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成谶造句

来源:造句 时间:2018-10-14 18:00:1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造句】

一语成谶造句(共9篇)

一语成谶造句(一):

请问成语?一语成谶?什么意思啊?

哇,这是个很悲哀的成语啊,
一语成谶就是说某年某月某天你突然说了一句怎样的话,日后好巧不巧这句话应验了,大多指应验在说的人身上.
一语成谶
发 音:yì yǔ chéng chèn
释 义:谶:指迷信中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一句话说中了,就是“不幸而言中”(不吉利的事情,诅咒别人似的).

一语成谶造句(二):

一语成谶是什么意思,怎么念啊?

“谶”念chèn,指迷信中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就是“上shun”的意思.一语成谶,就是一句话说中了,就是“不幸而言中”(不吉利的事情,诅咒别人似的),但没有这一成语.【一语成谶造句】

一语成谶造句(三):

二十个成语注音 释义,造句

活灵活现
拼音:huó líng huó xiàn
释义: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造句:他将这个纸上的人物演绎的活灵活现.
公报私仇
拼音:gōng bào sī chóu
释义: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造句:他这么说,明显是公报私仇么!
孤立无援
拼音:gū lì wú yuán
释义: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造句:哎!如今真是孤立无援啊!
毁于一旦
拼音:huǐ yú yī dàn
释义: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造句:这么久的付出,就这么毁于一旦了.
几次三番
拼音:jǐ cì sān fān
释义:番:次.一次又一次.形容次数之多.
造句:你几次三番的戏弄我,我和你有仇么!
安分守已
拼音:ān fěn shǒu jǐ
释义: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造句:他只是个安分守己的好公民罢了.
一语成谶
发 音: yì yǔ chéng chèn
释 义: 谶:指迷信中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一句话说中了,就是“不幸而言中”(不吉利的事情,诅咒别人似的).
针砭时弊
发 音: zhēn biān shí bì
释 义: 砭:古代治病刺穴的石针,后泛指金针治疗和砭石出血.像医病一样,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又针又砭,求得改正向善.
出 处: 范成大《晞真阁留别方道士》:时时苦语见针砭,邂逅天涯得三益
不温不火
发 音: bù wēn bù huǒ
释 义: 原是成语“不瘟不火”的误用,用的人多了,逐渐跟“不瘟不火”并行使用.形容人的性格温和或者商品销售行情不够火爆.
词 目: 忘身忘家
发 音: wàng shēn wàng jiā
释 义: 身:自身.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家.形容为了国家而不顾念自身和家庭.
出 处: 《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耳(而)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狐鼠之徒 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一语成谶造句(四):

深奥一点的好词 比如一语成谶,耄耋之年之类的 不要那种很低级的什么得意洋洋啊之类的 答得好有加分

一枕黄粱 一纸空文 虚与委蛇 望其项背 望穿秋水 随行就市 随风转舵 始作俑者 不甚了了 不宁唯是 不郎不秀 缠绵悱恻 蟾宫折桂 不可向迩 不落窠臼 蜚短流长 隔靴搔痒 嘉言懿行 铢两悉称 诛心之论 纵横捭阖 字斟句酌

一语成谶造句(五):

求几十个好听的成语
类似“灿若星河”“浩如烟海”“鳞次栉比”“物竞天择”这种读起来很有味道的感觉的,不要太温婉的,像“纵横捭阖”“一语成谶”这种也可以
或者像“白驹过隙”“日月如梭”“与生俱来”“虚怀若谷”这种也可以

1、风花雪月,傲雪凌霜,傲霜斗雪 傲视寒霜 青山碧水
2、万紫千红 五彩缤纷 美不胜收 迎风吐艳 春色满园
3、春意盎然 蔚为壮观 玉宇琼楼 重峦叠嶂 山清水秀
4、湖光山色 绿草如茵 迎风吐艳 争奇斗艳 繁花似锦
5、桃红柳绿 明月清风 风清月朗 草长莺飞 姹紫嫣红
6、丹桂飘香 别有洞天 锦绣河山 水天一色 湖光山色
7、山明水秀 万木争荣 百花齐放 花团锦簇 银装素裹
8、心心相印 万紫千红 山清水秀 百花齐放 花团锦簇
9、银装素裹 执子之手 与子携老 死生不弃 一日不见
10 如隔三秋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傲霜斗雪 云起雪飞
11 梳云掠月 月下独酌 月中聚雪 花辰月夕 水月镜花
(愿我的答案令您满意.)

