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来源:党课专题 时间:2016-03-21 10:59:2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党课专题】

第一篇:《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浅谈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单位:五家渠市军垦北路社区 刘 茵

地址: 农六师五家渠市军垦北路1755#军垦北路社区 电话:18999356265 0994-5817103 邮编:831300

在社区众多的管理和服务对象中,党员的管理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如何教育引导社区党员投身社区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我们做社区书记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从两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社区工作的三年实践,我愈加深切地认识到社区党建特别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和问题。

1、新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迅速发展,而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相对滞后。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种新经济组、社会中介、社会团体不断涌现,出现了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空白点,这些组织中党员的管理教育,迫切需要由社区党组织通过阵地化管理。

2、党员队伍构成发生变化。社区管理的离退休党员、失业职工党员、退伍军人党员和流动党员等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存在较大差异,党员管理上出现了“四难”现象,成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3、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为党员提供了更大的发挥才华和展示先进性的舞台,也对党员在社区中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新的考验。如何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党性观念,自觉发挥作用,确实是当前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一个难题。

4、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状况远不能适应党员大量增加的新形势。社区管理的党员数量增加、难度加大,社区党组织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自身建设却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对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工作特点及对策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一)、社区的党员管理教育难于单位,其特点为:1、广泛性。地域广泛、居住分散、成份复杂,客观上造成了党的生活难以组织;因此,社区党组织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转变组织生活方式,以保证组织生活次数相对减少,质量不降低;教育引导党员克服客观方面的困难,坚持党性原则,增强主观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2、复杂性。针对党员年龄不一、文化不同、职业、思想境界不等的现象,因类施教,不搞“一刀切”。3、流动性。流动党员流动时间和地点往往不固定,管理起来很困难。为此,一是要建立档案保持联系,设法帮助解决困难;二是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的原则,通过邮学、探亲补课等方式加强管理教育,尽量保证每一个党员不掉队。

(二)、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实行分类管理。按从业性质和生活特点,因类实教。 一是加强对在职党员的管理。在职党员分布在各行各业,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是社区中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吸纳他们参与社区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有利于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如聘请在职党员中的专家学者上党课、作讲座等。

二是强化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对“口袋”党员、外聘离退休党员、自谋职业党员、农民工党员等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采取过临时组织生活的方式,做到“三知”,实现有效管理。

三是加强对失业党员的管理。利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建立失业党员培训基地。一是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推荐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其再就业,二是扶持兴办企业和个体经营,引导创办经济实体,三是帮助解决党员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四是强化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离退休党员从事党的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是社区的宝贵财富。要提供舞台和场所,调动和发挥社区“五老”人员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余热。

五是加强对社区内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党员的管理。协助建立党组织,理顺隶属关系,使党员“有家可归”。

2、实行制度管理。制度建设是党员管理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在健全了社区领导包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党建工作联系点、“三会一课”学习制度等基础上,重点加强三个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一是建立务实的保障机制。为失业困难党员做好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投身社区建设;二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把党员参与社区活动作为评价党员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社区意识,引导党员主动参与文明创建,及时反馈,形成互相依赖、互相监督的有效机制,促进“大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局面;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评优表彰活动,提高党员参与率,用典型教育引导人。

3、实行活动管理。以服务为主线,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重点,开展“共驻共建”、“党员志愿服务日”、“党员包片责任区”等活动,寓教育管理于各项激励性活动之中,使党员在活动中受熏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社区党建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第二篇:《浅谈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浅谈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就业社会化,大量的高校毕业生、部队退伍军人、退休党员等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导致社区党员人数增多、覆盖面广、流动性大,使党员教育管理难度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因而正确分析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不断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区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进一步调动社区党员队伍中蕴藏着的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新时期的社区建设和管理中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社区党组织而言已势在必行。

一、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和困难

1、社区党员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性。由于当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许多变化,思想上的矛盾也日趋错综复杂:一是“生活方式多样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曼延,使得这部分党员对党的先进性失去信心,理想信念产生动摇;二是“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不同组织中的党员的思想普遍存在差异;三是“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给处于流动、分散状态,并且思想不一的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社区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空白点。近年来,新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迅速发展涌入社区,而党员管理教育

工作相对滞后,出现了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空白点,这些组织中党员的管理教育,迫切需要由社区党组织通过阵地化管理。

3、党员队伍构成发生变化。社区管理的离退休党员、失业职工党员、退伍军人党员和流动党员等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存在较大差异,党员管理上出现了“四难”现象,成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4、社区党员的先进性不明显。作为共产党员不只是社区党组织教育和管理的目标,更应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服务群众的主力军。然而很大部分党员特别是在职党员,在社区工作和生活不能起到表率作用,有的对社区工作漠不关心,有的对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敬而远之,推倭了事等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也严重损害了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造成的影响极坏,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5、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状况远不能适应党员大量增加的新形势。社区管理的党员数量增加、难度加大,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却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对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对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社区党建的重要性和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社区党组织必须结合社区发展和社区党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建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抓班子建设,提升队伍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社区党支部作为最基层组织,要表现出党的先进性和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一是加强社区党支部的硬环境建设。解决部分党支部无办公场地、无活动经费、支部书记无报酬的现象。二是配齐配强支部班子。社区党工委必须选好社区党支部书记,将工作能力较强,年龄较轻,文化水平较高,热心于党的工作的同志充实到支部班子中,从而提高社区党组织班子的整体工作水平;三是加强对班子的培训和管理。一方面是鼓励班子成员不断加强科学文化的学习,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加强政治素质教育,经常组织引导班子成员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努力提高班子整体的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强化和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水平和作用。

