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与国语(节选),梁实秋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6-30 12:22: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度东乡民族中学高二语文考卷 第I卷(选择题) A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跨步格外高远。 B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C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往下滴。 D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阿拉法特是否因中毒而死?如果是的话,投毒者是以色列情报人员?这是巴勒斯坦反对派人士?有的疑问可通过尸检解答,而有的则可能成为永远的谜。 B.龙胜梯田的色彩像梯田本身一样层次分明:春天,银光闪烁;夏天,青翠点染;秋天,金黄耀眼;冬天,雪白盈野,一年四季可谓色彩迥异,各有种韵。 C.孟予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盖子·梁惠王上》)”与《礼记》中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均体现了一种博爱精神。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3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某所,而母立于兹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却告了相思回避 D.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B.渔父莞尔而笑 客逾庖而宴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当其欣于所遇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文言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4.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臣具以表闻 B.臣以险衅 C.臣以供养无主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乐琴书以消忧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目吴会于云间 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6.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夙婴疾病 婴:缠绕 B.因厚赂单于 赂:贿赂 C.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比得上 D.审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 7.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小知不及大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愿陛下矜悯愚诚。 D.汤之问棘也是已。 8.下列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A.之二虫又何知 B.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都督阎公之雅望 9.分号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 第1页 共6页D.走进宁夏石嘴山市,眼前花草斗艳,绿树成荫,群鸟飞翔,湖面波光粼粼„„令人 难以想象,这是一座因煤而建、依煤而兴的现代重工业城市。 第II卷(非选择题)120分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15分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国文与国语(节选) 梁实秋 古文还是要读的。其中的章法、句法、辞藻都是很有价值的。不过要在白话文通了之后再读为宜。这是一个程序的问题。对于专门研究中国文学的人,古书古文读得越多越好,因为这是他专门的学问;对于一般的人,当适可而止,匀出工夫来做别的事情。白话文通了之后再读古文,可以增加许多行文的技巧,使白话文变得简洁些,使白话文更像文。试看许多白话文的作家,写出文章如行云流水,清楚明白,或委婉多姿,或干脆利落,其得力处不在白话,而在于文。依我看,小学及初中完全读白话文,高中完全读古文,应该是最妥当的办法。小学注意语言,初中注重文字,循序渐进。 讲到国文教学,在教材教法方面,均应随时研究改良。最要紧的是,要认清国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其目的是在训练学生使用本国的语言文字以求有效地表达思想。如果这个目的不错,那么在国语国文课程之内,应该采取纯粹与这目的有关的材料做教材。有人常把“国学”与“国文”联在一起。我不轻视“国学”,虽然我不大清楚“国学”是什么。如果“国学”即是中国的文学、历史、哲学的话,那么“国学”一词实无存在之必要,应分列为“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国文当然也要有内容,本国文史的古典作品正不妨作为国文的资料,这话当然也有道理,不过如果我们不忘记国文的目的,则这些古典作品似应加以改写,使之简化,然后再编为国文资料。例如,在英美,荷马的故事、中古的传奇,每一高等学校的学生都耳熟能详,但并非是由于直接地读过那些古典原作,读的乃是经过重写改编的古典作品。我们的国文教学,也应该认清目标,慎选教材。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化,确实值得我们珍视,确实值得每一国民都有相当的认识,但是方法有的是,似不可令“国学”占去国文的一部分的地位。以高中及大一而言,与其选读深奥的古典作品,不如选读与现代生活有关的资料。有一个时期,国语与常识合编,我觉得那方向是对的,后来不知怎么又改变了。 (选自梁实秋《雅舍杂文》) 11.梁实秋先生在国文教学方面有哪些主张?请加以概括。(6分) 12.“似不可令‘国学’占去国文的一部分的地位”一句如何理解?(4分) 第2页 共6页

( ◎

13.结合材料,你认为的国文(语文)教学存在哪些问题?(5分) 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12

分 的,而世间众人每每与他相比,不也太可悲了吗? D.这两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人一种既夸张又鲜明的印象,目的是论证“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一论点。 17.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②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

四、默写(题型注释)18分 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陈情表》 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2)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 ,审容膝之易安。《归去兮辞》

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4)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山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情景。 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6)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 , ”,表明了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赞誉和非难而动人无名。 摇的心志。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7)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 , ”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

