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特长生招考“七大变化”

来源:汉语词典 时间:2018-12-04 18:00:0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汉语词典】

中考体育特长生招考“七大变化”(共4篇)

中考体育特长生招考“七大变化”(一):

汉语的演化发展和扩散传播的方式和特点

汉语扩散与各地方言的关系
  周振鹤、游汝杰所著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认为,我国方言的地理分布与通过历史移民而产生语言扩散的关系十分明显.
  在我国现代七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而其余六大方言却是北方居民在历史上不断南迁逐步形成的.在早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的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不能通话.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逐步形成现在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现各方言之间差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汉语与南方古越语在彼此接触之前,其内部就有各自的地区性方言;二是北方汉语南下的时间不同,自然汉语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别在一定独特环境中发展.
  吴语是六大方言中历史最早的一种,大约在周前时南下的北方移民带来的.由于这支移民比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好,所以这种语言便在该地形成吴语的基础.经过春秋、战国以及两汉,特别是三国时吴的影响,吴语已经形成一种与中原很不相同的一种方言.虽然吴语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并与中原相距较近,加上经济发展较快,渐居重要地位,同时一直不断地吸收北方来的移民,所以,吴语在形态方面得到发展.而比较原始的吴语特征反而要到受吴语影响的闽语中去找.
  湘语形成稍晚于吴语.其来源于古楚语.楚人原居住在中原,殷末大乱时,始迁至今湖北一带.到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已发展到包括整个湖南在内的大片地区.南迁的楚人带来了古汉语,经发展演化成古湘语.
  粤语开始于秦代.楚国的南疆只到五岭.秦统一六国后,出兵南岭并置南海三郡.为巩固南疆,逐留50万人戍守该地.这些定居下来的人所带来的语言就成为粤语以后发展的基础.
  闽语的形成较晚.在西汉后期福建才有行政组织出现.在东汉末,三国、晋初的江南、浙北的移民从陆路和海路分别进入福建西北与沿海地区.因此,最初时的福建方言来自当时吴语.另外,移民路线不同,使福建沿海与西北在语言上的差异至今仍然存在.
  赣语与客家语形成最晚.在东晋与南北朝时,来自北方的移民进入赣北、赣中,由他们带来的北方方言形成赣语和客家语的基础.
  以上这些方言,直接或间接来自北方方言,而北方方言自身也在演化,并融化北方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南方方言虽然主体来自北方方言,但是也吸收当地土著语言.看来,语言的扩散与移民关系很大.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移民.第一次出现于西晋末延续至南北朝,第二次是唐朝中叶的安史之乱引起的.这两次移民活动使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南移.移民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与江西,结果北方方言在荆南地区取代原有方言,使湘语范围缩小,影响减弱;同时,在吴语与湘语接触地带的江西形成新的方言——赣语和客家语.到这时,汉语各方言在全国范围内的宏观格局已基本形成.
  在两宋时代,第三次移民使客家话最后形成,并且分散到粤北、闽西南.宋元时,闽南语扩散到潮汕地区,甚至进入雷州半岛与海南岛.明清时,西南官话随流民和屯垦活动进入四川,贵州和云南.可见,从两宋以来,通过移民只是对原方言的地理分布稍作调整,而无大变动.
  在清朝时,方言分布变化最大的是北方方言,由于东北与内蒙古的开禁,山东、河北的农民大量向东北、内蒙古迁移进行开垦,以及向西北新疆等地移民,使北方方言的分布范围有了很大变化.
