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份思想汇报

来源:思想汇报 时间:2018-08-21 08: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思想汇报】

2017年12月份思想汇报(共10篇)

2017年12月份思想汇报(一):

12月的思想汇报要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在向团组织靠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和作风上有很大的提高。请论述你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那些进步?还存在着什么问题?以后该怎么改进?
如果我会,我还要问你们干嘛。有答必采纳

你看行不行,可以记得采纳
进步:
1在思想上提高了对党和团的理论知识的认识,进一步端正并深化了自己的思想。
2在学习上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为以后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打好基础。
3在生活上运用党和团的思想 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参加活动,积极联系群众。
4在作风上用一个团员应有的姿态 用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严格律己,端正作风。
问题:有时候较懒散,意志力还不够坚定
改进:今后将继续努力,不断磨练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2017年12月份思想汇报(二):

关于中学生对于责任感的认识的一份思想汇报
1500字左右关于中学生对于责任感的认识以及如何增强中学生的责任感
【2017年12月份思想汇报】

从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来看,要有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多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动态,参加一些志愿者服务社会的活动;从对家庭和个人的责任来看,要多关心每个家庭成员,理解体谅父母,多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不忘加强自身的学习.

2017年12月份思想汇报(三):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汇报怎么写

以下有一篇范文

贯彻落实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情况汇报

根据峨组通〔2008〕20号文件精神,桂花桥镇党委于4月18日召开了党委班子成员、村书记、主任和镇干部参加的会议,党委副书记陈玉平传达了中央、省委、乐山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党委书记秦光星在会上强调:三级组织工作会议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时刻召开的,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资源支撑.我们要严格按照推进峨眉山市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扎实开展工作,创新工作思路,从组织源头上把班子选优配强,切实为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要紧紧抓住城乡统筹的机遇,按照“抓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抓商贸经济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抓项目建设引进,提升工业化水平”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关注民生,依法执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桂花桥.
今年主要奋斗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3468万元,增长11.1%,力争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77万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67309万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8098万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实现5225元,同比增长15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 以内,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夯实和谐桂花桥镇的组织保障.
一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抓好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学习,提高素质,适应变化,做到学以致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品格来理解十七大精神,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风貌来贯彻十七大精神,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来实践十七大精神.
二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建“和谐支部”为抓手,深化“五好”乡镇党委创建工作.加强对后进村的帮扶工作,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加大村干部管理教育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清正廉洁、务实能干和群众信赖的村级干部队伍.
三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进政风带动民风,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围绕权力制度、资金监控、行为规范,加强制度监督,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建设与发展环境.
二、必须坚持工业强镇战略,积极培育主导产业, 在总量上取得新突破.
一要大力培育工业主导产业.在政策上给予优惠,促进现有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实施技术改造,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产业链条,切实做大做强.二要大力培育工业新的增长点.发挥现有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拓宽现有水泥、粮食深加工、机械加工、有色金属等现有工业发展渠道,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鼓励、支持企业相互合作、联姻.
三、必须坚持农业稳镇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一要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抓好葡萄、草莓、养殖等主导产业,走“ 特色 + 规模 + 品牌 ”路子,形成 “一村一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提升我镇农业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二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加强联合,规范管理,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做大做强农村经济.
四、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 我们别无退路,唯有居安思危,临危思进,时刻紧绷加快发展这根弦,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发展意识、拼搏意识,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强抓发展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凝聚全镇的力量,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2、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作风不过硬就会影响到各项工作的落实.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保持谦虚谨慎、勤俭创业、艰苦奋斗的作风,把精力集中到干工作、求实效上来,对职责内的事情和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优化发展环境,凝聚党心、民心;对上级交办任务,要认真务实,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切实负起我们的责任.
3、维护稳定,促进和谐,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当前,由于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利益分配等引发的矛盾比较突出,维护农村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比较繁重.尤其是当前彭桥、折楼、五爱等村的城乡统筹示范点建设工作,一定要把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同时,对群众关注的党务、村级财务、村务,要定期在村务公开栏上公示,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要通过完善“一事一议”、民主评议干部等制度,使群众有说话的地方,有诉求的渠道,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彭桥片区城乡统筹示范点建设的前期相关工作,二是南铝线、沫南朱线工作,三是大春高产示范现场会准备工作,四是抓好党员干部教育终端接收点基础建设准备工作.
为把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党委书记秦光星要求全镇党员干部团结一致,凝聚实干,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把全镇的组织建设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2017年12月份思想汇报(四):

