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答案试题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14 09:32:0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材模拟题答案》

正坝小学校语文教材教法考试模拟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名…姓… … … … …

… … …第一部分 《课程标准》(10分)

… 线 .一、填空(每空0.5分,共7分)

… … …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 … … 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 2、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

… … 封3、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号…积极倡导( 自主 )、(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考… …语文课程。

… … 4、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 … … …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 … 密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 … 5、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1--2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 ) … … 个,其中( 800-1000 )个会写。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 … … 认少写 )。

… … …6、 阅读教学是( 学生、教师与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 … …校 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学 二、简答题(3分)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答:1、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

能力。

第二部分 语文专业知识(60分)

三、基础知识(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huî miǎn ténɡ xiě mì jué dēnɡ fēnɡ zào jí

(豁 免 )(誊 写) (秘 诀) ( 登 峰 造 极 ) 2、查字典(3分)

用音序查字法查“鼎”字,应先查( D ),再查音节(dǐng);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目 ),再查(7)画。“鼎”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B.锅;C.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D.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E.大;F.正当,正在。“鼎力支持”选(E),“一言九鼎”选(C)。 3、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D )(2分) A.简炼 一愁莫展 誓不两立 披荆斩棘 B..造次 索然寡味 要言不烦 风声鹤唳 C..凋敝 返璞归真 持之以恒 出奇致胜 D.精萃 举止安详 杯水车薪 人才倍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2分)

(1)大规模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使其子女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产生剧烈变动,由于亲情的长期缺失,留守子女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

1

益 。

(2)国际社会在反恐合作中要 恐怖主义产生的动机和根源,以更好地对其进行综合整治。

(3)科学是美丽的,但在琳达·威廉斯的眼里,科学诗 美丽,因为它在科学美中注入了浪漫情怀。

A. 凸显 探究 更加 B. 突显 探究 更加 C. 突显 探求 越发 D. 突显 探求 越发 5、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畸形 畸:不正常的 诲人不倦 诲:教导 B.肆虐 肆:任意地干 无边无垠 垠:界限 C.镂空 镂:雕刻 惟妙惟肖 肖:相似 D.匿名 匿:隐藏 重峦叠嶂 嶂:屏障 6、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的一句是(B)(2分)

A.受近地面湿度较大以及降温的影响,山东、江苏部分地区再度出现大雾天气,这给当地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不便。

B.春雨过后,千万朵槐花化作飞舞的精灵,如白雪般纷纷扬扬,四处飘洒,香满了白昼的天,也甜透了夜晚的梦。

C.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潍坊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存有“伺候动物丢人”的观念在作怪。

D.对在食品广告中推荐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明确规定代言人要承担连带责任。 7、填一填,把诗句和对联补充完整。(4分)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2)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3)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唐 刘禹锡) (4)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

8、请选择, 下列句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排比)(3分) (1)大海像挥舞着灵巧双手的小姑娘,涌向沙滩。 (比喻) (2)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拟人) (3)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夸张) 9、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B)(2分)

A.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我现在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B. 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C.小伙子看上去才十六、七岁。 10、根据意思写出成语。(2分)

形容罕见的事物不只一件,居然还有和它同时出现的。 无独有偶 。 行动随便,不受约束。放荡不羁 。

11、朗读、说话都要注意语句的语气,请选出语气最重的一句。(D)(2分) A.明天的会议,你一定要参加。 B.明天的会议,你不参加不好。 C.明天的会议,你非参加不可。 D.明天的会议,你能不参加吗? 12、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并写出作者。(1分)

过五关,斩六将 《 三国演义 》 ( 罗贯中 )逼上梁山 《 水浒传 》 ( 施耐庵 ) 13、括号中的词语可以运用哪些人体部位的比喻义,请补充完整。(3分) A.这件事终于有了( 眉目 )。 B.她是班里的文艺(骨干)。 C.他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情同(手足)。

1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B A D C。(2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_______;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_______;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________;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________。A.不停的絮絮叨叨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2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D.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四、文言文阅读(10分)

(一)阅读[甲][乙]两篇选文,答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才美不外见。 见:显现 (2)执策而临之。 临:面临、对着 (3)愿子还而视之。 子:您,指伯乐 (4)去而顾之。 顾:回头看 2.翻译。(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养马人训练马不按照训练千里马的方法训练,喂马不让它吃饱,就不能发挥其本领。(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卖马,人们不知道他卖的是千里马

3.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2分)

