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创意童话剧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

来源:事迹材料 时间:2016-08-18 12:21:3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事迹材料】

大班创意童话剧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一)
幼儿园开展童话剧表演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开展童话剧表演的实践与研究

1 (一)幼儿自身发展的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幼儿童话剧综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多门艺术门类,它是一门天然性的、综合性艺术。幼儿天生喜爱假装和幻想,天生是导演,天生是演员、剧作家和导演的集合体,他们身上潜在的戏剧天性需要一种理想的教育去呵护、激发、引导,童话剧表演过程就是让幼儿在相互合作的群体工作中,学到知识, 丰富情感,学会合作,成为自信、开朗和善于表达自己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幼儿园教育发展的需求纵观我园艺术领域活动的开展,美术、音乐、文学活动长久以来倍受重视, 相应的教学研究开展得也很深入。但我们常常把它们分裂开来组织,幼儿的童话剧表演也常常被老师理解为纯粹的故事表演,往往把关注点放在语言、动作的表演环节上,没有看到幼儿有做导演、做道具师等多种内在童话剧创作要求,幼儿始终处于被接受者的状态。当谈到"幼儿童话剧"相关的活动时,常常局限于一些以成果为主的表演,对于幼儿童话剧表演的实质存在着相当模糊的概念,从而使童话剧表演所蕴含的特有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被埋没了。为使教师明确幼儿童话剧表演的内涵,积累开展此类活动的有效经验,充分发挥童话剧的教育魅力,促进幼儿全面成长,特开展此项研究。 (一)幼儿童话剧表演的操作定义幼儿童话剧表演是指幼儿通过对喜闻乐见的经典童话的感受、理解,运用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活动。 (二)幼儿童话剧表演与相关表演活动的区别 2 1、幼儿童话剧表演与故事表演的区别故事表演关注的是幼儿对故事角色语言、动作的完整再现;而童话剧表演关注的是幼儿如何运用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演。 2、幼儿童话剧表演与表演游戏的区别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活动;而童话剧表演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引发并推动表演的进展。 3、童话剧表演与剧场表演的区别剧场表演是以成果展现为主,关注结果;而童话剧表演更关注幼儿的表演过程。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规定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童话剧表演的基本理论,试提出以下幼儿童话剧表演的目标: 1、培养和发展幼儿对童话剧表演的兴趣,增进幼儿对童话剧表演的了解,引导幼儿感受、体验、理解、表现、创造,提高幼儿的艺术综合素质。 2、引发、支持幼儿主动尝试,自主表达,让每个幼儿都能充分7现自我、发展自我。 3、转变教师观念,打破传统"教"和"学"的模式,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为每一位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创造条件。 (一)创设良好的童话剧表演环境。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创设一个充满童话剧氛围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浸染。 1、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创设将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经典的童话故事呈现于走廊,为幼儿、家长在平时交流互动中提供方便,充分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使幼儿在环境中自然而然受到启发。如:《小蝌蚪找妈妈》、《小熊请客》、《金鸡冠的公鸡》等故事,通过教师与幼儿的绘画后做成大图书布置在走廊墙壁,引发孩子在反复观察中理解、体验故事内涵。 2、专用活动室的创设 3 为了更好的开展表演活动,我们专门设置了舞美室、表演室。舞美室内提供幼儿制作道具的材料,并通过墙面展示出来,表演室内提供道具、服装、头饰、化妆镜、童话剧剧目、幼儿表演的照片等,让幼儿一走进其中就产生表演的欲望, 引发幼儿表演的行为,能充分展示各自的表演才能。 3、区域环境的创设围绕童话剧表演的内容,各班在区域投放相关材料, 比如:在进行《小熊请客》童话剧表演时,我们就在区角环境增设了:为小熊包装礼物,制作头饰、制作连环画、阅读大图书、为小熊布置家等等,还有专门为表演而设的小剧场。 (二)感知、体验 1、通过多维度的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的文学体验。 (1)让幼儿反复地阅读连环画,通过视觉刺激,使幼儿获得人物、环境和事件的具体表象。图画是用线条、色彩描绘形象的,是唤起幼儿想象最直接的形式。幼儿喜欢阅读有多幅连续图的童话,由于它是情的分解图,故事发展过程比较明

