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一盏中国梦

来源:我的中国梦 时间:2016-10-20 11:26:5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我的中国梦】

【一】:孤灯一盏夜读抄

孤灯一盏夜读抄

中文0802 王荣鑫

一点台灯,在夜空里茫茫如豆,逐渐息去的万家灯火,几声渺远的犬吠,一种孤独的温馨。这时的心才能与作者共鸣,这时的人才能与天籁合一。

少时读书,没有包袱,喜欢便细加玩味,不喜欢便弃置一旁。白日里忙于与狐朋狗友同游,不得安宁,夜里才拿起书一页接一页,一章接一章地读将下去。终有一章完结,打一个哈欠,抬头看表,每每在子夜时分。有时读到会心处也不惜通宵达旦。如果哪天不在夜里读点什么或者写点什么,便觉得这一天过得不完整。

“先父在日,住故乡老屋中,隔窗望邻家竹园,常为言其志,欲得一小楼,清闲幽寂,可以读书。但先父侘傺不得意,如卜所云,‘性高于天,命薄如纸’,才过本寿,遽以痼疾卒,病室乃更湫隘,窗外天井才及三尺,所云理想的书室仅留其影像于我的胸中矣。”周作人在《夜读抄·小引》中的这段话,与我的经历颇为相似。我当年家贫,父亲用一块旧木板接上四条木棍为我做了一个小书桌,我就坐在马扎上伏此小几夜读数年。父亲生命最后几年郁郁不得志,终日以酒与书为伴,想必也曾向往过一间独立的书屋。

六年前读到知堂先生的《夜读抄》时,我的夜读生活恰恰受阻,校园里机械的作息时间剥夺了我夜读的权力。偶有冲动拿手电筒在被窝里做贼般读书,一经被发现,便要遭受楼管大叔的猛烈喝斥。何况蜷缩铺盖之中的境况,又怎能读出什么心得?

到了大学作息时间终于有了极大地弹性,夜读却不见得有恢复的迹象。先是尘虑萦心,忙于俗事,每夜工作到凌晨,疲惫之极;如今开始潜心于学,一则每日清晨都要早起,精力实在有限,二则室友都逐渐开始早睡早起,夜里亮灯定将扰其安眠,夜读的恢复故而一拖再拖,成了心里一个解不开的结。

读书本无所谓何时何地,夜读之于我成为一种情结是因为它凝结着我儿时的心境和梦想。我喜欢《夜读抄》,不在乎它本身的内容与形式,只是因为那种夜读的情趣和意境,只是因为它叫“夜读抄”。

【二】:廿本规范六个月,一盏孤灯半夜寒

[考试信息]廿本规范六个月,一盏孤灯半夜寒--记录2012年注岩考试点滴(3月部分更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下一主

离线

www.fz173.com_孤灯一盏中国梦。

谭方19

81

高级工程师

关闭

个人中心可

以申请新版

勋章哦

立即

申请

知道

发帖

742

土币

4728

威望

501

原创币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楼主 发表于: 2013-01-06 — 本帖被 nhq198 执行加亮操作(2013-01-11) —

关于注册岩土考试的些许看法 山外有山楼外楼,高手在民间。我本没啥底气来写啥经验,但是大家热情之高远超出我的想象,盛情难却,必须写点什么,权当叫做看法吧:

2012年的注册岩土考试堪称十年来一个新的里程碑,随着以高老为代表的学院派的退休,武威总工为代表的实践工程派掌控了今年的命题全局。正如论坛里陆渐先生所介绍的一样,今年的案例命题风格“三从一大— 即从严从难从实际出发,计算量大”,完全向注册结构考试的风格和难度靠拢,同时第一天的知识题的难度比往年降低,这让熟悉了过去十年高老的风格,而且以往年真题为假想敌的考生措手不及,包括我自己在内。这样的风格转变,实际上有利于年轻、有较多时间复习做题,特别是已有注册结构在手的考生和高校师生;而对年纪偏大,毕业已久,实际从事勘查、施工、检测等行业,实践经验丰富但做题不够的考生不利。这种转变,是否更符合注册考试的宗旨我不敢妄言,命题组的用心是好的,希望案例命题更全面:覆盖建筑水利铁路公路,希望更接近工程实践;只是参加考试的考生从事行业五花八门,如果对从事勘查和施工的考生,设置计算难度过大,他们通过的概率就偏小了,其实从综合平衡来说,案例命题接近工程实践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步子迈的过大,也许适当提高第一天的难度,适当降低第二天案例的难度,更有利于选拔综合人才。 我自己的学习和从事的工作面较宽,和多行业都有交叉,但我自己觉得还是最喜欢岩土,我也忘不了自己是怎么被领进岩土这个领域的大门的,我98-2002年本科在天津大学学习水利水电建筑工程,2002年跨校考华南理工大学的结构专业研究生,考完之后成绩刚出来,考的还算凑合,一个偶然机会,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练继建教授知道我没有报考本校研究生,于是关心问我成绩如何,得知我是因为想离家乡更近的原因才离开天大,在审查过我的本科学业成绩之后,亲自打电话给有“广东地基王”之称的莫海鸿教授推荐,由于莫老师已招够了人,便把我安排给了同样从天津大学过来的,在岭南享有盛誉的杨位洸先生的高徒--杨小平老师,学习岩土工程,我是这样,进入了

岩土这一学科的大门。不能不说,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对自己的基本功帮助很大,但我毕业后主要从事结构设计,以岩土设计为辅,但毕竟结构岩土,都很难分得清吧,工作后还是有很多机会从事地基基础、桩基、边坡、基坑、地基处理等工程。www.fz173.com_孤灯一盏中国梦。

2012年结构专业成绩出来后不久,大概3月份,我开始准备注册岩土专业的复习,去年考过的师弟萧先生,借给我一些书,主要有于海峰的习题集,刘兴禄案例,规范合订本,铁路合订本还有公路规范,其它的9本重要规范我自己都有,后来又陆续补充了一些重要规范以及规范合编上没有的单行本,以及李向阳先生的案例精讲,对于规范,我个人认为,一定要按考试大纲买齐全,特别是对于当年更新的规范,以及新增加的规范,更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是必考,比如2012年的安全生产法,以及桥梁抗震,钻探规程等。重要规范必须要上单行本,这是因为规范空白处较多,便于做笔记,另外考试的时候使用比较方便。 准备考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周密的计划,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可各用两个月

第一阶段,一般两个月左右,把案例的东西都过一遍,用书可以选用李向阳的案例精讲或者于海峰的习题集,可以分章节的做题为主,做题时,一定先不要看答案,而且要把对应规范(单行本)翻到对应公式处,做完之后,边看答案边总结,对有些容易漏掉的参数或者条件,可以加五角星或者用荧光笔标出,这个工作非常之重要,要知道在考试的电光火石之间,一般人精神高度紧张,很难发现规范的一些小字,特别是隔页的修正条款,比如今年桩基抗震承载力修正系数1.25,桥梁施工阶段桩基放大系数,公路地基承载力跟深度的放大关系,这些修正,往往就是你能不能得分最关键的一步,基本都只能靠平时积累,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一阶段不需要把自己搞的太紧张,每天有那么两个小时足够了,忙里抽闲即可,周末可以多搞几个小时,我一般周末两天一天5个小时一天3个小时,贵在持之以恒,如果确有事情需要耽搁,也不能超过3~5天都不摸书本,这样会造成生疏感,需要时间恢复状态。有些考友开始的非常早,寒假就开始准备,其实个人认为大可不必(当然特殊情况的需自己把

