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务处教学工作计划

来源:工作计划 时间:2016-06-03 13:31:4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工作计划】

第一篇:《2016高校教务处工作工作计划》

xxxxx学院教务处2016年工作计划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务处的教务管理、督导检查、协调服务、组织评价的工作职能,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总体部署,结合教务处工作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计划。

一、总体工作思路

以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两大抓手,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工作,认真修订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率,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速度,加大专业和课程建设力度,健全教学激励机制,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二、总体目标

坚持‚教育为本,务实创新‛的处训,将‚师生满意、部门(系部)满意、领导满意、自己满意‛作为处室的工作价值取向,积极开展文明型、学习型、节约型部门建设,在考试管理、教研、教材管理及建设、学习竞赛、实践教学、学籍管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管理服务。

三、重点工作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学校转型工作,在2016年6月前完成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学院教学工作实际需要,继续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为教学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2016年完成《xxxxx学院特色教学班实施及管理办法》、《xxxxx学院‚青蓝工程‛ 实施细则》、《xxxxx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暂

行条例》、《xxxxx学院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完成《xxxxx学院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xxxxx学院实践教学管理办法》的制订印发工作。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发展目标,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改善师资队伍结构。2016年培养‚双师型‛教师至少5名;做好第四期‚青蓝工程‛总结工作,制定新的‚青蓝工程‛实施细则,并启动第五期‚青蓝工程‛。

(四)深化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以教学研究立项和‚特色教学班‛建设为抓手,继续深化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增加教学研究立项经费投入,适当增加校级教学研究立项项数;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级教学研究立项,2016年省级教学研究立项2项以上;争取总结经验,制定新的‚特色教学班‛实施方案,并于2016年下半年启动第三届‚特色教学班‛开班工作。

(五)增加经费投入,加强专业建设工作。2016年申报本科专业1~2个,撤销专科专业1~2个;完成自动化、应用化学专业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申报工作;有条件的本科专业配备专业负责人或组建教学团队;启动第二批‚校级改革试点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的‛的申报工作;继续做好‚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和‚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

(六)重视课程建设,强化计划管理。落实‚合格课程‛建设工作,建成1门以上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以上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建设。

2016年新建实践教学基地2~4个,专业实验室1~2个。

(八)继续严抓考风考纪,形成良好的考试氛围。

(九)实时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总结教学管理经验。

四、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与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过程

结合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一方面继续对过时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另一方面根据教学管理的需要制定新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要保证教学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保证教务管理工作的延续性。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1、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加大师资招聘力度。一是坚持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积极吸引学院专业建设急需的硕士、博士;二是招聘校外企业及社会中具有实践经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

2、加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继续实施第五期‚青蓝工程‛,从多方面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鼓励青年专业教师下企业培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大学教务处教学工作计划】

(三)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

1、优化整合传统专业,发展面向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和新兴交叉专业,撤销部分不适应社会需求或招生人数少的专业。

2、制定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与管理制度,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大力推进特色(重点)专业建设工作。

3、落实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按照整体优化原则,

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注重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培养过程,科学处理好课程之间、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4、继续开展‚特色教学班‛,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条件。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建设

1、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企业认知实习、企业实训、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保障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

2、进一步建设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及相应的学生激励政策。

3、制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适当提供相应建设的配套资金,广泛联系,深入合作,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形成相对稳定、功能互补的实习、实训基地体系。

4、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专业性实验室建设,为全面强化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条件。

5、根据学校教学实践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制定《xxxxx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规定》,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五)继续抓好考风考纪工作

1、严把出题、阅卷及试卷档案材料的整理关。做到试题有广度、有深度、有信度,使考试走向良性循环;

2、重视监考人员培训环节,抓好监考员的考试监考工作,严肃考风考纪;

3、加大考试改革力度。鼓励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培养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4、严抓试卷保密工作。严格执行《xxxxx学院试卷保密规定》,进一步加强对试卷命题、印制和保管等环节的管理,防止试卷、参考答案纸质版和电子版的泄密。

【大学教务处教学工作计划】

五、常规工作安排

元月份

1、安排期末考试的相关考务工作;

