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新闻APP

来源:电脑网络 时间:2016-08-19 09:14:1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电脑网络】

国外新闻APP(一)
国内外十大优秀新闻类App

龙源期刊网 .cn

国内外十大优秀新闻类App

作者:

来源:《网络传播》2013年第03期

1、美国广播公司新闻(NBC News)

作为一家电视媒体,美国广播公司的App充分突出了自己的优势,它的内容中绝大部分都是电视新闻视频。在它的App中有两个主频道,分别是:“话题”(Topics)和“节目”

(Shows)。“话题”下又分成12个分话题,涵盖了从头条新闻到体育、娱乐、天气等的各个新闻话题,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最关心的话题进行选读。“节目”频道下是7档美国广播公司最重要的新闻电视节目。点进一个节目就会看到这期节目的最新视频集,每个视频分别讨论一个具体的新闻话题。

2、福克斯(Fox)

同样作为一个全方位的电视媒体集团,福克斯电视台的App策略十分用心。福克斯根据不同需要一共制作了三个App:福克斯新闻、福克斯体育和福克斯商业。福克斯新闻与其他新闻类App并没有很大不同,全面涵盖了各类新闻内容。这里重点提及一下福克斯的体育和商业App。这两个App显然是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的人群量身定做,这两个App中不仅仅包括了相关新闻内容,还增加了很多在体育和商业中需要的工具,比如体育App中就包括了美国体育比赛各个球队的积分榜、排名、对阵图等等,而商业App中有实时的股价图等等。

3、美国有线新闻网(CNN)

作为以新闻为核心的电视媒体,美国有线新闻网的App内容策略和以视频为主的NBC不同。从App的设计来看,几乎让你很难看出这是一个电视媒体。它的格调与平面媒体App的设计非常类似。它的App突出的仍然是文字内容。尽管不少新闻内容配有视频,但视频并没有直接显示在新闻内容页面里,用户需要点击特别的视频按钮才可以看到视频内容。这样的好处也很明显,因为用户在没有无线网络的情况下,看文字显然是个更好的选择。

4、英国广播公司(BBC)

英国广播公司的App做得别具一格。首先,它的新闻标题突出了视觉化,每一条新闻标题都放在一张新闻图片下。这个策略在App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图片显然比文字更能抓住人们的眼球。第二,很多新闻类App会将不同类别的新闻频道分到不同页面,具体的新闻内容都放在所属的门类下。英国广播公司的App不是这样,它将所有新闻类别都放在App首页上,每个门类是一个横向可滑动的模块,用户可以滑动模块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具体新闻。每个门类中固定只有9条该分类下最热或者最新的新闻。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增加或者减少新闻门类。第三,作为一个同时拥有电视和广播的媒体,英国广播公司在显眼位置设置了一

国外新闻APP(二)
新闻APP的发展现状

新闻APP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1)发展背景:互联网的技术的日趋成熟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国内拥有的移动终端的用户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个人电脑的拥有量,并且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超过了宽带上网用户数,CNNIC 在 2012 年 7 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60%的人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因此移动互联网这个信息平台也成为各个媒体抢占数据流量的重要入口,而对于新闻媒体来说,这种便捷的信息传输平台为保证新闻时效性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保障,所以随着移动互联平台成为信息传输和接收的主流渠道平台,各个新闻媒体也开始争抢移动互联网这块蛋糕"。所以,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各个新闻网站首先开始推出自己网站的 APP 服务 (Application 第三方智能手机应用程序),随后其他的传统媒体也及时跟进,三联生活周刊等纸媒也迅速推出了自身的 APP 软件。

(2)发展现状

2011年3月,世界上首个针对平板电脑开发的新闻APP《The Daily》诞生了。而在中国,传统媒体也在借助着互联网技术进行着转型革命,在任何一家应用商店中,除了传统四大门户网站的新闻APP,还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新闻客户端,新闻APP已成为新型信息传播平台,根据研究公司Flurry的数据,2012年,全球移动用户媒体在APP上的平均时间是2个小时7分钟,比2011年的1小时34分钟增长了35%。2012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15亿,相比2011年增长了4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传媒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2年美国一家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只有13%的人还在读报,而39%的选择从网络上获取新闻资讯。

2011年13月,网易提出“建立”有态度的门户内容建设理念,网易客户端1.0版正式上线,开启了第一款新闻资讯类APP的诞生。2013年1月,网易已升级到3.0版本,用户超过550万,由网友投票选出中国最好用的新闻APP,得票最高。随后,其他门户网站以及新闻媒体也跟入新闻APP市场。