答:名人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有着一呼百应的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在广告方面,几乎大部分的广告都在利用名人效应,因为受众对名人的喜欢、信任甚至模仿,从而转嫁到对产品的喜欢、信任和模仿,便会造成好的效应,可是,名人效应也不是万能的,有的企业就是因为其代言名人不好事件的影响而受牵扯,有的小企业为了请到大名人而负债累累等,更重要的是一些商家利用名人效应制造出虚假广告,欺骗、坑害消费者,这是不好的。 五、现代文阅读(15分)

废墟的辉煌 刘上洋

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我们乘车从一个叫美女城的小镇前往罗马。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那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耸云天气势非凡的圣天使城堡、巍然屹立的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充满神秘色彩的许愿喷泉,更是以它们独特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因此在我的想像中,罗马一定很美,很繁华。然而,当汽车进入市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流光溢彩,没有生机盎然,一切都是旧的,街道是旧的,房屋是旧的,整个罗马就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

就在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汽车在一座残破但却很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前停了下来,我的眼睛顿然一亮,这不就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吗?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形状很像今天的体育场,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能同时容纳5.5万观众。就是现在,也令人惊叹不已。从斗兽场建成的第一天起,里面就浸满了野蛮和血腥。达官贵人们为了寻求刺激和欢乐,在这里上演了长达500多年的“人兽斗”。在诅咒它的同时,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要不然我们只有从历史学家的笔下去寻找它的踪迹了,就像我们中国的阿

3

房宫一样,只能从司马迁的《史记》和杜牧的诗文中去想像它的辉煌壮丽了。其实,1.第三段中“迷惑不解”的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2分) 岂止阿房宫,漫漫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据说宋代以前的建筑哪怕是废墟也很难觅到一座了。

离斗兽场不远,便是罗马广场废墟。这个古罗马的心脏地区,曾经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却杂草丛生,成了一片断壁残垣,华丽的埃米利亚殿堂,只剩下了一堆零乱的石块;雄伟的马森齐奥殿堂,只剩下了几堵厚厚的破墙;高大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三根石柱;最为气派的萨图尔诺农神庙,只剩下八根石柱支撑的大门;徜徉在这罗马广场的废墟之中,仿佛就像在古罗马的历史中漫步。我们不能亲见古老的历史,但废墟却可以告诉你昔日的辉煌。倘若没有废墟,人类的历史就会变得苍白单调,就会变得残缺不全。

从罗马广场出来,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什么废墟了。谁知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的不成形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没有废墟,就无法印证文明的轨迹,残损和破败正体现了文明的韧性。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试题

于是,我不由地惊叹和钦佩起罗马人来。他们不愧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族。面对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正因为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罗马也就成了全世界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罗马废墟,一个千古绝唱,一个不灭的辉煌。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断壁残垣: 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

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答:

作者听说和眼见的情况反差大。

2.“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从上文看,这“魅力”表现在哪几方面?(3分) 答: 1、废墟浸满了野蛮和血腥。2 、废墟可以告诉你昔日的辉煌 。3、废墟印证文明的轨迹 。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试题

3.文章第三段中提到了中国的阿房宫等内容,联系全文看,这样写的好处和作用是什么?(4分)

答:(1)运用对比手法,庆幸罗马废墟的保存,也为中国这一文明古国废墟的被毁而痛惜。(2)深化主题,引发人们对单纯追求现代辉煌而随意破坏废墟的思考。(3)引起下文,为下文议论罗马废墟保存的意义张本。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C )(E)(4分)

A.本文开篇点题,设置悬念。“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一句,既抒发了思古之幽情,又有现实的震撼力。

B.第二段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把我们带进想像中繁华的罗马城,而实际中的罗马城并非如此,作者的情绪随之“低落”下来,待看到更多的废墟后作者的情绪才逐渐愉悦起来。

C.文中“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一句,暗合文眼,暗示了后文中废墟巨大的历史意义。

D.文章第三段介绍了古罗马斗兽场,作者目的是借斗兽场的废墟控诉万恶的奴隶制度,批判奴隶制度的野蛮和血腥,从而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E.文章以其深刻的哲理思辩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又用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批判增加了文章的力度。

第三部分 教材教法(30分)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下面是《坐井观天》课堂实录的一个片段。请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加以分析评点。 师: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4

生甲:小鸟说得对。

生乙:我反对,我认为青蛙说得对。 生丙:他们说得都对。

(众生哗然。师若有所思,片刻停顿之后,即向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好。如果能把理由说出来,那就更好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生甲:(迫不及待)小鸟说得对,因为天确实大得很。

生乙:(胸有成竹)青蛙说得对,因为他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它说得是实话,也没错。

