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范文五篇

来源:故事 时间:2024-03-27 13:49:0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故事】

事迹,读音是shìjì,汉语词语,释义:过去做过的较重要的事情。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范文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第2篇: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

  冬子出生在江西柳溪镇的一个贫苦人家,从小吃尽了苦。

  冬子12岁那年,红军来了,惩治了地主胡汉三,村里的贫苦农民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冬子参加了儿童团,和小伙伴们一起站岗放哨,一起学习文化知识,他开心极了。

  冬子的爸爸参加了红军,为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勇敢地和国民党军队战斗着。

  可是不久,红军的仗打得越来越艰苦,根据地越来越小,最后不得不撤离根据地。

  冬子的爸爸要跟着部队撤离,临走前,爸爸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红色五角星,告诉他,思念红军的时候可以看看红星。

  冬子精心地珍藏着这颗红五星,想象着有一天,自己带上这颗红五星参加红军的情景。

  红军刚撤走,当初逃走的胡汉三又带着还乡团回来了。妈妈带着冬子躲进了山里,在艰苦的环境下,继续开展斗争。

  一天夜里,冬子的妈妈站在党旗前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冬子觉得自己已经成了党的孩子。

  有一次,党小组召开会议,没想到被还乡团发现了,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其他同志英勇牺牲了。

  妈妈牺牲后,游击队的张队长找到了冬子,带着冬子回到了游击队。

  为了给烈士报仇,游击队袭击了柳溪镇,可惜还是让胡汉三逃走了。

  不久,胡汉三带着一个营的国民党部队杀回柳溪镇,游击队只好撤回山里坚持斗争。

  国民党采取封山的办法,切断了游击队和群众的联系,游击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缺少盐。

  冬子按照张队长的安排,和交通员吴大叔一起下山去运盐。

  冬子在国民党严密的盘查下,用盐水浸泡衣服的方法把盐带上了山,大家都夸冬子聪明机智。

  革命形势越来越好,张队长计划寻找机会,再打柳溪镇。为了准确地摸清敌人的情况,张队长特意派冬子和吴大叔回到柳溪镇,搜集敌人的情报。

  冬子到一家米行做了小伙计,暗地里为游击队传递情报。

  有一天,冬子得知老板要把粮食运到国民党部队做军粮,他及时地把这个情报传了出去。

  游击队根据冬子的情报,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缴获了一车粮食。

  这天晚上,在老板家里的晚宴上,冬子遇到了胡汉三,胡汉三险些认出冬子,但被冬子巧妙地应付过去了。

  喝醉酒的胡汉三透漏出国民党部队撤走的消息,东子冒着危险把这个情报送到了交通员的手里。

  夜里,冬子悄悄的潜入胡汉三的房间,把喝得醉醺醺胡汉三的手脚绑上,又在他的床上浇了油。

  冬子把一支点燃的蜡烛丢在床上,“轰”的一下,火焰燃起,胡汉三在大火中结束了他罪恶的生命。

  游击队得到冬子的情报,打下了柳溪,消灭了欺压百姓的还乡团,群众敲锣打鼓庆祝胜利。

  革命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冬子的爸爸带着部队打回来了,冬子终于带着这颗红五星加入到了革命的队伍。

第3篇: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

  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1年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1936年,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后经组织批准俩人结为革命伴侣,志同道合,共同进行抗日斗争。冷云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调到5军妇女团担任小队长和指导。

  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5军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7月12日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上述8名成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是她们却被敌围困于河边。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毁掉槍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为弘扬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全国妇联***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冷云一家

  冷云与吉乃臣一同到抗联后,真的结为夫妻。1938年初夏,冷云生下个女孩,丈夫却已在战斗中牺牲。部队西征前,她强忍悲痛,把仅两个月的女儿送给依兰县土城子的一对朝鲜夫妇抚养。解放后,战友们曾去寻找烈士遗孤,却已不见那对夫妇,在战乱的年代中也许已死,也许回到朝鲜,也许迁移他乡了。今天如果那个女儿还活着,也会是__多岁的人了。

第4篇: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支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在党组织帮助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考验中,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泽东同志,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

第5篇: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吗!"

  二婶拉着毛***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uqing969779/

推荐访问: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刘胡兰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刘胡兰演讲稿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