我是大一新生,现在要写一篇自传,大概一千多字,
千万注意,不是入党自传!别提到有关党的东西,

我叫×××,现就读于××大学××学院,男,汉族,共青团员,××年出生于××省××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我的祖父×××,是一位勤劳俭朴的农民,祖母×××,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父亲×××,母亲×××,都是忠厚老实的农民,我还有一个弟弟叫×××.
把我由小带大的祖父,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他年过古稀,历尽了人间沧桑,亲历了新旧中国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好处和恩情有着最深切的体会.他常常跟我讲起他过去生活的种种艰辛与磨难,告诫我今天的生活多么的来之不易.他总对我说,做人要善于宽容和理解他人,更要懂得感恩,别人对你的恩情,你要一辈子都记得.就是他这样经常教育我要感谢党、热爱党,才会在我幼小的心灵里面种下对中国共产党无限崇敬和热爱的种子.
我的父亲高中毕业,在他那个年代,在我们那个村里,这绝对算得上是高等教育了.父亲是一个说的不多的人,他更多的是去做,对我的教育也一样.他对我从小就严格要求,我做得好了,他教我不要骄傲;做得不好,便会巴掌跟你说话.说实话,我小时候并没有和父亲有过多少亲密的接触,只是心里憋着一股劲儿,心想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做个好样给你看的.
我在幼年时接受的教育可以说应该全部来自于我的祖父和我的父亲,我一直认为我现在所具有的坦率友善和乐观自信的性格基本上就是在我所接受的早期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就是在那样的教育环境下,××年9月,我进入了××小学,在那里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
由于祖父和父亲的早期教育,我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成绩比其他的孩子都要好一些.正是因为我在学校里的优秀表现,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就作为第一批学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戴上了那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红旗一角——红领巾.入队宣誓时的情景至今还浮现在眼前:高举起小拳头,“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一切力量!”的誓词不时在耳畔回荡.而且我现在还保留着那条鲜艳的红领巾,作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纪念.从那以后,我担任了班长、学习委员、少先队大队长等职务,由于表现突出,多次获得了红花少年、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在老师的关心和培养下,加上我自己的努力,××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学.
上中学以后,我更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当我看到高年级的同学胸前佩带的团徽时,便萌发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愿望.从此,我认真学习团的知识,懂得了共青团是中国广大青年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于是,我自觉地用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争取早日加入团组织.终于,在××年5月4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又担任了班里的团支书.虽然工作量较大,但我没有放松学习,成绩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组织同学积极参与,努力进取,为班级争得了许多荣誉.在初中读书的三年,我获得了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称号,参加全市的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于我刻苦努力的学习,在××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高中.
高中是青年学生世界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阶段.刚上高中,班主任老师就向我们讲,在这一阶段,人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信仰等都将逐步形成,这些话对我的启发很大.我觉得在高中期间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政治学习也不能忽视.我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翻阅了一些有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资料,并不时地去认真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学习政治知识,使自己的政治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我深知,一个人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相对容易,但持之以恒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去努力奋斗却是很难的.我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但这些丝毫没有动摇过我坚定的信念.反而,每经历过一次困难和挫折,我就成熟一些,信念更坚定一些.就这样,我在奋斗和追求中度过了我的高中时代,在××年迈进了众多人向往已久的高等学府——××大学.
当然,在大学中我更加注意自己对党的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入党的愿望也越来越热切.大一刚开学不久我就递交了自己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并且在大一下学期进入了党校的学习,在顺利结业的同时,我还荣获了优秀学员的称号.党校老师们优秀的讲课以及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帮助,增进了我对党的认识,拉近了我和党的距离,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党组织的向往之情.但同时我也知道,我对党的认识还处在于一个比较肤浅的层面,仍然需要不断学习与锻炼来提高自己.长期以来,我都始终贯穿着自己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大家配合完成集体任务.在生活中,我团结同学,尽量发挥自己的作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和关心同学.我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共产党宣言》《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诸多有关党的理论知识,极大地加深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有了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正确的理论知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在申请入党期间,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我认为,所有的这些行动对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明白,要想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就必须持之以恒,从申请入党的那天起,就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和真诚的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中国共产党员.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四年中,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回顾四年,我很公文有约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学校期间,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及时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为了扩大知识面和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重视团队合作精神;作为系学生会干部的我,有较强的组织、宣传、管理和应变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出色地完成上级交予的任务外,还在校内组织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能有力地组织同学及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从中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表现出较强的与人密切合作的能力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深受同学们和老师以及领导的认可.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这条线上的一小段,是闪闪发光的一段,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为我划平人生的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已经成从新生成为了一名毕业生,一步步走来,有时感觉很忙很累,但我相信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大学生活使我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工作的同时,自己的阅历在慢慢增加,能力在慢慢提高,综合素质也有明显的提高,对于集体和团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我所收获的这些相比,过程中的那些忙和累已经微不足道了.马上就要离开大学校园了,心中有丝丝不舍,但是人总是要前进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有了定位才能有正确的目标,然后再带着满腔的热血和激情,自信的去拼搏.我会把毕业当做对过去的一个结束,更会把它当成是未来的开始.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会用乐观无畏的精神和勇气,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挑战!