(3)新闻APP的三大分类

四大门户网站的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搜狐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

报纸,电视,杂志,电台等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央视CNTV手机客户端,南都手机客户端,豆瓣电台手机客户端);

【国外新闻APP】

第三方订阅类阅读软件(网易云阅读,Zarker等)。

(4)最好用的新闻APP排名

Top1:网易新闻客户端:无跟帖,不新闻,以主打用户互动为主。

Top2:搜狐新闻客户端:全国首个退出个性化阅读服务的新闻客户端。

Top3:腾讯新闻客户端:基于强大的用户基数,实施实时推送新闻功能,随时随地掌握天下大事。

Top4:凤凰新闻客户端:热门资讯第一时间知晓,比腾讯网易搜狐都快。

Top5:今日头条:最具人气和个性化的新闻,以你最感兴趣的新闻进行推送,打造人性化新闻平台。

Top6::新浪新闻客户端:与微博进行关联,随时分享和查看。

Top7:央视新闻客户端:最权威和最深度新闻发布平台,充分利用“视频,图文,组图,直播”等多种方式对新闻进行展示。

Top8:百度新闻客户端:对海量新闻内容的全方位整合,满足广大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Top9:Zaker扎客新闻阅读:精美杂志版的阅读形态,逼真与立体的翻页效果,IOS应用较广泛的新闻阅读应用。

Top10:即刻新闻客户端:焦点新闻,即刻速递,打破地域空间的限制,让用户了解到国内国际的新闻。

二:新闻APP的优点

理论基础:新闻APP的应用理论—媒介即讯息

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是目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最重要的信息平台,通过吸附各类开发者,服务商资源来吸引用户,以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为平台的APP的开发和普及应用,正在为用户人们进入各种媒体内容设立了一个统一的入口(如,微博,微信,网易新闻),并在不同平台上实现了内容的有效对接,达成了某种一致性,媒体类APP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APP已成为了“媒介机信息”的最佳注脚。1964年,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任何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者说是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这里的尺度指的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会产生与媒介相关的标准和方式,这种标准和方式并不是由媒介的具体内容带来的,而是由媒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就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务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而APP的出现正是对这一观点的典型印证。【国外新闻APP】

优点一:新闻APP的点映接收方式更加便捷

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内容,新闻APP并没有多大变化,变换的只是接受内容的方式、容量以及加大了互动的尺度。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订阅手机报,在任意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阅看,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线性结构,从而确定了一种新的人与媒介互动关系。在一部智能手机上,用户只需通过触摸的方式进入,即可获取新闻内容和进行互动,相较于电脑,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微博等APP独有的统一的标准,用户不用在输入网址,只要瞬间点击即可获得信息,这种应用简化了用户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提供的是专业的信息服务,以开放的方式促进了用户的互动,用户可以看到最热门的评论和最新的评论,并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优点二:传统媒体及门户网站的新闻APP公信力高

在传统媒体及门户网站转型新闻APP中,由于之前用户对传统媒体及门户网站接触和使用留下的严谨的新闻态度直接带入了新闻APP中,因此,在绝对公信力上,传统媒体及门户网站新闻APP依然受到广泛的欢迎。

优点三:满足了新媒体时代用户的“碎片化内容”需求偏好

在移动互联的环境下,新闻传播显然带着“碎片化”的特征,用户接触媒介的时间是零散的,手机上网充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打车,排队,睡觉前,学习间隙等,新媒体APP相较于传统媒体更能满足用户的这种“碎片化内容”需求偏好。

优点四:图文符号的合理安排满足了用户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国外新闻APP】

尽管,新媒体APP的技术手段使得新闻可以轻松地使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符号,但相对于视频和音频,图文符号的合理安排可以满足用户对新闻资讯的需求,以用户接触新闻APP的目的来看,58.3%的用户是“浏览新闻”,用户基于减少流量和时间的考虑,会倾向于图文新闻。

国外新闻APP(三)
界面新闻APP分析报告

界面新闻分析报告

姓名:王吴汝【国外新闻APP】

指导老师:汪海

学号:1410050030 系部:人文社会科学系 班级:14网络与新媒体

目录

一、项目背景 ...................................................................................................... 3

1.用户分析............................................................................................................. 3

2.开发背景............................................................................................................. 4

3.应用概述............................................................................................................. 4

二、APP分析 ....................................................................................................... 5

1.结构与内容......................................................................................................... 5

2.界面与功能......................................................................................................... 6

三、运营模式与盈利模式 .................................................................................... 7

1.运营模式 ............................................................................................................. 7