  从上述情况看,北方方言范围最大,其内部由于历来变动多,来往交流频繁,内部差异比较小.南方各方言中,湘语内的西南官话与吴语内的下江官话由于和北方官话地域相联,来往交流多,因此保持同步发展,彼此差异不大;而粤语和闽语,由于与北方方言地域相距较远,来往困难,故差异较大;粤语与闽语相比,闽语的形成比较晚,其封闭性也较大.粤语由于交通关系,与北方汉语一直联系较多.因此,粤语在形态上却不如闽语古老.
  (三)语言迁移扩散与人口迁移
  从英语和汉语都可以看到语言的扩散与人口的迁移及变动关系极大,尤其是与征服者的活动相联系.但是,在历史上,也有由于征服者人口数量少、文化低,结果反而皈依了当地被征服者的语言.我国南北朝时,北魏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于公元495年下令禁止鲜卑服装,要求鲜卑人改穿汉服;禁止鲜卑话,改说河南洛阳话.清朝入关后,满人与汉人多杂居,满人语言逐渐衰落,现在除黑龙江省爱辉县和富裕县还有少数人能讲满语外,其他地方已完全消失.在芬兰,由于在历史上瑞典人政治、军事势力比较大,芬兰属于瑞典王国,瑞典士兵与移民多居住于芬兰沿海.芬兰脱离瑞典以后,芬兰语逐渐扩展回来,而瑞典语则慢慢撤退,现在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少数地区留下的瑞典语呈岛状分布.
  (四)语言的等级扩散
  除迁移扩散外,语言也存在等级扩散现象.例如,在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语与汉语的分布现象充分说明汉语的等级扩散作用.在较大城市中通用汉语,较小县城通用汉语与壮语,但在农村里通用的是壮语.对壮族人来说,在大小城市居住时间的长短与从事职业状况也决定其熟悉与使用汉语与壮语程度.一般说来,居住在城市中,城市越大,居住时间越长,担任公职的级别越高,所受教育越多,则使用汉语机会越多,熟悉程度也越高,甚至汉语变成其主要语言.在农村干部中,则多是双语并用,在城市办公多用汉语;下农村工作则多用壮语.在词汇上,其等级传播现象亦十分明显.例如,美国的一些俚语,例如stoned(醉鬼)、far out(先锋派人物)、heavy(小偷).这类俚语先在下层社会使用,而后向上层社会传播.也有一些俚语有先在上层社会流行,到不再使用以后,才从下层社会中消失.另外,也有从年龄方面的等级扩散情况.不同年龄的人的常用词汇并不相同.如北京的“盖了帽”这个俚语(意思是“没法再好了”或“好极了”)只是近十多年来才开始流行的.据调查,说“盖了帽”的俚语的人,其年龄结构是:在30岁以下的人中占54.8%,而在31—50岁人中只占13.7%.可见,在青年人中占多数.这种俚语现正在向年龄较大的人中间传播.
  语言扩散也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有时也存在着障碍.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为保持法语传统,抵制英语的传播;在美国西南部靠近墨西哥的一些小学中,儿童在球场说西班牙语受到教师的指责;还有在上层社会、电影、书籍、广播中也抵制某些下层社会用的一些词汇.
  (五)语言扩散与民族迁移
  从英语与我国语言的扩散过程中,可以看到,语言扩散与民族的迁移关系甚大.在英国,最早迁入的是伊比利亚人,其语言后来被迁入的凯尔特人语言所替代,今天已没有痕迹去追溯伊比利亚人的语言.凯尔特人的语言,后来又被迁入的日尔曼人的语言所替代,凯尔特人的语言只在语言的景观(地名与边缘地区)上被保留下来.这说明早期文化落后,特别是还没有发展到文字阶段的民族,被后来的先进的或人数较多、组织性强的民族征服后,或是语言与其民族一起消失,或者退居到边缘地区的较差环境中保存下来.
  语言随着该民族向外迁移而扩散到其他地方,如由于地域的扩大,语言就会在语音、词汇方面出现差异,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的方言.印欧语系扩散到世界各地形成各种不同的语言.英语的扩散出现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等,都说明语言在扩散过程中出现分化,同时在扩散中,语言又在不断地相互交流,吸收其他语言而形成新的方言或语言.
  (六)印欧语系与汉语扩散的不同结果
  从印欧语系与汉语的扩散中可以看到不同结果.印欧语在扩散中,分化成了不同的语言.可是,汉语形成以后,由于汉族的文化水平较高,并且已形成了完整的文字系统,虽然经过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但仍与强大的政治、经济中心黄河中下游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所以,语言发生分化只形成方言,而未像印欧语系那样演化成许多不同语言.
  与汉语的扩散情况相比,英语由于是拼音文字,尽管出现差异,但差别并不大,加以现代的广播、电视的发展,人员往来接触频繁,彼此语言相通程度较大,可以互相交谈,而汉语由于不是拼音文字,尽管文字相同,各地方言的语音差异比英语的方言要大得多,彼此相通的程度小,甚至无法互相交谈.