的一项是(2分) 远望,畅享自然风景的闲适之情。

A.朝菌不知晦朔.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8)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发:毛,文中指草木。 的两句是“ , ”。

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9)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 ”。

D.彼且恶乎待哉 恶:何。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彼其于五、诗歌鉴赏(题型注释)8分

.世,未数数然也

②访风景于崇阿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B.①此亦飞之至也 太阳 ②此小大之艾 青

辩也 ①从远古的墓茔 C.①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从黑暗的年代 ②泉涓涓而始流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D.①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震惊沉睡的山脉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16.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太阳向我滚来„„

的一项是(2分) ②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A.朝菌,朝生暮死之菌;蟪蛄,即寒蝉。冥灵、大椿,都是长寿之木。 使生命呼吸

B.生命极短促的朝菌、蟪蛄,它们一个活不到一天,一个活不到一年,与冥灵、大椿相比,何足道哉。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C.彭祖不过活了八百岁,他与冥灵、大椿比起来,不就如朝菌、蟪蛄同冥灵、大椿相比吗?他的寿命是很短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第3页 共6页 ◎ 第4页 共6页

③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④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写于1937年春 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 ---------------------------------------------------------------------------------------------- (2)探春道:“„„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

19.请概括“太阳”这一意象的主要特征及其象征意义。(4

分) 八、作文(题型注释)6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何时起,“弱势群体”开始频见于报端和网络。目前人们提得最多的弱势群体有:贫困农民、城 镇下岗工人、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简称民工)、私企小煤窑矿工、童工、无助的妇女、遭歧视妁残疾人、贫困学20.简要分析诗的前二节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4分) 生,等等。弱势者最需要帮助,—位学者说得好:“帮助弱势群体,要有具体可操作的措施,要全社会形成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良好妁关爱互助环境。首先,要形成共同关爱改革中弱势群体的环境。”同学们,也许你的家庭已属于弱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群体,也许你的亲戚朋友已列入弱势群体,当然,也许你还没有感受到身处弱势的切肤之痛,但当你耳边响____________________ 起韦唯的歌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时,你心灵深处一定会掀起千道“博爱’弱势者的感情波澜,涌起—股同情不幸者的悲悯情怀。现在请你以“面对弱势群体”或“关注弱势群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体裁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六、语言表达(题型注释)4分 21.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4分) ------------------------------------------------------------------------------------------------------------------------------------------------------------------------------------------------------------------------------------------------------------------------------------------------------------------------------------------------------------------------------------------------------------------------------------------------------------------------------------------------------------------------------------------------------------------------------------------------------------------------------------------------------------------------------ 七、名著导读(题型注释)4分 22.“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重大事件。小说七十四回,着重写了晴雯、探春对这次抄检的态度。请依据下面两处描写,简析这两个人物在这次冲突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性格特征,要求语言简洁、准确、鲜明。(4分) (1)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倒,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第5页 共6页 ◎ 第6页 共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阅读答案__国文与国语(节选),梁实秋】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A.“而”通“尔” ,你的。 B.“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C.“却”通“恰”刚刚。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A

【解析】

试题分析:A取独。(B.表修饰/表顺承。C.连词/介词。D.被/对于)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B

【解析】

试题分析:A往往:古义,到处;今义,副词,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或发生。C不能:古义,没有才能;今义,不可以、办不到。D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是介词,用。其它是介词,因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可根据对课内词语活用的积累,根据常见的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类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例句,南,名词用作动词,A项,乐,以„„为乐;意动用法;B项,星,名词做状语;C项,目,名词用作动词,远望;D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所以选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6.B

【解析】

试题分析:赂:名词作动词。向„进行贿赂。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C

【解析】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A知—智,B闵—悯,D已—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答案第1页,总6页

第二篇:《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 高效精炼(三)附加题之材料概况》

专项突破八 附加题

高效精练(三)(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与鉴赏)