2.盈利模式 ............................................................................................................. 8

四、与同类APP的对比 ....................................................................................... 9

1.2014年市场份额分析........................................................................................ 9

2.2015年排行榜.................................................................................................... 9

3.SWOT分析对比.................................................................................................. 10

五、 发展前景与个人体验 ................................................................................. 11

1.发展前景........................................................................................................... 11

2.个人心得........................................................................................................... 12

五、结语 ............................................................................................................. 12

六、参考文献 ..................................................................................................... 12

一、项目背景

1.用户分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闻阅读成为人们继社交、娱乐之后的又一个刚性需求。根据比达咨询数据中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达8.3亿。其中,新闻APP用户在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为59.6%,用户规模达4.95亿,艾媒咨询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97.4%的手机新闻用户每天都会通过手机中的客户端查阅新闻。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移动端新闻APP实

现了用户的碎片时间充分利用。

DCCI调查报告表明:门户类新闻客户端知晓率明显高于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产品,知名聚合类新闻客户端高于传统媒体旗下新闻客户端。由于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起步较晚,传统媒体旗下新闻客户端产品,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闻用户知晓率仅为34.4%

、23.8%,排在知名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之后。以下是2014年用户对两大类新闻客户端的知晓情况:

2.开发背景

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占领市场后,不少传统媒体的夹缝求生举步维艰,而上海报业集团具有足够的危机意识与探索精神,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推出《澎湃新闻》这样一个既依托纸媒、又独立创作并发布内容的新闻平台。而且早前一些新闻聚合类APP的设计专门针对用户时间的碎片化、零散化。2014年,这些新闻客户端通过各种发展策略,在用户数和活跃度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而进入2015年,差异化、碎片化等之前的打法已经不再适合,也就意味着2015年的新闻客户端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大背景下,上海报

3.应用概述

界面新闻是“澎湃新闻”的兄弟媒体,来自中国第一大报业集团上海报业,

联手小米科技、360、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联想弘毅、卓尔传媒推出的新一代财经商业新闻网站。而界面新闻的APP是界面新闻推出的移动互联网端应用。

Slogan:为独立思考人群服务;

产品定位:新一代财经商业新闻;

【国外新闻APP】

目标用户:中国新兴的中产人群;

产品特点:在新闻生产上,“界面”的创新在于让读者参与到新闻制作的过程中,在线参与选题会讨论、投稿乃至成为高级行业观察员;新闻之外,“界面”还将为用户提供求职、购物、社交、投资理财等服务,未来还会围绕目标用户有针对性地拓展服务种类。

二、APP分析

1.结构与内容

界面新闻APP分为三大板块:左侧页面主要涵盖商业、商城、招聘、资讯等拓展互动区;中间页面主要涵盖商业、天下、娱乐、体育、科技等新闻推送区;右侧页面主要涵盖用户登陆后的消息、爆料、收藏、订阅、搜索、设置等设置。以下是界面新闻安卓APP2.3.0版本的结构图:

【尤物】:所谓“尤物”,即尤善于物。国内最大的原创设计师平台,致力于为中产阶级的审慎趣味和精致要求服务,甄选创意与性价比兼具的原创产品,并将它们直接推送给高素质消费者,同时以“首席体验官”方式搭建了产品评测渠道。

【面点商城 】:“面点”是界面推出的积分系统,读新闻、写评论、分享新闻等即可以赚取“面点”。用户可以用面点购买摩尔金融的投资资讯,到尤物的商城里购物,也可以兑换电影票、专车券等。

【活动】:集合了界面召集令及商业FBI,在界面召集令,用户可以参与编辑部推出的各种新闻众包,甚至可以发起自己策划的活动,商业FBI,是界面新闻推出的在线商业调查,完全由用户投票决定的品牌排行榜;

【好问】:有专业人士在线解答包含热点、最新、头条、现场、万象、格调、商业、职场等领域的“疑难杂症”;

【正午】:日更一篇原创的非虚构写作平台,包括报道、随笔、访谈、个人史、视觉等。同时扩展非虚构创作在中国的视野,目前签约罗永浩、冯远征、马岩松、冯唐、庆山等;

【歪楼】:这个板块兴趣驳杂,涉及的内容正负能量兼容,严肃和八卦并包。歪楼发布各方面有趣、有料、有知识的文章;

【T界】:由界面时尚频道和纽约时报T杂志中文版强强联合组成,从商业、文化、流行等角度谈时尚,既报道中国设计师,也关心全球奢侈品巨头;

【战略合作】:该平台目前包含YHOUSE、懒投资、活动树等三个板块;

