很快成为“微博红人”。强大的网络热情,与现实中略显紧张的医患关系反差强烈。
开微博“自说自话”
这一年,越来越多的医生加入微博大军,起初他们就是“自说自话”,评论、转发者也多是同事、同学。渐渐地,这些记录医院工作轶事的微博,点击量开始飙升。
一日,于莺所在的急诊科讨论分诊制度,她在微博上记录道:“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分诊,在系统界面上显示为红,黄,绿。病情危重的小红人马上进抢救室,没生命危险的小绿人,比如感冒、发烧、肚子疼的排队等着看,病情较重的小黄人由护士领着优先插队看。护士代表说了:万一遇上个特别不讲理的小绿人,直接把我打成小红人,我倒先进抢救室了!”
微博发出数小时后,收获800多条评论。有同行评论:“分诊是件头疼的事情,每个来急诊的人都觉得自己急,实际上有多半跟急诊无关……”;也有网友担心,“如果小绿人排队,一直有小黄人插队,那么几天下来,小绿人是不是会变成小红人啊?”“这样还算合理,只希望不要有太多的关系户由绿人变成红人”……在就医问题上,大家似乎都有很多话要说,医患双方在一个新平台上开始了新的互动。   
打假派与科普派
杰西是一本国外健康杂志的编辑,平日喜欢搜集“养生之道”,又苦于无处求证,如今她只要搜到吃不准的健康咨询就会@“咄咄劈人李清晨”(@,微博用语,即转发)。根据微博信息介绍,身为外科医生的“咄咄劈人李清晨”言辞犀利,属于医生微博中的“打假派”。
12月24日,他写的是:“小儿生长痛的发生可能与钙、磷代谢、骨密度、肢体过度使用、痛阈值减低、骨骼生长及精神因素等等有关——总之还没搞清楚,毫不意外的,这个病也是中医药的重灾区……我在门诊遇到这类患儿,不给任何处置,直接打发回家。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迷信任何专家。多给孩子一点儿关爱,告诉孩子屁事没有就行了。”
“根据日常接诊,医生会敏锐地发现某个时期集中的‘流行病’,上微博消除病人和家属的相关就诊误区,是许多医生微博的特点,也是他们受到老百姓追捧的原因。”杰西说。
相比李清晨,以语言幽默著称的于莺也时不时会发送“科普”信息。她告诉记者,之所以会在微博中发些科普消息,实为工作中接触太多比较震撼的案例,“能够避免的意外还是有必要科普的。”
注意到网络民意,目前有更多的医生抢滩微博。“这是抢占舆论阵地,医生不发言,倒让马悦凌、张悟本之流有了可乘之机。”沪上一个三甲医院的副主任医生告诉记者。
“恕不接受网上看病”
在医生看来,微博140字的空间拉近了医患间的距离。目前,许多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中,科室里医生集体开微博的不在少数,他们互相“关注”,形成一个强大的信息交互圈,并由此形成一群忠实的粉丝。
记者从沪上三甲医院了解到,医院对医生开微博的总体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而有部分科室是鼓励医生开微博的。一种新的担心出现了,有人分析,医生微博有几个阶段:从一开始医生“自娱自乐”,到之后的“科普与打假”,到现在网络到一定人气后,许多病人纷纷在网上向医生“求诊”。“仅凭病人几句话描述,医生就此做一番指点,是很危险的!”
目前,一些医生表示恕不接受网上看病。11月25日,于莺在微博上“申明”:“任何疾病的咨询、问诊,甚至挂号的要求,一律拒绝。临床是需要看患者的,否则就是骗人!”她的同事、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张羽在简介中直言:“微博科普不看病”。                         (载自《文汇报》2011-12-27)
小题1:文章用网友请教于莺如何选媳妇作为开头,请谈谈此开头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根据文意,医生微博中打假派与科普派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分)
小题3:根据文意,探究本报道的写作意图。请分点简要回答。(6分)



小题1:①话题切近生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吸引读者兴趣。②反映医家微博“红”的程度,引出下文的内容。