中考体育特长生招考“七大变化”(二):

什么是内能 热能 机械能
最好举例说明

内能
热力学系统的热运动能量.广义地说,内能是由系统内部状况决定的能量.热力学系统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储存在系统内部的能量是全部微观粒子各种能量的总和,即微观粒子的动能、势能、化学能、电离能、核能等等的总和 .由于在系统经历的热力学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原子、原子核的结构一般都不发生变化,即分子的内禀能量(原子间相互作用能、原子内的能量、核能)保持不变,可作为常量扣除.因此,系统的内能通常是指全部分子的动能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之和,前者包括分子平动、转动、振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内原子振动的势能),后者是所有可能的分子对之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内能是态函数.真实气体的内能是温度和体积的函数.理想气体的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其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通过作功、传热,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内能改变,其间的关系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给出.
热能
热能又称热量、能量等,它是生命的能源.人的每天劳务活动、体育运动、上课学习和从事其他一切活动,以及人体维持正常体温、各种生理活动都要消耗能量.就像蒸汽机需要烧煤、内燃机需要用汽油、电动机需要用电一样.人体的热能来源于每天所吃的食物,但食物中不是所有营养素都能产生热能的,只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素会产生热能.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热能为16.74千焦耳(4千卡),脂肪每克为37.66千焦耳(9千卡),蛋白质每克为16.74千焦耳(4千卡) 热能的单位,常指能使1升水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就相当于4.184千焦耳的热能.单位换算如下: 1千卡=4.184千焦耳 1千焦耳=0.239千卡 热能的需要量指的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及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如低于这个数量,将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人体需要的能量也即包括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劳动活动所需的能量、消化食物所需的能量等三个方面.对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由于身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对热能的需要量较高.一个人如果期热量摄入不足,就会使体内贮存的糖逐渐减少,到一程度时,就将开始动用脂肪,并消耗部分蛋白质,使肌肉和内脏萎缩、消瘦、乏力、体重减轻、变得"骨瘦如柴",各种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学生经常少吃或不吃早餐,由于体内热能不足,使得血糖降低,在上第二节课以后往往产生饥饿感,自觉手足无力,上课时思想不集中.这就是吃的食物不够,能量不足所造成的,日久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但是,如果每天吃过多的糖果、甜食等,使食物的产热量超过需要量,那么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脂肪,积聚在皮下组织,使皮下脂肪增厚,体重超过正常范围,出出肥胖现象.并将成为成年期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器质性疾病的先兆因子. 11.营养就是生长发育的"建筑材料" 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及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全身各部分、各器官、各组织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发育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功能的完善.生长主要是量的变化,发育主要是质的变化.生长发育除产生体格方面的生理变化以外,还包括神经系统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素质的变化.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和营养、疾病、锻炼、生活水平、社会环境、气候因素等,其中营养因素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等七大营养素,对生长发育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新的组织细胞的构成,细胞的繁殖、增大及细胞间质的增多,都离不开蛋白质.又如碳水化合物、脂肪、鲺等营养素,也都是构成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和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学生的身高、体重发育受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致1935-1980年期间,日本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来了个加速性提高.由于日本政府十分重视营养,从而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强国和长寿之国.以致被世界从多学者概括为:"一顿营养午餐即振兴了日本民族".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非常显著的为90年代高于60年代高于40年代.这也充分说明了营养因素对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因此,不论是生长还是发育都少不了营养,营养既是决定生长发育潜在水平最终发挥行如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生长发育最为重要的"建筑材料".
化学能
化学能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像石油和煤的燃烧,炸药爆炸以及人吃的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时候所放出的能量,都属于化学能.化学能是指化合物的能量,根据能量恒定律,这种能量的变化与反应中热能的变化是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参加反应的化合物中各原子重新排列而产生新的化合物时,将导致化学能的变化,产生放热或吸热效应.