一语成谶造句(六):

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描写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应该怎样朗读这两首诗,才能体现它们表达的的不同情感?
明天要上交,

  你好 给你找了一下作品赏析 个中情感 自己体味一下就出来了
  别董大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两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5]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边兵大量内调,此诗约作于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无疑,当他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诗人不会不考虑到战争将对他们今后产生的影响.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时的节物风光,描绘了平平常常的景色,却充满诗情画意.三四句表达了对友人一篇深挚的情谊.但是,在一些权威的辞书和教材中对后两句均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朋友,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明显带有主观随意性,没有真实反映出王维如此造句所想表达的深意,更没有揭示出此两句在表达上的佳妙之处. 首先,作出了这样浅显直白的解释,本诗显的似乎并无新意,与他在这一时期的同类作品相比也无特别之处,只能算是一首很平常的送别诗,这与后人将之一直誉为唐诗“压卷之作”的称谓显然是不相符的,其中必然隐赋有某种其他的寓意,而我们却一直尚未予以重视而挖掘出来;其次,这是一首送友人去守护边疆的诗,面对战争的残酷无情,曾经到访过边塞的诗人相当了解,“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一般不可能说出“你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样的话去伤害友人且触犯诗谶——这未免太不合乎情理;再说,从诗句的本身意义上分析,友人也并非一定要等到出了“阳关”后才看不到诗人,出了“渭城”不同样也就看不到诗人了吗?事实上,即便友人真到了边疆安西,他同样也能遇见来自家乡的“故人”,如岑参在《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中就这样写到:“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那么,“阳关”一词在这首诗中的特殊意义又会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诗人这两句其实是运用了逆挽(即叙事题材的“倒叙”)并结合了省略的写作手法,引导读者的思绪跟随年青的友人一起奔赴疆域,然后历经万种艰险,最后凯旋而归时,而“我”——现在的这个送行者却恐怕因年老多病已不在人世了……历史的真实是,诗人在送走友人后不满六年(于761年)便真的与世长辞了!我们已无法知道他们后来是否能重新相逢,但“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王维的这两句诗多少能反映出友人那漫长的戎马生涯与思者的无奈.因此,诗中的“西出阳关”并非是指友人不久后走出了阳关,而应该是指将来友人完成任务胜利返回时路经“阳关”.长期以来,“西出阳关”一直被简单理解为友人走出了阳关,但是在这里却是真正的“一语双关”:它按着时空的发展次序有着两幅截然不同的场景,第一幅“西出阳关”是指友人在征途中刚刚走出了阳关,渭城在东,阳关在西,是谓“西面出去”,一般人们均持此种观点;另一幅“西出阳关”就是指友人在经历许千辛万苦,完成了任务剀旋而归时离开了阳关,渭城仍在东,阳关仍在西,却是谓“西面出来”,诗人的本意就是如此.可见,常人都把友人从“西面出来”误解成了从“西面出去”了!不难理解,面对各自分离后的茫茫未知前途,不禁会引起诗人的无边遐想,而这种思绪一旦跨越了时空和个人后,便会产生出扣人心弦的意境,有着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诗人正是为此成功地进行了时空的转换和压缩. 必须指出,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走向西域的通道,同时也是军事要塞.“玉门关”外基本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而“阳关”内则完全属于唐朝的领土.在诗人看来,只有将来友人能走出了“阳关”后方才真正表明他是平安回来了.我们从元代《阳春白雪集》中大石调《阳关三叠》词中可以发现,古人其实一直就是这样诠释的:“…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故此,准确完整地诠释这首诗应该是这样的: 朋友 请再干了这杯酒 待你将来凯旋而归 西出阳关的时候 恐怕已不能再看到我了啊 惟有这 渭城的细雨 青青的客舍 以及随风而舞的扬柳 还会像今天一样 在此恭侯 看!这哪里像是诗人在送别友人,这分明就是友人在送诗人呀!诗人王维正是高超地运用了这种逆挽的写作手法,籍助于时空的转换,将国家的安危、战争的残酷、朋友的情谊、人生的苦短紧紧地揉合在了一起,情景交融,达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其实,在王维的诗歌里也曾多次采用了这种语法结构,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就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在与“阳关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山中送别》诗中我们也同样能领会到诗人在此方面的匠心独运:“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的这种语法技巧甚至对后来诗人也有启示意义,如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诗中“想得家中夜深座,还应说着远行人”两句,就不难感觉受到了他的影响. 重新认识王维《阳关曲》的重要意义,使我们再次强烈感受到:作为一位诗人,只有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紧紧地血脉相连,才能够创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伟大作品.诗人王维清楚地了解战争的无情,也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但他依然为友人祝福,期待着友人能平安归来,盼望着国家从此走向和平昌盛——即便自己可能已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 “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中不仅浸透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挚情谊,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这正是“阳关曲”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魅力之所

