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历史科高考备考计划

来源:工作计划 时间:2016-11-11 10:31:2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工作计划】

【一】: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

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

范春林

一、指导思想

根据现行高中历史新教材、新课标和高考考纲要求,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及时关注高考政策,结合历史全国卷特点,精心备考,研究方法,提高效率。

二、备考背景

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在历史学习上存在三大问题:

1.学习主动精神差,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太差。

2.学习方法不科学,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理解分析,即使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做题中也不能灵活运用,迁移能力差。

3.做题能力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较差,答题习惯不规范。针对这一状况,复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现实,低起点,高要求,夯实知识基础,构建、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培养高考意识和考试能力。

三、对全国卷高考命题的分析、思考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学习潜力以及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俗地说,命题源于教材,但绝不拘泥于教材,往往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考查学生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1.回归知识,考试内容多依托教材中重要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因此在备考时切勿脱离课本,在考试中许多考生历史知识的网络结构不够严密,答题时出现漏洞,或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同学们阅读教材不仔细,知识点掌握不牢,观点理论理解不够深刻。因此,一定要克服思维惰性和认知定势,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整理知识,窜联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的网络结构。

2.重视能力,学科特色鲜明。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主要包括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两个方面。前者体现在如何获取知识(包括获取材料和阅读材料等),处理材料(提取、甄别、解释材料的能力)和组织交流能力(概述、叙述、论述等能力);后者主要包括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逆向思维、历史形象思维等思维能力。我们常常借助于这些思维方式来解答主观题。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能够提高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有人简单地概括说:“记忆+理解+总结﹦能力”。对教材和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深入理解、有逻辑性的完整表达、及时地总结感悟,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训练环节,仅仅靠死记硬背和搞题海战术是难以大幅度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

四、针对高考全国卷的应对策略

1.整合教材,提升综合能力。

目前高中历史是以专题史的形式呈现的,同一单元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但专题史的教学明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最好按通史体例重新整合三个模块的内容,构建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抓好通史复习,既可温故,即整理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模块的知识;又可知新,即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归纳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构建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认识。

2.以教材为载体,强化历史思维的培养。

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教材为载体,借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多视角思考相关问题。例如当我们依据教材对新文化运动大加赞扬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学者对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反思。历史学习需要我们大胆质疑历史结论,有质疑,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3.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

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事实上,历年的《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应“注重考查学生在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内容呈现来看,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确实加大了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等的考查力度。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只有掌握这些主要史观的内涵,才能准确分析、理解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才能理解、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才能在备考中运用其理论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还应从不同的史观切入,理解、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冲破传统历史思维的定式,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备考效率。

4.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复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现实世界,具体包括:能体现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的事件;既能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本学科知识的现实热点;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而不是纯理论的新提法和新理论。www.fz173.com_2017届历史科高考备考计划。

五、备考时间安排

(1)、一轮时间:2016年9月—2017年3月初

阶段目标:夯实基础。即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专题复习,适度关注小专题。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一般被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通过第一轮复习,查漏补缺,逐渐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学科知识树,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线索;砸实基础,依据考纲中每章每节的考点分布,一点一滴的积累,狠抓课本的读熟读透能力,让基础知识成为学生的得分法宝,为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二轮时间:2017年3月初——2017年4月底

阶段目标:对重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把握对学科内知识综

合的规律认识,注重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重视论从史出能力的培养。使一轮专题复习得到升华和巩固。

(3)、三轮时间: 2017年4月底——2016年6月初。

阶段目标:针对选择题、综合题的题型、解题方法,答题技巧、注意事项进行严格训练。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综合测试讲评,精选精炼精讲。收集各地高考信息,对热点、重点进行针对性复习,指导学生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做好学生考前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考前一周,做一至二套模拟题,使学生对高考试题的题型和题量、考场心态、时间分配、思维转换等方面都得到适应性的训练,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高考,争取考出好的成绩。

2016年8月

【二】:2017届历史高三复习计划

2017届高考历史复习备考计划

贵阳为明国际学校高中部 杨智琳

一、指导思想

根据现行高中历史新教材、新课标和高考考纲要求,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及时关注高考政策,结合贵州省参加的历史全国二卷特点,精心备考。研究方法,提高效率。 复习过程中,计划要认真执行。