2、 抓制度管理,营造浓厚氛围。制度建设是党员管理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在健全了社区领导包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党建工作联系点、“三会一课”学习制度等基础上,重点加强四个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一是建立务实的保障

机制。为失业困难党员做好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投身社区建设;二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把党员参与社区活动作为评价党员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社区意识,引导党员主动参与文明创建,及时反馈,形成互相依赖、互相监督的有效机制,促进“大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局面;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评优表彰活动,提高党员参与率,用典型教育引导人。四是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通过利用板报、宣传栏、报刊等一些社区喜闻乐见的媒介,广泛开展党建知识学习教育活动,把学习教育搞得生动活泼,做到入情、入理、入脑,提升社区党员党性修养,营造党员教育浓厚氛围。

3、抓设施建设,注重义务奉献。建立社区党员教育活动室。落实社区党员教育活动室党建服务站、民情服务站、文化教育服务站、劳动就业服务站、医疗卫生服务站及司法警务室“五站一室”的建立。以服务为主线,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重点,开展“共驻共建”、“党员志愿服务日”、“党员包片责任区”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奉献精神强的党员群众,用其所长,参与其中,激发广大党员奉献热情,寓教育管理于各项激励性活动之中,使党员在活动中受熏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焕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促进社区党建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4、抓创新管理,实行党员分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下

岗、失业人员的增多,社区内党员结构呈现复杂性,给党组织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目前的状况,社区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对象除班子党员外,主要有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和流动下岗等特殊群体党员。针对各类党员的不同特点,社区党组织应以社区大党建为着眼点,分类别分层面,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一是离退休党员“简易”管理,这部分党员在社区在册党员中占很大的比重。但由于这部党员的构成比较复杂、思想水平、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加之年老体弱,活动不便,因而社区党组织主要应从政治、思想、生活上关心他们,按照“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要求,依据他们的所想、所盼、所需进行教育管理。二是在职党员“双重”管理。主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发挥其职业特长,让他们在参与社区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逐步完善楼道党员公示制度、在职党员登记制度,党员志愿者制度等等,实现在职党员单位和社区的双重管理,从而引导他们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对于辖区内的下岗流动党员。社区党组织应加强与工商部门及辖区内单位的联系,通过建立流动党支部,党员联络站等载体,采取直管、代管、协管、联系等方法把他们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范围,努力改变党员管理中的断层现象。

5、抓活动载体,创新服务内容。党员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参与社区建设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

第三篇:《浅谈社区党员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社区党员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殷 杰 [摘 要]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单位成功的基石,是单位转型的关键,攸关单位发展的生死时刻。但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党员教育培训暴露出很多实质性问题,通过调研,提出重视党员教育工作,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健全党员教育长效机制,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丰富教育培训内容,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层次化等三个对策,希望借此使我们的党员教育和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社区党员;教育培训;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是为基层党建工作有效开展,基层党组织充满生机、活力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而且十四中全会也强调“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党中央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各级基层党组织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单位事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单位转型的关键。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培训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成为社区党组织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社区党员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这几年, 各社区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以宜宾为例,现有299个社区,除个别新成立的社区外,其余各社区都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管辖党员近5600名左右,如南岸社区党委,现有党员152名,其中60岁以上的60名,在党职员68名,退休党员80名,初中以下党员122名,虽然党员身份不同、文化层次差异、年龄大小不一,教育培训难度极大。但是,社区党委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十分重视,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列入社区日常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思想上重视,工作中投入,方法上创新,通过多措并举的教育方式,使社区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由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社区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培训管理缺乏科学性

目前,社区的党员教育培训的管理难度很大,主要是党员的分布在不同的行业,从事不同的工作,年龄、学历、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情况各一,既有在职党员,又有离退休党员;既有经商党员,又有长期外出的流动党员和大学生党员,又有年龄偏大老党员或长期卧病在床的党员,由于党员个体层次十分复杂,教育管理的难度也很大。如南岸社区有一部分党员是从农村向城市过渡的转型党员,对于拆迁后的农村党员以及社区党员中的在职党员,文化差异更大。还有一些就是下岗党员,面对当前的“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给处于流动、分散状态,并且思想不一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长期以来,社区党委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就是一个标准、一套模式,对不同类别的党员教育管理缺乏科学性。主要是对在职在册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没有针对性和个体性。特别是在教育时间分配上和教育后评价标准上,没有任何差别。造成在职在册党员在履行党员义务和落实学习任务相差不大,这严重影响了部分党员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流动党员教育缺乏机制

目前,中小城市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员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成为近年来党员教育培训的难点和重点工作。一部分流动党员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为了避免影响打工等各种主观、客观原因。外地进入社区的党员做起了“隐性”党员,而外出党员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的意识越来越淡薄,教育培训出现真空现象。