国外新闻APP(四)
媒体APP生存法则

  虽然新闻APP并不像运营商最初鼓吹的那样完美,但作为媒体实现其移动化策略的一个重要方法,只要运用得当,独树一帜,也还是能死里逃生,自由生长的。

  哪些媒体APP容易存活并且活得不错呢?
  三大易成功模式
  专业型:媒体是依靠高质量内容生存的,因此有别于它类媒体的最重要因素就在于其独特性与专业性。在新闻APP领域“专业型”的APP无疑依然受到追捧。以英国《金融时报》为例,2011年它的数字用户订阅量接近27万人,同比增长29%。印刷版和数字版的订阅量加起来有60万人,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并且,其APP的收入已经占到媒体总收入的40%,预计今年可以超过50%,《金融时报》APP因其专业性而获得了大幅增长。
  专业型APP最先获利的往往在财经这个细分领域。比如胡舒立团队所在的财新集团出品的《新世纪周刊》APP坚持走“收费道路”,据说,其iPad版本的发行收入已达到了几百万元的级别。而《第一财经周刊》APP是另一家坚持收费策略的专业财经媒体APP,2012年获得200万的品牌广告收入。这些,对于生产高品质内容的媒体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
  地域型:APP的一个优势即帮助媒体实现“跨地域”,拓展媒体疆域。但一些媒体机构反而通过强化自身的地域特色,结合本地属性,服务本地区而获得成功。
  以苏州广播电视总台为例,其旗下的APP名为“无线苏州”,从名称上看就有很强的“地域性”与“去媒体化色彩”。 “无线苏州”将自己定位于“新闻生活类城市应用APP”,它提供包括资讯、路况、公交、地铁、天气等各类城市生活资讯。它试图将自己打造成“城市服务信息云平台”、“新闻资讯整合宣传平台”、“政府公共信息查询平台”、“市民生活信息服务平台”。
  将自己的“地域”属性做足做完善是其APP的最大特色,用户可以通过这个APP获得第一手关于苏州的生活服务资讯,比如可随时查询苏州空气指数与当天温度;还能找到周边出租车空车地图及公交换乘与地铁无缝对接的出行指南等。
  正是坚持地域路线,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的这款“无线苏州”APP,本地用户比例达到92%,大专及本科以上的用户占83%,活跃用户20多万户,可以想象的是这款APP如果与LBS地理位置服务相结合,推出类似的“Check-in ”服务,与本地商家相结合联合推广活动或进行营销,其赢利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服务型:《深圳晚报》APP定位于“新闻资讯+生活服务”,新闻资讯包括包括“即时”、“深圳”、“天下”、“娱乐”、“资讯”和“体育”6大版块,国内外重大新闻和本地新闻随时报道,最新活动、最快资讯即时发布。此外,还开设“报料”功能,用户可以“一键报料”,第一时间发送突发事件现场情况,成为第一目击者和报料人;用户还可进行个性化订制,随时收藏、分享喜欢的新闻、图片,并能发表个人观点、参与评论。
  除了主打资讯方面的“服务”牌外,《深圳晚报》APP还积极探索软硬件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模式,通过APP来实现便民服务、物业管理、生鲜采购、居家养老等多种社区服务功能。
  在服务方面,《南方都市报》APP也很有特色,特别是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夕发布的“广州亚运指南”APP,很好地结合了LBS(地理位置服务),在为用户提供赛程、参观、赛事资讯的同时,还提供亚运场馆周边旅游、交通、餐饮、住宿信息及地图导航服务。这款APP的服务意识很强,推出了中文、英文、韩文、日文四种版本,并且结合动态位置自动调用GPS进行路线导航功能。下载这款APP需要支付1.99美元,但由于服务做得好,加上小额收费,这款APP在苹果应用商店上架不到一周就跃升为体育收费类销售榜第一位,成为《南方都市报》第一个实现收费的产品。
  微观层面的关键因素
  专业型、地域型及服务型三大模式是从宏观角度考察易获成功媒体APP的特性。在微观层面,媒体APP要想获得成功,还必须考虑到内容、形式、用户、推广、赢利等多个层面。
  第一,内容:多元、即时与不可替代。
  目前大多数传统媒体APP,并未整合UGC及其他信源,只是将自己母体资源照搬到移动端;而实际上新闻APP信源多元,主要的信源有三方面: UGC内容(用户贡献内容),如鲜果联播;PGC内容(专业人士产生内容),如签约了自媒体人的搜狐新闻APP;AAC(算法产生内容),如今日头条。