白,最符合幼儿的认识水平。图画为幼儿提供了生动的画面和鲜活的形象,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具体形象的凭借物。 (2)让幼儿观看动画片,提供幼儿模仿学习的条件。为了增加幼儿对童话及表演的兴趣,组织他们观看相应的动画片、童话剧成品表演。进一步增加了幼儿对童话剧表演的了解。通过同一作品多纬度的欣赏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反复欣赏文学作品的心理需求,还能满足幼儿童话剧创作的需求。 2、生活体验童话本身充满着幻想,很多情节对于幼儿来说,充满了神秘气息,他们无法立刻用动作和语言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我们需要给幼儿一个生活的空间让他们体验这种情感,让他们在实践、经历、行动中体验角色及其情感。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表演过程中,幼儿很难表现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理,们就组织幼儿观看了小班开学初"宝宝找妈妈"的录像,和他们一起讨论:你当时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动作、表情是怎样的你找到妈妈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动作、表情又是怎样的还有什么情况下,你会急着找妈妈,你当 4 时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呢有了这些直观生动的生活经验,幼儿创造童话剧形象时就不再是原有文学作品的照搬,会加入自己的体验、感受和情感,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蝌蚪"形象。 (三)自主表演、相互评价幼儿童话剧表演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幼儿有表演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与他人的分工合作下, 把所体验到的情感、知识、技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并能运用到童话剧表演中; 其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主动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提出质疑,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让他们充分参与童话剧表演全过程中,幼儿才能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幼儿在童话剧表演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丰富情感、学会合作,成为有自信、开朗和善于表达自己的人,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1、让幼儿参与童话剧表演的准备 (1)童话剧表演内容的选择或改编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那么活动的内容就要符合幼儿的兴趣点。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活动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教师,应该在深入观察幼儿兴趣点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因素加以提升和引导。这样, 童话剧表演内容的选择既满足了幼儿的意愿,又体现了教育的价值。例如,在春暖花开的春季,幼儿带来了许多的小蝌蚪放在饲养角,大家对小蝌蚪的变化产生了兴趣,从而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小蚪找妈妈》的童话剧表演。又如,刚过春节,我们开展了"热热闹闹过春节"主题,幼儿在角色区模仿家人请客、招待客人的游戏。《小熊请客》的童话剧表演就这样产生了。但是,他们认为:小狐狸既没吃到东西,还挨了一顿打,真不值得。他自己也可以种些东西,然后请小动物做客,这样,大家也就可以成为好朋友了。"就这样,我们一起续编了故事《小熊请客》的情节。 (2) 童话剧表演所需的道具、材料和背景音乐的制作。幼儿童话剧表演中的道具等材料不应该片面追求精致高档、富丽堂皇。应该选用什么材料和方法来制作,应给予幼儿发表自己意见和想法的机会,并尊重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挖掘幼儿的潜力。 5 以下是Z 老师在童话剧《小熊请客》的组织过程: ①讨论童话剧表演需要准备哪些道具。幼儿在充分熟悉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始了道具的准备阶段。他们认为:"需要小熊头饰、小狗、小猫、小鸡、狐狸头饰""小熊的家和门""狐狸休息的树、小花、小草""小熊的家应该有桌子、椅子、床、冰箱"等,还有小熊家应该布置得漂亮些......" 幼儿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小熊家的布置上,大家七嘴八舌。(家是幼儿最熟悉的地方,他们的回答反映了各自家庭的特点。)当时 Z 教师认真地听取了每一个小朋友的讲述,都给与了充分的肯定。通过讨论决定,我们定下了下列道具:大树、门、桌子、头饰、冰箱、小动物吃的食物。大家决定后,我就开始布置任务--回家收集制作道具的废旧物。②收集制作的道具材料第二天,大家把家里的废旧材料拿来了,有鞋盒、泡沫板、方便面盒等,开始摆弄,把方便面盒当成了桌子,把小盒子叠加在一起当作墙,用橡皮筋等材料制作头饰等道具... ③道具的不断调整与完善 C 幼儿说:"冰箱里的东西应该是分几个抽屉的,把不同的食物放在不同的抽屉里,就不会变臭。"于是,他们在纸巾盒的大箱子内放了很多小纸巾盒,算作一个个抽屉。并做了相应的记号。 L 幼儿说:"礼物应该要包装一下的,这样才好看。"于是,大家就从家里拿来了包装纸,对饼干盒进行包装,还用了喜糖上的蝴蝶结,就这样,一个个美观的礼盒就