(三)教育培训经费十分缺乏

当前,社区的办公经费十分紧张,主要靠上级的拨款开展工作,党员的教育培训更加缺乏。如,南岸社区的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主要依靠区级党委和街道党工委拨付的教育经费,按照党员人数拨付经费,每位党员每年60元的党员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党员的培训;订阅或购买用于开展党员教育的报刊、资料、音箱制品和设备;开展党员活动;补助、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修缮因灾受损的基层党员教育设施等。这样一来,党员教育的经费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党员的教育培训活动,难以生动活泼,会陷入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覆盖面不大的窘境中。

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四)教育培训内容不够丰富

现在,社区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倾向于单纯的政治理论教育,而忽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导致党员对参加党委组织的党员教育活动缺乏兴趣。有的党员受各种思潮的影响,自我学习意识不强,导致观念落后,发展意识不强,难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像南岸社区里举办的教育培训班,很多都因为受到经费、场地和人员等多方

面因素的限制,培训内容单一、简单、重复,使部分党员有一种厌烦情绪。

(五)教育培训形式比较单一 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基本上以简单的学习方针、政策为主,支部书记在会上读一些上级文件。这种会议式教育培训有其特点,受教育的人数多,时间短。但是,会议式教育培训,灌输式教育较多,启发引导式教育少;照本说教多,联系实际少;集体教育多,个性教育少,单一的教育方式使部分党员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党员很难在一时间消化和接受学习内容,实际教育效果很不理想。

二、解决社区党员教育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社区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意识不强,观念淡薄,学习政治理论积极性不强。社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存在许多现实问题,现就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视党员教育工作,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各级党委、政府和社区领导要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各基层党组织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商量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并依托社区学校,运用其教育各类资源,进行教育培训。根据上级要求,年初制定符合需求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主题、时间、内容和对象,开展有计划的教育培训工作。

2.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任务落实

当前,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是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保障,为此,上级党工委每年加大拨付专项经费,用于社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包括培训党员、订阅或购买党员教育的报刊、资料和设备等等,以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

3.抓好教育管理,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培训,目的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各社区党组织要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通过教育培训,要抓好党员志愿者队伍组织网络建设。以96345党员志愿者总站和街道党员志愿者分站为依托,不断完善三级网络建设,明确三级网络组成人员,统一和规范服务点、服务队名称,加强学习交流。开展党员志愿者特色服务队伍组建工作,志愿者服务队涉及政策宣传、扶贫帮困、文体服务、治安巡逻、邻里调解、卫生监督、义务维修、科普宣传等。二是抓好发展党员培训工作。严格遵循发展党员“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按照发展党员工作流程的要求,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三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对社区党组织所辖区内的流动党员进行排摸,对流入党员,及时将其安排到社区党支部中来参加教育培训、组织生活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对流出的党员,党支

部及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建立专人负责、定期沟通的联系制度,了解流出党员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体现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

4.运用网络设施,开展远程教育

当前,社区党委要扎实推进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建设工作,加强终端接收点规范化建设,建立“一点双员”制度,提高站点操作水平。建立远程教育党员开放日和群众开放日制度,建立远程教育节目预告制,切实发挥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设施,积极开展党员的教育培训班工作。特别要将那些流动在外的党员纳入社区党员教育管理范围,建立经常性的交流、学习、活动

(二)健全教育长效机制,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

1.加强政治理论,完善学习教育机制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重点。社区党建理论学习要以培养学习型党员,优化党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宗旨,对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形式用制度予以规范。社区党组织要坚持每月组织党员进行一次学习,在教育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分类指导,根据社区内党员的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党员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明确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不断完善党员的学习机制,并且力求教育的实效性。一是抓基础,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

2.根据年龄层次,建立分类管理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员的各类教育管理制度,对党员实施分类管理。要充分考虑目前党员从业形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上的差异,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化分类指导、分层管理,引导其发挥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对一些担任职位的干部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树立干部的形象,树立党员榜样作用,利用自身资源、技术,做社区教育培训的主讲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展一些培训活动,给一般党员群众带去新知识、新技术,提升一般党员群众的素养;对有一定技能的党员,要求他们有勇于奉献的观念,对那些有创业意识的普通党员群众,有技能的党员积极讲解,组织他们你现场观摩、指导,发一些知识宣传单,对一些实际问题去居民家帮忙解决,当好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对那些那些无固定职业的党员,要求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和志愿者组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对那些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要求他们树立离土不离乡的观念,当好信息的传递者,联系在同一地点的外出人员,组织好他们,为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转出地的便民政策,为流动人口做好保驾护航的作用。