  传统媒体在做APP时应注意信源的“多元化”,发动UGC多多贡献内容,并试图通过签约等形式聚合更多的高质量内容生产者。此外,内容方面还可基于名人或是基于算法“设立排名”,帮助用户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还可设立“筛选分类”,让APP成为一个新闻事件的完美记录体,把社会发展及集体记忆都能分门别类的记录下来并方便查询与提取,这种“类百科全书”的应用,用户是愿意支付小额费用来购买的。
  同时,内容方面的“专属性”也是让自己的APP脱颖而出的策略,比如提供一些APP专属信息或组织一些APP用户的专属活动,借此保持APP的不可替代性。
  此外,内容方面“即时性”在移动端依然被强调。信息的即时性和丰富性是黏住粉丝的基点,试想一个总是慢半拍的APP,或者一个总是自说自话,缺乏与用户互动的APP,怎能吸引用户的目光,抓住用户的心?
  第二,形式:简洁夺目与稳定亲和。
  不同的内容产品形态,只有匹配了合适的“呈现”方式,才符合其“媒介性格”。媒体APP形式呈现方面应注重简洁、夺目、稳定、亲和。
  简单与容易操作的设计是一款成功APP的必备要素,例如简易的帐号申请流程、新消息推送通知、使用者偏好记录与历史资讯查询等。《金融时报》中文网的 APP,其设计清新、呈现简洁;而《彭博商业周刊》的 APP,则兼顾设计感、用户体验与快速发布。   同时,媒体APP在设计上还应注意个性化与开放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包括上传、下载和浏览都由用户自主决定,因此,无论平台、应用以及终端,都应当遵守开放、自由、公平的原则,让用户真正拥抱最好的体验,才能获得用户的欢迎。
  除此之外,APP本身的稳定性与亲和性也非常重要。以《时尚》杂志APP为例,它们采取全新技术,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融合在一起,视听效果与互动体验兼而有之,非常具有亲和性。
  第三,收费:内容限免与小额打赏。
  一些媒体APP通过下载收费的方式来获得赢利,但目前来看,只有极少的专业性财经媒体APP能获得一些收入,对于大部分APP而言,靠下载获利的这种模式依然前路艰难。在此种情况下,一些APP推出了“内容限免”以及“小额打赏”等方式,鼓励用户为内容支付极小额的费用,希望借长尾效应来获得收入。
  内容限免:假如一开始便要读者付费后才能阅读内容,无疑将失去许多潜在读者。因此一些媒体采取针对热门与冷门文章不同收费的模式,或者是一些特定文章用户只能免费获取其中一部分的内容,需要付费才能阅读完整版等。例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APP让用户每周可以免费阅读三到六篇文章。“内容限免”是一种成功的营销手段,它可以在稳固原有读者的基础上,不断发掘潜在用户。
  小额打赏:媒体APP还可采取“小额打赏”的方式来实现长尾收费。业内有一个叫鞭牛士的IT新闻APP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打赏”方式,一些文章能获得小额收入。这个APP上的文章都是免费阅读的,如果读者觉得好的话可以自行小额捐助以兹鼓励。这种方式由向用户“主动索费”到用户“主动付费”,其中充满了游戏的味道,受到不少人的青睐。
  实用服务收费: 如果媒体APP推出一些基于资讯的实用服务,例如资料库搜寻功能、将喜欢的文章转为PDF档的功能、高画质图表或是经济分析文章中的详细数据等,对于这些实用服务收取极小额的费用,可能会增加用户的支付意愿。比如写论文时学生可能会愿意为一张高清晰度的图表、一些历史经济数据支付小额费用。
  衍生品订制与贩售:媒体还可将自己的APP当作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对用户的分析,制定出用户喜欢的相关衍生品,这些衍生品从创意、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无疑都透着用户的自主与参与,可以说它是一种用户“预订”的衍生品生产模式,这种通过APP进行的衍生品贩卖风险相对较低且适位营销,预订模式使得收入较有保障。
  第四,用户:强化互动与鼓励分享。
  评价一款APP受欢迎程度的主要依据来自App Store及Google Play等APP市场的排名。排名往往受下载量、评论打分、当天激活率、下载转化率、账号情况等因素影响。其中下载量和评论打分两项最为重要,且都与用户管理相关。