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不止让人有频繁的心灵撞击,还能有看完后的沉静思索。所谓亲子,不只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更是大人与孩子两颗心灵的靠近。《爸爸去哪儿》,是在对亲子的心灵进行距离测试。这档节目的内容是,几个明星爸爸和孩子们一起“进村冒险”。孩子在展露天性,作为成年人的父亲在思维方式等方面将遭遇难题。在天性面前,在童真面前,就算是再过光鲜的明星,也只能回到一个最基本角色——父亲。面对各自独特的心肝宝贝,面对人小鬼大的古灵精怪,面对百般疼爱的恃宠而骄,那一刻,一个男人,成功与否不是因为他拥有多少光环或财富,而是他能不能做个好父亲,能不能让自己和孩子的心靠得无限近。《爸爸去哪儿》一炮而红,收视率在综艺节目中独领风骚。这本身就说明,没有什么比真实更有力量,没有什么比真情更能打动人心。在这个价值观溃散、无数人遭遇信仰危机的年代,孩子正在成为无数人内心最加呵护、最为敬畏的“宗教”;在这个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角色分工传统社会,又有无数爸爸们在淡出幼儿教育。于是,跟着爸爸去远方,让两颗心靠近,让孩子更加独立、更加坚实地走向更为长远的人生,应该成为一个社会的公共选择。随着80后甚至90后开始为人父母,这代年轻人既要继承传统亲情伦理,又要在亲子关系中增添更多符合这个时代的文化价值,会面临诸多现实难题。如何让他们既为孩子提供安全呵护,又能传递价值文明,本身就需要一个公共文化平台,来进行交流、互动与传播。《爸爸去哪儿》无疑极好地完成了一次“议程设置”,让更多人发自内心地参与进来。一个孩子要健康安全地成长为有独立精神与人格的现代公民,需要跟着爸爸的脚步前行。《爸爸去哪儿》可以留下一种时代的踪迹,引起群体共鸣。因为,爸爸去哪儿,孩子就会去哪儿;孩子去哪儿,我们的社会也就去哪儿。

1. 简要概括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特点。

【答案】 内容真实;情感真切(真情);动人(撞击心灵);令人沉思。

2. 作者为什么说“《爸爸去哪儿》,是在对亲子的心灵进行距离测试”?

【答案】 年龄有距离,孩子和成年人;思维方法有差别,孩子展露的是天性;角色有变化,从明星到父亲;长期缺席孩子的教育,和孩子之间有隔膜。(答出三点即可)

【阅读答案__国文与国语(节选),梁实秋】

3. 既然“爸爸去哪儿,孩子就会去哪儿;孩子去哪儿,我们的社会也就去哪儿”,那么,未来的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理性继承传统亲情伦理,吸收时代文化价值;改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多从公共文化平台等获取相关教育知识;注意身份角色、思维方式的转换,让与孩子的交流畅通;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做有独立精神与人格的现代公民。(言之成理即可)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国文与国语(节选)

梁实秋

古文还是要读的。其中的章法、句法、辞藻都是很有价值的。不过要在白话文通了之后再读为宜。这是一个程序的问题。对于专门研究中国文学的人,古书古文读得越多越好,因为这是他专门的学问;对于一般的人,当适可而止,匀出工夫来做别的事情。白话文通了之后再读古文,可以增加许多行文的技巧,使白话文变得简洁些,使白话文更像文。试看许多白话文的作家,写出文章如行云流水,清楚明白,或委婉多姿,或干脆利落,其得力处不在白话,而在于文。依我看,小学及初中完全读白话文,高中完全读古文,应该是最妥当的办法。小学注意语言,初中注重文字,循序渐进。

讲到国文教学,在教材教法方面,均应随时研究改良。最要紧的是,要认清国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其目的是在训练学生使用本国的语言文字以求有效地表达思想。如果这个目的不错,那么在国语国文课程之内,应该采取纯粹与这目的有关的材料做教材。有人常把“国学”与“国文”联在一起。我不轻视“国学”,虽然我不大清楚“国学”是什么。如果“国学”即是中国的文学、历史、哲学的话,那么“国学”一词实无存在之必要,应分列为“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国文当然也要有内容,本国文史的古典作品正不妨作为国文的资料,这话当然也有道理,不过如果我们不忘记国文的目的,则这些古典作品似应加以改写,使之简化,然后再编为国文资料。例如,在英美,荷马的故事、中古的传奇,每一高等学校的学生都耳熟能详,但并非是由于直接地读过那些古典原作,读的乃是经过重写改编的古典作品。我们的国文教学,也应该认清目标,慎选教材。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化,确实值得我们珍视,确实值得每一国民都有相当的认识,但是方法有的是,似不可令“国学”占去国文的一部分的地位。以高中及大一而言,与其选读深奥的古典作品,不如选读与现代生活有关的资料。有一个时期,国语与常识合编,我觉得那方向是对的,后来不知怎么又改变了。