3.加强考核标准,健全考核评议机制

完善党员教育培训管理考核评议机制,激活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实现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与体现自我价值的有机结合。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党员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明确不同类别的党员在教育培训管理活动中所要发挥的作用,来不断丰富考核的方式方法,推行党员发挥作用考核公示制度,每年度组织群众对每名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测评各党员们进行自评,把党员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加民主评议的透明度,提高考核的准确率。全面运用评价结果真正实现群众说了算。在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要全面运用群众评价结果,这是扩大群众评价效应、保证评价权威性的关键所在,是充分发挥群众评价效应最大化,突出“标尺”作用。一要弱化“考考官”的分量,将“民考官”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作为考评党员干部参与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因素,把话语权交给群众,引导党员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切实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二作为实施奖惩的标尺。对参加教育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综合评价高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和宣传推介,对群众总体评价不满意的及时启动惩罚程序。三是作为科学决策的标尺。将群众评价结果作为作为社区开展工作的重要标尺,才能确保决策正确无误,确保决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根据党员层次性,完善党员关爱机制 针对社区党组织对党员无力关怀和关怀不够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考虑基层党员的差异性,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选准用活行之有效的载体,对党员进行实践性教育,引导其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对下岗失业党员,要充分统筹党员服务中心、党校、就业保障部门等相关部门,组织党员参加一些技能培训,以提高失业党员自身的竞争能力。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增强党员参加党员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党员教育培训活动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好党费周转金帮助贫困党员、困难党员党员在参加培训方面的难题,通过鼓励、帮扶、指导他们,增强他们致富的能力。 (三)丰富教育培训内容,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层次化

当前,社区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要丰富,层次要分明。才能有吸引力,有感召力,有带动力,吸引有能力的党员参与其中,贡献其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曾次;吸引一般党员热力参加教育培训,提升教育培训的覆盖范围,惠及人员;吸引有特殊困难的党员,提升融入社会的能力,提升他们感知社会温暖的力量。

四、结论

总之,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是还需要我们积极去探索、去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方法,使我们的党员教

第四篇:《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严格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教育。而加强对社区党员的管理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推行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实行退休人员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发放,人员由街道和社区管理。加上大批下岗职工等纳入街道管理,使得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增多,管理难度增大。在众多的管理对象中,对社区党员的管理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如何教育引导党员努力践行“三个代表”,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天这堂课,我和大家就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从三方面共同探讨一下,一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二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特点及对策;三是适应形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一、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近几年,我们在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经济成份、社会活动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就业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整个社会的运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城市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对社区党建特别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新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迅速发展,而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相对滞后。近几年来,民营、私营企业以及各种混合经济组织大量产生,这些经济组织一般在业务上没有上级主管部门,很难划归某一行业进行管理。在党的建设上一般没有党组织,也不能依附行政隶属关系设置党组织。与此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一些社会管理服务职能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转移到社会上,新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而随着群众利益的多样化和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组织不断出现,群众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也不断高涨,除居委会外,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体育等活动群体也逐年增多。这些以“三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社团组织,人员组成复杂,素质不一,对这些组织中的党员很难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育管理。调查表明,在新经济组织中,有的没建党组织;有的党组织不健全,党建工作瘫痪;有的组织甚至游离于党建工作视野之外,党组织对其党员情况难以了解,对其活动难以掌握,形成了新时期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空白点。而在一些社团组织中,成员活动的随意性、流动性较强,有些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对其参加社团活动的情况难以掌握,而按隶属关系,社区又无权对其教育管理。总体看,在体制转轨、城市建设、“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组织在地域上都生活于一定的城市社区中,对社区的依赖性、渗透性都很强,因而对这些组织中党员的管理教育,迫切需要通过阵地化管理,由社区党组织负责。 2、党员队伍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入社区的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不断增加,使党员管理教育难度增大。随着形势的发展,党员队伍的构成也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突出表现在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退伍军人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活动的在职党员日益增多。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年龄上看,有90多岁高龄的老党员,也有20几岁的青年党员;文化程度上看,有大学毕业生,也有文盲。这些差异,客观上使得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在内容上、时间上、形式上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而目前我们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形式往往是“一刀切、一锅煮”,比如,临江新市街道接收了16名退伍军人党员,单独建党支部有一定客观困难,他们就将这16名党员安排到一个居民委支部共同过组织生活,这个支部中的党员大多是退休党员,年龄最大的73岁,而退伍军人党员大多是20几岁,老的、小的在一起,缺少共同语言,组织生活质量就不高。而平时各街道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一般也局限于开会读报,组织参观等活动,缺乏对党员进行个性化教育和面对面的交流,很难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真实思想动态,管理有效性程度较低。拿流动党员来说,我们白山市街道管理的流动党员共有89人,其中党组织能联系上的有52人;能正常过组织生活的仅有10人,占流动党员总数的11.2%;能按时交纳党费的有63人,但多数需要党组织催交。在不能正常过组织生活的79名流动党员中,短的几个月,长的达几年。这些党员在管理上出现了“四难”,即参加组织生活难、交纳党费难、保持联系难、掌握其表现难。此外,有一些外地来我地打工的流动党员,既脱离于原单位党组织的管理,又不接受所在地党组织的领导,不想暴露党员身份,不填写“流动党员证”,不按要求转临时组织关系。此外,一部分退伍军人党员,把组织关系转到所居住的街道后,就外出打工,或再也不与党组织联系,而到了转正期满时才找党组织要求转正。比如临江市街道接收的45名退伍军人党员中,能联系上的有37人,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仅12人。上述情况已成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3、随着经济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对党员在社区中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新的考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党员提供了更大的发挥才华和展示先进性的舞台。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

