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14 09:32:1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群文阅读之汪曾祺散文欣赏》

群文阅读之汪曾祺散文欣赏

理工大附中群文阅读课题组 执教:秦红艳 选文:《苦瓜是瓜吗》、《豆汁》、《夏天》、《夏天的昆虫》、《故乡的元宵》、《昆明的雨》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汪曾祺的生平。

2、欣赏、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并体会其散文特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幻灯片展示端午习俗图片)请同学们观看这张图片,谁能告诉大家张张图片反映的是那个节日的习俗,这一张又是,这两张图片是哪一课的内容? <端午的鸭蛋>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所写内容虽然简单,但却灌注了深情,写出了其中的人生滋味。作者是?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呢?

二、了解汪曾祺: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作者的资料,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2]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新中国成立前当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后在北京做编辑工作;写过剧本,参与过《沙家浜》的修改和定稿;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颇有成就。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系到自己的生活,说明他呢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文章中,读书就应是这样,贴近作者,贴近生活

我们来看这五篇散文的内容,会发现涉猎的范围很广,有写家乡风俗的如《故乡的元宵》,有谈文化的,如《苦瓜是瓜吗》,还有描写花鸟虫鱼、瓜果食物的,如《人间草木》、《夏天的昆虫》、《果园》等,而且都是从很小的视角锲入,写的都是凡人小事,油盐酱醋茶,这也就形成了汪曾祺散文的第一大特点:小叙事。我们再翻阅他的其它散文,也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景象,这也许也是小叙事这一特点的体现吧。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昨天晚上,家里吃白兰瓜。我的一个小孙女,还不到三岁,一边吃,一边说:“白兰瓜、哈密瓜、黄金瓜、华菜士瓜、西瓜,这些都是瓜。”

“但我不知道苦瓜为何物。到了昆明,一看:哦,原来就是癞葡萄!”

“苦瓜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中国最初种植是广东、广西。现在云南、贵州都有。据我所知,最爱吃苦瓜的似是湖南人”

“豆汁儿是制造绿豆粉丝的下脚料,很便宜。过去卖生豆汁儿的,用小车推一个有盖的木桶,串背街、胡同。不用“唤头”(招徕顾客的响器),也不吆唤”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当我们品读这些语段时,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是那么的平淡质朴,而又娓娓道来,仿佛与我们话家常,但仔细品读又觉得很有趣味。这也就是汪曾祺散文的另一个特点:平淡质朴,没有苦心经营的结构。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是: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而且时时穿插一些大白话,使他的语言带有浓厚的口语色彩,比如:“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但汪曾祺在文章中又会有古汉语的点缀,又具有了典雅之美。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辞海》说苦瓜“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对于苦瓜,可以各取所需,愿吃皮的吃皮,愿吃瓤的吃瓤。对于一个作品,也可以见仁见智。可以探索其哲学意蕴,也可以踪迹其美学追求。北京人吃凉拌芹菜,只取嫩茎,西餐馆做罗宋汤则专要芹菜叶。人弃人取,各随尊便。”

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我们不由的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的捏到一处。

3、小结: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汪曾祺的散文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小叙事

从很小的视角锲入,写的都是凡人小事,油盐酱醋茶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平淡质朴,没有苦心经营的结构

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语言口语色彩浓厚但又不失典雅之美

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

汪曾祺的作品被看成最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四、拓展阅读:

要相对他的散文有足够的了解,还需我们继续品读他的其他散文,比如《我的家乡》、《胡同文化》、《家乡的食物》、《葡萄月令》、《水母》等,从而深入体会其散文的特点,今天我们就品读到此。

第二篇:《《昆明的雨》汪曾祺》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第三篇:《《昆明的雨》汪曾祺》

第四篇:《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汪曾祺

(1)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2)“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3)我想念昆明的雨。

(4)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5)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6)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7)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8)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纵,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土从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9)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文章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出自style="POSITION: 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

19、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4分)

20、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2分)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22、《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文本,试分析文中是始何“以小见大”的。(6分)

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19.答案:①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任两点即得全分)

20.(1)答案: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1分)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1分)(2)答案: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喜爱、赞叹之情。(1分)

21.答案:③段内容:点明了文章中心,表达了笼罩全文的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1分)结构: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起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1分)(12)段内容: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1分)结构:照应第三段内容,收末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1分)

22.答案:要点参考: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3分)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3分)(只要举出文中事例并简单分析即得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17032/

推荐访问:汪曾祺散文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汪曾祺赏析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