产生了。④音乐配乐 Z 教师收集了很多恐惧、伤心和快乐情感色彩的音乐,然后,将同一情感类型的音乐放给孩子们听,组织幼儿欣赏感受,由他们举手表决是否适用,如果赞成和反对的票数一样,还要通过辩论作出最后的决定,最后,教师把被选的音乐录到磁带上,这时候,我们就讨论出了录音规则:一要仔细欣赏音乐;二要在录音时不能讲话。他们也会很自觉地遵守。在这过程中,师幼关系始终处于"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状态,教师的行 6 为推进着幼儿活动过程的开展。 (3)童话剧角色的安排。如果由教师看来指定角色的话,会有很多弊端。一是这种做法会使一部分幼儿从小养成一种优越感,二是会造成一部分幼儿的自卑,从而将幼儿本来具有的潜能扼杀。比如:在《小熊请客》童话剧表演中,我们鼓励幼儿通过讨论和商量确定角色的分配。幼儿在讨论过程中由于意见不统一出现争吵。因为狐狸一开始是一个反面角色,大家都不喜欢。于是大家就在一起讨论:狐狸的角色到底由谁演的问题。并想出了很多的对策,加以尝试。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协调的机会。在组别分工刚开始的时候,小朋友很自然的分成两组,手工好的报名参加道具组,表现力强的加入演出组,其他的就做观众。他们分工非常明确,作也非常好。道具组的成员会主动问:"你们还需要什么道具"演出组的在表演时发生什么问题,就会找道具组:"XX 音乐可以播放了。"在活动中,孩子们用合作互相发生着影响,同时也推动着活动不断的深入和发展。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也会进行角色交换,道具组的、表演组的、观众的都会过一把瘾。 2、运用生活经验,创造表演。幼儿童话剧表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创造性。幼儿在表演前没有固定的文本, 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大胆发挥想象,自己构思情节和对话,比如:X 幼儿扮演的小蝌蚪,他没有直接找鸭妈妈,而是用玩具收集打了110,他说:"找不到妈妈, 可以找警察叔叔。"(这是幼儿生活中的经验),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因此,他们在表演过程中加入了小蝌蚪找警察叔叔的情节。创造性的表演具有自主性,每个幼儿可以表达不同任何人的想法,而且还可以用自己认为做好的方式表演出来,哪怕只有一句话、一个动作,但是,表演者得到了别人的欣赏和评价,就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 3、登上舞台,模拟剧场演出。只要幼儿愿意表演,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成为幼儿表演的舞台。幼儿在讨论场景时感觉到不同的情节应该有不同的场景,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剧场意识。他们对表演的舞台有了初步的要求,他们有将自己的表演发展成为"剧场演出"的要求。 7 在剧场演出之前,我们参观了凤溪大剧院,把剧院的布局拍摄下来,并观看了一场演出。回来后,组织幼儿讨论:大剧院里是怎样布置的我们该怎样布置我们的舞台怎样让大家知道我们的节目于是,大家分头行动,有的布置专用活动室的舞台,有的贴上座位号,有的在画宣传画,还有的在按照自己的符号记录讨论出的规则 4、担任评委,积极评价。幼儿在整个的表演过程中,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没做演员的观众在台下观看的时候,他也会把自己当作演员看待,一边看,一边提意见,比如:"X XX的动作不好看。""XXX的声音太轻了。"我们就引导幼儿能发现别人进步的地方,于是,他们的意见就会变成建议:"XXX走路的样子很想狐狸, 扭来扭去的,如果声音再尖一点就好了。""XXX这次进步多了,如果声音响一点就更加好了。" (四)家园合作幼儿园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家长的合作,我们在开展幼儿童话剧表演自始自终把家长作为活动的支持者。比如:我们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各种戏票,引导幼儿发现戏票的特点,并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自己的戏票。另外,我们把有表演天赋的家长吸收到我园的家长剧团来,让家长共同与童话剧的表演。如《小兔乖乖》中的大灰狼和《拔萝卜》中老奶奶的扮演者就是家长代表。还有,家长自发组织"亲子团"参与幼儿园大舞台表演,协同教师带领孩子们参加各类演出。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发现幼儿童话剧表演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显示出明显的效果和价值。 (一)童话剧表演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童话剧表演中,自主性、个性、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以下是W 老师提供的案例: Q 小朋友是一个胆小、内向的孩子。可自从在区域中开设了表演区后,就发现她每当区域开始时,她的眼睛总看向那里,可就是不会自己主动走过去。看到 8 这种情况,我想:要是老师叫她去,她肯定不愿去。我就想了个办法:请和她最亲近的K 朋友去邀请她一起表演。在得到K 朋友

邀请后,Q 去了,并且和K 搭档。一开始有点胆怯,可不一会,她就投入到了和好朋友的表演中。有了这一次的邀请后,连续几天老师发现Q 都去了表演区,在那里显得非常开心。在表演室舞台上表演时,老师也看到了Q 的小手举了起来,她终于能主动地在全班孩子前表现自己了,她的表演也得到了孩子们热烈的掌声。自从这次表演后,老师发现 Q 变了,话多了,和小朋友交往的范围广了,孩子的变化家长也发现了,说孩子现在回家能把幼儿园里老师讲的跟家里人讲,还邀请家人跟她一起表演呢。她妈妈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谈到:"通过与孩子一起表演,我深切体会到了孩子身上洋溢出的那份快乐,是那样的神奇,又是那样的真实。孩子的快乐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因为孩子快乐,所以,我们全家快乐。"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童话剧表演促使Q 小朋友性格改变,使幼儿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在整个童话剧表演过程中,情节的创编、表演材料的准备、分配的角色、表演中的评价,幼儿都是自主选择、主动活动、充满创新的,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发挥。童话剧表演真正成为幼儿自主、自信、自乐的活动。 (二)童话剧表演促进了教师观念、行为的改变。在以往的童话剧表演中,教师始终是以教育者的身份教幼儿,通过本项研究与实践,使教师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不再把幼儿看做是接收器,而是以平等的合作者与他们相处。教师与幼儿在一起参与童话剧的过程中,既是导演与剧作家的合作关系,也是演员之间的合作关系,还是道具师之间的工作关系。这种合作行为超越了教师与幼儿之间"教"与"学"的关系,体现了民主性。 (三)童话剧表演影响着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在很多农村幼儿家长的眼中,他们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演出一场童话剧。通过现场的观摩,他们发现了孩子身上表现出的潜力,对孩子的能力有了很大的转变。在与孩子一起表演的亲身实践中,他们感受到自己又回到了孩提时代。近两年的研究虽略有成效,但也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讨论与思考: (一)内容的选择与主题的匹配 9 在我们的童话剧表演中,我们力求以经典的童话作为童话剧的题材,但是, 在当前的主题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经典童话剧都能与主题相吻合。 (二)幼儿园管理方面童话剧表演需要物质和精神支持。比如: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教师需要具备的欣赏、改编、表演等艺术才能,必须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总之,我们的"幼儿童话剧表演"还有待于教师和幼儿的大力合作,相信在教师们的不断研究探索下,"幼儿童话剧表演"活动必将成为幼儿园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⑵林玫君.创造性戏剧之理论探讨与实务研究.台湾∶供学出版社,1992,3 ⑶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课程研究.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 ⑷楼必胜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10

大班创意童话剧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二)
童话剧园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研究.课题学习材料

《童话剧园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研究》

课题学习资料 作者:李春花

书目(题目)