面影响,特别是四个“多样化”,带来了社会成员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活动分散化和行为方式实用化。面对这些新变化,置身于这一大背景中,作为同样是“人”的党员,自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有少数党员在其中“迷了路”,部分党员的党性观念发生弱化,部分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某种利益驱动而发生急剧变化,甚至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动摇。如有的党员不辨是非,政治鉴别力不强,参与到“FLG”组织中去;有的党员在工作单位表现较好,但在单位外的表现不尽人意,甚至不如普通的居民群众;还有一些党员思想认识适应不了新的形势,仍停留在计划经济“吃大锅饭”上,尤其是部分效益较差企业的职工党员、下岗职工党员以及离退休党员,由于经济收入低等因素造成心理失衡,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理解,对党组织的教育存在抵触情绪,对改革的举措不赞同、不配合、不支持;对我们党惩治腐败持悲观态度,甚至对党的领导失去信心。如临江浴池破产时,将3名退休党员交到建国街道管理。街道党组织挨家挨户查找到这3名党员后,其中1人愣是不承认自己是党员。临江新市街道去年接收了临江食品公司一名下岗职工党员,党组织找他催交党费时,这名党员居然称:“你们给我一万元钱,我就交党费”。类似这样的党员,还能指望他们发挥什么作用呢?那么,如何教育引导“问题党员”,增强党性观念,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实是当前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一个不小的难题。 4、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状况远远不适应于党员大量增加的新形势。当前,纳入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数量猛增,管理难度加大。但与此同时,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却明显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白山市41个居民委党支部中,单独有办公场所的仅6个,且面积狭小;合用办公的有9个;没有办公场所的有26个。这些没有场所的支部搞活动时,天热的时候在树下,天冷的时候到支委成员家。随着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人数日益增多,居民委党支部活动场所问题日益显得迫在眉睫。很难想象,连场所都没有,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如何有效开展。二是居民委党支部人员配备不强,工作热情低落。这些年,居民委支部成员的配备一直过于老化,我市居民委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53.6岁。而由于这些年来居民委支部成员一直处于义务工作状态,相应的福利待遇等未纳入财政预算,致使支部成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尤其是支部书记难选。白山市41个居民委支部中,支部书记由委主任一肩挑的有18个委,委主任与支部书记分设的有23个委。年轻的和有能力的不愿干,认为白出力没啥意思。临江市兴隆街道的一个居民委选出一名叫徐英超的下岗职工党员担任委支部书记,但他干了三年就不干了,原因是徐英超开车行,当支部书记白出力还影响自家买卖。后来这个委又选了一名离休党员任支部书记,但干了没多久,又因有病不干了。上述情况已严重影响了居民委组织生活的有效开展,给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如何加强居民委党支部自身建设,可以说是今后街道党建工作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 二、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特点及对策 社区不同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地域相对狭小,人员比较集中,人员的层次也比较相近,而社区管辖的地域相对广泛,管理对象居住分散,成份复杂,因而社区在党员管理教育方面就要比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难得多,具体可概括为四个特点,即广泛性、复杂性、流动性、交叉性。 1、广泛性。广泛性主要是指社区管理的党员分布广泛,居住分散。【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我们白山市街道管理的1016名党员中,机关党员166人,街委企业党员12人,接收的出售、破产等企业党员20人,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53人,离退休党员336人,下岗职工党员44人,居民党员186人,外出流动党员89人,退伍军人党员110人。以上是总的分布情况。而具体到每一类,情况又各不相同。比如在机关党员中,既有街道本级的党员,又有驻街的派出所、法庭等单位的党员。从居住范围上看,大多比较分散,如八道江区通沟街道有的党员居住在市郊乡的车道岭村,平时到街道过组织生活需走十几里路。临江市新市街道6个居民委的58名党员组成1个联合支部,分布在1.5平方公里内。居民委党支部的设置情况也比较复杂,白山市共有156个居民委,但仅设了41个居民委党支部,其中,独立支部仅12个,而联合支部有29个。街道管理的党员所在单位的广泛性和居住的分散性,客观上会造成党内生活难以组织的状况。尤其是居民委联合支部开展党内活动时,居住偏僻的党员仅在路上就要耗费大量时间。而遇有临时性的传达文件等活动,通知都很困难。这种情况要求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合理设置居民委党支部,在加强居民委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转变组织生活方式,在时间、内容等方面做好事先安排。尤其对居民委联合党支部,集中过组织生活的次数可相对少一些,但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必须帮助其安排好组织生活的时间与内容,并强化党小组活动和党员自学,以保证在组织生活次数相对减少的情况下,质量不降低。与此同时,要教育引导党员克服客观方面的困难,增强主观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格按照党性原则保证组织生活质量。 2、复杂性。复杂性主要是指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年龄不一、文化不同、职业不一、境界不等。从年龄方面看,白山市街道管理的1016名党员中,80岁以上的有18人,70岁至80岁的有137人,60岁到70岁的有157人,30岁以下的仅有122人。而60岁以上的312名老党员,应该属于体弱多病的一个群体,有人把这个群体概括为“老了没劲的,下床拄棍的,走道喘不上气的,不识几个大字的,活动下不了地的,吃饭掉饭粒的”。从文化层次看,学历最高的为大学,共有16人;学历最低的是文盲,有20人。从职业看,有机关干部党员,有企业党员,有个体户党员,有居民党员;有本街道辖区内的党员,也有外来流动党员,等等。从思想境界看,更是良莠不齐,有的党员甘于奉献,如居民委支部成员多数没有报酬,但他们依然兢兢业业,认真组织党员活动;而有的党员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连一般群众都不如,如一些下岗职工党员牢骚满腹

