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归纳

来源:工作总结 时间:2016-11-15 10:42:1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工作总结】

【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总结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总结

【单元概述】

一、主要内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是指导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这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一超多强(格局过渡时期,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

二、基本线索: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发展趋势的重大变化。

第一课美苏争锋——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背景

1、二战极大的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2、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由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3、美苏在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和意识形态(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上的分歧。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根本原因)。

二、美苏“冷战”

1、“冷战”概念:

二战后美国为首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手段、活动,来遏制共产主义(本质),稳定资本主义。

2、“冷战”的表现:

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

⑴美国:

①政治:杜鲁门主义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笼,实际上是美国政府“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全面开始的标志。

②经济:马歇尔计划

目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 马歇尔计划决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它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因此,它实质上是对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③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战后初期美国“遏制”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后来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也正式形成。 ⑵苏联:

①政治: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②经济: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建立(“经互会”)

③军事: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三、“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表现:美苏激烈对抗,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⑴全面冷战

①德国分裂:1949,美国支持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接着在苏联的支持下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两个德国的局面形成。(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

②朝鲜分裂:1948年分裂为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

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7月,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并建设导弹基地,最后,苏联被迫撤走导弹。表明当时美国占据优势。

⑵局部热战

①朝鲜战争:

A、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略朝鲜。

B、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中朝军民联合抗击。

C、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D、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是二战后美国的第一次挫败,使朝韩长期分裂。

②越南战争:

美国在越南发动了“特种战争”、“局部战争”,

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局部战争,成为70年代美苏争锋美国处于劣势的重要原因。

2、“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⑴消极影响:

①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形势紧张;

②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③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⑵积极影响:

①美苏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

③客观上两强相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④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促进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崛起,欧共体形成等,从而促进多极化格局的发展)。

第二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⑴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⑵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⑶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意识到只有联合才能保障自身发展与安全。

⑷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过程

1)欧洲共同体(1967

⑴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缓和法德矛盾,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

⑵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⑶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①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

⑷欧共体的发展——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政治一体化

①戴高乐主张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②1973年,成员国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

③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

④80年代以后,欧共体的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

2)欧盟正式诞生(1 993年11

①1991年,欧洲12国签定《欧洲联盟条约》

②1993年,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

③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

性质:是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合作组织

3、影响:www.fz173.com_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归纳。

⑴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⑵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⑶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⑷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1、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⑴内因:

①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③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④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

⑤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⑵外因:

①美国大力扶植;

②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2、结果:

①1956年—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②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之首 ③80年代末:泡沫经济

④90年代: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投资生产占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影响:

⑴谋求政治大国地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

⑵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由于西欧、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严重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使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日本崛起的启示:

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要重视教育和科技;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⑴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亚非拉独立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保持和平中立。

⑵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⑶1955年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2、经过:

1961年,铁托、纳赛尔、尼赫鲁的推动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www.fz173.com_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归纳。

3、内容(宗旨和原则):

不结盟运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

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4、意义:

⑴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⑵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作为一支新兴力量,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四、中国的振兴

1、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1956年)

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年—1978年)

3、改革开放后(1978年—):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第三课 走向多极化www.fz173.com_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归纳。

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

1、苏联解体过程:

1)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背景:政治生活僵化、经济困难、社会矛盾从生。

②结果:东欧剧变、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东欧剧变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

2)八一九事件(1991年)

①根本原因:戈氏改革的失败导致的民族分离运动加剧。

②直接原因:《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

③性质:苏联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为了挽救苏联所做的一次失败的努力

④影响:大大改变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叶利钦及支持者掌握国家大权。

3)解体标志:

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2、解体原因:

⑴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

⑵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⑶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3、影响:

标志战后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崩溃,雅尔塔体系和“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二、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1、西方世界三足鼎立(美、日、西欧):

1)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课 标]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

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

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

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三、教学难点: 对课标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做题技巧的把握。

四、知识框架

五、课堂训练

1.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1945年雅尔塔体系确立 B.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

C.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 D.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

2.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军事集团

C.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统一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成立北约组织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

4.主导雅尔塔体系的国家是

A.美、苏 B.美、英 C. 英、法 D.英、苏

5.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在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的重要原因是 (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7.导致苏联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事件是

A.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B.1991年,苏联就是否保留苏联举行全民公决C.1991年“八一九”事件

D.1991年独联体的成立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配世界局势四十多年的两极对峙格局宣告瓦解的标志是 ( )

A.美国重新称霸世界 B.社会主义中国迅速崛起

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9.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措施不包括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0.1991年成立的独联体

A.是一个主权国家 B.是苏联的别称

C.是主权国家的联合组织 D.其性质与华约组织相同

11.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是 (

A.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B.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C.非集团、不结盟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2.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

B.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举行会谈

C.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D.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13.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框架的是 ( )

A.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dangzheng529574/

推荐访问: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