《童话剧与幼儿语言的发展》

4至5岁是幼儿语言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学习语言的欲望强烈,表现欲很强。他们学习回答人们的问题,学习用语言向别人提出请求,学习叙述事件,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听故事。正因为如此,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童话剧表演对中班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一、童话剧表演为幼儿提供大量的规范的口语练习的机会。

幼儿语言发展的研究指出:“成人可以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方式有二种:1、提供丰富多样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样本。2、为婴幼儿创设各种使用语言的机会。”语言的发展是反复练习,不断校正,逐步规范的过程。童话剧表演可以为中班幼儿提供大量的规范的口语练习的机会。表演时教师在领诵故事,用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调串连情节,使幼儿表演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更增强了幼儿表演的兴趣。如故事《小兔乖乖》,幼儿表演时我用温柔的语调介绍“兔妈妈”的三个孩子,用紧张的声调描绘大灰狼的出现,用甜美的声音引出兔妈妈敲门。幼儿模仿表演小兔、兔妈妈、大灰狼的对话惟妙惟肖,特别是小兔拒绝大灰狼,不给他开门时,孩子们一齐和小兔唱儿歌:“不开,不开……”,而赶走大灰狼后,幼儿用甜甜的声音和兔妈妈一起唱起了儿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表演故事的幼儿练习角色对话,其他幼儿则可以跟着老师一道附诵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幼儿学习使用不同的语气去表现角色语言,用语言的感情色彩表现故事的背景、情节发展和故事角色。中班上学期幼儿的特点是喜欢不厌其烦地听同一个故事,变换幼儿担任角色,表演故事,其他幼儿听故事,跟着教师附诵故事,幼儿兴趣不减。这样幼儿就有了大

量地练习规范语言的机会。

二、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帮助幼儿理解词义。

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而童话剧表演既有语言的模仿,也有角色动作的模仿。孩子们在表演,也是在游戏,会不知不觉进入游戏情境,体验角色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喜怒哀乐。由于童话故事有很强的表现力,幼儿进入角色后,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表演中表现角色的情感,而这种情感表现在幼儿对角色的模仿中获得近乎真实的感受:小兔在妈妈身边快乐地絮语,小兔对大灰狼的恐惧;(《小兔乖乖》)恶狠狠的大灰狼,勇敢的大羊(《三只羊》)等等。就是教师的情境描绘也可以调动幼儿的情绪,丰富的情感体验更激发了幼儿对童话剧表演的热情,使中班幼儿的规范化语言练习得以经常进行。语言教学、故事表演、游戏活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有机结合,幼儿根据作品内容去操作、表现。帮助幼儿用动作来理解新词,还可在表演中尝试运用新词,以达到掌握新词的目的。如:“笃笃笃、嘭嘭嘭、夹、着急、狠狠地”。使幼儿比较容易地理解复杂的情绪,帮助幼儿认识周围的世界,对他们以后语言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形式: 网络文章 心得体会:幼儿好模仿,容易进入游戏角色的特点,是童话剧表演能取得很好的语言教学效果的前提。而童话剧表演正是适合幼儿特点的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活动的好形式,经常地、成功地在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中使用这一形式,对幼儿语言的发展如:丰富词汇、叙述事件、认识社会及对幼儿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大班创意童话剧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三)
课题:小剧本在大班故事表演中的实践研究

类别:

编号:【大班创意童话剧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

上 海 市 闵 行 区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申 请 书

课题名称 儿童剧本在大班故事表演中运用的实

践研究【大班创意童话剧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大班创意童话剧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

申 请 人 申请人单位 申请日期

大班创意童话剧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四)
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材料的拓展研究

  摘要:创意艺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教育,它是指以幼儿的生活和艺术活动经验为中心,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材料,借助多样活动形式、整合多种艺术表达方式来创造新颖、独特、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艺术形象,陶冶情感,发展自我探究和创造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活动。

