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子弟

来源:重阳节 时间:2018-10-17 11:00:0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重阳节】

官场子弟(共10篇)

官场子弟(一):

谁知道"惠而不费"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词目 惠而不费
发音 huì ér bù fèi
释义 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示例 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用法 作谓语;指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官场子弟(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永远的海瑞
        ——谒海瑞墓
孙喜伦  
  总为初次到海南时没能拜谒海瑞墓而遗憾。复来海南,下船立足未稳,我便决定牺牲多项游程开小差,独自来凭吊这位人称“海青天”的中华民族“真男子”、“大丈夫”。
  墓的背后有一尊海瑞的青石雕像,他身着官服,头戴官帽,手捧朝笏,正襟危坐,面容清癯,双眉微蹙,颔首目视前方,神情谦和却孤傲,表情凝重又不无忧思。我和海瑞静静地对视了许久,心里一片澄明。
  雕像身后是扬廉轩,两侧门柱上的一副楹联系摹临海瑞的手迹:
  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长留社稷身。
  楹联摘自海瑞《谒先师顾洞阳公祠》一诗。我想,这联句该是用生命凝成的铁骨铮铮的绝唱。也只有拿自己的生命为百姓撑起一片青天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联句,这联句恰如后人对海瑞最中肯的评价。
  在君主专制时代要实现这一理想困难重重,官场利益的驱动使许多士人并不能严格践行儒家“忠君爱民”的政治理念,而把学识仅仅当成进入官场的敲门砖,成为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瑞不同流合污,始终以圣贤所倡导的完美人格来规范自己。
  海瑞在担任南平县学教谕时,延平府督学来视察,海瑞率领两名训导在明伦堂迎见。两名教官倒地跪拜,唯独海瑞挺立中间,抱拳长揖。督学顿时拉下了脸:“看看你们三个,俨然就是个‘山’字形笔架!你海瑞这是给我行的什么礼呀?”海瑞答道:“这是在教习场所,下官遵照宪纲规定行礼。”从此海瑞得了个“笔架先生”的绰号。
  在人人讲求升官发财的时代,海瑞说:“若天下的官员都不送礼,也不见得都不提升;若天下的官员都送礼,也不见得就没人被罢免。”他“慨然以澄清天下自任”,不论任何职务,都奉行节俭,饮食“粗粝羹藿(泛指粗粝食物),僮仆悉令樵采,俸薪之外无所取”(《海瑞集》)。
  海瑞的政治生涯是“斗争的一生”。不论身居何职,都利用手中的权力对狐假虎威、鱼肉百姓的官员及其子弟予以严厉的打击,和与小民争利的豪绅作不懈的抗争,所到之处“中外墨吏往往望风解印去”。他曾向江南最大的地主、曾任内阁首辅的徐阶一家开刀。徐阶曾对将被处以绞刑的海瑞有活命之恩,后来退居松江老家,其子弟家奴横暴于家乡松江等地,占田40万亩。海瑞在推行平抑土地兼并等改革时,不徇私情,勒令其把侵田归还百姓,还对徐阶横行无法的弟侄按律严惩。
  此时,江南恰遇严重的水灾,粮价骤涨,饥民遍野。海瑞一方面请求朝廷把应解北京的20万石粮食留下以解燃眉之急,保灾民活命;另一方面将治水与赈济结合起来,给饥民以活路。在海瑞的督察下,淞江和白茆河先后得到疏浚治理。
  我在墓园中移动着沉重的脚步,墓园右侧是古今题咏海瑞的刻石。我在一块“无欲则刚”四个大字的刻石前沉吟良久,思绪纷繁。
  让人不平的是,数百年来历史沉沉浮浮,海瑞也遭褒褒贬贬,不得安宁。时至今日,一些人仍嘁嘁喳喳对海瑞说三道四,谓其“作秀”、“偏执症患者”、世上隐藏最深的“伪君子”。我总想为海瑞鸣不平,也许一个人做到了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无人可以攀越他的道德高度,他就会成为一个令人讨厌的靶子。从海瑞身上,人们看到的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铁骨,看到的是我们民族的傲骨。海瑞不会过时,他永远是一种昭示,一面镜子,一杆旗帜。假如这个世界有一天变得无比晴朗,净化到所有官员人人皆清官,而海瑞还会以先行者的古贤形象为人们所尊崇。
  ①走出海瑞墓园,我一再回首,见大门两边墙上有副对联:
  精诚在天地,公论在人心。
  ②海瑞,永远的海瑞!(节选自《永远的海瑞——谒海瑞墓》,有删改)
1.从全文看,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①我和海瑞静静地对视了许久,心里一片澄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海瑞不会过时,他永远是一种昭示,一面镜子,一杆旗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文章写了海瑞哪几个方面的“完美人格”?并简要分析是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假如这个世界有一天变得无比晴朗,净化到所有官员人人皆清官,而海瑞还会以先行者的古贤形象为人们所尊崇”,作者为什么要用“假如”一词,结合全句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总领全文,后文所见所感都围绕谒海瑞墓而写;表达了对海瑞的崇敬之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意思对即可)
2.①和海瑞进行精神交流,想到他的事迹和品格,内心受到触动,心灵得到净化。
  ②海瑞的精神永存,会永远启示后人,使人反省自身,永远向他学习。(意思对即可)
3.⑴①海瑞不同流合污②海瑞为官清廉节俭③刚直不阿、不徇私情④海瑞爱民如子(答对三点即可)
  ⑵①引用,作者引用海瑞的诗句直接予以表现。
   ②通过与其他人的对比予以表现。
   ③夹叙夹议,叙述他的事迹,并作出评价。(意思对即可。)
4.①现实社会并不令人满意,官员不是人人皆清官。
  ②作者这样说,表明他对“人人皆是清官”“无比晴朗的世界”的出现寄予厚望。
  ③无论什么时候,海瑞都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作者以此表达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意思对即可)