通过学习,我对党的性质、纲领、宗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和纪律、党员条件等党的基本知识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懂得了怎样争取做一名共产党员.同时,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身边的党员,政治视野也得到了扩充.当看到个别存在的党风不正现象时,希望自己能加入到党组织,做一名优秀的党员,重新树立党的形象.这种看法现在想起来是非常片面和狭隘的,这种错误想法的产生源于对党的认识还不够清楚,不能因为有些党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就否定他们是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以至影响对党性的认识,也不能把极少数蜕化变质的党员和党组织等同起来,他们并不能代表党.经过这一次认知意识的转变,我觉得入党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和全面地认识我们的党.我们的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具有铁的纪律的政党,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政党,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振兴中国.党的事业是全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它要求有最优秀的人才加入并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此时,我的父亲对我的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对我的转变并不惊讶,反而给予了赞扬,他说,那是我在为自己诠释对党的认识,是我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的“必修课”.他对我说,入党同学习一样,重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会观察,会总结.要去看书学习,去思考,是要花一番气力的.有的人在入党之后一段时间,甚至是一生都要不断补充对入党的思考,也包括对入党动机的更完整的再定义.在那以后我就决心,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端正入党动机.我觉得我必须把思想的转变和行动相宜地结合起来,让自己把每一点思考和每一次实践对应起来,学要学得有进步,做要做得有体会,实实在在的像一名党员那样来要求自己.我对党的前途更加充满信心,更加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党的十六大新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大会认为,这样表述党的性质,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充分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定为我们党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郑重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既是党的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也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性质认识的升华和发展;既是决定党的性质、面貌与形象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伟大的形象,而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2008年.2008年春节,南方雪灾,凛冽的寒风吹痛了人们的脸,冰霜冻住了宽阔的马路,一切似乎都变得困难起来.我依旧记得我们的温总理拿着喇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火车站看望大家的那个画面;依旧记得有一张照片,上面那个年轻的女警察捧着一碗汤,微笑着用调羹喂给一位妇女手中的婴儿;依旧记得电工们在高塔上挥舞着凿子,敲打冰片的影子;依旧记得抢险完毕后,帐篷里士兵们熟睡的脸庞……而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子——共产党员!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山崩地裂,墙倒屋塌,发生了令人震惊的里氏8.0级大地震.举国恸哭,全球同悲.被挑战的,是生命的信念;被考验的,是存在的勇气;被等待的,是社会的温暖;被盼望的,是党和国家的力量.是党,对13.7万大军作出紧急救援部署;是党,调动了6万医务人员展开生死拉锯;是党,拨出专款与灾情赛跑;是党,时刻心系千万灾民的帐篷……而在灾难面前,面对党和国家发出的一个又一个号召和倡议,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总是积极响应并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救灾抢险冲在最前面的是党员,为重灾区积极捐款的是党员,与重灾户结成对帮户的是党员,在临时安置受灾户时退在最后的还是我们的党员.正因为如此,我始终把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作为自己的指路明灯.
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也有自身的优点,比如我责任心强,关心集体,学习勤奋刻苦,性格上比较坚强,自制力也较好.但是我还是存在着许多缺点和问题的.首先,在学习专业知识基础课程时,我觉得自己进取心不很强,主动性也较差,主要表现在学习时只能顾及理解,钻研得少,思考得也少,有时遇到挫折却知难而退,因为对自己信心不足,总是耽于“能力有限”而放弃钻研.其实,这是一种怕吃苦的错误想法.尽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但也不应该抱有悲观的态度,因为学得不够扎实才应该投入更多的信心和精力,如果自己都放弃了,那么就不用谈进步了.在生活中,有时我却又表现得太过要强,认为许多事情自己都要去插手,才算关心集体.其实这只是一种盲目的热情,应该培养自己分析和观察问题的能力.集体固然要关心,但是要做好,做的有效果才行.我可以在自己擅长的环节尽力,同时,在别人做事的时候为他们加油.所起到的效果比事事做,事事做得不专心要来得好.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我总是凭一时兴起看书,缺少连续和反复的过程,或许要过一周或半个月之后再一口气看完另一半,这自然不如循序渐进的效果好,结果学习文章由于不连贯的思考和影响不深刻而事倍功半.在个人性情和道德修养上,我觉得自己脾气不好,有时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乱发脾气,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也给别人种下了不好的印象,我很清楚地明白,这其实是一种不理智的表现,而且这个缺点非同小可,倘若严重的话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很多环节,我想没有一个群众敢接受一个暴躁有不冷静地人为他服务.这就意味着如果一意孤行就会失去群众基础,这样是很危险的,在同学们中间塑造形象也更是无从谈起.我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我的急噪,我总希望自己做的更好,站在比别人高的地方,让别人仰视.于是我有点忽视踏踏实实地静下心来,这并不是指我不够努力,而是我觉的我的这种心态很容易受到打击.所以,我还要规划好,做好自己的人生计划,给足自己信心和勇气,并且能沉下心来努力干自己的事情.
能否使自己成为一个党员,关键看有否具备党员的条件,说到根本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是否严格.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我的许多缺点和错误其实就源于这一点.很多时候知道一件事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好,却由于惰性而不能付诸于实际行动.对自己的不严格要求,助长了自己涣散的风气,所以形成了“做不好,就不想做好,然后更做不好”的恶性循环.以上也只是我的一些明显的缺点,其实在思想和行动中一定还存在的很多其他方面的缺点和错误.我正在努力的发觉并改正;而且我更加期盼着能够在老师、同学们的监督和帮助下改正缺点和错误,因为大家就是反映我的言行的镜子,大家提出来的也正是我亟应改正的东西.
任何一个党员,并不是生来就具有优秀品格的,而是后天学习和实践的结果.一个共产党员要想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就要不断地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21世纪我国宏伟的建设任务,除了学习科学文化,最根本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理论.在学业有成后的将来,还要积极参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我将不断肃清头脑中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自己锻炼成为具有坚强党性的共产党员.理想是远大的,但还要从实处着手,我会从现在开始以实际行动开始努力,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量缩小与党员标准之间的距离.
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八十多年前,中国英勇的志士在风雨岁月中选择了共产主义作为终生的信仰,在追求与捍卫信仰的征途中唤醒了腐朽沉沦的华夏巨龙.八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睿智的先锋仍在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中信仰着共产主义,在发展与竞争中带领着泱泱大国逐步跻身世界国际舞台.信仰,是指引我们民族前进的明灯;信仰,更是确保华夏儿女不断前行的瑰宝.而共产主义信仰,更是我21年来得以茁壮成长的基石.今天,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认真学习老党员们的高尚情操,奉献精神,要以他们为榜样,以党员的标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靠近党组织,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为祖国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017年12月份思想汇报(五):