  关键词:创意艺术;学前教育;美术教育;材料拓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79-0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之一种,它是指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反战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学前儿童,并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
  而创意艺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创意"两字。创意艺术活动开展的目的就在于让幼儿大胆想象,发挥创意进行自由地创作。形式也更加多样,造型从平面的到半立体的再到立体的;创作场地从地面、桌面甚至到操场;材料从布料毛线到纸箱纸盒、厨房用具、食物零食甚至是手边的桌椅、体育器械都成了孩子们美术活动的一部分。创意艺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可以满足儿童表达情感的需要,提供儿童独立思考和学习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借助创意艺术活动来提升想象的空间,促进动手能力的发展。
  1.如何运用创意艺术进行活动
  1.1 创设有趣的游戏情景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我们在活动中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产生主动观察、主动参与的愿望。
  在创意活动《海底世界》中,我们创设富有趣味的海底场景,"海里有些什么呢?"我们引导幼儿积极展开想象,海龟、珊瑚、章鱼、水母、螃蟹等都丰富了我们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地探索表现自己的想法,热烈讨论。
  1.2 丰富创作材料,提高幼儿对材料组合创作的能力。创作材料是创意艺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们总是觉得创作材料的缺乏,因此在本学期我们丰富了好几种创作材料,平时鼓励幼儿共同收集废旧材料,扩充创作材料的种类。由于创作材料丰富了,幼儿摆脱了单种材料拼摆的方式,现在会运用2种甚至3种材料叠加的方式来创作作品,颜色搭配时也能考虑到不凌乱,使得作品呈现的效果更好。
  在一次进行《这就是我》的创意活动中,小小的作品才完成了一半,人就不见了,仔细一看,他正蹲在创意材料旁边玩了起来,将用来做创意的玩具摆弄了起来,对我说:"老师,我搭了一座小房子!""你的创意作品还没完成呀?怎么搭起了房子了"他是这样回答我的:"因为我觉得这个玩具好玩"。
  材料是支持幼儿创意活动的主要来源,只有在反复不断地摆弄、操作的过程中,让孩子了解材料的特性,熟悉材料的玩法,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发挥他们的创意。
  将创意材料(特别是新材料)投放入幼儿日常的游戏中,通过对材料的充分把玩、感知,让幼儿与材料熟悉、互动起来。这样做之后发现,在进行创意活动时,孩子之前就已经将材料玩得非常好,更能用其表达出作品的生命力。
  1.3 让孩子在游戏中创意,在创意中游戏。新《纲要》指出"幼儿教育应该寓教于游戏之中"。怎么让幼儿在与创意材料的互动中激发游戏?让创意作品与幼儿"动"起来呢?这成为了我们的一个新的思考。
  一次活动中,只有小小一个人在一边无从下手,过了一会,他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东西都被他们抢掉了,我拿什么做呀?"我一看材料取放区,确实没剩多少了,"那你去找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是可以做热带鱼的?他左顾右看,注意到了美工区的勾线笔上,"这个笔可以吗?"我就请他自己去尝试。没一会儿,两条小鱼变出来了,小小特别开心,拉着同伴去欣赏他的作品。
  材料是开放的,这一事件之后,引起了我的思考:是呀,为什么不将教室里各种能运用的材料发挥起来呢?只要是孩子觉得需要的,那就都能成为创意活动的材料。
  在之后的创意活动中,我先请孩子们去找一找教室里物品中你觉得能用来做创意的东西,贴上笑脸标记,孩子在创意活动中,除了提供的材料,也可根据标记去找一找同伴选出来的各种开放性的材料,这样既丰富了创意材料的种类,又提升了孩子的创作空间。
  2.创意艺术活动中材料的拓展与运用
  材料是创意艺术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展开创意活动的关键要素。为了更好地拓宽视野,撷取幼儿生活中有价值的材料,使创意活动更丰富而精彩,我们有序推进了以"创意艺术活动材料选择与运用的拓展研究"的研究活动。
  2.1 创意艺术活动材料选择与运用的范畴进一步拓展,从原先以平面材料为主改为更多的可塑形的立体材料,以生活中的材料为主,包括扑克牌、锡箔纸、桌椅、板类材料、塑料箩筐、塑料吸管、纸筒等等,这些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使幼儿的创意作品逐步从平面向半立体、全立体表现迈进。
  2.2 创意艺术活动材料选择与运用有一定的年龄特点区分,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创意艺术活动的艺术创作特点,相应的创作材料有一定的划分。
  2.3 创意艺术活动材料应灵活组合运用,以主材料加辅助材料的方式灵活组合不同材质、属性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创意所需。材料在丰富性呈现上还需要考虑运用的有效性,使幼儿的创意表现更贴近幼儿的实际创想,获得更丰富也更有层次的艺术体验。
  通过"创意艺术活动材料选择与运用的拓展研究"的研究,对于创意艺术活动材料有了更新层次的研究设想与实际思考,对于材料在创意活动中的价值和意义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理解。但是,在研究中还是有一些问题有待去研究解决,例:材料如何更好地塑形和更艺术化地表现幼儿的创意、大型材料如何与小型材料组合运用、幼儿的创意作品如何来呈现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在后续的研究中更好地去创新、探索和实践,期望在不断深入的研究历程中能获取更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创意艺术活动的有效开展,要求我们教师要时刻注意调整自身所处的地位,细心地去了解每个幼儿的潜在能力,大胆地做出新的尝试。不论在任何活动中,兴趣是最重要的,只有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幼儿的能力。愿我们的孩子能够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
  参考文献:
  [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孔起英(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屠美如文集》屠美如(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大班创意童话剧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五)
幼儿园童话表演游戏的实践探索

   摘要:表演游戏是幼儿表达自我感受、体验课程内容的重要形式。开展童话表演游戏活动,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活经验及童话蕴涵的价值选择文本,要关注童话表演的游戏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体验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童话故事,通过互动让幼儿成为表演游戏的主人,通过观察促进童话表演游戏的开展。