生物能

生物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独特的,它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生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与下列诸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品种、生长周期、繁殖与种值方法、收获方法、抗病抗灾性能、日照的时间与强度、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雨量、土壤条件等,在太阳能直接转换的各种过程中,光合作用是效率最低的,光合作用的转化率约为0.5%-5%,据估计温带地区植物光合作用的转化率按全年平均计算约为太阳全部辐射能的0.5%-2.5%,整个生物圈的平均转化率可达3%-5%.生物质能潜力很大,世界上约有250000种生物,在提供理想的环境与条件下,光合作用的最高效率可达8~15%,一般情况下平均效率为0.5%左右.
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所有生物质都有一定的能量,而作为能源利用的主要是农林业的副产品及其加工残余物,也包括人畜分粪便和有机废弃物.生物质能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燃料.
生物能具备下列优点:
(1)提供低硫燃料,
(2)提供廉价能源(于某些条件下),
(3)将有机物转化成燃料可减少环境公害(例如,垃圾燃料),
(4)与其他非传统性能源相比较,技术上的难题较少.
至于其缺点有:
(1)植物仅能将极少量的太阳能转化成有机物,
(2)单位土地面的有机物能量偏低,
(3)缺乏适合栽种植物的土地,
(4)有机物的水分偏多(50%~95%)
生物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其蕴藏量极大,仅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生产量就像当于目前人类消耗矿物能的20倍,或相当于世界现有人口食物能量的160倍.
生物能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开发:
一是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农村新的能量,物质循环系统,使秸秆中的生物能以沼气的形式缓慢地释放出来,解决燃料问题;
二是建立“能量林场”,“能量农场”,“海洋能量农场”.建立以植物为能源的发电厂.变“能源植物”为“能源作物”,如“石油树”,绿玉树,续随子;
三是种植柑蔗,木薯,海草,玉米,甜菜,甜高粱等,既有利于食品工业的发展,植物残渣又可以制造酒精以代替石油.
机械能
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决定动能的是质量与速度,决定重力势能的是高度和质量决定弹性势能的是劲度系数与形变量.动能与势能可相互转化. 机械能只是动能与势能的和. 机械能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与高度的物理量. 机械能守恒指:物体动能与势能的变化量相等,也就是动能的增加与减少等于势能的减少与增加.
动能 风吹着帆船航行,空气对帆船做了功;急流的河水把石头冲
走,水对石头做了功;运动着的钢球打在木块上,把木块推走,钢球对木
块做了功.流动的空气和水,运动的钢球,它们能够做功,它们都具有能
量.空气、水、钢球是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的,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一
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实验 如图1—1 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
推动木块做功.让同一个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换
用质量不同的钢球,让它们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个钢球把木块推得远.
同一个钢球,原来的位置越高,滚到斜面下端时速度越大,把木块推
得越远.在滚下速度相同时,钢球的质量越大,把木块推得越远.
实验结果表明,钢球的质量越大,它运动的速度越大,把木块推得越
远,对木块做的功越多,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因此,运动物体的速度越
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势能 人们在打桩时,先把重锤高高举起,重锤落下就能把木桩打入
地里(图l—2).重锤是由于被举高而能够做功的,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
量叫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图1—2 被举高的重锤具有重力势能.重锤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
下落时做的功越多,表示重锤的重力势能越大.
射箭运动员把弓拉弯,放手后被拉弯的弓能把箭射出去(图1—3).被
压缩的弹簧在放松后能把压在上面的砝码举起(图1—4).弓和弹簧都是
由于发生弹性形变①而能够做功的,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弹性
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可以既有动能,又有势
能,例如,飞行中的飞机因为它在运动而具有动能,又因为它在高处而具
有重力势能,把这两种能量加在一起,就得到它的总机械能.机械能是最
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量.
前面说过,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因
此,能量的大小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动能、势能或机械能的单位跟
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例如我们说在空中飞行的一个球的重力势能是
5 焦,动能是4 焦,球的机械能则为9 焦.
想想议议 举起的重锤落下时能把木桩打入地里,举高的重锤具有重
力势能.高山上有一块大石头,稳稳地在那里,它有没有重力势能?说一
说你的看法.
①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形状变化,叫做形变.如果外力撤消,物体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
形变.
机械能守恒首先由伽利略提出,他做出斜面实验,在斜面左端下滑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会运动到同样高度的另一端.【中考体育特长生招考“七大变化”】

