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复旦投毒事件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7-22 11:46:3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辅导员复旦投毒事件(一)
从复旦投毒案谈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龙源期刊网 .cn

从复旦投毒案谈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胡惠英 胡晓娜【辅导员复旦投毒事件】

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29期

摘 要 本文针对“复旦大学投毒案”这一现象,分析了惨案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及问题,从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对于该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有效预防类似校园伤害发生的目的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 "Poisoning Case" that happened in Fudan University last year, will state the methods of how to reinfor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similar case happens in campu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辅导员复旦投毒事件】

2013年,复旦大学的林森浩,因为自己所谓的玩笑,导致自己以及同学黄洋的生命就此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巨大变化。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投毒者和被害人感到惋惜之时,难免对于林森浩的投毒动机和心理原因产生好奇,不禁感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造成林森浩投毒动机的心理成因分析

据林森浩供述,向舍友投毒仅仅是愚人节的玩笑,但投毒动机的产生,并非仅仅是玩笑那么简单。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作用,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对个性养成、生活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态度起着重要作用。分析人的成长过程,有助于发现其思维习惯,有助于剖析出人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1.1 家庭教育存在缺位现象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受教育的地方,是人一生中最初认知世界、形成个性的地方。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人的性格、心理以及思维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森浩的家在潮汕农村,是一个姐弟众多、条件并非很好的家庭。爸妈为了生计早已无暇顾及教育孩子,而他是父母最寄予厚望的儿子。林森浩在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却还要教育比他更小的弟妹,成绩优异的他常常拿出一部分钱供弟妹上学。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从小要强的性格。林森浩顶着巨大的压力却从不在父母面前抱怨,给家里打电话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有问题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辅导员复旦投毒事件(二)
毛概复旦投毒事件

生命诚可贵

从复旦投毒双亡的教训谈起 2015年12月11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的罪犯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 2013年4月,复旦大学医学院发生一起投毒案件,致在校研究生黄洋死亡,经侦查确认投毒者系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森浩。本案因发生于大学校园等原因而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林森浩提出上诉。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确认:被告人林森浩因日常琐事对被害人黄洋不满,决意采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黄洋。林森浩向421室饮水机投放二甲基亚硝胺的事实。4月16日,黄洋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黄洋系因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致急性肝坏死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据此,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裁定。

“前生回首今生缘,数载同窗情义坚。”同窗之谊从古代传颂到现在,为何现在却屡屡出现“同室操戈”的现象?最近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引发热议,有人说最可怕的不是毒药,而是人心。本该是国之栋梁的天之骄子们,又是因为什么走上了不归路?【辅导员复旦投毒事件】

细细盘点近年来的在大学校园内发生的种种惨案,从1994年清华大学女生朱令铊中毒事件,到1997年5月,北京大学发生全国第二起铊投毒案件。再到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连杀4名同学;同年,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案,副教授投毒毒害上司;2007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3名大学生铊中毒事件;2010年,四川大学曾世杰因被人嫌丑,杀1人,砍伤2人;再到最近的复旦大学黄洋案。

大学生投毒案真正该引发的是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思考,我们该看到事件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一面。虽然近些年来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强,但远远没有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到与学习成绩同等的高度。学习,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最后学做学问。但是由于社会等诸多压力,几乎所有的学校老师家长都把做学问放在了第一位,从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大学校园中的争执与碰撞的原因何在?在复旦大学投毒案发生后曾有一家杂志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在大学中最容易引起摩擦的问题就是,同寝室的室友来自四面八方,生活习惯的不同和价值观的差异。又因为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不满、打击容易偏激,说出过激的语言和作出过激的行为,导致了校园惨剧的发生。

如果要从黄洋案谈中国教育的缺失,那大概不只是专业性的“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味地注重知识的填鸭,忽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中国整个教育机制的弊病。但是中国的教育机制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场投毒案,一个鲜活生命的逝去,各大高校该思考的,该做到的应是把大学生心理教育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而不是只是打着旗号,喊着口号,却一无作为。而作为当代大

学生的我们我们该思考的,能做到的就是,努力端正自身心态,充分认识生命的可贵。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与同学室友的交往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能看到自身的错误,不要一味的指责他人。【辅导员复旦投毒事件】

一场投毒案,不单单是给大学校园,而是给整个教育机制敲响了警钟,重视学生的心理、人格教育刻不容缓。

辅导员复旦投毒事件(三)
浅谈复旦大学投毒事件

浅谈复旦大学投毒事件

针对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现在网上大多是对投毒的原因分析,病理的分析,却鲜有关于人性的分析。但是这种人性的扭曲与人格的沦丧,在我看来是最关键的。因为正是这种变态的行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结局,我们惋惜与祈福的同时,更应清醒的意思到,如不彻底的改变这个现状,类似的问题恐怕很难避免不再次上演。