2、做好2015年度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统计与计算工作;

3、组织编制下学期课程表;

4、做好第二批合格课程的申报工作;

5、做好2015年度教学优秀奖评选工作;

6、做好学期结束后各种资料的归档工作。

二月份

1、做好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课表编制和核对工作;

2、做好学期初教学检查工作。

三月份

1、学生报到和注册,并清点学生人数;

2、组织教材发放工作;

3、迎接省厅春季开学检查;

4、整理学生学籍异动情况;

5、做好2015-2016-1学期期末考核不合格学生补考考试安排;

第二篇:《大学教务处工作计划》

教务处 年工作要点【大学教务处教学工作计划】

0000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总体要求,以提高质量、培育特色、推动内涵发展为核心任务,以规范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方案》,大力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和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健全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确保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整改验收。

一、以专业综合改革为引领,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新本科专业目录和设置管理规定,指导系(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探索建立以招生、就业等社会认可度指标为重要依据,适应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有利于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整体优化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并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度重视新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和制定,加强对系(部)新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指导。

2、重点指导1个“十二五”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十二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7个“十二五”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加强内涵建设和体制机制、办学模式等的改革实验,推动试点专业加大教学投入、完善设施条件,对接社会需求、优化培养方案,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打造优势团队、培育办学特色,并以研讨式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大力推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研究性思维和沟通协作能力,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

3、针对专业课教学存在的课程随意调整、课时随意压缩、课程内容随意变动、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突出问题,积极配合高教处组织开展专业课教学状况摸底调查,研究制订指导性意见,指导各系(部)严格按照专业办学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设置并规范开设专业课程,确保专业教学质量。

4、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深入研究各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构建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深入推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学生知识、

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按照精品化设计、项目化管理、课程化实施、竞赛化考核、全员化参与的思路,努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精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行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对已经立项资助的21门研究性教学课程进行中期检查,认真总结经验,推广教学改革先进典型,为全校所有课程的改革起到了示范和带动的作用。落实《大学关于课程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推进课程考试改革,对已经立项资助的28门考试改革课程进行中期检查验收,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建立起适应“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的新的课程考试制度,促使课程考试多样化、科学化。

5、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体育等公共课程的建设,大力促进公共课教学改革,提高公共课教学质量。

6、重点围绕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校企合作育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质量监控等教学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实施普通高校教学改革项目计划,积极配合高教研究所组织申报省级教改项目,大力支持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同时加强在研项目管理,认真做好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二、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1、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和财政新增生均经费,加大教学基本条件特别是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投入,不断充实、更新和完善教学设施条件。

2、督促相关系(部)加强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积极申报“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做好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建立面向校内多专业开放共享的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加强创新性实验点、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加大开放实验项目建设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工科专业实习工厂和文科实训中心的建设。加强实验(实训)教学规范化管理,做好《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基本数据录入工作,对实验室及实验教学进行网络管理。推动系(部)加强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加大实验(实训)资源开放共享的力度。

3、指导有关系(部)加强“十二五”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怀化市广播电视台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认真落实建设方案,充分发挥其在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工程、艺术设计等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资助建立2-3个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积极申报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示范基地,探索与行业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适时组织校企合作专题研讨交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新机制。调整、规范现有实习基地,加大工科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建设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的实践基地,做好省级优秀实习基地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和督建工作。

4、研究制定加强专业实习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引导教学单位开展以完善考核标准、落实过程指导、强化结果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实习教学改革,按照实事求是、务求实效的原则科学制定专业实习方案,建立完善相关保障措施与机制,坚决纠正“放羊式”管理现象,切实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完整地接受实习训练。

5、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和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立项资助50 项左右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组织第二届大学生创新成果展暨创新论坛,及时总结推介系(部)创新实践经验,积极建立教学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大胆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实践教学改革。

6、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支持并稳步开展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化学实验技能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学科竞赛项目,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认真开展校级大学生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加强宣传发动和组织管理,进一步扩大参与面和影响力,以此推动我校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积极搭建相关学科专业教师交流平台,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和实践的育人氛围。