  关键词:童话;表演游戏;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2A-0045-03
  
  一、童话表演游戏的内涵
  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1]。我们开展的表演游戏研究主要是以童话为基本线索,根据童话或童话情节进行的表演游戏,它是幼儿通过扮演童话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言语、动作、手势)、道具、场景等,再现童话作品的内容(或某一个片断)的演绎形式。虞永平认为,幼儿的表演是在特定情景下的连续和系统表达,表演能促进幼儿动作表现力、交往能力、审美和创造能力以及情感的发展[2]。我们的童话表演游戏区别于传统的童话表演,更关注幼儿的发展和需要,着眼于儿童最基本的童话表演经验积累,使每个幼儿积累相应的体验和感受,获得最基本的表演能力和情感体验。通过童话表演活动的建构,让幼儿的情感、审美、语言、社会性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童话表演游戏环境的创设
  1.设立班级童话表演区
  一方面,在班级创设童话表演的环境,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我园的每个班级都开设了幼儿表演的区域,可以满足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进行童话表演游戏的需要。另一方面,提供宽松的童话表演时间。各班根据班级的情况,每周都预留了童话表演的时间。表演剧场和其他表演公共区域实行轮流制,以免产生时间上的冲突。
  2.创设童话表演空间站
  童话表演空间站是根据幼儿童话表演游戏的需要而创设的一个表演公共场所。我们借助幼儿园长廊和公共空间,创设集表演游戏小舞台、道具材料、可更换的童话立体背景于一体的表演环境。另外,我们充分利用多功能室的资源,创设较大的表演空间,并准备了常用的草地、大树、城堡、海底世界等背景。
  3.丰富童话表演资源
  虞永平认为,应为幼儿提供表演所需的资源,包括各种成品材料和半成品材料以及各种工具,以便幼儿承担角色,制作道具,更好地开展表演活动。有时,材料决定了幼儿表演的兴趣和成效。我们对童话表演游戏的定位是以游戏性为主,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因此,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精美道具,不一定是幼儿表演游戏所需要的;相反,幼儿自己准备的一些象征性的材料,更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幼儿在制作道具的过程也是有价值的探究过程。
  
  三、童话表演游戏文本的选择
  不是所有的童话都适宜表演游戏,选择适宜表演的童话故事是开展童话表演游戏的前提条件。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对童话故事的选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选择
  首先,从幼儿感兴趣的核心人物展开。在班级幼儿与同伴的相互影响下,幼儿往往会与某个形象,特别是一些可爱形象,产生共鸣。如:男孩子喜欢海绵宝宝,会经常模仿海绵宝宝的语气、动作等;女孩子喜欢白雪公主、灰姑娘等。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选择适宜进行表演游戏的童话故事。其次,从幼儿感兴趣的事件展开。童话故事《国王生病了》,主要讲述了国王在减肥做运动过程中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幼儿对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这个故事也适合用来作游戏表演用。
  2.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选择
  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资源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础,因此,选择的童话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童话作品最能吸引他们。例如,小班选择童话故事《爱吃水果的牛》作为表演内容,“吃水果,身体好,不易感冒”这一信息由一头爱吃水果的牛引出来,幼儿特别感兴趣。而且水果是幼儿特别熟悉的,幼儿有生活经验,比较容易理解。大班选择了童话故事《白羊村的美容院》作为表演内容,也建立在大班幼儿具有一定审美经验的基础上。
  3.根据童话蕴涵的价值进行选择
  每个童话故事都蕴涵着一定的教育价值,如审美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等价值。有的童话虽然含义很丰富,而且很有教育价值,但幼儿难以理解,并不适合用来表演。于是,我们在选择童话故事时,既要考虑到它的价值功能,又要考虑到内容能否为幼儿所接受、所理解。例如,童话故事《没有声音的运动会》,就既能让幼儿感受合作的力量、体验敬老爱老的温暖,也适合表演。
  
  四、童话表演游戏的指导
  1.体验: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童话故事
  我们通过主题网络的开发与设计,使童话故事的资源得以开发与利用,从一个童话故事辐射出许多相关联的主题元素。表演是最能体现幼儿综合能力的,但幼儿在表演之前,最重要是要理解、感受、体验童话故事。例如,在小班幼儿园开展“爱吃水果的牛”的主题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随后,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带水果到幼儿园,开展分享水果的活动,使幼儿从故事到实践体验,了解多种水果的营养与作用,知道爱吃水果身体好。在理解、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幼儿的表演就能水到渠成,不再没有方向性地被动接受教师的指导,而是有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表演不再是脱离故事为表达主题来进行,而是融入了孩子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主张。
  2.互动:让幼儿成为表演游戏的主人
  在实践中,我们让幼儿成为表演的主人。在教师的支持下,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策划童话表演。例如,在实施主题活动“国王生病了”的过程中,幼儿对故事已经很熟悉了,而且故事的对话也初步会讲了。这时,教师就跟幼儿一起探讨表演时的一些肢体动作,请孩子一起做爬山、骑马、游泳、打棒球、跑步、做操等动作,然后再邀请几位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请孩子们一起欣赏,并选择适合表演的动作。动作探讨之后,再与孩子们一起商量表演角色的分配,让孩子体验参与的乐趣。在表演时,幼儿会根据需要进行一些自由的创编或改编,以自己的方式建构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对表演的意义作出符合个人经验的合理的解释[3]。   3.观察:促进童话表演游戏的开展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童话表演游戏的发展动态。在幼儿童话表演过程中,教师主要观察幼儿的状态是否积极主动,幼儿对开展的童话表演游戏是否感兴趣,幼儿之间是如何积极有效地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童话故事或情节的。观察可以调整指导策略,如在观察小班表演游戏“没有声音的运动会”时,发现幼儿对开始的搬运材料部分没有兴趣,动作显得十分被动。通过观察,分析幼儿不喜欢的原因是提供的道具太小、不够形象,于是在道具上作了调整,以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的材料代替原来的道具。在更换道具后,幼儿表现就积极主动了。
  