反映祖国的建设成就
简短点的

青藏铁路创造中国乃至世界多项铁路史纪录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今日全线开通试运营,并创造中国乃至世界多项铁路史上的纪录.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
在这世界高原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上,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自二00一年六月二十九日开工以来,铁道部根据由北向南,逐步推进,分段建设,分段铺轨的总体部署,二00一年在格尔木至望昆段展开施工,在南山口建成世界最大的高原铁路铺架基地,冻土工程试验段开始建设,首战告捷;
二00二年展开唐古拉山以北冻土工程和西藏段部分重点工程施工,铺轨到达望昆站,取得了重点突破;
二00三年展开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无人区”和唐古拉山以南工程施工,唐古拉山以北桥隧路基工程完成,全面攻坚年喜获全胜;
二00四年全线路基桥涵隧道基本完成,并在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安多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结束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整体推进年再传捷报;
二00五年站前工程全部完成,铺轨架梁全线贯通,全线决战年胜券在握,为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00六年三月一日,青藏铁路货物列车工程运营试验时速目标达到每小时一百公里.五月一日旅客列车(不载客)工程运营试验时速目标达到每小时一百公里,部分地段达到每小时一百二十公里.七月一日全线开通试运营时速线路要求冻土地段每小时一百公里,非冻土地段全部达到一百二十公里.
青藏铁路总投资逾三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万立方米,桥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万延长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万七千六百六十二横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长米.
与此同时,青藏铁路在冻土攻关、卫生保障、环境保护、质量保证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屡创佳绩.
青藏铁路七月一日投入试运行,届时可望成为沿线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三峡工程造福百姓
在世界能源日益紧缺、江河开发与保护备受重视的今天,三峡大坝横空出世,再次显现出决策者的高瞻远瞩.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浇筑到185米设计高程,主体工程提前9个月完工,这一跨越世纪、创造多项世界第一的伟大工程,开始显现其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防洪:抑洪驱兽,安澜兴邦
洪水,一直是长江中下游人民的“心腹大患”.富饶的粮棉油基地、密布的村庄城镇、密集的工矿企业以及近8000万人口,长期被长江水患所困扰.特别是荆江险段,随着泥沙的不断淤积,一到汛期就成了水位高出两岸地面6米~10米的“悬河”.
兴建“截断巫山云雨”的三峡工程,首要出发点就是为了根治长江水患,推进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当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时,防洪库容高达221.5亿立方米,防洪效益及其连带的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如遇“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特大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配合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区,可使荆江南北两岸、洞庭湖区和江汉平原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
——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遇到不大于“百年一遇”洪水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不启用荆江分洪区和其他分蓄洪区.
——提高对城陵矶以上洪水的控制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库和武汉附近分蓄洪区的运用,可避免武汉市汛期水位失去控制,对武汉市防洪起到保障作用.
——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三峡工程能减少汛期分流入洞庭湖的洪水和泥沙,有效减轻洪水威胁,还可延缓洞庭湖泥沙淤积速度,延长洞庭湖寿命.
——增加了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如若遇特大洪水需要运用分蓄洪区时,因有三峡水库拦蓄洪水,即可为分蓄洪区人员转移、避免人员伤亡赢得时间.
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按1992年价格水平计算,三峡工程防洪多年平均直接经济效益为每年22亿~25.2亿元.除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可避免因大堤溃决而造成的人口伤亡、铁路干线中断、灾区生态恶化、疾病流行以及灾民安置、家园重建等其他连带损失.
依据今年汛期三峡水库的调度方案,仅2006年,三峡水库就可在需要时提供至少72.9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尽管这一防洪库容只是三峡工程完建后总防洪库容的1/3左右,但已超过了荆江分蓄洪区调蓄洪水的能力.
发电:电出高峡平湖,光照半壁河山
华东、华中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长期紧缺,电力一直依靠“北煤南运”来维持.动力资源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可开发量为3.78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92万亿度.然而,在近十几年,我国水电所占比重却每况愈下,水电占发电总装机的比重已降到14%,远远低于22%的世界平均水平.水电作为清洁环保的生态型工业,其与火电的不均衡发展现象,显示了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不合理.
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7亿度.这就相当于建设一座年产5000万吨原煤的特大型煤矿或年产2500万吨的特大型油田,相当于10座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的大型火力发电厂以及相应的运煤或运油的铁路.无论从装机总容量来看,还是从多年平均年发电量来看,在一定时期内,三峡水电站都将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面向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三峡水电站的供电距离都在400公里~1000公里的经济输电范围以内.三峡水电站全部投入发电后,可以把华中、华东、华南电网联成跨区的大电力系统,可取得地区之间的错峰效益、水电站群的补偿调节效益和水火电厂容量交换效益.仅华中、华东两大电网联网,就可取得300万~400万千瓦的错峰效益.同时,还具备了北联华北、西北,西联西南,组成全国联合电力系统的条件.
三峡水电站的环境效益更是难以估量.与燃煤发电相比,每年可少排放大量二氧化碳、1万吨一氧化碳、37万吨氮氧化合物、数百万吨二氧化硫和大量灰尘、废渣,将减轻环境污染和因有害气体的排放而引起的酸雨等危害.
航运:渠化下川江,天堑变通途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历来就是沟通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腹地的交通大动脉,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内河航运体系.但在修建三峡大坝以前,宜昌至重庆航道仍然处于航行条件极为复杂的天然状态,水流湍急,险滩密布,仅可通行1500吨级船队.
据统计,在上述长约660公里的航道上,共有滩险139处.此外,沿线还有27处不能夜航或只能单向夜航的河段.尤其是下川江河段,航道年单向通过能力仅1000万吨,抵不上一条江南运河的货运量,大大制约了“黄金水道”运能的发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南地区对外物流交流猛增,原来川江的航运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地处葛洲坝上游的三峡工程,与葛洲坝工程联合运行,将渠化下川江,全面改变川江航运条件,航运效益十分显著:
——工程建成后,水库回水到重庆,形成深水航道,平均水深为70米,最大水深达170米,水库平均宽度约1100米,比建库前航道宽度拓展约1倍.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时间可使库区航道成为深水航道,保证了万吨级船队从武汉直达重庆的通行,使这一航道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1亿吨.
——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长江上中游航道和水域条件的改善,将促进船型、船队向标准化、大型化方向发展,每马力拖载量提高近10倍,船舶运输耗油量降低70%,综合运输成本降低35%~37%.
——有利于库区港口、航道建设和航标管理.天然情况下,重庆至宜昌间航道在一年内洪、枯水位最大变幅达60米以上,给港口、航道建设和航标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三峡工程蓄水后,年内水位变幅在30米以内,水深增加、水域扩大,可撤销所有绞滩站,滩险的整治、疏浚、维护费用大大减少.
——大大促进长江上游支流航运事业的发展.三峡工程可与重庆以上长江干流的小南海工程、乌江的大溪口工程、嘉陵江井口工程等相衔接,使长江干流及几大支流的航运事业进一步发展.据介绍,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内仅大宁河、香溪等中小支流的通航里程就将增加约550公里.
深圳特区建设 时空印记
1982年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1979年1月31日,招商局正式进驻蛇口,独立开发和经营蛇口工业区.当年8月,蛇口工业区开始建设首个码头.
1982年,为了激励工人,袁庚想在蛇口码头贴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当时他想的原文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法律,顾客就是皇帝.”考虑再三,把后面两句删掉了.即使这样,这句口号当时还是引起了很多争议,因为它触动了计划经济平均主义思想.有人讽刺袁庚说他“要钱又要命”.
1984年,小平第一次来深圳视察,就参观了蛇口码头.袁庚向小平汇报情况时说:“我们有个口号,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小平说:“对!”一语双关地给与肯定.从此关于这句口号的正义才总算告一段落.
1984年
深圳速度
1981年,刚建立一年的深圳特区就想建一座可以和香媲美的摩天大楼.在设计图上,这是一座53层(顶层是旋转餐厅,即后来著名的“邓公厅”),高达150米的摩天大楼.53层是什么概念?1981年,全国最高的建筑是南京的金陵饭店,高37层.
为了赶工期,承建方中建三局决定采用“滑模方案”,当时在如此高的建筑上全部采用滑模法在国内还没有先例.中建三局的“滑模”试验接二连三地失败了.1983年9月,工程甲方——深圳物业公司下了最后通牒.幸好当时中建三局已经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不久便试验成功.之后的施工越来越顺利,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建筑奇迹.1984年4月30日,国贸大厦正式落成.
“深圳速度”不仅是指建筑速度,更是指深圳创业时期的超高速发展.从上世纪80年到90年代小平南巡前后是深圳的创业时期,这一时期本市生产总值以年均35%左右的速度增长,经过9年突破100亿,再经过5年突破500亿.
1995年
二次创业
1992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全面开花,深圳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特区不特”的说法应运而生.1992年12月24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了《全国在发展,深圳怎么办?》的长文.
1994年,一场关于特殊政策的论战爆发了.学者胡鞍钢撰写文章指出,平竞争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央政府不能带头破例对某些地区实行优惠政策或提供垄断,他主张取消各种减免税和优惠政策.深圳立即反击,双方你来我往,这场论战持续了一年半.
1995年召开的深圳市第二次党代会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二次创业”的号召.深圳提出进行产业调整的基本方针,即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发展方针.
2005年
效益深圳
2005年1月13日,深圳召开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彻底摒弃传统发展观念,下一个25年,要向全国贡献“效益深圳”发展模式,实现从“速度深圳”到“效益深圳”的历史性跃进.
深圳勇敢自剖,目前深圳的发展已经明显受到“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如果不改变发展模式,很快就会出现环境危机.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黄丽满说,深圳将不再看重单纯的GDP排名,不和别人拼总量、拼速度、拼规模、拼座次,而是更加看重发展的效益指标.