4. 梁实秋先生在国文教学方面有哪些主张?请加以概括。

【答案】 ① 在教材教法方面,应随时研究改良。② 小学及初中完全读白话文,高中完全读古文;小学注意语言,初中注重文字,循序渐进。③ 要认清国文教学的目的是在训练学生使用本国的语言文字以求有效地表达思想。④ 采取纯粹与教学目的有关的材料做教材。⑤ 对古典作品应加以改写,使之简化,然后再编为国文资料。⑥ 选读与现代生活有关的资料。

5. “似不可令‘国学’占去国文的一部分的地位”一句如何理解?

【答案】 “国学”属于中国古代文化,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学习,国文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使用本国的语言以求表达思想,不应该作为“国文”来学习。

6. 结合材料,你认为的国文(语文)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 ① 白话文没有学好就过早地学习古文。② 把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当国文材料学习。③ 对选读的古典作品没有加以改写,使之简化。④ 选读的古典作品过于深奥,没有和现代生活联系起来。

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最使我们感兴趣的是敦煌壁画中的极其生动而具有神魔性的动物画,我们从一些奇禽异兽的泼辣的表现里透进了世界生命的原始境界,意味幽深而沉厚。现代西洋新派画家厌倦了自然表面的刻画,企求自由天真原始的心灵去把握自然生命的核心层。德国画家马尔克震惊世俗的《蓝马》,可以同这里的马精神相通。而这里《释尊本生故事图录》的画风,尤以“游观农务”一幅简直是近代画家盎利卢骚的特异的孩稚心灵的画境。不过这里的一切是出自古人的原始感觉和内心的迸发,浑朴而天真。而西洋新派画家是在追寻着失去的天国,是有意识的回到原始意味。

敦煌艺术在中国整个艺术史上的特点与价值,是在它的对象以人物为中心,在这方面与希腊相似。但希腊的人体的境界和这里有一个显著的分别。希腊的人像是着重在“体”,一个由皮肤轮廓所包的体积。所以表现得静穆稳重。而敦煌人像,全是在飞腾的舞姿中(连立像、坐像的躯体也是在扭曲的舞姿中);人像的着重点不在体积而在那克服了地心吸力的飞动旋律。所以身体上的主要衣饰不是贴体的衫褐,而是飘荡飞举的缠绕着的带纹。佛背的火焰似的圆光,足下的波浪似的莲座,联合着这许多带纹组成一幅广大繁富的旋律,象征着宇宙节奏,以容包这躯体的节奏于其中。这是敦煌人像所启示给我们的中西人物画的主要区别。敦煌的艺境是音乐意味的,全以音乐舞蹈为基本情调。《西方净土变》的天空中还飞跃着各式乐器呢。

7. 简要概括画线句子中“神魔性”的含义。

【答案】 透进了生命的原始境界,浑朴天真,画风泼辣。

8. 根据文中所述,请简要分析敦煌人像与西方人物画的主要区别。

【答案】 西方人物画着重刻画人体,静穆稳重;敦煌人像以音乐舞蹈为基调,着重画飞腾的舞姿,表现飞动的旋律。

9. 文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艺术观点?

【答案】 中西方艺术各有其境界和美;要充分认识到敦煌艺术的崇高价值。

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0~12题。

纸面上的乡愁,似乎还停留在余光中的诗里,定格在浅浅的一湾海峡就能将人长远分开、必须靠一枚小小邮票才能联络的年代。而今,越来越多的人居住于城市而不是乡村,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在脱离它的传统风貌与精神,越来越便捷快速的交通与通讯方式允许我们“天涯共此时”,而我们心底的乡愁却渐行渐远!在向着现代化、国际化高速奔跑的同时,我们已快要将“乡愁”给弄丢了:美丽乡村的水污了、地荒了、人空了,新建的村舍成了城里楼房的简陋版,教人难生留恋;中心镇与县城仿白宫、造凯旋门,个个都配有一个不伦不类雕塑的中心广场和气派的政府高门楼,“千城一面”少有个性;一线大城更是仿英超美,只顾刷新高度,唯恐不够“先进”和奢华,而视传统街区为发展包袱,砍了百年大树也毫不心疼……有多少游子海外归来,感慨找不到那个牵动着自己情感记忆的城市或乡村了。即便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一样发现,周遭的世界已变得如此陌异。