  五、开展童话表演游戏的启示与思考
  在童话表演游戏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老师的意识和观念是最为重要的,教师要具有表演意识,要关注幼儿游戏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1.关注童话表演的游戏性
  在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要遵循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游戏性”先于“表演性”,按照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来组织和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4]。在童话表演游戏中,我们同样遵循这一原则,突显游戏性,让幼儿体验到自己是在游戏,而不只是在表演。例如,在小班童话表演游戏“没有声音的运动会”开展的过程中,老师为幼儿提供材料,鼓励幼儿根据童话内容,一起表演做蛋糕、过生日的游戏。有了这些游戏经验后,再根据童话的情景,让幼儿生动地表现小老鼠、老鼠爷爷等角色的动作、表情等,让幼儿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游戏表演的经验。
  2.关注童话表演的自主性
  兴趣和需要是幼儿游戏的动力,教师应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提供一个大舞台,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内容,主动地、自由地、自信地把自己在表演游戏中获得的认识和想法,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5]。我们不是追求教师为孩子安排好一切的纯粹的表演,而是让孩子在教师的支持下,在对故事理解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角色;让幼儿思考如何对话,如何表现肢体语言。为此,我们会有意识地在童话故事教学中渗透一些表演的元素,如对话的练习、道具的制作等;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或设计、或制作,共同为童话表演出谋划策,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3.关注童话表演的创造性
  表演游戏是幼儿自主探索、创意表达的过程。幼儿的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且游戏性是幼儿园表演的基本特征[6]。传统的表演游戏主要是对故事或故事片段的模仿,注重表演技能的练习,而忽略了幼儿的创造力,脱离了幼儿的自我探究。为发展孩子在童话表演游戏中的创造能力,我们将游戏作为重点。例如,中班幼儿在开展“好饿的小蛇”童话表演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大胆创意表演小蛇遇到的各种食物,几人合作表演葡萄、大树等,让幼儿用自己与同伴的合作创意表演故事,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园在实践童话表演游戏过程中,收获了经验:要真正开展好童话表演游戏,教师需要对童话表演游戏有正确的认识,要转变童话表演游戏重表演的传统观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做到从意识到行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焱,等.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3).
  [2]虞永平.表演区(室)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2010(9).
  [3]华希颖.表演活动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2012(7、8).
  [4]刘焱,等.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特点、指导原则与教学潜能[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5]何妙玲.幼儿自主表演游戏活动初探[J].教育导刊,2000(6).
  [6]李荭.幼儿园创意表演游戏活动的策略[J].早期教育,2014(2).
  责任编辑:杨孝如