7、进一步完善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验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学年论文、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8、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企)业的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切实落实学校与怀化市委、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积极主动地融入怀化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构建与地方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采取校市(县)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办学;通过技术开发、合作申报项目,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协同开展科技攻关,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通过科技服务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生产实践中开发的新工艺、新方法及新技术,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推进教学改革,较好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引入企业的设备和工程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以加强教风建设为契机,大力提升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根据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的十条意见》的精神,成立教风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领导学校教风建设。加强系(部)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教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学校将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建设和作用的情况,作为评估系(部)本科教学工作状态的重要观测点之一。

2、统一思想认识,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和表彰学校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积极引导教师潜心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落实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聘用和奖励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在教师培训特别是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强化师德教育特别是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

3、加强教师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切实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在认真分析教师实际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研究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师培养计划并认真实施,构建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并重的教师业务素质考核体系。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实行“双师型”教师引进制度、专任教师顶岗工作制度、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制度、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任教制度、教师执业资格证书制度、校企合作项目研究支持制度、“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等,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面向覆盖面广的公共、基础课程开展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及时组织我校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精品课程、“马工程”教材等专项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4、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引导全体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去,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尤其是本科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落实教授、副教授为低年级学生上课制度。实行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行课程提纲制度,将现行的课程教学进度表改为课程提纲,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管理。

5、完善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健全常态化的教学工作评价激励机制。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与专业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作为教学奖励的必要条件,建立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的公示监督制度。实行教师职务晋升教学表现优先制度,将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任务、课程教学质量和参与教学改革与教学基本建设情况作为职务晋升的基本条件。组织开展0000 年校级教学名师奖、教学奉献奖等评选表彰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

荐申报省级教学名师奖、教学奉献奖。积极配合高等教育研究所开展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推荐工作,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四、以结构调整和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专业内涵发展

1、全面落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方案》,修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强化专业建设的应用性导向。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准确把握人才需求,寻找新的专业增长点,重点建设和拓展工学、管理学类专业。建立专业退出机制,对竞争力不强、生源不好、连续两年就业率低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或进行改造、撤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每个专业聘请至少一位行业、企业专家,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2、认真做好 - 年省级精品课程复核工作,切实做好现有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的更新、维护与共享,组织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和复核。积极推进学校精品课程共享平台和数字教学资源中心建设,加快建设面向全校和惠及广大师生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3、根据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积极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竞赛,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开发各类虚拟、仿真实验(实习、实训)教学软件、网络课程和教学支持平台,同时收集整理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的优秀作品资料,逐步建设面向全校免费共享的实践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高校数字图书资源,提升资源服务能力,提高文献资源保障水平。

4、成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网络监管平台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平台,优化教务管理系统,积极参与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报名系统建设,努力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

5、加快建立教学工作信息报送和定期发布制度,编印《教学工作简报》,沟通交流教学工作信息,总结推介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激励形成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

五、以高校质量自律为基础,建立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化教学系(部)质量监控的主体地位,指导督促各教学系(部)进一步完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积极推进对系(部)和专业的常态化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建立完善对学生学业水平的综合评价制度,加快完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依托省高教

第三篇:《【工作计划】 - 南京大学教务处》

【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本科教学工作计划要点

围绕南京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发展定位以及“培养各行各业未来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要求,本学期教学工作从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相融通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新方案着手,探索政策机制改革,以实施并完善教学改革方案、建立新型教学保障与动力机制、打造“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完成“三大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推进仙林校区数字化教学管理为五大工作重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全面实施并完善“三三制”人才培养新方案

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各专业分流机制、多元培养阶段方案、副修双学位制度等部分,学校将制订出台跨院系分流管理办法以及副修双学位管理办法,要求各院系在此基础上补充提交详细的专业分流细则、多元阶段课程模块建议和副修双学位课程要求。