近日,在中共中央出台的“推进城镇化建设”正式规划文件里,要求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的,我们不可能阻挡住现代中国的急速发展中的面貌之变,但我们至少可以在人为决策的层面上,减少一点好大喜功与人云亦云式的愚鲁盲动,多一点对民族文化传统与自然生态的自信和尊重,不将一代人的GDP成绩单建立在拆真建伪的无效重复建设上。

10. 概括说明“我们已快要将‘乡愁’给弄丢了”的原因。

【答案】 ① 越来越多的人居于城市。② 越来越多的乡村脱离传统风貌。③ 便捷快速的交通与通讯缩短了距离。④ 城市、乡村无法牵动游子的情感记忆。⑤ 周遭世界,变得陌异。

11. 如何理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

【答案】 ① 城市建设不能一味追求高度和奢华。② 城市建设要有个性,不能千城一面。③ 对民族文化传统与自然生态多一点自信和尊重。

12. 结合材料,说说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

【答案】 ① 治理乡村污染,建设美丽乡村。② 精心规划设计,建设个性城镇。③ 重视传统街区发展,建设都市人文环境。④ 注重高层决策,减少愚鲁盲动。⑤ 尊重自然生态,弘扬民族文化传统。⑥ 杜绝拆真建伪,注重长远发展。

五、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5题。

建筑帮助人诗意地栖居

① 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贯彻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广东的骑楼、闽西的土楼、江南的园林、北京的四合院,无一不在印证着这一点。这些典型的建筑样式都是依当地的“风水”而生,让每个地方都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同时,为当地人提供了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然而,这一点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中,已经被遗忘或者说是抛弃,独特的建筑带来的城市风貌已经荡然无存了。被钢筋水泥包裹的大楼导致千城一面,北京、上海、广州,或是吉隆坡、曼谷,全是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让人不知身在何方。

② “人,诗意地栖居”,中国从古至今的杰出建筑都在帮助人们实现诗意地栖居。然而,呆板的建筑现在正在占领着我们的空间,人们被封闭在一个个水泥的盒子里。春天闻不到花香、夏天感受不到阴凉、秋天听不到鸟啼、冬天赏不到冰雪,建筑把人与自然隔绝开来,人们丧失了诗意的生活方式。呆板的建筑从用材上来说,水泥把空间全部密闭,等于在人们的毛孔上捂了层盖子,人们无法与自然畅达地交流;从设计上来说,不考虑美与感受,只在意成本和效率。其实,美、用材与成本并不矛盾。

③ 刚刚获得被称为“建筑学界诺贝尔奖”的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说过:“传统营造工艺历经千年依然具有生命力,这是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最需要珍惜、挖掘和发扬的地方。”我们有着悠久的建筑史、独特的营造方法,然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迷失了我们的根,西式建筑成为我们的唯一选择。传统的、会呼吸的建筑并非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传统如何与现代接轨,正是建筑师们要去解决的问题。

13. 第②段中“正在占领着我们的空间”的“呆板的建筑”有哪些缺陷?请简要概括。

【答案】 ① 千城一面,缺乏独特的城市风貌。② 隔绝了人与自然,人们丧失了诗意(惬意)的生活方式。③ 忽略美与感受,只关注成本和效率。

14. 文中引用王澍的话有什么用?

【答案】 内容上,强调在当前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继承传统;论证上,使文章所阐述的道理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或有力地佐证了作者的观点)。

15. 结合材料,你认为建筑如何才能“帮助人诗意地栖居”?