【辅导员复旦投毒事件】

历史告诉我们,1994年清华大学女生朱令铊中毒事件。这位才艺双全的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因为铊中毒,而导致全身瘫痪、大脑迟钝,留下严重后遗症。警方曾断定凶手就在朱令的“身边”,甚至有人说名道姓,指出嫌疑人系其舍友,案件至今悬而未决。1997年5月,北京大学发生全国第二起铊投毒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晓龙是两名受害人的同学;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连杀4名同学;同年,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案,副教授投毒毒害上司;2007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3名大学生铊中毒事件;2010年,四川大学曾世杰因被人嫌丑,杀1人,砍伤2人。

如此看来,最令人恐怖的从来都不是有毒物质,也不是杀人致死,而是人心。那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一颗颗扭曲的心灵,震惊社会。类似极端事件仍属于个案,并不代表今天的大学生。但是犹如硬是教育所关注的功利性,让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

业压力、情感困境成为当代学子最为突出的四大“心病”。 正是过度竞争、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缺乏包容等导致学生之间矛盾不断。如果不能及时关心、疏导排解这些心病,任由恶性生长,就可能出现又一个“林某浩”。

如果真要从黄洋的不幸个案中检讨中国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那大概不是什么专业性的“关注学生心理”,而是在更大范围内的人文教育的荒芜与缺失。该指责的不只是大学,而是涵盖整个漫长的儿童、青少年至青年期,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哪一环都有份儿。一味注重功利性、技能性知识的大剂量灌输,轻忽人文教育的做法,今天依然普遍。

最后我想讨论下教育这个词汇。教育包含了教与育两部分,也就是说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除了要教会孩子怎么做事,还要教他们学会怎么做人。而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学校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所以学校关注的应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还是育人。现在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开设了生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被纳入此列。我觉得现在已经有这个必要把其纳入必修课的范围,从小施教,相信这样才能让类似的事情从根本上被杜绝。

为我们的明天祈祷。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九号

辅导员复旦投毒事件(四)
复旦投毒案的反思

  近日,复旦大学林某因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使用实验室药品毒害黄某,最终致其死亡。从马加爵事件,到复旦投毒案,越来越多的校园案件令人反思。如何筑建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引导学生疏导情绪?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上海新航道教学校长张登:从幼儿园到大学匹配完善的心理咨询队伍,且由专业机构组织定期研讨与导师制培养,保证心理辅导者有质量和数量;公关介入改造心理咨询在大众中的形象,如大量忧郁症患者拒绝承认并治疗,因害怕社会排斥。
  风华文学社毕红昌:复旦投毒案只是学校案件的冰山一角,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心理扭曲。个人认为,根源多在于学生的交际和压力两方面。筑建学生心理健康要从减轻学生压力和引导学生交际出发,从根源上为学生心理健康创造好的发展环境。
  影视122团支部: 我觉得,最该被重视的是学前教育阶段以及每个成长的转折点。人之初,性本善。不要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就否定了这个人的全部。
  ohen: 舍友相处做到:1.当你在大声讲话的时候,是否注意到有人在睡觉。2.当几个人一起在热闹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忽略了其他人。
  底shaohan:归根结底还是舍友之间不投脾气,学校往往简单地按照班级、专业将学生分到不同宿舍,并没有注意到来自不同地域,有不同性格、作息,以及交流方式的同学的需求,只增加心理辅导的力度其实效果并不会太明显,心理问题,在疏不在堵,想要解决问题,还要回归与同学朝夕相处的舍友、宿舍问题上。
  与暖安城: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如何和别人相处应该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课。面对恶意不再是无理智的赤裸裸的宣泄,而是学会友善为邻,把这些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

辅导员复旦投毒事件(五)
复旦投毒案:关注真的是力量吗?

  经警方介入,黄洋的死因被确认为同寝室同学林某投毒,最初,公众把焦点集中在了林某的投毒动机上,于是有了各种猜测。由于黄洋在校期间表现突出,因嫉生恨的说法普遍被认可。但是,据警方后来公布的审讯结果,这起投毒案竟是一些琐事引发的宿舍矛盾所致,并非完全出于嫉妒。这些琐事包括:共用饮水机分摊水费没有达成一致、黄洋睡觉时爱打呼噜等等。