中考体育特长生招考“七大变化”(三):

写一篇关于三创的作文.
可以是关于三创的,也可以:以《三创亮铜川》为中心写.总之,关于三创.
【中考体育特长生招考“七大变化”】

三创
三创”工作是铜川市委、市政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省级卫生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创建成果,优化铜川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推动铜川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铜川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三创工作全面启动以来,铜川市以创卫三大战役、五项整治、四项重点工作,创绿十大绿化工程,创园七大工程为重点,以“全民齐动手清除脏乱差”和“周末卫生日制度”为抓手,精心组织,层层发动,强势推进三创工作.经过铜川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一年来,铜川市人居环境和市民文明卫生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卫生健康水平大幅提高,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强势推进创卫工作
  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方面.全年维修市区破损路面0.78万平方米、改造铺设人行道环保地砖3.35万平方米;清理污水篦子2181座,检查井150座,维护污水收水口2.32万次,疏通污水管网2.26万米,改扩建各类污水管网29.57公里,中水回用管网15公里;新耀垃圾处理工程填埋区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新耀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试运行;集中开展市容环境卫生大整治,规范建筑工地管理,狠抓大型户外广告牌建档整治和门头牌匾提档升级;治理渣土车辆抛洒,实行密闭运输,对工地加强监管,严管重罚改善市容环境;规范人行道车辆秩序,治理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开展了示范街创建,在全市交通枢纽,大型广场等地摆花置景70余万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切实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落实物业管理服务提升年活动,组织了专项检查;犬类整治积极宣传,制订措施,召开社区、单位会议10次,出动警力647人次,入户95次;开展废品回收站点专项整治,解决出店经营和露天经营的问题;突击清理脏乱差初见成效.据统计,全市共开展了18次集中整治活动,出动机械5578台次,清理垃圾5182吨,清理占道经营4657次,清理机动车乱停乱放3758辆次,非机动车5170辆次;清理乱贴乱画、乱搭乱挂、乱喷乱涂、乱堆乱放4980处次,拆除和规范门头牌匾99块,收缴灯箱和落地式各类广告牌358块.
  参与包抓的市级领导和包抓部门高度重视,强化检查指导,积极为创卫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包抓包扶工作有声有色;扎实开展资料收集与管理工作,确保文档资料收集与管理工作高点起步,规范运行.此外,食品安全、五小门店及生活饮用水专项整治、市场规范化管理专项整治、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城中村、卫生村“三堆六乱”专项整治、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制、传染病防治等四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创绿工作有效开展
  十大造林绿化工程成效显著.林业重点工程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16.86万亩;三大流域主要直观山坡造林绿化工程完成4.23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19%;城市绿化工程新栽各类绿化苗木39.40万株,补植行道树1198株;完成了新耀结合带休闲公园和玉皇阁湿地公园规划;新区植物园建设规划通过了评审,现正在积极建设中;旅游景区绿化工程完成绿化0.26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16.8%;绿色家园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15个村“三化一片林”的作业设计及审批,目前,13个村已完成建设任务;主要河流水库绿化工程完成0.91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29.4%;主要交通干线公路绿化工程完成补植行道树1.1万株,绿化平台166.6公里,种草10.6万平米,整理育林坑1056个,完成通村公路绿化794公里.主要出入口周边绿化工程完成210国道、305省道、宜白路、耀淳路出入口绿化660亩,占计划任务的132%;工矿区绿化工程完成绿化390亩,栽植各类苗木1.95万株,年底全面完成绿化任务;干杂果经济林建设工程栽植核桃、花椒等6.3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22.4%.
  扎实开展秋冬季造林工作.开展了4次“公仆林”栽植活动,共90个部门累计上劳8961人次,栽植苗木1.35万株,开挖树坑2.1万个;编制《铜川市现代林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制订我市林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做好古树名木建档挂牌等管理工作,为编制《铜川市古树名木画册》做好准备;加大自然保护区工作力度,推进香山自然保护区和太安自然保护区管理上台阶;对2011年西安世园会我市参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做好铜川园区的建设工作.
  创园工作进展顺利
  全市共开工建设创园工程75个,完成投资3.26亿元.新增城市绿地48.1万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59.02%以上,市政基础设施中燃气普及率达到75.68%,道路亮灯率达到98%,用水普及率达到96.42%,水质综合合格率为98%,城市万人拥有公共汽车6辆(标台).
  一是大力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共栽植各类苗木40.93万株,补植1270棵.二是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载体功能.全年维修市区破损路面0.78万平方米、改造铺设人行道环保地砖3.35万平方米;改扩建各类污水管网29.57公里,中水回用管网15公里;抓好城市亮丽工程.完成总投资540万元;抓好城市气化工程和北市区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全市供气管网建设23.49公里,发展用户1万户.柳湾供水厂管网建设,DN300管道520米,DN500管道410米;完善城市交通设施.投资500万元新增公交车25辆.三是依法综合整治,提高城市景观效果.共依法拆除违章建筑及城中村和居民小区各类违章搭建棚户116处,面积0.3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广告牌18处,面积0.22万平方米,更新广告牌64块;拆除各类门店招牌1168块,规范869块;清除各类城市野广告5.9万余处.四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新耀垃圾处理工程已完成填埋区刷坡、防渗、渗沥液导排等,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新耀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试运行.通过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城市现代气息更浓了,城市环境更宜居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升.