【答案】 ① 要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② 要让人们能与自然畅达地交流。③ 要将传统与现代接轨而不能迷失自己的“根”。

第三篇:《《勤》梁实秋......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勤梁实秋

勤,劳也。无论劳心劳力,竭尽所能黾勉从事,就叫做勤。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

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即使是出家的和尚,息迹岩穴,徜徉于山水之间,勘破红尘,与

世无争,他们也自有一番精进的功夫要做,于读经礼拜之外还要勤行善法不自放逸。且举两

个实例:

一个是唐朝开元间的百丈怀海禅师,亲近马祖时得传心印,精勤不休。他制定了“百丈

清规”,他自己笃实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面修行,一面劳作。“出坡”的时候,

他躬先领导以为表率。他到了暮年仍然照常操作,弟子们于心不忍,偷偷的把他的农作工具

藏匿起来。禅师找不到工具,那一天没有工作,但是那一天他也就真个的没有吃东西。他的

刻苦的精神感动了不少的人。

另一个是清初的以山水画著名的石谿和尚。请看他自题《溪山无尽图》:“大凡天地生人,

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若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残衲住牛首山房,朝夕

焚诵,稍余一刻,必登山选胜,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数幅或字一段,总之不放闲过。所谓

静生动,动必作一番事业。端教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无愧。若忽忽不知,懒而不觉,何异草木?”

人而不勤,无异草木,这句话沉痛极了。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英文叫做vegetate,

义为植物的生活。中外的想法不谋而合。

勤的反面是懒。早晨躺在床上睡懒觉,起得床来仍是懒洋洋的不事整洁,能拖到明天做

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给别人做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情不想懂,不会做的事不想学,无意

把事情做得更好,无意把成果扩展得更多,耽好逸乐,四体不勤,念念不忘的是如何过周末

如何度假期。这就是一标准懒汉的写照。

恶劳好逸,人之常情。就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才需要鞭策自己。勤能补拙,勤能损欲,

这还是消极的说法,勤的积极意义是要人进德修业,不但不同于草木,也有异于禽兽,成为

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 1、从文章第1自然段看,作者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它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2、3自然段都是举和

尚的事例,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作者的阐述,“勤”有什么意义呢?(回答不超过3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两句提倡“勤奋”的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中心论

点是: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2、共同之处是:勤行善法不自

放逸。3、勤能补拙,勤能损欲,勤要人进德修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4、宝剑锋从

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天才在

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答案不唯一)

第四篇:《诗人梁实秋阅读答案》

1纵观全文,作者用了哪些理由来证明“一个诗人住在隔壁便是个笑话”?请分条陈述。

2作者认为怎样的人才是诗人?请简要回答。

3在作者眼里,新诗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1、(1)诗人在生活上往往不拘小节;(2)创作时难免有一些江湖气;(3)作品往往没有实际的用途。

2、入世深,阅历丰富,达到相当年龄还不失赤子之心,经风吹雨打方寸间还能诗意盎然,得天独厚。

3、一出即能脱稿,成本轻,篇幅小,难照顾主,须经时间的洗涤才能成为精华

第五篇:《高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试卷【阅读答案__国文与国语(节选),梁实秋】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答案__国文与国语(节选),梁实秋】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狭隘(xiá) . 萌蘖(niâ) . 间断(jiān) .

缧绁(xiè) .

逶迤(wēi) . 逮(dài)捕 . 倜傥(tǎng) .贮(zhù)藏 .B.蘸(jiāo)水 船坞(wù) ..C.墙垣(yuán) 缂丝(gě) ..D.蓓蕾(lěi) . 醴(lǐ)酪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极报歉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阅读答案__国文与国语(节选),梁实秋】

B.文章处处详写,就会冗长拖沓,该强调的意思没有强调出来;而处处略写,浮光略影,不能给人留下具体的印象 。

C.因为弱者需要格外的保护,所以只要这个王是公正的,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

D.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布署,完全有条件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表哥”杨达才的名表、天价眼镜、金属手镯及各式皮带被网友曝光后,细心的网民还盘点了杨达才的装备价值,估计全身装备17万左右。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

B.日美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精心合作,再次上演了一幕“双簧戏”。一个在台前强势高唱夺岛论调,另一个在幕后,几乎是沉默不语,暗中借助一连串动作来推波助澜。 ....

C.近年来,一些文化产业园区占地面积很大,入驻的文化企业却寥寥无几,规模较大、较知名的企业更是门可罗雀,这都是在给文化产业敲警钟。 ....