官场子弟(三):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中国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们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入官场,称为“门荫”出身.   从表面看,牛李党争似乎是庶族官僚与士族官僚之间的斗争,实际上两党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两党分歧的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牛党多科举出身,主张通过科举取士;李党多门荫出身,主张通过门荫取士.李德裕认为,公卿子弟从小就熟悉官场,容易掌握做官的本领.二是如何对待藩镇.李党主张对不听朝廷命令的藩镇用兵,以加强唐朝中央的地位;牛党则主张姑息迁就.   两党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还牵扯进个人的恩怨.牛僧孺、李宗闵因评论时政,得罪了宰相李吉甫,曾遭到贬斥,而李德裕是李吉甫的儿子,因此双方结怨甚深,一旦大权在握,就排挤打击对方.唐穆宗长庆年间(821年-824年)牛僧孺做宰相,就把李德裕排挤出朝廷.李德裕任西川节度使时,接受吐蕃将领的投降,收复了重镇维州(今四川理县).牛僧孺却意气用事,强令把降将和城池交还吐蕃.唐武宗时(公元841-846年),李德裕做宰相,又把牛僧孺、李宗闵放逐到南方.唐武宗死后,唐宣宗即位,牛党成员白敏中任宰相,牛党又纷纷被重新启用,李党全遭罢斥.李德裕被赶到遥远的崖州(今海南三亚西北),不久忧郁而死. 这场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斗争,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

官场子弟(四):

什么是牛李党争【官场子弟】

“牛李党争” 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们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入官场,称为“门荫”出身.从表面看,牛李党争似乎是庶族官僚与士族官僚之间的斗争,实际上两党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两党分歧的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牛党多科举出身,主张通过科举取士;李党多门荫出身,主张通过门荫取士.李德裕认为,公卿子弟从小就熟悉官场,容易掌握做官的本领.二是如何对待藩镇.李党主张对不听朝廷命令的藩镇用兵,以加强唐朝中央的地位;牛党则主张姑息迁就.两党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还牵扯进个人的恩怨.牛僧孺、李宗闵因评论时政,得罪了宰相李吉甫,曾遭到贬斥,而李德裕是李吉甫的儿子,因此双方结怨甚深,一旦大权在握,就排挤打击对方.唐穆宗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牛僧孺做宰相,就把李德裕排挤出朝廷.李德裕任四川节度使时,接受吐蕃将领的投降,收复了重镇维州.牛僧孺却意气用事,强令把降将和城池交还吐蕃.唐武宗时(公元841-846年),李德裕做宰相,又把牛僧孺、李宗闵放逐到南方.唐武宗死后,宣宗即位,牛党成员白敏中任宰相,牛党又纷纷被重新启用,李党全遭罢斥.李德裕被赶到遥远的崖州,不久忧郁而死.这场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斗争,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

官场子弟(五):

诸葛亮学过什么?
孔明:为将者不懂天文,不知奇们遁甲,不看天气预报乃庸才耳?