小题2:①民众爱了解养生之道、医学常识。注意到网络民意,有更多的医生抢滩微博,抢占舆论阵地。医生发言,才不易让马悦凌、张悟本之流有可乘之机来宣传伪医学知识,实现医学上的打假。②根据日常接诊,医生会敏锐地发现某个时期集中的“流行病”,上微博消除病人和家属的相关就诊误区。有必要科普,以避免能够避免的意外。

小题3:①客观(真实)反映医家微博“红”的状况。②提倡有良知有专业素养的医生写微博打假、作科普,满足民众的需求。③消除民众对医生的一些误解,缓解现实中的医患紧张关系。 【评分说明】(每点2分)




小题1:

临床军医杂志(四):

Chinese J Exp Clin Immunol这个杂志中文名是啥呀,求指教【临床军医杂志】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五):

《科学》杂志评出“饿死肿瘤”研究获新进展为2004年十大科技突破之一.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结合,可延长结肠癌患者存活期.其利用的原理不包括(  )
A. 抑制癌细胞的复制
B. 切断癌细胞营养供应
C. 阻断癌细胞的增殖
D. 诱发癌细胞基因突变

AC、化疗的原理在于通过化学药物抑制DNA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AC正确;B、细胞癌变后,血管为癌细胞提供了营养物质.从“饿死肿瘤”的原理上看,就是减少肿瘤的营养供应,是由于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原因,B正确...

临床军医杂志(六):

什么是随机双盲多中心实验?

美国病毒基因公司在北京地坛医院非法试验治疗艾滋病药物一事,一年前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最近由于英国《自然》杂志做了报道,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见《北京科技报》2005年6月1日报道《艾滋病药物人体试验再受关注》).病毒基因公司驻北京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了一份据称由“第三方”做的临床试验报告.记者将该报告拿给我看,我看后指出,没有必要太深地去看它的相关实验数据,因为样本太小(仅34名患者),而且缺乏双盲的对照组试验,结果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要试验一种药物的疗效,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只要找一批病人,对他们用药,看看能不能把他们的病治好,不就得了?在以前,医生的确是用这种办法做临床试验的,有时也能够有很明确的结果.1885年7月6日,巴斯德做了一次被认为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临床试验,给一位9岁的男孩注射了狂犬病疫苗.这名男孩在两天前被一头狂犬严重咬伤.在随后的10天内,巴斯德给这名男孩共注射了12次疫苗.几天后,男孩便康复回家了.第二年3月1日,巴斯德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他对狂犬病的治疗结果,呼吁建立狂犬病疫苗中心.到1890年,世界各国许多地方都建立了狂犬病治疗中心.
由于人们在得了狂犬病之后必死无疑,死亡率百分之百,而巴斯德治疗的狂犬病人却活了下来,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巴斯德的疗法是卓有成效的.但是这个著名的试验也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事例.能够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极为罕见.药物通常只是用来减轻、消除症状,减少病痛,降低死亡的危险.对绝大多数疾病来说,药物疗效并不是非此即彼、要么有效要么无效没有中间状态那么简单.这时候,要判别药物的疗效,就困难得多.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人们对药物疗效的认定.许多疾病都能够自愈,例如感冒、失眠症,不必治疗也会痊愈.甚至像癌症这样的所谓“不治之症”,也有一部分病人会自愈.还有许多疾病的状况受病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给病人服用并无药效的假药(“安慰剂”),也会出现一定的疗效,有时能达到30%甚至更高.有些慢性病,病情自己会时好时坏.而像心肌梗死、中风这种能致命的疾病,其死亡率与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波动很大,难以对个体做出预测.还有一些疾病的病情好坏,取决于病人的自述或医生的主观判断,其结果很容易受到病人或医生的主观愿望的影响而出现偏差.
为了避免上述因素,在临床测试一种新药的疗效时,就必须精心设计试验方案,进行对照试验.在对照临床试验中,一组病人接受新药治疗,其他组——对照组——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分成不接受任何药物治疗、接受安慰剂治疗、接受已有药物的治疗或不同剂量的新药治疗组,然后比较不同组的结果.其中最基本的对照组是安慰剂对照组,即使用外观应与试验的新药相同或相似,而又不含任何药理活性物质的制剂(其主要成分通常是淀粉或生理盐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心理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是新药临床试验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做对照试验时,为了尽量避免主观偏差,还需要遵循其他一些原则.在有可能影响药物效果的各个方面,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都应该相同或相似,例如所有的病人都必须患有相同的疾病,或处于同一疾病的相同发病阶段.而且,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接受其他治疗的情况等各个方面也应该尽量相似.
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即参加临床试验的所有病人被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组,病人将进入哪一组完全由随机产生的编号来决定,而不是人为地挑选哪些病人进入新药组,哪些病人进入对照组.如果参加试验的病人群体足够大,随机化分配的结果将会使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有相似的特点.否则,如果由研究人员来挑选的话,就可能有意无意地把病情较轻的病人挑选入新药组,使得新药组的疗效过于显著.
在临床试验中,一方面,如果新药组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新药而对照组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无效的安慰剂,那么心理因素就可能对两组病人的疗效分别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为了能得到好结果,有意无意地可能会对新药组病人更精心护理或施加暗示影响病人,在判定疗效时,会倾向于更正面评价新药组病人,更负面评价对照组病人,只收集对新药有利的数据而忽视不利的数据等等.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偏差,在临床试验中还必须遵循“盲法原则”.
如果病人不知道但是研究人员(医生、护士和数据分析人员)知道谁服用的是新药谁服用的是安慰剂,这是“单盲”,但是如果研究人员和病人都不知道分组情况,则属于“双盲”.双盲是避免主观偏差的最好办法.在双盲的情况下,分组情况由第三方人员掌握,医生、护士在“盲态”下给病人使用药物或安慰剂,观察疗效和收集病人的数据,然后把资料交给同样处于“盲态”的数据分析人员去分析.只有在最后需要比较新药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时,才会解除“盲态”,让研究人员和病人知道分组情况.
有时候,通过其他方式(例如临床经验积累、仔细的观察)也能够发现药物的疗效,但是这样的发现往往是不可靠的,不足以得出科学的结论.随机的、双盲的、有对照的临床试验虽然不是发现药物疗效的唯一方法,却是能够确定药物疗效的最可靠的方法.

