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鸟的天堂教学计划

来源:工作计划 时间:2016-10-13 09:20:3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工作计划】

【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鸟的天堂表格教案

四年 班 语文教案设计 总课时:第 4 节

四年 班 语文教案设计 总课时:第 5节

【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到来啦,这一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更多的课文、收获更丰富的知识。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和教案,以下是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谢谢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并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词语。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

  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板题、读题。

  3、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

  二、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自读课文,学习字词,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2、交流,根据内容分段。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比较: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和树梢。

  (短句读来有韵味)

  3、作者就快要到“鸟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4、怀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读第一段,感受、欣赏河面环境的幽静和景物的优美。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1、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结尾句)

  2、 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朗读

  3、 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二、学习第二段

  1、 作者描写的大榕树有何特点?

  2、 理解句子: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子是明亮的原因是什么?“颤动”?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生命在颤动”)

  3、面对这样一株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指导朗读,体会联想的作用。

  5、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这是鸟的天堂吗?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1、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应接不暇。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

  自由地读读课文,可以坐着读,可以站起来读,可以找伙伴一起读,也可以请老师和你一起读!

  2. 指导朗读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紧凑。`````````````1

www.fz173.com_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鸟的天堂教学计划。

  3. 导读:作者继续拍掌,无数的鸟从榕树丛中飞了出来,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理解“应接不暇”。

  4. 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果真名不虚传。

  5、读一读课本上写鸟的句子。鸟儿真多呀,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课文中那个词说明这一点?联系上下文解释

  6、面对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愿离去,从心底发出赞叹。

  7、小结:作者写大榕树的美丽抓住了它的枝、根、叶,也就是事物的静态来写的,(板书:静态)而写鸟则抓了鸟的活动变化,也就是事物的动态来写的,(板书:动态)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像作者一样舍不得离开鸟的天堂。

  四、感情朗读。

  请同学们选一段你最喜欢的课文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

  1、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赴新会“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去的时间不同)

  2、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六、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要想更多地领略南国风光,就请大家去读读巴金先生的《旅途随笔》。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二)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学情分析

  本班为我校四年级二班,本班共有24名学生,男17人,女7人。纵观本班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大都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在语文学习兴趣方面较好,动手、动口练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是重点,在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不断加强情感教育,能从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大榕树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感悟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受到大榕树美的熏陶,感受南国风光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3)进一步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同学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身的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感受,并要求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到来啦,这一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更多的课文、收获更丰富的知识。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和教案,以下是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谢谢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www.fz173.com_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鸟的天堂教学计划。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 靠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 用千里眼顺风耳 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 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二)

  教学目标:

  1、 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部分词语“呼风唤雨、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洞察、探索”。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根据语言现象,进行语言、说话训练,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3、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语言简洁与条理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爷爷特意为我们四年级小朋友写的 呼风唤雨的世纪www.fz173.com_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鸟的天堂教学计划。

  (1)解词:看到“呼风唤雨”你想到什么?为什么?读题

  (2)世纪呢?一个世纪多少年吗?我们现在几世纪?刚刚过去的是20世纪。从1900——1999年。(你真了不起,知识面还真广!)

  想不想知道路甬祥爷爷写了些什么?赶紧让我们打开课文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读准确,读不通顺的或是比较拗口的地方标注一下,并且多读几遍。

  2、反馈难读的句子,在反馈的过程中读词并理解。(你觉得哪些句子第一次读的时候比较拗口?)

  (1)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课件出示)

  这句话到底该怎么读,联系上下文,读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正确的理解。是的,达到了一百万年以上的才是上百万年!

  指名读,齐读

  读读第四自然段,带上笔划划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你知道了吗?什么叫发明?什么叫发现?

  导:长句难读,但有些句子不长,它的标点特别,这样的句子读好了,有一种情感就会油然而生!

  出示: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自由读——学生问师答——交换读——学生自问自答——读出来了吗?一种什么情感?板书:设问

  在反馈难读的句子的过程中,把“引用”这一方法也带过。

  3、咱们差不多又把课文读了一遍,路甬祥爷爷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

  其实大家表述的不外乎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指——指——指,有问题吗?“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三、精读课文,感受内容

  快速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哪个地方最能体会到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默读,点画文句。

  预设一:

  出示: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 自由读

  2、 再读(以师生接读的形式),20世纪人类登上——,潜入——,洞察——,探索——,

  3、 这么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再来读一读,把你们的感受带进去!