一语成谶造句(七):

送元二使安西1.诗歌的一、二两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2.诗歌三、四两句充满无限情思,请加以欣赏

  此诗为赠别而作,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又名《渭城》.题中王维这位姓元的友人奉命前往安西,王维在渭城送别.
  一二两句写明送别时间,地点与氛围.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句是一个整体.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免不了经历万里的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不只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的体贴.
  此诗写的是一种极普遍性的离别.他没有特殊的背景,而有真挚的惜别之情,这就是它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
  赏析:
  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边兵大量内调,此诗约作于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无疑,当他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诗人不会不考虑到战争将对他们今后产生的影响.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时的节物风光,描绘了平平常常的景色,却充满诗情画意.三四句表达了对友人一篇深挚的情谊.但是,在一些权威的辞书和教材中对后两句均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朋友,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明显带有主观随意性,没有真实反映出王维如此造句所想表达的深意,更没有揭示出此两句在表达上的佳妙之处. 首先,作出了这样浅显直白的解释,本诗显的似乎并无新意,与他在这一时期的同类作品相比也无特别之处,只能算是一首很平常的送别诗,这与后人将之一直誉为唐诗“压卷之作”的称谓显然是不相符的,其中必然隐赋有某种其他的寓意,而我们却一直尚未予以重视而挖掘出来;其次,这是一首送友人去守护边疆的诗,面对战争的残酷无情,曾经到访过边塞的诗人相当了解,“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一般不可能说出“你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样的话去伤害友人且触犯诗谶——这未免太不合乎情理;再说,从诗句的本身意义上分析,友人也并非一定要等到出了“阳关”后才看不到诗人,出了“渭城”不同样也就看不到诗人了吗?事实上,即便友人真到了边疆安西,他同样也能遇见来自家乡的“故人”,如岑参在《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中就这样写到:“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那么,“阳关”一词在这首诗中的特殊意义又会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诗人这两句其实是运用了逆挽(即叙事题材的“倒叙”)并结合了省略的写作手法,引导读者的思绪跟随年青的友人一起奔赴疆域,然后历经万种艰险,最后凯旋而归时,而“我”——现在的这个送行者却恐怕因年老多病已不在人世了……历史的真实是,诗人在送走友人后不满六年(于761年)便真的与世长辞了!我们已无法知道他们后来是否能重新相逢,但“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王维的这两句诗多少能反映出友人那漫长的戎马生涯与思者的无奈.因此,诗中的“西出阳关”并非是指友人不久后走出了阳关,而应该是指将来友人完成任务胜利返回时路经“阳关”.长期以来,“西出阳关”一直被简单理解为友人走出了阳关,但是在这里却是真正的“一语双关”:它按着时空的发展次序有着两幅截然不同的场景,第一幅“西出阳关”是指友人在征途中刚刚走出了阳关,渭城在东,阳关在西,是谓“西面出去”,一般人们均持此种观点;另一幅“西出阳关”就是指友人在经历许千辛万苦,完成了任务剀旋而归时离开了阳关,渭城仍在东,阳关仍在西,却是谓“西面出来”,诗人的本意就是如此.可见,常人都把友人从“西面出来”误解成了从“西面出去”了!不难理解,面对各自分离后的茫茫未知前途,不禁会引起诗人的无边遐想,而这种思绪一旦跨越了时空和个人后,便会产生出扣人心弦的意境,有着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诗人正是为此成功地进行了时空的转换和压缩. 必须指出,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走向西域的通道,同时也是军事要塞.“玉门关”外基本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而“阳关”内则完全属于唐朝的领土.在诗人看来,只有将来友人能走出了“阳关”后方才真正表明他是平安回来了.我们从元代《阳春白雪集》中大石调《阳关三叠》词中可以发现,古人其实一直就是这样诠释的:“…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故此,准确完整地诠释这首诗应该是这样的:
  朋友
  请再干了这杯酒
  待你将来凯旋而归
  西出阳关的时候
  恐怕已不能再看到我了啊
  惟有这
  渭城的细雨
  青青的客舍
  以及随风而舞的扬柳
  还会像今天一样
  在此恭侯
  此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其实更像是友人在送诗人!诗人王维正是高超地运用了这种逆挽的写作手法,籍助于时空的转换,将国家的安危、战争的残酷、朋友的情谊、人生的苦短紧紧地揉合在了一起,情景交融,达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其实,在王维的诗歌里也曾多次采用了这种语法结构,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就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在与“阳关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山中送别》诗中我们也同样能领会到诗人在此方面的匠心独运:“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的这种语法技巧甚至对后来诗人也有启示意义,如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诗中“想得家中夜深座,还应说着远行人”两句,就不难感觉受到了他的影响. 重新认识王维《阳关曲》的重要意义,使我们再次强烈感受到:作为一位诗人,只有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紧紧地血脉相连,才能够创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伟大作品.诗人王维清楚地了解战争的无情,也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但他依然为友人祝福,期待着友人能平安归来,盼望着国家从此走向和平昌盛——即便自己可能已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 “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中不仅浸透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挚情谊,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这正是“阳关曲”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一语成谶造句(八):