真正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那么玄乎啊 世人都知道诸葛亮学腹五车,却不知诸葛亮其实读书却很马虎.《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说,他的朋友如石韬等人都“务于精熟”,唯独他自己“观其大略”而已.这其实是会读书.实际上,一个人如果不做学问,像陶渊明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就是对的.所谓“不求甚解”,其实就是不钻牛角尖;而所谓“观其大略”,其实就是善于抓住要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大气的人.一个大气的读书人,总是会一下子就掌握了书中的思想精髓和智慧所在,不会去寻章摘句咬文嚼字,就像一个大气的将领和统帅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一样.  除了耕作和读书,诸葛亮还有两个爱好.一是喜欢“抱膝长啸”(此为《魏略》所云),二是“好为《梁父吟》”(此为本传所云).啸,大约是一种气功导引之术;《梁父吟》,则是一种悲凉的葬歌,或者由葬歌发展而来的乐府诗.这两条记录加在一起,我们就知道青年时代的诸葛亮,心中充满了一种慷慨悲凉之气.这长啸,这诗歌,应该寄托了他对世事人生的深度关切和悲悯情怀.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士人”了.一个“士”,尤其是一个“国士”,是必须以天下为己任的.当然,光有这志向不行,还得有能力和条件.诸葛亮就既有志向,又有能力和条件.“每自比管仲、乐毅”,就是有志向的证明;他后来治国家,平天下,定乾坤,就是有能力的证明.至于条件,也是有的,而且应该说很好.  首先,诸葛亮有一个好背景.我们知道,诸葛家族并非寻常百姓,其先祖诸葛丰是当过司隶校尉的.司隶校尉位高权重,在西汉位列三公之下、九卿之上,在东汉则与尚书令、御史中丞号为“三独坐”.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当过郡丞,叔叔诸葛玄当过太守,所以诸葛亮也是“干部子弟”.官场的事情,他应该是知道一些的.官场的关系,也应该是有一些的.

官场子弟(六):

英语翻译
丞相牛公应举,知于頔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以海客遇之 .牛公怒而去.去後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之)〔钱〕五百 .」「受之乎?」曰:「掷之于庭而去.」于公大恨,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阙违者.」立命小将賫绢五百、书一函追之,曰:「未出界即领来,如已出界,即送书信.」小将於界外追及,牛公不启封,揖廻.

丞相牛僧孺当年应举时,知道于頔看人非常准,就专门去襄阳想让他指点一下(这是唐朝的官场风俗,就像李白求见韩荆州一样).
他在襄阳住了数月,见了于頔两次,但于只是像对一般人那样招待他,牛公很恼火,就走了.牛公走后,于忽然把待客的人找来问道:“几天前有个牛秀才的,走了没?”待客人说:“已经走了.”于又问:“送了他什么东西呀?”待客人答道:“给了五百个钱.”于问:“他接受了吗?”待客人答:“那人把钱扔在庭院里就走了.”于公非常不安,对身边的宾客说:“我因为事务繁杂,招待不周啊.”他立刻叫个手下带着馈赠的五百钱和写好的一封信去追,并吩咐说:“如果牛秀才还没出襄阳地界,就把他带回来.如果他已经离开襄阳地界,就把书信给他.”
手下在襄阳地界之外追上了牛公,把信给了他,牛公却信都不开封,就作揖回绝了.

官场子弟(七):

归园田居其一中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下面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就显得自然妥帖,丝毫不着痕迹了.“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从冲突中摆脱出来,心中欢喜,情绪开张,以下八句,便以欣欣之笔,咏唱居所一带的风光.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其实,幻想的桃源也好,现实的乡村也好,都是表现着陶渊明的一种理想:合理的社会,应当是没有竞争、没有虚伪、没有外加的礼仪束缚,人人自耕自食的社会.这种社会当然不可能实现;陶渊明笔下的乡村,也有意忽略了生活艰难和残酷的一面.但作为诗的构造,却给人以美的安慰.——文学常常起着这样的作用.

官场子弟(八):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度……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浼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恃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连迎权贵,袖私舞弄……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隋文帝于开皇中取消九品中正制。
——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进士科始盛于高宗时,至玄宗开元以后,益为社会所尊崇。由于参加的士人,不拘资格,因此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开元以前,朝中名士,杂出他途者尚多。开元以后,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玄宗时,进士考试始尚诗赋。
——摘编自傅乐成《隋唐五代史》
材料三 假设你是清政府的一名决策者,1901年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废除科举制。下表中所列因素供你决策时参考:
朝廷尊崇儒家思想,以仁义礼孝等思想治天下和教育臣民
科举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考察范围,以八股文为样式
全国有几百万人自儿童时代就开始学习科举技能,以此为人生目标
近千年来,科举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新政”开始推行
各地纷纷创办新式学堂,但招生困难
(1)概述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依据材料一分析其被取消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进士科的设立对唐代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所列因素,在是否废除科举制的问题上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官场子弟】