临床军医杂志(七):

英语翻译
The study,published in this month"s issue of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adds to an ever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low-fat dairy to an overall healthy diet.不要用翻译软件,如果能解释一下如此的句型该怎么理解就更好了.

句子里的ever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指不断增加的证据 是什么的证据呢,of the contribution of low-fat dairy 是低脂奶的贡献的证据
所以这句活我的理解是:
低脂奶在营养健康饮食的贡献作用,在这个月的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刊登的一篇研究中再次得到了证明.

临床军医杂志(八):

《时代》杂志评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中指出,美国及日本两个研究团队的报告中证实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项发现一方面解决了利用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的道德争议,另一方面也使得干细胞研究的来源更不受限.请回答下面有关胚胎工程的若干问题.
(1)在胚胎发育中,根据胚胎形态的变化,可将早期发育的胚胎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2)胚胎工程中的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______和孕育胚胎的______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其生理学基础主要有那些?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是由______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美日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是利用病毒分别将四个基因送入皮肤细胞,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产生变化,最后成为带有______性质的细胞,称为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iPS).在基因工程中,这四个基因称为______,所利用的病毒称为______,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______.  与借助胚胎提取胚胎干细胞比较,这样获得的干细胞的研究,其最大突破就是在不破坏胚胎的前提下提取可以复制成器官或组织的细胞,不仅避开了长期以来有关生物技术的______方面的争议,也使其来源更加广泛而方便.
(4)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从患者身上取出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从而获得早期人类胚胎,然后再从中培育“患者自身的”胚胎下细胞供医学临床使用的技术叫做______.这一技术也可以用来研究“克隆人”,中国政府对生殖性克隆人研究所持态度的“四不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1)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幼儿.
(2)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a.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b.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形成后处于游离状态;c.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不受任何影响.
(3)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根据题干信息“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可知,利用病毒分别将四个基因送入皮肤细胞,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产生变化,最后成为带有胚胎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称为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iPS).这样获得的干细胞的研究,其最大突破就是在不破坏胚胎的前提下提取可以复制成器官或组织的细胞,不仅避开了长期以来有关生物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方面的争议,也使其来源更加广泛而方便.在基因工程中,这四个基因称为目的基因,所利用的病毒称为载体,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4)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从患者身上取出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从而获得早期人类胚胎,然后再从中培育“患者自身的”胚胎下细胞供医学临床使用的技术叫做治疗性克隆.中国政府对生殖性克隆人研究所持态度的“四不原则”是: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故答案为:
(1)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2)供体     受体    a.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b.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形成后处于游离状态;c.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不受任何影响
(3)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   胚胎干细胞    目的基因   载体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伦理(道德)问题
(4)“治疗性克隆”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