搜和"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同类语
要与这句一样好,就是描写女子哭的好古句,诗句里的、宋词里的,文言文里的、古文里的,总之,要描写女子哭的句子,越美越好,如:".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愣愣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尿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落地鸟惊飞."就要这样的,越多越好,每个都要极好的,

这是林黛玉的藏花词
全文如下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闱,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香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无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鉴赏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散停笔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
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诗曰;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以前,我们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现在看来,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如果我们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象“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王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
上面所引之诗中的后两句也是如此:明义说,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试想,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宝玉已有他属,试问,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难道“续红丝”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不成?
此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无疑.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恰恰相反,宝玉、凤姐都因避祸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论亲”、“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日子,诗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或含此意.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现在,倘作谶语看,就比较明确了.大概春天里宝黛的婚事已基本说定了,即所谓“香巢已垒成”,可是,到了秋天,发生了变故,就象梁间燕子无情地飞去那样,宝玉被迫离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叹“花魂鸟魂总难留”,幻想着自己能“胁下生双翼”也随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终至于“泪尽证前缘”了.
这样,“花落人亡两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说宝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宝玉凡遭所谓“丑祸”,总有别人要随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钏儿,后有晴雯,终于轮封了黛玉,所以诗中又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双关语可用来剖白和显示气节.“一别秋风又一年”,宝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贾府,但所见怡红院已“红瘦绿稀”(脂评),潇湘馆更是一片“落叶萧萧,寒姻漠漠”(脂评)的凄凉景象,黛玉的闺房和宝玉的绛芸轩一样,只见“蛛丝儿结满雕梁”(脂评谓指宝黛住处),虽然还有宝钗在,而且以后还成其“金玉姻缘”,但这又怎能弥补他“对境悼颦儿”时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创痛呢?“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难道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些只是从脂评所提及的线索中可以得到印证的一些细节,所述未必都那么妥当.但此诗与宝黛悲剧情节必定有照应这一点,大概不是主观臆断吧;其实,“似谶成真”的诗还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也有这种性质.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来离别宝玉的情景,后者则又象是她对自己“泪尽夭亡”(脂评)结局的预先写照.
有人说,《葬花吟》是从唐寅的两首诗中“脱胎”的(《红楼梦辨》).诗歌当然是有所继承借鉴的,但不应把文艺创作的“源”和“流”的关系弄颠倒了.说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词造句、意境格调上利用前人之作,实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唐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为人熟知的诗句还不足以借取利用吗?即如葬花情节,也未必径取唐寅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诗钞》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诗句,难道还不足以启发他的构思吗?但这些都是“流”,都仅仅是利用,既不表现诗的主要精神,也决不能代替作者源于现实生活的创造.何况,如前所述,此诗中,作者运笔鬼斧神工之处,完全不在于表面上那些伤春惜花词句的悱恻缠绵.
当然,《葬花吟》中消极颓伤的情绪也是极其浓重且不容忽视的.它曾对缺乏分析思考能力的读者起过不良的影响.这种情绪虽然在艺术上完全符合林黛玉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地位所形成的思想性格,但毕竟因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借所倾心的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显露了他本身思想的弱点.我们同情林黛玉,但同时也看到这种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思想感情是十分脆弱的.

一语成谶造句(九):

求林黛玉人物赏析(必须有葬花词)

