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中国的发展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8-15 10:05:2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启发式教学在中国的发展(一)
启发式教学法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cn

启发式教学法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中的运用

作者:唐勇 陈砺

来源:《科教导刊》2015年第09期

摘 要 启发式教学法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运用,是对该课程讲授的一个新尝试。通过对国贸2011、2012届学生进行教学实验表明,启发式教学法对于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法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理论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3.048

Application of the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in the

"Introduction to China's Foreign Trade"

TANG Yong, CHEN Li

(Economics & Management School of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in the "Introduction to China's Foreign Trade", is a new attempt in the course teaching. Through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of the 2011, 2012 sess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Major students indicated that there have some help to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to learn this course, and can carry on the thorough ponder to the stro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of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Key words the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Introduction to China's Foreign Trade; theory knowledge

0 引言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设28~36个学时,1.5~2个学分,在大三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课。

该课程表现为:(1)观点内容陈旧。近些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认识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缺乏新的认识突破。(2)理路依据褊狭。我国外贸理论界对古典理论的研究十分不够,经典作家的思想深邃尚未得到挖掘。同时国际经贸理论已有重大发展

启发式教学在中国的发展(二)
启发式教学思想现代化综述

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现代化

一、启发式教学思想现代化的背景

当前, 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已经被赋予了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启发式教学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些特点和长处使它自然成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科学教学指导思想。[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智力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启发式教学思想基本理论研究, 将传统而古老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 对丰富人类璀璨的教育理论宝库, 完善现代教学思想理论体系, 指导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推动素质教育向深入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意义。[5]

二、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思想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采取各种方法, 创设一种引导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的学习情境, 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 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实质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以充分挖掘其思维潜能。从教师方面看, 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以便认识本质, 发现规律, 举一反三;从学生方面看, 就是不断地进行知识重组, 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由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含义可以看出, 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应该是全方面的。这其中包括启发学生的情感, 在情感的激荡中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 帮助学生跨越思维障碍, 顺利地进入高层次学习;启发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从“ 学会”转变为“ 会学” 。

三、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时代意义

(1)现代启发式教学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的需要。

发展人的主体性, 提高教育效率与育人质量, 这不仅仅是出于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而且也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反映。主体性是现代人的最主要特征,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启发式教学具有培育与发挥个人主体的促进作

用, 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现代启发式教学是实现自我教育的手段。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启发式教学的主体性思想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 不断培育学生的主体性, 使其不断摆脱原有的依存性、受动性, 成为自立、自强、自主、自律的独立主体, 成为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学会方法、学会学习的人, 为终身教育奠定良好基础。也就是在从他教向自教的转化过渡中,随着学生主体性的增强、依赖性的减弱, 以及年级的升高, 逐步由他教转为自教, 由他主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最后实现从由“教”到“不需要教”的转化过程。

(3)“减轻学业负担, 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 学校教育中出现的学生“辍学” 、“厌学” 、“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等病症, 既有来自有形的作业压力, 又有无形的心理压力———心理负荷过重。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求知的积极性被压抑是心理负荷过重的起因;注入式的“满堂灌” 、“填鸭式”教学是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启发式教学遵循发挥教

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并以此作为重要的突破口, 改革人才观、教学质量观和学生观。既要把学生当成教学的对象, 又要把他们当成学习的主体;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 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愉快活动中接受教育。这样, 就会变“苦学”为“爱学” 、“乐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到“我会学” , 促使学生智能飞跃发展。

四、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5]

(一)启发式教学的哲学方法论根据

(1)教学过程中的矛盾运动。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 而且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 它包含着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矛盾方面。启发式教学十分重视分析教材内部的矛盾性, 重视分析学生学习认识过程的内部矛盾运动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过程矛盾运动的特殊本质, 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不断揭示、分析和解决教材中的矛盾, 认识不断深化的矛盾运动。

(2)学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内部的矛盾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运动的源泉, 它决定着事物

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作用。启发式教学认为, 在教学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 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 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他们自身内部的矛盾性, 而教学内容、教师水平、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都是外部因素。启发式教学十分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围绕教学任务善于启发、诱导、点拔, 组织学生观察、实验、讨论、设计等, 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指导学生自己去揭露矛盾, 分析和解决矛盾,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科学素质。