中考体育特长生招考“七大变化”(四):

地球表面有着其他七大行星都没有的大面积液态水,这些水究竟来自哪里呢?

我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为您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一下:
关于地球水的来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反映了水的来源的多样性,但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生的,认为地球的水来自地球内部;另一种是外生的,认为地球水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
(一)自生说
⒈.地球从原始星云凝聚成行星后,由于内部温度变化和重力作用,物质发生分异和对流,于是地球逐渐分化出圈层.在分化过程中,氢、氧等气体上浮到地表,再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最后生成水.
⒉ 水是在玄武岩先熔化后冷却形成原始地壳的时候产生的.最初地球是一个冰冷的球体.此后,由于存在地球内部的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开始衰变,释放出热能.因此地球内部的物质也开始熔化,高熔点的物质下沉,易熔化的物质上升,从中分离出易挥发的物质:氮、氧、碳水化合物、硫和大量水蒸气,试验证明当1 m3花岗岩熔化时,可以释放出26 L的水和许多完全可挥发的化合物.
⒊ 地下深处的岩浆中含有丰富的水,实验证明,压力为15 kpa,温度为1,0000C的岩浆,可以溶解30%的水.火山口处的岩浆平均含水6%,有的可达12%,而且越往地球深处含水量越高.据此,有人根据地球深处岩浆的数量推测在地球存在的45亿年内,深部岩浆释放的水量可达现代全球大洋水的一半.
⒋ 火山喷发释放出大量的水.从现代火山活动情况看,几乎每次火山喷发都有约75%以上的水汽喷出.1906年维苏威火山喷发的纯水蒸气柱高达13,000米,一直喷发了20个h.阿拉斯加卡特迈火山区的万烟谷,有成千上万个天然水蒸气喷出孔,平均每秒种可喷出97~6450C的水蒸汽和热水约23,000m3.据此有人认为,在地球的全部历史中,火山抛出来的固体物质总量为全部岩石圈的一半,火山喷出的水也可占现代全球大洋水的一半.
⒌ 地球内部矿物脱水分解出部分水,或者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在高温下与氢作用生成水.此外,碳氢化合物燃烧也可以生成水,在坚硬的火成岩中,也有一定数量的结晶水和原始水的包裹体.
(二)外生说
⒈ 人们在研究球粒陨石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为0.5%,有的高达10%以上,而碳质球粒陨石含水更多.球粒陨石是太阳系中最常见的一种陨石,大约占所有陨石总数的86%.一般认为,球粒陨石是原始太阳最早期的凝结物,地球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都是由这些球粒陨石凝聚而成的.
⒉ 太阳风到达地球大气圈上层,带来大量的氢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与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据估计,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1.5 t这种“宇宙水”.然后,这种水以雨、雪的形式落到地球上.