握),时间拖的太长,到后期疲惫不堪,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或许这也是成绩要拖到过年时才出的原因吧!毕竟这个考试这是我们的副业,大家都有自己的主业要做,不能因小失大本末倒置。这一过程也是收集资料的过程,有一些书,比如铁路公路港口规范,并不好买,可以要去一些淘宝的小店里买,有个别偏门规范李向阳有组织买过,他好像有一个淘宝店也帮忙卖这些规范,这个坛子里有相应的帖子,我就不再重点介绍了,整理规范,可以先打一个目录,像我贴的图片一样。另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材一定要有一本,很有用,我用的是建工出版社的四校合编地基与基础第三版,师祖爷杨位洸主编的,虽然书有点老,但我是爱不释手,02年刚来华工的时候买的,陪伴了我好些年,用起来有亲切感。另外也有别的教材很好,我还有一本高大钊老先生的《土质学与土力学》交通版,华工研究生的教材,这本书在渗流固结以及土工试验方面讲的比较好,可以与四校版相互配合使用,我一般四校版放在家里,高老的放在单位;陈仲颐的书也不错,不过要比四校版难一些,个人认为其实四校版已可以满足考试要求。收集资料的过程,还包括上论坛,论坛和QQ群能给我们很多东西,上过论坛的考友,今年至少不会再-4分了,-4分才是最委屈的。QQ群的有李向阳群(172956357应前面考友要求公布),本论坛大神zhangwei12他们那个群,还有江苏杨奎他们那个群,后面这两个群我都不知道群号,大家可以咨询他们。我在向阳群里呆了一年多了,那里气氛还是很好的,可以畅所欲言,有些李的书的问题,也可以找他解释,高手也很多,如湘-老冀,是个40多岁的兄长,研究学问非常认真。至于于先生的群,我加过两次,都被踢出来了,因为我在里面话比较多,那个群永远都是于先生是主角。经常有考友有这样的疑惑,规范有41本,怎么看,是不是都要熟悉?其实我个人觉得,一定要分清楚规范的层次,核心规范,一般规范,次要规范。核心规范,就是那9本,这个论坛里很多人总结过了,于先生也有区分,核心规范,是重中之重,把核心规范掌握好了,把基本题都做好了,就有机会能及格,因为次要规范太多,人的精力总是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考试的时候,也不能见到次要规范的就跑,先做熟

悉规范的题,是对的,但是总有一些次要规范的题目,也是基本题,虽然你平常并不熟悉,好些都是套一个公式就能出来的,这些可以放在后面一些来做,需要临场发挥,丢掉这样的分就可惜了,如今年公路地基就要好几道题,大多可以得分的。第一阶段,主要把握核心规范,案例题中涉及到一般规范的,如公路港口地基基础规范等,也需要熟悉熟悉,太次要的规范,比如公路隧道,垃圾填埋处理等规范,可以暂时先不看。

第二阶段,一般用时两个月左右,仍然集中在案例。按今年考试风格的转变,我个人预计今后几年仍然将延续三大一丛的命题风格,大家需要高度重视案例部分,就今年的考试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人,都栽倒在了案例上,这就要求大家花更多的时间在第二天,我个人觉得整个复习过程,案例:多选题:单选题的时间,可为7:2:1。这两个月的时间,可以选用刘兴录的习题,刘老的书,大部分题目还是不错的,但有部分题目计算量过大过偏,另外错误非常多,需要自己甄别,由于刘老已经驾鹤仙去了,所以这些错误一直没有再人为修正。李向阳的案例精讲虽然第一版也问题较多,但经过大家提意见和修正后,再版的问题已比较少。要做完刘老的题,还是需要一点毅力,这个阶段是非常辛苦的,不会做的题可以在群上或者论坛里和大家讨论讨论,自己多琢磨。做题过程中可以适当计时,比如自己做3个题30分钟,看够不够,适当制造一点紧迫感,把刘老的书做完,李向阳的书也搞完,基本计算量就已经够了,一般人这时已经完成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下一阶段就是剑指真题了。也许有考友会问,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第一天还没开始呢?其实要这样讲,复习案例的同时,也是熟悉规范的过程,第一天也不完全全是知识题,也有一些小计算题,还有一些比如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做好案例题的同时把规范熟练了,其实第一天的大约一半知识已经在这四个月完成了。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最关键、直接决定成败的阶段,虽然时间上跨度两个月,可这一阶段的复习,最见效果,我在这一阶段也不敢懈怠,基本达到了每天约3个小时,周末尽量达到每天5个小时了。周末的时间一定要利用好,一个

【三】:挑一盏孤灯,寻一方静土

www.fz173.com_孤灯一盏中国梦。

【导语】暮霭晨雪,心事万千,穿不透千年风霜的绝尘;寻寻觅觅,日月同眠,不知身归何处?夜行千帐灯,孤孤零零,只为寻心中的那一方静土,安顿凄苦无依的灵魂。

枯藤老鸦,黄昏映霞,夕阳余韵残留在朦胧里,没有阳光飘洒的明朗,没有成双斜影的相伴;倦了,回了家,鸟儿的身影掠过面颊,朝着父母期盼的目光;而我,伤心天涯,万家灯火,凄冷游走指尖,闪烁的泪眸淹没在喧嚣的寂寞里。