大班创意童话剧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六)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幼儿园区域活动倡导的是幼儿通过自由选择、自发探索、自主学习获得发展。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怎样实现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以及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需要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是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来实现游戏与自我发展的。对于教师而言,提供适宜的区域材料是引发幼儿活动动机,确保幼儿经历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对于幼儿来说,材料的有趣、可变、可操作是激发幼儿探索欲望,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体验活动过程快乐的保障。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学习《指南》之后,我们重新审视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关注到投放低结构材料,但往往较盲目,不明确材料蕴含的教育价值;对于新设置的区域,新投放的材料,教师认为一定要让幼儿知道新增了什么,而花费了较多的时间进行介绍、交流,对大部分不选择新区域的幼儿来说有可能造成时间的浪费;同一组材料投放无法体现层次性,满足不了不同层次水平幼儿的活动和发展;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仅仅关注材料本身的新颖性、趣味性,而忽略了幼儿会怎样操作材料;当幼儿对材料的兴趣悄然减弱,或是幼儿对材料的经验基本达成以后,教师不知如何调整材料,以再次激发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实践与思考
  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但游戏却一定是学习。由此看出,幼儿与操作材料的游戏互动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特殊的功能与教育作用。针对目前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选择怎样的操作材料与投放方式能引发幼儿活动的欲望,实现其自主、自由发展?
  1.激发探索欲望,投放开放材料,让探索更具挑战
  (1)操作材料指向明确,玩法具有多样性、探索性
  教师在选择与设计操作材料时,如果只关注材料的新颖性、趣味性是远远不够的。而应指向明确,玩法多样,让幼儿获得多种感知。比如玻璃球材料:以往幼儿玩的就是夹珠子、玻璃球走棋等。如果加上不同大小长短的斜槽积木,幼儿就会想到让玻璃球在斜槽上滚动。刚开始幼儿只是让玻璃球从积木槽上滚动,接下来就想着让玻璃球滚得远一些、有变化一些,幼儿就要想办法把不同大小长短的斜槽积木衔接、搭建起来;要让玻璃球快速滚落,还要调整积木的坡度;玩的更刺激一些,还要充分利用积木铺路架桥,搭出一条轨道,让玻璃球上高架桥、钻山洞、走弯道等等。玻璃球穿行在其中不停留,都需要幼儿开动脑筋,不时调整搭建,多样的结果,可控、可变、可探索,让幼儿爱不释手。
  (2)操作材料隐含学习目标,玩法具有多样性、探索性
  把学习目标隐含在操作材料上,不给幼儿设定玩法,让材料诱发幼儿不断操作、探索,玩出多种花样来,这对于幼儿来说有着极大的乐趣和挑战。如矿泉水瓶材料:老师有意识先在(1―10)10个矿泉水瓶上由低到高各贴上一条红色纸条做标签;一盘沙子,目的是让幼儿按照标签的暗示装上沙子进行数学活动。幼儿装上沙子以后,他们最先想到的是排序,按1―10(数字顺倒序)排列;也可以按红色纸条上的标签高低排列;按单双数排列。多次操作之后,幼儿会开始创意玩法,在每个瓶子上方绑上绳子,用一条铁线把10个瓶子串起来,想把它们全部提起来,但觉得有点重,想分成两边挑起来,这样就要求两边要一样重才能平衡,这对于幼儿是个挑战,于是幼儿有的找来天平,有的用手估计重量,直到两边重量调整到大约相等为止。
  由此可见,材料的多样玩法,可持续探索是引发幼儿操作的动力,能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不断感受到新的变化,接受新的挑战。
  2.理解学习特点,提供时间与空间,让探索充满乐趣
  细读《指南》,更深地感受和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教师要相信幼儿,给幼儿最多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幼儿以自己的方式与材料互动。
  通常教师有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新增设的区域或新投放的材料幼儿可能不会玩,因此就会花上将近10分钟的时间介绍新增加的材料,再请个别幼儿交流,说一说你想怎么玩。这样做是否对全班幼儿都有帮助?我们进行了《昆虫王国》的区域活动实践。
  这是中班以昆虫王国为主题的区域活动,“制作昆虫”是本周新增设的区域,重点互动区。教师在引发游戏的开始环节,花2分钟时间介绍新增加的材料;再花4分钟时间讨论这些材料可以制作成哪些昆虫,它们生活在哪里;又花2分钟时间介绍今天小朋友准备玩的区域、注意事项等。而真正参与该区域活动的幼儿只有6―8人。也就是说只有6―8人在近10分钟的时间里有得到帮助。接着我们从另一个中班带3名幼儿到这个区,教师什么都没交代,我们看看幼儿在陌生环境中是如何玩起来的:3个人自发的成为一个小群体,他们先看看这里的朋友在做什么,他们都对瓢虫感兴趣,就到材料柜上仔细寻找能做瓢虫的物品,分别选择了蛋挞盒、纸杯和瓶盖,在短暂的思考后,尝试制作瓢虫。当遇到困难时(一个男生需要双面胶,可是找不到撕开的口,抬头寻找这班的老师),他们会向陌生班级的老师求助。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无论是进入新的环境区域,还是熟悉的环境区域,他们都会被材料所吸引,寻找可玩或想玩的物品。幼儿完全不受是否经过老师对重点区域或新投放材料的讲解的影响,而能马上进入状态。因此,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幼儿自主探索、自发学习,让学习和探索充满乐趣。
  3.尊重个体差异,适时调整材料,让探索更有价值
  《指南》强调:“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因此教师投放的材料要充分考虑个别差异,为每个幼儿的可能发展提供平台。及时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调整材料,让材料不断影响幼儿的行为。
  (1)关注不同层次幼儿,让探索更有价值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在游戏中往往不满足于已经达到的行为水平,他们总是以略高于日常的水平来尝试新的游戏行为。在材料投放过程中,只有体现关注个体差异,跳一跳能够着,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户外活动区的沙坑里,教师为幼儿准备了梯子和轮胎,幼儿开始发挥创意,他们有的把轮胎排成一列或跳或跨;有的把梯子摆成歪歪曲曲的样子,从格子间跨跳过去,有的踩在梯子的两边小心翼翼地走平衡。过了一段时间,幼儿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跨跳,他们在商量后把梯子和轮胎组合起来,搭成一座单层的“桥”,桥的起始点/终点有时在沙滩上,有时在轮胎上。能力强的幼儿已不满足单层轮胎的“桥”,他们决定向更高难度挑战,他们讨论并自发地动手搭出了两层甚至三层轮胎的“桥”。在活动中,有个男孩子边走边说:“三层轮胎的桥真不稳。”另一个男孩则安静地在旁边观察了一阵后说:“我知道了,大的轮胎应该放下面,越小的放在越上面。”说完他就招呼了几个小伙伴动手开始调整。整个过程教师只是充当一名材料提供者,一名观察者和保护者,在安全的前提下,一切材料由他们自由搭配,可易可难,幼儿都玩得不亦乐乎。这样的活动区不仅满足了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也使每位幼儿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挑战和发展。
  (2)适时调整材料,让材料的教育功能不断扩大
  当幼儿与材料互动停滞不前时,教师就应反思材料所存在的问题。 是否太难,偏离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是否对材料的经验基本达成,缺乏挑战;是否材料指向太单一,缺乏选择性等问题。例如:教师给幼儿准备了各种颜色的塑料夹子,刚开始时幼儿兴趣很高,用夹子拼成了飞机、太阳、花朵等,渐渐地来玩的人少了,教师经过观察、分析认为:一种夹子材料太单调了。于是悄悄的把扑克牌、纸杯等辅助材料放在夹子旁边,果然,幼儿利用扑克牌又拼出了桥、飞机、昆虫;用纸杯做成了花篮等。几天后,教师又增加了大小不同的吸管、盒盖、小木棒等,来这儿的幼儿多了起来,他们协商合作,专注操作,分享成果。旋转的飞碟、温馨的小床、展翅的飞机、爬行的小兔等作品的呈现,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增强了自信,也让教师在实践中了解了幼儿的行为、思维,从而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因此,在操作材料调整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区域材料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与思考,预测材料投放对促进幼儿发展的隐性价值,并提供适时帮助,发挥材料最大的教育功能。
  区域活动是实施《指南》的重要形式,是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良好学习品质养成,实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防止小学化倾向的有效途径。我们将持续细读、精读《指南》,进一步思考开放式材料投放对幼儿行为发展的影响;幼儿与材料互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等。在实践、反思中推助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责任编辑:闽晓)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dangzheng341700/

推荐访问:大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中大班建构区投放材料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