临床军医杂志(九):

关于医学史上重大的突破的英语作文

五项能改变医学史的生物科技重大突破
据美国大众机械杂志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益,近年来生物医学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比如:从唾液可检测出癌症,打一针即能沿着身体脊髓生长出新的神经组织等.目前这些世界上最新的生物医学技术已模糊了生物学和科学技术之间的界线,它们共同的目标是帮助恢复、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人类的寿命.
1、抗腐微生物细菌
生存在牙齿上的细菌能够将糖转化为乳酸,而乳酸可以腐蚀牙釉质导致牙齿被蛀坏腐蚀.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ONI BioPharma公司最新研制一种新型菌株,叫做“SMaRT”.它不会产生乳酸,却会释放出一抗菌素,可以杀死这些自然导致腐蚀的细菌.牙医只需在牙齿上涂上一层SmaRT,即能实现避免牙齿被蛀蚀.目前在临床测试阶段,牙齿涂抹这种抗腐微生物细菌后便能够永远保持健康.
2、人造淋巴结
来自日本RIKEN研究院的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人造淋巴结,它可以生成免疫细胞用于对抗感染,虽然人造淋巴结有朝一日可以代替患病淋巴结,但目前人造淋巴结只能当成特意定制的免疫促进剂.医师用特殊的细胞填充淋巴结能够很好地治疗某些疾病,比如:癌症和艾滋病.
3、哮喘传感器
据统计,哮喘病患者占美国急诊患者的四分之一,但目前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科学家最新研制的一种哮喘传感器能够将哮喘就治人群数量直线下降.该传感器是一个手持型设备,外层是涂有一层聚合物的碳纳米管,该纳米管比人体头发直径还要细10万倍.它能够在短短1分钟内直接分析出人体呼出的一氧化氮气体数量,据悉,一氧化氮气体是哮喘发作之前在肺部形成的一种气体.
4、唾液即能检测出癌症
之前医生所采用的活组织检查已过时,目前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最新设计一种检测装置,仅需要提取患者的唾液样本即能探测出该患者是否患有癌症,十分便捷有效.与癌细胞相关的蛋白质能够对这种检测装置的色样产生响应,一旦该装置发现有癌细胞存在,便释放出荧光线,可用显微镜进行探测到.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程师Chih-Ming Ho强调称,我们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通过唾液便能对多种疾病进行有效诊断分析.
5、生物起搏器
电子起搏器能够挽救人的生命,但是长期使用电子起搏器会导致其硬件磨损最终使该仪器无法使用.目前,多家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致力研制一种不需要电池的起搏器,这种生物起搏器注入心脏受损区域,可实现在干细胞中基因表达.该起搏器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的生理状况.经过实验这种生物起搏器能够减缓实验狗的心脏跳动速率,直至达到正常跳动速率,而且并不出现任何并发症现象.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anjiang964155/

推荐访问:临床军医杂志官网 临床军医杂志投稿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