  4、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动词)我们也用上一些动词来说说20世纪的其他发现和发明?同桌讨论一下。

  5、 继续接读,20世纪,————等,这个等里还有什么?预设:举例

  出示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

  预设二:

  出示: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出示)

  (1)导:是呀,这就是二十世纪,短短100年可以拥有那么多的成就,真可以用——齐读,(2)简介: 这句诗原是唐朝诗人岑参,选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来形容边关下大雪后的景象的。齐读

  (3)为什么这句诗被作者引用到课文中来了呢?学生说

  (4)这是用了诗人的语言来描述,你能不能用咱们自己的话来描述?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形容。

  预设三:

  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课文是写20世纪的这个社会,却写了20世纪以前的社会,你们发现了吗?这是为什么?(对比)读句子,20世纪前的社会是一个什么社会?板书:农耕社会(耕)

  1、 农耕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2、 交流拓展:

  读好文中句:那时没有( 电灯 ),没有( 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就直接让学生接说没有——没有——没有——

  想象:孩子们,没有这样的东西,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老师给你句式想象

  在农耕社会里,人们没有( ),只能(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社会什么都没有,人们的生活多么不方便)于是古人充满了幻想,他们幻想有——

  古代有哪些幻想变成了现实?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千里马——嫦娥奔月—

  作为二十世纪出生,长在二十一世纪里的孩子,请你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会怎么读?(自豪)

  四、写话训练:

  20世纪的科学发明和发现真是奇迹,让人出乎意料。它让我们的生活舒适和方便,连过去的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那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呢?这儿路甬祥爷爷没有举例子,我们也来举个例子说说,活学活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小的提示:

  出示:当我看电视时,只需轻轻地按动遥控器,清晰的画面就会展现在眼前;当我

  。

  交流,学生写的话。

  小结: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它为我们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你明白了吗?

  回文第一自然段,再读第一自然段。

  (自豪地读,骄傲地读)

  20世纪已经过去了,那就让我们带着憧憬,畅想21世纪吧!

  【说课材料】

  实实在在为语文

  曾记得语文教学改革专家杨再隋教授关于语文教学应奠基固本提出要“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教学落实”的“三实”观点。着手准备上这一堂课时,脑海里的确就是这样想,语文课就应该实实在在,怎样把每一个环节上实在,怎样在自己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更多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文章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就体裁而言这是典型的科普类说明文。这类题材并不好上,从学生而言喜欢这样的内容,但没有基础,需要进行相关知识的课外阅读、积累;对于教师处理不当变成科学常识课,失去语文本真,缺少语文味道。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目标牢牢锁定为理解、品味、运用语言,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而整堂课预设下来,我认为自己对于语文学科扎实、实在诠释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落实初读,根据文本特点实实在在解决学生读正确、读通顺的初读目标。

  科普类说明文涉及科学常识的介绍,往往所含较多生字,对于学生来说接触起来比较陌生,而这篇教材体现更为明显,有许多长句子,学生在停顿上极易发生问题。如果初读只给学生的生字词语加以反馈,那么学生是否实实在在在课堂上能在初读课文中真正做到读正确、读通顺并没有真实显现。而且我认为初读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由此在初读中我给予了学生两种基本的初读技能,一是能根据上下文学会对长句正确停顿;二是能根据上下文内容来理解相关词语。实际操作下来发现还是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比较扎实地完成对课文地初读,真正落实了这一步目标。

  二、抓住训练点,有效预设,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纵观整堂课,我认为自己还是实实在在地把科普类说明文上出了语文味。在教学中,我不是带领学生直奔“20世纪的科学技术是如何呼风唤雨的?”这个常识性的内容,仅仅把理解课文作为一个基本教学目标,更为重要的是从课文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中精炼出为语言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所规定的那些最具语文价值的部分,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如在初读中我抓住停顿让学生学会正确读好长句,“发明”“发现”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来加以区分;第三节教学中抓住课文典型句子“在农耕社会,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进行细致品读,并给与学生固定句式“在农耕社会里,人们没有( ),只能( )。”让学生在想象说话中充分体会农耕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极受自然约束的生活,增强学生对20世纪呼风唤雨的感受;在第四节中抓住典型短语搭配形式“登上”“潜入”“洞察”进行品读,并仿用作者这样的搭配让学生来列举还有哪些发明、发现等。甚至在课堂最后,在学生充分感受到20世纪的科学技术成就后,我具象“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两个抽象度极大的词汇给与句式让学生进行当堂写话,即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发现如何为人类造福的语言训练。旨在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也比较自觉地关注说明文语言的表达,能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运用性活动中,调用已有经验和语言去为新的表达目的服务,真正成为语言实践的主体,真正成了语言实践的主人。而实际课堂下来,的确这样的训练自我觉得语文味十足。

  应该说在上述课堂侧重点下,的确作为语文课,我能初步实现本堂课的目标。当然课堂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上下来觉得在这些方面还需要认真改进:一是在主干问题的引导下,对于课文的中心句的回环做得过多了,以至于在时间的控制上超时了;二是在有些环节的细节的处理上还是显得过于急燥,未能把学生的生成及时的把握住。

【四】: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老师的教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老师讲课的一个核心和灵魂,也是老师的思路和逻辑所在。一份好的教案能够将整个课程变得饶有趣味,尤其是那些小学生们的课程。今天的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内容请访问(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观潮》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老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 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 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www.fz173.com_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dangzheng458534/

推荐访问:人教版四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