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设计需要什么条件

来源:教学反思 时间:2018-10-10 18:01:2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教学反思】

学设计需要什么条件(共10篇)

学设计需要什么条件(一):

什么是教学设计

答: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略.
1、过程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学法、教师、资源、学习方法、条件、情景等要素.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这样一个系统,并利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2、教学设计是从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满足学习者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教学设计需要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转变传统的备课观,体现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相互作用.

学设计需要什么条件(二):

教学设计的特点与基本要求是什么?

教学设计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以各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与决策.教学设计特点——学习与创造.教学设计的特点 1. 问题情境体现文化底蕴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体现各学科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通过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展示,体现各学科学习对自然、历史文化及人类自身的关注和热爱;通过各学科故事或各学科史的讲述,培养学生对各学科学习的兴趣;通过对科学研究,特别是各学科研究工作中的伟大人物介绍,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个性.; 2. 教学设计体现现代教育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教育规律的基础规律和基本观点.在反映各学科教学观念的案例中,执教者抓住其中能说明问题的“亮点”展开,并加以分析,进行教学设计. 3. 学习过程的设计体现自主精神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学生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精神的充分发挥,改变传统教学过程的“讲———学———练”模式,强化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的“学———讲———练”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事实上,学生的自主精神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活动来体现的,可采用实验、尝试、猜测、讨论等方式进行. 4. 知识建构体现渐进过程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的认识程度的深入,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 5. 课件制作体现动态交互 在新理念下,计算机课件制作除了要求使用新的技术,体现真实、美观、动感外,特别强调它的交互性,所用数据可以修改,使课堂成为实验室;学生可上机设计并操作,还留有课后进一步实验、探索、研究的余地.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集中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注意体现各学科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关注具体各学科内容的特点 一方面,在职业高中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写中,应将各学科的文化价值渗透在各部分内容之中,并采取多种形式,如与具体各学科内容相结合或单独设置栏目作专题介绍;列出课外阅读的参考书目及相关资料来源,以便学生自己查阅、收集整理. 另一方面,要注意新理念、新内容在职业高中各学科教学素材编写上的特殊处理.例如,算法是职业高中各学科课程中的新内容之一.在设计教学素材时,要注意突出算法的思想,提供实例,使学生经历模仿、探索、程序框图设计、操作等过程,从而体会算法思想的本质,而不应将算法内容单纯处理成程序语言的学习和程序设计.同时,教学素材的设计还要注意在能够与算法结合的课程内容中,融入用算法解决问题的练习,不断加深学生对算法的认识. 此外,应把“各学科探究”、“各学科建模”和“各学科文化”等新的学习活动恰当地穿插安排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并注意提供相关的推荐课题、背景材料和示范案例,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活动,完成课题作业或专题总结报告. 2. 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关注学生在各学科情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1)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学好各学科非常重要.(3)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各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职业高中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 教学素材的选取应注意体现各学科的本质,关注与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现实,注意适度的弹性. 教学设计中的素材选取,首先要有助于反映相应各学科内容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各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学习各学科的兴趣,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素材应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多样性和可接受性.此外,在教学素材的编写时,内容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弹性. 4. 进行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要关注相关各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认识各学科 各学科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生的各学科学习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教学素材编写时,应充分注意这些问题,不要因为职业高中各学科课程内容划分成了若干模块,而忽视相关内容的联系. 新的职业高中各学科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分不同的系列和层次展开的.对此,必须引起教学设计的足够关注.同时,处理这些内容时,还要注意明确相关内容在不同模块中的要求及其前后联系,注意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螺旋上升、逐步提高. 5. 教学内容的呈现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 在高中各学科教学设计中,呈现教学内容应注意反映各学科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的认识规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创设恰当的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各学科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各学科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教学素材的呈现应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留有比较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过程;还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各学科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 6. 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整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各学科课程内容、各学科教学、各学科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使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各学科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是教学设计值得关注的问题.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是有利于对各学科本质的理解.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和原则是什么?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是: 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灵魂 ,教学策略划分为三种基本的策略:替代性教学策略与生成性教学策略,指导性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①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 ②突出能力目标; ③项目载体; ④能力实训; ⑤学生主体; 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

学设计需要什么条件(三):

C语言课程设计
功能要求:
a) 设计学校的校园平面图,所含景点不少于十个。以图中顶点表示学校各景点,存放景点名称,代号,简介等信息;以边表示路径,存放路径长度等相关信息。
b) 为来访客人提供图中任意景点的问路查询,即查询两个景点之间的一条最短的简单路径。
c) 为来访客人提供图中人以景点的相关信息查询。
提示:一般情况下,校园的道路是双向通行的,可设校园平面图是一个无向图,顶点和边均含有相关信息。

楼主,源代码和头文件已发,请查收,用的是VC6.0的编译环境!

学设计需要什么条件(四):

1、应用数学知识为校园、教室、自己的家或者公共场所进行一项局部设计.
设计要求:(1)要实用.或者改善周围环境,或者改进空间结构,或能改变传统认识.
(2)有价值.设计的效果应该比原来更科学合理,更方便实用,更新颖美观,更富有创意.
(3)有数学.设计要体现出设想、测量、计算、实际验证等具有数学意义、数学内容和有效数据真实资料,写一份图文并茂的《XXX设计报告》.
2、应用数学知识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专项研究,内容不限.写一份体现数学作用、研究数据真实、图文并茂的《XXX研究报告》.
我不知道该怎么写,请各位大虾们出几个题材,标明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哦!

题材 2: 这个难度挺高的,你学什么的啊?我建议,你做一个什么实验,然后记录数字,具体进行分析,然后和实际进行对比.只要你自己做过一遍就会有感觉.