,到处发怨气,对党的改革政策不理解,下岗后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有的甚至“失踪”几年,组织上也找不到。也有一部分离退休党员,不愿意被纳入街道和社区管理,认为街道和社区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的还是原单位,因此不愿参加街道和社区的组织生活和各项活动,个别的为了不交党费,甚至提出不愿上进的行为。上述四个方面的复杂性,会给街道和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如年龄大的党员过组织生活比较困难,除客观上的年老体弱因素外,主观上“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不容忽视,一些老党员认为自己岁数大了,在家颐养天年足矣,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丧失了年轻时奋发向上的劲头。上述复杂性要求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必须因类施教,绝不能搞“一刀切”。在年龄方面,要考虑到老党员的客观困难,必要时可“送文上门、送课上门”;在文化方面,要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开展不同内容的组织生活和活动,该深则深,该浅则浅,对文盲党员要以口头传达学习为主;在职业方面,要针对不同职业特点,围绕不同行业开展活动;在境界方面,要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重点围绕党员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先进性教育,对重点对象实施重点教育。 3、流动性。流动性主要是指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中有一部分外出流动,也有一部分为外入流动。这些流动党员的流动时间和地点往往不固定。我们白山市街道有89名外出流动的党员。而在老党员中,有一部分流动情况复杂,有的投奔子女,有的到发达地区打工。这些流动党员管理起来很困难,在第一部分中我已讲过,其中多数党员不能正常过组织生活。而在流动的老党员中,有的到子女家中居住了好几年,组织关系也不转。如临江市三公里街道184名党员中,有25名老党员长期不在家,外出打工或投奔子女,尽管按时交党费,但不过组织生活,这些老党员外出时间均为一年以上,时间最长的达4年之久。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客观原因,那就是有的老党员到一些发达城市投奔子女时,因落户困难,而不落户就不给转接组织关系。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以后会向上级反映一下,争取尽快协调解决。那么对流动党员管理教育问题,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应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当前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建立流动档案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与他们取得联系,可通过邮寄学习资料、利用回家探亲补课等方式加强管理教育。在管理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想方设法为流动党员及其家人解决一些生活困难,否则,口头说教效果不会太好。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我们要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的原则,尽量保证每一个党员都不掉队。当然,对那些确实无视党性原则,长期不交纳党费、长期不过组织生活,而党组织反复教育无效的党员,该给党纪处理的还是要给。 4、交叉性。交叉性是指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中,有工作单位的除主要由街道和社区管理教育外,这部分党员同时与本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同时还要受本单位的监督与管理;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除接受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管理教育外,还要接受工商等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外出流动持有党员活动证的党员,除接受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管理教育外,还要接受流动所在地党组织的管理教育;有劣迹但尚未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党员,除接受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帮教外,还要接受公安等部门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根据上述特点,按照中央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特别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具体讲,应着重做好4项工作。 1、实行分类管理。 就是按党员的从业性质和生活特点,分出类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如在职党员的管理、离退休党员的管理、流动党员的管理、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管理、企业党员管理等等。应根据不同性质和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进行管理。 一是加强对在职党员的管理。在职党员是指居民区内住户中的在职党员。这些党员分布在各行各业,掌握各行各业的知识和技能,是社区中最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他们受单位党组织的教育引导,大多都有一定觉悟和组织纪律观念,吸引他们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工作,将有利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因此,应对辖区内的在职党员进行登记造册,摸清底数,掌握基本情况,了解其特长。然后在居民区或楼洞中,按党章规定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利用节假日开展一些有益活动,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居民排忧解难。如,聘请在职党员中的专家学者,为居民区的党员和居民讲课,作报告等,提高居民区党员干部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 二是强化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改革开放使人员的流动日趋频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交流必将更加广泛而深刻。【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文章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出自四是强化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离退休党员是社区宝贵的财富。这些党员,从事党的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如果社区党组织忽视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将会给社区党建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社区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居民区离退休党员集中的地方可建独立支部;较为分散的建立联合支部。要把这些党员编在党的组织中,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舞台和场所,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余热。 五是加强对社区内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党员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党组织,理顺隶属关系,使党员“有家可归”;开展适应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有益活动,增强使命感,消除雇佣观念。 2、实行组织管理 应适应城市社区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提高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地位,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赋予街道和社区应有的职能和权力。 一是成立街道党工委。街道党工委隶属于市(区)委,在街道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根据市(区)委的授权,对本街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实行领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促进街道和社区工作的有效开展。要选准配强街道党工委领导干部。市(区)委要严格把关,确实将能力强、水平高、群众基础好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改变过去在人们的观念中,街道是“养老”和干杂事的地方、有几个人干就行的观念,并不断改善街道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 二是打基础,配强居委会领导班子。街道居委会领导班子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应尽快改变。首先是组织选派。由市(区)委组织部门在本市(区)范围内的青年后备干部中,重点选拔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任书记或主任。其次是面向社会招聘。近几年,有一些大中专毕业生闲置在家,要通过笔试、面试和组织考察,把其中德才兼备的选拔到社区干部队伍中来。再次是从辖区内的离退休党员中选拔居委会支部书记。这些离退休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他们思想觉悟高,工作经验丰富,热爱党的事业,更重要的是熟悉党务工作。选派到领导岗位上以后,工作得心应手,劲头足,能打开工作局面。 三是加强街道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街道居民委干部处在社区党建工作第一线,是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加强街道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要重点加强对街道和社区干部的培训。利用区、街党校和干部学校,每两三年对现职街道和居委会干部进行一次轮训,使他们不断充实政治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化城市管理知识,同时加强对新任领导的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另外还要加强对干部的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建立健全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党风和廉政建设力度,改进干部作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实行制度管理 制度建设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要在健全必要的市(区)级领导包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党员议事、党建工作联系点,及完善三会一课、思想汇报、学习等制度基础上,重点加强三个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是建立务实的保障机制。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尽可能为下岗职工党员尤其是有困难的党员做好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再就业和克服困难,使他们能全身心地参加社区服务活动。 二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街道党组织要把党员参与社区活动作为评价党员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党员的社区意识,引导党员主动参与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并将参与情况进行反馈,形成互相依赖、互相监督的有效机制,促进“大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社区基层党组织要及时捕捉党员积极参与文明社区工作的先进典型,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报道,并辅以相应的表彰措施,通过“文明市民”、“五好家庭”、“优秀党员”等评选活动的开展,提高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4、实行活动管理 要寓教育管理于各项有激励性的活动之中,使党员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将党员凝聚在一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活动主要应以社区服务为主线,开展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党员志愿者服务日”、“我为社区出把力”等活动。还要针对不同行业党员特点,开展独具特色的活动。如,在在职党员中开展奉献爱心活动,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专业和特长,热心为社区服务。在离退休党员中开展“夕阳增光彩”活动,引导他们成立治安巡逻小组,自觉维持小区的治安。社区党组织要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举办书法比赛,陶冶情操,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在青年党员中开展“三争一比”活动,即:争先锋、争排头、争一流,比贡献。使广大青年党员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总之,要通过活动管理有效地将社区党员组织起来,切实发挥不同层面党员的作用,促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关于社区党员教育,是与管理密不可分的。应寓教育于管理之中,通过管理实现教育的目的。比如坚持学习制度本身就是制度管理的范畴;时事政策报告也是学习制度的内在内容;一些纪念会、座谈会、交流会也是活动的方式。至于谈心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也是管理的手段。总之,要把党员教育与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党员教育问题在这不多讲。 三、适应形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三大考验:第一,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在同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条件下,抓

