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粹主义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7-25 11:47:3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文化民粹主义(一)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下的发展、表现和影响

在2014年的互联网调查中,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几大思潮中,民粹主义占第八位,在2013年的调查中占据第七位。2012年也是占据第八位。可见民粹主义思潮在我国占据一定的位置。

一、民粹主义

1.民粹主义作为一个思想史范畴,民粹主义起源于法国,命名却在俄国,19世纪中期以后,在俄罗斯知识界盛极一时,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赫尔岑等是其代表性人物,他们中有人提出“到民间去”口号,主张知识分子走向乡村,发动农民以反抗俄国的资本主义化;有人则提出平民主义要求,认为知识分子必须向农民学习,走身份同化的道路,而不是向农民说教,延续了十二月党人的做法“从来都是鞋,

匠们造反,要做老爷;当今却是老爷们造反,为的要做鞋匠”。朱学勤先生指出,“可以肯定的是,民粹主义的始作俑者是卢梭,不是俄国那批‘要做鞋匠’的青年军官和平民知识分子。法国人说,谁也没有像卢梭那样,给穷人辩护得那样出色。”

20世纪初,列宁在与米海洛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民粹派进行思想论战的过程中对俄国民粹派的观点体系进行了这样的概括:(1)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把资本主义当作一种“西欧病”,竭力反对俄国走资本主义道路。(2)强调俄国传统的经济制度有独特性,特别是俄国农民及其村社、劳动组合等等有独特性,把农民村社看作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更好的东西。(3)把知识分子看作超越阶级利益的自主阶层,能够领导农民避开或者说跳过资本主义,在村社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

列宁不仅概括了俄国民粹主义的特征,还揭示出民粹主义的普遍实质是一种在封建社会解体过程中产生的小农、小手工业者的破产情绪和落伍者的哀鸣。这种思潮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病,把资本主义的现实同对资本主义以前的制度的虚构加以比较,企图凭借他们浪漫化了的小生产的传统来对抗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按照他们“选择”的道路进入“理想社会”。

2.民粹主义以“俄国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却席卷了整个世界,我国不可避免的受到民粹主义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和长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为民粹主义的生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文化民粹主义】

1840年以来,中国在资本主义列强的欺凌下缓慢地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而深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加剧了社会转型的痛苦,这为民粹主义的生长提供了沃土。于是出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主观社会主义”,以章太炎、章士钊为代表的国粹主义,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新儒家,以及工读新村主义、平民教育主义等等。

虽然年轻的毛泽东同志在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之前也曾热心于工读新村主义,但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他对民粹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找到了一条经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鉴于当时中国的现实为民粹主义的生长提供了温床,毛泽东从一开始注重和民粹主义划清界限,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

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

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毛泽东分析了革命胜利之后,资本主义有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并没有认为可以跳过资本主义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但是后来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的完成,混淆了毛泽东的视线,认为可以大踏步进入共产主义,发动文化革命。对于毛泽东晚年是否有民粹主义倾向,国外学者是持有一致同意的态度。国内的争论不一,代表是胡绳和沙健孙先生的争论。国内关于民粹主义最大的正义是在于毛泽东是否带有民粹主义倾向。进入新时代以来民粹主义在中国有不同的发展和表现,既有利也有弊。

二、民粹主义的表现

伴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以及政治体制民主化转型诞生了大众这样一种现象。西方对于这种现象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照”维度,即持完全否定、砭抑立场,视大众为“群氓”的精英主义大众观,以及高度肯定、极度推崇“大众崇拜”的民粹主义大众观。前者的主要标志性人物有西班牙的“公共型知识分子"奥尔特加·加塞特,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稍后的犹太裔美国学者阿伦特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社会的剖析与批判等;后者则主要由不满于社会不平等的现状、怀抱强烈社会变革诉求的政治人物和左翼知识分子构成。他们秉持的“民众崇拜"经由俄国、美国、欧洲、拉美以及中国等国丰富的社会政治与艺术实践,最终形成了蕴意丰富、指向多元的民粹主义理论体系。