生丙:(按捺不住)他们都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都很诚实,应该都对。

师:(点头肯定,竖起大拇指)好!几位同学都谈出了各自的见解和感受,说得都有道理。大家再想想,假如青蛙跳出井口,他还想到什么,说些什么?大家讨论讨论,看谁想得好,说得棒。 (学生各抒己见,兴趣盎然。)

答:《语丈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这一教学片断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突出表现为开放了课堂,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1、本片断开放了教学内容。以教材为载体,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开放了教学的过程。教学没有指令性,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自由对话,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文本交流,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3、课堂上给予了学生的肯定,并引导学生对于课文的正确理解,有机地进行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七、教学片断设计(20分)

下面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课文。请你对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进行教学片断设计,力求清晰呈现为什么教(目标)、教什么(内容)、怎么教(方法、步骤、手段等)及师生活动过程。

搭 石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wǎn)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ǎn)责这里的人懒惰(duî)。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î)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5

第二篇:《2009宁波语文阅读竞赛B组试卷》

宁波市2009年“语文报杯”中学生阅读活动试题

B组(初三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6页,两大部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第一部分:阅读积累(60分)

一、填一填(18分)

1.2009年10月8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 ▲ (国家)作家 ▲ (人名)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称她的文章“具有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平实,描绘出了一幅底层社会的众生相”。

2.著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第14章《“海盗”的生活》中,三个“小海盗”指汤姆、___▲__、 ▲ 。

3.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诗中“子规”指的是 ▲ 鸟。

4.毛泽东的《卜算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词写的是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是

5.古诗文填空: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试题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 ▲ 。

②壮志饥餐胡虏肉, ▲ 。

③晏殊的《浣溪沙》中有两句对仗极其工整,并且包含有一个成语的诗句是: ▲ , 。

④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青年时代,身处开元盛世的他有着“ ▲ , ▲ ”(《望岳》)的远大抱负;安史之乱时,他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 ▲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而面对朝廷昏庸、国家动荡的时局,晚年的他只能以“ ▲ , ▲ ”(《登楼》)来抒发个人感慨。

⑤从积累的诗词中,写出一个与“沙漠”有关的完整语句: ▲ , ▲ 。

二、选一选(40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作者是:( ▲ )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试题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张九龄

2.“一为迁客去长沙”的下一句是:( ▲ )

A.水长山远路多花

C.密叶能留雪作花 B.西望长安不见家 D.更深月色半人家

3.“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是诗人登楼所见,他登的楼是:( ▲ )

A.岳阳楼 B.北固楼 C.黄鹤楼 D.鹳雀楼

4.“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这里写的节日是:( ▲ )

A.重阳节 B.中秋节 C.寒食节 D.七夕节

5.“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中“五柳”指的是:( ▲ )

A.刘长卿 B.贾岛 C.沈德潜 D.陶渊明

6.“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危”字与下列词语中的“危”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居安思危 B.危楼百尺 C.危如累卵 D.正襟危坐

7.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即远大的目标、艰苦的过程、成功的喜悦。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其中的第几种境界?( ▲ )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都不是

8.名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 )

A.平原君 B.孟尝君 C.信陵君 D.春申君

9.下列四个剧本中,以描写“人与命运的冲突”而著称的古希腊悲剧作品是( ▲ )

A.《哈姆莱特》 B.《俄狄浦斯王》 C.《浮士德》 D.《玩偶之家》

10.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

A.《金瓶梅》 B.《水浒传》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11.在我国词的历史上,有一种“易安体”,你知道这是谁创造的吗?( ▲ ) A.柳永 B.周邦彦 C.李清照 D.范仲淹

12.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以下哪两句诗分别体现了这两种美。( ▲ )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13.下列作家、国籍、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 B.《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斯威夫特

C.《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D.《海底两万里》(英)汉斯·安徒生

14.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 )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试题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15.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 ▲ )

A.半截剑 B.半段枪 C.半面 D.半瓶醋

16.下列作家未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 )

A.罗曼·罗兰 B.泰戈尔 C.川端康成 D.高尔基

17.哪部著名长篇小说中的重要人物杜少卿、沈琼枝是作者赞美的正面人物?( ▲ )

A.《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B.《官场现形记》 C.《老残游记》 D.《儒林外史》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 ▲ )的名言。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19.宋辛弃疾的《破阵子》一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天下事”指的是( ▲ )

A.恢复中原大业 B.治国安邦 C.抗击匈奴 D.光宗耀祖

20.“后来居上”原是说后生在哪方面超过了前辈?( ▲ )