学设计需要什么条件(五):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教案是为教师设计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而导学案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求得能力.一般,一个完整的导学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目标点击
包括三维目标及重点、难点.其中,我们在写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时候,不要直接把教参上的直接搬过来,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这些词语,要把这些语言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 “能记住”、 “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例如:了解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所运用的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
二、科学探究(文本解读)
把本课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比如讲《压强》这节,我可以把
本节分为三部分:压力、压强、改变压强的方法,然后依据这三部分内容依次展开.
如果说展示的内容里边包括演示实验,可以分成1、大胆猜想2、设计并进行试验3、观察并记录现象4、归纳总结5、反思交流6、学以致用这几个环节.比如说:燃烧条件的探究,1、大胆猜想,燃烧具备什么样的条件?2、设计并进行实验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试管中的白磷 红磷 ,说明 水中的白磷 说明 .这些内容可以以天空的形式来填.4、归纳总结:燃烧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 .5、反思交流:水火不相容,那为什么白磷可以在水里燃烧?6、学以致用:南极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忽遇暴风雪,将火柴丢了,如何生火做饭?在这里咱们还可以有个温馨提示:利用透镜聚光.这样学生针对学案进行观察,总结,这是学生自己学到的东西.
若为文本性的知识,可以通过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解读文本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通过对知识点提问、解答、应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比如说讲解压力,咱们可以这样来写:你想过这些事么:你站在水平地面上,你对地面有力的作用么?当禅把口器插入树皮时,口器对树皮有力的作用么?当汽车停在山坡上时,汽车对坡面有压力么?磁铁吸在墙壁上,磁铁对墙壁有力的作用么?咱们提出一系列问题,即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力的方向又比较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我们让学生来画里的示意图,进而让学生比较这些力得出压力的定义.然后再用一用,用的过程中主用是区分压力和重力.最后让学生来总结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如果是文本性的知识,建议老师们要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
如何写好导学案
总之文本解读这一部分我们要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三、达标测评
这部分的题目是基本题及中等学生的能力升级题,题量控制在
4—8个,最好有1—2道涉及本节课知识点的中考题.
四、学习小结:让学生通过本节所定的三维目标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拓展提高
这部分题基本上是针对优等生的能力升级,避免这部分学生课上
吃不饱的现象.但题量不宜太多,应控制在1-3道.【学设计需要什么条件】

学设计需要什么条件(六):

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要素?

“模式”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再现.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x0d(一)教学任务\x0d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x0d(二)教学目标\x0d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x0d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x0d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三)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x0d1.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方法.3.学法指导 .4.教学媒体\x0d特别要指出的是,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x0d(四)教学过程\x0d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五)教学设计自我评价\x0d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学设计需要什么条件(七):

跪求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我想写一篇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求有教学目标,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有对应的教学预设,哪位大侠可以赐教呀?【学设计需要什么条件】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 的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母亲节刚过,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这也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能说几个吗?(生说)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 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这是我县新修的一条公路.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
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②理解题意.
a.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④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 200 +2=202(棵)
方法三:1000÷5=200(棵) 200 +1=201(棵)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2. 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呀?!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听好喽,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比如:10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4蠹蚁氩幌胗谜庵址椒ㄊ砸皇裕?
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a. 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3段 4棵)
b. 跟上面一样,再种2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5段 6棵)
c. 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2段 3棵;7段 8棵;10段 11棵.)
d.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
(板书: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
③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a. 课件出示:前面例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0÷5=200 这里的200指什么?
200 +1=201 为什么还要+1?
师:这个“秘方”好不好?
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b. 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
问: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三、 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 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
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 做一做.
①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完成)
②师: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闪烁:将“一侧”改为“两侧”
问:“两侧种树 ”是什么意思?实际要种几行树 ?会做吗?赶紧做一做.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
四、 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 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
8÷2=4(段)
4—1=3(次)
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
2. 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
①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4个)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1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如果这一列共有10个同学呢?100个同学呢?
②这一列还是4个同学,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
五、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
“植树问题”说课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为此,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 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际种一种去检验.通过模拟种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太麻烦了,于是老师介绍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说明:为了使学生对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体验得更深刻,教材原题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我们将100米改为了1000米.)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在举简单例子画一画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层次:
① 按老师要求画.
② 学生任意画.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应用规律,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②应用规律,解决插多少面小旗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如果两端不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 独立操作,探究规律.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不种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设计了三道题:锯木头、算第一个同学和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以及对算距离问题的进一步巩固.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设计需要什么条件(八):

网络设计的问题
网络设计要求: 由于学校扩建,新建了一座图书馆和两座实验室。图书馆有5层,每层10个房间,每个房间一台电脑,另外一楼的阅览室要求可供100人同时上网; 每座实验室都有5层,每层11个房间,每个房间有60台电脑。两座实验室相距50米,图书馆与实验室相距1000米,学校的中心机房与实验室相距500米,与图书馆相距800米,现在要求设计方案,将图书馆和两座实验室联入学校的局域网,写出方案。 要写出比较详细的方案,各位帮帮忙吧!

可以转用光纤接入,再使用2级数据交换机,将速度提取到一个点,这样就算你大家相距多远, 都不会影响全校网速

学设计需要什么条件(九):

化学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与课标的要求怎样结合之我见

( 1)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
课程标准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
①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②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③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即的。
④课程目标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⑤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要求。

学设计需要什么条件(十):

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有哪些要求?

写出教学目标,步骤,方法.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ziwo916639/

推荐访问:室内设计需要学什么 平面设计需要学什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