住机遇,乘势而起,独立自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实现祖国统一。第二,能否领导中国把实现工业化同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起来,

利地担当起这样两个层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双重历史使命。第三,党本身能否在进入整体性的新老交替的新条件下,在国际国内新环境中,保持先进性和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党性要求的根本之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迎接新的考验、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一条大思路。“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一个最鲜明特点,就是集中论述了党的先进性。而要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社区党员,他们处于最基层,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广泛,他们能否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来看,社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居民成份复杂,社区内单位多,各种组织多,党员所在行业以及从事的职业复杂。因此,要真正发挥党员作用,就必须根据社区自身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发挥作用。当前,主要应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 1、点─ 一人一岗。一人一岗主要是针对离退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减退、革命意志衰退等不良倾向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具体工作中,一是充分征询意见,合理设置岗位。岗位设置要根据本居民区的实际,本着切实可行的原则,依照党员人数的多少,居民区范围的大小,居民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设置岗位。一般以15个方面的岗位为宜,主要有:党的政策宣传、民事调解、便民服务、治安巡逻、帮教帮困、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墙门组长、青少年教育、计生监督、科普推广、文化体育、外来人口管理、护楼、门卫。二是坚持自愿申报,组织审批上岗。岗位确定后,在党员个人申报的基础上,居民委党支部进行集体研究,根据每个党员的特长、年龄、身体等实际情况,对党员申报的岗位逐一审批。【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各类报告3、面─街企、街事、街军、街警共建。街道内各类单位多,这就要求街道党组织必须主动沟通,协调驻街单位,积极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社区建设“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成效同得”的工作机制。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组织和发动驻街道单位共建时,应以“精神文明共创、社会事务共管、社会稳定共保”为纽带,以“共驻共建、共同发展”为前提,以“资源共享、成效同得”为目的,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民心工程”活动、“凝聚力工程”活动等。具体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把组织行为落实为个人行动。街道与驻街单位联合开展某项活动时,目标、形式、方法确定后,最后要落实到党员身上,变成个人行为。这就要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制,使党员人人肩上有指标,将压力变成动力。二是要结成对子,开展竞赛。在共建活动中,将参加单位结成若干对子,展开竞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激励党员创先争优。东兴街道八委有一个小区,居民中,有街道的,也有浑江铁路的,小区建设成为一个难点,铁路不想投资,地方又缺少资金。后来,东兴街道主动与浑江铁路协商,最后达成由铁路和街道购买原材料,街道和居住在该小区的铁路离