(3)事物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地运动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事物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有规律地运动着。只有抓住事物的相互联系、才能了解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启发式教学非常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 同时也是兴趣、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过程, 教学对象是有生命、有理想、有情感、有兴趣、有意志、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只有抓住教学中诸多因素的互相联系, 才能了解事物的运动和变动规律。

(4)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及人类认识无止境的辩证运动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有知, 从知之不多到知己较多的矛盾转化过程, 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离开了条件讲矛盾的转化, 就是主观唯心论。启发式教学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地进自学和尝试, 而是根据教学任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教学调控, 促成学生不知到知的转化。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 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启发式教学除了重视研究分析教材的结构外, 还十分重视研究学生认识规律, 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

(二)启发式教学的现代教育心理学依据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一种产品” , 学习不只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而是在于启发学生去体验知识、原理过程。内部动机是学习的真正动力,它能使学习者主动地学习, 并且在学习中发现学习的源泉和报偿。发现学习能够提高智慧的能力, 使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过渡, 有助于学会发现的探索法, 有助于保持记忆。

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意义, 取决于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 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 而且旧知识也因而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这种同化过程是学生内部积极从事学习的过程, 教师无法参与这一过程, 但

【启发式教学在中国的发展】

能影响这一过程。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 提供知识素材, 帮助学生建立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创设探究问题情境, 诱导学生对知识本身及形成过程的兴趣, 产生认知情感需要, 形成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系统, 是学生发生有意义的学习的根本保证。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认为“单纯以掌握知识和技巧为目的教学:, 不可能在学生的发展上带来较高的效果;必须注意到发展的任务而对教学过程进行专门的思考和安排。”其核心就是主张要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两个方面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知识与智能” , “教学与发展” 相统一。“教育是发展的强有力的因素, 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可能性。”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习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 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

人脑是一个特别巨大的系统, 潜力极大。人脑平均重量约1350 克, 它包含了100 亿~150 亿个神径细胞以及9000 万个辅助细胞,然而真正利用起来的只有10 %左右, 还有90 %左右的脑神径细胞并未被利用起来。现代教学论启发式教学思想, 要求教师要采取一切可能和必要的手段,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认识的主动性、能动性;强调要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智慧潜能, 要大力合理开发人脑智力资源, 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 使人类一代一代地朝着高智能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刘慧.启发式教学思想新论:内涵和特点[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04:50-52.

[2]韩双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149.

[3]陈贤亮.浅谈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50.

[4]宋灵,李汉学.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之再观[J].绥化学院学报,2011,06:165-166.

[5]马志成.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探微[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2:3-8.

[6]王金花.浅谈古今启发式教学法[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79-80.

启发式教学在中国的发展(三)
运用启发式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陈燕梅

运用启发式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启发式教学在中国的发展】

陈燕梅

导论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的传统教学。它把英语纯粹当作语言知识来讲授,在教学中表现为以书本为中心,强调系统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英语的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它认为学生是被灌输的、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容器”,学生取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靠教师的灌注,这样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英语是靠机械的重复记忆,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注入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它与以前的教学大纲不同,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它更重视学生对日常交际用语的掌握,它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的结构,而且要求学生懂得运用恰当的结构去进行交际。在新教学大纲的指导下,Junior English for China 被编写出来。由于新教材指导思想的改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应随着改变,不能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转向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根本上废弃“灌”字,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激发起他们学习上的动力,运用各种启发方法、手段等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路,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本论

Ⅰ、启发式教学的定义

教学的启发性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已开始运用启发式教学,他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最早论述。其意思是:不到学生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通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口里想说但不能确切地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学生举一个例子,而学生不能推断出三个其他的例子,就不再教他了。在西方,最早的启发性教学方法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谈话问答法。他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在他的暗示下,自己寻求正确的答案,若学生得出错误的答案,他就根据错误的答案对学生进行追问,直到学生发现其答案的荒廖并自行修正答案。苏格拉底的教学跟孔子的相比,相同的是:他们都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不同的是:孔子用举例法,使学生举一反三,而苏格拉底采用置疑、追问的方法。现在中西方的启发式教学就是分别在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启发或启发式(heuristic)按照《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解释是:引导人们自己发现问题,尤其指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自己去寻找事物的规律,掌握知识。而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启发式教学词条解释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可见,对于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和实施策略,我国和西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西方一般把启发式教学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 ing)等同起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而在我国,启发式教学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生的主人,全面发展思维,培养英语的交际能力。