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大力建设高水平通识教育课程和新生研讨课,包括完善首批课程的大纲、教材建设,注重两类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出台《南京大学公开选聘高水平教师开设通识通修课程的实施办法》,遴选后备课程,实施跟踪考评等;对学科平台课程制订并执行更严格的考评指标;重点加强对就业创业类课程的建设,与社会著名企事业单位合作,外聘双师型教师设置30门左右创新创业类新课程;要求各院系结合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开设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就业创业类课程;要求公共课教学单位根据本学期课程实施情况,进一步细化分层次教学方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化选择空间;要求各院系确保课程全部开放。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学校将构建包括收费管理、毕业和学位审核等主要环节在内的学分制管理平台;根据本学期教学管理服务运行情况,不断更新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重点对新生选课管理、开放课程管理、学分制收费管理、专业准入准出审核等功能实现逐个突破,学校将分期组织院系教学管理人员培训,采取“先试后推”的模式,在院系试点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推广全校。此外,在学期初出台并发放《新生学习指南》的基础上,要求院系配合建立起我校本科生学习引导机制,逐步做到能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二、建立新型教学保障、动力机制

学校将制定出台新型的本科教学动力机制,主要包括:

岗位设置与考评:出台《南京大学教学教授岗设置管理办法》,在每年聘任的教授中拿出适当数量的名额,给教学型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出台《南京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实施办法》,明确本科教学工作量最低要求和职称晋升中本

科教学要求;

教学奖励制度:修订《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对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奖/精品(优秀)教材主持人、“我最喜爱的老师”、国家级学生竞赛指导教师、优秀教学论文撰写者加大现金奖励力度,做到“教学奖励与科研奖励一视同仁”;

教学保障制度:完善“南京大学教学工作考核实施办法”、“三元评教制度”与“三层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对院系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出台“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规划;组织论证成立全校性的学生注册中心、考试中心和教学服务中心;

资源调配制度:改进教学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四项教学经费比例,用于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新生研讨课的建设和运行、双师型外聘教师经费;积极探索建立教学经费与院系实际承担本科课程教学总量(包括承担外院系学生跨专业选课)相挂钩的新制度。

三、打造“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根据国家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制定“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我校为首批试点高校之一):结合匡亚明学院理科强化班和相关理科基地建设规划,拟通过自主招生和二次招生等方式,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列入该项“计划”,实施本硕博的贯通培养。

该“计划”将充分利用我校在基础学科方面的优势和经验,集聚全校优质教学与科研资源,配备顶尖师资,实施全过程的“导师制”;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积极探索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新模式;为其开放各类重点实验室、创设专门的学习空间;建立创造性思维成果化的渠道,创设学生学术交流的多元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多渠道实现跨国联合培养;建立单独的政策保障机制,为该“计划”学生提供专项的奖助学金制度。【大学教务处教学工作计划】

四、完成质量工程、“985工程”三期、“211工程”三期规划建设

学校将以实施“质量工程”、“985工程”、“211工程”为契机,结合仙林校区的建设,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其中,学校将重点资助通识教育课程、新生研讨课、就业创业类课程、跨学科教学研究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研究性教学、优秀教学团队、数字化教学资源、实践教学环节、国际化实习、大学生创新训练等项目建设。

通过“三大工程”的建设,学校要求相应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其中:“质量工程”项目数在全国高校中继续保持前五位的水平,项目经费总数突破3000万元。

五、推进仙林校区数字化教学管理

充分利用我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要求各院系积极参与资源库更新和管理工作。此外,在鼓楼、仙林主校区过渡阶段,学校将在仙林校区建立起师生交流中心,并重点打造网络师生交流平台,该平台主要用于专题研讨、课后答疑、课堂作业提交和批阅等,同时也体现鼓励学科交叉的原则,可作为学生跨专业自主学习的补充。根据师生参与程度不同,学生可申请一定学分,教师给予计算工作量。

六、其它日常工作

做好本学期开学新、老学生的报到注册工作,大力保障正常教学秩序(开学秩序、上课秩序、考试秩序、英语及计算机等国家考试秩序),做好暑期学校的总结工作;做好各类教学经费的审核管理、交换生管理、教室使用管理、学籍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研究项目管理、成绩证明等各项常规管理与服务工作;继续组织好本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工作;做好本年度的免试研究生推荐工作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组织好二次招生考试的考务工作。

【通识探索】

《南京大学新生学习指南》首次编印

——教务处给每位本科新生发“见面礼”