  强化互动: 媒体做APP要想成功,必须要重视服务与用户体验,可以说APP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用户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它建立起与用户的情感链接。比如设立与用户的互动环节,如果用户想看某篇文章回复数字几,一来一往中让用户体验到参与感;高互动是提高用户忠诚度的核心,强化互动无疑将增强订阅者的存在感,使其感觉自己与媒体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进而会努力维持这个整体。
  鼓励分享: 还可在用户每次更新APP时奖励他丰富的礼品或者是勋章等精神嘉奖,这可以提升用户的好感度与对品牌的忠诚度。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内容分享的鼓励机制,这包括“一键分享”,让用户便捷地将标有你新闻APP品牌的内容分享到他所在的各类SNS平台上去,依靠用户力量帮助你推广自己,扩大传播力与媒体影响力。这一点,新闻APP《今日头条》做得非常好,用户看完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可“一键分享”到微博、微信朋友圈,或者通过短信、邮件、复制链接的方式等进行分享与保存。此外,还可以建立延伸阅读功能以协助读者发现有趣内容,并对那些积极分享文章的用户实施“奖品鼓励”,比如免费寄送原本需要付费的内容或者带有自己品牌LOGO的小礼品。凡此种种,都是媒体新闻APP建立品牌关注度与用户忠诚度的策略。
  第五,推广:增加多触点外链与新旧媒体互推。
  如此众多的媒体APP,客观上分流了用户的注意力,容易导致用户粘度降低,要想保持用户粘性,一要靠增加多触点外链,二要靠新旧媒体互推。
  增加多触点外链: 增加多触点外链,一方面是指将新闻APP与产品APP捆绑互推。像网易新闻和网易云音乐、网易有道词典,百度魔图和百度新闻,中搜搜悦和中搜V商的结合等等。产品APP能给新闻APP带来稳定的用户,而新闻APP又能很好地宣传产品APP,二者结合,相得益彰。针对“沉睡APP”,媒体也可与日常应用,比如墨迹天气、搜狗输入法、美图秀秀等APP建立互链,通过它获得传播力与影响力。
  此外,增加多触点外链,还指要擅用“意见领袖”,让他们参与到媒体APP的设计与推广中。有意识地发挥相关专家的能动性及SNS影响力,让他们帮助自己实现口碑营销。“意见领袖”或某个领域的认证大V对于媒体APP关注度的提升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新旧媒体互推:新旧媒体互推是一个互相借力的有效方式。比如说在销售传统媒体过程中,捆绑联动销售其APP,可能会行之有效。比如说,用手机扫描纸版《京华时报》上的二维码,当天的《京华时报》的内容将会以“APP”展现在用户面前。
  此外,借助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来推广APP也有成功案例可以效仿。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曾做过一期节目《what is app》,这档节目中介绍了天气预报的墨迹天气,查询航班的非常准,用照片记录旅行的Camera360以及搜罗当地美食的大众点评与歌唱APP唱吧五款APP,经过电视的推广,这五个APP瞬间火爆起来,迅速挤进APP排行榜前十名,
  借力传统电视推广APP,需要考虑电视节目本身的定位, 以及与观众的匹配度。此外,还需确定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推广?不同定位的节目如何进行差异化推广等等。
  以上是媒体APP的生存法则,当然,对于传统媒体的移动化生存,不一定非要开设自己的独立APP,可以通过借助其他平台,发动自媒体来实现自己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但传统媒体无论开发或不开发自己的独立APP,在整个移动化生存过程中,因先天的媒体基因,传统媒体要扬长避短,发挥自身媒体基因的优势,回避自己在技术与产品基因方面的短板,与技术公司及产品公司共同开发自己媒体基因的产品,或者将自己的内容通过好的技术平台传播出去。
  首要的是:将媒体相关的事情做强做大。
  媒体APP的生存法则:
  宏观:
  专业型、地域型、服务型APP模式易获成功
  微观:
  1、内容:多元、即时与不可替代
  2、形式:简洁夺目与稳定亲和
  3、收费:内容限免与小额打赏
  4、用户:强化互动与鼓励分享
  5、推广:增加多触点外链与新旧媒体互推