一盏孤灯,一迹飘萍,对晚笑语划落星辰,没有酒入愁肠的断水长流,没有剑舞月下的冷风凄楚;捧着残缺的人生,浪迹在云霄,寻一方安静之处,细细品味红尘的冷暖相知;不是菩提,却愿做菩提下的莲花,静静的随缘而开,随佛而合。

太多喧嚣,太多热闹,太多浮华,擦肩而过,却一点不曾留恋;独处一隅,爱上了寂静,爱上了花落的冷艳,爱上了水波的涟漪。

轻轻的走过岁月,走过断桥,挥袖告别昨日,隐藏的太多故事细细回味,悠悠的青苔蔓延,剪辑在过去里;不曾细想,却悄然间走到了心里;浮华入梦,遇到的故事太多,看到的结局千千万万,同为红尘沦落人,却分叉在另一个路口;太多的偶然,又有太多的必然,想要抓住瞬间,却又忘记了曾经的约定;想要看见流星还愿,却不经意间拾到了千年陨石。

花非花,雾非雾,虚虚幻幻,众生所看到的不过是镜花水月,弹指瞬间景象万千;追逐红尘,却坠落繁华;寻求安静之所,却误入歧途之沿;听着梵音,却无法道明佛祖的笑意;迂回了一世,还是回到了庙宇,静静的焚香虔诚,做一个静心静气的莲子。

红楼高丈,青砖飞檐直冲云霄,居高俯下,芸芸众生浩渺如尘埃,烟火纷扰不过一层云彩,待阳光普照之际,一切归于平静;佛堂清雅,经书万卷承袭轮回,端坐悠然,心底的烦忧随同浅笑泯没在低语中,风轻云淡的解开世世纠葛。

沾染世俗,沉迷在渡口,彼岸的花香经久飘香,依旧换不回迷失的灵魂;留恋此岸曼珠沙华血红的妖艳,沉浸在夕阳的余晖里;没有人顾首,没有人回望,只是守着那一寸焦土,等待妖艳盛开;也许,是奔波太久,久到忘记了肩负的使命,忘记了归处,忘记了落叶的季节。

踏舟而去,不再留恋,不再徒劳,一叶扁舟,捎去的不只是疲惫的身子,还有残缺不堪的灵魂;放眼望去,欢声笑语转瞬消逝在烟波里,寻不到踪迹。

停留再久,终究是要转身,只为寻心中的那一方静土;红颜迟暮,终究是要告别朱唇,花开的再美还是会凋零成尘;奔波俗世再远,终究还是要虔诚在庙宇的佛光之下;只因,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却又偏偏踏出红尘。

累了,久了,乏了,不如挑一盏孤灯,寻一方静土,做一个归者,不问出处。

【四】:【14.4.28】期中论文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www.fz173.com_孤灯一盏中国梦。

班级:热动21 姓名:时凯 学号:2012010642

初中时学过《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叫《大道之行也》,从那以后便对其中描述的场景念念不忘: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知道两千年前儒家的这样一种描述,对现代建设小康社会理念的提出有什么影响,但文中的描述我能够想到的和谐社会的最高阶段,是我认为我们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我的中国梦。

我不想过多讨论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区别,我只知道在每个中国人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两个梦想,这些梦想或许很朴实,甚至很庸俗,但无可否认它们都可以被叫做中国梦。不过作为一名清华的学生,我觉得我们除了要关注个人的进步,更应该关心社会的发展,时刻准备着肩负起祖国的未来,心怀天下,然后才能开始修身齐家。

www.fz173.com_孤灯一盏中国梦。

一直以来,我都梦想着每个中国人都过得有尊严。正如胡适先生所言,中国多臣民而少国民,所以中国人会多奴性而少个性。我见多了网上的一些人,拿着高档手机对着高档电脑,发表着对现实对社会的不满;一边咒骂着美帝国主义,一边千方百计让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变成美国人;我也了解到一些人,颇有身家却跑去地铁里当乞丐。崇洋媚外、民粹主义、消极的人生观,加上社会整体的种种不合理,使一部分人生活得像蝼蚁一样,也使一部分人慢慢丧失了气节,变得浑浑噩噩。有尊严的人生应该是生活在阳光下,从生到死亡,一片温暖。