  林黛玉人物赏析: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红楼梦》读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洁、美丽的爱神.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曾用"造化钟神秀"的诗句,来形容东岳泰山的壮美在他心中引起的惊奇.意思是说:大自然把它的神奇秀丽都集中在泰山上了.贾宝玉在阐述他的"女清男浊说"时道:"天地灵秀之气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渣滓浊沫已."他后来见到薛宝琴、李纹、李绮时、又不胜感叹道:"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曹雪芹这个"造物主",也只把"精华灵秀"钟于女儿,并特别多的钟于林黛玉.他所创造的林黛玉,形容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悲剧性格.而她的叛逆的悲剧性格,则是她生命的主旋律.
  曹雪芹把我们民族的审美积淀进行了新的熔铸和创造,他把杨贵妃式的丰美赋予了薛宝钗,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给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象具有绝世的姿容,作者有意将林黛玉的外貌与西施联系起来,并将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赋予林黛玉,还借宝玉之口给她取字"颦颦",便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她的蒙师贾雨村说,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因其母名贾敏,"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她到贾府时,尚在孩提,却牢记母亲生前的嘱咐:"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审视;然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但我们同时也感觉到,她一开始便受到心理上的压抑.她诗思敏捷,别人写诗,总是苦思冥想,而她却"一挥而就".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叶琼章、李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但林黛玉又完全区别于历代的才女,这就是曹雪芹赋予她悲剧命运和叛逆精神的个性特征.不过这种个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她诗人的气质和诗作表现出来的.在大观园里,她与薛宝钗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远远高于诸裙钗,在博学多识方面,可能略逊宝钗,但在诗思的敏捷,诗作的新颖别致、风流飘洒方面,林黛玉却是出类拔萃的.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推崇,所欣赏,因而不断夺魁.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是由于她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以及融情于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平凡的事物,她只要一触到,立即就产生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构思和独持的感受和见解.尤其可贵的是,她能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和悲剧命运.例如她的《白海棠》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铭心刻骨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自我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熬煎.这便愈显其孤独、寂寞和痛苦.她的"柳絮词",优美感人,语多双关,句句似咏柳絮.
  林黛玉死去了,但林黛玉的纯美的精神,她与贾宝玉生死与共的爱情,他们所实践过的爱情原则,她的闪耀着艺术魅力的优美形象,将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共存;这一形象所含蕴的哲理与诗意,将给予不同时代的读者以生活的启示和美感享受.
  《葬花吟》赏析: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门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散停笔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诗曰: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以前,我们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现在看来,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如果我们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象“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王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