二、备考背景

(1)学情分析:

本届我校文科仅1个班,学生39人,目前在我校备考35人,从总体学习上看,其中仅戴淑华、朱富玥等5名来自原北清班同学基础较为扎实,有冲击国内一流大学的实力;另外有萧郁凝、时锦澜等7位同学虽然基础不是很强,但一直以来踏实认真,有较大希望考上一本。就历史学系的情况来看,上述12名优生当中,有3人历史成绩不够理想,出现的问题较多,成绩不稳定,需要个别关注和辅导。 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在历史学习上存在三大问题:

1.学习主动精神太差,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太差。

2.学习方法不科学,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理解分析,而倾向于死记硬背,即使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做题中也不能灵活运用,迁移能力差。

3.做题能力太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较差,答题习惯不规范。针对这一状况,复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现实,低起点,严要求,夯实知识基础,构建、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培养高考意识和考试能力。

(2)历史授课情况

经过高二年级一个半学期(2015年12月起——2016年上学期结束)的规划和加快学习进度,已经对三册必修课本基础知识进行了初步复习,完成了“0.5轮复习”,为高三正式一轮复习打下了基础。

三、对全国卷高考命题的分析、思考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学习潜力以及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俗地说,命题源于教材,但绝不拘泥于教材,往往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考查学生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1.回归知识,考试内容多依托教材中重要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因此在备考时切勿脱离课本,在考试中许多考生历史知识的网络结构不够严密,答题时出现漏洞,或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同学们阅读教材不仔细,知识点掌握不牢,观点理论理解不够深刻。因此,一定要克服思维惰性和认知定势,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整

理知识,窜联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的网络结构。

2.重视能力,学科特色鲜明。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主要包括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两个方面。前者体现在如何获取知识(包括获取材料和阅读材料等),处理材料(提取、甄别、解释材料的能力)和组织交流能力(概述、叙述、论述等能力);后者主要包括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逆向思维、历史形象思维等思维能力。我们常常借助于这些思维方式来解答主观题。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能够提高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有人简单地概括说:“记忆+理解+总结﹦能力”。对教材和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深入理解、有逻辑性的完整表达、及时地总结感悟,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训练环节,仅仅靠死记硬背和搞题海战术是难以大幅度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

四、针对高考全国二卷题目情况的应对策略

1.整合教材,提升综合能力。

目前高中历史是以专题史的形式呈现的,同一单元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但专题史的教学明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最好按通史体例重新整合三个模块的内容,构建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抓好通史复习,既可温故,即整理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模块的知识;又可知新,即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归纳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构建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认识。

2.以教材为载体,强化历史思维的培养。

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教材为载体,借

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多视角思考相关问题。例如当我们依据教材对新文化运动大加赞扬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学者对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反思。历史学习需要我们大胆质疑历史结论,有质疑,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3.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

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事实上,历年的《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应“注重考查学生在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内容呈现来看,近几年各地的高考历史试题确实加大了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等的考查力度。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只有掌握这些主要史观的内涵,才能准确分析、理解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才能理解、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才能在备考中运用其理论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还应从不同的史观切入,理解、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冲破传统历史思维的定式,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备考效率。

4.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复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现实世界,具体包括:能体现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的事件;既能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本学科知识的现实热点;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而不是纯理

论的新提法和新理论。

五、备考时间安排

(1)、一轮时间:2016年9月—2017年3月初

阶段目标:夯实基础。即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专题复习,适度关注小专题。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一般被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通过第一轮复习,查漏补缺,逐渐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学科知识树,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线索;砸实基础,依据考纲中每章每节的考点分布,一点一滴的积累,狠抓课本的读熟读透能力,让基础知识成为学生的得分法宝,为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二轮时间:2017年3月初——2017年4月底

阶段目标:对重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把握对学科内知识综合的规律认识,注重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重视论从史出能力的培养。使一轮专题复习得到升华和巩固。