退休党员共同建设小区的协议。经双方党组织部署和发动,双方党员亲自搜集花种、移植树苗、取土、修花池、铺地砖、搭设休闲石台等,干了一个多月,终于将小区建设得美丽、优雅。

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第6页)

"

第五篇:《关于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我区位于某市中心城区,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53万。区委下设24个基层党(工)委,19个党总支,543个党支部,有党员8033名。

一、我区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1、基本情况

我区目前有流动人口26200余人,其中:流动党员653人,287人为农民工党员,占流动党员总数的44%。农民工党员有两个特点,一是年轻力壮,但文化程度低。他们年龄普遍集中于26-49岁之间,文化层次多为初高中。二是分布广泛,且流动性很大。他们主要分布于我区市场中心下属各市场、街道下属各社区、非公经济组织和行政村,大多从事一些临时或短期性工作,其中以完成某项工作为限的占总数的75%,流动性特别大。

2、主要做法

(1)认识明确,思路清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新城区作为某市的中心城区和市场群落的集中分布区,吸引汇聚了大量的农民工,其中农民工党员占有相当比例。区委对做好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高度重视,早在90年代末,就对如何加强市场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进行了专题研究,新一届区委更是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稳定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将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由依托市场党组织向社区党组织延伸,实现了对农民工党员8小时内外的管理和监督,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农民工党员纳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范畴,提出了管好农民工党员必须坚持的四项原则,即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的繁荣稳定,有利于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合理流动,有利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有利于及时参加党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始终保持农民工党员的先进性。为此,全区各级党组织按照区委要求,定期摸清农民工党员底数,在实践中既加强管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又兼顾农民工党员实际,做到管而不死、放而有序、活而不乱。1999年,市委在我区召开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我区加强市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可以说,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在我区已经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理顺关系,夯实基础。区委坚持分类指导,健全组织,对农民工党员工作比较集中的市场或非公经济组织,由市场或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对农民工党员实行依托式管理;对农民工暂住地社区或村子,由社区或村党组织对农民工党员实行挂靠式管理,较好地将农民工党员8小时内外的教育管理整合起来,使分散于不同行业的农民工党员有了自己的“家”,找到了“离乡不离党”的感觉。

(3)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关于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关于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一是各市场、非公经济组织、社区和农村党组织建立起严格规范的党组织关系转接制度。对本地区、本单位务工经商时间在六个月以上、相对稳定的农民工党员,及时督促其接转正式党组织关系;不足六个月的,采取《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认真填写该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记录,并定期将该党员现实表现向其所在党组织反馈,以此作为该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二是各相关党组织建立了证、卡、册、簿制度,对农民工党员逐人建立起流动党员登记卡、流动党员花名册和好人好事登记簿。三是实行目标管理制度,每年年终,各基层党(工)委都要对一线党组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情况进行目标考评,区委组织部也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基层党(工)委党建目标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形成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良好工作格局。

(4)注重实际,加强教育。为了消除农民工党员对城市工作生活的陌生感和不适应,增强他们对城市党组织的认同和信任,各基层党组织一是开展与农民工党员群体的双向沟通,主动深入农民工党员家中,了解他们“想什么、干什么、要什么”,努力成为他们的好朋友、知心人。如太华路街道八府庄社区党支部了解到由于户口壁垒的原因,新城温州黄力皮鞋厂部分温州籍农民工党员子女存在上学难问题,就积极与区教育局沟通协商,就近安排入学。尽管事情不大,但拉近了党组织与农民工党员的距离,为开展好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奠定了基础。二是坚持发挥好各类载体作用,以多元化的活动吸引农民工党员。实践中,各市场、非公经济组织、社区和农村党组织分别创设了流动人员社区学校、流动员工教育中心、流动人员法律援助中心等各类载体,开展了安全生产教育、中短期知识培训、文化娱乐等各类活动,在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党员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的同时,也为他们交流信息、学习技术、展现才华提供平台,培养了一批带动经济发展的技术骨干,进一步增强了农民工党员对城市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三是坚持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活动,积极在农民工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如陕西贝斯特企业集团党委多年来坚持在农民工党员相对集中的市场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像俞发柱等爱岗敬业、诚信至上的优秀农民工党员,进一步激励广大农民工党员向先进看齐,保持了农民工党员的先进性。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们在加强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一项全新领域,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农民工群体中的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不完善。城区作为农民工群体的输入地,本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托社区、企业、市场和农村党组织将农民工党员

纳入教育管理范畴,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对党建工作遗留下来的条块分割,使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统一协调。例如:社区或农村党组织虽然可以对8小时以外农民工党员纳入有效管理,但是对社区以外农民工较集中,属市建、市政部门管理的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dangzheng38671/

推荐访问:社区党员教育管理 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