9月8日起,我校全体本科新生陆续拿到了新鲜出炉的《南京大学新生学习指南》,这是教务处送给3574名大一学生的特殊“见面礼”。

这本长达260多页的《指南》,全面、详尽地介绍了涉及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的重要信息和教务处提供的相关服务,以期能帮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初步了解整个本科阶段学习的基本情况。为本科新生编写系统性的学习指导手册,且做到人手一本,这在南大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指南》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学生的角度,

解读南京大学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希望

能帮助新生规划好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业发展。《指南》第【大学教务处教学工作计划】

二、三部分,分别对本学年全校新开设的两类课程——高

水平通识教育课与新生研讨课——作了详尽介绍,并收录

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供新生在选课时参考。《指南》第

四部分则介绍了各类学习信息,旨在满足学生不同的需

求,使其学会利用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独立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从中,学生将了解到怎样使用南大的网络教育资源、课外如何参加学术研究和创新训练、

何参加国际交换培养项目、怎样竞争免试研究生等。最后,《指南》第五部分列出了教务处为本科生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具体流程,包括如何使用教务系统、如何办理成绩单、如何进行课堂测评,以及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介绍。

为了编好这本《指南》,教务处的老师忙碌了整个暑假:该收录哪些信息、新培养方案怎样表述才最容易使学生理解、部分新规定要和学校其它部门协商、统一……,为了推敲这些“细节”,《指南》内容直至开学才最终定稿。参与编写工作的教务处老师董婷有感而发:“10年前,当我作为一名新生走进浦园时,手里除了录取通知书,就是一张简短字条:上面写的是关于校园生活的几条注意事项。类似学习方面的指导性资料,则一概没有,许多学习上的事情都是后来从师兄师姐那里打探得来,而这些信息往往是零散的,有时甚至是不准确的。”正因为大家都是“过来人”,教务处的老师希望这本《指南》能满足新生需求,解答他们关心的学习问题,从而使其较快适应大学生活,并对本科阶段的学习有一个准确的、全面的认识,尽早确立目标,以避免大一阶段可能出现的学习盲目性。

《指南》的编印,不仅是为新生做的一件实事,更意味着教务处对本科生的人性化服务又迈进一步。延续上学期教务处推出的“践行科学发展观,zhangls为您服务”系列活动,新学年伊始,借助仙林校区的启用,教务处专门设立了“本科教学服务中心”,为师生提供综合性、全天候、一站式的服务,服务中心在人员安排上打通原有的科室职能划分,当班老师接待学生咨询、现场解决问题,晚间安排值班。另一方面,教务处在本学期还将积极推进仙林校区数字化教学管理,重点打造师生网络交流平台。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的创新服务,使所有本科生能切实感受到教务处在不断改进服务、贴近学生,学习“指南”无处不在。

(教学研究科)

加强和完善教务与学工一体化管理机制建设

——数学系举办本科人才培养及能力提高研讨会

为了实现数学系本科人才培养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贯彻落实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本科人才培养,数学系于2009年7月10日举办了本科人才培养及能力提高研讨会,会议主要围绕如何加强和完善教务与学工一体化管理机制建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会议由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系主任朱晓胜教授主持,系相关领导及各年级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等参加了会议。

系党委书记秦厚荣教授肯定了近年来我系教学管理人员及各年级辅导员对人才培养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学生工作非常重要,辅导员【大学教务处教学工作计划】

的工作是否到位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改革开放30年来,数学系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但其中的拔尖人才并不多,因此系里要全面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并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要尽一切可能为优秀的学生提供最好的培养条件,引领他们走进科学的殿堂;同时为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提供包括就业技能训练等各方面的支持;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要投入更多的关注,主动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不要把问题累积到大四阶段。他最后指出,学校对各院系进行量化考核,数学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与大家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希望通过教务、学工一体化管理机制建设,使数学系的人才培养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系主任尤建功教授指出,教务工作、学生工作都是比较繁杂的,有很多具体性的事务,需要大家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经常要牺牲八小时以外的休息时间。尤其是学生工作,人的思想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投入与回报之间往往无法对等,取得的成效只能是潜移默化而无法做到立竿见影,这当中的辛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在大学阶段,与学生接触最多、感情最深的就是辅导员老师,一个年级或班级的学风、班风以及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辅导员的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希望大家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同时,系里也会尽最大可能给大家的工作提供多方面的便利和帮助,如为优秀学生配备导师等,只要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系里都会给予支持。