国外新闻APP(五)
App开发,“钱途”坎坷

  都市上班族的你,每天第一件事,是不是关闭手机闹钟?出门前是否要看“墨迹天气”?你在地铁里看“网易新闻”,上班间隙用微信聊天,下班用“嘀嘀打车”,睡觉前玩“找你妹”,出差用“百度地图”……你是否曾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离不开手机上五花八门的小图标?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App。

  App是英文单词Application的缩写,意思是应用,中文译为第三方应用程序。它已在全球掀起了一场移动互联网革命。新闻类App取代了携带不便的报纸杂志;社交类App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说两句的欲望;电子书App开启了移动阅读新时代……一个快速、方便、易用的App时代正在到来。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IT从业者加入了App开发大军,不少小团队更希望一举名利双收。不过,App开发不是件容易的事。几位从业者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坦率讲述了其中的甜酸苦辣。
  “苹果”带来的诱惑
  “70后”魏清晨是“海妖音乐”的创始人。他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App的兴起是由苹果公司的iPhone带动的,而苹果公司应用商店上线,更是最关键的一步。“在iPhone出现前,已经存在一些应用软件,被用在塞班等手机操作系统上。但大多是由专业团队开发的,一两个人很难做出来。”iPhone出现后,个人开发者也可通过各种应用技术,调用摄像头、话筒、屏幕等手机硬件设备,加上独特创意,在手机上实现一些独特的功能。同时,苹果应用商店为开发者提供了推广的渠道。开发门槛的降低,行业生态系统的建立,让App领域热闹起来。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苹果应用商店在2008年正式上线,到2010年和2011年,App开发“疯狂发展”,投资大量涌入。2012年,竞争已趋白热化,个人开发者要脱颖而出已经越来越难,而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热情却愈发旺盛。2013年,社交类App成为中国市场最赚钱的类型;2014年1月,越南人阮哈东开发的游戏“像素鸟”火爆一时;同时,国内一家移动内容搜索创业公司开发的“豌豆荚”,获得1.2亿美元的风险投资;2月19日,美国脸谱公司CEO扎克伯格宣布,将斥资190亿美元收购一家即时通讯App公司WhatsApp,这是继2001年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合并之后,互联网产业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震惊业界。2月下旬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社交类App也成为关注焦点。
  有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有40亿人拥有手机。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已达5.2亿人,其中近一半人用手机上网;App里18%的下载量是中国人完成的,平均每个人下载19个App;每天使用App超过5小时的用户达到10%;有73%的中国用户下载过游戏类的App。随着App的流行,开发者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截至2013年10月,苹果应用商店里的App总数已超过100万,下载量以百亿计,其中中国开发者所开发的App超过13万。
  在竞争中,已经出现了所谓“超级App”,也就是那些“装机必备”的基础应用软件,经常用,功能多,用途广,市场占有率高。而对普通的App开发者来说,目前市场竞争特别激烈。许多人以为开发游戏App能赚钱,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成功的案例凤毛麟角。“现在个人开发者可能有几十万人,但能打响名头的,两只手就数出来了。我估计几万个App里面才会有一个火爆一时的。从成功比例来说,难度相当高。”魏清晨说。
  不易找准市场需求
  App开发第一难,是找到市场需求,实现创意。台湾出生的董鹏华13岁去美国,在IT领域有10多年从业经历,若干年前转战内地,现在2/3时间在北京,主要开发旅游类App。他说,自己的App整合了很多技术,“没有哪个技术特别难,做不出来”,难的是找到创意并实现创意。“再好的创意,实现不了也没意义。”
  董鹏华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无论是旅游还是移动互联网,国内市场都已经变得很大。“所以我想做旅游类的App会非常方便。”他的思路是,人们出国旅行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语言不通,不熟悉当地情况,他开发的App带有卫星定位、同声传译等功能,试图囊括旅行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内游客一般会在出发前查好地图,但总会有意外发生,比如飞机晚点,机场大巴没了,语言又不通,怎么办?通过点击App,我们可以用中文回答你的问题,还可以提供同声传译服务。如果你的东西丢了,App能帮你报失。”
  魏清晨正在做的“海妖音乐”,设计思路是通过测试用户的心率、呼吸等体征指标判断他们的情绪:测心率时让用户把手指放在摄像头上,测呼吸时则让用户戴上耳机,把话筒放到用户的鼻孔附近,然后对音频进行分析。用户只要说一句话,程序就能通过语音判断其情绪。甚至用户不用说话,只要盯着一个字看,用摄像头拍摄脸部,通过皮下毛细血管的变化就判断心率。