2017年12月份思想汇报(六):

祖国的变化 调查报告

祖国六十年的变化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六十年里,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没了许多楼房,淹没了许多人民,却淹不灭中华儿女的爱心;2007年年底,当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阻碍了人们回家的道路,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救灾的决心;2008年5月,里氏高达8.0级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牵动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楼房,震碎了一颗颗逝世者家人的心,却震不倒中华儿女突破重重困难的热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会变成小小的烦恼,再小的帮助乘以13亿,会变成大大的扶持.炎黄子孙会手挽手,心连心,克服一切困难!
六十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叔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2008年,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访嫦娥和玉兔;同样是2008年,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中国的科技技术蒸蒸日上,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十年来,中国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越走越快.以前,农村人知识很少,只知道劳作.现在,“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越来越普遍,连许多老年人都发奋学习.农业不仅用上了力气,同时也充分运用上了智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上了中学、大学,成为了建设祖国新一代的智囊团;以前,农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过的都是苦日子.现在,农村人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好,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手机、彩电、冰箱……这些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一样样成为了现实.以前,农村给人的印象是又脏又乱.一下雨,小路便成为了“水泥路”,山上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现在,一提到农村,人们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青山绿水……改革开放,让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
我坚信,中国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28 16:35 2009年,我们的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放眼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从北京天安门升起,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表明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第二,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第三,宣告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一,建国六十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已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建立了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没收了大官僚垄断资本,通过土地改革,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就从根本上铲除了阶级剥削的根源,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现象;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消灭了剥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优点,从此全体人民有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人民利害相同、休戚与共,每个人的利益都依赖于国家、集体事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建立起了同志式的协作关系.尽管在人民内部还有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局部的、暂时的,只要正确处理,就不难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因此人们有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就是我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符合我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它经过全体人民的奋斗,一定能实现.对于这一点,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有着坚强的共同信念,并由此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我们的生产力能够高速度地向前发展.建国60年来,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工业的发展上,我们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半个多世纪走过的路程.我们的农业、交通运输、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实现“四化”创立了可以依靠的前进阵地.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是新生的制度,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还不完善,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挫折,出现反复,但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同时吸收世界各国的进步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在日益显示出来,它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必将赶上和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左”倾路线,标志着“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结束,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从那时以来的30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国,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30年,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在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国人民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30年的改革开放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给中国带来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文革中一度濒临崩溃边缘的中国经济,到今天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老百姓从温饱不足到吃饱穿好,不少人还买房买车,到国外旅游.从抗震救灾中,从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中,从神七飞天太空行走中,我们进一步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30年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就是要让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实现伟大复兴.
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胡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胡书记指出: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党中央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制定和作出了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又为我们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一代接一代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2017年12月份思想汇报】

2017年12月份思想汇报(七):

求一篇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论调查报告!