Ⅱ、启发式教学的理论根据

启发式教学之所以有这样强的生命力,历久不衰,是因为它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与外因的基本观点,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第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它不排除事物发展的外因,但认为外因具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启发式教学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而教师是外因,无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外因)多大,也只能通过学生本人(内因)起作用。因此,它要求教师运用各种各样的启发性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启发式教学正是反映了这一认识的辩证过程。它所指的启发,不是随意的引导、点拔,而是遵循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进行诱导,使学生的知识不断深化,思维不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因此,启发式教学在哲学上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教学上的具体体现。

Ⅲ、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四个原则

一、学生参与原则

教师对学生进行诱导,尽量使他们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鼓励性原则【启发式教学在中国的发展】

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多表扬、多鼓励、少责备、少批评,使学生有成就感、荣誉感,增强自信心、、进取心和竞争意识。

三、宽容性原则

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对待学生的错误不急于纠正,以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更大胆、更好地运用语言。在指出学生的错误,尽量间接地提示,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

四、求异性原则

教师要善于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善于提出开放性问题,即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例如:"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Which is better,A or B?", "What do you think of ...?" 让学生各抒自见,进行创造性思维。

Ⅳ、几种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在实施启发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可将启发方法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教师活动为主的启发方法;第二类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启发方法。

一、以教师活动为主的启发方法

1、启发性提问

启发性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灵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恰当的启发提问,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方法主要有设疑式、发散式、深究式、对比式等。在提问过程中,要注意以 下几点:

(1)精心设计,注意典型性和启发性

【启发式教学在中国的发展】

课堂提问不应是随意的、即时的。在授课前,教师要吃透两头,一是教材,二是学生。要根据学生及其思维的特点以及其兴趣,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问题应具有典型性,切忌过多、过简,简单的"Yes or No?" 问题不宜过多,问题应以"Wh_" 问句为主,特别多以 "Why" 的形式出现。教师还应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各个角度思考,发表多种不同见解,用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授新教材高中第二册(上)的第34课时,可以问学生:"Which kind of pollution is the most serious in Guangzhou?" 让他们进行讨论,各抒自见。还可以问学生:" Suppose you are going to set up a factory in Guangzhou , where should the factory be built ?" 并且引导他们从环境、经济效益,交通条件等方面来思考,以锻炼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发展其发散思维及创造性思维。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除具有典型性和开放性外,还应具有启发性。提问应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例如教授过去进行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怎样将一般现在时改成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改成过去将来时,接着再让学生推测怎样将现在进行时改成过去进行时。这样,即给学生简单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时态,又让学生对过去进行时有了初步的印象。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适当肯定,多予鼓励。

学生每次回答时,教师要恰如其分地肯定和赞扬。对有创见者应大加激励;对回答困难者要鼓励性地启发诱导,给予提示帮助;对回答错误者,要引导其找出错误的所在,千万不能冷嘲热讽、恶语伤人。在学生回答到“卡壳”时,千万不能迫不及待地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善诱学生寻找正确的答案。例如这样一道选择题:Is this book _____ they want? 选项:A.which B.that C.the one D.one 很多学生可能选 A 或 B 。这时,教师不应直接了当地告诉学生选项A 和 B 都是错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C ,而应一步步地诱导学生,让他们自己选出正确的答案。首先,让学生把题目改成陈述句:This book is ____ they want . 再让学生把选项A 或 B 代入句子中。这样,他们很容易就发现选项 A 和 B 的不对。然后,让他们把其它选项也代入句子中,显然正确的答案是选项C 。 最后,问学生选项C 中没有关系代词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28988/

推荐访问:启发式教学案例 启发式教学思想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