副系主任朱晓胜教授指出,数学系一直在积极推行落实教务、学工一体化管理工作,负责教务的老师和负责学工的老师彼此间的沟通、联系渠道还是非常畅通的。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就是配合学校新一轮教学改革,围绕如何落实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总结提炼数学系已有的成功经验并就当前人才培养中的存在问题进行研讨,在此基础上将教务、学工一体化上升为一种管理机制进一步加以完善。

与会人员还就年级导师、网上课程、教学软件、如何计算因突发情况无法参加期中考试的同学的成绩、如何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如何使西门子暑期学校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如何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跟踪等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

通过研讨,与会教师对学校及数学系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了更为准确深刻地认识,对于教学及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达成了共识。今后,教务、学工一体化将以管理机制的形式固定下来,并根据工作的需要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

(数学系 徐海蓉)

第四篇:《《XX学院2015年教学重点工作计划要点》》

辽传院教发„2015‟1号

关于印发《辽宁传媒学院 2015年教学重点工作计划要点》的通知【大学教务处教学工作计划】

学院2015年教学重点工作计划要点已经研究通过,现印发各部门、各单位: 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辽宁传媒学院教务处

2015年3月5日 — 1 —

辽宁传媒学院

2015年教学重点工作计划要点

今年是我院全面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第一个完整年,也是全面开展本科教学建设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今后发展具有奠基性的重要意义。全年教学工作的主题是:在继续做好各项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要尽快向本科转移与提升。总体工作思路是:本科教学工作以教育部新设专业评估标准和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为依据,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为重点;以通过开展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教师个人事业发展规划、教师培养培训等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根本;以开展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工作为载体;全面开展好各项本科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高职教学工作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全面抓好,实现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水平、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今年教学工作建设任务非常繁重,各教学单位要根据轻重缓急,科学计划,合理设计,统筹安排,高标准起步,高起点开局,组织和发动好广大教师,跟上学院工作步伐,按本科标准、质量、水平、规律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具体安排如下。

一、抓好教学基本建设,为本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做好专业规划,引领本科发展方向。专业规划是本科高校进行宏观结构布局,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提性、关键性— 2 —

工作。上半年在总结高职专业发展基础上,制定好“十三五”本科专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再组织申报新专业9个。

2、抓好专业建设,按教育部评估标准建设合格专业。专业建设是本科教学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又是其他各项教学要素建设的载体。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讨完善2014级5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月份定稿并正式印发。按教育部新设本科专业评估标准制定好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7月底完成并印发。按教育部评估要求,制定专业建设有关标准,包括设置标准,建设标准,评价标准等,12月以前完成。

3、开展课程建设,为培养合格本科人才奠定基础。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一定要下大力气,树立长期建设的思想,切实抓好。依据专业规划制定本科专业课程建设规划,8月底前完成。

在高职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通识课程群建设方案》、《德育考核评价方案》、《俱乐部式体育课教学改革方案》,三项方案上半年制定完成,新学年开学实施。新学年积极研讨,探索建立《美育课程建设方案》,争取年底前提出初步方案。

4、加强制度建设,为本科教学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制度建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按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要求,进行总体结构构建并分期分批建设。年内计划制定出台13项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具体有:《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全日制本科学分制实施方案》、《公共选修课程管理办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案》、《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事故、教学差错认定及处理办法》、《课程考核成绩 — 3 —【大学教务处教学工作计划】

评定与管理办法》、《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教材使用管理规定》、《排配课办法》、《教案、讲稿编写基本规范》、《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管理办法》及《外聘教师、行业教师管理办法》。建设的制度做到既符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基本要求,又要符合我院实际。