  内蒙古煤炭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调查报告
  大中型煤炭企业效益快速增长
  ——全区煤炭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调查报告
  煤炭工业是我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自治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十五”以来,煤炭行业经过治理整顿,特别是国家关闭小煤窑政策在我区的贯彻落实,给我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近两年,随着企业内部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国内煤炭市场的变暖,我区大中型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从低谷走向复苏,并呈快速、健康发展态势.
  一、经济复苏前景看好
  本次调查的企业共计17户,其中有11户企业分布在鄂尔多斯市和呼伦贝尔市两大能源基地,占全区大中型煤炭企业总数的64.7%;从企业的规模看,持大型企业1户、大型企业7户、中型企业9户,分别占企业总数的5.88%、41.18%和52.94%.
  1、经济效益明显逐年好转
  一是工业总产值增长.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7户企业2001年的工业总产值比2000年增长32.78%;2002年上半年的工业总产值分别占2000年、2001年全年工业总产值的80%和60.4%.
  二是资产负债率降低.截止到2002年上半年总资产分别比2000年、2001年增长20.8%和2.3%;资产负债率从2000年的67.9%降到2002年上半年的56.3%,分别比2000年和2001年减少11.6和1.3个百分点.
  三是利润成倍增加.调查数据表明:2002年上半年的利润总额达22932万元,分别比2000年和2001年的全年利润总额增长4.3倍和5.7倍.
  四是职工收入提高.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转,企业从业人员的收入也相应提高,2002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别占前两年收入的83.5%和75.8%.
  2、亏损企业减亏成效明显
  据调查资料显示,截止到2002年上半年亏损企业户数从2000年的5户减少到3户,2001年亏损严重的4户企业,2002年上半年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扭亏取得成效,与2001年相比这4户企业共减亏16765万元.
  3、企业内部改制稳步推进
  截止到今年6月底,企业共有从业人员134966人,其中技术人员15457人,技术人员人数分别比2000年和2001年增加588人和245人.企业48%的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置,根据调查问卷显示:企业离退休职养老金和下岗职工生活费100%能按时发放.
  由于国家债转股政策的实施,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企业进行了债转股,实际债转股金额为524954万元,债转股后这5户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由55.2%、87.94%、73%、71.73%和91%降到11.77%、43.04%、45%、64.71%、69%.
  在分配制度改革中,有5户企业实行了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占调查企业的29.4%;有2户企业实行了职工持股份配制.
  4、企业家对前景充满信心
  调查显示,企业在预测今年盈利(亏损)情况时,预测盈利的12户、持平的2户、亏损的3户,分别占企业数的70.6%、11.8%和17.6%.另据第3季度煤炭采选业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和盈利(亏损)变化指数分别为124.59、148.23和111.57,均在景气区间高位运行,表明企业生产经营仍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由企业负责人填报的问卷显示,企业家普遍认为我国加入WTO后,对煤炭企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虽然对国内煤炭市场有一定的冲击,但我国入世后随着GDP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也必将增加,煤炭企业的发展是有前景的.
  二、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虽然我区的煤炭生产形势从2001年开始好转,由其是2002年上半年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就自治区煤炭工业整体而言,仍有一些不利因素制约着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发展.
  1、企业办社会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
  调查问卷显示:有64.7%的企业认为,企业办社会和历史负担过重是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如: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每年用于非生产的社会支出达7300多万元;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用于学校、医院、公安、城管等方面的支出为6200多万元,占全年销售收入的23%,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发展.
  2、铁路运力不足的困难仍然存在
  有71%的企业认为铁路运力不足、车皮紧张仍然是制约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瓶颈”,使企业的产量受到限制或造成产品积压.调查数据表明,截止到今年6月底被调查企业的产品库存量为1689414吨,其运力不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3、外欠货款严重困扰着企业的生产经营
  截止到2002年上半年,企业外欠货款共计105439万元,占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的23.4%,在这些外欠货款中有相当部分是多年遗留下来的,有些欠款将成为呆死帐,给企业带严重损失.
  4、企业现有技术和设备水平低
  调查资料显示:我区大中型煤炭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的有6户,占企业总数35%,其中只有1户企业的技术中心是省级认定的;从2000年到2002年上半年,只有4户企业投入了研究开发经费.另一方面,我区的大中型煤炭企业现有主要设备水平不高,调查资料显示:41%的企业九十年代的设备占设备总量的50%以下,目前还主要靠七、八十年代的设备维持生产,现代化水平较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三、加速大中型煤炭企业发展的建议
  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加速发展我区的煤炭工业任务还相当艰巨.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减轻企业负担.近几年各级政府在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但从企业减负的角度看效果并不明显.从我们走访调查的结果看,有相当一部分只是从形式进行了分离,当地政府拿走了部分管理职能,而经费还是由企业负担.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真正落实相关的政策和方案,需当地政府接收的机构要限期接收,对那些自身有生存能力准备走向市场的机构,要积极给它们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尽早脱离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企业的负担,使其轻装上阵.
  2、继续严格执行国家调整煤炭产业结构和关井压产的有关政策.要加大对小煤窑治理整顿的力度,严防已被关闭的小煤窑死灰复燃,切实维护好日渐好转的煤炭市场秩序,为大中型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实施集团战略.要加快我区煤炭工业资本重组,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神华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样有利于煤炭资源和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促进企业向股权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发挥整体优势.
  4、做为企业要在增强内功上下功夫.一是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变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二是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有条件的要组建技术研究机构,加速技术改造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提升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另外,团IDC网上有许多产品团购,便宜有口碑

2017年12月份思想汇报(八):