A.财富 B.官职 C.书法 D.绘画 E.武艺

三、猜一猜(2分)

中国的方块字,或象形,或会意,均蕴含玄机哲理,妙不可言。你看:天为一大,地乃土也。白水为泉,止戈为武。不正就歪,人为即伪。有水可为河,无木不成林。官字两个口,兵字两条腿。江洋湖海三点水,忍字心头一把刀,利字身旁一把刀,色字当头也有一把刀„„ 我国古代著名的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也记载了一个运用拆字编制的隐语,暗示当时人们不敢说出的愿望。请看下面的拆字歌,你能猜出它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哪一个人吗?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

(一)孔子论水(15分)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节选自《孔子集语》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启子比德焉(启发) B.其赴百仞之谷不疑(怀疑) ..

C.受恶不让(引发为申辩)D.至量必平(量器,容器) ..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试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启子比德焉 B.所及者生 浅者流行 ....

C.其赴百仞之谷不疑 其万折必东 D.鲜洁以出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

②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

③其万折必东,似意。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像水,无论遭受多少挫折都要东流入海,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向。

B.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像水满则止那样,不要贪得无厌,而要讲究分寸,处事有度。

C.水装入量器后,就一定保持水平状态,这就启发孔子说,君子也要立身正直。

D.君子还应该像水那样,蒙受了冤枉而不去计较,要在社会上、生活中善于变化,善于应变等。

(二)废墟的辉煌(11分)

刘上洋

①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②我们乘车从一个叫美女城的小镇前往罗马。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那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耸云天气势非凡的圣天使城堡、巍然屹立的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充满神秘色彩的许愿喷泉,更是以它们独特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因此在我的想像中,罗马一定很美,很繁华。然而,当汽车进入市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流光溢彩,没有生机盎然,一切都是旧的,街道是旧的,房屋是旧的,整个罗马就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

③就在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汽车在一座残破但却很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前停了下....

来,我的眼睛顿然一亮,这不就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吗?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形状很像今天的体育场,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能同时容纳5.5万观众。就是现在,也令人惊叹不已。从斗兽场建成的第一天起,里面就浸满了野蛮和血腥。达官贵人们为了寻求刺激和欢乐,在这里上演了长达500多年的“人兽斗”。在诅咒它的同时,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要不然我们只有从历史学家的笔下去寻找它的踪迹了,就像我们中国的阿房宫一样,只能从司马迁的《史记》和杜牧的诗文中去想像它的辉煌壮丽了。其实,岂止阿房宫,漫漫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据说宋代以前的建筑哪怕是废墟也很难觅到一座了。

④离斗兽场不远,便是罗马广场废墟。这个古罗马的心脏地区,曾经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却杂草丛生,成了一片断壁残垣,华丽的埃米利亚殿堂,只剩下了一堆零乱的石块;雄伟的马森齐奥殿堂,只剩下了几堵厚厚的破墙;高大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三根石柱;最为气派的萨图尔诺农神庙,只剩下八根石柱支撑的大门;徜徉在这罗马广场的废墟之中,仿佛就像在古罗马的历史中漫步。我们不能亲见古老的历史,但废墟却可以告诉你昔日的辉煌。倘若没有废墟,人类的历史就会变得苍白单调,就会变得残缺不全。

⑤从罗马广场出来,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什么废墟了。谁知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的不成形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没有废墟,就无法印证文明的轨迹,残损和破败正体现了文明的韧性。

⑥于是,我不由地惊叹和钦佩起罗马人来。他们不愧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族。面对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正因为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罗马也就成了全世界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

⑦罗马废墟,一个千古绝唱,一个不灭的辉煌。(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1.第③段中“迷惑不解”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不超过15个字)(2分)

2.“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从上文看,这“魅力”表现在哪几方面?(3分)

3.文章第③段中提到了中国的阿房宫等内容,联系全文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和作用。(3分)

4.“面对罗马文明的废墟”,罗马人没有“推倒和铲平”,但为什么也没有“恢复和重现”呢?请根据文意,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三)祈 求(14分)

朱敬钧

(1)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的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迹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

(2)阳光照在大地上,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3)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我第一次为鹰振撼。

(4)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5)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6)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7)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皮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干了一

第三篇:《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试题》

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试题

废墟的辉煌

刘上洋

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我们乘车从一个叫美女城的小镇前往罗马。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那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耸云天气势非凡的圣天使城堡、巍然屹立的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充满神秘色彩的许愿喷泉,更是以它们独特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因此在我的想像中,罗马一定很美,很繁华。然而,当汽车进入市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流光溢彩,没有生机盎然,一切都是旧的,街道是旧的,房屋是旧的,整个罗马就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