(3)、三轮时间: 2017年4月底——2016年6月初。

阶段目标:针对选择题、综合题的题型、解题方法,答题技巧、注意事项进行严格训练。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综合测试讲评,精选精炼精讲。收集各地高考信息,对热点、重点进行针对性复习,指导学生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做好学生考前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考前一周,做一至二套模拟题,使学生对高考试题的题型和题量、考场心态、时间分配、思维转换等方面都得到适应性的训练,让学生以

【三】: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个人教学计划

2017届高三年级历史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制作人:xxx

www.fz173.com_2017届历史科高考备考计划。 www.fz173.com_2017届历史科高考备考计划。

制作人:xxxwww.fz173.com_2017届历史科高考备考计划。

时间:2016年9月6日

【四】:2017高考历史复习计划

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计划

为备战2017年高考,迎接全国卷考验,特制订2017年高三备考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认真研读近几年全国卷高考试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借鉴本校几年的本考经验,及时关注高考政策。精心备考。研究方法,提高效率。计划要周密,时间要合理;忌猜题押宝,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为根本。

二、学情分析www.fz173.com_2017届历史科高考备考计划。

本届我校高三文科6个班,7个普通班,3个音美班,基础较差。存在三大问题1、学习主动精神太差,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太差。2、学习方法不科学,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理解分析,而倾向于死记硬背,即使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做题中也不能灵活运用,迁移能力差。3、做题能力太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较差,答题习惯不规范。针对这一状况,复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现实,低起点,严要求,夯实知识基础,构建、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培养高考意识和考试能力。

三、时间安排与阶段目标

一轮时间:从2016年7月—2017年1月底

阶段目标:夯实基础。即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小专题。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一般被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通过第一轮复习,对基础年级新授课查漏补缺,逐渐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学科知识树,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线索;砸实基础,依据考纲中每章每节的考点分布,一点一滴的积累,狠抓课本的读熟读透能力,让基础知识成为学生的得分法宝,为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轮时间:从1月底——5月初

阶段目标:对重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把握对学科内知识综合的规律认识,注重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重视论从史出能力的培养。使一轮专题复习得到升华和巩固。参加保定市和周边地区的模拟考试,做好总结分析。

三轮时间: 5月初至6月初。

阶段目标:针对选择题、综合题的题型、解题方法,答题技巧、注意事项进行严格训练。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综合测试讲评,精选精炼精讲。收集各地高考信息,对热点、重点进行针对性复习,指导学生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做好学生考前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考前一周,做一至二套模拟题,使学生对高考试题的题型和题量、考场心态、时间分配、思维转换等方面都得到适应性的训练,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高考,争取考出好的成绩。

四、具体措施

从近几年高考答卷情况看,历史学科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掌 握不牢,表现为史实张冠李戴、概念不清、历史结论错误等。二是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差,表现为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正确把握题意等。三是答题不规范,表现为表述不当、思维混乱、答案错位、完全照抄材料、答题口语化等。为此,在把握考纲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重点参照并研究课改省份试题及其高考动态,我们将是河北省课改后第四年高考,高考试题已

趋于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备考中,不仅要把握好考纲,针对近几年高考题分析研究。还要搜集各课改省份的高考题和命题方向。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考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定主题,重难点、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备课组必须认真研读“三纲”,精心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复习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逐步转化备课方式。集体备课要实现由备教案向备学案的过渡,由备教学内容、备知识梳理向备教学实施的过渡。

3、潜心研究备课内容。备课要认真关注“三情”、 “三生”(尖子生、边缘生、待优生)等问题。

4、在备课和教研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帮带作用,从备课、讲课、作业布置,重点讲解各个方面细致的指导新教师。并要求新教师尽量做到听一节讲一节,学习中提高。

第二、认真落实目标教学,调动学生读、记、听、写、练的每一根神经。

1、解决好目标设置问题,要以学生为本设置目标,目标一定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是学生学习的收获、积累和提高,要直指学生的学习结果。目标用词要清晰、简单、明了、切中要害,为此,我们通过教学研讨,形成统一的教学案模式:目标提出要有恰当的动词;知识结构清晰、精练;高考真题有导向性;每节课解决1-2个重点问题;习题巩固针对性强。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学生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多少,看学生获得哪些能力上的提高。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dangzheng521777/

推荐访问:2017高考历史备考策略 2017海南高考历史备考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