二、水从少到多、从酸性到碱性
自从地球形成以后,地球上的岩浆活动、火山喷发、陨石坠落等活动就从来未停止过,并且还将持续下去.经过以上的自生和外生过程,从而使地球上的水量逐渐发生变化.据估计,35亿年前地球表层的水量只有目前的1/10.水通过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由地球内部逸出.从而使地球水圈的水越来越多.目前每年约有660 km3的水从地幔逸出.
同样海水水质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35亿年前,由于当时大气中含氧量大大低于现在,含有HCl和CO2等气体,海水是酸性的.原始酸性的大洋水与当时偏于基性的火成岩发生作用,会产生中性或偏碱性的溶液,原始的酸性大洋便逐步改变其性质,主要的碳酸根和重碳酸根离子成分逐步被氯原子所取代,早期的大洋便随着向氯离子为主的现代大洋过渡.在距今15亿~20亿年时,海洋中出现真核细胞的绿色植物,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游离氧,不但满足海洋中各种氧化反应,而且从水中逸至大气中,使水圈和大气圈开始具备现代特点.此时有了足够的游离氧,从而使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根,还原硫转化为硫酸根,海水中除了含大量的氯化物以外,又增添了大量的碳酸盐和硫酸盐.随着微生物光合作用的加强,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减少,pH值提高,使古代酸性海水逐渐演变成由氯化物和硫酸盐组成的弱碱性的现代海水.此后,从寒武纪到现在,海水的性质没有很大变化.
三、从汽到水、冰
根据以上事实说明地球内部含有大量的水,这些水是当宇宙中的尘埃凝聚成地球时,同时被封存在地球的原始球粒陨石中.由于当时地球温度很高,原始物质处于熔融状态;地球自转速度也很快(35亿年前,地球自转的速度约为现在的6倍,那时地球上的一天一夜只有4h).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重力离心分异,使重物质下沉,轻物质上升.活动性最强而又是最轻的物质之一的水,便转移到地球外壳.包含在岩浆中的水,也随着岩浆的逐渐凝固被排挤出来.这些被挤压出来的水呈水汽状态,在高空凝结为云,飘浮在地球上空.此后,地面温度逐渐降低,浓厚的水汽逐渐冷凝成水降到地面,形成原始水圈.据估计,大约6亿年前,地表温度降低到300C左右时,岩浆中挤出的水大约有99%都降落到地面,形成为地球表面的水.此后,由于温度继续下降,地表形态的变化,气温在各地的差异等,在某些高纬、高海拔地区,尤其是在寒冷的冰期来临时,水又由气态、液态转化成固态.逐步形成了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共存,三态相互转换的水圈——现代水圈.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962418/

推荐访问:体育特长生中考分数线 中考体育特长生标准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