  魏清晨介绍说,他和他的团队要做的,是通过数据分析找到用户的问题,然后提供一些音乐,缓解用户的精神压力。他说:“现代都市生活让人们压力很大,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我们试过很多减压方法,最后觉得用音乐减压效果最好。我们根据用户的心率和语音来判断他的情绪,再根据情绪推荐减压的音乐,无论是周杰伦、帕瓦罗蒂还是京剧,都经过软件的分析,检测出音高、速度和音量,通过这三个维度来判断这个音乐适合什么情绪的人听,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
  魏清晨目前还在纯粹的投入阶段。他的收益主要来自线下的团体减压服务,也在帮一些传统企业开发App,有一些收入,勉强支撑。“今年我们打算开发一款硬件产品——情绪减压腕表,或者手环,把软硬件相结合,而硬件是可以直接卖钱的。”但他相信自己的产品是有市场的。他说:“去年年底有人劝我别做了,我没同意。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做一个App,而是定位于用户需求,就是减压,在中国大环境下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需要有慰藉,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
  营销推广成本很大
  中关村某孵化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的App行业已从“技术驱动”阶段进入“营销驱动”阶段,一个应用做出来,后期推广是决定性的,营销投入往往远远大于研发投入。对个人App开发者来说,目前要赚大钱的机会不多。   魏清晨也持此观点。他说,在2012年之前,创意好、画面好的个人开发的App,出名、赚钱的概率大一点。“最容易赚钱的是2012年之前,苹果应用商店刚带动起这个产业,当时一个小的社交类App,只要搭几个页面,一个后台,快的话一个来月就能上线,前期投入几万元就够,只需要几个人参与,美工、产品设计、策划,三四个人差不多就够了。游戏类App如果创意好、推广得力,也可能花钱不多就能赚钱。”
  但2012年之后,运营就变得更重要。而在这方面,大公司有绝对优势。魏清晨以游戏App“找你妹”为例。“在这个游戏上线之前,国外已经有类似的游戏了,效果还不错,改一改就可用。他们的创始人在资历、业内资源、推广方面也都有相当背景,不是一个小团队。它的成功是依靠之前的积累,找准一个点释放资源。”而运营过程中的人脉也很重要。“比如,我有一款小游戏,我和游戏平台联众的人很熟,谈一个分成,游戏就被挂上去了。如果是陌生人,就需要谈判、审批、定价等,这些流程会把小团队拖垮。”
  董鹏华认为,个人App的开发最难的是得到市场关注。市场变大了,开发者也变多了,如果以前一天有几千个应用,现在可能有几万个,被人看到的可能性就更低了。“个人开发的App基本上都是小游戏、小应用,最难做的是后期推广。所以,现在小游戏能出来的很少,即使能出来,也是大公司做的,比较精致的,可能一款游戏要十来人做半年。而且,以前的市场是区域性的,简单的东西也可以出头,现在则是面向全世界,要跟全世界的开发者竞争,出头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复杂一点的App需要团队运营,要有跨国销售、多元人才的储备和培训。”
  还有资本压力。“之前你有钱、有资本也不知道怎么花,现在大家已经探索出一些模式,没有资金的人机会更少了。”董鹏华说。他认为,任何行业进入成熟阶段后,都会变成资本的竞争。现在市场还需要洗牌,“水退了才知道谁没穿衣服”。
  改变环境是关键
  魏清晨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总结了目前App赚钱难的几个原因:“一是门槛降下来了,数量必然会增多,从业人员也增多了。用户的选择余地也更大,想一战成名就比较难。二是业界一些不良习惯。老外做事的思路是,一定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从别人那里找到灵感,再运用到我的领域做些有创意的事。中国的创业氛围则不太好,看见某款游戏火了,有些团队就快速地去复制别人,一周就能上线一款游戏,然后加上广告,靠广告费来赚钱。三是在推广层面,国外应用商店的推荐排名相对比较公正,而国内很多人去花钱刷榜,有人说国内的排行榜上,前100名App不少都是花钱将排名提上去的。这样一来,做得不错的App想上去也比较难。四是消费者觉得网上的一切东西都应该是免费的,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把这个陋习也带过来了。”
  魏清晨说,现在投资人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投资人更看好高富帅型的创业者,从互联网大公司里出来的高管,带一帮兄弟出来做事,就容易得到青睐。如果是在国外得到验证的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来,去找投资人融资,成功的概率比较大。你如果拿一个很新鲜的、国外没见过的东西,或者在投资人的知识结构、经历的项目中没见过的东西去,他会认为你这个是纯属忽悠。曾有一位投资人就这么评论我们的项目。直到我把我们的数据如何优化等技术原理解释给他听,他才承认我们是有一定的专业积累的。”
  不过,对App发开者来说,创业过程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也不断有一些成就感,这是让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魏清晨说:“开发App,钱多有钱多的做法,钱少有钱少的做法。投入量大,在产品的精细程度上和推广力度上确实不一样,但船小好调头也是个人开发者的优势。对个人开发者、小团队、微团队来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角色,用剑走偏锋的做法,成功的几率可能大一点。”在他看来,无论市场竞争如何激烈,机会永远是有的。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42990/

推荐访问:国外新闻网站 关于国外的新闻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