在精英主义倡导者的理念中,大众是“没有特殊资质的个人集合体”(奥尔特加语)。他们心灵闭锁,智力平庸却又总是盲目自大。“大众的头脑满是一些奇思怪想,但他们却缺乏理论化的能力。对与思想观念得以滋生、存活的珍惜氛围,他们更是一无所知。但又不愿意接受一切观点赖于为基础的前提和条件。”大众介入公共事务往往表现出两种极端的反映:如盲目的排斥与否定,把一切与众不同的、优秀的、个人的全都推翻。对于符合其观点的权威意志,大众又经常地陷入盲目崇拜、麻木服从。心理学家勒庞认为,个人进入群体,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心理会产生一种本质的变化。就像“动物、痴呆人、社会注意者、幼儿和原始人一样,这样的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完全变成另一种智力低下的生物。美国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认为:"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的心理。”英国当代民粹主义研究者玛格丽特·卡农范(Margaret Canovan)指出:“不可能找到民粹主义的核心价值,他们唯一的共同的主题就是依靠对人民的号召力,和对精英人士的不信任。”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工业化、现代化的转型时期,中国的“大众社会”初具雏形。但基于中西传统文化、政治制度的差异,中国的“大众"作为一股新近崛起的力量,对公共话语和公共领域介入的途径与模式与西方有显著差异,即中国大众的“威势话语"与巨大的影响力更多地发生在虚拟语境而非现实环境中。

(一)民粹主义在互联网领域的表现

近年来不少轰动一时的事件,如“抵制家乐福”“杭州飙车案”“最牛钉子户事件”“邓玉娇案”等,背后都闪现出民粹主义的身影。如果对这些事件的网络话语着重分析,不难发现,民粹主义作为较为激越的表达方式,已经成为众多网民正在践行的社会思潮。

互联网的出现给民粹主义提供了绝佳的舞台,互联网与生俱来就带有民粹主义倾向。从技术发展角度看,电脑和因特网的发展是一个关注个体、以个体为中心的聚集过程,它培育或强化了关注个体、尊重平等的文化。与一般的民粹主义

相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强调平民性,理所当然地非议或者批判与之相对立的权威。当代的权威主要来自知识、权力和财富。于是,作为权威代表的专家、官员和富豪,便成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主要对象。网民采取有力而非常的手段。第一,群起而攻之。网民对权威的批判,往往借助于人多势众的力量。网民数量的巨大优势,压倒了权威的话语优势。尤其是在网络能够自由发言的领域,诸如网络论坛、博客等,那些社会生活的权势者由于繁忙或者碍于身份等,网民则把持了这些草根言论领域,双方的数量对比更是悬殊。第二,两类话语权。在传统媒体上,专家权威掌握着话语权,普遍民众根本没有机会与之对抗。然而在网络上,表达方式则有所不同。官方的言论,并不能受到网民的欢迎和认可。在网络的领域中,大众处于优势地位。面对权威有时采取非正常的途径予以挑战。诸如网络恶搞。

网络的发展为民粹主义思潮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网络的非中心性,削弱了中心对外围的操控,网民可以根据的兴趣、职业等形成小群体。网络的虚拟性使得身份,等级,财富的外在障碍被消除。网络的交互性,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世界是平的”,网络更是平的。网络还可以聚集各种各样的人群,它具有聚集性。

“民粹主义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着必然的关系,任何民粹主义的生成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第一,社会断裂,差距悬殊,是滋生网络民粹主义的温床。从网络中爆发的一系列时间中可以看出,网民情绪的引爆点,多事住房、医疗、教育等备受关注的领域。改革开发的成就不能社会各阶层均享,导致社会结构日益断裂,人心也日益分化。我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对立的现状没有得到缓解,贫富差距的拉大同时还伴随着官民对立,许多官商背景的网络事件应运而生。我们处在发展不均衡、分配不公平的转型期,腐败、炫富等问题层出不穷。在这种状态下,处于对现实的不满、正义的渴望,网民通过民粹主义的语言及思维争取自身权益的尝试并不难理解。