(1)内容: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按九等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
原因:权贵子弟在评定中占据优势,一些中正徇私舞弊,最终被权门所把持,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2)影响:选拔了很多人才(开元后,朝中名士由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或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巩固了统治(或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或加强中央集权);促进诗歌创作的繁荣(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3)以下三种决策及理由均同等赋分:
决策之一:废除。当时的科举制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科举制无法提供“新政”急需的人才;绝大部分人醉心于科举,新式学堂举办艰难。
决策之二:不能废除。从根本上损害儒家思想地位,进而危及朝廷统治;会造成极大地社会动荡;无法保证官员选拔的相对公平公正。
决策之三:不立即废除,待时机成熟再废除。举出不能立即废除的理由(参照不能废除的理由),然后列举时机成熟后一定要废除的理由。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理解认识,涉及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主要知识点,考查获取信息,再认再现历史问题,分析、概括、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选拔方式、标准等方面归纳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其取消原因从九品中正制存在的弊端及消极影响方面归纳。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提炼科举制的影响,围绕人才选拔、平民入仕途径、封建统治、中央集权及文化发展等方面归纳影响。第(3)问主要根据材料的信息,指出主要决策方式及其理由。

官场子弟(九):

唐太宗时新进士鱼贯而出和科举看榜图其影响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能反映出科举制度正式成为国家选拔官吏的制度
新的官员选拔制度得到很多人的拥护
统治阶级成员的来源发生了变化 (寒门子弟有机会通过比较公平的方式和世家子弟竞争,颠覆了门阀政治 )
科举制度正式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革除了过去的“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等带来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弊端,打破上层贵族对官僚阶级的垄断,使更多的平民通过这一制度进入官场,有力地冲击了世家大族和门阀的政治地位,这一制度是中国古人的一个影响世界的发明,流传甚广并为后世的考试制度奠定了基础.

官场子弟(十):

千里马·伯乐

从前,有一匹奄奄一息的千里马,在翻越太行山时由于感激伯乐对它的赏识和体贴,竟能一跃而起,嘶声直抵云霄!这就是千里马遇伯乐的故事.由此我从故事中有一所感——世间“千里马”再多,也需要“伯乐”去发现,并且对待它们要“策之以其道,食之要能尽其材,鸣之要能通其意.”这样“千里马”的日行千里之能才能表现出来.
唐代韩愈通过《马说》强调了一个观点:千里马需要伯乐去发现.恰巧在当时,作者就是一匹没被发现的“千里马”.他在初登仕途时,就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然而,宰相没有“伯乐”慧眼识英才的能力,更没有伯乐一样的胸怀,终于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
在《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而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明主的遭遇,实在再恰当不过了.联想当时,正如作者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像李白、杜甫等一批怀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千里马”最终却落得“浪迹天涯”,也不得不感叹道:“天生我才亦无用”!虽然早在隋朝就推行了科举考试,广纳人才为国效劳,可是在腐败的统治之下,又有多少“千里马”能被“伯乐”相中呢?像作者一样的“千里马”也只被埋没在庸愚的“食马者”手上,而真正像“伯乐”一样能慧眼识英才的明主又有几人呢?他们不但不能识别良驹,还妄自感叹:“天下无马矣!”这是何等的荒唐!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联系现实,不难看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的确有无数的“千里马”得到“伯乐”的赏识,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发挥,例如现行的各行各业的机构改革、结构调整,它就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形成了能者居之的大好形势.给了“千里马”以施展的空间,还有许许多多的“伯乐”——大公司、企业和国家科研机关等也在求贤若渴地招募“千里马”.例如,最近西安某单位就辞去了那些有资格而没有能力的工人,而不惜重金去聘请那些虽无资历却很有能力的人员.
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有像韩愈一样的有日行千里之能的千里马不遇“伯乐”的现象.但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更多存在的是博学多才的“千里马”得不到“伯乐”的赏识;而那些不学无术的富家公子及高门权贵子弟却能凭着金钱权势在官场上谋得个“一官半职”!这是为何?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社会进步”吗?——由原始社会进步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以至将来的共产主义!难道社会就是这样进步的吗?不!这只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少量的心灵被腐蚀了的“食马者”,他们面对金钱的诱惑,会对国家利益、前途视若无睹,以谋求物质上的优越;面对“权力的压迫”,他们也会“不得已”而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
同时,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的浅薄愚妄的“食马者”.他们总是怀着“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思想到处去“访贤”.如此的“食马者”安能觅到“千里马”?即使找到了所谓的“千里马”,那一定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酒囊饭袋.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就需要更多的“千里马”为她的繁荣富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中间就需要更多“伯乐”去慧眼识英才,所以,我真心的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能有更多的“千里马”能在“伯乐”的发掘下,真能“日行千里”也!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ieri924443/

推荐访问:官场子弟笔趣阁 官场子弟下载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