  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里这颇为骇人的消息如同病毒般快速传播,相关微博动辄达到数万的转发量,“投毒案”一时间成了街头巷尾的舆论焦点。暂且不说不少人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父母千叮万嘱“注意与室友处好关系”,就连在学校附近买东西都会遭到店主热情盘问:“投毒案抓到凶手没有?听说中毒同学的室友嫌疑是大大滴喔……”
  事实上,绝大多数被看做知情人的复旦学子对案件的了解程度并不比外界高,除了官方渠道外,更多的几乎都是传闻。相较于复旦校内,社会上掀起的显然是更大的地震,谁是投毒者成了媒体上最热门的关键词。
  由于校方公布的消息里仅提及室友林某有重大嫌疑并已被警方带走进行审问,至于确定的罪犯、作案动机等都还笼罩在谜团里,关注案情的媒体、个人不断挖掘事件背后的细节——大至黄洋及林某过去二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小至周围同学的零星回忆、林某一条微博的信息都被彻底地暴露出来。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细节是:据可靠消息称“黄洋在喝了一口水感觉不对之后,为了防止室友喝坏肚子,特地去清洗了水桶”,这个颇为戳人泪点的描述显然符合了大众的口味,在表达同情之余要求警方迅速破案,诅咒投毒者的言论泛滥。
  在案件调查期间,争做福尔摩斯的网友们迅速将案件与十几年前清华大学发生的朱令案联系起来,担心投毒案也成为无解之谜,因此积极寻找案件的蛛丝马迹。各种推理与阴谋论在互联网甚至媒体报道中不胜枚举,黄洋与林某的亲人、朋友的个人信息也被四处泄露。譬如天涯帖子里“高人”找出疑似受害者好友的微博,供网友们集体围观这名女生的悲伤感言。似乎一切都在迫切地催逼着事实真相的公布。
  但当4月18日警方宣布嫌犯已供述杀人动机时,大众对于“生活琐事”这样轻描淡写的动机又颇为不满,甚至一些仔细阅读了林某微博的人认为“这是冤案、要求重新调查”等。而许多大V的微博上流传着这样的段子“感谢当年读大学时室友的不杀之恩、我的中国好室友……”,嬉笑怒骂着,“投毒”成了一个流行词汇。事情发展到这里,似乎真相是什么已非最重要的,这种参与公众仪式所得到的归属感与推理乐趣才是享受。
  在大众关注投毒案时,正规媒体亦是不可忽视的助力。在警方初步认定林某因琐事投毒后,国内几个知名媒体就将关注点锁定在了林某身上,他的个人性格几乎成了众矢之的。在媒体的稿件里勾勒了一个有些阴森甚至变态的形象:完美学生与阴郁扭曲的双面人格。从林某高中演讲的细节到他曾在某个论坛里发表的帖子,一切都指向——他存在投毒可能。这些贴着“事情来龙去脉”“真相剖析”标签的报道中提及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新一轮酒足饭饱后关于幽深人性的争论资本。
  “如果没有‘投毒案’的标题,我丝毫不怀疑我在看一本东野圭吾的短篇小说。”复旦同学Ken在看完深度报道后如是评价。或许谁也不能否认狭窄的社交、不顺的境遇给林某带来心理冲击,但世事终究是“责人易,非己难”,在这个大地上生存的年轻人很少有不需要面对故乡思念、交际障碍、未来迷途的,“贫困”“沉默”“自卑”并不站在犯罪等式的另一端。
  这个时代里最不缺的是信息,从另一面说,最匮乏的可能也是信息。在面对突发社会性事件时,人们总是热烈而渴求地获知进展与真相。网络与媒体提供了一个“正义梦”的实现平台,或许与十几年前相比,我们不再是等待结果的围观者。
  可关注真的是力量吗?不可否认关注本身在催逼着真相,在促进社会迈向公平,然而关注并不等同于盲目地喧嚣。在投毒事件里,折射的公众争做福尔摩斯的不理智,媒体报道里的失真,都在将正义这个本身闪闪发光的词推向寻找谈资的悬崖上。无理由的猜测、过度的关切与推论,远比不上促进调查与司法的公正来得有效。毫无疑问,在犯罪面前我们需要正义,需要关注,需要合力,但这些都不是饕餮信息盛筵后大家剔牙推理的娱乐资讯
  生命的庄严与神圣,实在容不得戏谑的亵渎。
  4月18日,上海的天气不算好,阴沉多云。午后路过复旦本部的旦苑食堂,门前悬挂着白底黑字的悼念横幅,为黄洋父母筹款的募捐箱前站满了人。前来捐款的师生井然有序,一个接着一个将钱投入箱子,并没有太多人说话,只有四位组织者神情肃穆地一声声道谢。这里,静默比喧嚣更有力量。
  责任编辑:刘贞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289354/

推荐访问:复旦大学投毒事件 复旦投毒事件真相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