D.无论你是用电脑还是手机,三言两语加上一个回车或发送键,瞬间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播,炙手可热的“微博”势头已经漫卷互联网。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距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周不到,细心的民众一定可以发现,一场“莫言热”正在我们周围悄然弥漫。

B.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C.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

D.红十字会接连陷入信用危机,问题在于我们的慈善机构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整个慈善业制度存在缺陷造成的。

5.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创造显然有难易之别。

②然一般人难以达到这一境界,往往带着“我”的意志观物,常与外物处于对立状态, 谂(shěn)知 . 玉醅(pēi) .

作品总是带着欲望和意志的色彩,表现“有我之境”。

③相对来说,能绝灭欲念,能达到物我浑然的境地,写出“无我之境”就比较难得。 ④因为根据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人莫不有生活之欲,受意志之支配。

⑤只有绝灭意欲才得解脱。

A.①③④⑤② B.④⑤②③①

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⑤②③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展示中国文化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阅读答案__国文与国语(节选),梁实秋】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在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味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

【阅读答案__国文与国语(节选),梁实秋】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

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提升软实力,依靠的是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

B.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中国文化在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

C.作者认为渲染、放大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的作品,会使得中国文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D.弹琴、下棋、饮酒、喝茶的生活实践,展示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可以让它们成为文化产品的内容介绍给国际社会。

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B.介绍中国文化,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介绍各种文化遗产,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才有活的灵魂。

C.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从容的气度都属于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

D.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这些内容。

8.依据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材料中不符合文中列举的“普世价值”的一项是

A.《庄子》中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意识

B.玄奘大师和义净大师先后赴印度取经

C.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D.《孙子兵法》《韩非子》中揭示的“兵不厌诈”的思想【阅读答案__国文与国语(节选),梁实秋】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共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

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

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

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

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

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司马迁《报任安书》)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且勇者不必死节 死:死亡 B.虽万被戮 被:遭受 ..

C.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职责 D.恨私心有所不尽 恨:痛恨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考之行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B.惜其不成 其可怪也欤 ..

C.然后是非乃定 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

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古代仁人志士受辱著书的例子自比,是为了说明痛苦的环境更能磨砺人的意

志,逆境比顺境更能造就人。

B.司马迁认为真正勇敢的人是不用守节而死的,自己之所以忍辱负重是因为“私心有

所不尽”,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作者的生死观和荣辱观。

C.司马迁认为自己希望通过著书立说来抵偿所受的侮辱的这一想法并不是人人都能理

解的,其中隐晦地表达了希望任安能了解自己苦衷之意。

D.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骈散结合的句式、丰富的例子,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呐喊、愤

怒的抗争,虽愁思欲绝,却激昂劲健。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2分)

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分)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文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 (苏轼 《醉白堂记》)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5分)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注】①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②汀洲:水边或水中平地。③白蘋:一种水草,花白色。

14.“青山空向人”一句描写了什么景和情?请简要分析。(2分)

15.“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两句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写离愁别绪?(3分)

(五)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6—19题。(12分)

笑谈大先生(节选) 陈丹青

①我问自己:为什么我这样子喜欢鲁迅呢?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 ②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③文革中间我弄到一本日记本,里面每隔几页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的样子,各有各的性情与份量。近二十多年,胡适之、梁实秋、沈从文、张爱玲的照片,也公开发布了,也都各有各的可圈可点,尤其胡适同志,真是相貌堂堂。 ④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前些日子,我在三联买到两册抗战照片集,发布了陈公博、林伯生、丁墨村、诸民谊押赴公堂,负罪临刑的照片,即便在丧尽颜面的时刻,他们一个个都还是书生文人的本色。他们丢了民族的脸,照片上却是没有丢书生相貌的脸。我斗胆以画家的立场对自己说:不论有罪无罪,一个人的相貌是无辜的。

⑤这时我就想到鲁迅先生。老先生这张脸非常不卖帐,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

⑥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付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肖伯纳一般高大,跟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把长胡子,或者象沈君儒那样光脑袋,古风是有了,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五四”;非常地“ 中国”,又其实非常地摩登……西洋人因为西洋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那种被彼得〃卢齐准确形容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去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⑦我这不是以貌取人么?是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但以上说①②③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232181/

推荐访问:骆驼梁实秋阅读答案 鸟梁实秋阅读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