【文化民粹主义】

(二)民粹主义在电视文化领域的表现

“粹藏于民”、“由民生粹”,民粹主义这一思想潮流贯穿于20世纪以来中国文艺的发展,同样也影响着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的建构。民粹主义(populism)的概念原本是一个舶来品,尽管其存在派别、代表人物、表现形态、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差异,但作为一种同质性的思想,必然有共同的因素,即其共通的核心在于崇“民”。中国电视事业起步于1958年,但是直到1980年代末,其一直受制于政治话语的控制。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政治和经济政策的逐渐调整,电视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再现媒介,强力重组着人们的生活经验、情感结构和认知范式。市场经济以及消费观念的发展逐渐导致电视文化话语权由政治话语向大众话语发生位移,而电视节目生产也开始注重以受众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从“超女”、“快男”、“选秀”、“恶搞”,“快女”到郭德刚相声乃至“百家讲坛”,这些带有“民粹主义”集体狂欢的个性节目形态频繁出现在荧屏上,于是“草根英雄”、“草根偶像”、“草根艺术”、“草根的狂欢”等等词语也逐渐使用和传播起来。

民粹主义者认为,中下层大众是社会主体,他们在数量上的力量是惊人的,他们的立场直接决定了任何一种的合法性。电视文化中的民粹主义现象体现了一种草根参与的过程。2004年5月,电视选秀节目5超级女声6经过湖南卫视重新包装后首次推向全国。《超级女声》被主办方宣称“不拘年龄,不拘长相,不拘唱法”,“凡喜爱唱歌并年满16周岁的女性均可免费报名参加”。“超女”终于让中国人嗅到了文化民粹主义的气息,它是一股潜藏已久的暗流,在当前的大众传媒中渐成

汹涌波涛。/民众之所以热爱,因为站在舞台上的不是帝王将相明星大腕,而是普通的平民;民众之所以表白,因为‘超级女声’是一场从头到尾由‘庶民’参与的狂欢。”可以说,零门槛的平民路线、评判

者的平民化、大众是“超女”事件中的主角,“超女”这种具有民粹主义个性思路正是取得成功的保证。2006年以来,各地方电视台开始了自办栏目剧的比拼,事实上这种取材百姓生活,启用业余演员的栏目剧一经播出便迅速走红。电视文化中的民粹主义体现了平民的关怀。自1980年代末期,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愈加成熟的消费机制,上层建筑受到了冲击,脱离大众的文艺得不到大众的青睐,也就失去了市场。社会转型期的各种发展危机和困扰也同样导致了一部分人产生挫败感和对改变社会现状的“无力感”。“深怀不满的团体主要是那些受过教育、但感觉无法施展其才华的人,也包括面临社会地位有所降低的传统团体。”这种略带悲情的“空虚感”与“无力感”助长了其“对工农大众的热情向往甚至激情想象”。

三、民粹主义的影响

民粹主义思潮不过是弱势群体和知识精英(或阴谋政客)为了各自利益相互利用而产生的集体意识或情绪。民粹主义思潮既有社会下层的真实抱怨,又有其它阶层的想象建构;既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又有被操纵引发无政府主义的 潜能;既有公正、公平的真切追求,又有平均主义的心理驱动;既有良知的片刻苏醒,又有感性情绪的任意发泄。在民粹主义者看来,国民的大多数就是主权或公意,主权至高无上意味多数人的意见永远确,多数即代表美德。无论在国家层 面,还是在地方、社区层面,民粹主义者都流露对精英政治的不信任,代议制和权力制衡被渲染成属于少数派的政治精英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实施的程序化的阴谋与欺骗,是大多数民众处于水深火热的总根源。

在网络上和电视上,民粹主义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思潮,而且大有蔓延之势,这是中国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它也仅是一股思潮,而非主流意识邢态。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也绝非洪水猛兽。还是有积极的意义的。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民意的走向,有助于弱势群体表达自己的声音。网络、电视、文学拓宽了普通民众的表达渠道。也使得民众的话语权得以提升。第二,尤其是网络民粹主义聚集的问题多指向社会不公平及主要矛盾。以次为契机,若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不失为一种推动社会公平的方式。第三,网络民粹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表达,也是民众参与政治的方式。