  上面所引之诗中的后两句也是如此:明义说,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试想,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宝玉已有他属,试问,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难道“续红丝”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不成?
  此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无疑.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恰恰相反,宝玉、凤姐都因避祸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论亲”、“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日子,诗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或含此意.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现在,倘作谶语看,就比较明确了.大概春天里宝黛的婚事已基本说定了,即所谓“香巢已垒成”,可是,到了秋天,发生了变故,就象梁间燕子无情地飞去那样,宝玉被迫离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叹“花魂鸟魂总难留”,幻想着自己能“胁下生双翼”也随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终至于“泪尽证前缘”了.
  这样,“花落人亡两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说宝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宝玉凡遭所谓“丑祸”,总有别人要随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钏儿,后有晴雯,终于轮封了黛玉,所以诗中又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双关语可用来剖白和显示气节.“一别秋风又一年”,宝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贾府,但所见怡红院已“红瘦绿稀”(脂评),潇湘馆更是一片“落叶萧萧,寒姻漠漠”(脂评)的凄凉景象,黛玉的闺房和宝玉的绛芸轩一样,只见“蛛丝儿结满雕梁”(脂评谓指宝黛住处),虽然还有宝钗在,而且以后还成其“金玉姻缘”,但这又怎能弥补他“对境悼颦儿”时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创痛呢?“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难道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些只是从脂评所提及的线索中可以得到印证的一些细节,所述未必都那么妥当.但此诗与宝黛悲剧情节必定有照应这一点,大概不是主观臆断吧;其实,“似谶成真”的诗还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也有这种性质.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来离别宝玉的情景,后者则又象是她对自己“泪尽夭亡”(脂评)结局的预先写照.
  有人说,《葬花吟》是从唐寅的两首诗中“脱胎”的(《红楼梦辨》).诗歌当然是有所继承借鉴的,但不应把文艺创作的“源”和“流”的关系弄颠倒了.说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词造句、意境格调上利用前人之作,实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唐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为人熟知的诗句还不足以借取利用吗?即如葬花情节,也未必径取唐寅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诗钞》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诗句,难道还不足以启发他的构思吗?但这些都是“流”,都仅仅是利用,既不表现诗的主要精神,也决不能代替作者源于现实生活的创造.何况,如前所述,此诗中,作者运笔鬼斧神工之处,完全不在于表面上那些伤春惜花词句的悱恻缠绵.
  清人明义《题红楼梦》诗里说:“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不自知.”黛玉这首抒情诗,实际上也是隐示其命运的谶语.她如一朵馨香娇嫩的花朵,悄悄地开放,又在狂风骤雨中被折磨得枝枯叶败,从世界上悄悄消逝.说这首诗是谶语,是就其整体的思想而言,并不是说每字每句都隐示着黛玉的具体遭遇.
  当然,《葬花吟》中消极颓伤的情绪也是极其浓重且不容忽视的.它曾对缺乏分析思考能力的读者起过不良的影响.这种情绪虽然在艺术上完全符合林黛玉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地位所形成的思想性格,但毕竟因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借所倾心的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显露了他本身思想的弱点.我们同情林黛玉,但同时也看到这种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思想感情是十分脆弱的.
  如果我们再把《葬花词》同荣府中所有青年女子的命运联系起来思索,又觉得这不仅仅是黛玉一个人的诗谶,同时也是大观园群芳共同的诗谶.她们尽管未来的具体遭遇各不相同但在“有命无运”这一点上却没有两样,都是在“薄命司”注册的人物.随着贾家的败落,所有的大观园内的女孩儿都要陷于污淖、沟渠之中,都没有好命运.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921663/

推荐访问:一语成谶读音 一语成箴一语成谶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