二、广泛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促进提高本科教学水平。 新建本科高校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广大教师的本科认识,提升本科理念,理解教育部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本科办学基本规律,坚持并发扬高职教学优势,提高本科教学工作方法、能力和水平,保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是提高广大教师素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引领未来五年教学改革研究方向。规划要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定位、方向、目标,紧密结合教师队伍实际,紧密结合专业发展规划、课程规划等进行。4月份要完成“十三五”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发展规划,为今后五年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制定年度计划,开展年度立项工作。在五年规划基础上,做好今年的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原则上以本科为重点,以讲师及以上职务教师为重点,争取每人主持一项课题项目。上半年部署工作,新学年评审后批准立项并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做好以前年度的各项目研究工作,完成2014年省级立项,结题12项;申请省级科研(含教改)立项12项(以省教育厅组织为准);出版专业教材4部,教师发表省级以上论文45篇(以科研处科研目录为准)。

— 4 —

3、制定制度,促进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度是保证并激励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保障。为促进、激励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同步制定相关制度,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4、组织好师生参加各种专业大赛。加大师生参与大型专业赛事力度,提高师生赛事获奖质量,比赛均以科研处科研目录为准。教师参加省级以上重大专业大赛至少10项,三等奖以上获得10人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重大专业大赛至少20项,三等奖以上获得20人次。

5、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建立常态机制,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继续加大学术交流力度,邀请行业、专业专家来院讲学,每学期系部开展专家学术讲座至少16次。

三、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合格本科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大学的根本性工作,是我院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合格教师,培养合格人才就成了一句空话。学院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作长期抓下去。教育部本科新办专业评估和新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也都对此提出了强制性的规定标准,全院上下必须合力抓好。

1、依据专业发展规划,做好“十三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两个规划要同步进行,按专业发展速度、规模、结构同步做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上半年完成。

2、组织教师做好个人五年发展规划,保持与学院同步发展。针对我院目前年轻教师偏多,学历与职务偏低,大多没有本科 — 5 —

第五篇:《高校教务处工作思路》

高校教务处工作思路

年是学校固化评估成果,促进内涵发展的关键年。教务处基本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高等教育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和年整体工作部署,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以强化教学管理为主线,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措施、加大管理力度,以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管理意识、明确管理职能、加强制度执行力

管理是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梳理管理制度,删繁就简、去伪存真、适当整合,形成我校特色的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下移管理重心,划分二级管理职能,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推进管理现代化,充分利用教务系统和网络资源,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二、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修订和完善课堂教学管理相关规定,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严格停调课制度,加强教学秩序检查,确保教学秩序稳定;突出“三期”检查重点,强化督导和评估;继续开展试卷、论文检查,规范试卷、论文工作,确保质量;加强青年教师教育和帮扶,着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促进较快提升授课水平;鼓励和支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搭建多媒体教学资源网络平台,促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入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质量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我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结合学校实际,以问题为中心设置研究项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建设;引导和支持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继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继续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改造,打造优势专业,形成专业特色。XX年,拟申报新设本科专业2-3个;加强专业建设经验的交流与总结,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加强对新办本科专业建设的指导,继续加大新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实验条件建设力度,增强新办专业的综合实力;加强对传统专业的内涵改造,进行品牌建设。

继续加强课程建设,规范课程管理。开展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建设检查验收工作;组织遴选校级精品课程并推荐申报省级精品课程,争取本年度再获批2-3门;加强课程网站建设,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现代化水平,为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提供优质服务。

继续开展实验室评估工作,加强实验室建设。启动学科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广泛调研,积极开展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与探讨,结合实验室搬迁工作,组织试点建设,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强化管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提升管理水平,改善实验教学效果,为申报省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准备。

五、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实验教学、课程实习、教学实践、教育实习等各环节的安排,保障学生实践教学时间,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六、创新思维,召开一次主题教学工作会议

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思想观念的探讨与交流,创新思维,深化改革,下半年召开一次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为主题的教学工作会议。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专业建设、培养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研讨,对我校的办学实践进一步进行总结,理论提升,进一步丰富学校办学特色。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dangzheng192932/

推荐访问:小学教务处工作计划 教务处工作计划2016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