同时民粹主义也有很大的消极方面。第一,在电视节目和网络中,促进了平民大众的参与,但是有些不过是媒介市场化炒作的手段,它其实不能完全代表民意。从社会思潮角度看,民粹主义一方面强调民众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肯定民众的首创精神,把民众的愿望、需要、情绪当作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从重视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角度看,当然具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民粹主义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化的最终来源,以此来评价社会历史的发展,它反对精英主义,忽视或者极端否定政治精英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民粹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会加剧社会群体对立、对抗。第二,民粹主义确实表达了一部分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情绪、意愿,但并非是“广大群众”的一致意见。它不代表真理。共产党政府应当密切联系群众,代表广大群众利益,脱离群众是危险的,但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跟着一部分网民亦步亦趋,当群众的尾巴,同样危险。“唯民是举”的民粹主义,并非就是“以人为本”【文化民粹主义】

【文化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在国际上的影响很深远,20 世纪 80 年代拉美经济经历了“失去的十年”,90 年代的增长也乏善可陈。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国内基本以总结新自由主义的教训为主。但事实上,对拉美影响深远且至今仍充满活力的却是民粹主义的福利赶超。拉美经历了 1950-1980年代的较快增长,其间的工业化、城市化

发展成就,以及与之相伴随的贫富差距拉大、外资企业比重加大等一系列问题,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增长经历颇多相似之处。拉美为民粹主义困扰长达四分之三世纪。拉美的民粹主义福利赶超与当前中国的问题有很大的关联: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却是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如何解决民生问题成为时下讨论的焦点.而以关注民生特别是底层百姓为其宣传亮点的民粹主义自然成为很多人手中的理论武器,现在国内的一些政策建议即与民粹主义主张有契合之处(尽管没有用这样的提法)。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民粹主义福利赶超往往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最终即走向了愿望的反面—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贫富差距扩大等,这是拉美发展的最大的教训。我国应吸取拉美的经验教训,从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民粹主义思潮包含的正当要求,尤其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平民的要求,又要防止民粹主义思潮对现实社会造成的破坏。要适当的引导,在保证大众利益表达的前提下,对网络、电视的不和谐声音加以引导、控制,不能任由民粹主义占领市场。必须开拓制度化的民意表达渠道,如果人民缺乏理性的参与渠道,对网络的过分依赖会加深民粹情绪。

文化民粹主义(二)
转型期网络民粹主义的表现及成因

龙源期刊网 .cn

转型期网络民粹主义的表现及成因

作者:李婵

来源:《学理论·中》2015年第01期

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民粹主义思潮。网络民粹主义总体表现为民族民粹主义、民主民粹主义和文化民粹主义三种类型。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认真剖析。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民众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2-0005-02

中国目前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发展,现实社会中的民粹主义延伸到了网络虚拟世界,形成了网络民粹主义。分析转型期我国民粹主义在网络虚拟背景下的新表现及成因可以更好地认识网络民粹主义,对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促进社会的稳定并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网络民粹主义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进程加快,市场化程度加深,出现了利益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民众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传统的主流媒体上,权威、精英占主导地位,民众几乎没有表达自己声音的机会。网络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这种话语权不平等的局面,给民众提供了一个宣泄心中不满的平台。新媒体技术在体现个人诉求的同时,产生了一种强调个人价值、重视社会公平的文化,形成了网络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的概念十分复杂,它可以被用来描述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国内外学者至今没有对其形成统一性的认识。尽管如此,民粹主义的核心是确定的,即强调民众的价值,把民众的拥护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尺度。网络民粹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民粹主义,更加注重民众的价值和诉求。它支持民众,反对精英、权威,是民众现实社会中长期积累的不满情绪在网络世界的一种宣泄。

二、网络民粹主义的表现类型

在互联网的交流世界里,网络民粹主义有各色各样的表现,导致网络舆论的多样性。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转型期网络民粹主义主要表现为民族民粹主义、民主民粹主义和文化民粹主义三种类型。