就在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汽车在一座残破但却很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前停了下来,我的眼睛顿然一亮,这不就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吗?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形状很像今天的体育场,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能同时容纳5.5万观众。就是现在,也令人惊叹不已。从斗兽场建成的第一天起,里面就浸满了野蛮和血腥。达官贵人们为了寻求刺激和欢乐,在这里上演了长达500多年的“人兽斗”。在诅咒它的同时,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试题】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试题。要不然我们只有从历史学家的笔下去寻找它的踪迹了,就像我们中国的阿房宫一样,只能从司马迁的《史记》和杜牧的诗文中去想像它的辉煌壮丽了。其实,岂止阿房宫,漫漫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据说宋代以前的建筑哪怕是废墟也很难觅到一座了。

离斗兽场不远,便是罗马广场废墟。这个古罗马的心脏地区,曾经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却杂草丛生,成了一片断壁残垣,华丽的埃米利亚殿堂,只剩下了一堆零乱的石块;雄伟的马森齐奥殿堂,只剩下了几堵厚厚的破墙;高大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三根石柱;最为气派的萨图尔诺农神庙,只剩下八根石柱支撑的大门;徜徉在这罗马广场的废墟之中,仿佛就像在古罗马的历史中漫步。我们不能亲见古老的历史,但废墟却可以告诉你昔日的辉煌。倘若没有废墟,人类的历史就会变得苍白单调,就会变得残缺不全。

从罗马广场出来,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什么废墟了。谁知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的不成形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 本文来自

1.第三段中“迷惑不解”的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

2.“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从上文看,这“魅力”表现在哪几方面?

3.文章第三段中提到了中国的阿房宫等内容,联系全文看,这样写的好处和作用是什么?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开篇点题,设置悬念。“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一句,既抒发了思古之幽情,又有现实的震撼力。

D.文章第三段介绍了古罗马斗兽场,作者目的是借斗兽场的废墟控诉万恶的奴隶制度,批判奴隶制度的野蛮和血腥,从而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E.文章以其深刻的哲理思辩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又用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批判增加了文章的力度。

答案

1.作者的想像和现实形成反差。【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试题】阅读答案

(2)废墟是文明的见证。

(3)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

3.

(1)运用对比手法,庆幸罗马废墟的保存,也为中国这一文明古国废墟的被毁而痛惜。

(2)深化主题,引发人们对单纯追求现代辉煌而随意破坏废墟的思考。

(3)引起下文,为下文议论罗马废墟保存的意义张本。

4.CE(A项“又有现实的震撼力”错;B项“情绪才逐渐愉悦起来”错;D项不合文章主旨。)

第四篇:《《废墟 余秋雨》阅读答案》

《废墟 余秋雨》阅读答案

废墟 余秋雨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一位朋友告诉我,一次,他走进一个着名的废墟,才一抬头,已是满目眼泪。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废墟 余秋雨》阅读答案】《废墟 余秋雨》阅读答案。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着收纳了这种创造。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怕世界上过于拥塞。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

两位朋友在我面前争论。一位说,他最喜欢在疏星残月的夜间,在废墟间独行,或吟诗,或高唱,直到东方泛白;另一位说,有了对晨曦的期待,这种夜游便失之于矫揉。他的习惯,是趁着残月的微光,找一条小路悄然走回。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 余秋雨》阅读答案】文章《废墟 余秋雨》阅读答案出自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失。把损坏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做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在废墟上开推土机,让人心痛。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拾来的又不是前夜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有删减)

16.文章中说“前夜的残梦”,具体的含义是什么?(3分)

“前夜的残梦”指的是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建筑,也就是今天的废墟。

17. ①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散文头两句开宗明义,阐明作者对废墟的矛盾心理。【《废墟 余秋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作者寄情废墟,因为“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废墟是资本,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④ 废墟是人生的起点,它装着真善美,也藏着假丑恶。人生不能没有废墟;文化不能没有废墟;历史更不能没有废墟。

18. ①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废墟在历史车轮中的作用;②废墟是时间进程,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③废墟见证了时间和岁月!是废墟留下了他们的痕迹!④时间和岁月的见证者本就应该为后世留下一些沉思和念想!

19. ① 留存会聚着祖辈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的废墟。② 修缮并让废墟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③ 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可以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④ 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

20. ① 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 ② 废墟展示着一种美 ③ 废墟是历史哲学的素材④废墟还可以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17016/

推荐访问: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 废墟上的鲜花阅读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