每个人都生活得有尊严,要求我们的国家更加富有,财富分配更加公平。对整个社会而言,贫穷是不配谈梦想的。《管子》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吃穿的尚且不能够解决,就不要去想更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追求。清华目前的工科非常强势,而现阶段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一堆堆钢铁,一幢幢高楼,以及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我敬重袁隆平院士,他的杂交水稻让整个中国的人民不再挨饿,从此有了保持尊严的基础;我敬佩邓稼先、钱三强这些两弹元勋们,他们让整个中国不再受外人欺侮。我想成为这样的人,并且整个清华应该出更多的这样的人。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声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只是说曾经压迫我们的所谓“三座大山”正逐渐远去,国人头上有了空间,但心里却没有学会直立行走。在我看来,中国人真正开始站起来应该在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到现在我们才真正有了傲视全球的经济资本。不过现阶段财富分配不公平现象很严重,贫富差距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这些都是政府应该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同学应该关注思考的问题。

每个人都生活得有尊严,必须有健全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体制。曾几何时,“养儿防老”的观念因为人们对未来的恐惧而深入人心;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当代中国依旧突出;医患冲突不断升级。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谈一下,为什么这么多年这些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在我看来,因为这是牵扯到社会中每一个人的问题,谁都会生病,谁也都会随时光渐渐老去。这些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悬在所有中国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永远不会消失,中国人就永远无法在这些问题上保持优雅。我并不羡慕国外的体制,他们的医疗现状不见得比中国更好;我也不喜欢上世纪那种全额公费医疗,那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只是在我的梦想里,中国人就必有尊严地生病,有尊严地老去,不会因为钱的问题放弃治疗空等死亡,也不会一个人孤单地走向末路。我不知道这条改革的路会通向何方——这是我们社会学或公共管理学的同学应该思考的问题吧,我只知道这些已经到了改革的边缘,就像116年前的戊戌变法一样,变则强,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仍亡。

每个人都生活得有尊严,必须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若干年后,希望北京或者整个北方地区都不再有雾霾——我们已经见到了北方治理沙尘暴的成效,但政府也应该让

我们看到他治理雾霾的决心;我希望流过我家乡的每一条小河不再变色、不再发臭;我希望华北平原千里沃土覆盖的不是垃圾而是绿油油的麦苗。每一次回到我农村老家,看到许多荒芜的土地、成堆的垃圾、干涸的河流,心里总会增出许多伤感出来。仿佛是百年前的革命先贤一样,我总会自问这就是我的祖国吗,这就是我想要的祖国吗?整个农村都像是一个被遗弃了老人在现代文明的角落里哭泣,那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又怎么能够更加有尊严。我希望社会公平,因为我时常会看到关于“富二代”、“官二代”的报道诸见报端。我并不嫉恨这些人,因为他们的父辈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儿女换来了比常人更加优越的成长条件。但我想说的是,绝对不能让这些人封锁了社会绝大多数普通人向上成长的空间,特权阶层一旦形成就将积重难返,现阶段国家给不了每个人共同的生存的权利,但一定要给每个人有同样的发展的权利。

来到清华,我们有了全中国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但是很多人(包括我)在很多时候会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忘了整个中国还有很多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还有很多遭受着污染的地域环境。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我们的确是生活的过于安逸了,以至于我们曾经的英雄梦、曾经的胸怀天下,如今都转变成了高高在上的学分绩和社团里一个“显赫”的职位。在上一篇文章里我赞美清华精神,我觉得那一排排试管、一盏盏孤灯是整个清华严谨勤奋刻苦的写照,不过在这些实验室的背后,不知道我们最初的理想被消磨得还剩下多少也许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像高中时那样意气风发,希望指点江山,泽被苍生。也许唯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有三亿青年人。如果这三亿青年中有三千万能够认识到自己振兴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ziwo475854/

推荐访问:一个中国梦 集邮中国梦一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