【文化民粹主义】

1.民族民粹主义

文化民粹主义(三)
媒体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重建

媒体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重建 ——以媒体文化中的“小品”为例 2011 年 08 月 12 日 09:37 孟繁华 媒体文化在今天俨然已成为一种具有文化领导权的文化, 也可以 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 不但支配着物质生产, 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 纵观小品发展的历程, 我们发现, 小品是沿着一条越来越庸俗化、 越来越迎合低级趣味的方向发展的。小品的“创作”不仅已经捉襟见 肘,而且显露了勉为其难的危机。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配了社会生活和它 的发展方向,它被普遍认同的同时,也为商业文化的生长、发展提供 了空间和合法性。媒体文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小 品”是当下媒体文化的宠儿,从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演化为一种大众 娱乐的文艺形式,大概只用了 20 余年的时间。还没有哪种文艺形式 像小品这样“长盛不衰”。没有小品的晚会是不受欢迎的,不仅一般 的娱乐场所要演出小品, 而且权威传媒的晚会也将小品列为重要的内 容以达到“掀起晚会的高潮”的效果。小品使传统的相声相形见绌走 向末路,一些相声演员已经改弦易辙去演小品。于是,在演艺界或普 通观众那里,小品演员的“知名度”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 小品演员成了大众文化的一种表征,成了这个时代真正的“文化英 雄”。但是,纵观小品发展的历程,我们发现,小品是沿着一条越来 越庸俗化、 越来越迎合低级趣味的方向发展的。 因此, 小品的 “创作” 不仅已经捉襟见肘,而且显露了勉为其难的危机。 小品的危机,说到底是一种“农民文化”的危机。20 多年的小 品舞台上,呈现出来的内容和题材,基本上是愚昧、滑稽的“农民文 化奇观”。在全球化和现代文明的语境中,被构建的农民文化越来越 具有“奇观性”,在展示这一“奇观”的过程中,对农民文化的“妖 魔化”,是当下小品主要的表达策略。我们应该承认,大众文化的市 场化,适应了这个时代的消费要求,也使 20 世纪以来“一体化”的 文化生产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型。但是,大众文化毕竟是消费性 的文化。因此对大众文化不能用精英或经典的批评尺度去要求。作为 批评家的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在面对大众文艺进行理性批评判断 时, 其文化目标诉求的差异, 很可能导致批评错位而成为无效的批评, 从本质上说,包括小品在内的大众文化是消费性的,它的功能是娱乐 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受到普遍欢迎的形式,如果仍然沿着当下 的思路发展,缺乏对“娱乐边界”的警觉,那么,未来我们精神家园 的重建将不得不充满忧患。 传媒对【文化民粹主义】

小品的热衷、对一些民众低俗趣味的诱导和迎合,足以使 任何严肃的努力湮灭于这种声浪中。 这也正是我们对当下媒体文化的 忧患所在。 对于转型时代的中国大众文化的阐释显然要面对各种复杂、 困难 的问题。它的复杂程度使任何一种判断都有失于武断。我们也常常听 到对自己文化传统悠长久远的盲目自豪,但是,一旦落实到具体的问 题上,我们既不知道传统文化是什么也不知道在哪里。中国的传统文 化太复杂,既有民间的也有庙堂的,既有健康的也有陈腐的,既有中 断的也有延续的。重要的是,它甚至连一个象征的、具有凝聚意义的 仪式都不存在。如果勉强可以类比的话,那就是我们也曾举办过十几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它被主办者自己称为 “新的民俗” “贺岁大宴” 、 。 尽管主办者统计其受欢迎的程度年年攀高, 但只要稍稍分析晚会的内 容就会发现,“春晚”的重头戏是充满了庸俗气息的、被“妖魔化” 的农民文化小品。 这些小品所追求的低俗趣味足以让人对这个 “民俗” 或“大宴”深感怀疑,其背后隐含的问题就是高雅文化已不再被向往 和尊重,这尤需加以警惕。 权威传媒对一些民众低俗趣味的诱导和迎合, 足以使任何严肃的 努力湮灭于世俗的声浪中。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对小品“欢笑说”背 后所隐含的文化民粹主义作出必要的检讨和反思。 如果说小品是为了 让人民高兴,那么,人民不仅需要除夕夜高兴,他们希望每天都能过 上高兴的日子。 另一方面, 当广泛的民众动员的时代过去之后, “大 与 众” 相关的一些概念也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含义。 他们被赋予的革命性、 先进性不仅逐渐地褪去,甚至还会受到深刻的质疑。特别是进入市场 和商业化时代之后, “大众”对于文化的要求也从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292498/

推荐访问: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 台湾民粹主义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