十一五从那年开始?我国前十个五年计划分别是那几年?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的1.9倍.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旧中国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问钢的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以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和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占60%作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二是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1954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建议》明确规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三)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发展运输业和商业;(四)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五)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建议》从1958年到1962年五年内的主要指标是: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钢产量1962年达到1060万吨到1200万吨,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一五”时期的35%增长到40%左右,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一五”时期增长一倍左右,职工和农民的平均收入增长25%到30%.
但是,由于“八大”后冒进思想的影响,“二五”计划在制定和执行中出现了严重的冒进倾向,许多计划指标不断修正和大幅度提高.1958年8月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提高了奋斗目标,提出可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到1962年建成强大的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若干重要产品和产量方面超过英国,赶上美国.据此,《意见》提出农业总产值五年增长2.7倍以上,1962年粮食总产达到15000亿斤,棉花15000万担,钢8000万吨,煤9亿吨,棉纱1600万件,五年基本建设投资3850亿元,重大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
由于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连年出现财政赤字,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我国经济建设己不能按照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继续发展,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
第三个五年计划
1966年到1970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三五”计划是从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的.其中内容比较详尽的计划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计委会提出的经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另一个是1965年9月国家计委拟定的并经中央讨论基本同意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
《初步设想》确定的“三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农轻重的顺序进行安排的:(1)大力发展农业,按不同的标准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2)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简短技术;(3)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加产量,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事业,使国民经济有重点、按比例地发展.
依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1965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按照《汇报提纲》的要求,“三五”计划期间各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了计划.其中,工农业总产值超额16.2-14.1%完成了计划,农业总产值超额2.2%,工业总产值超额21.1%,新增主要产品能力:煤炭开采6806万吨,发电机组存量860.4万千瓦,石油开采2777万吨,炼钢652.7万吨,铁矿开采3590.1万吨,合成氨244.4万吨,化肥204.16万吨,水泥1533万吨,塑料18.7万吨,棉纺锭322万吨,化学纤维1.23万吨,新建铁路交付营业里程3894公里,新建公路31223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1191万吨.
然而,尽管“三五”时期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完成了计划,但盲目追求高速度、高积累为以后的国民经济大发展设置了障碍.
第四个五年计划
“四五”计划于1970年开始进行编制.2月15日至3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制定1970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会上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同年9月,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曾作为参考文件印发.1971年3月,中共中央在批转1971年计划时,《“四五”计划纲要(草案)》的部分指标也作为附件下发.
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纲要(草案)》规定,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5%,五年合计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300亿元,1975年粮食产量达到6000-6500亿斤,棉花6500-7000万担,钢3500-4000万吨,原煤4-4.3亿吨,发电量2000-2200亿度,铁路货运量9-10亿吨.
1973年7月国家计委拟订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修正草案)》.《修正草案》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调整,不少指标有所压缩,钢产量下调到3200-3500万吨,后又调到3000万吨.1972、1973两年国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1973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和突破了计划,并且是“一五”计划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
1975年是“四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按照《修正草案》规定的1975年指标要求来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是:工农业总产值完成计划的101.7%,其中农业完成104.5%,工业完成100.6%.主要产品产量完成的结果是:粮食103.5%,棉花96.5%,钢79.7%,原煤109.5%,原油110.1%,发电量103.1%,棉纱96.8%,铁路货运量98.7%,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1.6%,财政收入完成98%.
第五个五年计划
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
“五五”计划提出后三年(1978-1980),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3月,又修订了十年发展纲要,要求到1985年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石油达到2.5亿吨,国家计划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其中10个大型钢铁基地,9个有色金属基地,8个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等等.从1978年到1985年,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每年要投资700亿元,超出了实际可能,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央就对此作了修正.
从“五五”计划执行情况来看,1977年至1978年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恢复或者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1977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055亿元,超过计划的4.4%,比上年增长10.4%.1978年社会总产值为6846亿元,比1977年增长13.1%,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l0亿元,比1977年增长12.3%,比1976年增长19.4%.财政收入和支出连续两年大幅度增加,但收入略有节余,扭转了1974年到l975年连续三年财政赤字、财政收支恶化的状况.但此时表现出明显的冒进倾向,对经济发展要求过急,规定的具体指标过高,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新的失误.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强调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初步提出了调整、改革的任务和措施,预示着国民经济发展即将摆脱困境,进入新的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时期.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新八字方针),并从这一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第六个五年计划
“六五”计划的编制时间较长,最初是作为《l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的一部分,根据197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议着手编制的.1980年2月,国务院决定重新制定中长期计划,并召开长期计划座谈会,再次酝酿编制“六五,计划.之后,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就“六五”计划的编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测算工作,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科学论证.1982年全国计划会议着重讨论了“六五”计划草案,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六五”计划,同时作出了动员全国人民为实现这个计划面奋斗的专门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是按照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未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制定的,是继“一五”计划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是在调整中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的五年计划.
“六五”计划的具体要求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1)工农业生产总值,计划年均增长4%,在执行中争取达到5%.(2)争取消费品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同社会购买力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大体适应,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3)大力降低物质消耗特别是能源消耗,使生产资料的生产同消费资料的生产大体协调.(4)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广泛地开展以节能为主要目标的技术革新活动,同时集中必要的资金,加强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作好“七五”发展的衔接.(5)组织全国的科技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努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6)加强国防建设和国防工业建设,增强防御力量.(7)通过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适当集中资金,使国家财政收入由下降转为上升,使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开支逐步有所增加,保证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的基本平衡.(8)大力发展经济贸易,有效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促进国内经济技术的发展.(9)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妥善安排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在生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使城乡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继续得到改善.(10)加强环境保护,制止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发展.
“六五”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一,国民经济全面稳定增长.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国民生产总值1985年达到7780亿元,与1980年相比,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平均每年增长10%.
第二,重要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1985年与1980年相比,钢产量增长26.1%,煤炭增长37.1%,发电量增长35.8%,原油增长l7.9%,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1.4%,棉花增长92.8%.
第三,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重大成就.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30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3800亿元,建成投产大中型项目496个,完成更新改造项目20万个.
第四,财政状况逐年好转.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加l59亿元,年递增l2%,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第五,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繁荣兴旺.
第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我国出口额在世界的位次由1980年的第28位上升到1984年的第10位.
第七,全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六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六五”后期,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猛,货币发行过多,对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第七个五年计划
1983年,国务院着手组织“七五”计划的起草工作,l985年上半年拟订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这个《建议》经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原则通过后,提交1985年9月的党代会审议通过.国务院根据《建议》,对计划安排又反复研究、平衡、测算,1986年3月审定完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提交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在一个新的五年计划刚刚起步的时候,国家就制订出了完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在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史上是第一次.
“七五”计划的基本原则和方针:(1)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使改革和建设相互适应、相互促进.(2)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持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各自平衡和相互间的综合平衡.(3)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正确处理好效益和速度、质量和数量的关系.(4)坚持适应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5)坚持恰当地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加快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工业的建设.(6)坚持把建设重点转移到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走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路子.(7)坚持把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智力开发.(8)坚持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好地把国内经济建设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结合起来.(9)坚持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0)坚持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11)坚持在各项事业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
“七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1、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开展,力争在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2、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九十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
3、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人民生活.
计划规定了如下经济发展目标: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五年内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8%,平均每年增长6.7%,其中农业总产值均每年增长4%,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5%,五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4%,平均每年增长7.5%,到1990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粮食42500-45000万吨,棉花425万吨,发电量5500亿度,原煤l0亿吨,原油1.5亿吨,钢5500-5800万吨,全社会各种货运量94亿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l2960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为8960亿元,(基本建设投资5000亿元,更新改造投资2760亿元,其他投资l200亿元)五年新增固定资产6000亿元.逐步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五年内培养500万高级专门人才,比“六五”期间增长一倍.进出口贸易总额五年增长35%,并相应扩大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规模.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5%.在这五年内,继续保持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基本平衡.
第八个五年计划
1991-1995年是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0年l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1991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八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提前五年完成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0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是1980年的4.3倍,提前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八五”时期中国的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稳步增长.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煤炭、水泥、棉布、电视机、粮食、棉花、肉类.居世界第二位的是钢和化学纤维.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位.
在整个“八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11%左右,比“七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高出近4个百分点,经济波动不到5个百分点.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执行的8个五年计划中,“八五”计划是中国历次五年计划中增长最快、波动最小的一个五年计划.
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八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900亿元,年均增长l7.9%,比“七五”高l3.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单位投资年均增长22.9%,大大高于“七五”年均4.1%的水平.
“八五”计划期间全部建成投产的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约为845个,建成投产的限额以上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约为374个,这些项目使主要产业部门的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装备水平、市场竞争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八五”期间新建铁路干线5800公里,复线3400公里,电气化2600公里,公路新增l0.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00多公里,港口吞吐能力增加1.38亿吨,新建机场12个,铺设长途光缆干线10万公里,电话交换机总容量新增5895万门,发电装机总容量新增7500万千瓦,新增产电力年均增长9%.
“八五”期间第一产业产值年均增长4.1%,第二产业产值年均增长l7.3%,第三产业产值年均增长9.5%,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结构由“六五”末期的28.4:43.1:28.5和“七五”末期的27.1:41.6:31.3转变为“八五”末期的20.3:47.7:32.0.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财政体制,以增殖税为主体的新税制已经基本建立并正常运行.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初步分开,汇率顺利并轨,新的宏观经济调控框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由一般加工工业到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总体开放格局.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地区的开发开放,成为“八五”期间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对外开放的县市超过ll00个,兴办了一大批经济开发区和l3个保税区.
“八五”期间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总额累计达l0145亿美元,比“七五”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9.5%,高于“六五”的12.8%和“七五”的l0.6%.年出口额已突破1000亿元,占世界商品贸易的比重从“七五”的1.6%增加到3%.199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十一位;国家外汇储备已达到736亿美元,比“七五”末期的111亿美元增加5.6倍.
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八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1578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分别为7.7%和4.5%,大大高于“七五”的3.7%和2.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累计达67275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l0.6%,大大高于“七五”时期3.3%的水平.199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接近3万亿元,比“七五”末期增加两万多亿元.
“八五“”期间,城乡新建住房面积43亿平方米,到1994年末,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20.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7.7平方米.
“八五”期间全社会劳动者总数约增加5000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增加3740万人.贫困人口由80年代末的8500万人减少到6500万人.
“八五”期间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由l990年的14.39‰降到l995年的10.55‰.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78.7%和84.8%,比1990年提高4和5个百分点.
第九个五年计划
1995年9月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
1996-2000年是我国执行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中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第十个五年计划
“十五”期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分别是:
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4%、23%和33%.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和15%左右.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22平方米,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增加,覆盖面扩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好转.

2017年12月份思想汇报(九):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实际上预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科学技术提到"先进生产力"的高度,是我们党自觉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
第二次世界大呀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即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的数量,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曾有人估算,截止198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的9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0余年获得的.到200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知识翻了一番.现代物理学中90%的知识是1950年以后取得的.现在全世界每天发表科技论文6000-8000篇.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每隔一年半就增加一倍.据粗略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当前则是3年至5年增加一倍.现在全世界每年批准的专利数量达120万件.当今,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是5年,即5年内有一半知识已过时.近10年内,一个工程师所掌握的知识的90%与计算机的最新发展有关.由于科技知识的加速增长和更新,科学技术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对科学技术事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点.当代科技发展的突出形式就是突破与融合.突破即以研究开发的新一代科技成果取代原有的一代科技成果;融合是组合已有的科技成果发展成为新技术.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战略解决各种问题,这就导致了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最终结成了具有确定的特有概念和方法论的新学科和新领域,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系列.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还表现有研究的完整性、研究对象的多学科性、学科的多对象性、科学研究的信息化等认识论特征.三是科学技术与人文杜会科学的结合.当代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当代任何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所具有的高度的综合性质,不仅要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当代自然科学和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进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90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是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第二,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马克思认为,科学本身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因而是知识形态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形式.因此,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即一种精神生产力,而当其与生产力其他要素相结合 即构成物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必须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即将科学技术物化为新的劳动工具和新的劳动对象;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马克思、恩格斯把后一个方面视为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根中途径.第四,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五,科学作为生产力,既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的发展.马克思认为,机器的发展则是使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恩格斯也曾指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科学看成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恩、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为不断演进的社会实践所证实.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
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一次听取汇报的会议上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进人21世纪,面对科技进步更加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江泽民把科学技术提到了判断先进生产力标准的新高度,对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做出了新的概括.江泽民的这一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丰富的科学内涵.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使命是把经济搞上去.走以科技进步为依托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新路,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其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在于科技与经济要一体化.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建立起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体制和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只有下大决心、花大气力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才能使科学技术成为真正的第一生产力.第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中,在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中,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把经济搞上去,最终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使人民群众真正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第四,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是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加速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这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和奉献,要在全社会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共识,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这样才能使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三)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决定着先进生产力的性质、方向、结构和水平.首先,科学技术决定先进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是一个由劳动者、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过程的组织管理等各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某一时代特定生产力的先进性质要通过系统中每个要素的先进性质反映出来.劳动者由"体力型"转变为"知识型"标志着生产力的先进程度提高.其次,科学技术决定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在20世纪以前,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关系,往往是按照生产一技术一科学的顺序发展的,即生产和技术的实践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当代,科学技术具有明显的超前性.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科学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食品工业等方面,使得生产力向越来越广的先进领域发展.第三,科学技术决定产业结构的层次.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研究与设计业、金融保险业、文化教育业、商业与眼务业等第三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的这种升级是以科技知识在产业中的密集程度为标志的.第一产业占优势的国家为农业国,第二产业占优势的国家为工业国,第三产业占优势的国家为后工业国.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在70年代末就超过50%.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更有力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第四,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的先进水平.产业的高科技化程度、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密集程度、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时间周期、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等,是衡量生产力先进水平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品的科技含量每隔10年增长10倍.在19世纪,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的间隔期一般在65年到30年之间,到20世纪这种时间间隔大大缩短,其中集成电路只用了2年,激光器仅用了1年.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20世纪初只有5%-20%,20世纪中叶上升到50%,当代一般为60%-80%,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

2017年12月份思想汇报(十):

紧急疏散演练感想

紧急疏散演练感想 指导思想:应急疏散演练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一部分,我校从老师到学生提高认识,加强做好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杜绝意外事故发生.让学生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少先队、后勤领导组织,各班班主任、科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鸣笛报警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抢先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2009年6月5日下午2:30分,总指挥随机通过广播器鸣笛报警,各楼层领导、教师指挥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校长和安全总指挥汇报,总指挥对演练活动进行简要总结.并宣布钟屯中心校地震逃生演练活动结束,请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要求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这次活动全校共有526名师生参加演练活动,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1分30秒,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dangzheng841247/

推荐访问:2017入党思想汇报12月 预备2017思想汇报12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